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关键词:

    母亲、母爱、控制、复仇

    本期介绍:

    ▶️欢迎收听【因果之迹】母亲节特别节目。在本期节目中,小兜和阿衰将讲述两个有关母亲的案件。

    一位美国的单身母亲二十年如一日照顾重病女儿,却在某个深夜惨死家中,而最不可能行凶的人却消失在案发现场······

    当医生要求单独检查时,母亲为什么总紧紧握住女儿的手?

    慈母的微笑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谎言?

    坐轮椅的孩子为何消失在案发现场?

    受害者死后,是谁在她的脸书上更新了帖子?

    一位德国母亲在女儿遇害后,经常躲在自家的小酒馆里练习射击。走进地方法院旁听庭审时,她的右手始终插在大衣兜里······

    母亲的大衣兜里,藏着什么秘密?

    和母亲拌嘴的孩子,为何迟迟没有回家?

    凶手提出了什么荒唐的说辞?

    "化学阉割"为何失效?

    为何母亲选择用最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母女俩以怎样的方式重逢?

    请在阿衰和小兜的讲述中寻找答案。

    本期内容:

    01:43 她为孩子喂下药

    01:43 吉普赛的悲惨人生

    03:58 飓风毁了她的家

    04:52 柳暗花明

    05:26 脸书上的死亡通知

    07:38 追踪凶手

    08:44 母亲的秘密

    13:23 女儿的选择

    16:50 为什么讨厌“为母则刚”这个说法

    20:32 她为孩子举起枪

    21:02 大衣兜里的秘密

    22:32 破碎的童年

    24:00 酒吧中的襁褓

    25:54 失踪的女儿

    27:19 凶手的借口

    28:35 母女的重逢

    33:00 母亲节的祝福

    🎵BGM:

    Ludwig van Beethovon - Piano Sonata No.14 in C-sharp minor Op.27: Moonlight🌙

    张小斐 - 萱草花🌺

    相关图片:

    ⬇️吉普赛(Gypsy-Rose Blanchard)和母亲迪迪(Clauddine Blanchard)

    ⬇️美剧《恶行》(The Act)中的吉普赛和迪迪

    ⬇️母女俩

    ⬇️仁人家园(Habitat for Humanity)帮母女俩修建的粉红色房子

    ⬇️吉普赛

    ⬇️吉普赛扮演灰姑娘

    ⬇️吉普赛当时的男友尼古拉斯(Nicholas Godejohn)

    ⬇️美剧《恶行》中和现实中的尼古拉斯对比

    ⬇️重获新生的吉普赛

    ⬇️玛丽安(Marianne Bachmeier)

    ⬇️凶手克劳斯(Klaus Grabowski)

    关于玛丽安的报道⬇️

    ⬇️玛丽安与安娜合葬在一起

    参考资料:

    www.biography.com

    www.rollingstone.com

    www.npr.org

    people.com

    allthatsinteresting.com

    www.historydefined.net

    www.themirror.com

    baike.baidu.com

  • 关键词:

    海岛🏝️、背包客🎒、争议

    本期介绍:

    ▶️在第五期节目中,小兜和阿衰将带您回到2014年那个令人心碎的九月,探索震惊世界的泰国涛岛背包客谋杀案。24岁的大卫和23岁的汉娜,两个怀揣梦想的英国年轻人,选择毕业旅行造访泰国涛岛——这个被背包客誉为"潜水天堂"的世外桃源。然而就在某个狂欢后的凌晨,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异国的海滩上。

    在碧海蓝天的度假胜地背后,究竟涌动着怎样的暗流?

    这究竟是冲动犯罪,还是早有预谋?

    为何凶器上找不到嫌疑人的痕迹?

    泰国警方为何匆忙结案?

    现场发现的神秘避孕套,为何在最终报告中离奇消失?

    当地官员"比基尼言论"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社会顽疾?

    真凶是否仍逍遥法外?

    请在阿衰和小兜的讲述中寻找答案。

    本期内容:

    00:40 普吉岛之旅:沙滩上一躺,水里一泡,什么烦恼都没了

    02:08 涛岛,天堂之岛

    04:30 2000 vs. 8000:天堂岛的秘密

    06:47 大卫与汉娜的相遇

    09:22 监控拍下的最后身影

    11:07 礁石边的蓝色身影

    12:24 三个烟头

    13:25 背包、锄头和避孕套之谜

    18:10 消失的监控:警方调查中的诡异空白

    22:42 DNA的谎言?证据链上的致命缺口

    30:15 从死刑到无期:没有赢家的审判

    40:00 比基尼论:当受害者成为众矢之的

    42:07 长椅上的约定

    🎵BGM:

    Ludwig van Beethovon - Piano Sonata No.14 in C-sharp minor Op.27: Moonlight🌙

    Ben E. King - Stand by Me 👭

    相关图片:

    碧海蓝天的涛岛(Koh Tao)⬇️

    汉娜·维瑟里奇(Hannah Witheridge)和大卫·米勒(David Miller)⬇️

    Choppers烧烤酒吧的合照(左一为汉娜,右二为大卫)⬇️

    从AC酒吧到海景小屋⬇️

    大卫出现在监控录像中⬇️

    汉娜出现在监控录像中⬇️

    发现尸体的地方⬇️

    带血的锄头⬇️

    韦彪(Wai Phyo)和佐林(Zaw Lin)⬇️

    指认现场⬇️

    韦彪和佐林的母亲⬇️

    纪念汉娜与大卫⬇️

    参考文献:

    www.mirror.co.uk

    www.mirror.co.uk

    www.telegraph.co.uk

    closeronline.co.uk

    www.bangkokpost.com

    www.cbsnews.com

    news.sky.com

    apnews.com

    Never let a person sit alone.

    长椅承温,永续相伴;孤者不立,爱者长存。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关键词:

    绞杀、悬案、身份侧写

    本期介绍:

    ▶️在第四期节目中,小兜和阿衰为大家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震惊全美的“波士顿绞杀手”(Boston Strangler)案。在短短的一年半中,“波士顿绞杀手”夺走了十三名女性的生命,以残忍的手法勒死受害者,并用她们的衣物打成诡异的蝴蝶结。该案曾让波士顿全城陷入恐慌,也成为了美国犯罪史上最扑朔迷离的悬案之一。

    “波士顿绞杀手”如何改变了一座城市?

    为何是这十三名受害者?

    诡异的蝴蝶结代表什么?

    为何“自首”的“波士顿绞杀手”逃脱了法律审判?

    “波士顿绞杀手”是否真的存在?

    请在小兜和阿衰的讲述中寻找答案。

    本期内容:

    00:29 波士顿的怪象

    02:25 十三次“请进”与十三次心跳的终结

    02:25 安娜-斯莱瑟斯(Anna Slesers),55岁

    07:48 玛丽-马伦(Mary Mullen),85岁

    08:19 尼娜-尼科尔斯(Nina Nichols),68岁

    09:13 海伦-布莱克(Helen Blake),65岁

    10:40 艾达-伊尔加(Ida Irga),75岁、简-沙利文(Jane Sullivan),65岁

    11:40 索菲-克拉克(Sophie Clark),20岁

    14:48 帕特里夏-比塞特(Patricia Bissette),23岁

    15:40 玛丽-布朗(Mary Brown),68岁

    15:50 贝弗利-萨曼斯(Beverly Samans),23岁

    16:45 伊芙琳-科尔宾(Evelyn Corbin),58岁

    17:00 琼恩-格拉夫(Joann Graff),23岁

    17:15 玛丽-沙利文(Mary Sullivan),19岁

    17:50 对“波士顿绞杀手”的侧写

    19:55 “卷尺色魔”&“绿衣色魔”vs.“波士顿绞杀手”

    25:15 DNA技术如何为案件带来新的突破

    25:56 “波士顿绞杀手”是否真的存在

    30:15 “波士顿绞杀手”的启示

    🎵BGM:

    Ludwig van Beethovon - Piano Sonata No.14 in C-sharp minor Op.27: Moonlight🌙

    Green Day -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相关图片

    上世纪60年代,透过门缝、拉着门链向外看的女性⬇

    摆放“酒瓶阵”防止坏人进入的女性⬇

    无法安心入睡、拿着长柄雨伞防身的女性⬇

    关于“波士顿绞杀手”的报道⬇

    案发现场⬇

    部分受害者⬇

    受害者家属、蝴蝶绞索⬇

    阿尔伯特·德萨尔沃(Albert DeSalvo)⬇

    关于“绿衣色魔”的报道⬇

    As my memory rests, but never forgets what I lost.

    过去的,尘封成回忆;失去的,铭刻于心间。

    —— Green Day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 ▶️欢迎收听因果之迹第三期、国际劳动妇女节特别节目【十六岁,重启人生:莫斯代尔大道的枪声】,祝各位女性听友妇女节快乐!

    本期节目:

    在第三期节目中,小兜和阿衰为大家讲述了2004年发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的青年牧师被害案。

    2004年8月7日晚上七点钟,美国田纳西州戴维森县的911呼叫中心接到一通神秘电话,报案人只说了三个字便挂断了电话。警方赶到现场,发现43岁的房产经纪人、青年牧师约翰尼·艾伦(Johnny Allen)倒在血泊中,他赤身裸体,双手交叉压在身下。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锁定了嫌疑人。

    ta为何要枪杀约翰尼·艾伦?

    为何蕾哈娜、打雷姐、金·卡戴珊等名人纷纷为犯下重罪的ta发声?

    ta究竟是杀人犯,还是受害者?

    本期播客将揭开案件背后的真相、探讨司法系统的多重性质、揭露残酷现实,同时讲述女性如何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寻求救赎。

    本期内容:

    00:25 女士的独白

    02:00 奇怪的报警电话

    02:15 惨烈的案发现场

    07:25 死者身份确认

    10:05 嫌疑人浮出水面

    13:20 嫌疑人的过往经历

    16:05 嫌疑人的供述:案发当天

    20:00 从少年法庭到成人法庭

    22:20 指控与审判

    25:40 十六岁,重启人生

    30:25 司法系统的多重性质

    35:08 司法系统如何更好地保护女性

    BGM:

    WLudwig van Beethovon - Piano Sonata No.14 in C-sharp minor Op.27: Moonlight 🌙

    Miley Cyrus - The Climb⛰️

    相关图片:

    案发现场⬇️

    受害人约翰尼·艾伦(Johnny Allen)⬇️

    皮条客加里恩·麦格洛滕(Garion L. McGlothen)⬇️

    童年时的辛托亚与养母⬇️

    辛托亚参加庭审⬇️

    辛托亚参加宽大处理听证会⬇️

    辛托亚与丈夫⬇️

    辛托亚重启人生⬇️

  • ▶️欢迎大家收听因果之迹第二期【002 似梦,非梦:“消失的爱人”离奇绑架案】

    本期介绍:

    在第二期节目中,小兜和阿衰为大家讲述了2015年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绑架案,该案曾轰动全网,被广泛称为“消失的爱人”绑架案。当事人曾说,本案集合了最坏的人和最好的人这两个极端。去年,网飞(Netflix)推出了该案的纪录片《美国梦魇:迷离绑架案》(American Nightmare)。

    案件发生在旧金山湾地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的瓦列霍市(Vallejo),这里曾是美国海军造船重镇。案件的主人公名叫丹妮丝-哈斯金斯(Denise Huskins),和男友亚伦-奎恩(Aaron Quinn)同为物理治疗师,在同一家单位工作。

    2015年3月23日,亚伦向瓦列霍警察局报警,称女友丹妮丝于凌晨遭到绑架,自己还收到了绑匪索要赎金的短信。警方动用大批警力搜索丹妮丝的踪迹。然而,失踪两天后的清晨,丹妮丝安然无恙地出现在故乡的监控录像里。再过几个小时,就是绑匪要求交赎金的时间。

    经过现场勘察,结合丹妮丝和亚伦的证词,警方认为绑架案疑点重重,与电影《消失的爱人》(Gone Girl)的剧情如出一辙。随着案件的发展,媒体纷纷称丹妮丝是真人版“消失的爱人”。丹妮丝和亚伦遭受了难以承受的网络暴力。

    2015年6月5日,加州都柏林警察局接到报警电话,一位女士称家中闯入抢劫犯,试图绑架她的女儿。随着米斯蒂-卡劳苏(Misty Carausu)警探的深入调查,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丹妮丝和亚伦这对年轻情侣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在小兜和阿衰的讲述中寻找答案。

    本期内容:

    00:29 丹妮丝与亚伦的基本情况

    01:55 丹妮丝遭绑架的经过

    07:50 警方对亚伦的审讯

    14:40 丹妮丝录音的出现

    18:23 丹妮丝奇迹般归来

    28:23 丹妮丝与亚伦的困境

    32:35 另一桩绑架案

    36:35 米斯蒂的调查

    39:39 真相浮出水面

    43:55 最坏的人与最好的人

    BGM🎵:

    WLudwig van Beethovon - Piano Sonata No.14 in C-sharp minor Op.27: Moonlight 🌙

    Ed Sheeran - All of the Stars 🌟

    相关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飞纪录片《美国梦魇:迷离绑架案》及当事人的社交账号。


  • ▶️ 欢迎收听因果之迹第一期【走不出的冬天:意大利体操少女失踪之谜】。

    本期介绍:

    在第一期节目中,小兜和阿衰为大家讲述了2010年发生在意大利贝加莫省的体操少女失踪案,该案曾在意大利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人们对司法与媒体关系的思考。去年,网飞(Netflix)推出了该案的纪录片,重新把这个案子带回了大家的视野。本期播客的细节主要参考该纪录片:《雅拉命案:铁证背后》(The Yara Gambirasio Case: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案件的主人公名叫雅拉-甘比拉西奥(Yara Gambirasio),她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家人过着传统、安稳的生活。雅拉乐观积极、待人和善,是艺术体操界冉冉升起的新星。雅拉对训练很积极,几乎从不缺席。2010年11月26日,雅拉照常前往离家800米外的体育馆参训。然而,这一次,她再也没有回家。

    警方和市民在雅拉手机信号最后出现的贝加莫市展开了大规模搜索,随着时间的流逝,依然没有雅拉的下落,案件多次陷入僵局。雅拉究竟在哪?

    2011年2月26日,在雅拉失踪整整三个月后,一位航模爱好者在贝加莫市一处休耕的田地里发现了雅拉的尸体,该地距离雅拉家十多公里。警方在雅拉的衣服上发现了不明男子的DNA,警方称该男子为“1号嫌犯”(Unknown Male # 1)。

    雅拉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1号嫌犯”和雅拉有什么关系,他究竟是谁?

    如何通过一枚邮票确认“1号嫌犯”的身份?

    为何“1号嫌犯”频频说谎?

    为何检方迟迟不同意DNA复检?

    真相到底是什么?

    媒体在该案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请在小兜和阿衰的讲述中寻找答案。

    本期内容:

    01:16 雅拉基本情况

    02:26 雅拉失踪过程

    06:18 警方初步调查

    19:30 发现尸体

    21:20 尸检结果与推理

    33:25 搜捕“一号嫌犯”

    43:30 确认“一号嫌犯”身份

    48:00 本案的几个疑点

    58:05 本案的其它可能性?

    1:04:00 媒体扮演的角色:双刃剑

    BGM🎵:

    WLudwig van Beethovon - Piano Sonata No.14 in C-sharp minor Op.27: Moonlight

    Sarah McLachlan - 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