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11月,我们做了一期杂志专题——《中国玩家:重新认识中国游戏》。在这一期里,我们回顾了中国游戏在这几年的变化,我们采访了游戏玩家、主播,关注了大厂的游戏人,也关注了和游戏有关的有趣职业,比如“电竞劝退师”,同时我们也特别关注了女性玩家和女性游戏从业者。如果大家感兴趣,欢迎大家订阅这一期的新周刊。
【📢 🎁❗插播福利时间❗️:我们欢迎您在本期留言,我们将于11月20日抽出2位留言区的朋友赠送本期《全民玩家》杂志】
这一期里,我自己的任务呢,是看一看文化研究者眼中的游戏变迁。我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的刘梦霏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教师王小伟。刘梦霏老师曾经做客过我们之前关于游戏的一期播客,王小伟老师常年研究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我想,他们或许对于游戏,会有不一样的视角。这一次的聊天,是从讨论“黑神话”开始的。
刘梦霏是个深度游戏迷,在她看来,自己一直在借助游戏成长。比如在高中地理考试前,她曾经长时间地玩《大航海时代》,跟着海岸线,巡游一座又一座陌生的港口城市——直到她不再对这座城市感到陌生。
“对于我的同学而言,伊斯坦布尔就是伊斯坦布尔,但对我而言,伊斯坦布尔是我冒险开始的一站。”因此,刘梦霏对伊斯坦布尔的风物熟稔于心。成长在宽松教育环境里的她,并没有成为游戏的受害者,而是自信地玩着游戏,进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随后,她因为对游戏的强烈兴趣,开始从事游戏研究的工作。
她也警觉地认识到,面对游戏,需要具备区分的能力。优秀的作品游戏,能让她接触到好的教育;而一些消费类游戏,则是容易让人陷入赌博状态的陷阱。
王小伟研究技术哲学,对于他来说,今年的《黑神话:悟空》(以下简称《黑神话》)是一个“无法不关注”的游戏。他和太太都曾玩过同一个掌机游戏,享受的同时,他偶尔也会抽离出来,去分析游戏这种媒介。深度地游戏,是否会造成个体对于外界探索欲望的消失?游戏是否会切断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根据《2024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全中国有6.74亿名游戏玩家。游戏早已经不是“人人喊打”的恶魔,但如今高速发展的游戏产业中,其复杂的生态链条、被映照出来的以及可能带来的改变,仍然需要我们认真地讨论。
02:18 游戏不值得历史学家研究?在许多历史学家的视角看来,游戏实在太年轻了。
08:33 不得不关注的《黑神话·悟空》
10:36 游戏,一种青春期对抗冰冷生活的方法
11:54 手机让游戏被“合法化”?
22:04 当世界的善意和恶意都从游戏里获得
25:27 《黑神话》的影神图,从妖怪的视角颠覆西游的“正义”叙事
32:12 游戏作为一种艺术,最特别的地方,是记录人的“能动性”
35:16单调重复,且容易沉迷的游戏,我们该怎么面对?
36:06 在游戏里花时间,是个大问题吗?《大航海时代》为什么那么好?
38:54 游戏的分类,其实很重要
52:54 很多在游戏里善于沟通的玩家,为什么在现实里反而难以沟通?
59:36 这些年游戏的变化里,看到一个越来越“虚空“的世界
66:57 游戏会让我们损耗对现实世界的欲望吗?
嘉宾:
刘梦霏,游戏研究学者、游戏的人档案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教师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主持:
钟毅,新周刊首席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朱人奉、苏炜
节目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阿鲸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音乐:
Jozeque - Flexed(开场音乐)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特别鸣谢:
中国建投集团建投书局对本次采访的支持。
-
我想很多像我一样的读者最开始认识她,是因为她很早就在新概念作文大赛里崭露头角。但其实她这些年有了更多的身份,她不仅一直在坚持写作,也是大学老师、编剧和出版人。
今年她特别忙。
年初,她主编的文学Mook《鲤》复刊,同时被文学比赛发掘的她,现在也做了自己的文学比赛。今年她的“伏笔计划“以”呵护未完成“为主题,去发现新的创作者。
最近她的新书《天鹅旅馆》出版,拿起书的时候,我没想到,在保持她一贯的写作风格的同时,这本书会有如此多的悬念,读起来会如此畅快。
近期根据她的小说《大乔小乔》改编的《乔妍的心事》也将于10月26日上映,她也是这部电影的编剧。
我和我的同事刘旭,和张悦然聊了聊她今年新故事,还有她最近的生活。
本期内容:
04:38 不去思考重要的议题,才是不负责任的思考者
06:20 “我写的一直都是很有问题的主人公”
11:17 对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15:48 创意写作班能教会作家写作吗?
21:05 《天才雷普利》,文学和改编的教科书
27:03 参与《乔妍的心事》的改编,体验如何?
35:26 女性更容易被生活的细节连接起来
41:31 张悦然竟然喜欢在自习室写作
49:01 为什么对新创作者要“呵护未完成”
54:36 严肃文学和类型文学的边界在消融
57:50 张悦然原来是《新周刊》的老朋友!
62:25 现在的作家更像是一个人设,而不是一个职业
66:01 阿特伍德的大师课
嘉宾:
张悦然 作家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刘旭,新周刊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朱人奉、苏炜
节目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阿鲸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音乐:
Jozeque - Flexed(开场音乐)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老朋友和新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新播客“刀锋时间”!
在刀锋时间里,我们可以慢一点。
在过去的三年的四十二期里,我们在大家熟悉的“硬核读书会FM“与大家相见。现在,我们觉得要做一些重要的改变。从本期开始,我们的播客将在“刀锋时间”和大家继续聊天。
我想先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这一档播客会更名叫刀锋时间?
“刀锋图书奖”从2021年开始举办,到今年已经来到第四届,在这四年里,我们与很多老师们,比如大家熟悉的学者和作家,王笛、罗新、毕飞宇、鲁豫、梁文道、祝羽捷、六神磊磊等,都作为我们的嘉宾参与进来,为大家选出了不少的好书,提供了不少好的内容。我们也看到了“刀锋”带来的新锐力量,相信很多人正在通过书写和观察改变着我们。
今年,我们决心为“刀锋”做延展,并且为它提供更大的舞台。它最开始是一个图书奖,但是它有更多的可能性,它是声音,是视频,是文字,也是一个集结新锐力量的平台。我们不会失去我们观察的视角,同时也会有更多元的内容,我们关心的不只是书本和学术,也会有更多跨界的老师来参与其中。
在之后,“硬核读书会”的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内容也都将更名为“刀锋时间”,我也很期待后续会碰撞出更多的有意思的内容。
前段时间有一本书很好地总结了当下,它叫做“倍速社会”。我觉得我们都习惯了按下那个小小的倍速键。但我想,我们好像可以慢一点。就慢一点点。
在准备采访、看资料的时候,我是慢下来的。
在和嘉宾聊天的当下,我也是慢的。
在做文字稿的时候,也是慢的——尽管我非常希望自己可以把稿子写的更快一些。
但就是这些“慢一点”的时刻,让我觉得珍贵。或许我们可以在“刀锋时间”里和大家一起慢下来。
回到我们的播客。
改版的第一期,我找到了《无聊斋》的主播,演员刘旸,以及编剧六兽,一起来聊一聊,曾经让我自己特别焦虑和害怕的“聊天“这件事儿。还记得最开始做播客时候自己的无措和紧张,也会担心自己“说错话”,好像我们越来越难去理解他人。更新了近四百期的《无聊斋》里,刘旸和六兽的专注和持续都人印象深刻,他们播客的视频化后,叫做《好好聊聊》,改版的第一期,不如从他们开始。
话不多说,刀锋时间到。
本期内容:
00:08 我们 改!版!了!欢迎来到刀锋时间!
04:16 刘旸原来不会聊天,六兽很享受和陌生人聊天
05:50 六兽的聊天小技巧:关系要“强行”对等
09:27 大家都不爱“听”,太爱说了
11:45 是因为碎片化阅读的影响吗?
14:11 也曾经有过表达欲旺盛的时候……
18:15 暴露弱点的时候,你以为是真诚,但是却被当成自恋
20:48 几位“特别好聊”的嘉宾
24:07 到底什么时候“成功的”聊天呢?
33:30 刘旸学习表演之后的改变
36:55 J人刘旸“停不下来”
45:36 六兽的工作态度,擅长“让步”也不是坏事
47:41 “竞争意识”放下之后,效果反而更好
55:09 刘旸、六兽最近在玩/在看/在读……
嘉宾:
刘旸,演员、播客《无聊斋》主播
六兽,编剧、播客《无聊斋》主播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朱人奉、苏炜
节目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阿鲸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音乐:
Jozeque - Flexed(开场音乐)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硬核读书会FM终于又和各位见面了。
这一期是我们和小宇宙联合策划的“刀锋图书奖”系列节目「站在书后的人」之一。
今年4月份刀锋图书奖结束后,我们邀请作家李静睿和媒体人、播客《除你武器》的主播吴呈杰做客我们的播客。
去年,李静睿作为编剧参与的《不止不休》上映,同时她也出版了自己的新书《木星时刻》,这本书获得了刀锋图书奖的“最具改编潜力作品奖”,而吴呈杰从去年开始一边做自己的播客,一边写作自己的第一本书。
在这一期我们聊了聊各自的阅读经历,还有作为写作者和媒体人,他们是怎么看待现在的影视改编的。同时,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消息,这是硬核读书会FM在改版前的最后一期,也想向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告别,但是我们很快就会回来,以全新的策划和面貌和大家见面,所以也请大家和我一起期待。
PS:感谢刀锋图书奖的各位嘉宾和小宇宙团队对这次策划的大力支持。
「站在书后的人」由以下播客共同呈现【过刊】朱赢椿:把书设计成一座剧场
【湃客talk】何袜皮 x 谭君:罪案深处,她们与恶的距离
【我是女博士】从老挝赌场,到上海保安,再到没药花园
【昨日之海】对话俞冰夏:不要害怕让自己置身于危险【核市奇谭】语言即魔法,翻译即背叛
【不蒋道李】对话大头马:跟诺奖作家(未来)聊聊小说创作
本期内容有:
03:50 参加刀锋图书奖的感受: 像网恋奔现。
12:02 有读者咨询爱情问题:“母胎单身”和“已经三个月空窗”到底谁更难
17:41 李静睿的编剧之路从《不止不休》开始
22:05 国内的非虚构改编影视作品很难吗?
25:02 记者转型到作家,会不适应吗?
31:25 十年前成为作家,要比现在容易吗?
34:14 有才华的年轻人,不会进入这个行业?
36:26 80后并没有出“国民性”的作家
41:19 谁塑造了我们的阅读?
45:21 时尚媒体的人物稿,就“低人一等”?
50:51 短剧,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吗?
59:30 我们为什么需要线下见面!
70:22 早年就有自己的作品,是幸运的
75:36 对写作者而言,没有任何一段经历是浪费的
嘉宾:
李静睿,作家
吴呈杰,媒体人、《除你武器》主播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朱人奉、苏炜
节目策划:钟毅
协同策划:王立
后期制作:阿鲸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大家好,好久不见。
前段时间,电影《不虚此行》上映。这部电影获得了上海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的荣誉,一直被许多影迷关注着。它讲述胡歌饰演的闻善,在写悼词的过程中,如何一片片拼凑起自己的人生。
我们和刚看完电影的戴锦华老师和李松蔚老师,以及这部电影导演刘伽茵聊了聊。
04:32 为什么会觉得《不虚此行》值得讨论
11:23 做心理咨询也会像编剧一样拉时间线
14:26 我们不善于表达情感,我们耻于表达情感
26:39 普通人,可以不解释自己为何普通吗?
38:42 自卑应该是生命的一种常态,我们时常低估了自卑
44:39 《不虚此行》的创作是平视生活的
50:27 一个“认真的人,会往心里去的人”,并不罕见
56:53 当世界满是单一价值的时候,闻善这样的人显得可贵
68:03 网络的普及,让原子化的孤独都变得稀缺
72:28 面对面的交流始终和线上交流是不一样的
83:15 三位老师推荐书籍
嘉宾:
戴锦华,电影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刘伽茵,导演、编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李松蔚,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主持:
钟毅,新周刊高级编辑
团队
出品:新周刊新媒体
节目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今天来到硬核读书会做客的是青年作家笛安,去年年底,她出版了新的长篇小说《亲爱的蜂蜜》。这部长篇小说是一部从一个叫蜂蜜的孩子的角度延展开的作品,在很多年前我第一次采访她的时候,她说她要写一部关于北京的故事集,这部温柔治愈的长篇实际上是计划之外的产物,从3万字的短篇到十几万字的长篇。
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发发生这样的变化?
在有了孩子之后,他的写作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最近又在读什么样的书?
让我们一起听笛安说。
本期你将听到:
02:45 《亲爱的蜂蜜》是一次意外
07:33 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对孩子来说,都是震撼
10:23 平淡的故事,有时候并不那么好写
12:49 不介意读者说这个故事是自传
17:01 有时候小说里,并不需要那么多“大事”
20:09 时代和历史在个题身上的留下的印记,个体未必能感知到
23:22 写“龙城三部曲”的时候,人们很少问我为什么用男性视角去写
26:20 好的大人,必须是“勇敢而自由”的
29:17 对这部小说最满意的地方是写出了大人与孩子的平等
33:11 文学中审美性是非常核心的一点
35:13 但是,伏地魔也失去了很多啊
嘉宾:
笛安
作家,“人民文学奖“获得者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蔡彬、吴慧、汤颢
节目策划:钟毅
协同策划:张文曦、王亚奇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音乐
ひとかけらの勇気-明日海りお
True Strength - John Dreamer
哀しさと強さと-白石めぐみ
佳城ノスタルジア-坂本昌一郎
小星星-儿歌
ひやむぎ、そーめん、时々うどん-ハム,Foxtail-Grass Studio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周末的时候,很多人会和我一样,打开购票软件看最近电影院都上线了什么电影,又或者,会打开社交媒体,看看最近有哪些剧集正在被讨论。在大银幕和小荧幕上的故事,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很难缺席的安慰剂。
但是你是否想过,最近这些年,好莱坞的大片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些风头盖过超级电影的剧集是如何被制造的?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最值得改编?最近的青年导演们,都在关注什么?
在去年年底,我和鲁豫老师一起聊了聊电影。因为时间较长,我们分成了上、下两期。上一期,鲁豫聊了她自己的观影经历和她对好莱坞的一些观察。在这一期,我们的目光会从好莱坞电影延展开,从兴起的剧集风潮到国内新导演,再到小说和电影文本的改编,电影和我们当下的关系比我们想的要更广也更深。
我也很期待和鲁豫老师再次做客我们的播客。
本期你将听到:
05:05 电影和电视剧的壁垒正在被打破
07:06 我同意美剧是当代的长篇小说
08:51 人们为什么觉得电影高级?
12:53 电影可以青春,但不能青涩
17:54 为什么邵艺辉是值得关注的新导演?
19:04 一流的小说为什么难以改编成好的电影?
21:12 我最期待的改编,是《三体》
26:06 好莱坞的改编,为什么总是套路?
29:35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他者的文化?
31:48 为什么电影不会死
嘉宾:
陈鲁豫
主持人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蔡彬、吴慧、汤颢
节目策划:钟毅
协同策划:张文曦、王亚奇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欢迎来到硬核读书会的特别专题“千面英雄”。
在众人眼里,游戏从来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存在。无论是作为玩家还是路人,我们好像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游戏:为什么中国缺少3A大作?游戏产业和游戏研究里需要知识分子的存在吗?游戏能带给社会多少可能性?离开“第九艺术”及各种陈词滥调的印象后,我们对游戏的认识又还剩下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游戏学者和游戏化设计师刘梦霏有自己的见解。刘梦霏建立了国内目前唯一的游戏档案馆——“游戏的人”,她同时也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的老师。
在这期特别的播客里,刘梦霏和我们聊了游戏之于人的重要意义:游戏给我们开辟了第二人生、提供给玩家一个宝贵的精神空间,它还可以和教育相结合,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播客的后半段,刘梦霏也对游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给出了自己的解析。
她说,我们所有人天生都是“游戏的人”,在年少时,我们通过游戏探索世界,长大以后也持续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理解这个世界。今天,让我们和刘梦霏一起聊聊游戏,还有“游戏的人”。
嘉宾:
刘梦霏
“游戏的人”档案馆馆长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教师
主持:
张文曦,新周刊编辑
本期你将听到:
07:48 游戏素养是必要的,就好像文学素养是必要的
12:54 我们所有人天生都是游戏的人
17:36 有时候大家会陷入思维误区,认为游戏和教育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
36:05 为什么我们游戏制作的能力非常强,却缺少3A大作?
55:14 哪怕在单机游戏里,我们都可以造就史诗般的冒险,并且和其他人有意义地相连
58:41 游戏的环境就是现实世界的折射
01:09:20 “赌博游戏”完全否定了玩家的努力
01:14:14 游戏是一个可能性之门,告诉人们自己可以是自由的、顶天立地的人
配乐:
The champions - 手风琴翻录版
Dance dance- lopus
オリーヴの風-菅野よう子
日陰と帽子と風鈴と -Foxtail-Grass Studio
第一楽章 - ulu
英雄之证 -福田康文
哀与悲大提琴协奏曲-辰喑
Young and Beautiful - The Bryan Ferry Orchestra -
团队:
内容监制:蔡彬、吴慧
专题策划:钟毅
节目主持:张文曦
协同策划:王亚奇
节目运营:陈艾迪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声明: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今天做客硬核读书会FM的是主持人鲁豫。除了大家熟知的主持人角色之外,她在生活之中还是一个资深的影迷,她做了一档叫做《陈鲁豫的电影沙发》的节目。用扎实、流畅、有信息量的内容,为我们讲述光影的故事。
作为普通影迷,我们一定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有的片子,大众评价一般,我却会疯狂地喜欢?各种平台对电影的评分到底能否公允地体现作品的优劣?
为什么电影市场里,好莱坞总是话语权最大的?我们如何去理解好莱坞?好莱坞那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壁垒是怎样的?
我们如何理解好莱坞近些年的“女性觉醒”?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教育?
鲁豫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看电影,其实应该是有“反骨”的。不被评分左右,看到电影背后的时代潮流,看到名利场背后的残酷和艰辛,看到那些一闪而过的才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作为影迷的幸运。
在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个完整的、有“反骨”的影迷。
本期你将听到:
04:59 第一次旷课就是因为看电影
07:18 关于“烂片”的教育
11:25 评分或许不那么重要,做一个有“反骨”的观众
12:59 看《七月与安生》,为什么感动?
17:10 为什么电影院会一直存在?
22:05 好莱坞的熔炉和壁垒
29:07 为什么他们不看字幕
33:32 好莱坞“老白男”的权力,是错觉吗?
40:43 好莱坞的女性和她们的觉醒
43:13 另一道壁垒是族裔
49:29 好莱坞的“怀旧风潮”可能是个伪命题
嘉宾:
陈鲁豫
主持人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配乐
California dreaming-the mamas and the papas
这个圣诞如果下雪就好了-凡以三
Goodnight Julia-菅野洋子
友爱-《平清盛》原声带
花火绽放之夜-羽肿
秘密-《饮食男女》原声带
团队
内容监制:蔡彬、吴慧
节目策划:钟毅
协同策划:张文曦、王亚奇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前段时间,我读到一本让我读完很难去评价的小说——《命运》。
这是蔡崇达睽违八年之后,写的第二部作品。
这本书讲述了99岁的阿太的一生。我觉得它是一部在今天特别值得讨论的小说,老人的一生朴实、坚定,也伴随着传奇。
本书在豆瓣排在最前列的评论,叫做“一个和《活着〉一般的故事”。评论的读者可能看到了《命运》这本书里关于“苦难”的那一部分,也让我重新思考,这种庄严的、似乎无尽的苦难似乎特别被读者所喜爱。
但在和蔡崇达聊完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他讲述的“命运”里,苦难只是一小部分。从最初写小说出道,然后进入媒体,写作特稿,再到后来回到虚构创作。他本身也是一个时代的样本。
好的作家,会开放自己的感官,化用自己的经历去成就“真实”。蔡崇达一直试着抵达这种真实。
本期你将听到:
02:52 广州是一座尊重日常的城市
05:05 泉州和广州有很多相似
11:34 非虚构和虚构的界限在哪?
17:28 为写特稿,看了大部分国家的特稿作品
27:40 成为神之前,他们经历了苦痛
36:15 这本书不是“和命运缠斗”
47:50 写到最后的时候,是最畅快的时候
嘉宾:
蔡崇达
作家
已出版作品《皮囊》《命运》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王亚奇,新周刊编辑
配乐
日头月亮结相倚-柳育燕
La chao su-David Fanshawe
虫之安眠曲-西皮士
泉州海风咸咸-光辉
团队
内容监制:蔡彬、吴慧
节目策划:钟毅
协同策划:张文曦、王亚奇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大家好,欢迎来到硬核读书会。
这是我们“电光幻影”专题的第一期。我想我们的很多听众同时也是影迷,这个专题和电影有关,我们一边读书一边看电影。
电影是很奇妙的东西,从1895年12月至今,它已经走过了127年的旅程,与文学、音乐和绘画这样的艺术不同,它很年轻,却感觉和我们的距离更加靠近。幼年时候我们会觉得它是魔法,我们会在荧幕前焦灼地等待着英雄胜利的最后一瞬。
长大之后,我们其实还是会期待荧幕上的英雄,但是让我们记住的那些脸却不只是英雄了,还有那些被故事里的爱恨情仇浸泡过的脸。
电影的发展可以串联起太多的故事了,从欧洲到美洲再到亚洲和非洲,电影让这些地区变得很具体,不同的故事从剧本变成了影像。在这种转变之下也显示了不同区域的创作逻辑和产业模式。就像李宗盛那首《给电影人的情书》中所唱,电影是“以身外身,做梦中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影完成了我们的梦,在这个专题里,我们会去重返那些我们曾经有过的“梦”。
本专题的第一期节目,我们请到了影评人木卫二,他今
年出版了一本《非必要清单》,这是一本影评集,它已经迟到了三年,本来是三年前木卫二写给自己本命年的一份“人生清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它迟迟才到来。在看过各类网络上的影评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木卫二这本影评集里的诚恳,非常难能可贵。借着他的这份清单,我们一起进入电光幻影之中。
嘉宾:
木卫二
影评人
著有《浪迹:电影与旅行》《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本期你将听到:
05:43 36岁的李安排了《推手》,会有年龄焦虑吗?
11:34 最开始看电影,是“泥沙俱下”的
15:20 城市和电影密不可分
17:19 中国电影里的城市为何“悬浮”
27:15 在“站台”听火车驶过
35:14 影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41:25 对很多导演来说,文本性是不可或缺的
配乐
Sinatra-Forrest Nolan
夢-武部聪志
Polonaise-梅林茂
生命的喧嚣-半野喜弘
ありがとう-山口百惠
Elizabeth-Ashram
思い出-铃木常吉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
节目策划:钟毅
协同策划:张文曦、王亚奇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大家好,您听到的是我们和惊蛰青年共创的一期节目。今天我们请到了两位特别的嘉宾来聊一聊那些和工作有关的事儿。
聊到一份工作,你最先关注到的是什么?我想我们大部分人可能最开始看到的,都是薪酬和福利—— 毕竟,工作不能只是完全“用爱发电”。
除了金钱,工作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工作的“获得感”,又从何而来?
为什么现在的职场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摸鱼”?在工作里,如果社恐,如果压力大,如果不想面对同事,我们又要怎么办?
今天,两位有着不同背景和工作经历的嘉宾——咸柠七的主播曹柠和来自跨国药企阿斯利康的傅杰——将和我们聊聊,他们眼里的好工作。
本期嘉宾:
曹柠:播客《咸柠七》主播,B站知识区知名up主
傅杰: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部DDR领域负责人
03:06 不要找一个完美的工作,要找一个足够好的工作
06:39 可以提前下班的周五,是什么样?
09:52 工作里,怎样和同事“接触”?
15:16 多巴胺会影响工作的幸福感?
18:02 一工作,就“社恐”怎么办?
19:37 合作中的妥协,是工作交给我的最大宝藏
23:47 交换工作岗位,为什么效率会提高?
31:59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
-
大家好,欢迎来到硬核读书会。
在漫长的文学史中,人类社会从来不缺乏优秀的作家——雨果、巴尔扎克、鲁迅、郁达夫……但是我们能够发现,在文学史上留下姓名的,大多数还是男性作家,女性作家似乎一直处于一个稍微冷门一点的位置。实际上,从简·奥斯汀到萧红,这些女性作家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作为女性和文学爱好者,我自然会更加关注由女性作家书写的文学作品,但是也总会时不时地思考:一直强调女性这个写作身份,对于文学来说真的是有意义的吗?女性文学是否是以写作者性别来划分的文学范畴呢?这些问题总会在我阅读女性文学作品的时候时不时地出现在脑海里。
而最近,我们留意到花城出版社的一本新书,叫做《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书的封面上写着“文学为什么要分男女?”。于是,带着刚才的问题,我们与这本书的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还有作家桑格格聊了聊。
嘉宾: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桑格格,青年作家
主持:
张文曦,新周刊编辑
钟毅,新周刊编辑
本期你将听到:
11:26 在文学史的天空里,属于女性的星光并不多
15:10 作为一个女性,如果不像鲁迅和周作人那样写,那应该怎么写?
17:34 经典的作家和文学的判断标准不能用性别来衡量
28:50 去掉“女”字,找回“女”字
32:28 作家理解世界的方式也要随具体问题变化
34:30 真正的女性文学的立场,是站在失声者的立场
39:14 一个女性不是妻子、不是母亲,依然有自己的意义
配乐:
梦人-凰稀かなめ
素晴らしいな出会-宝野聪史
鹊桥会-西皮士
bamboo-Raujika
六月船歌-叛逆者ost
良かった-神前晓
团队:
内容监制:罗屿
节目编辑:张文曦
协同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大家好,欢迎来到硬核读书会。
7月12号,NASA公开了首批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全彩图像和光谱数据。
这让我想起了读大学的时候选修的基础天文学课程。选课时我在想,天文学,那上课岂不就是探索浩瀚无垠、给人心灵以最深的震撼的宇宙吗?想到之前看过的那些璀璨华丽的星云,纪录片中合成的以一种摄人心魄的方式转动的脉冲星,我对于这门课充满了浪漫的想象。七八节课过后,球面三角、天顶高度、透镜成像公式、多普勒速度等五花八门但冰冷无情的公式浇灭了我大半幻想。我从此意识到“天文学”和“看星星”完全是两个概念。
但是当我看到韦布望远镜传回的图片时,心里还是不免感到震撼以及不可抗拒的虚无。我们想借此机会,聊聊天文学是什么?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和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聊了聊天文学和天文学教育。
嘉宾:
陈鹏飞,南京大学空间与科学学院教授
主持:
王亚奇,新周刊编辑
钟毅,新周刊编辑
本期你将听到:
14:45 居然有人到成年都没有看见过星空
18:16 很多漂亮的星云图片,都是假的
23:20 天文学科普是日新月异的
30:05 太阳黑子干扰期货市场
42:09 没有天文学就没有WiFi
配乐:
starry sky-hoyo-mix
satellites-unturia
澈月-西皮士
忆春天-forest306
NL-L56-18-07447-Aleksi Perala
疾如猛火-hoyo-mix
团队:
内容监制:罗屿
节目编辑:王亚奇
协同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提到科幻,你想到什么?
无尽的宇宙、黑洞、平行的世界、飞船、人工智能。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阿西莫夫的《永恒的终结》、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
诺兰的《星际穿越》、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卡梅隆的《阿凡达》,又或者漫威世界里的各路超级英雄?
又或者……最近最火的《爱死机》?
提到中国科幻,你想到什么?
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郝景芳、《科幻世界》、银河奖……
因为《爱死机》,许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迷”,借助影像的力量,重新思考科幻。
南方科技大学的吴岩教授,不仅创作科幻小说,也是中国科幻的重要参与者,他曾任《科幻世界》特邀副主编。最近他主编的《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以及《中国科幻文论精选》出版。
在阅读这两部作品之前,我对中国科幻的了解仅限于近十多年那些响亮的名字,比如刘慈欣、郝景芳,还有他们的代表作《三体》《流浪地球》和《北京折叠》。
在阅读之后,才发现中国科幻史要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也复杂得多。反观这么多年来,人们对科幻的偏见、期待、误解和无视,以及“再发现”,都是时代留下的印记。科幻在今天,似乎到了一个艰难的路口,我们高喊着“未来已来”,但好像并不了解它的真正含义。
我和我的同事亚奇,在深圳采访了吴岩教授。
欢迎来到硬核读书会FM,我们换个角度,用属于未来的“科幻”,认识当下。
嘉宾:
吴岩,学者、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兼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王亚奇,新周刊编辑
本期你将会听到:
03:27 从图书馆开始的科幻之旅
09:00 中国最早的一篇科幻作家,大部分都参加过《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写
13:50 将科幻和科普混在一起,让科幻进入了极尴尬的处境
23:10 《科幻世界》的前尘往事
26:30 刘慈欣获奖后,给科幻带来的变化
30:55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带来的思考
36:19 关于大刘作品的争议,我们怎么看?
40:05 大刘不只是一个好的科幻作者,他是一个很棒的研究者
43:35 科幻,真的是已死的一种文学吗?
47:37 科幻游戏的价值,远超我们想象
57:43 从《爱死机》说起,我们为什么恐惧人工智能
团队
内容监制:罗屿
节目编辑:钟毅
协同策划:王亚奇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配乐
欢快的布吉乌吉-扬东
A game of strategy-Steven Price
ふるさとの匂い-吉森信
Your eyes-Andrew Jasinki
宿命-西皮士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前些日子,有一本很有趣的书出版,叫做《二手世界》。里面提到了日本的一家名为BOOKOFF的二手店,尽管它最早是做二手书买卖,后来又扩大了自己的营业范围,但它的经理板桥真由美提到最早日本二手书店,“非常脏,我绝对不会去任何一家二手书店”。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高中旁边的一家二手书店,在最中间,是很多老的教辅书、字典之类,如果仔细地在两边找,倒是能找到一些好书。但的确,进去灰暗、充满味道、凌乱的二手书店,是我对“二手”的最早印象。
这本书其实展开了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比如国内和国外对于“二手”观念的不同,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类型的浪费,城市建设如何塑造了循环经济等等。
之前好像没有做过环境和经济类似的选题,所以我们这次试着从书本走向真实的世界,试着去理解一个看起来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话题——循环经济。
嘉宾:
黄炜 转转CEO
佟庆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本期你将会听到:
05:15 曾经的物质匮乏,让中国人更看重“俭以养德”
06:44 追求简洁,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息息相关
09:47 苹果充电头的争议背后,应该看到问题是标准的统一
16:42 二手书是一个不赚钱的行业
34:10 我们应该改变对二手商品的观念
在转转用阅读了解世界,
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多的快乐https://zzzlj.cn/mK5qz
配乐:
变化-川井惠次
第一次约会-simore.
爱尔兰画眉-匿名
故梦-cellofox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钟毅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大家好,欢迎来到硬核读书会,好久不见~
本期的来宾,是我们从去年就想邀请来做客的六神磊磊。
可能很多人知道他是通过他的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但是我是在去书店的时候翻看他的那本《六神磊磊读唐诗》才真正记住了他。
六神磊磊的写作,是面向大众的写作,非常扎实,也非常有趣的。因为我自身对古代文学并不熟悉,聊到传统文化也有些露怯,但我读他的书之后,会觉得,如果我的小时候,有像他这样的语文老师,可能我关于唐诗和古代文学的知识就不是那样碎片化。
后来我又读他的《六神磊磊读金庸》,就又发现,这些让他“声名鹊起”的读金庸的文章,需要的其实不只是熟读金庸,还有很多文本之外的细致观察。
嘉宾:
六神磊磊,作家。著有《六神磊磊读金庸》《六神磊磊读唐诗》《给孩子的唐诗课》等。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本期你将会听到:
04:40 一个人喜欢唐诗,他不一定喜欢金庸,但一个人喜欢金庸,他大概率喜欢唐诗
09:14 重庆是立体的
11:10 读金庸的孩子,已经走到毁灭的边缘!
12:40 金庸的作品,受到了很多西方小说技法的影响
22:18 我们的文化,是一点点开放、吸取、包容来的
26:43 古人写作品,不是为了刁难人的
33:01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让他们感受到你是真诚热爱一个东西
35:56 《春江花月夜》为什么是一首很好的作品,是顶级的文字?
40:57 孩子出生以后,没那么尖锐了
42:51 现在的“标签化”越来越严重
43:29 为什么杜甫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48:20 正在写的短篇,是个幻想故事
53:09 初唐其实特别有趣
配乐:
笑红尘-陈淑桦
borderline-山田丰
乱世孤旅-程池
竹林清雅-民乐合奏
春江花月夜-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钟毅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大家听到这一期节目的时候,马上就要春节了。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第一次听到“陶勇”这个名字。
他是北京朝阳医院眼科的主任医师,是许多眼疾患者“最后的希望”,同时,他也是一起伤医事件的受害者。那次事件之后,陶勇的身份变得更加复杂。他还是医生,但又不只是医生。
在这两年里,医学始终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除去医生的工作外,他还做公益、写了两本书、参加职场真人秀。他在媒体的曝光并不少,但于我而言,看到的始终是一个名为“陶勇”的影子。
他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
是否会觉得自己为声名所累?
为什么愿意去写书?都是我想要知道的答案。
他的新书《自造》完成之后,我有了一次和他交流的机会。我和编辑于北、陶勇医生一起,聊了聊他眼中的家乡和北京,他现在的生活,以及刚完成的这本新书。
马上就是春节,祝收听这期节目的你有一个愉快的春节假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硬核读书会能够继续陪伴大家。
就像陶勇医生引用特鲁多医生的那句: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们一边阅读,一边寻找治愈、帮助和安慰。
嘉宾
陶勇
眼科主任医师
主持
钟毅
新周刊编辑
于北
图书编辑
本期你将听到
03:05 故乡是影子,一直伴随着自己
08:30 如果一直生活在一个一成不变的城市,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悲哀
15:40 武侠小说、神话故事,甚至包括日本的动漫,都帮助过我
18:58 遇到的每一个病人的故事,都折射出世界另外一面的真相
21:40 现在年轻人的焦虑让我惊讶
28:18 医生不只是救别人,也在救自己
31:53 医学不应该只是奉献和牺牲,它是一种平衡
40:32 发Nature,转化研究成果,做团队……其实工作重心一直在医学
43:15 在过去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错把巫术当成医学,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错把医学当成巫术
49:37 现在的状态是“没心没肺,能吃能睡”
配乐
凌川夏 - 奉献
赵雷 - 北京的冬天
松枝贺子 - 言叶
陈致逸 - 银白的希望
《步履不停》BGM - 朝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钟毅
协同策划:郝汉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屈原在两千年前对于宇宙的困惑。科学革命以来,人类从自身的生活世界出发,借助数学、科学与技术,进军宇宙奥秘,几百年来,我们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即便如此,屈原之问仍然没有得到确切的解答。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正在被“元宇宙”概念狂轰滥炸。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曾说“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
除去元宇宙在商业与产业上的可能性,在这波概念热潮之中,冠以宇宙之名的虚拟世界,似乎与“星辰大海”所象征的进取精神背道而驰了。在游戏迷那里,它是对于虚拟世界的正名。在商人那里,它被当成产业革命的良机,野心勃勃的语调背后是经济秩序的延续。
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一个互通互联的虚拟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则极少被讨论。
科幻作家陈楸帆认为,科幻本身是最大的现实主义,弃现实于不顾的虚拟世界与星际蓝图都不可取。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他,回到人本身,拆解这个已经略显花哨的科技概念。
嘉宾:
陈楸帆,科幻作家
主持:
郝汉,新周刊编辑
叶倩雯,媒体人
本期你将听到:
09:04文学,怎样书写科学的未来
12:32从Web 1.0 到Web 3.0,去中心化是互联网精神的核心
13:59 Facebook 改名叫Meta,没有意义
20:02菲律宾玩家正在通过打游戏给欧美玩家打装备赚钱
38:32罗杰·彭罗斯的循环宇宙理论,有些像佛教的“轮回”
40:58生长于风俗、信仰发达的潮汕地区,对科幻作家有何影响
46:24哪怕在元宇宙里,人类依旧需要信仰系统
48:05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人的意识问题
配乐:
Hans Zimmer,BenjaminWallfisch - Mesa
Pink Floyd - Atom Heart Mother Suite
Smyang - Nostalgia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郝汉
协同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管薇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中国古代绘画”是一个历史叙述,而“古画”这个词更像一个谜团。在逛博物馆与美术馆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日常的如今,人们在谈到欣赏中国古画时,心中依然有些发怵,我们会担心自己不懂绘画技巧,缺少历史知识,从而看不懂一幅画的技法,参不透一幅画的真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小峰最近出了一本书《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在这本书里,他通过35幅被他称作“遗珠”的作品,让我们领略到一个别开生面的中国画世界,他说:“千万别误以为看一幅古画需要这么多的前提。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带着自己的眼睛就行。”
《古画新品录》正是凭借独特视角入围第一届刀锋图书奖年度艺术图书。本期节目,我们和他谈谈该如何通过艺术史这条通道,走近看似高冷的古画,进而欣赏艺术中的思想性魅力,让这些古画借由今人之眼,焕发出新的生命。
嘉宾:
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主持:
郝汉,新周刊编辑
Nelly,媒体人
本期你将听到:
04:42为什么人们对欣赏中国古画总有点怵
13:45将“文本细读”作为方法
18:02“国风热”不能只是猎奇眼光
25:45中国画研究不只是鉴别真伪,“伪作”有其意义
40:10庸俗社会学的艺术分析,就是“以图说史”
46:32给自己画一张《北京宫城图》对一位官员影响几何
53:05包华石为什么说从传统中国画里看到了“平等”、“自由”等核心价值
57:10对于图像,我们需要警惕过度阐释吗
配乐:
轻舟微雨- 云佩
神人畅- 魏胜宝
浮光(The History) - Jannik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郝汉
协同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林星妤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Laat meer z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