Afleveringen

  • 俱舍論369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系得」

    依經部宗的主張,能對治後地八煩惱的離有兩種,即:有漏道的暫時離,及無漏道的拔根離。有漏道的暫時離並不是永除根本的離。而無漏道的離才是永除根本,永永遠遠的離。

    所以當「四果向」聖者要對治這後八煩惱時,由於他本身已經是三果聖者,會有無漏的功德,所以,當他使用「有漏道」來斷煩惱時,會有無漏的離系得以及有漏的離系得。同樣,當他使用「無漏道」斷煩惱時,固然有無漏的離系得,但也有有漏的離系得,所以兩種離系得都有。


    所以,雖然同樣是離,還是有差別。有漏道還沒有出輪迴,投生到上界後,還得投生下界,一定會退,就跟車輪一樣,數數高下不定。沒有出輪迴就是這樣,高下不定,生到上邊固然很幸福,但是到了頂峰畢竟還得下來。而且在輪迴裡邊,去三惡道的機會極多,時間又極長。欲界天要有五戒十善,初禪天還得要初禪的定,現今這個世界上,能得初禪的人有多少?可上生到上二界的機會是極少,而下三惡道的機會卻極多。

    有學聖者以有漏道來斷八地修惑的時候,能夠引出有漏的離系得,同時也能引無漏的離系得。如果是凡夫,以有漏道斷修惑,便只有有漏的離系得,不會有無漏的離系得。而聖者以無漏道斷煩惱的時候,有漏、無漏兩種離系得也有。因為這兩種道,同樣是離染,都是斷修惑,既然所做的事情一樣,兩個離系得同時生起來。


    無漏未至道 能離一切地
    餘八離自上 有漏離次下

    道有無漏有漏,無漏裡邊的未至道,即以未至定所起的對治道,也能離一切染,所以三界九地的所修所斷煩惱,未到地定都能斷。

    「餘八離自上」

    有八個地起無漏定,能離開自地的煩惱跟上地的煩惱。下地的煩惱早就斷掉了,所以不用再斷。

    以未到地定起無漏道,九地的煩惱都能斷。這九個能起無漏定的地,就是未至、中間、四根本、三無色。除了未至定,依其餘八個地起無漏道,所以說「餘八離自上」。自己本身這一地的煩惱能斷,上地的煩惱也能斷,所以無漏道的力量也很大,而下邊的已經斷掉,不需要再斷。


    「有漏離次下」

    相反,有漏的對治道只能「離次下」,假使修初禪對治欲界,修二禪對治初禪。二禪不能對治欲界,三禪也不能對治初禪,只能按著次第對治。因為欣上厭下,一層一層上去的,看到上面一層好,把這一層捨掉,不能跳越。

    而有漏道的定,只能離開挨著自己下面那一個。有漏道來斷煩惱,只能斷下邊一地。初禪來說,離欲界的,二禪來說,離初禪的,不能跳,挨著下邊的那一地。這是欣上厭下。比如依未到地定,能離開欲界的染,未到地定是初禪的近分定,它挨著欲界的,次下是欲界。二禪挨著的下邊是初禪,所以二禪能夠離初禪的染。乃至有頂離無所有處的染。只能斷下地,因為上邊超勝,下邊是劣。超勝的可以斷下劣的,劣的不能斷勝的,所以有漏道只能斷下邊的,自地也不能斷。

    而自地有煩惱隨增,要斷自己的煩惱,本地的有漏道沒有這個能力。而非次下的下地,假使二禪,能不能斷欲界的呢?能力是有,但是到了初禪,欲界已經離掉,如果欲界的煩惱沒有離,初禪進不去的。













    近分離下染 初三後解脫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還沒達到根本定時,是近分定,這是離染的地。下邊的染在近分定離完,然後便進入根本定。如果下地九品的煩惱還有一品沒有斷,進不了根本定。一般世間道,就是以近分定離染。當然,無漏道也可以依根本地離染。假如依近分定來離下地染,無間道正是斷煩惱的時候,這時當然是近分定所攝,但之後的解脫道是否也是近分定?

    不一定,為什麼?

    近分定在離下邊染的時候,初禪、二禪、三禪,這三個禪的解脫道,或者是根本定,或者是近分定,是不一定的。假使四禪以上,解脫道一定是根本定。上界八地裡邊,初、二、三禪的解脫道,不一定是根本定,也可以是近分定。只有四禪以上的解脫道,決定是根本定。

    沒有達到根本定的稱近分定。四靜慮、四無色都有近分定,所以合共有八個近分定。所謂邊就是近分,靠近根本定。

    以世間道的方式,初禪的近分定就是未到地定,離開欲界的九品煩惱。二禪的近分定,離初禪的九品煩惱。乃至有頂的近分定,離無所有處的九品煩惱。這稱為離下染,離下地的染污。

    「初三後解脫」

    「初三」是初禪、二禪、三禪。「後解脫」是第九解脫道。而九品都是一無間道、一解脫道,前面的無間道、解脫道都在近分定,最後一個第九解脫道,可以是近分定,也可以是根本定。這三個禪天的解脫道,可以進入根本定,也可以在近分定。

    「上地唯根本」

    四禪天以上,一直到有頂天,這五個地的近分定,第九解脫道決定是根本定,所以「唯根本」。

    初、二、三禪,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離喜妙樂,都有喜、樂,或者是一個妙樂。而近分定是捨受,根本定是樂受、喜受。

    第九解脫道的時候,如果這個行者欣慕上地的心很強,進入根本定。假使他對上地並不怎麼羨慕,那就不進去。因為近分定是捨受,根本定是喜受或樂受,但要轉變「受」不那麼容易的,要經過一些加行。

    有些人一心想往上去,當然要進根本地去,那就要下一點工夫。有些並不想去的,就不去了,那九解脫道還在近分定裡邊。

    為了要得靜慮現法樂住的人,進入根本定。但假使為求解脫的,他不在乎定中喜樂,就不進根本定。近分定一樣能解脫斷煩惱,不進入根本定沒有關系。

    所以有這兩類人,一類是欣上的,歡喜定的,入根本定。另一類是不欣上的,為求解脫的,他就不入,這是下三靜慮。

    第四禪以上的靜慮,根本定也好,近分定也好,都是捨受,兩個受是同的,要進入根本定很容易。所以第九解脫道都入根本定,前三靜慮不能入,或者是不想入,主要是有一個受不同,要改變受,便要有足夠的加行。


    世無間解脫 如次緣下上
    作麤苦障行 及靜妙離三


    世間道離染的時候,緣下地的粗苦障,緣上地的靜妙離,以這樣欣上厭下的心來離開下地的染。

    如果下地好,他也不想離,要離一個地方,決定要把那個地方看得很壞,很不好。要生西方的人,一定要把娑婆世界看得是極苦、極壞,都是煩惱,都是惡行,那去西方才有希望去。如果娑婆世界看得蠻好,那你還怎會到西方去?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莊嚴業成的,而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煩惱業,煩惱業的果決定是苦。如果執著於此娑婆世界,西方的淨土當然沒有份,厭離娑婆才能生到西方去。

    下邊是粗、苦、障,上邊是靜、妙、離。靜對治下邊的粗,妙對治下邊的苦,離對治下邊的障。觀下邊怎麼不好,上邊怎麼好,然後才能有這個心往上去。初禪要求離惡不善法、去五蓋,二禪也有修的方法。有這個趨向,然後有修的方法,能夠達到目的。這個趨向是:下邊是粗、苦、障,上邊是靜、妙、離。無間道緣下邊的粗苦障,解脫道緣上邊靜妙離,這樣才能離開下地的染污。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十二緣起 (三十七)

    定覺法師

    受緣起

    上一課我們講到,由根識而生起的身受,境是五欲境。而凡夫之五欲受是有漏受,離五欲竟之受是無漏受,唯聖者心續中有。但凡夫心續中之受,全都是具五欲之有漏受。五欲者有「物質」之意,所以並不堅固。

    例如我們一直所渴求「快樂」,捨棄「痛苦」。所以,一般來說,我們應是「取樂捨苦」的。

    但若仔細分析,才知道與貪相應的樂不是我們「該取的樂」,而是「該捨的苦」。同樣地,分析才知道無漏苦不是「該捨的苦」,因為無漏苦乃是成為道諦體性的苦,此苦能得後後安樂,所以是「該取的樂」才對。

    例如聲聞乘見道位及修道位的行者,他們會努力觀察 「還有什麼法是未學而該證得的?」「有什麼法是要知但未知道的?」當他們發現有些法該證而沒證、該學沒學時,內心會生起苦的感受,但此種苦不是一般所謂的苦,它們雖然是苦,但是無漏的。因為它是道諦、也是法寶。因此,仔細觀察後,會發現不是所有的樂都該取,不是所有的苦都該捨。

    《俱舍論》提到,成為道諦法寶體性的苦是存在的。道諦是法寶,法寶當然不該棄捨,雖然聲聞獨覺的聖者們因為見到還有無上佛果未證、還有微細的妙法未學而生起此種 「成為道諦體性的苦」,當行者努力修行,最後,這種苦就會自然消失。

    另一個我們要攪清楚的是受與情感。受與情感當然不同,受是純粹以感覺來構成經驗、了解。而情感是從感受而起,並加入了意識、認知、經驗等構成。所以兩者在本質上,已有很大的差異。

    「受」是構成五蘊中的第二個,而情感運作屬於五蘊中的第四(行蘊)。受、想、行、識四蘊都是在意識狀態中發生。因為受與感情因素有關聯,所以這兩者常被混淆,但詳細分析可看出其差別。

    只要有根、境、識三個因素就有受的生起,這三者的匯集稱之為觸。所以,觸是精神上的心法,而非肉體上的色法。它若不是以五個感官之一為緣,就是以心為緣,所以有六種。六觸是產生六受的主要條件,即經由六根的接觸所產生。

    在緣起法則中,它們的關係是「觸緣受」。當情感出現,就有下一個緣起關係「受緣愛」。

    與色、聲、香、味接觸而生的感受都是中性的,快樂或不快樂的感受未必跟隨這四感官知覺而來;一旦感受跟隨而來的話,它們會出現一個附加的感知過程緊接在最初的捨受之後。身體的接觸或壓迫可能會引起快樂或不快樂的感受,而心則會生起快樂、不快樂,或是不苦不樂的感受。

    受是通於種種意識形態的心所之一。換句話說,每一個意識的經驗都有受的成分,亦即肯定是受緣起而構成。不論是快樂的、痛苦的或是中性的,受本身也有一種獨特的性質。

    而附加於任何特定感受而來的情感、道德或精神層面的價值,是由與行蘊相關的心所所決定;而產生好或不好、高貴或低俗、業或非業、世俗或超脫的俱生感受,則是其他心智功能的特質。

    受在最初的狀態只單純顯示所緣的衝擊,它自己本身並沒有任何感情的偏見。只有當接納了行蘊的評估後,才會出現如欲望、愛、討厭、憎恨、擔憂與恐懼,乃至扭曲觀點的情緒。但這些混合的情緒不一定要生起,因為它們並非個別感受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事實上,一天中我們感受到的許多薄弱印象,總在顯現微小和冷淡的感受後就停止了,並沒有更進一步的情感反應。這說明了:經由心念專注或自我克制的作意幫助,只純粹停留在感受上是可能的,甚至受刺激而使感受變得強烈的情緒也可因此而停止。由實際經驗可確定,循環不止的緣起可在「受」的階段終止,因此愛並非與生俱來跟隨感受而生。因此,我們得知受為解脫之道的關鍵因素,也能明白「受念處」為何在佛教的傳統中一向被視為解脫道上有效的輔助。


  • 俱舍論368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上界修惑中 斷初定一品
    至有頂八品 皆阿羅漢向
    第九無間道 名金剛喻定
    盡得俱盡智 成無學應果

    「阿羅漢向」的範圍很寬,從初禪修所斷煩惱第一品開始,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的第八品煩惱斷掉,都是阿羅漢向。

    斷有頂第九品煩惱無間道的時候稱為金剛喻定,得解脫道的時候證無學果位。解脫道盡智出來,得到煩惱盡的得,這個時候,即解脫道,成無學,「應果」,應供的果。


    斷欲界九品,便得不還果。現在從初禪第一品的修惑煩惱開始斷起,一直斷到有頂的第八品修惑煩惱。其中,下邊七地,七九六十三,再加有頂的八品,合共斷七十一品修惑煩惱,都屬於阿羅漢向的階段,為什麼稱為阿羅漢向呢?因為他們正趣向阿羅漢果。

    阿羅漢向再進上去,斷有頂地的第九品煩惱無間道,這個時候稱為金剛喻定。成佛要金剛喻定,成阿羅漢也要金剛喻定,金剛喻定就是斷有頂第九品的無間道。

    猶如金剛這能破一切煩惱,不為一切煩惱所破,所以稱為金剛喻定。金剛喻定力大,能斷有頂煩惱的最後一品,這最後一品煩惱最微細,如果沒有大的力量,是破不了的。而金剛喻定有力量把最微細的那一品煩惱破掉。這一品煩惱能破掉,其他的煩惱當然破得掉。雖然前面的煩惱早已斷掉。但從它的堪能性來說,金剛喻定能斷三界的一切煩惱都。

    正在斷第九品惑的時候,這是無間道,有能力引起煩惱盡的一個盡得。這個盡得生的時候產生一個盡智。就是說,第九品的無間道能夠引生盡智。無間道斷煩惱,解脫道生智慧,盡智是解脫道。

    為什麼稱為盡智?因漏盡而得,一切有漏法皆盡的得,跟解脫道同時生起,因為與漏盡得同時生起的,所以稱為盡智。

    跟漏盡得同時生起的那個智,名為盡智。盡智生便成就阿羅漢果,屬無學位。為什麼叫無學?因為智力方面沒有再要學的,到了頂峰。「亦名為應供」,也叫應,應供。「應受人天廣大供養」,自己自利成功,功德圓滿,應當受人天供養。

    另外一個說法,阿羅漢自利的事情已經做完,再上去應當做利他的事情。不管自利成就,還是做利他事情的時候,都應該受人天的廣大供養。

    有頂由無漏 餘由二離染
    聖二離八修 各二離繫得

    有頂地只能由無漏道來離染,其餘的下面八地,有漏道、無漏道都能夠離染。

    有頂地的煩惱決定要無漏道來斷。三界八地,欲界、色界四地跟無色界的下三地,都可以由有漏道斷煩惱。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外道得到非想非非想定,他並沒有無漏道,但是他把欲界的、色界的四禪,跟無色界的三地煩惱,都用有漏道伏下去。

    所以有漏道可以治下邊八地的煩惱,而非想非非想天的煩惱,得了非想非非想定,以為上了頂峰,因為上面的路他不知道。有漏道到此為止,他以為是最高。單是有漏道,非想非非想定固然得到,但那一地的煩惱沒有斷掉,所以出不了三界,還在輪迴裡邊轉。他生非想非非想天,過了八萬四千大劫之後墮畜生道,那便很可惜。有及漏道只能斷下八地,所以由有漏道出三界是沒有可能性的。除了佛教以外,不可能有出離三界、出生死的。

    在古代的印度,佛住世的時候,修行的人不少,有些動機也很好,為了出三界的苦,也想證涅槃,但都是有漏道。無漏道產生要有因緣,無漏道的因緣是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乃至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之後,無漏道出來。外道沒有學過佛法,他怎麼會有無漏道呢?

    有漏道斷煩惱,是欣上厭下。在欲界,上面是初禪,看到初禪的靜、妙、離。初禪清靜,又是殊妙,又是出離那些欲界的苦,看到欲界相對的粗苦障。他拼命修初禪,最傻用有漏道離欲界,到初禪去。初禪又看到二禪好,往上升。有漏道只能斷下八地的煩惱,有頂之後,無上可欣,這個地的煩惱離不了。所以有漏的道不能斷有頂的 煩惱,一定要無漏道斷。「有頂由無漏」,這是肯定的。



  • 俱舍論367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成由一念雜」

    相續中,一旦引出有漏心,便有一連串的有漏心出現。相反,一旦引出無漏心,又是一連串的無漏心。這是因為習慣勢力,很難能一下子改變,所以會多念的無漏,或多念有漏。

    但現在三果、四果聖者慢慢練,一點點減下去,減到兩念無漏、兩念有漏减到最後一念無漏,這樣稱為加行成滿,意思是雜修靜慮的加行成功,進入正修。

    雜修靜慮修到一念無漏,又生一念有漏,再生一念無漏,雜修靜慮的根本修成。於二念無漏中間隔一念有漏。無漏心引出來,馬上停下來生有漏的,中間非常困難,有漏的心生出來,要生無漏心亦很困難,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鍛煉。所以第四靜慮的力量最大,由多念練到少念,少念練到最後到一念。

    為什麼要修到一念無漏,又一念有漏,又再一念無漏?

    在這兩類念中間,無漏生有漏較容易一些,有漏生無漏較困難一些。所以一般說,一剎那生無漏,無漏一剎那生有漏,有漏一剎那又生無漏,第三剎那的無漏生起是非常困難,但亦是重點,因為是「解脫道」。


    不論阿羅漢還是不還聖者,他們必先雜修第四靜慮,什麼道理?

    因彼第四靜慮,止觀最具有堪能性,而在一切樂中,第四靜慮樂行,又是最殊勝的,如依於彼雜修靜慮,即使後來退失而生到餘天,但由先時雜修彼的力量,仍能依彼雜修靜慮之力返回第四禪天。


    「為受生現樂,及遮煩惱退」 

    之前我們講過,行者雜修靜慮的原因有三:

    一為受生,就是生於五淨居天;

    二為現樂,就是求得現法樂住;

    三為遮止起煩惱而退墮。

    若不還果聖者,依他們的根而利鈍分別:

    諸利根者雜修靜慮,主要是為現法樂住及生五淨居天二緣。

    諸鈍根者雜修靜慮,不只為前現法樂住及生五淨居天的二緣,亦為了遮防起煩惱而退的原故。

    若阿羅漢修雜修靜慮,則只會由後二緣,不會為受生,而以根的利鈍分別:諸利根者雜修靜慮,專為現法樂住;諸鈍根者雜修靜慮,不僅是為現法樂住,亦為遮防起煩惱退墮。



    由雜修五品 生有五淨居
    得滅定不還 轉名為身證


    淨居天有五者,由雜熏修第四靜慮有五品差別:下品、中品、上品、上勝品、上極品。

    淨居天為淨業聖人之所居,即色界第四禪天之五天,為證第三果之不還果聖者所生之處,所以又作「五不還天」、五淨居處、五那含天、五淨居天。

    (一)無煩天,此天苦樂兩滅,心境不交,則無一切煩雜。

    (二)無熱天,為無一切熱惱之處。

    (三)善見天,此天由定慧之中,見十方世界圓遍澄凝,更無塵象及一切沈垢。

    (四)善現天,此天以妙精明見現前,善見切像而空無障礙。

    (五)色究竟天,為色界天最勝之處。

    上述五天皆橫列在第四禪天中,然彼四禪天僅能聞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見;如世間聖地道場中,多有羅漢所居,而人不能知見。

    而俱舍論主張,由雜修五品,可感生於五淨居。五品指雜修第四靜慮之五品,即:

    (一)下品,謂雜修第四靜慮者,初起多念無漏,次起多念有漏,後復起多念無漏,如此旋還,後復漸減,至三心現前,便得靜慮成備。

    (二)中品,即六心現前。

    (三)上品,即九心現前。

    (四)上勝品,即十二心現前。

    (五)上極品,即十五心現前。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可次第感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之五淨居。


  • 俱舍論366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經欲界生聖 不往餘界生
    此及往上生 無練根並退

    有一類聖者,如果他是再經欲界受生的,那他必定不往生色無色界,因為他厭苦的心非常迫切,深感欲界的苦惱已非常多,當往生上二界也有長時的領受苦痛時,那豈不是自尋苦惱?所以這些於欲界經生的聖者決定不生上二界;但要知於欲界經生的聖者,雖則厭離心很重,但因煩惱的難斷,及他的聖道未熟,所以不能不在欲界再一次受生。

    當然,經生聖者有權於現身精進勵力的修持,使聖道於身中現起,斷上二界惑斷盡,得阿羅漢果,現身就般涅槃了,所以必不往生上界。


    「此及往上生,無練根並退」 

    而此欲界經生的聖者,以及往生上界的聖者,必無「練根」及「退轉」。因為已經長時間熏練修習,其根已經漸漸極為成熟,所以已得預流果、一來果的聖者,其所依身是極殊勝的。如入見道位的所依身,因為是凡夫身,雖然已得無漏,但說不上殊勝。而得無漏後的經生聖者,因所依身是聖身,極為殊勝,所以無練根及退轉理。至於上界經生的聖者,亦因所依身是殊勝的,所以也無練根及退轉的道理。

    練根是指修行者在加行位中,調練其根性,使根性成為勝根。與轉根、增進根同義。即藉由道力,令根相續捨下而得中、捨中而得上,漸次增勝,稱為練根。

    而見道及不還果之「欲界經生」聖者,則無練根之義。因見道是非常速疾而不用修加行,所以不須修練根;而「欲界經生」之聖者等既已究極其根性而熟習,故亦不修練根。

    假使是聖者,必是見道以上的人,而凡是見道以後,在欲界已經投過生的聖者,便是「欲界經生」。他們雖在欲界,但厭離心極強,一定不往色界、無色界去。因為色界、無色界的壽命很長,都是以劫來算的,他們在欲界受了那麼多苦,他想生到色界、無色界去劃不來,趕快要出離,趕快要般涅槃,所以不往色界、無色界去。

    如果沒有證不還果,欲界往來,因為欲界煩惱沒有斷。假使證了不還果,決定現生般涅槃,現般就是這一類的。

    他因欲界投過生的,證不還果之後,感到上界受苦的時間那麼長,沒有心再往上去,就要趕快去涅槃。

    假使色界投過生的聖者,他知道色界並沒有那麼苦,只有行苦,所以厭離心弱,因為厭離心不強的原故,因此便有往生到無色界的可能。

    凡是投過生不論是欲界、色界生、無色界,他們種都沒有「練根」,也不會退。為什麼經生聖者及上生聖者沒有練根、也不會退呢?

    因為凡是投過生的那些聖者,他們的根器已經修習到極其成熟,所以不需要練根。他們本來依凡夫身見道的,現在投生之後,以聖者的身出現,這個身比凡夫的身要殊勝得多,所以他們的依止殊勝,他們的根已經練成熟了,決定沒有再練根、亦不再退的。凡是在欲界投過生的,或者是往上生的那些聖者,他們必定不需要練根,也不會退。


    先雜修第四 成由一念雜
    為受生現樂 及遮煩惱退

    什麼叫雜修靜慮呢?前面上流裡邊,因為修雜修靜慮,能夠到色究竟天去。沒有經過雜修靜慮的,不能生到色究竟天,只能往無色界去。

    「先雜修第四」

    第一個問題,雜修靜慮從四禪下手。

    「成由一念雜」

    雜修靜慮的成功,一念無漏,一念有漏,再一念是無漏。中間有一念相隔,雜修靜慮成功。那為什麼要「雜修靜慮」呢?

    第一是「為受生」,為受生是生到五淨居天。

    第二是為「現樂」,為法樂住,現身受法樂。

    第三是「遮煩惱退」,鈍根起煩惱會退,修雜修靜慮不會退。

    所以,雜修靜慮,一定先從第四禪下手,第四禪力量最大。第四禪是不動地,能離開三災,又是捨受,沒有喜樂動念,也沒有出入息,是最穩,成佛也是依第四靜慮成的。雜修靜慮先從第四靜慮下手。當然第四靜慮修好,一、二、三靜慮才可以互相地雜修。

    「成由一念雜」

    怎麼樣修成功呢?由一念雜。修雜修靜慮,至少是不還果,最好是阿羅漢。

    阿羅漢,或不還果聖者要修雜修靜慮的時候,從第四靜慮下手入無漏定,無漏定有習慣勢力,無漏心馬上轉入有漏心,但很不容易。


  • 十二緣起 (三十六)

    定覺法師

    受緣起

    受緣起的定義是:「既屬於與自己同一組能引業的所引果,且是從知彼受用苦樂等階段之受心所。」

    到受緣起的階段,已經知道什麼會帶來快樂、什麼會帶來痛苦。若無受,則無法領受苦樂或捨受。

    「受心所」是指心所中能領納的受,關於「領納」,可以分為六個,即:現前領納、自證領納、意轉領納、無勤勉領納、修所成領納、受領納。


    (1)現前領納,即生起所取相或自境相,而此相是無染清晰地顯現;

    (2)自證領納,以與自所取境成為無二的方式而清晰顯現;

    (3)意轉領納,以對自所觀察的相義生起大領悟力,而能令意轉變,如思維暇滿、死無常所得之定解;

    (4)無勤勉領納,熟悉或熟練自觀察義之力,能在沒有專注的勤勉之下而運轉,即定解之增上,它的體性是思所成慧。

    (5)修所成領納,由前領納力遠離沈、掉過失的狀況下,能隨心所欲趣入所緣而一境性,即修所成領納之義。當獲此能力時,即獲得修所成慧的量。

    (6)受領納,即自己與境的互動當中,以悅意、不悅意、中庸三種任一者作為直接境之力,令其成為樂、苦、捨三種隨一之體性。

    所以,受階段已經知道苦樂的因素,什麼好吃、不好吃,什麼會帶來快樂、什麼會帶來痛苦,這些會知道。

    受可以領納對境,因而生起苦、樂、捨等受。例如,補特伽羅心續中有受心所,若此受心所領納的是苦的話,則此補特伽羅會因此力量而產生苦的感受。

    同理,樂受和捨受也是一樣。受以自身的力量去領納對境的苦、樂、捨,因此特別區分此種領納之了別,稱之為受。受心所生起同時,許多的心王與心所與此受相應,但這些心王與心所也會領納對境的苦樂捨等,然而不是來自於自身的力量 (自力),它們並非是特別區分的領納之了別,它們只是受到受的影響,相應而生而已。

    而事實上,基於心王有六個的關係,因此,受也可以有六種。如依眼識而生起的受、依耳識而生起的受…… 乃至依意識而生起的受等六種。

    又因為色心二法的原故,所以又可以分為身的色受,及內心意識眷屬的受。身受必須依其不共增上有色根而生起,有色根是屬身,故亦可稱為身受。同理,心受必須依其不共增上意根而生起,意根是心,故亦可稱為心受。

    根識大部分是依外在的實事而生起受,故稱外色。意則依內在的分別心或妄念而生起受,故稱內受。例如,當眼識見到外在的合意境時,即會立刻生起樂受,反之,若見到外在的不合意境時時,則生起苦受,若見到非合意非不合意境時,則生起捨受。同理,耳鼻舌身亦復如是。


    由根識而生起的身受必須觀待於其所遇到的對境。故可將之區分為二種:

    第一、直接碰到外境而生起的受:

    (1)鼻識,必須直接聞到香味才會生起受。

    (2)舌識,必須直接嚐到味道才會生起受。

    (3)身識,亦必須直接碰觸對境才會生起受。

    第二、不須直接碰到外境而生起的受:

    (1)眼識,當眼識見外境時,遠遠的就能看到,不須要直接碰觸對境。

    (2)耳識,也是遠遠的就能聽到,不用直接
    碰觸對境就能生起受。

    (3)意識生起的心受,大部分都是依妄念或分別心生起,不須直接碰到外境即能生起。

    例如,當眼識見到外境美麗的色時,內在的意識因妄念之故,也有可能會生起苦受。又如二位聲色美妙的名歌手,當甲歌手聽著乙表演時,雖然入耳的是美妙的歌聲,但內心因妄念、嫉妒之故。會帶給甲很大的痛苦。簡言之,意識的苦樂受主要是觀待於內在的妄念而生。


  • 俱舍論365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業惑根有殊,故成三九別」 

    如是三類九種,都是由於業、惑、根三者的差別而成的。

    由業差別而成三者:造順起業,成為中般,中有是生起趣向未來的生處,因所感之中有業通向涅槃,所以名為順起業;造順生業,成為生般,造順後業,成上流般。

    由惑差別而成三者:下品煩惱,在中般行者的生命體上現行;中品煩惱,在生般行者的生命體上現行;上品煩惱,在上流般行者的生命體上現行。

    由根差別而成三者:上根者為中般,因為他是最速利的;中根者為生般,因為他是處中行的;下根者為上流般,因為他是最遲鈍的。


    立七善士趣 由上流無別
    善惡行不行 有往無還故


    不還果之聖者,斷盡欲界煩惱,所以無惡業雜行,有生般、中般、上流般等三種涅槃。生般又分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三種,中般又分速般、非速般、經久般三種,此六者與上流般合之,而稱七善士趣。

    趣者,趣向之義,以行無漏善住於上地而不還不來,所以特別安立此「善士趣」。據大毗婆沙論卷之說,之所以不別立上流般,因為他各受多生,別立為全超般、半超般、遍沒般等三種,但其行易知,所以不另分之;而生、中二般,各為一生中之差別,行相難知,故須分之。

    所以,合中般的速般、非速般、經久般三種,生般的生般、有行般、無行般等三種,加上上流般,便稱為七善士趣者。

    所以立此七善士趣,是依中般、生般各三,上流為一而立的,因為上流無別,所以只有類七善人。為什麼前二各分為三,第三上流唯立為一?這裡的上流就是上行,三種都一樣是上行,所以形式上差別不大。

    另外,中生二般為什麼各分為三?這因他們的別相,很難了知,如不加以分別,是無法了解的,為欲使令學者,容易了解起見,所以各各分三。上流不然,他的別相,是很容易了解的,無須於彼更別建立,所以合立為一。

    還有一個原因:中生二般的差別,就只有這麼多,如中般,唯在將生的時候,依於根惑的品別,分為三種;生般,唯在已生之後,因依於根惑的品差別,而分為三種,要是為人顯示的話,那是很容易的,所以各分為三。

    但上流就不同,他的差別義可以多得很,不特通於將生已生,而將生已生的上流,又有於靜慮雜修不雜修的差別

    「復於如是二上流中,
    若無雜修容生二界,
    若有雜修唯生一界,
    生一界者復分為三,
    全超、半超、遍沒異故,
    於半超內差別有多。」

    因為上流是這樣的復雜,所以很難一一顯示清楚,所以就總立為上流。

    「善惡行不行,有往無還故」 


    這是解答一個問題,問題是:「為什麼唯依於此立善士趣而不依於所餘有學?」

    諸餘預流及一來的有學聖者,並不是說不可名善士趣,實際講來,佛也曾經說過他們是善士的,如經中說:「云何善士?謂若成就有學正見,乃至成就有學正定」。

    但是現在所著重的在「趣」,什麼是「趣」?即「趣上果」及「趣上生」,因為能夠趣於上果及上生的,只有已斷欲界貪瞋等的非善士法,及與無學大善士果極相鄰近的聖者,所以唯說此七聖名善士趣。

    同時還有兩個理由:

    一、專門能夠行善而不作惡的,只有這七種聖人,諸餘預流及一來者,雖則說是可以行善,但是有時亦作於惡,所以不得名善士趣。

    二、能往生上界而不復還來欲界的,亦唯此七善人,諸餘預流及一來者,只能往來於欲界中,無有力能生於上界,所以不得名善士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