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 《農村放送頭》EP34|We are one 企業社造典範-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花樹銀行     
    🎧 來賓:信義房屋公益事業推動組X社區一家 /蕭雅雯經理 、花樹銀行 / 創辦人郭俊銀


    【🌱播下種子就有希望🌱】
    本集內容含金量太高!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支持全台各地的社區行動,至今已長達二十多年,透過企業的力量,串聯社區、文化與教育,對社會的影響力深遠,今日我們邀請到信義房屋公益事業推動組的蕭雅雯經理,與花樹銀行創辦人郭俊銀先生對談,一起來聊社區一家這些年推動的成果,以及如何與社區夥伴建立起互助互信的美好情誼。

    🌿 #花樹銀行
    在彰化縣的大村鄉,有一座特別的銀行,供人存放花草樹木,存戶可以選擇活存或定存,它就是花樹銀行。走進園區,不只能享受天然的芬多精,還有一處秘境收藏瀕臨絕種或是少見的原生植物 #刺葉桂櫻 #藍睡蓮 等等。創辦人郭俊銀先生,被外界稱呼為「郭董」,十多年前從零開始,自掏腰包建起全台唯一的植物銀行,節目中聊起創立的原因,原來竟是腳踏車環島的一個契機….

    🏡 #遍地開花的社區一家
    ✅ 16,000+ 件社區提案 ✅ 遍及全台 3464 個社區 ✅ 總投入超過 5 億元
    ✅ 協助全台唯一植物銀行,共同復育 #皇蛾 等珍稀物種!
    2004 年,社區一家計畫啟動,它不僅是台灣歷來規模最大、持續最久的企業贊助社區營造計畫,更榮獲第九屆總統文化獎的「在地希望獎」🏆,充分展現其對地方的深遠影響!

    📅2025 年社區一家申請計畫開跑,時間至 4 月底截止。想要知道計畫的更多細節嗎?立即收聽本集節目。
    活動官網https://www.taiwan4718.tw/landingpage/
    報名連結https://www.taiwan4718.tw/plan_reg.php

    【節目亮點】
    (02:12) 花樹銀行與「社區一家」的緊密合作關係 🌱🏡
    (02:55) 「一鄰一景點,家家戶戶是花園」——花樹銀行的農村再生理念 🌸
    (12:29) [精華] 來自腳踏車產業的郭董,竟成為農村再生的重要推手?!🚴‍♂️
    (13:16) 郭董如何在環島途中,萌生成立花樹銀行的想法?🌍
    (21:28) 花樹銀行 x 辜嚴倬雲基金會——攜手推動保種計畫 🌿
    (32:15) 高齡化社會下,吃對食物比吃貴食物更重要!🍎👵
    (35:06) 辣木:被聯合國糧食組織列為「可對抗飢荒植物」的超級食物 🌱🌍
    (45:22) 「三果六蔬餐車計畫」🚚 如何透過飲食推廣保健概念?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關注平臺(按下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農村放送頭》EP33|糖果廚房「剩母娘娘」,飲食書寫×不剩食行動!     
    🎧 來賓:糖果廚房生活工作室負責人 /莊雅閔

    【以飲食書寫重新審視食物與人】
    糖果廚房生活工作室坐落於臺南,以惜食精神結合無國界料理,提供預約制的供餐服務。負責人雅閔老師認為「廚房賣的不是食物,而是對食物應有的態度。」希望能從生活上改變食物浪費的情形,積極與各方單位合作,並且出版多本惜食料理的著作,造福了許多害怕剩菜剩飯的煮夫煮婦,因此被粉絲稱呼為剩母娘娘。

    她的文字不只是食譜,更是對食物文化的深度觀察,經常走訪台灣鄉鎮,甚至多次跑離島,記錄地方的飲食文化。最新著作《古早味台式點心圖鑑》爬梳傳統點心的流變,記錄那些蘊藏人情與歲月的美味。然而您知道嗎?寫書的契機竟然來自於市集擺攤,出版社給的最大任務,就是書內要包含小朋友最害怕的十大食物....

    從文字書寫跨越到活動合作,像是邀請廟公擔任食物日的講師介紹祭祀食物,或是與友善農場合作料理設計等,雅閔老師用行動串起食物、人、環境的關係,讓我們透過飲食重新認識世界。
    本集充滿知識點,想認識「黏錢菜」、「土仁粿」嗎?一起來探索零剩食的美味魔法#關於零剩食的實踐


    【節目亮點】
    (03:58) 不剩食的推廣初衷?老師竟然還為此寫書 📖
    (05:35) [精華] 農友、社區長者都是老師的導師!知識來自生活 🍃
    (06:01) 出了七本書,寫作契機竟然是從市集擺攤開始?🛍️
    (07:23) 出版社給的最大任務:「一定要有小朋友的 10 大恐怖食物」👻🍽️
    (13:54) 廟公成為食物日講師!古早「黏錢菜」介紹
    (21:28) 田野全台紀錄各地的飲食文化
    (24:12) 金門的紅龜粿竟然叫「土仁粿」?地方特色小吃大解析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 《農村放送頭》EP32|不只是羊肉爐,了解本土羊咩咩的一生
    🎧 來賓:豐園羊牧場負責人 /黃建廸

    【不只是羊肉爐🐑】
    說到臺灣羊肉,你只想到羊肉爐嗎?那可太小看豐園羊牧場了!這座位於彰化田尾的牧場,由青年返鄉接班人——建廸一手打造,專門飼養努比亞山羊,堪稱羊咩咩達人,關於羊的一切他幾乎都知道!

    從負債到入選百大青農,他的返鄉之路可說是歷經四大階段,除了專注羊隻飼養,還積極推動產銷履歷,讓國產羊肉更有價值。節目介紹國產羊的種種,教您如何分辨國產羊與進口羊,並且相聊產業市場概況。


    🐑臺灣羊產業的市場現況,「冬天賣翻、夏天慘兮兮」?!
    受食補文化觀念下,肉品多銷售於羊肉爐店家,冬季的銷量是夏季銷量的三倍以上,想解決養殖端收入不穩定的情形,改變羊肉市場單一的消費模式,研發出羊蹄膀、XO醬、拉麵包等產品,希望顛覆消費者對羊肉的刻板印象!

    2024年,獲得特殊農遊場域認證,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羊的多元品種、知識。準備好一起重新認識國產羊肉的高價值了嗎?趕快收聽這集《農村放送頭》!



    【節目亮點】
    (06:12) 「努比亞山羊」肉質細緻鮮嫩,台灣少見的優質品種!🐏
    (10:17) 國產羊肉 vs. 進口羊肉,該怎麼區分?🤔
    (18:08) 豐園 2024 獲特殊農遊場域認證,推廣台灣羊的多元品種與知識!🏅
    (30:40) 每天記錄 300 多隻羊的生產履歷?產銷履歷的幕後辛酸!📜
    (47:44) 羊糞有機肥比政府標準更優質?農業友善循環的秘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農村放送頭》EP31|超青春的田野運動會!友善栽培大豆的翻滾傳奇(下)
    🎧 來賓:田野勤學創辦人/陳光鏡

    【生產以外的社會責任】
    「Google 找不到的北斗,才是真正的北斗!」
    田野勤學也參與北斗紅磚市場活化,希望讓這座老市場成為旅人與在地人的交流場域。身為在地人的光鏡,透過一系列市場活動,帶領大家探索北斗的魅力,尋找網路搜索不到的地方風景。

     「食物,是連結人與土地最直接的力量」—百味餐桌計劃於 2024 年發起,田野勤學與料理老師合作,透過地方食材講述北斗飲食文化,為什麼要做這個計劃呢?
    因為一頓飯不只是味覺體驗,更是理解這片土地故事的方式。
    快來收聽本集節目!認識北斗的更多故事!


    【節目亮點】
    (01:16) 發現 Google 找不到的好玩好吃,決定帶大家認識「在地人眼中的北斗」 🗺️
    (05:56) 當遊客走進市場時,當地居民臉上的笑容讓地方活化更有意義 😊
    (10:39) 未來計畫!想為北斗的老街帶來新生與變革 🚧
    (12:24) 2024計畫:開發北斗的「百味餐桌」,帶大家品味在地美食 🍽️
    (15:26) 食物是連結人與土地最直接的力量,讓我們透過味道了解這片土地的故事 🌱
    (16:35) 光鏡的太太也開創發酵食品事業,讓在地特色再延伸 🍶
    (18:28) 製作味噌的特色:化零為整,團結社群與家庭 👨‍👩‍👧‍👦
    (20:01) 田野勤學的下一步是什麼?敬請期待下一階段計畫 🚀
    (24:01) 活動與計畫將如何繼續帶動地方創生,實現更大目標?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農村放送頭》EP30|超青春的田野運動會!友善栽培大豆的翻滾傳奇(上)
    🎧 來賓:田野勤學創辦人/陳光鏡

    【從一杯豆漿開始,找回台灣黃豆的價值】
    想到彰化北斗,除了肉圓還會想到什麼呢?來自北斗的田野勤學,從一塊國產大豆製成的豆腐開啟與北斗小鎮各種產業的合作。食農教育界的朋友,對田野勤學或許不陌生,創辦人光鏡家裡有四個小千金,生為家長也相當重視食物的天然。在他們居住的三合院,旁邊有一大片田野,種植友善栽培的大豆,並且自產加工豆漿、豆腐等產品,希望能呈現國產豆的品質風味。


    本集節目開場邀請大家品評豆漿,包裝上的神祕數字 9.5 是❓其中原來是濃與稠的哲學🤔

    節目從豆漿生產聊到 #為何返鄉,光鏡毫無保留地分享當初的掙扎,與發自內心最誠實的提問:「如果生活可以選擇,我們會希望怎麼過?」
    想知道更多關於光鏡的返鄉故事與田野勤學的願景?快來收聽本集節目!


    【節目亮點】
    (03:46) 喝豆漿時,「濃」與「稠」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06:52) 返鄉的原因?為什麼選擇種植大豆?🌱
    (14:52) 台灣雜糧供應的問題,不是「有沒有」,而是生產與加工的斷層 🤔
    (15:27) 打開農村聲線盒:豆漿製作❤️
    (18:23) 消費者嫌自己加工太麻煩?於是開啟了加工品販售之路 🏭
    (21:31) 街坊阿姨是光鏡團購豆漿的貴人 💡
    (29:58) 「田野勤學」這個名字,原來是從貼紙開始的?🎨
    (33:11) 「國產大豆黃金三部曲」食農教育課程 🌾
    (40:03) 休耕期限定!田間運動會,把農事變成遊戲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農村放送頭》EP29|俗女團的養成!菁寮老街活化的幕後推手(下)
    🎧 來賓:後壁俗女村創辦人/吳翊榛

    【返鄉青年的築夢基地】
    俗女村不只是觀光景點,更是返鄉青年與社區共存共榮的重要據點!本集繼續邀請俗女村創辦人翊榛,聊聊她如何從零開始,打造支持青年創業與長照的系統,並分享地方創生的挑戰與夢想藍圖,節目中翊榛也分享她遇到的貴人,深深感謝著對方給予的鼓勵:「有念則花開」,這句話伴隨俗女村慢慢綻放......

    ▶農村放送頭全新單元#打開農村聲線盒~帶您聆聽地方的旋律~♩♩♩~
    各位聽眾!!! 節目內容更升級,推出全新特別單元#打開農村聲線盒
    晨間的賣菜、魚販、牧場的羊群、與人互動的吆喝......
    來自地方的聲響,串起一幅幅農村風景

    🎶聲線盒-流動的海鮮攤販(節目時間軸:11:38)
    採集地點:後壁菁寮/採集提供:後壁俗女村
    透抽~午仔魚~來囉!卡車經過巷口,尚青海鮮喊一下就有喔!
    您家也有像這樣的流動攤販嗎?


    【節目亮點】
    (01:01) 俗女村的「電力站」,返鄉青年暫時的居所 ⚡🏡
    (02:31) 讓青年放心留鄉,必須有足夠的支持系統 🤝
    (06:22) 與地方建立關係,如何克服溝通的挑戰?💬
    (08:16) 徐重仁總裁的鼓勵:「有念則花開」🌸
    (11:38)🎶打開農村聲線盒-流動的海鮮攤販
    (12:32) 俗女村募資計畫:買下夢想中的老屋 🏚️➡️🏠
    (17:23) 企業與國際旅客來訪,對農村的期待是?🌍🚜
    (24:51) 展望未來!24hr公益書屋「失眠圖書館」📖🌙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農村放送頭》EP28|俗女團的養成!菁寮老街活化的幕後推手(上)
    🎧 來賓:後壁俗女村創辦人/吳翊榛

    【翻轉農村的造夢實踐】
    看過熱門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嗎?女主角返回鄉下老家,劇情笑中有淚,剖析女性成長的心路歷程。本集邀請的來賓翊榛,就以劇中女主角返鄉的所在地-後壁菁寮老街打造「俗女村」,號召返鄉青年進行一系列的行動,為了解決產業消逝、高齡化的困境從老屋重整開始,讓破舊的空間華麗變身!
    2025 年開春喜慶,#農村放送頭 錄音現場好熱鬧,原來是號稱後壁林志玲的翊榛帶來特色的三款啤酒,讓氣氛 high 了起來,快點擊收聽吧~

    【節目亮點】
    (01:50) 先有俗女村?還是先有《俗女養成記》? 🎬
    (07:55) 女性力量撐起俗女村!團隊以女力為主 💪
    (14:38) 茄芷袋啤酒禮袋,入選 2024 台南燈會前三十大伴手禮 🏆
    (17:28) 三款結合在地物產的啤酒 🍺
    (22:06) 全新「一泊二食」體驗,劈柴生火自己煮飯?! 🍳🔥
    (25:51) 菁寮蘭花展三月登場!俗女村也有專屬優惠 🌸
    (29:57) 「卡多良食故事館」10年來推動食農教育的故事 🌾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農村放送頭》EP27|蔬果魅力:食農教育的科學進行式(下)
    🎧 來賓:林記蔬果汁創辦人 / 林曉慧

    #蛇年行大運 #溫馨故事

    【一杯簡單紅蘿蔔汁,牽起多年的合作緣分】
    林記蔬果汁闆娘曉慧,回顧了當初創業的艱辛。
    從一家小小的路邊攤,到如今穩定的發展,
    過程中遇到關鍵的貴人,為她開啟了與斗南農會的攜手合作。「紅蘿蔔汁?也太好喝了吧!」--紅蘿蔔汁的成功,改變了曉慧,也為她帶來重要的機遇。

    #從產品開發到 3000 杯果汁的企業合作
    符合現代人忙碌需求,曉慧近期也積極在做果汁粉等產品開發,亦探索與企業合作的可能性。比如就有上櫃的科技公司邀請林記駐點打了 3000 杯果汁,更因此募得了偏鄉的教育資金~

    未來,林記蔬果汁持續推廣健康與愛,2025 蛇年新氣象,農村放送頭祝您蛇年如意,蛇麼都順利!

    【節目亮點】
    (00:00:42) 胡蘿蔔的故事:奇蹟背後的貴人契機
    (00:04:39) 這杯紅蘿蔔汁,怎麼會這麼好喝?
    (00:11:47) 果汁粉的誕生:從飲食習慣的改變發現需求
    (00:14:26) 曉慧第一次製作果汁粉,看到成品時的心情
    (00:19:42) 果汁粉竟然可以加在茶和咖啡裡?!
    (00:21:41) 與企業合作的開始:3000 杯果汁,10 萬偏鄉教育基金
    (00:30:02) 果汁不只是飲品,它埋下了一顆影響社會的種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農村放送頭》EP26|蔬果魅力:食農教育的科學進行式(上)
    🎧 來賓:林記蔬果汁創辦人 / 林曉慧

    【一杯為愛而生的蔬果汁】#蛇年迎新
    在雲林虎尾的公園裡,有一家溫馨的蔬果汁店,散步的老人、孩童引頸期盼,喝一杯在地蔬果特製的現打飲品。「林記蔬果汁」的重要推手,是身形嬌小、活力十足的曉慧,她的創業故事,源自於對親情的羈絆,當初為了隨時照顧病重的父親,選擇開設果汁店,沒想到這個選擇,成就了林記蔬果汁的誕生。

    #醜蔬果全利用的闆娘特調
    曉慧推廣「醜蔬果」的利用,希望透過自己的行動減少浪費,讓更多農民受益。她運用過去在醫院工作的經驗,推出客製化的營養果汁,客人找她,不僅是買一杯飲品那麼簡單。從點餐的兩分鐘開始,曉慧就與顧客分享食農知識,連大學生都愛和她聊聊,還有人點過「失戀特調」來療癒心情。

    「你累了的時候,可以慢下來,但不能停下來。」來自主持人對曉慧的勉勵,本集節目讓我們來慢慢品嚐用愛特調的果汁滋味❤️

    【節目亮點】
    (00:01:44) 曉慧自述:創辦林記蔬果汁的初心與這兩年的努力
    (00:02:43) 創新服務!將繪本製作成「問診單」,讓小朋友與長輩檢視身體需求後再選果汁
    (00:10:23) 驚人關聯!林記的起步竟與太陽花學運有關?
    (00:15:22) 醜蔬果與壞蔬果的差別是什麼?曉慧以香蕉與木瓜解惑
    (00:19:31) 挑戰傳統!用行動推廣醜蔬果,減少浪費,助力在地農民
    (00:31:56) 綠色飲品熱潮翻轉,更多人開始接受健康的蔬果選擇!
    (00:38:30) 「失戀特調」背後的故事:一間用心傾聽的果汁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農村放送頭》EP25|最熟悉的陌生人?! 談農村教育問題及在地認同的重要性(下)
    🎧來賓:社團法人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 黃雅聖理事長

    鼓勵學生「追求自己的夢想」,讓這句話真實傳達到他們的心中....
    本集節目由雅聖理事長續談「璞育塾」深根偏鄉教育十餘年的心路歷程,一路走來以教育延伸出公益農產銷售、企業合作等服務,實現農村的永續發展。為了更落實於地方事務,轉向企業化經營,與返鄉青年推出 #璞育米 農產品,除了推廣地方米食特色,也將盈餘作為公益用途。
    光芒綻露,吸引台鹽上門邀請合作,攜手推出#鹽麴產品,搭建起地方與企業互惠的橋樑。

    如您是有興趣投入農村的青年、尋找企業合作的農村工作者,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節目亮點】
    (00:05:57) 農產直販所推動「公益農產品」
    (00:10:03) 創造公開透明的企業化經營
    (00:13:24) 台鹽找上門!鹽麴產品的困難與挑戰
    (00:18:39) 金句:至少我讓務農與學習農業這兩件事,不再是被恥笑的。
    (00:26:08) 青年回鄉建議做什麼準備?
    (00:31:54) 上課時鼓勵學生「追求自己的夢想」,這句話真的傳達到學生的心中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農村放送頭》EP24|最熟悉的陌生人?! 談農村教育問題及在地認同的重要性(上)
    🎧 來賓:社團法人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 黃雅聖理事長


    從一個孩子變成一個課後輔導「班」的契機❤️
    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根深臺南後壁,由一群回鄉青年所組成的公益團體,主要服務教育和農產業兩大方向,期望透過互相扶持農產品銷售,累積地方教育工作的資源和運作,並讓更多青年穩定回鄉、孩子及居民都能熱愛自己的家鄉。
    本集節目邀請協會黃雅聖理事長,深聊他對偏鄉教育的觀察,原本從事薪水優渥的 IT 產業,為何會選擇回鄉?生為在地人,對眼前的家鄉卻非常陌生...... #最熟悉的陌生人

    🟩為何決定以「教育」著手❓👩‍👧‍👦
    「如果連下一代的教育都有困難,那如何吸引年青人回到家鄉呢?」
    🟩偏鄉教育的困境❓
    「體制以學科分數為主,這讓許多地方特色或產業無法被帶入教育當中,如果說地方上的孩子沒辦法在學習成長過程中認識自己的家鄉和產業,反而被灌輸排斥或否定的情況,那產業結構必然會不斷偏差下去,而對於自己家鄉的不認同也導致城鄉人口的兩極化加劇,進而造成都市養不起年輕人,而鄉村找不到人來養,整個國家結構形成如今的少子化和老年化、產業結構失衡、城鄉人口失衡等狀況。」

    【節目亮點】
    (00:05:52) 從來沒有人說過,「選擇留鄉也是一種選擇」
    (00:12:15) 從一個孩子變成一個課後輔導「班」的契機
    (00:17:13) 「璞育米」的由來
    (00:21:23) 以消費支持在地農業與地方教育
    (00:29:38) 農業教材走出新東國小,也象徵了當地觀念的改變
    (00:33:01) 課程獲得教育部金質獎肯定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農村放送頭》EP23|朝虱目想-魚與水的對話(下)
    🎧來賓:田媽媽長盈海味屋店長/主廚 謝佳歆、黃澐卿

    上集邀請全臺首間連獲三次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田媽媽餐廳📍長盈海味屋的佳歆、澐卿(美麗母女花)分享虱目魚料理,本周主廚送上更多「好料」!

    一趟義大利農遊之旅,開啟料理人對飲食文化的地方反思 、北門特色的發酵食物-西瓜綿是什麼好味道?

    青農持續進修,首次接下大專生農 Stay 活動場域,規劃一系列讓學員大呼值得的專家座談、走讀,圍繞村內最熱鬧的東隆宮,晨間被放送頭播放的賣菜、魚宣傳喚醒!走到廟口還能看尚青的魚貨?!

    🔗越在地越國際,一起來收聽本集的農村放送頭🌟
    歡迎關注平臺(按下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節目亮點】
    (00:00:50) 一場義大利農遊之旅 
    (00:03:41) 北門特色發酵食物-西瓜綿
    (00:08:52) 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接班人培訓營」
    (00:11:03) 「大專生農 Stay 」也來到長盈海味屋了! 
    (00:12:44) 邀請飲食專業的外部專家,徐仲老師、陳志東老師,以不同角度介紹在地的養殖業與物產。
    (00:17:05) 瓦盤鹽田文化與賞鳥
    (00:23:40) 地方的紅蔥頭產業
    (00:31:59) 長盈海味屋透過「料理」推動食魚教育,與全食物利用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農村放送頭》EP22|朝虱目想-魚與水的對話(上)
    🎧來賓:田媽媽長盈海味屋店長/主廚 謝佳歆、黃澐卿

    在臺南北門井盤腳鹽田附近,有一間需預訂才不會撲空,至今已多次獲必比登推薦的田媽媽餐廳📍「長盈海味屋」,店長暨主廚佳歆從大學畢業返鄉,與媽媽攜手經營餐廳,與傳承四代的家族養殖業-旭海安溯配合,將友善養殖虱目魚巧手變成一道道美味的私房料理!🌟 米其林餐盤推薦 / 必比登推介 / 十大神農獎得主
    旭海安溯以永續魚塭養殖、獲十大神農獎、是全台首間取得歐盟認證的養殖場。年輕美麗的店長佳歆從小耳濡目染,受阿公的理念影響,認為要讓魚料理保留最原始的味道,自家的餐廳不但提供好菜,同時推廣食魚教育,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永續漁業的復興,本集農村放送頭,一起來「朝虱目想」,認識臺南虱目魚吧!

    ✨【節目亮點】✨
    (00:01:53) 佳歆的返鄉決心:大學一畢業就回家,媽媽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00:04:45) 家族故事的起點:從第四代的養殖業,到第三代的餐廳經營,如何延續百年傳承?
    (00:06:36) 宅配熱銷商品:疫情期間推出的「虱目魚元氣飲」,為長盈開創新商機。
    (00:09:01) 連續三年榮獲必比登推介。產銷履歷達人、十大神農獎
    (00:16:56) 永續的魚塭哲學:如何利用蛤蜊和貽貝淨化水質,打造生物多樣性環境。
    (00:18:53) 漁業產銷履歷的堅持:從阿公那一代開始的初心——讓魚回歸最原始的味道。
    (00:28:35) 與時俱進的料理:招牌料理「朝虱目想魚乾味滷肉」如何突破傳統與創新結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農村放送頭》EP21|臺灣茶走上國際-屢獲設計獎的凍頂茶(下)
    🎧來賓:山中茶學 創辦人嚴晟訓、卓穎伶

    泡茶的學問淵博,茶具選用陶或瓷器,也有不同用意?「老人茶」的說法,原來是來自喝茶的既定印象......

    延續鹿谷凍頂茶的一口回甘!上週聽完「山中茶學」晟訓與穎伶的返鄉故事是否意猶未盡?本集節目同樣精彩!
    茶席體驗讓國際旅客不遠千里慕名而來,甚至僅簡短的旅行天數亦願意專程拜訪!一起來感受山中茶學的茶服務美學:)

    ✨【節目亮點】✨
    (00:03:10) 「不會做茶,至少要會賣茶!」
    (00:08:01) 原來我一直都泡錯了?茶具選用陶或瓷器,也有不同用意?
    (00:13:02) 串聯在地不同的產業,術業有專攻,讓鹿谷的產業更加活絡
    (00:16:49) 到香港旅展作展演的因緣?
    (00:24:13) 簡單自製冷泡茶方式!
    (00:34:32) 提供「茶服務」的定位與原則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農村放送頭》EP20|臺灣茶走上國際-屢獲設計獎的凍頂茶(上)
    🎧來賓:山中茶學 創辦人嚴晟訓、卓穎伶

    本集邀請到「山中茶學」創辦人晟訓與穎伶!
    分享他們如何從在城市打拼的設計師轉換跑道成為鹿谷凍頂山茶園的創新者,並打造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獨特品牌。
    以「山中做,茶中學」的精神,與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旅客交流,激盪出茶文化的創新體驗。

    發揮設計的力量,山中茶學囊括美國 MUSE、倫敦設計獎,今年更獲得 2024 法國設計獎金獎🎉
    從榮獲國際設計大獎的「茶香枕頭」#南投縣政府外賓禮,到將茶文化注入明信片設計 #2024法國設計獎肯定,他們如何用設計魂改變家鄉產業的面貌?
    在這段返鄉之旅中,又經歷了哪些挑戰與成長?一起走進茶山深處,感受設計與文化的深度對話!
    #鹿谷言承旭 #阿嬤的智慧

    【節目亮點】
    (00:05:29) 保留傳統凍頂烏龍茶香的茶枕
    (00:13:04) 回鄉接下茶園產業,創立山中茶學
    (00:16:06) 設計茶的明信片用意在於,找回人與人的溫度
    (00:22:02) 晟訓決定返鄉鹿谷的契機
    (00:31:45) 過往鹿谷木產業帶動產業人口
    (00:34:46) 雲霧繚繞的天然環境適合種茶
    (00:38:27) 南投茶業博覽會「星級茶」認證展館


    留言告訴我們心得!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農村放送頭》EP19|嶼你山海相逢-坪里的海女與討海郎 
    🎧來賓:東福海上育樂有限公司執行長 陳雅玲

    農村放送頭首次來到離島放送囉🎉
    各位聽過「東嶼坪」嗎?身為澎湖南方四島之一,東嶼坪擁有豐沛的海洋資源,藍寶石般的燦爛海灘、獨特的咾咕石建築,島上居民多倚海維生,卻面臨產業轉型、人口外流的危機。
    東福海上育樂由在地人呂家福、陳雅玲成立,江湖稱號福哥、福嫂的夫妻倆,透過海洋保育進行觀光轉型,成功吸引年輕人駐留,更開發一系列超有趣的海洋遊程!
    鄉親啊~不用飛澎湖

    📌這一集你會聽到: 
    💡海洋保育的行動派!
    🐠 東嶼坪的珊瑚復育,浮潛教練一天竟下潛 90 次?只為守護那片色彩斑斕!
    🦑 永續漁法的實踐,從漁業轉型到生態旅遊,帶領漁民在減少捕撈的同時找到新生活的希望。
    💼 觀光,不止於體驗,而是共感與教育!
    🍴 在地料理的盛宴,每一口都是東嶼坪海洋文化的縮影。
    🌅 專人的聚落導覽!遊菜宅梯田-臺版馬丘比丘、海景第一排看夕陽、無光害星空
    👩‍🦱 海女文化生活館:海女能閉氣三分鐘?那些你不可不知的討海故事。


    【節目亮點】
    (00:12:28) 東嶼坪的珊瑚復育行動與知識傳承
    (00:21:14) 上岸的第一個景點竟然是「八百萬廁所」!?
    (00:27:39) 專業教練與「海上Uber」防護機制
    (00:29:18) 東嶼坪在地料理
    (00:36:24) 東嶼坪「討海郎的生活館」
    (00:50:06) 青年回鄉計畫之目標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農村放送頭》EP18|好美船屋!藝術與環教交織的美麗樂章(下)
    🎧來賓:好美農漁產有限公司 經理鄭怡雯

    位於嘉義縣布袋鎮臨海的好美里,曾是一個因泥沙淤積而漸漸沒落的小漁村,但在藝術家曾進成與夥伴怡雯的攜手努力下,以 3D 彩繪打造好美船屋,融合美景與村落文史,吸引觀光客聚集,更積極養殖文蛤、虱目魚、白蝦等優值海產,打造「好美農漁產」成為兼顧環保與地方創生的標竿!

    延續上集的精彩!好美農漁產的怡雯描述往昔,為什麼一個「拿筆的女人」會選擇到好美里深耕,從事養殖這樣的粗重工作?從三個月沒有訂單、資金剩下兩成的低谷中突破困境,她的故事不只勵志,更充滿對土地的熱愛。

    📌 這一集你會聽到: 
    ✨ 被稱為「女版 Tony Chen」的怡雯,如何以「一萬人來一百次」的理念重新定義漁村旅遊?
    ✨ 體驗教育 X 在地美味:從挖文蛤到自己動手做虱目魚丸,透過雙手與大地更親密的接觸,讓旅途充滿驚喜與成就感。
    ✨ 文蛤不僅能吃,竟然還能固碳?養殖業真的會對生態有害嗎?
    ✨ 海味美食 #蛤蜊拌醬:結合北門紅蔥頭、雲林蒜頭、布袋菜脯,讓每一口都是地方故事。
    ✨「好美里」如何以好美味、好美旅、好美禮帶動在地經濟?

    【節目亮點】
    (00:01:23) 一個「拿筆的女人」怎麼可能做養殖的粗重工作?
    (00:04:22) 我不期望一百萬人來一次,但期待一萬人來好美里一百次
    (00:10:16) 好美里的海女文化
    (00:11:53) 文蛤可以固炭!?
    (00:14:40) 介紹文蛤的加工產品
    (00:22:14) 「好美里」有好美旅、好美味、好美禮
    (00:22:37) 沿海的冬天要如何安排小旅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位於嘉義縣布袋鎮臨海的好美里,曾是個因泥沙淤積而漸漸沒落的小漁村,但在藝術家曾進成與夥伴怡雯的攜手努力下,以 3D 彩繪 🎨打造好美船屋,融合美景與村落文史,吸引觀光客聚集,更積極養殖文蛤🦪、虱目魚🐟、白蝦🦐等優值海產,以「好美農漁產」行銷,使之成為兼顧環保與地方創生的標竿👍🏻
    本集邀請怡雯,聊聊當初如何在沒有人看好的創業初期走進好美,回憶第一次見到船屋的「驚悚」衝擊😱,及與在地夥伴、居民的攜手努力,終於讓好美被外界看見的艱辛歷程~

    📌 這一集你會聽到: 
    ✨ 彩繪村靈魂人物:曾進成老師如何用藝術讓好美里重生,打造聞名的 3D 彩繪村與船屋地標?
    ✨ 粉蟯仔(蛤仔)的故事:為什麼有人說「粉蟯仔存在,我們這個村莊才會存在」?蛤蜊與村莊間的關係,比你想像得更深刻。
    ✨ 艱辛與榮耀:疫情間的創業挑戰,從沒有人看好到與雲嘉南風管處合作行銷,好美里的故事影片甚至拿下國際大獎!然而,輝煌背後有多少辛酸?當接到環境部的得獎通知時,為什麼第一反應是「詐騙電話」?
    ✨ 生態保育行動:從植樹造林到週期性梅雨季的海邊種樹,一連串行動讓收穫更加豐碩!


    【節目亮點】
    (00:01:29) 蛤仔的臺語別名「粉蟯仔、砂蟯仔」的由來
    (00:02:59) 在社區扮演重要的「Nobody」
    (00:05:54) 怡雯如何建立與好美社區的連結
    (00:12:43) 「如果我做的事情是對的,那上帝就會幫助我」
    (00:17:23) 故事影片獲得國際大獎,逐漸發酵建立知名度
    (00:22:33) 築籬擋沙、植樹造林等海岸生態保護工作,是怎麼開始的?
    (00:29:32) 當你真心愛這塊土地時,大地會予以超乎想像的回饋、植樹造林等海岸生態保護的工作,是怎麼開始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農村放送頭》EP16|聽過攀樹師嗎?爬到樹的頂端,看見生態保育!
    🎧來賓:雲林縣湖山水庫人文生態保護協會總幹事 蔡孟言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了特別來賓 蔡孟言,他是返鄉十年、身兼多職的在地青年,不僅為「湖山水庫人文生態保護協會」總幹事,也是水庫生態監測員、專業攀樹教練、雙寶爸,更是賓哥室古厝民宿的主人。
    身分多元的他,帶著滿滿熱情,讓雲林斗六「檨仔坑」充滿生機🌿

    在這集節目中,你會聽到: 
    ✨ 湖山水庫與檨仔坑的深厚故事:湖山水庫作為台灣第 95 座水庫,有著廣闊的水域和豐富的生態。協會推動多樣化的環境教育活動,包括夜間觀察、電動車導覽、攀樹體驗等,讓更多人發現這片後花園的美麗。 
    ✨ 環境保育的使命:從八色鳥、食蛇龜到稀有植物,孟言總幹事和他的團隊投入保育,透過教育推廣生態意識。 
    ✨ 推動攀樹活動:運用湖山里豐富林態,設計各系列的主題攀樹活動,如空中腳踏車、聖誕攀樹等,將生態保育教學融入體驗中,獲得大小朋友的喜愛!


    【節目亮點】
    (00:04:27) 成立賓哥室動機:蔡孟言回到家鄉的心路歷程
    (00:10:44) 透過社區的力量復育柚木的「保柚步道」
    (00:16:55) 社區導覽也能看到臺灣特有種毒蛇!
    (00:18:50) 攀樹體驗的起源:為何決定在湖山水庫推廣攀樹運動
    (00:23:34) 賓哥室的特色料理:如何串聯社區資源提供在地美味
    (00:36:08) 客製化企業攀樹體驗:針對不同企業設計專屬的攀樹活動
    (00:46:36) 攀樹工作邁入第五年,未來願景竟然是 50 歲想成為廟的主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農村放送頭》EP15| GRANDPaPa來囉!當迺市場變成國民外交,從市場學校走進在地生活(下)
    來賓:《來宜蘭迺菜市場》發起人:少年阿公(方子維)

    臺灣首獲義大利世界農業旅遊獎的子維,對前往義大利領獎時的評審談話印象深刻,在各國紛紛以大型農莊、廣闊場地來推動農業旅遊的情況下,臺灣憑藉著精緻化的小農耕作、多樣的物種、豐富的農作物和獨特的自然景觀脫穎而出,這種多樣性成為了我們發展農業旅遊的優勢!
    面對青年返鄉創生,子維觀察到臺灣創生的力量來自年輕人返鄉之後開始向外拓展關係、建立連結,他以「放伴文化」(pàng-phuānn)來形容,重視家族成員共同合作的情感交流。


    【節目亮點】
    (00:06:57) 地方創生團隊最重要的是「好好活下去」
    (00:15:46) 創生的力量來自年輕人返鄉之後開始向外拓展關係、建立連結,「放伴文化」
    (00:21:49) 年輕人在創生過程中是孤單的,需要「陪伴」
    (00:24:17) 在馬來西亞感受到濃厚的過年氣氛
    (00:30:52) 辦桌也是情感交流的場合、長輩的心靈寄託,以及文化的傳承
    (00:33:13) 如何聯繫少年阿公、報名相關行程呢?
    (00:36:46) 下一步有什麼計畫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z9xakj0epj01uld6h7hr4n/comments

    《農村放送頭》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委製,邀請地方夥伴分享農村經營甘苦談,鼓勵青年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推動農村社區再生、永續經營。
    節目超級精彩,歡迎👏收聽,點擊平臺關注(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以上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廣告」

    ▍相關連結 ▍

    ✧ 洄游農村 PLUS -青年參與農村整合平臺 https://ruralup.ardswc.gov.tw/
    ✧ 洄游農村 PLUS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ralup/
    ✧ 農村放送頭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broa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