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周明鑫 旷真刑事专家
【本期节目介绍】
有人问他为何放弃人人羡慕的员额法官头衔,他说,业务能力之外,我总还要去追求别的发展。
过去,他敲下的法槌曾被他视为法律人的终极使命;现在,他亲手打碎“铁饭碗”,在谈判桌前为命运辩护。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叛逃”——当程序正义撞上真实的人生,当中年稳定的诱惑遇见深夜灼心的不甘,他选择离开,在旷野里重新定义“正义”的温度。
如果你也曾被“稳定”捆绑,却在深夜听见野心的嘶吼,如果你好奇体制内十年经验如何成为谈判桌上的武器,点击收听这场重构职业生涯的对话。
真正的铁饭碗,是能带着走的专业复利;而真正的勇气,是在人生沙漠里,让“没有退路”变成出路。
【时间轴】
06:00 除了和案件打交道,我也希望追求专业能力外,更好的发展
10:47 体制内转型可以先从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开始,逐步能力迁移
12:55 谈案接单,是律师立足的重要能力,也是我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
16:17 成为团队里的“老父亲”,实现了业绩的大突破
22:12 我从没有动摇过,没有退路就是最好的出路
28:23 将能力复制给团队成员,发挥无限的能量,让我对律师职业充满激情
31:53 审判者思维如何向律师思维转变
41:41 相对固定的工作模式和和环境,难以挖掘法律人的真实潜力
47:38 平台和个人之间的选择是相互的,选择对了才有发展空间
01:03:42 体制内的经验是转型律师极为宝贵的财富
01:06:07 如果渴望突破,律师职业的蓝海永远存在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龚晨 旷真物业法律服务负责人
【本期节目介绍】
13期101个旷真人故事里,我们看过为了打造自己的职业护城河,放弃十年独立资源的故事,也看过从万金油转向家事律师,在专业化道路深耕的选择,而这一期嘉宾龚晨部长,做出了与大部分人都不同的选择。
留美回国,她从涉外律师转型头部物业公司法务,参与了两次分拆上市,两家企业稳定在物业股市值前三名,是业内独一份的经历;
在从事法务这些年,她从来不对业务部门say no,又做出了多种形式的趣味普法,成为了业务部门最信赖的伙伴;
在旁人眼中,她已然站在职业的高光之处,前途一片光明。但在这样耀眼的光环之下,她毅然选择加入律所,专注成为一名行业律师。
在一众反对声中,她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有的人宁愿死在地狱,也不敢赌天堂的存在。”
什么是行业律师?
这个看似“不走寻常路”的决定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与思考?
物业行业的前景如何?在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是退缩还是勇进?
她赌到了“天堂”的存在吗?龚晨用自己的经历给出了答案。
【时间轴】
04:08 成为头部物业央企法务,是我结合家庭和职业成长性的最优解
05:35 整个物业行业,能够深度参与两次头部公司上市的只有我一个人
06:52 我的职业发展是同心圆模式,在一个点上不断去扩大自己的职场边界
13:57 不做对业务部say no的法务,我的商业思维和客户中心都在此萌芽
26:45 从法务到行业律师,沉没成本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33:24 带着专业能力加入合伙制律所,却敌不过资源独占
39:31 不是我选择了旷真,而是物业行业客户选择了旷真
51:49 打破传统认知:头部物业企业主动上门咨询,原来b端客户也会通过互联网成交
56:25 团队各司其职打造杠杆效应,为客户实现满意交付
1:13:01 我们团队的每个sop,都是本真求是地吵出来的
1:29:01 行业律师做对选择,能实现1+1>2的效果
1:34:01 愿力大于业力,当一群人心往一处使,就能改变行业
1:40:40 我要成为能为团队伙伴创造希望的人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宋俊秀 旷真民生首席律师
【本期节目介绍】
在小城市开始执业的律师,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与其在交通事故这样的案子里兜圈,不如勇敢迈出一步,去更大的城市执业。
这是宋俊秀律师做出的第一个改变,后来,她根据痛点选择律所,又因为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成长,而更换专业方向,渐渐改变自己的工作心态,让自己有经营者思维。
用三年时间快速成长为了首席律师的她,还在不断向上探索,她说,我就是靠着一股“憨劲”走到了现在,未来依旧会带着这股劲,不断探寻自己的天花板。
【时间轴】
02:13 一线城市还能用各种方式拓展案源,二三线城市对年轻律师更加不友好
04:33 看不到职业进步的路径,让我下定决心改变
05:36 我眼中理想的律师职业状态是怎样的
07:18 做律师就像做科研,越大的城市越有发展空间
15:50 原来法律服务也能产品化?
22:55 客户群体不同,服务重点也会有所变化
27:13 大部分律师都能做民生业务,那怎么能与他人拉开差距
32:11 来到民生之后,我完全摒弃了打工人心态,真正在做一份自己的事业
39:43 平台给我减少了转型时要面对的困难
41:54 律师想要能力迁移,行动力、执行力、人际链接力更重要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柴雅楠 旷真诉讼律师
【本期节目介绍】
动画专业出身的柴雅楠律师,在毕业设计和法考的双重奏中抓狂过,也曾在求职时坐过冷板凳,后来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师傅,实习一年后,她接触了各类型案件,也开过庭,还对接过律师个人品牌的打造工作。
刚入行时,柴律时常担心自己在资源、能力方面追不上法本出身的律师,而现在,被案子喂着成长的她,不光在专业面充满底气,还发展了不少拓展能力”
两年时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进步?本期播客,一起收听柴律的非法本律师逆袭攻略。
【时间轴】
08:49 非法本出身,有时候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09:41 短视频拓客渠道的兴起,让我拥有了实习机会
15:37律师团队“造雨人”的资源并不稳定,分配到每个人身上就更加少
19:24 因为实习期的经历,我更希望找一家能让我深入办案的律所
21:11 新职场阵痛:律师不是等客户上门吗,为什么要去拜访客户?
23:24 如果说实习期是匀速成长,那执业后就在飞速“爆改”
25:50 分工让我对办案的不同岗位,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思考
35:49 专业、逻辑和沟通——这三个要素能适配大多数青年律师发展
39:47 爆改逆袭的路上不仅要专业提升,竟然还要学习管理知识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段岑 旷真分区质量运营部部长
【本期节目介绍】
加入旷真三年,段岑律师做出了不少成绩:挽回过流失客户,成功在当地市场重新站稳脚跟;成为部长级律师之后,带领团队一年创下八位数的业绩;2024年,更是成为了首席律师,继续带领团队披荆斩棘……
但这样一个开疆拓土的骨干律师,现在却在质量运营部门,做起了“案件质检官”。
律所为什么会有把控质量的部门?这能为律师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本期播客,收听首席律师成为“案件质检官”后的思考与感悟。
【时间轴】
03:08 “从负开始”到八位数业绩,我只用了两年
05:18 很努力,但还是被客户投诉了
07:26 做律师,努力程度和机会成正比
17:23 质量运营就是在问题发生前提出预警
21:41律所有体量有长期发展目标才会出现这个岗位
22:47 让骨干律师来做质量运营,更加适配
26:43优秀的质量运营,能实现律所、律师、客户的三赢
29:39 我的成长:面对变化、拥抱变化,在变化中收获
30:14 依旧会做好随时回到一线做业务的准备
33:17 在律所不是“打工”,是创造自己的事业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林晓婷 旷真家事律师
【本期节目介绍】
一年前还不敢独立去参与调解的林晓婷律师,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办理了诸多家事难案。
当问及她为什么进步这么快,林律说:“我在律所,有一个姐姐,与其说她是我的上级,不如说她是我的领路人,如果没有她的帮助,或许我还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对于一位律师来说,一个好的领路人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从哪些方面帮助她成长?
在林晓婷律师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资深律师对青年律师提供方法上的帮助,更宝贵的是,青年律师的能力可以被看到,也有舞台能够让她展现自己的价值。
(想要了解曲晓俊律师的故事,请戳101个旷真人故事第三期→在法律科技公司上过班的律师,到底有什么不同)
【时间轴】
01:00 为了更好地成为一名律师,我在法院打了三年“基本功”
04:01 一家律所的工作模式,居然和法院差不多
06:25 未婚律师办理婚姻案件的底气是什么
09:15 第一次出家事案件的调解现场,就被当事人的母亲抓伤了
14:44 一次“不愉快”的初次见面,竟然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
16:00 同事都说我是“民生钉子户”
18:17 原来家事律师办案有这么多细节
20:46 帮助当事人离开饱受暴力威胁的婚姻,我明白办案可以“发散思维”
28:53 这两年,我的人生经历和职业经验都处于暴涨状态
29:15 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不断朝着榜样靠近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张辉 旷真刑事律师
【本期节目介绍】
带着满腔热忱进入律师行业,却在实习期被劝说“可以在职业选择上再多考虑一下”。
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
张辉律师也一度怀疑自己,但几番犹豫之后,倔强的他下定决心要遵从自己的本心,也一定要证明自己。
现在,“吃百家饭长大”、博采众长的他,除了是一个能将案子办得漂亮的律师之外,还正在朝着优秀的项目管理者前进,按律所合伙人的标准成长。
谁说社恐i人不能做律师?张辉律师这三年的成长证明,找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成长为茁壮大树。
【时间轴】
05:35 研二的一段实习经历,让我怀疑一度自己不适合做律师
09:31 做过法务之后,反而更坚定了做律师的决心
10:51 择业时考察了N家律所,为什么选择了“冷门赛道”
15:28 机会跟挑战共同摆在眼前,我每次都选择了迎难而上
20:23 遇到难题,先去做,再去找答案
23:12 我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律师
24:49 越在资深律师身边学习,我越能摆脱依附他们成长的阶段
28:29 实习律师在能给自己“兜底”的环境里,更能快速成长
33:35 为棘手案件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后,我却更意识到个人的能力有限
39:29 帮助律师快速成长的三要素
46:29 成为一个“管项目”的律师,给我带来的挑战和成长
51:15 做律师的三年,我得到自己当初想要的了吗
53:49 未来要按照“律所合伙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李焰君 旷真执行律师
【本期节目介绍】
对于很多律师来说,实习期就是在不断的重复机械性工作中度过。但对李焰君律师来说,实习期是她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快速提高能力的好时机,她不敢甘心只是顺应传统,所以从选择实习律所开始,她就不断在为自己寻找和创造机会。
现在,经历过好几个岗位的她,已经明确了自己未来的目标,在执行案件中不断奋斗,千万级别的案件已经是家常便饭。所以这一期,我们想知道,青年律师,如何快速成长?又为什么敢一次又一次的攻克难关,勇攀高峰?
在焰君的叙述中,我们发现,律师行业不是靠熬才能出头,也不应该被既定的规则和框架所限制。只要看到机会、抓住机会,青年律师就能够实现快速成长,大有可为。
【时间轴】
01:41 因为第一份实习经历,毕业后我花了半年时间找律所
04:43 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律所最吸引我的点就是能不能让我快速成长
05:27 实习期,我一个月摸清了当地十几个法院的办案节点
08:31 律师提升三要素:自驱力、同事和平台的帮助、大量案件
09:59 结果导向的思维让我敢于面对所有困难
12:09 如何在岗位变化中提升自我
13:45 我和同龄律师拉开差异的原因是,我有机会,并且能抓住机会
17:34 心态和能力是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关系
19:10 法律市场本来就在不断变化,主动拥抱变化,才能在其中得到正面反馈
21:47 对我的执业生涯影响最深刻的价值观是持续改善
26:39 原来这就是律所敢让年轻律师来做管理的底气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曾为 旷真执行律师
【本期节目介绍】
如果只能用一个字,形容101个旷真人故事第七期的嘉宾曾为律师,小旷觉得,“变”字最为贴切。从法务到独立,再从独立到放弃多年积累,加入团队,他始终都在坚定地寻求着改变。
曾律说,在法律行业,“越努力越幸运”可能是一种方法,但更快速有效的方法是,有不破不立的魄力,以及找到捷径、抓住机会的能力。
这一次,我们探讨的不是律师怎样通过一次次改变去得到更多,而是在法律行业多次转变后,我们到底如何看待每一次转身所带来的得失?面对一些难以迈过的难关,又该如何靠平台的资源和帮助,破解这些难题,打造出自己的护城河?
【时间轴】
04:35 未来发展前景受限,我放弃法务工作转型律师
09:14 交通案件盘子不大,难以打造出律师的护城河
18:23 资源限制,成了独立律师避不开的障碍
21:13 城市的经济体量,会影响独立律师的发展上限
22:26 放弃过往积累当然不舍,但想要有所得就会有所失
24:28 加入一家有护城河的律所
29:55 案件分级分层制度,我负责的都是经过筛选的要案难案
30:57 团队办案给我的支持,让我能够向更资深的专家求助
41:19 律师的瓶颈无非三种,第一收入,第二专业,第三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陈佳琪 旷真客户律师
【本期节目介绍】
101个旷真人故事第六期,我们邀请到的,是已经入职旷真四年的陈佳琪律师。
佳琪一开始并不是律师,在旷真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在从事培训工作,收集律师在实务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对接专家,打磨课程,针对性地帮助律师解决问题,提升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她开始对一些律师的疑问感到好奇,“如果我是一名律师,遇到这个问题,我会如何做呢?”
从准备法考,到成为一名客户面的律师,她只花了半年不到的时间。而从跟着前辈四处拜访客户的”小白“,到成为福建地区的”销冠“,只相隔了三个月。
顺利的岗位转身背后,除了她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律所的支持。平台赋予她做“野心家”的底气,让她有了展翅高飞的动力,她说:“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也希望屏幕前的大家,都能有改变自己的勇气。”
【时间轴】
01:36 培训岗位的工作经历,为我成为律师埋下了伏笔
03:40 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年轻律师在旷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05:35 在“润物细无声”的职能岗四年,我想要获得即时的成就感,找到新的自我价值
11:39 客户律师是一个既考验智商,又考验情商的岗位
17:40 成为客户律师后,我想尽一切办法替代“前任”
18:35 看到客户在我面前记笔记,我下定决心让这样的事不再发生
20:26 成为”销冠“的秘诀是——细心耐心专心爱心
22:15旷真的三个价值观,让我在客户面前游刃有余
25:33 客户律师不是终点,未来我还会向更高难度的岗位前行
29:18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旅行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吴玉婷 旷真首席律师× 旷真人力资源部组织发展部副部长√
【本期节目介绍】
小旷没有想到,101个旷真人故事第五期,我们居然和一名资深律师,讨论起了人力资源的工作。
本期播客,以吴玉婷律师从旷真首席律师岗位,转岗到律所人力资源部门的经历为起点,讨论在当下,律师除了传统的法律工作外,还能有哪些不一样的职业选择。而作为一名曾经的首席律师,吴玉婷又会如何将过往的经历结合现在的岗位,找到更好的发展?新的岗位职责于她有着什么样的意义,让她愿意在陌生的领域重新开始?
吴玉婷说,她对转型早有预感:“在旷真,我一直就觉得自己不会局限于一名只在专业技能上深耕的律师。“在吴玉婷看来,转岗人力资源部门,反而更具有挑战,”做人的工作,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这些充满难度的事情中,更加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做斜杠律师也未尝不好,去不断挑战不同的方向,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让自己的发展天花板高一点、再高一点。
02:08 律师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更能避免制度制订的“水土不服”
03:35 不管是对于律所还是律师,组织发展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05:38 不管在律所的什么岗位,我都能拥有无限可能
07:48 调岗通知出来后,大家都来问我,你要去做招聘了吗?
09:42 律所组织发展部最大的意义是,用价值观真正去影响人、改变人
11:23 职能部门,帮助律师更好地发展
19:49 从律师到人力资源,做的事情居然是一样的?
38:18 做斜杠律师,可以让自己的天花板变得更高一点
42:23 人资岗位不是终点,我的长远规划是为律所开辟新的事业
43:00 如何结合自己的优势,解锁律师发展的更多可能
-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熊菊琼 旷真家事律师
【本期节目介绍】
101个旷真人故事第四期,我们和熊菊琼律师一起来聊一聊青年律师如何从容成长。
在熊律身上,我们很难感受到青年律师普遍存在的焦虑。她总是踏踏实实地走着每一步,从来不因为别人打破自己的成长节奏,偏偏这样的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发展,还带着团队披荆斩棘,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
她说,执业年限从来都不是律师发展的标尺,三五八定律也不是律师行业的金科玉律,大可不必将焦虑当作成长的必需品,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节奏里,发展得快速且从容。
一起听听“反焦虑达人“熊菊琼律师的故事。
06:06 刚加入律师行业,现实就打破了我过往的认知
07:37 法本没有光环,实习期的大家都处于同一个起点
12:07 师徒带教模式让我无法吸收更多知识,我决定加入新的团队提升能力
15:00 看起来年轻不意味着没经验,客户只为能力买单
19:41 我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刻,但坚持下来的信心更强
25:12 拒绝优秀同辈带来的焦虑,在自己的节奏中从容成长
32:04 团队为青年律师带来的帮助,不止是案源
38:30 分流程办案是让青年律师发展更快的秘籍
51:02 我的每一年,都能在律所带来的新挑战中打怪升级01:02:54 不想“熬”出头的律师,还能怎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01:11:16 执业年限≠律师能力,做好规划就能缩短成长期
-
101个旷真人第三期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本期嘉宾】
曲晓俊 旷真家事部方案专家
【本期节目介绍】
101个旷真人故事第三期,我们和曲晓俊聊起了律师的多重转变。
她是一个叛逆的律师,工作经历涵盖了法律行业的大部分可能。
因为想知道年轻人如何找律师,所以她离开了安逸的大连,到上海“内卷”;在第一家法律科技公司有了打造法律服务产品的意识;后来自己出来创办了一家网推所,虽然创收不错,但始终觉得营销方面存在短板;于是她又到了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头部法律科技公司取经,还拿到了特殊贡献奖;后来做过高级合伙人,也尝试过培训青年律师……
看似跳脱的选择背后,其实每一段经历都环环相扣,她不断产生新问题,也在不断解决问题。不过,多番尝试之后,她还有一些困惑。法律服务产品如何更精细?怎么做一个家事领域的优秀律师?如何实现经验的可复制化,赋能青年律师?
曲晓俊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我都想涉猎”。这次,在一个足够让她同时追求两者的平台,她终于“安顿”下来了。
9:36 执业六年,跑去法律科技公司接了半年电话,还被客户质疑不说人话
13:50 律师思维结合互联网思维让我意识到,法律服务产品对传统律师造成的冲击
21:59 我创办了一家网推所,每天偷听营销人员如何打电话
23:13 意识到律所存在的营销短板,参观华律网后我决定不干合伙人了
36:36 独立律师之间,很难形成密切合作
44:57 细分客户的需求,我为客户争取到400万抚养费的超预期调解效果
50:03 在我眼里没有小案,每一个案件都有新的交付点
53:44 找到了更好地赋能青年律师的方法:总结价值案例
59:30 分流程办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不如提前适应
1:05:32 律师职业生涯中追求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二选一的关系
1:10:19 今年的挑战是将婚姻家事案例的实务经验编成一本书,助力青年律师更快成长
-
《101个旷真人故事》第二期
嘉宾:曹鑫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第二期播客的嘉宾,是一位年轻的旷真首席律师(预备役)——曹鑫。今年是他从毕业后,加入旷真的第五个年头,用我们内部的戏称来说,是”老旷真人“了。
在他身上,从不缺少可以说的故事:从实施岗位到客户岗位,从律师助理到首席律师,从四川到福建……他一直都在经历不同的团队,自己也从稚嫩,被带教的那个人,成为了一步步学习管理,要带着团队一起向前冲的人。
“做律师到底是管案子,还是管人?”曹鑫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面试时被问过的这个问题,以致于在旷真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寻找这个答案。现在,他就带着自己的答案,来到了本期播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回答。
02:06 毕业后加入律所,身边所有人都能成为我的导师
09:32 就算我们天天叫谁领导,但为了干成事,我们还会经常“吵架”
14:00 没有一个管理者不希望自己的下属比他更快地成长
23:19 把组织绩效敞开了讲,用好管理工具,我把团队在排名垫底的保全率拉到了前三
29:20 面对职位变化带来的落差,我放平心态,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
39:34 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管理风格,但是他们对我都是“授权式”带教,放开手让我去做
40:51 在旷真模式下,各地团队不会因为领导不同,而影响标准化的办案质量
48:29 律所的管理者不一定是“全能最强”,而是下面有人比你更强,你还能给他带来收获
01:01:32 成为旷真的首席律师后,我依旧看不到自己发展的天花板在哪
-
《101个旷真人故事》第一期
嘉宾:罗菜娜
用声音传递每个旷真人的故事
第一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旷真的管理合伙人,罗菜娜老师。
在法律行业工作了二十年的她,对话过上万名律师,也通过法律出版、知识管理、法律培训、法律科技等方式,助力过无数律师的成长。
按照菜娜老师的话来说,每每想起上一份工作,总感觉是上辈子的事情了。但在本期播客中,她不仅回忆了“上辈子”的故事,还将自己毕业后的每一份职业选择都娓娓道来。
让我们一起来收听这位资深法律人的心路历程,听她是如何在法律行业追求属于自己的旷野,如何通过帮助律师,来成就自己。
03:04 四年前的一次逃跑,我发现旷野的尽头还是法律
07:13 给导师送书稿的经历,让我意外成为了法律编辑
09:16 接触无数法律界大佬后,很难再有从头开始的心态
14:22 因为职业的七年之痒,我选择加入天同律所做知识管理
17:27 接触更多的内容创作者,才有可能研发出更好的知识产品
19:52 不是律师的我,如何保证产品能被律师需要?
25:07 我的职业成就感来自于——帮助他人成长
30:27 人生四大梦想:为法律人做图书、做培训、做数据库,以及开一家书店
33:24 从律所顾问到全职加入,一张火车票改变了我的念头
37:22 被一群90后律师感染,我在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转正答辩上,承诺创立新事业
42:57 找到最强的人,做旷真模式的法律服务,给客户带来新的价值体验
54:50 不进则退,不止是针对年轻律师
01:04:35 躺平也是一种能力,但我适合“折腾”
01:14:10 个人与律所的关系,需要同频向前
01:18:57 法律人,走哪条路都要打怪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