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这是一起发生在互不相识者之间典型的“无头凶杀案”,死者身中10刀,凶手非常残忍。在科技手段有限的年代,警方依靠平日扎实的基础工作,做到了快侦快破,在24小时之内就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00:00 2001年8月23日清晨6点半,乡村公路上发现尸体,法医检验后判断,死者至少身中10刀,死亡时间在前夜12点左右
07:31 尽管现场有价值的痕迹并不多,但经验丰富的派出所民警很快找到了死者的身份,刑警对行凶过程和凶手的特征做出初步但十分明确的判断
19:02 基于现场勘查的结果,警方立刻开展两项工作:去摩托车载人市场进行调查;对出租私房开展一定范围的清查
32:26 派出所的精干民警根据前述线索,重点调查6类特征的租客,初步划定了29个嫌疑人,最后确定了9个重要嫌疑人,将其分为4组
56:03 在人证不足的情况下,警方对3组重要嫌疑人分别采取侦查措施,通过现场盘问,发现其中的“黄毛”有重大作案嫌疑
71:04 “黄毛”交代了作案过程以及主犯“灰皮”的去向,警方快马加鞭乘胜追击,步步紧盯
93:04 “灰皮”归案,警方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其他线索,还会继续跟进
主播:闻道
制作:霏霏
-
00:00 2000年代初期某年的农历二月十五下午,A县河道中发现无名女尸,双脚上松松垮垮地缠着电线
13:49 警方在A县查找尸源无果,在市局协调下,将侦查范围扩大到河上游的B县,确认死者为外来打工者李春燕
22:52 李春燕与有妇之夫陆建华关系暧昧,面对民警询问,陆建华却说怀疑自己的妻子史菊花杀了李春燕并潜逃
37:24 警方针对失踪的史菊花到C县开展外围调查,有了惊人的发现
55:02 史菊花到底在哪里?陆建华又在隐瞒什么?唯有找到证据,才能还原真相
70:50 在嫌疑人咬紧牙关不开口的情况下,警方开展走访工作,收获两个重要旁证,并花大力气找到了关键证据
82:58 铁证如山,嫌疑人终于开口,一切真相大白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00:00 小知识:犯罪现象是有规律的,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科技运用等情况相关,2000年左右,长三角地区摩托车被盗案多发
12:09 2000年8月25日晚上9点半,本镇居民的红色五羊本田摩托车被盗开走,离失主停好车才5分钟;接报案后,县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安排警力到主要道口拦截
16:43 小知识:警方在交通要道卡点拦截嫌疑车辆的具体步骤和执行规范
25:55 被警方追缉的红色摩托车骑手趁乱逃往上海,骑着另一辆蓝色摩托车的同伙钟某则被现场抓获
29:56 小知识:警方在现场抓获嫌疑人后如何搜身?民警怎样保证自身安全?
39:14 钟某拒不交代犯罪事实,本镇民警在上海警方的协助下,在钟某家里找了被盗的红色摩托车和嫌疑人曹某
48:22 在曹与钟两人“哑巴不开口”的情况下,本镇警方经过案情分析,兵分两路到长途汽车站和嫌疑人老家查找线索
55:20 为避免嫌疑人同伙有所察觉,警方迅速开展侦查,找到了多块被盗摩托车车牌,并在村民处查到了销赃点的信息
63:32 案情如雪球般越滚越大,专案组当机立断决定收网;后续审讯、办案过程中,还有两个有趣的意外收获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00:00 2001年11月16日,市区一家品牌服装店被盗,220多套西装失窃,价值55万元,现场凌乱不堪,有价值的痕迹很少
06:10 警方从服装店外围和内部进行调查访问,基本上弄清楚了服装店被盗的具体时间和情形
18:23 盗窃案的破局之道一般都是“以人找物”或“以物找人”,在缺少线索的情况下,警方采取了大清查和发协查通报等等常规做法,但都没有成效
26:40 关于倒卖服装,插播一件主播亲历的“一秒出警”趣事
33:40 鉴于此类盗窃案中“监守自盗”“里应外合”的比例较高,店员关某成了第一个嫌疑人
41:06 转机出现在案发20天之后,湖北武汉警方在会同工商局打假行动中,意外发现一批报喜鸟正品西装
47:25 12月8日,两地警方合作,摸清了出现赃物服装的出租房情况,嫌疑人赵某、徐某等4人浮出水面
64:22 民警在出租房对面监视守候,并根据寄递单上收件人信息,找到了盗窃团伙中的第5个嫌疑人
74:10 功夫不负有心人,警方在12月10日晚抓获了徐某,但徐某面对审讯非常抗拒
78:31 小知识:嫌疑人面对审讯有哪几种心态?警方审讯的第一句话、最后一句话分别是什么?怎样对付拒不合作的审讯对象?
90:40 警方“拿捏”住赃物收件人易某,部署抓捕行动,最终将本案中的盗窃团伙一网打尽
-
00:00 小知识:公安的“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即刑侦与治安要“打得狠”,看守所要“坐得稳”
23:42 特殊现象之一:少数民族“割包团”派七八岁小孩在闹市偷东西,让警方头疼不已
33:33 特殊现象之二:少数民族贩子卖“切糕”与消费者发生冲突,警方难办也得办
41:45 本地警方借力打力,终于解决了棘手的治安现象,其中奥秘请听友自行体会
59:45 特殊现象之三:艳舞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警方“猫捉老鼠”有妙计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00:00 1997年9月,生意人孙某家里来了不速之客,9岁的儿子被女子王某拐走
05:21 孙某夫妻接到勒索10万元的电话,可是犹豫了好几天才去报警
10:44 警方双管齐下开展侦查:一边沿着电话线去找,一边联系嫌犯陈某老家福建的警方
14:38 拨出勒索电话的是福州市福飞路的某个公用电话亭,受技术限制,警方还做不到“猫鼠同步”,只能“守株待兔”
21:55 陈某狡兔三窟,警方穷追不舍,终于把陈某按倒在拨打勒索电话的现场,并进行突审
31:43 警方带着陈某连夜赶往罗源县,打算先解救孩子,再抓捕犯罪同伙,没想到一下子解救了两个男孩,可谓意外之喜
37:43 根据突审得来的线索,另一组民警赶往古田县,“做局”把第二个犯罪同伙也捉拿归案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一旦交通事故中出现死者,交警就要想方设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当事人的家属,这是公安机关的职责。在技术和平台比较完备的现在,确认死者身份通常不是难事。
本期要讲的是发生在2000年8月22日的一起交通事故。死亡的摩托车主没带证件、面目残损、衣着普通、无特殊体貌特征,根据车牌还找不到车主。交警为了寻找死者家属可谓历尽了周折,但最终还是完成了任务。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00:00 小知识:为案件定性是警方办案的重要一环;讲解一下绑架、绑架勒索、非法拘禁案之间的区别
03:11 2000年9月7日下午,小学六年级女孩恬恬下午放学后失踪;当晚,孩子家人接到勒索电话,歹徒索要200万元
08:07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马上开展调查,推断嫌犯为一名30岁上下开深色助动车的男子,同时24小时守着家属电话
14:49 警方通过电信局查找到,勒索电话是从闹市区的公用电话亭打出来的;通过分析歹徒再次来电的内容,警方进一步确定了歹徒特征
24:47 考虑到歹徒可能有同伙,警方的侦查过程非常谨慎,调集了大量警力,在孩子家附近及18个公共电话亭附近布置了多个观察哨
31:06 歹徒果然在警方守候范围内再次拨打勒索电话,民警采用秘密跟踪的手段跟住了歹徒;小知识:秘密跟踪的方法与反跟踪技巧
36:50 歹徒回家后,警方设立指挥部蹲点;派出所民警反映歹徒的身份信息:嫌犯凌伟达,本地27岁的退伍兵
43:29 指挥部果断把握战机,在下午4点58分下达发起进攻的命令,警方一举抓获歹徒,搜查了凌家,可惜恬恬已遭不测
50:00 被警方控制的凌伟达终于交代犯罪过程,根据凌的罪行和十分残酷的手段,其被判处死刑是毫无疑义的
55:55 小知识:绑架/绑架勒索/非法拘禁案件发生以后,家属一般会有怎样的反应?警方为什么强烈建议家属第一时间报案?警方接到报案后,会采取怎样的侦破措施?
68:53 小知识:出门在外如何提高警惕?发现有危险时应该往哪儿跑?如果不幸遭到绑架,如何与歹徒沟通、怎样准备脱困?
主播:闻道
制作:霏霏
-
这期加更节目,与最近百度副总裁谢某女儿开盒事件有关。“开盒”,或“人肉开盒”,就是利用非法手段,获得并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数据与信息,往往和网络暴力、线下骚扰等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紧密结合,而且受害者很难制止,只能等言论自然平息。
公民隐私信息泄露,可能有多个源头。本期节目从公安的角度,给大家解答以下问题:
02:18 公安内部平台上有哪些公民信息?民警具体能看到哪些信息?
09:06 公安内部是否存在信息泄漏,甚至主动卖信息获利的行为?介绍一个真实案例
13:52 公安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信息外泄的行为?如果发生了,怎么处罚?
18:48 公民如果被开盒了,怎么保护自己?向公安报警有用吗?
22:54 协辅警用民警的数字证书上网,算不算违法?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在公安机关,政委是负责队伍管理工作的岗位,虽然不涉及刑侦、治安等具体业务,但政委的工作仍然十分重要。县局的张政委是个实在人,开会不说套话,私下能开玩笑,平时愿意帮民警家里搬煤气瓶、接送孩子,是“保姆型”政委,广受民警喜欢。围绕张政委的传说和段子有很多,因为一次特殊经历,他还得了个“张一刀”的绰号。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聊聊我们上期节目中提到的刑警小白,假扮“小油条”打入“丐帮”内部只是他诸多传奇故事中的一个。小白个性阳光开朗,在刑警学院时就是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加入公安队伍后,又有文韬武略,大展拳脚,屡破要案。然而,如此优秀的小白,职业生涯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案发现场:
00:00 小知识:在公安机关看来,“盲流”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07:00 上世纪90年代某年的7月17日凌晨,警方接到报案,住在城郊结合部河浜上废旧水泥船里的拾荒者楼老汉被人杀害
10:27 经过多方调查,警方询问了与被害人同住的冯老汉以及本地盲流人员,认为四五个未成年小盲流有作案嫌疑
17:05 为了抓捕嫌疑人,警方沿着铁路步行8小时一路查找,还没获取有效线索,就被本地的其它案件拉回去了
22:11 7月31日早上,警方得知前述未成年盲流中的“小四川”在东莞,及时赶赴东莞找到了四人,经审讯发现,他们的杀人行为竟是冯老汉唆使的
28:48 华东地区警方花了很大力气调查冯老汉,没想到此人竟是一条有多个案底的“超级大鱼”!
35:54 警方悬赏5万元通缉冯老汉,同时开展行动,首先要找冯老汉的结拜兄弟“老油条”
44:10 警方决定使出卧底大招,侦查员小白扮演老油条的儿子“小油条”,打入了上海青浦的盲流群体内部
52:13 小白找到了冯老汉,冯却也不好糊弄,经过一番斗智斗勇,警方成功实施抓捕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00:00 1995年9月15日,镇上一家银行分理处的陈主任遭遇歹徒袭击
06:40 警方勘查现场、调取录像,虽然不清楚歹徒外貌特征,但现场留下的包里有一把贴着501字迹的钥匙
13:17 钥匙成为关键线索,警方跑遍了全镇有501房间的楼房,却一无所获
17:49 警方推测歹徒不是本镇人,于是借助嫌疑人画像,排查了全镇所有旅馆,果然在登记簿上找到新线索
23:03 登记簿上的信息是否障眼法?只有一查到底才能验证
27:23 501钥匙打开了徐某所住宿舍的门,徐某的朋友却提供了徐的不在场证明,线索断了
35:57 钥匙是否曾经流落他人之手?民警不查清楚不罢休
46:03 得知钥匙曾经失窃,警方在排查相关人员时抓到嫌疑人马脚
50:49 一边确认嫌疑人不在场证明真伪,一边请受害者指认嫌疑人,警方双管齐下成功破案
55:19 小知识:复盘案件,分析歹徒的犯罪心理;讲解警方为案件定性和破案效率之间的关系
主播:闻道
制作:霏霏
-
世界上发生过的案件千千万万,不一定都能真相大白。天生爱钻研的刑警小朱就遇上了这样一起奇奇怪怪、毫无头绪的案件。所有人都没想到,多年以后,小朱因为这起案件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主播:闻道后期:霏霏
-
00:00 2000年4月1日上午,一楼住户被天花板上滴下来的血渍惊醒,原来是二楼女租客被害了
07:45 警方从死者的BP机和通讯录入手,逐渐摸到嫌疑人行踪
23:34 同一天上午,本市另一个住宅楼也发生命案,接警消防员勘查现场后提供了线索
36:54 通过嫌疑人手机定位,两个侦破组民警恰好赶到了同一个城市实施抓捕
43:42 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两起凶案竟然同时了结,嫌疑人分别供述作案过程
“天花板案”现场: -
00:00 1995年9月,县城里张老板的妻子遭遇入室抢劫被害,两个劫匪要找“金菩萨”
05:32 由于张老板有一定身份,民警一边破案,一边还要承受社会流言和上级部门的压力
12:12 小知识:关于立案和破案率
16:06 小知识:破旧案、积案的特殊方法
25:02 与嫌疑人有关的叶某交代线索,警方开始顺藤摸瓜
32:14 侦破组赶赴外地,在当地公安的协助下实施抓捕,两个嫌疑人终于到案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00:00 2000年3月1日凌晨,晨跑者在市区偏僻处发现女尸
07:19 死者生前工作的歌舞厅传来线索,民警侦查方向对准嫌疑人
12:30 通过嫌疑人的母亲介绍情况,警方开展撒网追踪
20:11 小知识:便衣民警上了火车怎么找人?
28:23 小知识:本地警方到外地办案,与当地警方问话的方式有所不同,为什么?
33:53 案发第三天晚上,警方采用老办法抓获了嫌疑人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00:00 90年代中期一个春节前的傍晚,外来打工者熊一被入室伤
害绑架,对方要求赎金5000元
04:20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马上排兵布阵去交易地点救人
11:30 小知识:警棍的由来和执法中的应用
19:55 解救人质行动顺利完成,没想到牵扯出一起拐卖人口案件
30:38 为抓获人贩子熊四,警方再次成立专案组赴外地侦查
37:05 小知识:刑警最头疼的三类案件是什么?为什么?
43:33 小知识:正规侦查手段和“钓鱼执法”的区别
45:46 熊四到案后交代作案经过,原来背后还有一起陈年老案
主播:闻道
制作:霏霏
-
00:00 90年代末一个冬天的下午,农民于某在骑自行车去上班的路上失踪,之后遗体在芦苇丛附近的河里被发现
07:13 经过现场勘察,芦苇丛与河道的痕迹物证不足,警方怀疑另有第一现场
15:35 民警不断地调查访问,当天下午经过案发地附近的老头进入警方视线
20:12 民警与嫌疑人正面交锋,嫌疑人露出马脚
27:25 嫌疑人接受审讯,交代事情来龙去脉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疑难案件攻坚会战开始,全省各地共整理出几百起最棘手、付出心血最多、侦查进入绝境的积案、冷案。秦川要求先筛选出残害妇女、儿童,作案手段恶劣,影响比较大的案件,最后选择了草河案、东林案、清江两案、良城案等九起久侦未破的大案要案作为攻坚目标。
【时间轴】
00:00 面对大案、要案、疑案,刑侦人员要有超乎常人的心理能力,电视剧中展示几位刑警痛哭流涕,似乎有点夸张。
03:21 现实中,公安部对破积案一直有部署,基层梳理积案上报的时候会反复衡量考虑破案条件,行动之前还会发布敦促犯罪分子投案自首的公告。
11:50 破积案,无非把能想到的思路和方法再进行一遍,并不是所有案件都能破得了的。当然,现在的公安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条件都好很多,数据库也更完善了,这些都有助于破积案。
15:29 清江两案中,最终比中嫌疑人指纹的是辅警杨小洁。谈谈公安系统几十年来聘用辅警(过去有民兵、保卫科、警卫队、联防队员等多种称呼)的情况。
19:18 审讯清江两案嫌疑人时,民警又使用了心理测试手段。实际工作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不太可能靠测谎仪来帮忙。
20:00 本弹幕系列节目,只是借剧情说说公安实际工作的情况,不评论电视剧本身的好坏。
主播:闻道制作:霏霏
- Laat meer z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