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第三季EP14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 EP14 聽古中醫談人因為生病而做的夢(下):十五不足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今天,我們繼續介紹《黃帝內經》裡面講到的跟因為身體生病了,十五個相關夢境的其它部分:

    第六,如果膀胱的正氣不足,功能不好、或者內臟受損了,就容易夢遊、或者夢見在夢裡遊蕩。膀胱經絡,是人體最長的經絡之一,從頭部到腳趾,而且跟脊椎、和大小腿都有關係。所以跟行走有關係。

    第七,如果胃的正氣不足,功能不好、或者內臟受損了,就容易在夢中吃吃喝喝,夢到在吃東西。

    第八,如果大腸的正氣不足,所以病邪侵入大腸,就容易夢見田野。

    接下來,如果小腸的正氣不足,所以病邪侵入小腸,就容易夢見聚落城邑和交通要衝。

    如果膽的正氣不足,所以病邪侵入膽,就容易夢見跟人打官司和爭鬥,或者是自殺、自殘。黃帝內經,在別的篇章裡面寫道「膽是中正之官,跟決斷力有關係,有機會我們再介紹。

    「十五不足」裡面,除了上述的內臟之外,還有談到身體的一些部位,例如:
    如果人體的生殖器正氣不足、有病痛,容易夢到性交。

    或者如果邪氣入侵小腿部位,容易夢到雖然邁步向前走,卻不能前進,或者居住在深邃的地下。

    如果邪氣入侵到尿道或直腸部位,容易夢到正在上廁所、小便和大便。
    諸如此類。

    如果是因為十五不足引起的疾病,透過夢境幫助了解病邪的位置之後,就會運用補、瀉法裡面的“補法”來做治療。

    《黃帝內經》的這一篇,將人的身體和心理、意識呈現在夢境的部分,做了一些醫理上的介紹。是不是相當有趣呢?
    當然,不是所有的夢境,都跟身體的疾病有關係,不過,身心一體卻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在現代的醫學與身心科裡面,也越來越多人正在研究這個領域喔。


    *原典出處:

    『...... 厥氣客於心,則夢見丘山煙火;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客於脾,則夢見丘陵大澤,壞屋風雨;客于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于膀胱,則夢遊行;客于胃,則夢飲食;客于大腸,則夢田野;客于小腸,則夢聚邑沖衢;客于膽,則夢鬥訟自刳;客于陰器,則夢接內;客于項,則夢斬首;客于脛,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于股肱,則夢禮節拜起;客于胞䐈,則夢溲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補之立已也。』 —《黃帝內經‧靈樞‧邪淫發夢四十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三季EP13 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 EP13聽古中醫談人因為生病而做的夢(中):十五不足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做夢,夢到什麼?這件事情,《黃帝內經》古中醫裡面,這一篇的篇名,就叫做「淫邪發夢」。

    古時候,將現代人所謂的無論是外在的病毒、細菌;或者是內在身心的情緒、壓力、負能量 ...... 等等,都稱為“邪氣”。
    那些邪氣,會跟著我們身體的營衛氣血一起走,然後也會跟著我們的魂魄一起、密合了,因為中醫學認為人體的內臟跟魄力、精神、意志力等息息相關,所以當然生病時,就會睡不好、並且經常做夢。

    既然身體失去平衡時,人很容易因為病邪而做夢,那麼它是怎麼樣呈現的呢?

    上次我們介紹了「十二盛」,就是邪氣本身太旺盛了。古中醫會先運用補瀉法,當中的“瀉法”,就是先排除掉邪氣,也就是導致生病的原因。

    今天要介紹的,是另外一部分,就是「十五不足」,十五不足是因為正氣的不足,所以,導致邪氣盛,因為不足所以被疾病邪氣侵入、被影響。換句現代的話,就是:免疫力差、抵抗力弱、身體虛,所以導致生病了。
    所以,在《黃帝內經》的原文裡面會用“客”(客人的客、作客的客)這個字來形容,描寫病邪客於心、客於肺、作客在身體的哪個部位 ......。也就是說,例如因為心氣不足,所以讓病邪之氣,作客在這個部位。
    今天,我們來介紹《黃帝內經》裡面講到的跟「十五不足」相關的夢境:
    首先,是人體如果心的正氣不足,所以病邪侵入心,就容易夢見山丘上有火光、或者煙火,因為心在人體的上部位,五行屬於火,跟血液、血管相關。
    第二是,如果肺的正氣不足,所以病邪侵入肺,就容易夢見在飛翔或上升,或者看到金屬類的奇特東西;肺臟是在人身體最高位置的內臟,它的五行是屬於金的(木火土金水,裡面的金)。
    第三,如果肝的正氣不足,功能不好、或者內臟受損了,所以病邪侵入肝,就容易夢見山林樹木,肝的五行是屬木的。
    第四,如果脾的正氣不足,功能不好、或者內臟受損了,就容易夢見丘陵和大湖泊的地方、地形,或者是夢到風雨毀壞了房屋。因為脾的五行屬土,而且跟人體的氣的運行通不通暢、跟身體的濕氣最有關係,所以中醫有句話說:“脾,主濕”。
    第五,如果腎的正氣不足,功能不好、或者內臟受損了,就容易夢見身臨深淵,或者是被水淹沒。這是因為腎屬水,跟人體代謝水液最有關係。

    為了避免一個單集過長、輸入的訊息太多,我們將十五不足,分為兩個部分來談。今天先介紹到這邊,下集再繼續~


    *原典出處:

    『...... 厥氣客於心,則夢見丘山煙火;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客於脾,則夢見丘陵大澤,壞屋風雨;客于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于膀胱,則夢遊行;客于胃,則夢飲食;客于大腸,則夢田野;客于小腸,則夢聚邑沖衢;客于膽,則夢鬥訟自刳;客于陰器,則夢接內;客于項,則夢斬首;客于脛,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于股肱,則夢禮節拜起;客于胞䐈,則夢溲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補之立已也。』 —《黃帝內經‧靈樞‧邪淫發夢四十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第三季EP12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 聽古中醫談身體的夢示(上):十二盛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三季EP11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 EP11f07廚房常見的中藥材:紫蘇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那些家常的廚房配角們~紫蘇

       我們聊了“薑”在飲食方面擔任的重要角色。
       繼續聊聊除了飯、麵、蔬菜、各類肉品 ...... 之外,烹調不可或缺的其他配角們~今天介紹有預防感冒、和胃腸保健方面好處的「紫蘇葉」。
       中醫怎麼看紫蘇葉呢?為什麼中藥行的藥櫃裡面,都有紫蘇這味藥材?它不是香草、香料嗎?

    ➤解魚、蟹毒
       課堂廚房曾經跟花東的自然農法農夫家,購買曬乾了的紫蘇葉,示範講解了紫蘇常用來解魚、蟹毒的特性,例如:紫蘇鹽石斑、紫蘇橘絲干貝 ...... 等搭配方法。先將曬乾後的紫蘇葉弄碎,混合一些天然海鹽(因為海鹽的風味比較有層次)或橘皮,然後在鮮魚蒸好後,或者乾煎干貝之後,輕輕薄薄地一層撒在料理表面,就是道充滿食材原味、扮相又好的菜餚,而且還好消化、避免過敏的益處。
       有些人,吃了蝦、蟹等甲殼類、多足的食材之後,很容易過敏,家中如果有加紫蘇釀的梅子,就趕緊泡杯紫蘇梅茶,也有幫助(不過前提是水產海產食材,沒有不新鮮的情況)。

    ➤行氣止嘔、理氣安胎
       夏天,或者因為台灣地處熱帶、副熱帶,四季都有可能因為天氣濕熱,飲食不節制,而發生肚子脹氣、胸悶、有噁心感的脾胃氣滯、氣不通現象。中藥方裡面有像是「藿香正氣散」這一類的方子可以用,方子裡面就有紫蘇,來搭配主角藿香,另外還有大家所熟悉的陳皮等其他藥材。
       紫蘇,常跟陳皮搭配,像是一些安胎藥,孕婦胎動不安的,就可以用紫蘇搭配陳皮來泡茶或者入菜。
       這些都是用在胃腸脾胃不舒服的情況的。

    ➤發汗、解表、宣肺
       在中藥材中,紫蘇有“發汗解表、行氣寬中”的作用,用在“開鬱散氣”方面(鬱悶的鬱)。這是什麼意思呢?
       當人體氣不通時,水液就代謝不佳、停滯,濕氣重。在胸部就容易有痰飲,在腹部就會有悶、脹、消化不良的現象。所以,中醫有些用在咳嗽痰多的方子,甚至氣喘、胸悶的,裡面都有氣味芳香的紫蘇葉。
       《傷寒論》裡面,就有生薑加上紫蘇的「半夏厚朴湯」,薑常常跟紫蘇搭配在一起,來溫肺散寒化痰止嘔,像是咳嗽、痰多這類症狀。
       紫蘇葉富含揮發油,溫性,有芳香化濕的作用,對於在身體橫膈膜以上的上焦肺部,以及橫膈膜與肚臍之間的中焦消化脾胃症狀,都有幫助。
       食療方面,紫蘇梅清粥就是道簡便的料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三季EP10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 熱金桔茶可以潤肺止咳嗎?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秋日,在《節氣飲食&生活中醫》課堂上,聊到潤肺燥、止咳的觀念與家常飲食調養,像是白木耳、杏仁、百合等食材的特性與運用。一般來說,中醫學分為「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兩大類。前者,多受天氣、環境、生活作息影響,也就是大眾觀念中的感冒、或過敏、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後者,則與體質、情緒壓力、年紀或飲食作息等相關。


    ➤ 耳鼻喉科診所的衛教單
         下課前,開放大家提問與分享相關見聞。一位學員提到:有次咳嗽就醫,曾在一間耳鼻喉科診所,拿到一張衛教單,上面的飲食禁忌,除了一些辛辣、菸酒、刺激物之外,也寫到金桔茶。後來,發現喝了金桔茶之後,果然咳嗽地更嚴重了 ...... 大家聽了也紛紛好奇起來。    
        其實,咳嗽真的分為很多種類,《黃帝內經 · 素問 · 欬論》就寫道:「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許多民眾平常喜歡購買金桔醬、金桔/橘茶,在秋冬沖泡熱呼呼地“保養”,有時候家中孩童感冒咳嗽,也用來沖泡給孩子止咳。所以自然出現這樣的衛教提醒~

    ➤ 中醫怎麼看~
      在中醫一些飲食醫書裡,也提到糖漬金桔。主要用在:理氣、解鬱、化痰、醒酒,而不是外感咳嗽。
       也就是說,糖金桔的主要好處是:以性味辛、酸、溫,而行散脾胃氣滯,而不是大眾誤以為的潤肺止咳。 
           如果肺熱、肺燥、肺陰虛、肺氣虛 ...... 等症型,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加重咳嗽症狀。但是,對於消化不良、胸悶鬱結、傷酒等族群,反而有幫助。畢竟,中醫學談「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許多人都有個常識,或者曾聽中西醫師提到,感冒咳嗽急性期間,盡量飲食清淡、少吃甜食,否則容易生痰飲,加重病情。試想,熱金桔/橘茶在製作時,難免需要大量用糖漬或熬煮,加上金桔本身就是辛、酸的,所以耳鼻喉科診所,才會有那樣的提醒。

    ➤ 善用廚房寶~
        不過,也曾遇過主婦分享家中孩子喝了手工自製的熱桔茶,感冒咳嗽現象好轉很多的,因為小孩平常喜愛喝冰飲、偏肉食,體格健壯卻常有痰飲;而且,媽媽特別選用冰糖、麥芽膏來取代白砂糖。所以,飲食調養與食療食補,主要還是需稍加了解食材的特性,才能夠作好的判斷。此外,若症狀明顯,還是請教醫護人員較佳。

        秋冬時節,本土的熱金桔茶還是廣受歡迎的天然飲品,明白其“理氣、解鬱、化痰、醒酒”的好處,自然可以在平常開心飲用 —- 消食積、解鬱悶、化痰飲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三季EP9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 超前部署避免埋伏的咳嗽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 中醫裡的預防醫學
        中醫學裡面有許多關於“預防醫學”的部分,例如,中醫聖經《黃帝內經》裡面就寫到:「秋傷於濕,冬必咳嗽」。
        意思是說,秋季天氣特色是乾燥的,在內臟五行規律方面,主要相應的是“肺臟”。中醫對肺臟有一些傳神的描述,如:肺屬金,五行 “金” 的特色是 “清淨、收斂、沈降” ,所以說 “肺為嬌臟”,嬌滴滴的,肺熱、肺寒、肺濕、肺燥 ...... 等等,都可能引起咳嗽、胸痛等現象。

    ➤“肺,主通調水道”
        我們談回今天要說的“秋傷於濕,冬必咳嗽”。
        喜愛中醫學的人,多少有些概念了,人體的濕氣,主要跟脾胃功能相關。但是,其實,“肺,為水之上源”、“肺,主通調水道”,人體的水液代謝,跟肺的健康相關。如果肺氣虛、心肺機能差,身體毛細孔出汗、和散熱的作用就差。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再來,因為夏末初秋是雨季,天氣潮濕,這時候脾胃功能相對是較弱的。
        中醫有句名言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身體的消化系統,是中醫學認為身體痰飲的來源,脾胃功能一差,人體水道系統就不通,身體水飲停滯,到了冬季,天氣冷了,許多人的胸口肺區,負擔就更大了,就出現莫名地咳嗽,可是又不是明顯的感冒。這些是我們可以預防的。

    ➤生活中的方法
        現代人,幸也不幸。大環境的污染、霾害、以及這些年來的疫情,讓我們嬌滴滴、喜歡乾淨的肺臟好辛苦。但是,相對地,空氣清淨機、除濕機、口罩的誕生,讓我們可以簡單地保護來自環境的傷害;交通的便利,也讓大家可以安排運動休閒的時間,好好鍛鍊心肺機能,或者是旅遊”換肺“ —- 到空氣好的鄉間,或者中低海拔高度的郊山走走,讓喜歡好空氣的肺臟進補一下^^~

    ➤日常飲食保健
        在節氣飲食,對於脾胃的部分:蓮子、芡實、山藥、菱角、香菇、味噌 ...... 等,可以顧護脾胃;各種豆類、和玉米、冬瓜等,可以清熱利尿。
        然後,肺系的部分:絲瓜、竹笙、蓮藕,這些 “網絡” 很明顯的,對肺的組織很好,你看有絲瓜有絲瓜絡、竹笙是網狀的、蓮藕有孔而且絲絲分明,都跟肺的組織很相像,可以“清肺”。此外,熱呼呼的杏仁茶,可以宣肺;滑溜溜的白木耳,可以潤肺;白蘿蔔,降肺氣;水梨,清肺熱。這些都可以做為日常飲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第三季EP8【 淺談孩子的多汗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孩子的汗多。

    不少家中有兒童、青少年的年輕媽媽在課堂上問過,家中的婆婆或者自己的媽媽會叮嚀:「怎麼小孩常常滿身汗呢?」、或者「出那麼多汗,身體太虛了,要補一下啦!」。
    於是,大家會認真地討論起來,到底小孩怎麼那麼容易流汗呢?需不需要去看醫生呢?要不要進補呢?

    養兒育女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父母們大部份都很甘之如飴,面對種種陪伴生命成長的過程,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基本的。
    兒童,不像成人般(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已經可以輕鬆說明表達身體不舒適的情況,所以,他們的吃、喝、拉、撒、睡等等的品質表現,是中醫觀察健康與否的基本方法。另外,還有一個部分就是“汗”的情況。中醫有種說法是“汗為心液”(汗是代表心的液體)、及“汗血同源”、“氣隨汗脫”。
    人如果不出汗、或者出汗過多,都應該要留意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的徵兆。孩子容易出汗、或者流汗過多,是許多家長擔憂的問題,一來是容易吹到風之後感冒;二來也擔心大量出汗身體會不會因此而虛弱;或者是因為身體有狀況,所以,汗才會那麼多呢?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


    如果時常無故出汗,或者出汗過多,就要注意是不是病理性的出汗
    最後就是我們要排除感染性疾病等等,這些醫師都可以確診,疾病應積極治療。
    幫助孩子順利健康地成長發育。
    虛汗和實汗的方法
    胃口差、挑食也比較明顯,皮膚也比較沒有光澤等等
    因為肥胖,家裏過早給予
    中醫看汗出過多的症型,頭部頸部肩背和上半身,皮膚溫度可能會比較低,還兼有晚上睡覺時會盜汗,虛症氣陰兩虛,盜汗的現象,這樣的孩子容易口乾口渴,沒什麼舌苔,人也會比較瘦小。
    如果是實症的部分,口味較重,導致脾胃有些濕熱的現象,肚子容易脹,容易有消化不良、食積的現象。
    最後我們來介紹一下,虛症的部分,家常的食療,中醫有個很有名的方子,甘麥大棗湯,也就是一般人說的紅棗,第二個是可以用黃耆去蒸蛋,
     ‧ 烤山藥餅
     ‧ 麥片、小麥粥

    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孩子們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第三季EP6【 各種情緒跟人體的“氣”有緊密關係喔!!(下)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今天,繼續談《黃帝內經》在《舉痛論》裡,關於「百病生於氣」,介紹的九種氣機後面的幾種。

    我們知道中醫非常注重情緒壓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在《黃帝內經》裡面,也有一篇寫到各種情緒,因為會影響到人體的氣機,所以也會讓人生病。這一篇的篇名就叫做《舉痛論》。
    在《舉痛論》裡面,很清楚地寫到:「百病生於氣」。
    很多的疾病,都跟人體的氣機失調有關係
    然後,舉了九種不同的氣機的失調,所產生的疾病。其中就包括了情緒的怒、喜、思、悲、恐、驚;以及寒、熱和勞損。

    ➤情緒 ‧ 怒則氣上(第三季EP5) ‧ 喜則氣緩(第三季EP5) ‧ 悲則氣消(第三季EP5) ‧ 恐則氣下 ‧ 驚則氣亂 ‧ 思則氣結
    ➤疲勞、勞動 ‧ 勞則氣耗
    ➤環境、氣候 ‧ 寒則氣收 ‧ 炅則氣泄

    連續兩集,我們完整介紹了《舉痛論》裡面影響人體健康的九種“氣”,將《黃帝內經》裡面的原文放在文字稿的最後面附註的地方。在生活當中,大家不妨一起試著覺察情緒、和寒熱等,對健康的影響,走在預防醫學的路上。


    ——————
    *《黃帝內經》原典: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歧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飱泄,故氣上矣。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日常保健,請參考「第一季」的:
     ‧ EP12【拍一拍,清痰排濁氣,過不去的心結也鬆開】— 百病生於氣(1)
     ‧ EP13【百病生於氣,百病起於寒:熱敷的好處】— 百病生於氣(2)
     ‧ EP14【小孩受驚嚇,容易尿床和影響發育?】— 百病生於氣(3)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第三季EP5【 各種情緒跟人體的“氣”有緊密關係喔!!(上)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先前,曾談過數篇關於「百病生於氣」的主題,我們列舉在文字稿後面附註的地方。今天,來做一個整體性的完整介紹~


    我們知道中醫非常注重情緒壓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在《黃帝內經》裡面,也有一篇寫到各種情緒,因為會影響到人體的氣機,所以也會讓人生病。這一篇的篇名就叫做《舉痛論》。
    在《舉痛論》裡面,很清楚地寫到:「百病生於氣」。
    很多的疾病,都跟人體的氣機失調有關係
    然後,舉了九種不同的氣機的失調,所產生的疾病。其中就包括了情緒的怒、喜、思、悲、恐、驚;以及寒、熱和勞損。

    ■ 怒則氣上
    ■ 喜則氣緩
    ■ 悲則氣消 

    今天,我們先聊人體的氣機中的前幾種引發人體不舒服、疾病等等的情緒能量,下一個的單集,再繼續談完《黃帝內經》裡面介紹的九種氣機後面的幾種。大家也不妨聽聽先前介紹過的關於百病生於氣的日常保健方法。

    ——————
    *日常運用:
    請參考「第一季」的:
     ‧ EP12【拍一拍,清痰排濁氣,過不去的心結也鬆開】— 百病生於氣(1)
     ‧ EP13【百病生於氣,百病起於寒:熱敷的好處】— 百病生於氣(2)
     ‧ EP14【小孩受驚嚇,容易尿床和影響發育?】— 百病生於氣(3)


    身體的不適
    大怒容易使肝氣上逆
    氣血往頭上衝的現象
    嘔血吐血
    或者五行為木
    木乘土
    因為壓力造成的腸
    發怒會讓人體的氣機

    喜則氣緩會讓人和順
    所以說是氣緩
    讓人和氣
    中醫學病理現象
    太緩了心悸失眠甚至於
    過度

    悲則氣消,悲哀太過
    肺志主悲
    閉塞不通
    鬱悶悶阻在胸中
    所以說是氣消
    上氣不接下氣
    而且感到全身無力呢?

    今天,我們先聊人體的氣機中的前幾種引發人體不舒服、疾病等等的情緒能量,下一個的單集,再繼續談完《黃帝內經》裡面介紹的九種氣機後面的幾種。大家也不妨聽聽先前介紹過的關於百病生於氣的日常保健方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第三季EP4【《黃帝內經》中的預防醫學(下) 中醫裡也有“開鬼門”?!】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今天,再繼續談《黃帝內經 · 素問 · 湯液醪醴》這一篇另一部分的預防醫學智慧,一樣將經典的原文放在文字稿的最後面。

    黃帝問說:當人體的內臟陽氣虛弱,不能夠正常的代謝、輸布水液,導致水氣充滿在皮膚、而肢體浮腫,該怎麼辦呢?
    然後,便是《黃帝內經》裡面很有名的中醫治療方法:“開鬼門,潔淨府”了!剛好在錄製這一個單集時,也剛進入農曆七月,很符合時令。

    什麼是中醫的“開鬼門,潔淨府”呢?,在《湯液醪醴》這一篇裡面提到:將體內累積的腐穢代謝掉,身體自然就恢復健康。就像現代人說的排毒、新陳代謝率要好是一樣的。在讓病人做些運動,注意衣服的保暖,針灸浮腫的部位去除水濕,調理氣血,這樣透過毛細孔出汗、和大小便通暢的方法。肺氣足打開汗孔,就是“開鬼門”;大小便通暢,就是“潔淨府”,人體能夠正常的流汗、同時排泄正常,正陽之氣才能夠通暢,自然內臟功能就健康、精神好,少病少惱了。這些孔竅、穴道,自古許多中醫與道家典籍就稱它們為“鬼穴”呢!

    沒想到《黃帝內經》裡的古老東方醫學智慧,其實完全符合現代預防醫學觀念吧!

    大家也不妨落實在生活當中,與家人一起從運動、散步、爬山、瑜伽、飲食、睡眠、清潔、按摩、藥草、旅行、喜悅、感謝 ...... 等種種,實踐預防醫學。


    -------------------
    *原典出處: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藏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柰何。
    歧伯曰:平治於權衡,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踈滌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帝曰:善。』—《黃帝內經‧素問‧湯液醪醴十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第三季EP3【《黃帝內經》中的預防醫學(上) 古時用甘酒(醪醴)治病】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今天,來聊聊《黃帝內經》中,很簡短的一篇,看古中醫如何教導治病、養生的根本智慧。我們用很白話的方式來談,並且將原文放在文字稿最後面。

    《黃帝內經》中有一篇篇名是<湯液醪ㄌㄠˊ醴>,就是湯湯水水、和醪醴,什麼是醪醴呢?醪醴是像現在的甘酒,我們知道甘酒是用五穀像是一般最常見的是白米米麴釀製發酵的,口味甘甜有發酵味道、像酒一般。古時候人們生病了,這樣子就可以痊癒了。為什麼呢? — 因為“生活簡單、身心能量穩定安定”。
    所以,喝些米湯、一些發酵的醪醴、甘酒,正氣補足了,就自然痊癒了。

    可是,到了後來、現代,一有疾病,一定要用針、用藥來治療。甚至於即使是用針灸、砭石、甚至現代也可以理解為包括了大大小小的手術,以及服用藥物,也未必可以完全康復。原因是什麼呢?就是疾病的成因太複雜了,不但人們不關心養生之道、符合四時節氣的觀念,各種欲望、或者憂愁煩惱也多,所以氣血衰弱、不通暢;對外在環境、氣候等等的免疫力不足、抗壓力也差,精神狀況不好、慢性疲勞、睡眠差 ...... 等等。所以,即使是對症下藥,也不一定能康復。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病人和醫生不能好好合作,比如說:藥拿回家後,並沒有好好服用;醫護人員叮嚀的衛教、一些該注意的基本事項也不在意;對醫師有所隱瞞 ...... 等等,都有關係的。

    《黃帝內經》中的<湯液醪醴>這一篇,講的都是預防疾病、養生、與治療康復的力量。前半篇告訴我們,人的免疫力跟精神、情緒、好的觀念息息相關,並且透過簡單的飲食、及胃腸功能的運作正常,就可以正氣足、身心安康。否則的話,即使是用針用藥治療了,也未必可以痊癒。

    下一篇,我們再進一步談這篇提到的另外一部位的預防醫學觀念。

    ---------------
    *原典出處:
    『黃帝問曰:為五穀湯液及醪醴奈何?
    岐伯對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
    帝曰: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
    岐伯曰: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
    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岐伯曰: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應者何?
    岐伯曰:神不使也。
    帝曰:何謂神不使?
    岐伯曰: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營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營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極微極精,必先入結於皮膚。今良工皆稱曰病成,名曰逆,則針石不能治,良藥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親戚兄弟遠近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岐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黃帝內經‧素問‧湯液醪醴十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第三季EP2【 雨季,對身體的影響與飲食建議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夏秋之交,是颱風與多雨的季節。

    連日的雨天,大家家中的除濕機水箱是不是滿滿的水呢?

    人體受環境的影響很大,並不是只有炎熱、寒氣會影響皮膚毛細孔怕熱、怕冷這麼單一,濕、燥(潮溼、乾燥),以及現代人必須面對的空污(空氣污染)問題,也都是環境影響身心健康的直接原因。這些,自古的醫學就很重視。

    先前,在炎熱的夏季,大家在生活中都攝取了較多的蔬菜、水果,來消暑氣。例如:玉米、胡蘿蔔、絲瓜、苦瓜、豆類、冬瓜、西瓜…... 等等蔬果,還有不少像是冬瓜茶、綠茶、麥仔茶、檸檬汁、高山烏龍茶等飲料來解渴消暑;整個夏季下來,消化道胃腸的部分承受的很多寒涼的飲食。現在進入長夏初秋的雨季了,如果再以上面的飲食為主,很容易有食慾差、噁心感、胸悶喘不過氣、身體沈重、排尿不順、排便粘膩有排不乾淨感的狀況喔。

    那麼怎麼改善呢?這幾天,就先煮食了四神湯,這道常見的顧護脾腎的傳統大眾藥膳,在雨季,還特別加了胡椒粉、嫩薑絲、芝麻香油
    ,暖胃之外,也行氣利水,不易脹氣。
    今天早晨,窗外一樣下著西南氣流及海陸風輻合影響的大雨,就自然地煮了鍋熱鹹粥,一樣暖胃、助發汗,並且加入了清肝火的海帶芽(雨後的熱氣讓許多人火氣都不小)、以及嫩薑絲幫助和胃、止嘔 ......,這樣簡單的家常料理,便可以幫助濕氣、熱氣、寒氣(寒氣是呆冷氣房整天下來的結果)濕、熱、寒錯雜的影響,緩解了身體的不適感。雨季,主要應避免的是減少冰涼和過甜的飲食。

    《黃帝內經》裡面寫道“困於濕,首如裹“、還有”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以及”濕性趨下”...... 等等,這些是告訴我們,別小看環境與體質的潮濕,很容易因為身體氣機不通暢,頭部有沈重、困重的感覺,或者筋骨容易出問題,關節痛、行動不方便、疼痛感發作等等;而且容易發生在膝蓋、腿部的關節。排尿不順也是常見的。

    所以,在雨季時,家中有老幼婦孺的,尤其是有高齡、長照、慢性病患的,別忘了要留意家中除濕的部分,避免掉上面對身體的影響喔。健康、亞健康的族群,也可以從飲食等方面,保持好狀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第三季EP1【 肺,魄之處 】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很快地,立秋了。
    許多對中醫學有興趣的人,都聽說過秋天的主氣是“燥”,天氣比較乾燥(當然這不包括初秋時因為颱風、氣流等帶來的豐沛雨量),另外就是相對應的主要臟腑內臟是肺。
    所以,今天先來聊一聊中醫學怎麼看肺臟的系統,跟我們的身心有哪些關係。
    我們首先談《黃帝內經》裡面記載的:〝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

    中醫學看主要的五臟,跟身心機能是有密切關係的。
    比如說,肺臟跟魂魄的“魄”有關係。大家不要誤會魂魄是講很快要到的中元普渡。
    在中醫學的領域裡面,肺,是「魄」之處。中醫談:魄是屬於人體本能的感覺和動作,例如:耳朵的聽覺、眼睛的視覺、皮膚的冷熱痛癢感覺,肢體的動作、嬰兒吸奶的動作和啼哭 ...... 等等,都屬於魄的範圍。所以,在《類經》中也寫道:「魄之為用,能動能作,痛癢由之而覺也」。
    所以,肺氣旺則人的體魄健全,動作協調,耳聰目明,感覺靈敏;相反地,肺病氣虛魄弱,便容易導致神志病變、負能量、負面思考很多。此外,肺氣足,那麼人全身的皮膚、毛細孔對於冷熱痛癢... 等反應功能就正常,而且皮膚好、柔潤有光澤喔。

    在平常,我們就要多注意肺活量,透過一些運動,或者是呼吸法的練習,以及飲食的營養均衡,好好呵護肺臟。

    今天,跟大家聊的是“肺,是魄之處”,跟我們許多本能的感覺和動作相關,也與肌膚漂亮有光澤相關。

    -----------------
    *原典出處:
    1.〝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
    2.《類經‧臟象類》:「魄之為用,能動能作,痛癢由之而覺也」。
    3.《靈樞‧本神》談:「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肺藏氣,氣舍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二季EP21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廚房裡的生活中醫:南瓜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台灣四季都產南瓜,香甜的南瓜,是許多素食者常用的補血溫性食材。脾胃若虛寒,容易生濕痰,所以,南瓜也有潤肺治咳止喘的益處,可以幫助化痰排膿。
    但是,對於濕熱體質、平日飲食口味厚重的族群,反而是發物。
    所以,在冬季、春天的餐桌上常見到;炎熱、濕氣重的夏天、暑假,反而大家食用和烹煮的意願較不高。
    其實,夏日,流汗多,容易血虛,南瓜補血,是好食材。
    但是,的確,許多平日生活壓力大、外食族、燥熱體質的,吃了南瓜,身體反而產生一些不舒服,例如:眼睛分泌物增多黏膩、肚子脹氣、排便黏馬桶、排不乾淨、皮膚溼疹過敏……等等濕熱問題。

    那麼,夏季烹煮南瓜,應如何避免溼熱呢?
    1. 少量運用(例如,在菜餚、湯品中,切片少量運用。反而增加湯頭的甜味與香氣)
    2. 搭配些涼性、行氣食材。例如:芹菜、番茄、冬瓜、甜菜根、甜椒 ……等等。
    以上是夏季炎熱、濕熱季節,烹煮南瓜的方法;至於冬天、春季,就經常見到搭配些堅果、玉米、鮮奶油等較高熱量的食材囉~

    在廚房,多瞭解些食材們的寒、熱、溫、涼等特性,人人都是藥膳食補大師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二季EP20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經絡穴道
    【 銀髮族的呼吸不暢、微喘:胸腔的線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晚間,聽見友人家中長輩有輕微肺積水現象、易喘,醫師開了利尿劑之後,才稍微緩解。
    也曾經聽另一位學生提到,先前確診,在經過中醫治療、服中藥、多休息而康復後,一直都有胸悶、微喘的現象。

    中醫學認為,肺、脾、腎,三臟的健康,是人體水道系統的內臟關鍵力量。也就是在上焦的肺、中焦的脾、下焦的腎,上中下三個主要內臟機能。

    那麼,在有上述現象時,我們該如何協助緩解呢?

    ➤呼吸法
    首先,要開始練習胸腔的深呼吸法,來幫助緊繃的體表與深層肌肉放鬆。
    「緩慢的深呼吸」—- 慢慢地深吸、再慢慢地放鬆釋放掉,“ 吸、吐,都是用鼻子” 來進行,不要從嘴巴 !!
    在肺部不通暢時,胸腔的肌肉是緊繃的,這樣子呼吸練習,胸腔、橫膈膜肌肉筋膜,都會慢慢被按摩(自體)、放鬆開來。也會感覺到肺部越來越舒服、像是被安撫了。
    一開始不容易做,所以請很耐心的慢慢練習。
    一定要好好好好的練習,不要怕辛苦、不要急 !!!

    ➤胸部按摩
    接著,是胸部兩個部份的按摩
    • 第一部分是:
    兩側腋窩下方、胸肋側面,以手掌心,慢慢的上下摩擦產熱,幫助緊繃的筋膜、肌肉放鬆。
    從腋窩到橫隔膜這一段位置,上下反覆摩擦產熱,不需用力按摩。

    • 第二部分是:
    胸口正中央的胸骨,也是以手掌心覆蓋胸骨,然後上下摩擦產熱。夾胸骨兩側的,是腎經的一整排穴道,多達六個穴道 — 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可以幫助我們寬胸、理氣、平喘。

    上面的方法,提供給大家。希望自他親友,都能少病少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二季EP18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經絡穴道
    【 身體免疫力大提升:神闕穴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身體有些大穴道,有很關鍵性的保健作用,很值得大眾好好去認識,例如:今天要介紹的「神闕穴」
    在腹部的肚臍,自古被稱為「神闕穴」,顧名思義,它跟我們的“神氣、真氣”相關,保健「神闕穴」,精神好。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健呢?

    ➤首先是「摩腹法」--- 按摩肚子,好處多

    位在經絡任督二脈中的任脈上,跟內臟健康很有關係。
    肚臍周圍是腸子,負責營養的消化和吸收,和體力,與身體廢棄物的排洩相關。
    腸子的走向,是從右下腹部開始,一直到左下腹部。
    所以,平常,我們可以將手掌心,蓋在肚臍眼上,順時針揉按神闕穴周圍。幫助促進代謝,提升免疫力~

    ➤神闕穴的保健,來有另外一個常見方法,就是「藥草穴位貼」,這是運用草藥貼敷在穴位上的古法,讓藥草透過皮膚的通透、與經絡的運行,在相對應的穴道上,達到調節與呵護的作用。「神闕穴」便是經常被建議運用「藥草穴位貼」的穴道,一般採用藥材:「艾草」,來進行穴道貼敷。
    「神闕穴藥草穴位貼」,有強身健體、健胃整腸,暖宮等益處,特別是對於老化、陽虛易腹瀉、怕冷的體質。


    在中醫針灸的臨床治療上,則常會運用「灸」法,也就是用艾條溫灸的方法來調養。現代大眾的日常保健,則可以運用「神闕穴穴位貼」的方法,較便利安全。

    今天介紹的是,位在身體肚臍眼的「神闕穴」。祝福大家:健康,少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二季EP17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經絡穴道
    【 便秘好煩惱?天樞穴來幫忙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身體有些小毛病,是大眾普遍困擾的,例如:肩頸痠痛、睡眠品質、以及便秘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市面上幫助腸道蠕動的保健品很多,可見現代大眾對於便秘隱憂相當重視。中醫學穴道裡面有一個各型便秘的好用穴位:「天樞穴」。

    「天樞穴」,是胃經循行路線上的穴道,本穴同時也是“大腸募穴”(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在胸腹部的腧穴),可以調整腸道的蠕動功能,是中醫針灸臨床經常運用到的穴道之一。

    ❖ 穴道在哪裡?天樞穴,水平於肚臍,在肚臍旁 2 寸(大約 3 指橫寬),位在腹直肌中。

    ❖ 日常保健天樞穴的按摩保健,一般採 “指壓法”、“指揉法” 兩種手法。
    將食指、中指兩指併攏,以手指的指腹來進行 “指壓法” 和 “指揉法”。“指壓法”的手法較重,一般用於體質較強壯者、青壯年、實證和熱症的族群;“指揉法”則手法較輕,一般用於老弱婦孺、體質較虛弱瘦小者、及虛證和寒熱的族群。每次進行按摩 3 ~ 5 分鐘。

    ❖ 與其它穴道的搭配
    ‧ 若是老年人、體質弱、貧血、腸胃虛寒 … 等虛性便秘,除了按摩「天樞穴」之外,可以  再搭配位在小腿上的胃經補穴「足三里」。有神經衰弱現象者,可以搭配手腕上方手臂  內側面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幫助安定。

     ‧ 若是因為生活忙碌、緊張、壓力,而氣滯便秘,除了按摩「天樞穴」之外,可以搭配手背  虎口部位的「合谷穴」或足背上第一、二掌趾間的「太衝穴」。

     ‧ 若是因為飲食口味重,過食油膩、辛辣、肉類 …… 等,而造成的實證、熱證便秘,除了  按摩「天樞穴」之外,可以搭配手肘外側橫紋端的大腸經專門瀉熱的穴道「曲池穴」,或  者位在足背第二、三趾間,趾蹼緣後方凹陷位置的胃經清熱滎穴「內庭穴」。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二季EP16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經絡穴道
    【 幫助消化,緩解食積:合谷、內關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第二季EP15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 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 】
    你的支持,讓Botree能持續書寫、與發光!(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這兩天,朋友聊到了「肌少症」,他提到大家年紀漸長,要特別注重飲食的營養和比例,並且提到自己平常經常會做深蹲,每天散步,並且很注意蛋白質的攝取。

    朋友的熱心腸,幫了不少人,於是我們聊到了從中醫學來看,「脾胃主四肢」、「脾胃主肌肉」的觀念。

    營養師們建議長輩能夠「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我們從這四點來看~

    ➤第一,吃得下
    許多中老年人,有時有胃口差、沒食慾的現象,這跟內臟機能退化有關。
     ‧ 特別是在夏季、雨季,氣候潮濕時,如果發現胃口差、有軟便現象,可以烹煮四神湯,並且加入一點白胡椒粉,幫助健脾腎、去濕氣。
     ‧ 另外,可以運用一點酸酸甜甜的滋味,例如:醋、梅子、番茄、鳳梨、檸檬等,來入菜,提振食慾。
     ‧ 用餐的環境與心情也很重要,親友陪伴或偶爾外出與朋友聚餐,都是好方法。


    ➤第二,吃得夠
    如果,進食量不足,不但會有無法順利排便的現象,也會因此營養不良,導致體力差、肌肉量不足。
    如果因為一些慢性疾病,或者消化系統問題,有較吃不下的現象,要怎麼辦呢?
    →→→ 我們可以採取 “少量多餐” 的方法,來改善。

    ➤第三,吃得對
    衛福部國健署有針對台灣民眾健康,提出了「我的餐盤」的飲食建議。這樣營養才會均衡。
    其中包括了:

    米飯跟蔬菜份量一樣多(米飯和雜糧的比例,建議為 3:1。過多雜糧和粗食,易)蛋白質大約一掌心大小水果大約拳頭大小,量要比蔬菜少堅果種子一小茶匙,大約拇指第一節大小

    我們可以依照上面的比例來進餐。

    大眾葷食者,不要忽略蔬菜、水果攝取的足夠量。
    素食、蔬食者,則不要忽略蛋白質的攝取量,豆類蛋白質含量並不輸魚、肉、奶類,要記得攝取。

    米飯和雜糧的比例,建議為 3:1,脾胃差的人可以調整至 5:1。過多雜糧和粗食纖維素,不一定會更健康,有時反而造成消化不良。
    許多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會主動減少澱粉類的攝取來幫助降低血糖、減重,但是不要完全不吃米飯穀物這類主食喔,「脾胃主肌肉」的基本營養攝取,米飯雜糧主食很重要。

    ➤第四,吃得巧
    選擇新鮮、乾淨的食材,以及當令當季的蔬果很重要。經常有新聞報導中老年人為了方便、節儉,吃了不夠新鮮的食物而住院的現象,特別在夏季,要十分注意。

    此外,也要使用好品質的油脂,確實達到 “少油、少鹽、少糖” 的基本原則。

    動物性的油脂一般來說,比植物性油脂所含的飽和脂肪酸、膽固醇高,這是我們要有的基本觀念。
    許多人知道 Omega - 3 屬於好的油脂,跟人體的新陳代謝、循環、健康息息相關,許多人知道深海魚、魚油的 Omega - 3 含量就很高。
    那麼,素食者要怎麼攝取呢? —— 我們可以從堅果類,像是亞麻籽、核桃、南瓜籽,來攝取,都富含 Omega - 3。

    最後,我們也要知道食物的「消化時間」。
    各種食物和營養素,需要的消化時間長短不一樣喔
    水果、蔬菜、五穀雜糧、蛋白質、脂肪,
    需要的時間長短分別是:水果 < 蔬菜 < 五穀雜糧 < 蛋白質 < 脂肪
    水果、蔬菜,一般在一個小時內就可以消化了,所以容易餓
    蛋白質和脂肪、油脂類,則需要 2 ~ 4 小時,所以也容易有飽足感喔因為脂肪類的消化時間最長,所以,我們在烹煮時,使用的油量的多寡,也會影響到消化時間,用的油量越多,我們的胃腸需要的消化時間也就越長。

    最後,再複習一次,消化時間長短是:
    水果 < 蔬菜 < 五穀雜糧 < 蛋白質 < 脂肪

    祝福大家與家人,都健康、少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