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古本合校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通行本第七十九章)
古本释义
天道没有亲人,常常亲近良善之人。
真经解读
这句话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却莫衷一是。似乎前半句讲天道不亲近任何人,后半句又说天道常对善人好,这有点自相矛盾吧?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天道本没有亲人、眷属,但它常常会亲近良善之人。也就是说,天道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本没有亲疏远近之分,但它会主动与良善之人,与不结怨之人相亲近。
对于“恒与善人”的“与”字,很多人以为是给予之意,认为天道只给予善人助益,而不给予恶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老子曾讲,“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第40节),还曾讲,“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第41节)可见天道并不是只给予善人不给予恶人,也不是只帮助善人不帮助恶人。因此这个“与”字并不是给予之意,而是亲近之意。
天道亲近善人,这是千真万确的。这种亲近实际上是源于善人与天道的相应,从而使天道与善人互相吸引。天道与善人的相互感应和吸引,就是吸引力法则的重要体现。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天道当然会亲近与自己相似的良善与吉祥之人,而疏远与自己缺乏共鸣之人。
本节评述
老子劝人莫结怨,因为即使调和了大怨,也必有余怨,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结怨。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对荒谬特异之事往往能宽容处之,不会横加指责。有德者不结怨,所以由他来掌管特异之事,就可以使社会和谐融洽。无德者易结怨,所以只能让他掌管通常之事,免得引起矛盾和仇怨。
圣人与人为善、不结仇怨,常与天道相亲,乐与自然相伴。在《庄子·天下》中对庄子有这样一段描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这正是对本节的极佳诠释。
-
古本合校
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
(通行本第七十九章)
古本释义
故此有德者掌管特异之事,无德者掌管通常之事。
真经解读
老子根据圣人不爱责备他人的特点,推导出一个处事原则,即让有德者掌管特异之事,让无德者掌管通常之事。这样的分工可以有效避免与人结怨,以便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有德者遇到特异之事,因其眼界开阔、心胸广阔,故而能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这样自然就不会产生怨气。而无德者只能对一些稀松平常、循规蹈矩之事进行管理,因为那种事不会有什么争议。
老子这个主张是非常睿智的,如果能予以实行,那将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更加文明。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即所谓的荒谬特异之事,究竟该如何处理,总会有矛盾的声音出现。比如同性恋的问题,比如安乐死的问题,以及任何令常人感到难以接受的奇怪问题,都应该让有德者来裁定,由有德者来掌握分寸。如此就不会因为人的狭隘与刻薄而制造不必要的怨恨了。
这里的“司介”被通行本《道德经》改成了“司契”,即掌管契约或借据。而对于“司彻”,绝大多数学者都将其解读为“掌管税收”。于是本句就变成:有德者掌管契约,无德者掌管税收。让有德者掌管契约也没问题,可为何就得让无德者掌管税收呢?让无德者掌管税收,不是更容易结怨嘛!这种显而易见的矛盾和谬误,如果没有对古本《道德经》的重新考证,可能得一直持续下去。
其实“司介”与“司彻”并没有那么晦涩难解,“介”即特异之事,“彻”即通常之事,两者的对应关系非常明显。“有德司介,无德司彻”这句千古疑言,到今天应该算是解释清楚了。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古本合校
是以圣人执左介,而不以责于人。
(通行本第七十九章)
古本释义
所以圣人掌握了荒谬特异之事,而不用来责备人。
真经解读
在老子看来,结怨这件事即便进行了调和也是不善的。也就是说,只有不结怨才能算作善。所以圣人尽量不与人结怨,即便是掌握了人们所做的荒谬与特异之事,也不会因此而责备他们。
这里的“左介”二字,在帛书《老子》甲本中写为“右介”,在帛书《老子》乙本中写为“左芥”,楚简《老子》无本段文字。帛书本中的“芥”字与“介”相通,而“右”字只在帛书《老子》甲本中出现,其他各本均为“左”,故“右”字应为抄录笔误。据此推断,此二字应为“左介”。“左”字与“介”字都有与常规事物相悖之意,放到一起,即是荒谬加特异,是对乖张言行的另一种表述。老子讲,圣人不因人们的言行乖张而责备他们,不责备就不生怨恨,这便很好地承接了上一句反对结怨的主旨。
后人可能是不理解“左介”的含义,于是把“介”字改成了毫不相干的“契”字。这样一来,“左介”就变成了“左契”,这使得整段文字的意思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本句之意就变成:所以圣人拿着借据,但不凭此向人要债(或不责备欠债之人)。难道圣人为了不结怨,借出去的钱都不能要回来,别人欠他的债就不用还了吗?虽说圣人是足够大方,并不把钱放在心上,但此语一出,欠债的就可以更加理直气壮——人家圣人都是不要债的,你得跟圣人学。于是乎,这句话就成了老赖的保护伞,欠债不还就成了天经地义,这简直是不可理喻。
另一方面,圣人不责备言行乖张之人,表明他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和包容万物的气度,而不只是对借债这件事表现得很大方,那样解释未免有些狭隘了。圣人的宽容并不只体现在金钱的得失上,还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古本合校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通行本第七十九章)
古本释义
调和了很大的怨恨,必然还有残余的怨恨,怎么可以算作吉祥之事呢?
真经解读
本节是《道德经》唯一一次讲到“怨”。“怨”即怨恨,与恩爱相对,怨恨必然是违背天道的。本节始终围绕着怨恨与避免怨恨的主题来进行阐发,但由于通行本《道德经》改动了其中一字,则使原本通畅的文意变得莫名其妙了。这是《道德经》被后人妄改而致错乱扭曲的又一重要例证。具体改的哪个字,我们后面会讲。
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人们之间的怨恨颇深,那无论怎么调和,终究还是会有一些残存的怨念。因为积怨太深,不大可能通过几次调解就完全消除,留有余怨是必然的结果。所以老子反问到,这种心存芥蒂、余怨难消的状态,怎么能算是吉祥呢?
近代学者擅将通行本第六十三章中的衍文“报怨以德”移入本句之内,加在“焉可以为善”之前,其实是毫无道理的。据楚简《老子》来看,“报怨以德”四字应为后人所加,并非出自老子原作,就算放入本句之中,也是极为牵强的,无外乎是为了支持孔子的“以直报怨”之说。而实际上,“以直报怨”在境界上还是远逊于“以德报怨”的,因为对正直的过分追求也是一种执着的体现。
-
古本合校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通行本第四十九章)
古本释义
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心愿,以百姓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
良善之人善待他,不良善之人也善待他,德行便良善了。
诚信之人信任他,不诚信之人也信任他,德行便诚信了。
圣人在天下,凝聚啊!为天下人混合其心。
百姓都注入圣人的耳目了,圣人把百姓都当作自己的孩子。
本节评述
圣人爱民如子,为了百姓放下私心,讲究慈悲为怀、众生平等,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这便是老子笔下圣人的完美写照。可是圣人如此爱民,为何老子在第10节中却写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样一句话呢?圣人怎么一会儿不仁一会儿又无比仁慈了呢?
原来圣人不仁,但有慈。圣人虽然不讲仁爱,以百姓为草狗,却有着真正的慈爱之心。圣人对万物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他了知众生平等无别,故不会偏爱任何一个;又因万物皆为一体,故对一切都充满慈爱。这慈爱并非刻意之举,也不是夸夸其谈的说教,而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慈悲。并且,这种慈悲心或者说同情心绝不是普通人的那种执着之爱,而是一种既淡然又深邃的博大无私的关怀。
圣人不愧为圣人,爱都爱得如此微妙,若想让“凡人”了解圣人之心,谈何容易。他就像一位仁慈的将军,虽爱兵如子,但在国家危难之时仍要送千万士兵浴血沙场。这就叫大仁不仁。可是讲了半天圣人,圣人到底是谁呢?这个圣人也许是某位圣王,也许还没有出现,也许是一个理想,也许就在茫茫人海之中。不管他是谁,圣人之治应该是中国人共同的期待。
-
古本合校
圣人之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通行本第四十九章)
古本释义
圣人在天下,凝聚啊!为天下人混合其心。
百姓都注入圣人的耳目了,圣人把百姓都当作自己的孩子。
真经解读
圣人之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心。
圣人治世的重要特征就是凝聚力超强,社会和谐安定,没有对立纷争。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但如果是百姓百心、各怀私心,那圣人又如何能应付得来呢?因此圣人若想达成百姓的心愿,必须先将百姓之心凝聚在一起。这就是考验圣人智慧的时候了,要通过合理引导,而不是刻意强为,使百姓心甘情愿地将各自的心愿与大众的心愿相协调,求同存异,从中找出一个共同的心愿来。这样一来,圣人就能把广大民众团结在一起,以共同的心愿为目标,同心协力,谋求发展。
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圣人如此重视百姓,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于是百姓的大事小情都被圣人看在眼里、听入耳里、记进心里。圣人甚至会把百姓都当作自己的骨肉来看待,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他的人民。
-
古本合校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通行本第四十九章)
古本释义
诚信之人信任他,不诚信之人也信任他,德行便诚信了。
真经解读
同理,老子认为无论是诚信之人还是不诚信之人,都要信任他。圣人信任每一个百姓,不因一个人曾经不讲诚信就对其失去信任。这种普遍的信任需要极大的包容力,那些不讲诚信的人并没有因为过往的失信行为而被列入永久黑名单,他们在圣人面前永远有机会找回自己的诚信。这就像诸葛亮七擒孟获一般,虽然一次次被擒,一次次不服,但总有让他心悦诚服的一天。
如果人们都能得到信任,都能感受到圣人的诚意,那些不诚信者也会被诚信的正能量所同化。他们再尔虞我诈下去,可能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了。如此一来,诚信的社会风气便会形成,于是信之德就这样被圣人建立起来了。
-
古本合校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通行本第四十九章)
古本释义
良善之人善待他,不良善之人也善待他,德行便良善了。
真经解读
善者即心灵美好之人;不善者即心灵不够美好之人。老子讲,无论是善者还是不善者,都要善待他。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区别,而释迦摩尼和耶稣的思想与老子是一致的。
对于善者,人们一般都能友善对待。而对于不善者,观念就有了分歧。孔子的态度是比较耿直的,这在《论语·宪问》中有具体论述——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见,孔子主张以公正的态度来对待怨恨,也就是不善者直之,这与老子的不善者善之有很大的差别。
孔子追求公正,有什么仇恨可以摊开来说,该我认错受罚的我认,该你认错受罚的你也不要跑。而老子是不分好赖、一视同仁,不管是不是仇人,都能不计前嫌,以善意相待。这两种态度在境界上是有高下之分的。孔子的“以直报怨”对于公正这件事是比较执着的,有些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意味。而老子是“以德报怨”,已经不在意什么公正不公正的问题了,他要的是善待众生,是平等博爱。
老子的“以德报怨”意在以德服人、化干戈为玉帛。如果人们都能得到善待,都能感受到圣人的善意,那些不善者将会逐渐被善的氛围所感化,整个社会的德行也将越发的良善,于是善之德就这样被圣人建立起来了。
-
古本合校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通行本第四十九章)
古本释义
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心愿,以百姓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
真经解读
本节讲的是圣人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中国自古以来都很推崇圣王之治,百姓总是希望能有一位圣王来施行德政。偶尔有圣王登位也的确能对百姓爱护有加,只是这种圣王在历史上出现得太少了。
圣人治理天下总是把自己的心愿搁到一边,而把百姓的心愿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凡是百姓想要的,圣人就会当成自己的事,想方设法帮他们实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如此才能做到“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第52节)
老子这句话所体现的,正是“民为重、君为轻”的为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正与此言相合。统治阶层只有坚持这样的宗旨和价值观才有可能实现民心所向、长治久安。
-
古本合校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是谓眇要。
(通行本第二十七章)
古本释义
故此善人,是善人的老师;不善之人,是善人的资源。
不重视他的老师,不喜爱他的资源,虽然聪明也是太迷糊,这叫做眇要。
真经解读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这句话中的四个“善”字都是良善之意。既然所有人都不应放弃,所有人的存在都有其价值,那善人与不善之人的价值各是什么呢?于是老子又得出了第二个结论:良善之人可以作为同是良善之人的老师,而不良善之人亦可成为良善之人的资源。
善人做善人之师容易理解,善人之间当然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但不善之人为何会成为善人之资呢?原来不善之人虽不良善,但必有可用之处,还当善加利用才是。善人同样要懂得“善救人而无弃人”的道理,要把不善之人转化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资源。哪怕是不善之人给善人制造了很多麻烦、设置了各种障碍,本质上也是为善人提供了难得的“魔鬼训练”,这同样是很有价值的资源。
善人用不善之人为其效力,不善之人助力善人成就善事,这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过用《西游记》的故事可能更容易说明问题。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着唐僧西天取经。唐僧是个大善人,可他的三个徒弟一个比一个凶恶。按常理来说,像这般凶神恶煞是不是应该弃之不用呢?可观音菩萨偏要让唐僧收下这三个恶徒,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帮助唐僧取得真经。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不善之人(三个恶徒)正是善人(唐僧)的宝贵资源。
这句“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正好与第41节的“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前后呼应、互相印证。需要注意的是:老子并没有把人类简单地划分成善人和恶人,而是将善人之外的其他人统称为不善人,不善人只不过是与善人不同而已,并不代表他们就是恶人。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是谓眇要。
既然善人与不善之人都如此有价值,那么一个人如果不重视作为老师的善人,不喜爱提供资源的不善之人,就太不应该了。这样的人纵使很聪明也仍然是个大糊涂蛋。这就是老子想要告诫世人的精要。
本节评述
老子用了很多笔墨只为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对任何人及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且,每一个人都有其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爱。
-
古本合校
善行者无达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曳明。
(通行本第二十七章)
古本释义
善于行走的人没有达到的行迹,善于言说的人不出瑕疵,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竹码,善于关闭的人没有锁匙而使人不能开启,善于打结的人没有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
所以圣人常常善于救人而没有放弃的人,物则没有放弃的财物,这叫做曳明。
真经解读
老子为了阐明本节的论点,先举了五个例子,具体如下:
善行者无达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
“善”的本意是吉祥,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很多意思,如好、美、良、慈、巧、高明、擅长、喜爱等等,但这些都是吉祥美好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基本上没出这个圈。本节有十个“善”字,前六个“善”字是善于之意。
善行者无达迹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行迹。高手走路如蜻蜓点水、踏雪无痕。这虽然比较夸张,但大体也能做到,比如改用其他交通工具或抹去痕迹就可以了。这说明善行者只要换一种方式行走,就可以不留行迹。
善言者无瑕适
善于言说的人不出瑕疵。高人说话言简意赅、思维缜密,他们会尽量不出或少出纰漏。当然,完美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高人只能想办法用更加严谨周全的语言来替换表达不准确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语句。这说明善言者只要换一种方式讲话,就可以不出瑕疵。
善数者不用筹策
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竹码。高手算数只需口算心算,不用计数工具就能得出结果,很多速算能手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这说明善数者只需换一种方式计算,就可以不用工具。
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
善于关闭的人即使不用锁具也能使人无法打开。比如有些古代墓穴的石门根本没有锁,用的就是一块顶门的石头而已。可见,善闭者虽无锁具,只需简单变通,即可很好地关闭。
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
善于打结的人即使不用绳索也能使人无法解开。比如用铆钉铆、用螺丝拧,总之只要能达到效果,用什么都可以。可见,善结者虽无绳索,但还有很多办法可以把东西绑紧。
老子举出这五个例证只为说明一件事,就是善于做事的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总能换一种方式,从另外的角度来妥善处理。想不留行迹就换一种方式行走,想不出瑕疵就换一种方式讲话,不借助工具就换一种方式计算,没有锁具就换一种方式关闭,没有绳索就换一种方式固定。但凡可以变通的事物,都是此理。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曳明。
根据上述举例,老子推出了一个结论:圣人善于救人,不会放弃任何人。因为圣人这位善救人者与那些善行者、善言者、善数者是一样的,他在面对不善之人的时候,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他,找出他的闪光点,于是就可以无弃人了。圣人对待物品的态度也是一样,没有什么东西是被放弃的,各有各的用处,都是宝贵财富。在圣人面前,所有的人与物都是平等的,无论救人还是救物都是无条件的。老子把这种无弃人、无弃物的态度叫做曳明,即引导万物之明。
-
古本合校
道者,万物之主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
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故为天下贵。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古本释义
道,万物之主,善人的珍宝,不善之人所依靠的。
赞美的言辞可以做买卖,尊崇的行为可以庆贺人。
人的不善,有什么可抛弃的呢?
故此拥立天子、设置三卿,虽有环抱大块的玉璧走在驷马高车之前的仪式,不如坐下来进献这个。
古时崇尚这个的原因,是什么呢?
难道不是认为请求能得到、有罪能免除吗?
故此被天下所崇尚。
本节评述
道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极大的价值,它能让人心想事成,还能帮人消灾免罪,真是不可思议!并且,道是一视同仁的,不论是善人,还是不善之人,都能获其助益。
人类的文明史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甚至数万年之前的史前文明。那时的人类远比现代人更为接近大道自然。他们知晓宇宙万物的本质,善用道的规律和特性,对道极为尊崇。老子作为道的传承者,希望世人能够重新了解道的珍贵并善加运用。因为只有在大多数人都了解了道的珍贵之后,才能使大道再次被天下人所崇尚,才能让大道重行于世间。
-
古本合校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
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故为天下贵。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古本释义
古时崇尚这个的原因,是什么呢?
难道不是认为请求能得到、有罪能免除吗?
故此被天下所崇尚。
真经解读
远古时代,道是人们共同崇尚的东西。为何古人对道如此崇尚呢?因为那时的人们了解道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功能,一个是请求能得,一个是有罪能免。
心想事成可以说是人类最渴望的事,而老子告诉人们,道的功能之一就是请求能得——其本质就是运用了心想事成的原理。正因如此,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祈祷之法,常向天地神灵祈祷,以求福避祸。中国古代基于道法的祈祷方式与佛教的发愿及基督教的祷告本质上都是共通的。其中的机理老子并未言明,本人在此也不多赘述。大家只需注意如下两点:首先,你所请求的对象应为道或者类似的东西,而不能是鬼怪或偶像;其次,所求的内容必须得合道才行,否则求也白求,甚至反遭祸殃。
有罪能免也是人们非常希望的事。中国古人了解修道可以免除罪过,于是十分重视修道积德。修道为何能免除罪过呢?因为随着修道的深入,人们总是能够幡然醒悟、改过自新,以至于彻底洗心革面,仿佛是涅磐重生一般。此时的他已不再是过去的他,他曾经犯下的过错便不会再对其造成困扰了。同时,中国古人还从道法中发现了祝由、禳灾之术。有人用这些法术来祛病消灾。这对于远古萨满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
道能让人心想事成,还能帮人免除罪过,它具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当然会被天下人所崇尚了。然而到了老子所在的春秋时代,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道的宝贵,忽视了道的巨大价值。无奈离去的老子只能在《道德经》中把这些记录下来,以期唤起后人对道的珍视。
-
古本合校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古本释义
故此拥立天子、设置三卿,虽有环抱大块的玉璧走在驷马高车之前的仪式,不如坐下来进献这个。
真经解读
既然道对于善人和不善之人都是如此重要,所以老子认为,在拥立天子、设置三卿之时,与其搞那些抱着玉璧、驾着马车的仪式,还不如让天子或那些司徒、司马、司空等官吏坐下来,向他们进献关于道的言论或书籍。因为那些玉璧、车马不过是低层次的物质享受,而道则是启发智慧、指引言行的无价之宝。
-
古本合校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古本释义
赞美的言辞可以做买卖,尊崇的行为可以庆贺人。
人的不善,有什么可抛弃的呢?
真经解读
不善之人往往善于美言,他们喜欢用夸张的言辞来赞美事物。虽说这种虚夸不实之言是不善的,却很适合做买卖,用来做广告可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另外,不善之人往往对有权势、有地位的人表现得特别崇敬,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虽然这种尊崇膜拜之行也是不善的,却可以表示对人的庆贺,这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了。
可见,不善之人虽有美言、尊行等不善言行,但总能从这些不善之中找出有益的一面来。故此老子反问到,“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这与“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第40节)的思想是一致的。
善与不善不过是人们自己规定的一套道德衡量标准,并没有分别的必要,这在第16节中就已经阐明了。反倒是有道与无道需要大家仔细分辨。这种对道的分辨力是为人处事的根本所在,不能在放下分别心的同时,把分辨力也给丢了。
不善并不等同于无道,善也并不等同于有道,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善恶是人为设定的概念,而有道无道则是以道的法则来进行判定的,与人类的主观意识无关。不善未必无道,而无道则意味着本质的不善。判断一件事有道与无道的关键就在于是否顺其自然,顺应自然则有道,违背自然则无道。善与道,一个由人定,一个为天定,其中差别,一目了然。
有道且善,善莫大焉。
有道不善,不善亦善。
无道却善,似善非善。
无道不善,天怒人怨。
-
古本合校
道者,万物之主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古本释义
道,万物之主,善人的珍宝,不善之人所依靠的。
真经解读
本节是对道之珍贵价值的揭示,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明道对于人类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道生万物,万物皆为道所化现。可以说,道是万物真正的主宰,尽管它并没有去主宰万物。道如此之重要,良善之人一定会很自觉地将其视作珍宝,认真地求道、修道、体悟大道。而不良善之人往往也了解道的重要性,于是把道当做自己的守护神,总是祈求道的保佑。
-
古本合校
其安也,易困也。
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霖也,易畟也。
其几也,易践也。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会抱之木,作于毫末。
九城之台,作于累土。
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它安静的时候,容易控制。
它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谋划。
那种小雨,容易耕地。
那种预兆,容易依循。
处理它在它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治理它在它尚未混乱的时候。
合抱的树木,生长于细微的树苗。
九座城那么大的土台,建造于堆积沙土。
百仞的高处,开始于脚下。
本节评述
老子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为,而是为得非常有策略、有水平,是顺其自然的无为之为。这种无为之为是轻松愉快的,不必费尽心机、身心俱疲,只需在事物的开端或更早之前便做好准备,并在发现苗头之后及时将问题处理妥当,便为之能成、治之能安。说到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控枪,这可以说是政府把“治之于其未乱”的思想运用于国家治理的成功典范。在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之时就把它控制住,这为社会的安定带来了巨大的助益。
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在运用为于无有、治于未乱的时候,落入到无事生非、草木皆兵的极端状态中去,从而使无为之为的处事之道又沦为另一种执着与强为。这种在为与无为之间寻求平衡,虽为却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高超本领,是每一个求道之人都应该终生去修炼的。
-
古本合校
会抱之木,作于毫末。
九城之台,作于累土。
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合抱的树木,生长于细微的树苗。
九座城那么大的土台,建造于堆积沙土。
百仞的高处,开始于脚下。
真经解读
老子提出,为与治要在无有与未乱之时就开始着手,要早作准备、及时处理。可崇尚无为的老子为何又如此讲究掌握先机呢?其原因就在于万事万物的生长与演变都有一个过程,而每个过程都有一个开端,在开端处甚至未开端处着手,要比等到事物发展壮大或者错失良机之后再干容易得多。
因此老子又列举了三种事物来强调开端的重要性,它们分别是合抱大树、九城土台和百仞高峰。这三种事物虽然都很高大,但也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开端起步的。几人合抱的大树是从小树苗长出来的,九城之大的土台是从小土堆建起来的,百仞(一仞相当于1.7米左右,约一人高)之高的去处是从第一步开始走上去的。这些都是非常浅显而朴素的道理。老子告诉人们,抓住了事物的开端,也就抓住了事物的龙头。所以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
古本合校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处理它在它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治理它在它尚未混乱的时候。
真经解读
本节讲的是为的方法。老子告诉人们,有一种为是无为之为,并向人们揭示了,这种无为之为到底应该怎么个为法。根据上述两个常识及其中蕴含的道理,老子又得出两个推论:“其未兆也,易谋也”可推导出“为之于其无有”;“其几也,易践也”可推导出“治之于其未乱”。“为之于其无有”即事先做好准备,也就是未雨绸缪、有先见之明。“治之于其未乱”即在刚有苗头尚未混乱之时便及时治理,此谓重视预兆、及时行动的处事原则。
老子讲“治之于其未乱”,重点是在对预兆的把握和治理的及时性上。而通行本《道德经》则把“其霖也,易畟也。其几也,易践也。”改成了“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于是“治之于未乱”便相当于防患于未然,重点被后人转移到防患这件事上去了。如此一来,“治之于未乱”就成了专制皇权的独门利器,他们时刻保持警惕,准备着消解脆弱的势力,分裂微小的组织。好好的治世之道就这样变成了对反对者实施严厉镇压的专制主义思想。他们所做的就是将异党扼杀在摇篮之中,以求不留后患。这便是老子之道被后人篡改为王霸之术的一个证据。
老子通过在“未兆”之时的谋划和对“几”的依循来实现未雨绸缪与见机行事,而后人却把他的治世之方局限在防患于未然。要知道,防患之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是把“患”摆到了首要位置,其结果就是“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这就像有些人总想预防疾病,结果越防越病的情况一样。因为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去防病,而不是努力保持健康、增强体质。
-
古本合校
其安也,易困也。
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霖也,易畟也。
其几也,易践也。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它安静的时候,容易控制。
它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谋划。
那种小雨,容易耕地。
那种预兆,容易依循。
真经解读
其安也,易困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事物安静的时候总会比混乱的时候容易控制。这是一个常识,不需要多解释。不过老子从这个常识中发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事物还没有显现征兆的时候,更容易进行谋划以便于控制。比如某些事物尚未出现混乱的苗头,而此时就细心谋划,以保持其平静的状态,这样它就不致产生混乱了。
其霖也,易畟也。其几也,易践也。
春雨纷纷意味着土地湿润,应该开始耕种了。这也是一个常识,农民知道下雨之后容易耕地翻土,而且有利于种子生长。老子从这个常识中得出了另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发现了预兆,就很容易依循它而行动,人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马上把接下来该做的事都做好。这就像农民总是在雨后忙着耕种一样,抓住了有利时机,就能事半功倍。
- Laat meer z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