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你知道哪些值得一去的历史遗迹?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17集。

    这一集,咱们还是一起唠一唠,哈尔滨这座具有特别历史记忆的现代繁华大都市,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历史遗迹吧。

    如果我,们有一天真的可以穿越回一百年多前的傅家店一带,也就是现在哈尔滨市的道外区。

    我们便可以亲眼见证、亲耳倾听、亲身体验,那个年代独具特色的场景。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也引发了以沙俄为中心的东欧人南下的第二次移民潮。

    由于,哈尔滨的地理位置,是中东铁路干线、支线的交汇点。

    好多逃亡的东欧旧贵族、商人、诗人、律师、官老爷们,带着他们全家老少,

    挤破头似的,冲上中东铁路的列车,就往咱们大哈尔滨这嘎达跑。

    似乎,哈尔滨这个神秘的名字,就如同他们心中一片纯洁而奇妙的圣土似的,

    让他们带着内心,求生的希望、无限的憧憬,纷至沓来、蜂拥而至啊。

    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几十个国家的无数行业精英、

    商贾、文人墨客、艺术家、设计师、服务生、工人、士兵,熙来攘往的。

    在傅家店、新市街等地域性商业中心,

    各种类型的制造业工厂、商业店铺、娱乐场所,琳琅满目的,非常热闹。

    所以,不止是能听到来自于中国天南海北不同地区的各种本土口音,而且还能听到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外语方言。

    甚至,那个时候,恐怕,就连松花江里游来游去的大大小小的鱼儿,都有不同的国籍啊。

    我们再说回,那座对哈尔滨这座城市具有着决定性意义的松花江铁路大桥。

    这座大桥由俄罗斯桥梁专家、中东铁路工程局 桥梁总工程师 连多夫斯基 亲自监督,

    由俄国总工程师阿列克谢罗夫 负责带队施工、建设完成。

    工程技术人员都来自沙俄,绝大多数劳工是中国人。

    桥长1027.2米, 宽7.2米, 大桥19孔,

    钢梁中南侧8孔,下承曲弦钢桁[heng2]梁,是由比利时多泳工厂制造;

    北侧11孔上承华伦式钢桁梁,由沙俄制造。

    同时,俄国人建造的铁路江上俱乐部,位置就在松花江火车站的原址。

    我记得小时候,每一次到江沿儿去玩儿,

    总会到在这座大桥下的、这个俱乐部门口的、公交车站、上下车。

    我非常想念四季分明的哈尔滨,

    我喜欢,开春时节,松花江面跑冰排,解封通航,万物复苏的场景。

    我也喜欢,夏季百花齐放,碧水蓝天,江鸥飞翔,鱼跃水面的场景。

    我还喜欢,秋天里果实丰收,万里无云,白桦林、参天杨的树叶风中唰唰作响的场景。

    我更喜欢,冰天雪地里,所有人穿的都像企鹅一样,为这座美丽而富饶的都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你知道哪些值得一去的历史遗迹?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16集。

    这一集,继续和老铁们唠一唠,哈尔滨这座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历史遗迹吗?

    一百多年前,随着中东铁路的开建,许多东北地区以外的本土劳工,境外欧亚地区的一些难民,

    就像开春之后、滚滚涌动的松花江水一样,来到中东铁路周边的沿线谋生,

    当时,他们大都居住在傅家店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道外区。

    这个地区,承载了太多太多关于哈尔滨这座古城的诸多历史记忆。

    只不过,一百多年前,傅家店还并没有被划入到中东铁路的附属地版图之中。

    伴随着一批批为生活奔波的人的到来,

    傅家店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各类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在此繁荣发展。

    我们大哈勒滨的老辈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那就是:

    “先有傅家甸,后有哈勒滨”。

    换句话说,在很多人的认知里,

    傅家甸是哈尔滨这座具有中西合璧文化特色的国际化都市的核心起点和源头。

    前几集也提到过,在清朝政府一统中国大地之后,

    当权者就把东北一带视为其龙兴之地、尤加完全封闭的特权保护。

    你把它理解为,是他们满清皇族独享的后花园也好,当做是对外蒙、沙俄的军事屏障战略也罢。

    反正,历史已定,再也无法改写。

    雍正掌权的时候,他在阿勒楚喀建了都城。阿勒楚喀就是现在的哈尔滨阿城区。

    乾隆在位的时候,一位来自山西太原、叫傅振基的官员,到马场甸子这边来当差。

    随着他带领一家老小,又是开垦荒地,又是打猎捕鱼的,逐渐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内地移民,

    傅家的后人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开设了旅店、餐馆。

    慢慢的,这个地区的经济就发展起来了,留在这里定居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了。

    正是因为,是傅家人在这个地方最先落户的,

    久而久之,“傅家店”,是店铺的店,就成为这里约定俗成、被官方认可、逐渐闻名遐迩的地名。

    不过,为了防止沙俄人在东北地区独大称霸,清政府后来就设立了滨江厅,

    同时,1908年在职的同知何厚琦,

    就以店铺的店字、作为地名使用时格局太小了为由,把这个店就改为沉甸甸的甸了。

    而,对于东北龙兴之地的解封,是在光绪年间的1880年代。

    当时,关内以里的地区灾荒严重,尤其是山东的百姓纷纷为了求生、逃荒移民到东北地区。

    他们所有人必经的一道关口就是山海关。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闯关东。

    闯这个字,用的特别妙。

    因为闭关了长达两百年之久,很多人是不知道关外具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情况的。

    闯过去,活下来,那就等于是开启了崭新的人生了。

    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就是现在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

    这也就是,我们一些北方人普遍认同的东北四省的说法的源头所在。

    闯关东,这个词儿啊,不仅定义了清末民初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民生历史现象,

    而且形象的描绘出了,因为自然灾害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华北平原的民众大规模迁移至东北平原的整个过程。

    这种历史性的现象级大事件,也使得我大东北地区、尤其是傅家甸一带。

    人气旺盛、与日俱增,促使了各行各业的蒸蒸日上和蓬勃发展。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你知道哪些值得一去的历史遗迹?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15集。

    你知道,哈尔滨,这座我大中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历史遗迹吗?

    哈尔滨这座城市,在我的心中,可以称之为是一座圣都,历史悠远、文化多元,保留了很多独具历史特色的遗迹。

    所以,我还是首先要特别推荐,大家先去看看那一座由沙俄人设计、但却凝聚无数中国人血汗的老江桥。

    因为它和后来的哈尔滨市的成立,关系密不可分。

    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次走上那座桥,头顶蓝天、脚踏碧水,

    在半空中横跨松花江、从南岸走到北岸,还是自己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

    也就是跟着父母一起住在道外区滨江站那个不到七平米小屋的那几年里。

    那是一个暑假晴朗的周末下午,我老爸带着我,走上那座具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大桥。

    由于这座桥中间的火车铁轨,行人通道是单向行走的,而且非常狭窄,也就是两个成年人肩并肩并行的一个宽度。

    而脚下只是有一些相隔的铁片连接而成,对于孩子而言,脚下的人来说,确实非常危险。

    所以,我当时走上去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实在是太害怕了。

    不仅和自己只有屈指可数的一两米的身边,就会时常飞速驶过一辆从境外、

    或哈尔滨郊外驶入哈尔滨市区的绿皮火车,耳边呼啸着的风声,夹杂着铁板、铁片、铁钉的震颤声。

    而且,脚下就是涛涛流淌的松花江。那种体验,我此生难忘。

    小时候怕的要死,现在回想起来,却是异常有趣。

    由于老江桥年久失修,脚下的铁板时常有弯曲变形、疑似断裂的地方。

    迈出前几百步的时候,胆战心惊的。

    使劲的搂着老爸的腰,死死拽着他衣服的手。

    生怕一不小心,鞋子别脚底下那些铁片的空隙中而摔倒,

    其实,最怕的还是摔倒后,重心不稳,掉进松花江里,被冲走了!

    但是,走到大桥中间区域的时候,胆子就变大了很多,

    逐渐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脚下的铁板空隙转移到了正前方,以及周边的风景了。

    此外,还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几只美丽的江鸥,从周围飞过。

    如果大家有机会走上去瞧瞧,那一定会是既刺激又兴奋的体验。

    这座铁桥的存在,虽然背后确实包含了这片大地上一段真实发生过的、屈辱的历史,

    但是,在它服役使用期间的113年里,从根本上解决了跨境、跨地区、跨江的物资与人力的运输问题。

    我老妈当年下乡的农场就在松花江的江北地区,

    她可以比较方便的、隔三差五就可以从大桥上走着回家来,常看看我姥姥、姥爷,和兄弟姐妹。

    这座铁路桥没有建造之前,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政府统治时期,

    这一片地带,叫做傅家甸,还只是松花江边上的一块沼泽地。逐渐由沼泽变为耕地。

    随着中东铁路的开工,铁路沿线的经济、文化、政治也就陆续发展起来了。

    大量的店铺和工厂被创建起来,人气就越来越旺,变得非常繁华、热闹。

    可以说,和香港、深圳差不多,类似的人多、地少。

    所以,再后来,为了满足民生的基本需要,傅家甸的东边又新设立一个市场,这就是后来的新市街。

    到了1929年,滨江市成立时,傅家甸才正式成为了滨江市的管辖区之一。

    每座城市的诞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越是经过了历史沉淀的城市,越具有人文内涵的魅力。

    而今,经过改造修缮的老江桥,成为了中东铁路博物馆,桥面上铺设了玻璃栈道。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松花江铁路大桥

    #中东铁路博物馆

  • #二月二要理发的由来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14集。

    前几期啊,咱们聊了好多关于我大哈勒滨这座历史古城的由来,

    今天咱们换个轻松一点儿的话题,各位听友老铁们,

    回过头来,和大伙儿唠一唠哈尔滨在二月二、龙抬头那天会发生的各种热闹事儿。

    一起听听这个冰雕雪砌的城市,在二月二的这一天都有什么有趣的新鲜玩意儿。

    首先呢,我们大哈尔滨人民,这一天啊,大都有早早起床、不睡懒觉的习惯。

    二月二嘛,咱得龙抬头,这可是咱们全国人心照不宣的大日子,是吉祥开始的好兆头。

    家家户户都忙活着做开门红。搞得像打仗似的,买菜、炖肉、拌面条、蒸包子,忙得不亦乐乎。

    家里长辈们都会琢磨这,怎么才能让自家人在这一天过得风风光光、贼拉的有面子。

    大都希望能借此,沾点儿龙气,祈愿新一年的粮食多多、降雨充足、米面满仓。

    要是你出门转悠转悠,早市里上的那些小吃摊儿,

    热火朝天的大馒头、棒碴粥,还有一些和龙有关的小零食。

    当你看着那些色彩斑斓的好吃的,一定会不禁感叹:“哎呀妈呀,这也太好吃了吧……”

    不过,这仅仅只是哈尔滨二月二的小道菜而已。

    真正吸引眼球的大型活动,就是锣鼓声天的舞龙表演。

    那画面,也一定会整得你激动得不要不要的。

    特别是哈尔滨那边的舞龙团,那可是名声在外,木得说。

    他们身披彩衣,臂扭大龙,在大街小巷穿行着,简直就是视觉大餐!

    而且,每年的二月二,大街小巷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冰雕作品。

    有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的龙,还有一些神话故事中、和龙相关的人物雕塑。

    哈尔滨的二月二,真的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节日!

    一定会是有让你流连忘返的特别回忆的。

    如果你能哪年有机会踩点儿这一天,在哈尔滨的话,我想,你绝对会被这里的气氛所感染。

    哈尔滨当地的很多老炮儿们,大都非常重视二月二这一天,咋过法儿呗?

    这可不是一般的节儿啊,老一辈儿人都特别在意它。

    如果是大街小巷简直热闹得像过春节似的,一点儿也不为过啊。

    再给你们分享一个极具有哈尔滨地域特色的民俗典故,

    二月二这一天,我们哈尔滨人的正餐里,也就有午饭环节,必须得有一碗热面条子,

    还必须得是龙须面,这就叫"扶龙须",寓意着今年的日子能够美满,地里的庄稼全都能长势喜人。

    哈尔滨的街头巷尾的小摊,只要和龙沾边儿的,一应俱全,像是龙须饼啊,龙须糖啊之类的,

    不仅是为了好吃,最最重要的是象征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除了在哈尔滨,其实,在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龙须饼的习惯。

    传闻龙王怜悯凡人,曾违背玉皇大帝的命令,为干旱的人间下了一场大雨,

    由此他受到了重罚,人们为了纪念龙王,所以,会在这天食用龙须饼。

    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那就得理发,

    这一天,恐怕是所有理发馆、美发厅、个人造型艺术沙龙生意全年最红火的时候了。

    就算是10元快剪的小门店,那也是肉眼可见的排队长龙啊。

    大家宁愿等待几个小时,也为了能让自己今天有个龙抬头的好寓意。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你知道哪些历史之“最”?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13集。

    今天咱们继续聊聊一百二十年前,沙俄人对我们中国人搞的那点儿恶心事儿。

    1900年7月份,庚子俄难就发生了,整整17万俄军入侵我大东北。

    黑龙江的爱国将军寿山被逼自尽了,

    其他军官比如吉林将军长顺、盛京将军增祺,无力抵挡,只能纷纷选择缴械投降。

    除此之外啊,那些可怜外东北的中国老百姓数以千计、万计的被赶进了黑龙江,

    老幼妇孺几乎一个都没放过。场面惨不忍睹。

    说真的,要是你们在场,估计要哭得撕心裂肺,痛骂他们杀千刀的罪行天理难容啊。

    要是屏幕上有个连发霰弹枪,你指定会立马给自己装备上。

    二话不说,怒发冲冠、热血沸腾的,原地就把那些丧心病狂的刽子手全给突突了啊。

    只可惜,我们永远都没有办法穿越回那一时刻。

    泯灭人性的大规模屠城侵略行为,持续了三个月。

    如果,我能穿越回到1897年8月,我一定会想办法尽全力去阻止中东铁路的开建;

    如果,我能穿越回到1898年6月,我一定会想办法尽全力去阻止铁路工司搬到哈尔滨;

    如果,我能穿越回到1899年10月,我一定会想办法尽全力去阻止哈尔滨火车站完工;

    就算是完工了,我一定会想办法尽全力去阻止,不让哈尔滨火车站成为中俄东清铁路的中心枢纽站。

    如果,我能穿越回到1903年2月,我一定会想办法尽全力去阻止中东铁路通车;

    我不会让这个工程司改名叫中东铁路管理局;

    不会让中东铁路管理局设立“哈尔滨城市公共事业管理自治委员会"。

    然而,就算我阻止了沙俄人的入侵,

    我还能阻止得了之后的德国人、日本人、意大利人,无数的N国人的吗?

    人生没有如果、历史没有假设。

    自从我大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老毛子沙俄人的地盘之后,

    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原始雏形,就开始快速勾勒起来了。

    当初的埠头区,就是咱们现在的哈尔滨市道里区;

    秦家岗,就是咱们现在的哈尔滨市南岗区;

    上号也就是那个时候的田家烧锅镇一带,咱们现在的哈尔滨市香坊区。

    相继被划到中东铁路周边的附属地。

    这一片黄金三角地带,基本上就是当时沙俄统治下的哈尔滨自治市的核心版图。

    当时的中东铁路,是分为主干线和南延线的。

    主干线是从俄国的赤塔,经过满洲里、齐齐哈尔、哈尔滨、绥芬河,继而抵达此前被清征服割让给他们的海参崴。

    南延线则是从哈尔滨南下,经过长春、沈阳,抵达旅大(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大连市),其中旅顺口是他们打开中国后花园的另一扇大门。

    从1898年到1926年期间的28年里,

    哈尔滨一直是由沙俄人统治的国中之国,

    他们在我国领土上建起了便于夺取了中国内陆的资源和财富的铁路线,

    他们带着老婆孩子、吃着火锅唱着歌,每天从早到晚过得那是乐呵呵笑嘻嘻,恨不得开心得要死。

    这眼巴巴的瞅着东北地区瞬间就沦陷了,清朝政府才算是清醒过来、才后知后觉的开始筹备反击。

    沙俄战败之后,被他们侵占的大部分东北领土,才重新回到国控手中。

    哎,想想啊……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可是,为什么我并不想就让它就这么随随便便的随风飘散呢?

    就是因为,有些离奇的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

    以史明智,才能让幸运又幸福的我们,更好的珍惜现在、创造未来呀!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12:中东铁路与哈尔滨市的由来(1)

    #历史中的离奇事件,你知道哪些?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12集。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当年那场闹剧。

    19世纪末,沙俄人跟我们中国人之间搞的那点儿不要脸的破事儿。

    没错,那就是大家熟悉的中东铁路事件。

    老外占地方,把咱们东北这嘎达,折腾得是乌烟瘴气的,

    整得我们大哈勒滨那儿的居民,大家都苦逼哈哈的。

    下面,我就给你们讲讲,其中一些很可能快要被以往那些事儿吧。

    首先啊,这条中东铁路不是咱自己要修的,而是俄国人死乞白赖抢占了地盘、瓜分了土地之后才要大兴土木的。

    送到他们沙俄人手里的那一片国土面积实在老大了。

    只想拍你膝盖骨的老兄,美其名曰是要“租”我们东北的那片地方六十年。

    一开始呢,人家是说,只要建一条铁路,就行了。

    甲午战争结束以后,1895年,中俄就开始在基建工程方面,开展起来了深度合作。

    可说白了,傻子都看得出来的事情,清政府能不明白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和对方的狼子野心吗?

    沙俄要求借东北的地界儿,修建中东铁路,主要是方便俄国运人、运装备、运物资。

    这铁路一动工、开建起来,就不断需要大量的劳工。

    所以,那个时候,既有当地原住民,也有关内的人、关外的人。

    来咱们大东北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那是与日俱增啊。

    据说,到了1900年,东北地区的总人口已经上升到了2000万人啦!

    为了上下班方便,大部分劳工和家庭会选择居住在傅家甸一带。

    有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经济流量啊。

    说到这儿啊,我得多提一嘴,你们知道当初外东北的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吗?

    啊对,就是那些曾经属于我们中国的地方,现在已经全都归人家老毛子了。

    这事儿啊,让人心寒。

    没错,这帮俄国佬就是用了三个月的时候,就暴力的占领了东北全境。

    这还不算完,接下俩,他们老毛子一脸洋洋得意,开始把自己的国人外东北那边移民。

    按当时的政策,每个人都能分到100俄亩的土地,来了就能当地主。

    可是,那么多的荒地,谁来开垦、播种、插秧、浇水、收割呢?

    那肯定是得找咱们中国的劳工奴隶呗!

    当初市面上流通的一部分银元上,还曾有过“中东铁路”字样的图案。

    在中东铁路的设计图上,哈尔滨就是这个东北三角地带的核心枢纽。

    因为,人性中的暴力冲动永远只是一时的,

    而人性的本能会驱使人们更加倾向安于享乐。

    所以,时间一长,士兵们都不愿千里迢迢、跨国远战打仗,

    沙俄国内也有反战的声音在一直对抗着当局执政者。

    为了安慰背井离乡、讨伐我大东北的沙俄战士们,

    驻守哈尔滨的沙俄管理者,他们被迫建起了圣·索菲亚教堂,这个玩意儿。

    最后,他们只能想出了另一大招儿——那就是,建立哈尔滨市。

    给来到哈尔滨的那些亚欧移民,一个所谓温暖的家、一个安乐窝吧!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11:黄俄计划与哈尔滨市的由来

    #你知道哪些满载故事的建筑?#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11集。

    此前的哈尔滨并不大,只是由松花江支流沿岸的几个屯集合在一起的小渔村,而已。

    随着关内人解禁后的北上垦荒,以及沙俄及欧洲移民的南下入侵。

    19世纪末,哈尔滨地区已经出现了几十个村屯,大约有三万左右的国民人口。

    由于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持续膨胀,为城市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896年到1903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九年,

    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

    中东铁路建成和进入运营的时候,哈尔滨已经从小渔村蜕变,形成了近代城市的雏形。

    20世纪初,我大哈尔滨就已经成为了国际性商埠。

    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多人的侨民来到哈尔滨,19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

    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逐渐确立起了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地位。

    哈尔滨火车站的设计风格,以及站前那座充满浓浓俄式风情的花园吸引了很多俄罗斯人。

    大批中国人被雇佣为劳工参与铁路修筑,大多在傅家店居住。

    他们不仅是专家和技术工人,还包括商人、农民、流亡贵族和冒险家。

    得益于沙俄的移民政策,这些人纷纷来到哈尔滨居住。

    在1900年,当建设铁路桥的场景如火如荼进行时,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也在不远处悄然酝酿。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大量沙俄时代的旧贵族、商人以及被视为革命目标的军官和政府官员纷纷带着家人来到哈尔滨寻求避难。

    同时,一些律师、作家、艺术家等人也涌向这里,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移民潮。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20年末,由于西伯利亚地区连续几年的饥荒,大批上层人士、下层官兵以及各种俄国难民如潮水般涌入哈尔滨。

    这使得哈尔滨地区的俄国人数量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

    其实,更早些时候,从1880年开始,沙俄就一直把吞并中国东北地区,作为版图扩张计划的既定国策之一。

    一直在酝酿着,打算建设一条贯穿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线。

    把远东重镇 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在1860年11月14日以前还原本属于中国清政府所有的海参崴)

    与他们沙俄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东段连接在一起。

    26岁的沙皇帝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继位以前,

    他曾经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游历过希腊、埃及、印度、日本、中国和西伯利亚。

    他也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到访过亚洲的皇帝。继位之后,他就开始逐步执行黄俄计划了。

    啥叫黄俄计划呢?

    在尼古拉二世看来,既然两百年前,他们沙俄能把前乌克兰变成小俄罗斯;

    两百年后,他们为什么不能将大清帝国长城以北的土地,变成黄俄罗斯呢?

    于是,修建中东铁路就成为了他们染指我大东北的第一步。

    而哈尔滨就成为了黄俄计划的核心地区。

    黄俄计划的第二步,是在1897年夺取了旅顺口作为自己的海军港口。

    第三步,便是1900年全面入侵我大东北。

    但凡是涉及到侵略战争,侵略方政府的内部一定都会出现分歧,有主战的,自然就会有主和的。

    而,其中主和的,也未必都是真正站在维护和平的角度。

    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组织打仗,都需要丰厚的财政支持和充足的军需物资。

    而负责掏钱捐物的部门和团体,肯定是不会乐意看到,

    那些只花钱不赚钱的部门和团队超过其承受范围的大手大脚,毫无节制的劳民伤财。

    所以,打仗到底该怎么打仗?也有两种常见的对立模式。

    要么是相对持久的割据战,经济战,殖民站,慢慢渗透,一口一口的蚕食吃掉;

    要么就是简单粗暴的政治侵略战,速战速决,武力征服,就算是屠城也要把地盘抢占下来!

    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而言,没有永远的政权,只有永远的战争。

    而对于人类的本性而言,没有永远的敌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但归根结底,小到个人,大到社会群体,逃不出马斯洛那几个层次的需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

    无非都是为了生存,生是活着,存是活着的价值。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10:康熙禁关令与哈尔滨市的由来

    #大城市是自由还是牢笼???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10集。

    原本,傅家店的店,是旅店的店,店铺的店。传说是因为一个姓傅的人在这个地方开店而得名。

    可,到底是因为1888年傅宝善开的小旅店而得名,还是傅连山、傅海山兄弟俩开的小旅店,历史上说法不一。

    不过,两个版本的传说,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从山东来的,都会治病救人。

    后来,1908年即将卸任的同知何厚琦,就以旅店的“店”字作为地名,含义太窄了为由,改为沉甸甸的甸了。

    因为,古代都城的城郭以外的地方,称为郊;而郊外,就称为甸。

    可见,何厚琦这个地名改的还是恰到好处的,也让傅家甸从此成为了滨江厅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来重重的痕迹。

    根据《哈尔滨历史大事要览》记载,早在1906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二年,就出现过以“傅家甸”作为地名的公文,表明当时是“店”“甸”的称谓是并用的。所以,很有可能,改名并非是何厚琦的原创,只是他最终拍板决定的。

    尽管那个时候,傅家甸与哈尔滨还没有太多的关联。

    相较于1907年3月上任的第一任同知朱启泾,和1909年4月上任的第三任同知章绍洙,1911年1月上任的第四任同知林世瀚,这前后其他三位,何厚琦在任的时候,对于哈尔滨早期的城市发展建设,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离开傅家甸之后,何厚琦就不断升职,担任过长春府知府兼吉林省榷[què]运局总办,奉天省东边道尹、辽沈道尹兼相关地区的交涉员。

    交涉员,基本就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由此可见,何厚琦的政治才能很是不一般!

    从古至今,哈尔滨就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

    如果,你能够穿越重返回三百多年前,可能会对这句话产生另一层的理解。

    1668年,也就是康熙七年,咱这位爷啊考虑到,

    明末清初的战争,以及满人的举族南下、入主中原,导致东北地区的人口锐减,耕地荒芜,生存环境被破坏得非常严重。

    但是,总是要为自己本族留点退路。万一,日后中原发生变故,也好落叶归根,不至于无家可归,成为丧家之犬。

    所以,在清军入关以后,为了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康熙就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

    对关东地区实行了禁封政策,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

    说白了,清朝封禁东北,原本是为了维护满洲贵族在东北地区的特殊利益,独享广袤的自然经济资源。

    同时,又将东北打造成了八旗兵源基地,对中原军事威慑,对蒙古军事钳制,以实现控驭中外、对全国实施有效统治的总体战略。

    然而,这种弊大于利的封闭政策,或许只有关内被流放的囚犯可能会出关、前往东北的局面,导致了东北大部分土地成了无人区。

    三百年前,1725年,雍正继位的第三年头,在松花江中游的吉林重镇阿勒楚喀[ka1]城,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阿城区,设置了阿勒楚喀副都统,负责管理拉林河、穆棱河、蚂蚁河等流域的八旗事务。

    雍正五年,在牡丹江注入松花江汇口的三姓城,也就是现在哈尔滨的依兰县,设置了三姓副都统,负责管辖黑龙江下游、包括库页岛以及沿海诸岛八旗、和各少数民族等五十六姓。

    1756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一年,哈尔滨归阿拉楚喀所管辖,属于吉林将军。清末民初,哈尔滨归吉林省滨江县管辖。

    清代著名的边外七镇是吉林乌拉、宁古塔、伯都讷新城、三姓也就是现在的依兰县、卜魁也就是现在的齐齐哈尔市、墨尔根也就是现在的嫩江市、瑷珲也就是现在的黑河市。是当时驿路和水运交通的七大中心枢纽。

    到1860年以前,近200年里,关内和关外的移民,贸易以及文化交流,全然骤停。

    你大清朝不稀罕,不重视,不管理的边疆地带,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的八十年里,沙俄就没有停止过对我大东北,尤其大黑龙江地区的侵略。

    1860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割走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清政府中高层的满族领导们这才意识到,过去的封关令是多么的得不偿失,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何谈守卫边疆呢?

    这才开始悄无声息的慢慢解禁,默认了大批普通老百姓的闯关东之举。

    其实,就算是他们不希望看到关内人口外迁,但面临已经逐渐失控,无法挽回的政局,人心难聚了。

    清中后期,主要是从1860年到1895年间,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的实施,

    很多关内人、尤其是山东人跑到我大东北来讨生活,主要是开荒种地。大量的满汉百姓移居哈尔滨地区。

    因为那时候的无主之地太多了,谁开垦了,那就是谁的。有本事占地为王的,就都是地主了。

    这对于在关内诸多没有自己土地的底层贫苦百姓来说,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09:老江桥与哈尔滨市的由来

    #你知道哪些满载故事的建筑?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9集。

    在4万5千多天以前,我大哈尔滨这个没有城墙的小渔村,

    随着1896年《中俄密约》开始生效,以及中东铁路项目的逐渐启动,

    仅在之后短短的三十年里,就飞速发展成为了国际性大都市,

    甚至可以媲美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

    形成了南有上海滩,北有哈尔滨的南北呼应的旧中国之两大繁华盛景。

    在当时整个亚洲范围内,应该也是首屈一指,凤毛麟角的存在。

    松花江滨洲铁路桥是在1898年开始测量、设计的。

    在光绪二十六年到二十七年,也就是1900-1901年期间,

    由俄罗斯桥梁专家、中东铁路工程局 桥梁总工程师 连多夫斯基 亲自监督,

    由工程师 阿列克谢罗夫 负责施工建设完成。

    190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10月2日交付使用。

    桥身总长是949.185米。我们大哈尔滨人会习惯性的称呼它为,老江桥。

    在那之后的二十年里,沙俄通过在东北的铁路建设,逐步加深了对我大东北领土主权的控制。

    而这种控制,也为哈尔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政治环境上的基础。

    我大哈尔滨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外来的人口和资本,

    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当时那个年代里,一个重要的工业和商业中心。

    “哈尔滨”这个名字的由来,一直以来都有满语和俄语两种说法。

    但是,“哈尔滨市”这一名称的诞生,是和中东铁路的建立息息相关。

    与此同时,中东铁路的完工,也使得哈尔滨地区,被划分为了哈尔滨自治市和傅家店(即傅家甸)两个部分。

    当时,哈尔滨自治市地区包括了埠[bu4]头区,也就是现在的道里区和秦家岗新市街(果戈里大街)、也就是现在的南岗区中心区域。

    关于老江桥和中东铁路的传说故事,咱们留着之后接着讲。

    因为刚刚说到了傅家店,咱们在一起追溯回120年前。

    1905年的时候,清政府开始管辖傅家店地区。

    当时,傅家店还是隶属于吉林省滨江厅。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很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叫何厚琦,字子璋。

    传说,1867年他出生于山西灵石县祖里的一个书香翰墨之家,死于1923年的乱世。

    别看此人生平短暂,但是一辈子都在东三省地区当官。他年少有为,高中举人。

    从晚清时期的1897年开始,相继历任了吉林省通化的知县、奉天省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锦县的知县、辽阳的知州。

    十年之后,1907年1月23日,清政府奉旨奏准,在傅家店地区增设了,滨江厅江防同知的官位。

    1907年3月到1908年1月,朱启泾担任第一任的江防同知。

    朱启泾卸任后,何厚琦担任了清末第二任滨江厅的江防同知。直到到1909年4月。

    此人既具有政治才干,为政宽平,知人善任;又充满着文人雅趣。

    传说他嗜古不倦,精于览赏,金石书画,广藏甚实。

    他收藏的唐代《李思训碑》,也称为《云麾[hui1]将军碑》,可谓是千年古迹。

    同知,这个官名呐,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

    到了明清时期,就频繁出现了。

    同知就是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

    知府不想干、不会干、或者没时间干的工作,就需要同知去完成和解决。

    这个岗位的head-count,一般就是设一两个人,但并不是固定的。

    说白了,就相当于副县长,副市长的级别。什么脏活累活,费力不讨好的活儿,就一并交由同知全权处理。

    同知,一般负责是分管地方上的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同知的衙署,也就是在当地的政府办公大楼,就称为“厅”。

    当时,滨江地区是松花江最大的港口和铁路重镇。

    这个地方,与沙俄统治的哈尔滨自治市,也就是相隔一条中东铁路,东西相望,很近很近的距离。

    可见,滨江厅江防同知这个岗位,是身肩要职的。

    前几集,我也有讲到,滨江地区,傅家店一带就是后来现在的哈尔滨道外区。

    相较于前后其他几位同知,何厚琦在任的时候,对于哈尔滨早期的城市发展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08:龙行龘龘、前程朤朤(2)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8集。

    豆腐脑儿只放糖,

    冻梨刺身就红肠,

    热气球畅游松花江,

    人造月亮升起在索菲亚大教堂,

    鄂伦春族同胞牵着驯[xùn]鹿与你漫步街头唠家常。

    欢迎你,带着老婆带上孩儿,出城乘高铁,

    吃着烤肉哼着歌,喝着格瓦斯,啃着大列巴,

    来俺们东北大哈勒滨过春节呀!

    你可以到俺们这旮沓的原始大森林里泡温泉。

    可以去雪乡,赏日出,踩高跷,跳秧歌。

    可以吃着冰糖葫芦,一边听着二人转,一边剪着窗花儿。

    还可以坐特快列车去漠河,看极光。

    祝愿小伙伴儿在甲辰龙年里,

    行得顺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玩得开心、活得舒心。

    作为今年冬季里必玩儿之冰雪旅游城市名单中的顶流,

    我们大哈勒滨,方圆53000平方公里,

    不仅是有让你大饱口福的特色美食,

    还有让你流连忘返的独具美景,

    更有热情豪爽,真诚朴实的本土美人。

    尔滨欢迎你,我欢迎你的靠近!

    今天,丹丹给大家再分享一个只有我大哈勒滨有、而其他城市没有的景观吧!

    我接下来要讲的并不是,一年一度为期长达七十天之久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也不是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和国际冰雕展。

    而是在哈尔滨这座历史悠久的现代古城百年演变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两座大桥。

    也就是,我们尔滨人民口口相传的老江桥和新江桥。

    一、先来说说,那座百年历史的老江桥吧。

    它的全称叫做松花江滨洲铁路桥,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

    坐落于现在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滨州铁路2741公里处。

    原为中东铁路西部线(滨洲线)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也是中东铁路沿线跨度最大的单线铁路桥。当年被称为“第一松花江大桥”。

    在我们尔滨当地呐,过去这些年里,我们老哈尔滨人经常会简称为:铁路桥,老江桥。

    这座老江桥,从1901年10月2日投入使用开始,到2014年哈齐客专-松花江特大桥建成通车,松花江铁路大桥停止运营,整整历时113年之久。

    可就算是不再走火车了,这座至今已经有123岁的老江桥,仍然做为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两大区的分界桥。

    最为重要的是,它不仅是哈尔滨地标性的重要历史保护建筑之一,更是我们哈尔滨这座城市诞生之初的胎记之一。

    在本专辑的第3集和第4集,我讲到过,从古至今,我大哈勒滨就是一座从来没有城墙的城市。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哈尔滨就成为了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不堪忍受契丹的统治,率部起兵反辽,称帝建立金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定都于阿什河左岸的会宁府南白城,也就是后来的上京城,现在的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地区。而这位金太祖最伟大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建立金国后,任命当时的节度使完颜欢都的儿子完颜希尹创制了女真文字。尽管现今已经废弃了数百年,但是,那些遗留下来的考古资料,对于后世研究同为阿尔泰语系的日语和韩语的发展历史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不过,直到清朝末年的时候,其实,哈尔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周边只有几个相邻偏远、规模不大的屯镇。

    1894年爆发了甲午战争。也就是日本历史上所说的“日清战争”,朝鲜半岛历史上所说的“清日战争”,以及西方国家历史上所说的“第一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的结果就是给整个中华大地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此外,为当时日本国力提升、跻身进入国际帝国主义列强行列,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当时,清政府迫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不仅永久割让了台湾和附属岛屿,还要向各国赔偿巨款,但当时清朝政府陷入了战败后的颓靡状态,国库空虚,只能到处借钱。

    在《马关条约》签署的第二年,清政府本想联合沙俄对付日本,而沙俄最终想得到的却是清朝更多的土地、白银、人口和物资。

    于是在1896年6月3日,也就是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沙俄利用清政府无助的困境,以共同防御日本的借口,诱迫清朝派遣特使李鸿章,与俄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中俄密约》。

    根据《密约》第四条,三个月后,向沙俄控股的华俄道胜银行借钱给清政府的同时,由中国驻德、俄的公使许景澄,与该银行代表在柏林签订了《中东铁路合同》,成立了中俄合办的中国东省铁路公司。

    从那开始,沙俄不仅被清政府允许在我大东北域内修建铁路,而且还获得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中国领土、直达海参崴(也就是现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筑路特权。为沙俄利用该铁路的沿线势力,进一步深入侵占中国东北市场、控制东北地区领土主权提供了各种方便,也大大加强了沙俄在远东争夺霸权的地位。

    当时,沙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必须绕开对清政府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比如齐齐哈尔等地。

    由于身为小渔村的哈尔滨所处于的重要地理位置,便被沙俄选中,成为了中东铁路的核心总埠[bu4]。

    中东铁路的开建与大批沙俄人和欧亚移民的涌入,不仅仅决定了我们哈尔滨那座老江桥的由来,更是我大哈尔滨诞生与崛起的背后所尘封了上百年的关键历史要素。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07:龙行龘龘、前程朤朤(1)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7集。

    果真是龙行龘龘[da2]、前程朤朤[lang3]的好兆头啊!

    今年一、二月份,我东北大哈尔滨,这个关键词,多次登上国内外冰雪旅游的各大热搜榜单,吸引了越来越多全球家人们青睐和向往的目光。

    我本科是经济学专业的。能够深刻理解到人的流动,会带动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以及思想文化交流。在人类历史源远流淌的发展长河里,有什么比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转变,更为重要的东西吗?三千世界,,物是人非,变幻莫测。那些最终能够留下来,积淀而成可称之为大智慧的,并且值得在未来再被后人们继续传承五千年的东西,是我们这一代一代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彼此之间的沟通成果,以及我们人类与自然共存、与地球同生、与宇宙对话的交互方式。

    在跨越癸卯兔年和甲辰龙年春运期间的这四十天里,哈尔滨铁路局在日常运行图的基础之上,又加开了前往北京、上海、广州,临沂、大连和黑龙江省内各大主要城市的旅客列车116列,预计发送旅客约1300万人次。与此同时,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计划执行航班2万架次,最多的一天共有520架飞机从哈尔滨上空飞离,平均每2分46秒就要起飞1架客机。哈尔滨机场通过新开航线、加密航班、优化网络,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三亚、海口及粤港澳大湾区等热点城市至哈尔滨的航线上持续增加运力,以保障各地旅客的出行。预计将运送近300万人次,要比2019年春运期间同比增长24%。如果再加上哈尔滨公路客运汽车站预计运送旅客的人数,在这40天里,差不多总共会有2千万流动人次在哈尔滨境内出入。这个数字可是哈尔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一倍还要多啊。可见,如今我大哈勒滨的客运承载能力之强大呀!

    此外,从2023年12月1日起,我国对马来西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6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之后,哈尔滨机场也已陆续恢复了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雅库茨克、南萨哈林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以及日本大阪、新潟[xì]、越南芽庄等城市的往来航班,还提升了到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伊尔库茨克、韩国首尔和日本东京等城市的航班密度。这个寒假里,从全球各地来哈尔滨度假游玩儿的海外小伙伴们也比2019年同期翻了两三倍之多,前十大国外游客的客源地国家,分别是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这些国家不仅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和我大中国有着密切的深度交流,更是我们哈尔滨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们出国留学会首选的国家。

    所以说啊,想要全球的家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唯一方法,不是毫无休止的武力讨伐和侵略战争,而是彼此尊重,相互接纳的思想交流与文化融合。

    在即将告别这一去不复返的2023癸卯兔年之际,丹丹在这里,不仅要祝福我东北大哈尔滨的老铁们,以及全国各地的中华儿女们,而且还要祝福三年大疫过后幸存下来的、与我们每位伙伴儿都属于同一命运共同体的所有地球人,龙行龘龘、前程朤朤!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6、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05:哈喽,尔滨,元年(3)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6集。

    中华民国时期,在黑龙江地区,我大哈尔滨是唯一一座曾经4次被当时的执政政府设置为特别市的城市。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由此可见呐,我大哈勒滨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领域中的核心地位,足以堪称为我大东北要地之首。

    哈尔滨特别市,前前后后总共历时十五年左右。

    哈尔滨设治,是开始于清朝末年的1905年10月31日。但是,当时,市政大权却一直由沙俄人组成的“哈尔滨自治公议会”控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后,尽管中国政府虽然逐步收回了中东铁路附属地的主权、设置了东省特别区,但当时俄国自治会仍在哈尔滨当地,非法行使着权力。

    哈尔滨第一次被设立为特别市,是在1926年11月1日由当时东省特别行政区公署批准。所辖范围很小,只有埠[bu4]头区、也就是现在的道里区,和新市街、也就是现在的南岗区中心区域。大概200平方公里左右。其余所辖地区,统称称为“小特别市”。

    第二次是在1933年6月19日。为了统一哈尔滨地区的政权,伪满洲国务院决定成立新的哈尔滨特别市,当时哈尔滨的版图面积已经扩大到了930平方公里左右。囊括了哈尔滨特别市、“小特别市”、吉林省滨江市、黑龙江省松浦市、阿城县、呼兰县、滨江县即现在的哈市道外区等地。所以,当时,就有所谓“大哈尔滨”的叫法了。1937年7月又从特别市改回为了普通市,由滨江省管辖。

    第三次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政府为抢占地盘,8月31日宣布将东北划分为9个省2个特别市,其中就有哈尔滨。1946年1月1日,从“前苏联”红军手中接管了市政大权,宣布哈尔滨特别市政府成立。但是,短短不到四个月,随着前苏联红军撤离、国民党官员逃散。哈尔滨特别市政府火速解体。

    第四次是在1946年11月18日。在4月28日中共东北民主联军-松江军区部队解放了哈尔滨之后,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哈尔滨又改为了特别市,由东北政委会直接管辖,直到1949年2月6日。

    建国以后,1953年8月至1954年7月31日期间,哈尔滨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

    言归正状,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洗礼,有屈辱,有动荡,有变革,更有国民的良知和坚守,我大哈尔滨才慢慢儿的回归到了民族振兴发展道路的正轨上来了。

    自从2021年起,所辖9区7县,代管2个县级市。分为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阿城区、双城区,宾县、巴彦县、依兰县、延寿县、木兰县、通河县、方正县,五常市、尚志市。和一百年前相比,土地总面积足足扩大了200多倍。

    有人说,早晨,你在法国,坐一小时的车,就到德国了;再坐一小时,就到波兰了。

    同样的时间,你在哈尔滨道里区,坐一小时的车,可以到南岗区;再坐一小时,顶多能到香坊区。

    我记得小时候啊,经常是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我们南岗区这边下着大冰雹,可人家道外区那边还是晴空万里呢。

    应该是大部分的哈勒滨人都知道,我们城市的地图上基本没有一条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路。基本全都是邪向的。

    所以啊,哈尔滨那么大,没啥事儿别出去瞎转。特别容易迷路!

    也有人开玩笑说,分别在哈尔滨松花江两岸学习、工作、居住的男女朋友,那就算异地恋了。

    但是,再大的城市,有时,也会变得很小,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你的小学同学是你高中同学的初中同学,

    你的初中同学是你小学同学的高中同学,

    你的高中同学是你初中同学的小学同学,

    哈尔滨说小也挺小的,

    有些你不想遇见的人,却偏偏总会见面。

    哈尔滨说大也挺大的,

    再也找不到当年那些哭拥着说再见、却再也不见的人。

    尔,是你的意思;滨是靠近的意思。尔滨欢迎你,欢迎你靠近我!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05:哈喽,尔滨,元年(2)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5集。

    虽然我的户籍是我大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不过,以前小的时候,我还曾经跟随父母在道外区的滨江站附近的一间特困房里住过几年。

    那是当时我老爸他们单位为了解决厂内的一部分住宿特困职工而暂时分配的。那个小屋只有不到七平米大。

    我们仨口人住上下铺,和隔壁家的一对新婚夫妇共用一个大厨房;和旁边两户邻居,我们四家人共用一个室外的小卫生间。

    关于那间特困房,在我的印象里,最深刻的那三个记忆,还一直保留着。

    第一个深刻记忆呢,就是早晨上学上班的高峰期,大家要抢着上厕所。

    我最反感的就是,有的邻居叔叔婶婶儿特别喜欢在那个窄小的只有一个蹲坑,一个拉手水箱,却没有窗户的厕所里抽烟。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鼻炎是不是从那个时候落下病根儿的。

    第二个深刻记忆呢,就是按理说,也是奇怪了。我们在滨江站居住的地方,离松花江江边只有几站地的车程。

    居然还会由于当时自来水供水很紧张,所以,我们那几栋楼经常会在大白天停水,一停就是十几,二十个小时。

    我老妈每天晚上都需要大半夜起来,尽量接满家里的所有锅碗瓢盆。

    幸好我们共用的那个厨房,有两个水龙头。也就从来没有因为争抢接水而和邻居闹得不愉快过。

    第三个深刻记忆呢,就是那几年里,为了每次剩下几毛钱的公交车费,周末的时候父亲常常带着我步行几公里到松花江边去.

    我们总会习惯说是去江沿儿玩儿。江沿儿就是江边儿的意思。

    所以,可以很容易理解,为啥那个地方叫做滨江站了,就是字面的意思,是指靠近松花江边的火车站。

    建国后,滨江站是归属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车务段管辖的一等站。

    这座滨江站是非常具有历史典故的。是由日本人始建于伪满政府时期的1934年1月份。距离当下,已经整整九十年了。

    它的全称叫做哈尔滨滨江火车站,它的旧址,位于现在的道外区滨江街2号,距离哈尔滨火车站2.5公里、三棵树站6公里,是原中东铁路和拉滨线联络线的上车站之一。主要线路是滨北铁路段-哈尔滨站起点线和东门联络线。

    1934年,同时也是民国二十三年;满洲国大同三年,康德元年。日本昭和九年。

    哈尔滨是从1932年2月5日开始被日军占领的,那个时候,北满局势已经基本趋于稳定,关东军司令部连续召开“建国幕僚会议”。

    2月18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独立宣言》称,即日起满蒙地区完全独立,同中国中央政府脱离关系。随后,日军便开始攻打热河。

    3月初,日本策划成立了“满洲国”,扶持溥仪在“新京”也就是现在吉林省长春市,正式就任执政,建年号为“大同”。

    但是,当时的国际联盟组织并不承认伪满独立,并向日方提出了强烈抗议。1933年2月24日,国际联盟大会报告指出:

    东北主权属于中华民国;

    日本违反国联盟约,占取中国领土并使之独立;

    “九一八事变”中,日军行动并非自卫;

    “满洲国”是日本参谋本部指导组织的,并非出自民族自决的运动。

    也是在当天,日本帝国主义宣布退出国联,并加紧了对中国内陆版图的侵略。在强占了东三省之后,试图进一步控制华北地区。

    1934年初,“满洲国”更名为“满洲帝国”。执政的溥仪也得偿所愿的,改称为了“皇帝”,改“年号”为“康德”。

    当时的哈尔滨,是叫做哈尔滨特别市。听我太爷爷讲啊,所谓的特别市,也叫做院辖市,基本就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的概念了。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04:哈喽,尔滨,元年(1)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4集。
    没错,我还是你们熟悉的那个尔滨丫头,丹丹在发呆。

    当然,我也可以泡一壶热茶,在冻梨上撒些干桂花,优雅得让你感到贼拉的陌生啊!
    只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盘腿儿坐在热炕头上,好酒好肉的请你大搓一顿地道的我东北家乡菜,然后,嗑点儿刚出锅的花生瓜子,唠点儿家长里短的闲篇儿。

    等你酒足饭饱,浑身暖和够了,就可以带你夜游冰雪大世界,啃一啃能黏住嘴唇、酸甜到心窝里的冰糖葫芦,好好的享受一场泼天的富贵,冰灯的奇幻,极地的欢乐。
    传说,我东北大哈尔滨,从古以来,就和云南丽江古城是一样儿一样,也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
    这主要形容的是啊,我们大哈勒滨这座历史悠久的时尚之城,从古至今,一直以来具有地域开放,经济开放,文化开放,当地人海纳百川,热气好客的特质。
    所以,就在今年年初也就是2024年1月份,被全国人民,甚至乃至全球人民亲切昵称为尔滨,就更体现出了我们大哈勒滨人是打心眼儿里,非常乐意和各地的小伙伴儿们称兄道弟,成为一家人和好朋友的。

    用我们东北方言讲啊,那就是咱家来qiě(客人)了,“尔滨”必须的必,得招待好啊。
    几年大疫过后,尔滨再度张开双臂,面向全球开放。

    很多人高呼:尔滨,你可真是一天一个新花样儿啊!尔滨,你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呢?
    2024年,可谓是我大尔滨之元年,我倒是觉得,哈尔滨,这个名词,如今,似乎变成了 哈喽,尔滨的简称了!
    在第一集中,我讲过,哈尔滨是土地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我大哈勒滨,到底大到啥程度呢?在国内范围作比较的话,1个哈尔滨,基本相当于3个北京=8个上海=26个深圳=31个厦门=48个香港=1600个澳门。在国际范围内作比较的话,1个哈尔滨,相当于23个东京,32个伦敦,65个纽约,487个巴黎,11.6万个梵蒂冈。
    所以吧,我们作为哈尔滨人的那种天然的优越感,就跟是我们身为中国人,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资源的自豪和骄傲,是一样儿一样儿的。
    我们也会常常自称为是哈[ha1]市人或者[ha3]哈市人。就如同,呼和浩特会简称为呼市,是一样儿一样儿的。
    一条自西向东蜿蜒奔流不息的松花江,将我大哈尔滨分割为了江北地区和江南市区。
    我家住在松花江南岸的南岗[gang4]区的。我哈勒滨本地人,很少有人会把南岗[gang4]区,读成南岗[gang1]区、或者南岗[gang3]区的。
    至少,我认识的所有人,包括我爷爷倍儿的,我父母叔舅倍儿的老人们,包括我以往幼儿园、小初高中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我们都会说南岗[gang4]。
    刚刚我还特意又仔细查阅了一下最新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确实这个岗位的岗字,是有第四声,也就是去声读音的。
    但是,这个读音,常常是用在方言中的形容词,比如一碗岗尖儿的米饭,是用来形容满满的意思;或者是岗口儿甜的哈密瓜,以形容口味特别特别甜。
    所以呢,在这部专辑里,我会继续沿用一直以来的本土口语习惯,会读成我大南岗区。以后还会跟大家专门分享一些在我们南岗地区所特有的奇闻轶事。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03:白金宝-未遗失的古老文明(3)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3集。

    当然,让我忘不了的还有另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些年里,每天早晨几乎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们,站在白家堡的街边等待着从其他工地上派来的用工车,接他们上班。从来就没见过他们有序排队上车的时候,大老远看到车来了,各个跃跃欲试着拥挤在汽车每天会停靠的位置,车还没停稳呢,就蜂拥而上了。争吵谩骂,大打出手的情况,时有发生。

    白家堡最大那间砖砌的户外厕所所在的十字路口,是全市交通事故最频发的路段之一。那间户外厕所也很是神奇,有人曾经在里面捡到过刚出生不久的弃婴,发现过无名的碎尸。甚至,半夜十二点在外面听到女人的哭泣声,但走到里面去看、却没有发现半个人影。我从没用过那厕所,因为透过墙上砖洞,能清楚的看到里面如厕的人脸。

    随着老房拆迁、城中村腾退改建,上千栋破平房没了,那间充满诡异传说的旧厕所也没了。就包括那些充满历史怀旧色彩、密密麻麻的传统老工艺铺子也没了,李氏洋铁铺,雪飞弹棉花坊,王叔吹玻璃店,胖丫美发店,二五子烧鸡店,老马家冰糕冰点店,大黄米煎饼豆包店。当然,还有传说中的白家堡西三胡同,和当年远近闻名的杨家大院。不过,在那部名为《年轮》的电视剧里,有一个男主刚下乡回哈打工的片段,就是在那个白家堡这个下坡的十字路口拍摄的。

    虽然,白家堡早已经不复存在了,或许再也没有人知道,那个传说中来自满族镶白旗的杨财主到底是从哪里搬来的。但是,三千多年前嫩江两岸的那个古老部落白金宝墓葬遗址还在。白金堡遗址是属于青铜时代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城西50公里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堡屯、嫩江左岸的台地上。南临嫩江500米,东距嫩江与第二松花江汇流处15公里。

    上个世纪中后期,曾经出土了大量随葬的骨珠、骨管、蚌珠,牙雕,玉饰,骨针,骨锥和石斧等生产工具,还有少量圆形铜扣、铜片和青铜针之类的。

    从出土1000多件的鬲[li4]、罐、壶、碗、盆、杯、支座、网坠等陶器的制作工艺方面看,是与西辽河流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和西团山文化很相近的,但要比两地文化更为出色。

    这些陶器大多是用泥条盘筑法、或捏塑法手工制作而成的,烧陶温度较高,质地坚硬细腻,颜色比较纯正。在历史博物馆的陈列橱窗里,可以看到那些陶器上,大多装饰着有地域特色的几何篦[bi4]点纹,还有一些仿动物造型的羊、鹿、骆驼、青蛙等纹饰,以及模仿中原青铜器上的雷纹、蝉纹等。可见,中原地区的商周文化对东北边陲的白金宝文化存在相互的影响,而且东北地区松花江、嫩江流域的诸部落互有密切的往来。

    传说,哈尔滨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02:白金宝-未遗失的古老文明(2)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2集。

    三十年前,出了我家小区,往西南走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原本有个叫白家堡的庞大村镇,后来响应国家棚户区改造的城市建设大方针政策,就陆续拆迁了。现在,那一片区域已经变成了美丽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园,高楼耸立的高科技产业项目园区,以及现代化功能型的住宅社区。

    我也不知道,如今早已经消失不见的白家堡棚户区和三千多年前还保有些许历史遗迹的白金宝部落,是否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白姓也是中国的大姓之一,位居百家姓的第73位,占中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三左右。我记得,自己有个一起读小学和初中的女同学,就叫白雪。她就是白家堡人。

    我们东北有句老话儿,叫一白遮百丑。说的是,只要哪家的姑娘皮肤生得白,那肯定丑不了!我印象里,白雪样貌挺端正大方的,个子也很高,她平时站队都是排在我后面的,就是皮肤并没有像她名字一样的白,不知道是不是从小经常跟父母在田地里干农活,给晒黑了。她那一头长长的马尾辫总是高高得扎起来,还能到腰间。她最擅长的运动项目是跳皮筋,十分钟的课间里,操场上总是能看到她跳得很高的身影,一副很开心的样子。

    之前,我曾经问过她关于白家堡的由来,她说听自己爷爷奶奶讲过,那里算起来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她家不是黑龙江本地人,是在上个世纪1956年,一家人从山东菏泽闯关东到了哈尔滨的,当时这个地方还叫“白家窝堡”,而且大部分土地基本都是无人种植的荒地,村里只有几十户原著居民,大多姓杨。据说,早年间,最先是一户自称是满族镶白旗的杨姓财主搬到这里住,大跃进和文化革命结束以后,已经增加到了上百户人家,许多人家开始将土坯房改建成了砖瓦房,后来改名为“白家堡”。改革开放之后的二十多年,从阿城、宾县、呼兰、肇东、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来这里居住的外地人多了起来,主要是建筑工人,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覆盖了四千多家住户的城中村。但是由于房屋建造的过于密集,一直没有办法安装排水管网,很多人家根本就没有自来水可以用。

    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上下学,总要从白家堡那条上下坡走过。冬天出行是最费劲的,因为,那里的居民倒掉的污水会在路面结上一层又厚又滑的冰,非常难走。

    而,炎热的夏天里,任意倾倒丢弃的垃圾废物在周围低矮破旧落后的棚厦子里、铺着炉灰渣的狭长小道上,散发着污浊臭气的脏水沟里随处可见。每次,我都是紧皱眉头,捂住口鼻,尽量以最快的速度路过那里。我始终很难想象,白雪他们一家四世同堂八口人是怎么挤在三十多平米的那间阴暗潮湿的小平房里住了那么些年的。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 我东北大哈尔滨: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间传说!

    哈尔滨之千年传说001:白金宝-未遗失的古老文明(1)

    欢迎收听,由哈尔滨的姑娘为你讲述的哈尔滨之千年传说,第1集。

    哈尔滨,在我们当地啊,又叫哈勒滨,哈勒滨,哈尔滨,阿勒锦。从今年元旦起,尔滨,又成为了全国人民对哈尔滨这座既古老又时尚之城的大爱昵称。

    我出生于这座城市,但考上北京的大学、离开家乡后,我才发现,自己一年比一年更加想念我大哈尔滨了。

    小时候每次写作文、歌颂家乡的时候,那必须的必呀,我一定会用到的各种美词儿,那就是天鹅项下的明珠,北国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国际丁香之城、欧亚音乐夏都,中国啤酒圣地之类。那简直了,什么话好听,就写什么,也不吝啬!站在班级讲台上,坐在学校广播台的麦克风前面,大声朗诵起来,用我们大东北的土话方言讲,我那可是贼啦的骄傲跟自豪啊!

    满打满算呢,哈尔滨方圆总共只有53000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5‰。

    听起来占比不多,也就是不到200个我大哈尔滨,能拼成一个咱家大中国版图的概念吧。但是,你可要记住了我大哈尔滨,是中国所有省会城市中面积最大的特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千万,本市户籍人口有近940万。我呢,就是这940万哈尔滨人分之一。是3100万黑龙江人分之一。

    这不是马上,农历没有闰月的甲辰龙年就要到了。大疫之后,龙飞舞凤,生龙活虎的好日子,已经来了。

    所以,从今天起,我就好好分享分享,那些我哈勒滨本地人知道、但是外乡人可能不知道的我们家乡的那些民间传说吧!

    其实,早在22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大哈尔滨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了。过了新石器时代,到了殷商晚期的青铜时代,出现一个黑龙江一带漠北平原和嫩江平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一个古老悠久的部落——白金宝。也有少许野史文献记载为白金堡的。堡就是堡垒的堡字。在我们大东北方言中,经常会念成堡pu3子。但我查过最新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之后才发现,原来正确读音应该是bǔ 子,或者pu4子。宋代范仲淹所著的 《奏陕西河北划一利害事》和《中国民间故事选·鲁班学艺》中都出现这个词。意思是指,围有土墙的小城镇、村庄或堡塞。

    考古学家在白金宝部落各类遗址中发现了非常多的骨器和蚌器,主要是由动物的骨头和河蚌壳磨制而成的生产工具,全都带有手柄。蚌刀大多背直刃弯,蚌镰往往是器身宽大,边长刃凹,末端有两个缺口。还有鱼镖、骨矛、石镞、斧头、锛字、刮削器具等等。做工非常精致锐利。可见,依附着嫩江、松花江、辽河三大支流的自然资源,我们哈尔滨人的祖先们主要是以采集,渔猎,农耕为主,很多人家爱养羊,养狗。

    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一些东北人还会保留着每天喝纯鲜羊奶的习惯。女人们除了喜欢穿貂儿以外,还喜欢穿羊毛衫,喜欢养宠物狗。

    本集完,欢迎订阅本专辑,哈尔滨之千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