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大家好,又到了每月一次的互动时间。那么今天是4月1日,再过三天,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七,便是清明节了。那么今天,我就借机会讲讲清明节的由来。

        不知大家发现没,清明节既是节日又是节气,这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罕见。由于清明节大家都会祭祀故去的亲人,所以俗称“鬼节”。同时,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提到节气,必然是早期农业文明的产物,农民有句俗话,叫: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篇中就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翻译过来就是春分后的第15天,公历一般为4月4日到6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天干“乙”的方位——东方偏南,此时,清明节气就来了。这可能是目前现存最早的将“清明”作为节气名称的文献。

        由于清明节在农历的三月,所以也叫“三月节”。这个时候,正是春风和煦,草木萌发的时节,您想想,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用“清”“明”二字来形容这般景象,是不是极为合适?这是作为节气。

        那么,作为节日,我们就不得不先从上巳节和寒食节说起了。其实,清明节与上巳节和寒食节原本是三个不同的节日,但因时间上过于接近,所以后来逐渐三合为一。先说上巳节。

        上巳节起源时间较早,时间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这个比较复杂,简单来说,中国古人用天干地支纪日,天干:甲、乙、丙、丁…癸,10个;地支:子、丑、寅、卯…亥,12个。这10和12个配对,能组合成60组不同的名字,比如:甲子、乙丑、丙寅…,按顺序循环给每天命名,每过60天,名字就会从头来一遍,所以60天为一个周期。农历月份多为29天或30天,这样的话带“巳”字的日子,每个月通常会有2个,偶尔出现3个。

        刚才我讲了,上巳节最初是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比如,2021年,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叫辛巳日,是三月初六;2022年,是癸巳日,三月初七;2023年是乙巳日,三月初四。发现问题了吗?如果按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来过这个上巳节,日期不固定,容易乱。所以从三国之后的魏晋开始,上巳节就逐渐固定为每年的三月初三了——今年的上巳节,您可以查查农历三月初三对应公历是哪天。

        先秦时代,包括两汉,上巳节有两大习俗:一是在水边举行招魂仪式,通过祭祀来驱除邪祟;二是到野外踏青,组织春游。还是从魏晋开始,神神鬼鬼的祭祀仪式遂渐被淡化,踏青郊游、宴饮聚会等娱乐内容逐渐成为主流——这可能跟魏晋风骨有很大关系。到了唐代,上巳节仍然属于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且唐朝经济文化极为发达,春游的吃喝玩乐也相应更嗨,再加上时间与清明离得非常近,所以逐级逐渐便走向融合,到今天我们清明还有踏青的习俗,就是来源于上巳节。

        寒食节也在农历的三月,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冷食、禁火、祭祀、扫墓、蹴鞠等等。唐朝时,寒食节本来是比清明节影响更大的民俗节日,节日的风俗活动刚刚我也说了可谓多种多样。但随着时间推移,寒食的影响渐渐不如清明,到了中晚唐,寒食便开始与清明并称,比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我就不翻译了,唐诗翻译成白话文简直是灾难,其实您读两遍意思就非常明了,诗中的意境需要自己体会,讲是讲不出来的。总体来说,白居易这首诗,通过写纸钱、古墓、梨花、暮雨等景象,描绘了清明扫墓的场面,氛围非常之凄凉,生死相隔的悲情溢于言表。最主要的是,从这首诗,我们发现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时期,清明和寒食已经被当做一个整体的节日了,而且扫墓风俗盛行。

        到了宋代,寒食、清明或者清明、寒食开始大量并称,就是虽不是一个节,但由于相差没几天就放在一起过了,先过寒食紧接着再过清明,像苏轼、杨万里、辛弃疾等人的诗词中,都有对清明寒食连一块儿过的描写。比如,苏轼的《南歌子·晚春》: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使君高会有余清。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稍微解释一下。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比较好理解,就是描写春天的景象,花儿绽放,微风吹起麦浪,昨天夜里下了场春雨,把郊外的原野洗刷一新,现在正是一年当中最最春意盎然的时候,清明节马上来临——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已改煎茶火”是说烹茶用的火,已经换新的了,从这儿就能看出刚刚过了寒食节,因为寒食要禁火,清明要取新火,俩放一起了。“犹调入粥饧”这个“粥饧”,其实叫“饧粥”,是中国古代寒食节的传统冷食,一种凉粥,“饧”,食字旁加表扬的扬右半边,麦芽糖的意思,这种粥要往里加杏仁和麦芽糖,又香又甜,预示春天到了,今年肯定甜甜蜜蜜。这个饧粥是中国古代寒食节的传统冷食。“使君高会有余清。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我与诸位好友聚会非常欢乐,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种快乐说不出来,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从这句也能看出来宋代清明节大家要聚会吃喝晏饮的。

        到了明清时期,寒食节的影响力进一步弱化,甚至逐渐被清明所取代,清末富察敦崇在他的《燕京岁时记》里就写到:“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燕京岁时记·清明》)”这段记载很明显清明、寒食已经合二为一了,包括前面讲的上巳节,应该是三节合一,而且不是什么重要节日了——“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顶多是小孩儿戴戴柳枝儿,大家上上坟而已。那么,问题来了,清明,小孩儿为什么要戴柳呢?除了踏青、晏饮、扫墓等等,清明还有哪些习俗呢?这青团又是怎么来的呢?如果大家多点赞,多分享,本期节目大受欢迎的话,我会再给您讲讲此中缘由。

        好,下面看看往期留言。听友“小当家_5a”在《微观清史》第34回《雍正继位的沙盘推演》留言说:“雍正皇帝改革损害了很多利益集团的利益,死后各种戏说野史都是抹黑他的,正常。”您说的很对,确实如此,但是呢雍正继位绝对不正常,我和《微观清史》的作者刘澍老师观点一致,100%雍正是篡位,我在节目里讲得很清楚,所以从这点来说,大家抹黑他也是有理由的,并非空穴来风。

        “落殇風无念”在《穿军装的岁月》第102回留言说:“最喜欢严老师讲的穿军装的岁月,因为我也短暂当过两年武警,满满都是回忆。”我得赶紧像我们曾经的武警战士致敬!确实,这个专辑就一个字——真,真实真挚真情。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对事业的憧憬,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职场的剖析,如果你想了解自己,了解单位,了解同事,了解朋友,一定要来听这个专辑,因为只有了解你自身和所处的环境,才有可能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你俩眼一抹黑,糊里糊涂的过,最后吃亏、虚度光阴的只能是你自己。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知识,而是人生的经验和阅历,以及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穿军装的岁月》这个专辑恰恰将作者的经验、阅历以及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活生生的例子展现在您的面前,外加我还做了些补充,可以说绝对堪称人生的宝典。如果还没听,您可要抓紧了。

        最后看看3月加入XiMi团的朋友,他们是:“程哥4”、“闪闪喵喵叫”、“齐晋堃_化妆品”、“天谷佳田”、“听友275061041”、“山沟里的窝头”、“听友209204388”、“1854123ekqa”、“听友240966393”共9位朋友,欢迎你们!请你们给我发私信,我拉你们进专享微信群!感谢您收听本期互动,希望您多多为节目点赞评论和转发别忘了订阅和关注咱们XiMi团不见不散!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李鸿章率领淮军先占苏州再占无锡,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常州,一路南入浙江直驱重镇嘉兴。嘉兴失陷五天以后,杭州和余杭也丢了,天京东南的屏障不复存在,物资给养几近断绝,太平天国的失败指日可待。


  • 拿下太仓和昆山,李鸿章将目标转向了苏州。1863年7月7日,李秀成回到苏州,急急忙忙布置完防守各项事宜又返回天京,临走还雇了几十名外国人教授枪炮火器,增强太平军的防守能力。那苏州守能得住吗?


  • 安庆失守陈玉成被杀,为了“鼓舞”士气,同时也为了弱化李秀成的威权,洪秀全开启了“滥封诸王”的模式,竟有2700多的王,以至于太平天国的军民都说:“王爷满地走,丞相多如狗!”


  • 陈玉成投身太平军时,年仅14岁,是一名“娃娃兵”。他随军西征,攻打武昌时率500壮士乘夜攀上城墙打开城门;一破江北、江南大营又立奇功,堪称少年才俊。随后他大显身手,挽狂澜于既倒。但在安庆保卫战中,陈玉成犯了一系列错误,所以安庆之战是陈玉成的转折点也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而陈玉成之死,更敲响了太平天国的丧钟。


  • 李秀成再攻上海是战略上的失误,因为湘军正准备大举进犯金陵,他不去对付湘军而在上海牵扯精力;更何况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外国势力与清政府暂时达成默契,此时攻打通商口岸上海岂不促成了列强配合清军镇压太平军吗?



  • 1862年1月下旬,李秀成包围上海。江苏巡抚薛焕走投无路,只能向洋人求助。经过协商,驻上海的英、法军队确定帮忙,另一支英军此刻已从天津登船启航,不日即将抵达上海;而且华尔的洋枪队经过整编,扩充至1200余人,表示随时能与清军共同作战。



  •     今天是2025年1月1日,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2024年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做了很多事,感觉比之前要多得多,比如:

        一是《英雄的三国》续更,讲完了刘备开始讲孙权。

        二是由我策划、王泽雨导演的电影《爱有天意》已经上映,另一部也是由我策划、王泽雨导演的电影《少年英雄梦》已经完成拍摄,现在正在紧张的后期和宣发。敬请各位关注。

        三是北京市消防局依托我的音频节目,斥巨资制作了六期动画《“消防严”说消防》,于24年12月开始登陆各大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非常有意思,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里的消防,主人公的形象也是参照我来绘制的,非常有意思,现在我的微信头像用的就是它,而且由于讲的是消防的历史,从先秦到晚清都有涉及,形象也相应的有所改变,等于我一人在这部动画里把中国上下五千年演了个遍,影视剧里唐国强老师包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动画,我来!

        四是《万历朝鲜战争》这个系列全部制作完成,那天聚会吃饭的时候还得到了历史大师青年学者刘澍的高度肯定,把我这通夸呀,搞得我好几宿没睡着觉,要知道男的人家一般都不夸,我算开了先河了!这个系列就在《明末清初那些事儿》专辑里,每周日晚上19点准时更新,我已经全部上传完成,到时间会自动发布的,非常希望得到你的关注,截至目前已经更完39回了,还有三分之一,一共60回,正好一个甲子,不知道这数字冥冥之中是不是自有定数。

        五是讲了十期廉政主题的“中国贪腐通鉴”,从远古到春秋战国,把贪污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发展的,人们又是怎么与其进行斗争的讲得很透,涉及到很多名人轶事,很多先秦思想家哲学家的论述,以及很多清官忠臣,等于是从人性贪腐的角度对中国历史进行了一次再梳理,涉及了很多经典著作,比如《左传》、《史记》、《晏子春秋》、《论语》、《老子》、《韩非子》等等,如果您对这些著作感兴趣,不妨听听我是怎么解释的,也许能让您豁然开朗;而且如果您有孩子,请一定让他在课余时间听听,既能了解中国的历史,又能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六是在《中国消防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专栏讲述消防的历史,目前已经讲了《苏轼与火》、《浮梁古县衙》、《我国近代首支城市消防队》、《三国时期的三把大火》等多期节目,春节前夕还会推出《年俗与火》专题特别节目,敬请各位关注。

        七是《无演义·不“三国”》这个专辑出的书,预计明年上半年问世,现在正在由出版社进行校对,到时候大家一定踊跃购买,我和拉菲老师随时愿意为大家签名写赠言!然后,也可能是续更《无演义·不“三国”》,也可能是开讲民国,反正二者必有其一!肯定会给您带来惊喜!

        八是积极协调运作,邀请著名音乐人林莫樵为北京消防创作了歌曲《忠魂》,我也参与其中,包括演唱录制和MV的拍摄。

        以上呢,就是我对24年自己在事业上的大事进行的总结,小事不提了,生活上的事也不提了,感觉还真是收获颇丰,前所未有。希望来年还能有更多更好的成绩,也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点赞,多投月票。

        下面,感谢感谢几位12月留言较多的朋友,一位是新朋友“lzn1007”,他主要在《无演义·不“三国”》专辑评论了很多次,主要都是对作品的看法和人物的分析,说明很用心,在此对您表示感谢!第二位是“少言无忧”,老朋友了。第三位是“The man on the road”,翻译过来是在路上的人,他留言了很多次,都在《明末清初》专辑“万历朝鲜战争”系列里,他收听我节目好几年了,最近发现加入XiMi团更划算——您这说得太对了,我XiMi 团一年才25,连杯咖啡钱都不够,您哪省不出这点钱来?这一年,您最少能听12期我个人会员专属节目,还能看60期我音频节目的文字稿,像读书一样,既听又看,反复学习反复品味,有时候您光听节目,里面人名到底怎么写,是哪几个字,涉及的史书原文是怎么写的,等等这些如果您感兴趣,请一定要看看我的文字稿,只有这样才真正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第四位叫“听友229152064”,他留的言比较简单,但次数多,我还真挺需要这样的听众,毕竟触发平台算法的不是内容和质量而是次数,所以大家可以学学他,哪怕只是个表情,多发几条也好,否则现在就如“The man on the road”讲的那样:“这么好的节目,播放量怎么就上不去呢,”“听友320825542”甚至直接说:“听了好多作品,发现都不及严老师的好听,良心制作,力挺!”所以,希望大家举手之劳,帮我触发一下平台算法,谢谢您!

        下面感谢几位加入XiMi团的朋友,他们是:“淡泊致远沧桑”、“The man on the road”和“驚濤拍岸998”,您这名字有意思,让我想起直播带货的主播经典台词“不要998,不要698,只要98!”“驚濤拍岸998”。欢迎三位,请你们私信我,我给你们发XiMi团团员专项群的二维码,咱们进群领取福利!

        最后,看看月票。《晚清那些事儿》12月投票第一名是“东风渐绿西湖岸”,全年投票第一名也是她。《明末清初那些事儿》12月和全年第一名都是“少言无忧”。《无演义·不“三国”》12月是“简单生活一辈子”,总榜是“东风渐绿西湖岸”。《英雄的三国》月榜第一名是“fdjk888”,全年总榜第一名还是“东风渐绿西湖岸”。《微观清史100日》月榜第一是“恋乡游子”,全年总榜第一还是“东风渐绿西湖岸”。《穿军装的岁月》月榜第一是“恋乡游子”,全年第一是“简单生活一辈子”。

        感谢您,也感谢坚持给我投票的所有朋友们,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不懈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要是没你们,可能我早就辍耕了,毕竟谁也不会总这么赔本赚吆喝,总这么纯粹为爱发电。

        考虑到新的一年,再过27天又是传统节日春节,所以本期节目我要发起盖楼活动——注意啊,说是盖楼,其实就是意思意思,喜马拉雅要求必须楼层大于9,所以我呢,就在10层、11层和12层各放置了一件礼物,谁评论到相应楼层,这礼物就是谁的,而且——记住啊,可以重复评论。三件礼物分别是大麦盒子1个,筋膜枪两支。东西不贵重,礼轻情意重,快春节了图个好彩头而已。今天开始,一个星期时间,到8号截止,获奖的朋友请您私信我地址,我把礼物寄给您,提前祝您春节愉快!

        好,感谢您收听本期节目,希望大家多多为节目点赞评论和转发没打分的打个分有空到我的店铺转转咱们XiMi团不见不散!还有别忘了评论区的盖楼,月票也得多投啊!



  • 1861年4月下旬,陈玉成率军三万驰援安庆;与此同时,洪仁玕、林绍璋自天京出发,共二万余人进抵安庆,连营三十余里意图与陈玉成南北夹击,共解安庆之围;争夺安庆的殊死搏斗,拉开帷幕!



  • 安庆乃天京上游之重要门户,又是巢湖地区的粮仓,所以安庆的得失对太平天国的战争全局极为重要。况且安庆本就是陈玉成的地盘,家眷悉数都在城中,他坐立难安夜不能寐,最后决定:放弃“合取湖北”的计划,全军东下,再次驰援安庆!

  •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2月20日,由于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奔丧守孝。近一年半后,曾国藩重新出山,重建湘军。1860年6月8日,咸丰十年四月十九,朝廷以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赏加兵部尚书衔;两个月后,六月二十四,实授“两江总督”,加“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由此开启了日后湘军一支独大的局面。


  • 攻占苏常之后,李秀成决定乘胜夺取上海。江苏布政使吴煦连忙联络了一大批买办官僚,向英法求救,并且雇用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抢队”,帮助围剿太平军。这个华尔何许人也?他能挡住太平军占领上海吗?敬请关注!



  • 再次攻破江南大营,太平军紧锣密鼓商议下一步的进兵策略。陈玉成主张救援安徽;李世贤主张南取闽浙;洪仁玕和李秀成则主张先取长江下游,东征苏常,夺取江浙财税重地。洪秀全采纳了洪仁玕、李秀成的建议,先取苏常、后攻天京上游。他命李秀成率军东征,限期一个月,完成任务。

  •     大家好!又到了每月一次的互动时间,首先,我解答一位听友的问题。这位听友名叫“18683285”,他在《微观清史》专辑第24回《清朝皇子的一天》提问:“孝庄是谥号吗?谢谢老师不吝赐教!”您还挺客气。没错,孝庄是谥号,谥号的简称是:孝庄文皇后,全称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本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也就是 1613 年 3 月 28 日。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作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 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封其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后来的顺治皇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顺治帝即位。至于顺治是怎么得到皇帝之位的,这里面故事多了,有兴趣的可以听听我《明末清初那些事儿》专辑第94到97回“大位之争”,很精彩。顺治登基之后,孝庄称圣母皇太后;等康熙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688 年 1月27日,孝庄去世,享年75岁,葬昭西陵,上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15个字;雍正、乾隆又给加字儿,最终确定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19个字。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都知道,斯琴高娃老师扮演的孝庄太后,多好的演员啊,我特别爱看她的戏,不论是《骆驼祥子》还是《大宅门》,包括《无字碑歌》里扮演的武则天,部部经典,可惜被《康熙王朝》拉低了level,张口闭口自称“我孝庄”,谥号是人去世后才有的,斯琴高娃老师被编剧给坑苦了。除了《康熙王朝》,前两年被炒得火热的电视剧《如懿传》也是。里面乾隆的高贵妃,历史上她去世的第二天,乾隆亲自为其定谥号为 “慧贤”,而在电视剧里,活着的时候就被称为慧贵妃。谥号生前是不能用的,一来你不知道自己会被上什么谥号,二来就算知道你也不能用啊,这不等于咒自己早死吗?就好像皇陵,皇上一登基就得开始修,不到死那天是不能修完的,你说我认真负责,皇上的事我快马加鞭没日没夜赶工期给您修完了!修完就得入住啊,皇上活得好好的着什么急入住?这不自己找死呢吗?所以,中国的古装电视剧太差,我曾经不只一次说过,那不叫古装剧叫“装古剧”,装是装不像的,因为古代文化和传统礼仪都断层了,没人读真正的书,学真正的文化,满脑子都是厚黑学勾心斗角,怎么讨领导开心怎么升官发财,根本静不下心来,特别浮躁。这种东西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全社会甚至每个家庭每个人,体现在文化上就是“没有文化”,胡来,比如影视剧活着叫谥号。

    好,就说这么多。

        看看往期留言。“空心菜_kla”在《无演义·不“三国”》专辑第一回留言说:“超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我都看了四种不同的版本了,每种版本至少看了五遍!”喜欢三国的听友很多,但这么喜欢三国的的听友极为难得。相比起来,我虽然喜欢三国,读三国听三国玩三国:电脑上玩三国全面战争,手游也是三战,玩了好几个赛季了,连一个满红都没有,就是不氪金,气死他,看谁耗得过谁!论读三国,还真没像您读得这么多,您都快赶上拉菲老师了!即便您读了那么多三国,还能在我的《无演义·不“三国”》留下您的足迹,充分说明了对我们创作给与了肯定,在此代表拉菲老师深感谢意!同时呢,通报一下,这本书现正在运作之中,预计最快年底,最慢明年上半年问世,内容上拉菲老师又进行了增补和修订,说白了就是您听跟看还是有些许的不同,很多新东西等着您去探索发现。书上市之后,如果反响不错,我们会继续把三国续更,敬请期待啊!再有就是《英雄的三国》这个月开始继续讲孙权,希望大家都来捧场!

        “听友484360141”隆重感谢一下,他只要听节目就留言,虽然只是几个表情,但是绝对能触发平台算法,增加我节目的曝光度,希望大家能跟他一样,听节目的时候抽出几秒钟的时间,点个赞发个小表情,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听友“fdjk888”也是,总留言,还言之有物,全是他听节目的感想,太难得了。而且他也是XiMi团的成员,我们在群里总交流,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加入。听友“小白_9r2”也经常评论,留言,在此对您表示感谢!如果您还没给专辑评分,记得给评个分。

        听友“1371249cqxg”在“万历朝鲜战争”系列第30回留言说:“严知有理好作品,点赞!”感谢您!这个系列我沿用了《明末清初那些事儿》的写法,史料尽量详实客观,还从青年学者刘澍老师那儿得到了很多文件资料,包括影印版古书《再造藩邦志》等等,一共回写60回,到露梁海战为止,正本清源,特别是要纠正韩国电影《露梁海战》对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大都督陈璘的抹黑,敬请大家多多支持。

        听友“郑凯文成都版”是个小学生,期期抢沙发,还上传了将节目分享到他们班微信群的截图,真棒,继续分享啊,多拉同学来听!同样是小学生的听友“玉笛锦秋”留言说:“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虽然还是班级第一(并列第一),但是全校是第34名。”他还留了悲痛的表情,觉得第34名太靠后了。好家伙学霸本色啊,不得第一誓不罢休!期末考试肯定全校第一,然后咱们就全区第一,全市第一,给你加油打气!

        听友“心佛从来皆妄物”在“1月互动答疑”底下留言说:“老师讲的真好,特爱听!”谢谢您啊!我念这位的留言不是想显摆,声明一下啊,我是说每期的互动答疑都是我在和听众交流聊天,非常真实也非常随意,所以才好听。希望大家别觉得这每月一次的互动没啥意思,直接跳过,其实非常错误,因为不仅有我最真实的一面,说不定还能听到您的名字,最重要的是借机会能对某些问题深入探讨交流,比如听友“1384829adkc”在《明末清初那些事儿》第80回留言说:崇祯“无担当、爱甩锅、多猜忌、优柔寡断,摇摆不定的领导+一帮嘴炮清流+太监宦官当道,不亡国才怪。”这个问题我在专辑《英雄的三国》《5月互动答疑》那期详细讲了,阐释了明末的能臣良将为什么都会被崇祯和猪队友坑死,您可以听听。

        下面感谢几位金主。11月加入XiMi团的朋友有两位:“月明宇”和“听友269432793”,请您私信我,我拉你们进专享群,咱们群里交流,领取福利。11月打赏的朋友是“听友269432793”,谢谢您!

        最后看看月票的情况。《晚清那些事儿》11月投票第一名是“鉴微学子”,《无演义·不“三国”》和《明末清初那些事儿》第一名都是“东风渐绿西湖岸”,《微观清史》第一名是王海峰旺旺爸爸。感谢你们,希望大家多多为节目点赞评论和转发没打分的打个分有空到我的店铺转转咱们XiMi团不见不散!对了还得多投月票啊!


  • 江南大营自1858年初重建,统帅和春将大营设在沧波、高桥两门之间,还强征数万民夫,于天京城外挖掘了深、宽各约一丈有余的长壕,连绵百里,加紧了对天京的围困。1860年5月2日,太平军兵分五路,对江南大营发起了进攻。


  • 1859年4月,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来到天京,总理军政要务。在他的主政下,陈玉成、李秀成等人皆被封王,稳定了人心。但洪秀全却挑动杨秀清的弟弟杨辅清和

    韦昌辉的弟弟韦俊内斗。最后,韦俊被迫叛变投敌,在后来的安庆之战让陈玉成吃尽了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