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大家好,我是主播郭小闹,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陪伴,但我因为最近工作强度大幅增加,所以能够花心思来做节目的时间比较有限,所以在慎重考虑之后,我决定暂停会员的销售,并且节目也将有可能会成为不定期更新的节目。但请大家放心的是,这档节目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还是会坚持做下去的,只是更新频率暂时会比较低。
言归正传,今天我打算来聊一期老片子,1995年的《红潮风暴》。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一方面肯定是因为汉斯季默的原声音乐很好听,充分诠释了军旅题材的紧张和宏大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故事描述的苏联解体背景下,美苏两国的冷战思维差点让冷战变热战的反思。
这样的大环境很不幸,在时隔了30年之后,又变成了全世界的主要格局。美国还是那个美国,而苏联变成了俄罗斯。但似乎这种冷战思维在中间的30年里,并未得到什么改变,只是因为反恐战争而沉寂下来,成为了一个配角。但随着全球反恐战争的结束,冷战思维也不再甘当配角,再次浮出水面,成为了东西方对峙的主角。
而且这一次的浮出水面,并不是静悄悄地,而是一路火花带闪电,刚一出手,就将乌克兰三分之一的国土沦为了焦土。我们且不谈目前俄乌冲突的正义性,因为对于一场战争来说,站在不同的立场你永远都找得到站得住脚的理由,由此展开三天三夜的辩论也许都得不出最终的结论。因为,战争本身就是错的,争执对错的只是人性而已。
我想说的是,如果才能保持最大的克制来避免战争的发生才是人类最应该思考的问题。而这一点,《红潮风暴》利用扎实的剧本和优秀的拍摄剪辑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在宏大冷战背景下,小人物一念之差之间做出的决定,就影响了一场战争的走向。
人们常说,佛魔一念间。是的,佛和魔之间也许并没有什么明确清晰的界限,有的只是一个念想带来的最终决定。正如电影之中打算忠实执行命令的潜艇指挥官一样,他有错吗?没有,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发动兵变的副官有错吗?也没有,他只是不想因为一个错误的命令而发生一场足以毁灭世界的战争。
电影虽然最终的结局通常比较俗套,似乎就是个人英雄凭一己之力挽救了世界。但对于冷战的反思恰恰就是精彩在这里,因为很多时候,真正改变大格局的,并不是什么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政治家和领袖们,而是那些在第一线默默奉献的英雄。
古有斯巴达三百勇士,以300人对20000人的战绩;今有手持毒刺反坦克导弹让俄罗斯钢铁洪流化为乌有的乌克兰游骑兵。虽然他们可能连名字都不会留下,也未必能改变最终的走向。但让历史铭记他们的勇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是时代浪潮中的一颗小小的棋子,有的人在战前很可能是一名老师,一位卡车司机。但在战争中,他们也许就是蝴蝶效应里的那一丝被挥动的空气。
所以,我们觉得俗套的其实只是电影的故事本身,而不应该是哪怕名誉扫地甚至牺牲生命也想阻止战争的可贵思想。
说回到电影的原声音乐。刚才我们提到过,原声音乐是汉斯季默的谱写的,有意思的是,我找到了原声专辑来仔细听过,发现原始的专辑,是一张糅合了真实乐器、电子音乐和人声合唱于一体的制作模式。要知道那是1995年啊,那时候固然早就已经有合成电子音乐的存在了,很多流行音乐的配乐那时候为了节省成本就大量使用了合成音乐来演奏。但汉斯季默那时候早已成名,是可以动用大编制来制作的呀,不知道为何却坚持使用了合成音乐来录制。虽然氛围感上并没有任何不妥,但某些比较柔和的部分略显呆板还是存在的。
但也幸好,在1997年的时候,辛辛那提通俗交响乐团在艾瑞克孔泽尔的带领下出了一张专辑,叫做《The Big Picture》,翻译过来就是《大片》。其中就收录了《红潮风暴》的主题曲,并加以改编,缩短了时长,去除掉了一部分凑数的音符,结构更加完整和经典,而且全部采用真人大编制的演绎,更加凸显了这首主题曲的震撼。
我们现在听到了就是来自辛辛那提通俗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曲子开篇用小号营造了一段比较悲情的引子,紧接着就是人声哼唱铺垫的主旋律,这段主旋律由管乐、人声和军鼓共同构成,弦乐只是在背景中辅助,营造出来一种强烈的紧张氛围。而且其中还隐隐有着危机四伏之感,但同时也有着解决危机的那种坚定信念。
在这段旋律结束之后,插入了一段唱诗班的优美和弦,体现着国家层面信仰的力量,以及小人物内心因为寻求正义而期望得到上天眷顾的祈祷。
整体听感相较于原版更加完美和大气,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改编作品。这也正是我尤其喜爱艾瑞克孔泽尔相关专辑的地方。
好了,本期就是这样,希望您能喜欢,我们下期见! -
最近几乎是一口气把美剧《1883》看完,这是我欣赏美剧的一个习惯。因为美剧的更新方式和我们国内区别很大,越是热门的剧集更新就越慢,而《1883》作为大热门《黄石》的衍生剧,在编剧导演没有变化的前提下,自然也成为了热门中的热门。第一季一共才10集,每周才更新一集,中间好像还停更了一小段时间,所以每周追着看实在是太累人了。
我喜欢先把它忘掉,然后在它更新完成的时候再突然想起,找个合适的时间,一口气能看多少看多少,这样才叫过瘾,而且对情节也不容易忘记。
不过如果大家想要看我今天推荐的这部剧集,还是得稍微酝酿一下情绪,因为它的整体调子,和《黄石》差别非常之大。黄石是恩怨情仇都有的故事,各种势力之间不管文明与野蛮,或者残酷与仁慈,都有各自站得住脚的理由,说到底只是在发展和保护之间的权衡。但1883则不是,那是一场赤裸裸的生与死的考验,是一群向往着自由的农民在逃避欧洲战争之后,对北美大陆自由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无比残酷的现实之间做出的牺牲。可以这么说,整部片子丝毫没有我们对美国西部大开发里想象的那些奋斗、励志的故事,有的只是不断的死亡。而且在这个过程里,死亡甚至被翻着花样地呈现出来,有自杀、有蛇咬、有枪击、有斧劈;甚至还有仇杀以及令人唏嘘的误杀等等。这个剧集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你眼看着那些来自欧洲的异乡人,从眼神里有光,到逐渐暗淡下去,然后以毫无生气的灰色结束。短暂而无奈,痛苦且悲伤,这才是那些第一批欧洲移民在广袤的西部扎下根来时的最真实写照。有时候你会感叹,这些欧洲人千里迢迢来美洲大陆如此遗憾的死掉,到底划不划算?中国人以前有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些人从后续的表现来看,他们在乎的是自由,而不是害怕死亡。真正让他们离开家园的,正是自由意志的被剥夺,而不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也许,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者是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吧。
当然,大多数这些死去的移民在片中都是配角,可令我意外的是,就连主角都没能拥有光环,特别是最后一集的交代,让我们一次失去了两位主角。虽然依然埋下伏笔,让我们可以期待达顿家族在1900年代的发展和后续,但就算没有第二季,我同样也非常满意现在的结局。
所以,还是回到很早之前我聊过的一个话题,那就是这世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喜剧、闹剧和荒诞剧,但最终都将归于悲剧。是的,也只有悲剧才符合人性,你看,人这一生,生老病死,花费毕生的精力也不过就是从喜到悲。很多人觉得漫长的一生在整个地球的进化史之中,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但幸好我们有电影和电视剧,有时候可以将这些默默无闻者的故事讲述出来,让更多的默默无闻者知道,让前者的生与死成为后者的欢笑和眼泪。
这也许才是影视这门艺术的终极目的吧!
刚才我们提到过,《1883》是《黄石》的衍生剧,所以编剧仍然是泰勒·谢里丹,音乐也仍然是布莱恩·泰勒。豆瓣评分综合高达9.1分,音乐也保持了一贯的水准。我们现在能够在各大音乐平台上找到两个专辑,将片中所用的配乐基本完全记录了下来,录音和演绎水准很高,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来听。但我今天不打算分析其中的音乐,因为除了主题曲之外,基本都是氛围音乐,适合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当作背景音乐,并不太适合单独聆听。所以,本期节目可以算是一期影评节目,在节目的最后,我摘抄了一段我认为非常深刻的台词,这段台词来自第三集主角艾尔莎的内心独白,与诸位分享:
这个世界才不会在乎你的死亡,它甚至根本听不到你的嘶吼。
如果你受伤倒地,大地才不会管你的伤口如何,只会尽情吮吸你的血液。
如果我见到了上帝,我一定会问问他:
为何要创造一个那么美但充满了野兽的世界?
为何要在美丽花朵的后面隐藏着毒蛇?
您创造龙卷风的目的又是什么?
然后,我幡然醒悟过来:
这个世界,压根不是为我们而创造的。
这段台词在我看来比诗歌还凄美,充满了哲学的意味,大家不妨多读几次。我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翻译过来的,我把原文贴在最后,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读原文更有感觉。
好了,本期就是这样,我们下期见!
原文如下:
The world doesn't care if you die. It won't listen to your screams.
If you bleed on the ground, the ground will drink it.
It doesn't care that you're cut.
I told myself when I meet God, it will be the first thing I ask him:
why make a world of such wonder then fill it with monsters?
Why make flowers and then snakes to hide beneath them?
What purpose does the tornado serve?
Then it hit me:
he didn't make it for us.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书接上回,继续来讲述大型国风音乐专辑《三国》的曲目。如果还没听过上一期的建议大家先去听过之后再来听这一期,就更加能够听得懂这张专辑了。
下面我们就直奔主题,开始讲述今天的曲目。
第一首,赤壁。相信这首曲子也是很多人比较期待的曲目。因为如果要问大家印象之中关于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我相信90%的人都会将赤壁之战放在首位。我想这主要也和我们平时了解到的三国故事有很大关系。毕竟小学课文里面就有草船借箭的故事,而草船借箭本身就是赤壁之战之中的一个小插曲。
但也许大家不知道的是,草船借箭很有可能只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虚构的,小说毕竟是小说,是不能当作历史来看待的。历史学家综合参考了《三国志》《魏略》等正统史书之后发现,所谓草船借箭不过是一次偶然的情况。当时曹操的军队和孙权的军队隔江相望,孙权屡次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冒险乘船到曹军水寨前挑衅,曹军下令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差点倾覆。孙权急忙让船掉头,船的另一面也承载了足够的重量之后才没翻。安然回去的孙权也就收获了相当多的箭矢。这是纯粹的无心插柳得到的结果。
然后到了罗贯中这里,就成了让诸葛亮神话的灵感来源,从而创作出了草船借箭的故事。
回到音乐上来,这首曲子可能是整张专辑之中最符合电影配乐风格的。曲子很长,7分多钟,里面实际上有相当长的篇幅是为了烘托氛围而写就的音符,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赤壁之战的紧张和残酷。
曲子开篇的引子部分很短,只有大约40秒,用雄壮的管乐和打击乐勾勒出了一个大战一触即发的威武气势。将中国鼓和西洋管乐结合得很棒,丝毫没有违和感。
紧接着就是一阵混杂着弦乐的打击乐,各种中西打击乐器一块儿上,营造出强烈的紧张氛围,预示着两强相遇相互之间都很谨慎的态度。
从1分58秒开始,随着鼓声渐弱,国风尺八负责主旋律,此段音符在紧张感丝毫不减弱的情况下,营造出了一种对阵双方展开战术博弈的效果。不管是草船借箭还是火烧赤壁就都集中在这一段来表现。所以在尺八的篇幅之后,打击乐和管乐的齐奏又占据了上风,营造出来的感觉就是一个“乱”字来囊括,氛围感拉满。不带着脑海里的故事单独聆听可能会心里暗骂一句,这到底是什么鬼。但我相信通过我的解读,大家应该就能够感受得到火烧赤壁时战况的惨烈程度。
再次随着鼓声的渐弱,管弦乐齐奏的大结局出现在耳边,此段旋律为国风,但乐器几乎全部为西洋乐器,旋律本身也似乎和康熙王朝之中的某些片段较为类似,主要突出了帝王豪气或者是大战凯旋的威仪。
这首作品估计也是整张专辑之中配器最多,参与演奏人数最多的作品。
第二首,三分归一统。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估计当时谁也没想到,三国时期的各个强权最终收归到司马氏的手里,真乃造化弄人。曲子开篇刚好是赤壁之战的结尾部分,也是此曲的核心旋律。但此曲的副歌部分我实在是有些无法理解,演绎出来实在是太喜庆了,我知道作者肯定是想表达一种人们互相奔走相告,普天同庆的欢喜感。一开始还不是很违和,但在1分09秒开始的管乐协奏就充斥着那种结婚的场景感,反正至少我在听这一段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感觉。而且这段旋律还重复了一次,相当违和。直到2分50秒之后才又重新回到了开篇气势磅礴的史诗质感,这时候才又重新抓住了一统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
但毕竟作品就是这样,而且每个人听过之后我相信也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大家也不必都按我的说法去理解这首作品。我的节目只有两个目的,介绍好作品的同时抛砖引玉,引导大家去思考。
好了,这张《三国》就大致介绍到这儿,我们下期见! -
独立、不随大流,每一个作品都保持着极强的个性。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求精求纯,无悔投入,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为己任,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大型史诗《三国》的制作公司——瑞鸣音乐。
瑞鸣音乐,与其说是一个音乐公司,不如说是一个专业的制作团队。他们自2003年成立至今,马上就20个年头了,但我想问问各位,有几个人听过这个公司?不妨在评论区告诉我答案。
正是这个专业的团队,扎根于国风音乐的创作之中,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们不计成本地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风音乐,甚至还为各个省推出了属于他们的专辑——中国音乐地图系列。但可惜的是,我没有看到有一个省将这些作品当作自己的宣传音乐,甚至可能这些官老爷自己都不知道还有那么多名家为自己的辖区写过音乐呢。于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瑞鸣音乐此举真不知道是图个啥,纯粹也就是为了那份心中的理想,以及对音乐的热爱了吧!
为此我甚至还专门到瑞鸣的官网去看了一下,果然,在获奖记录里面,找不到这些音乐地图专辑里的任何一张。
因此,国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再次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提那些明星,所有人都如数家珍一般,但一提到这些好的专辑,你就会看到各种呆滞的眼神,向你投来各种没听过、听不懂的表情。
这到底是瑞鸣的悲哀,还是国人的悲哀呢?
扯远了,我们回到《三国》这张专辑。瑞鸣音乐诞生于2003年,一出手就注定不凡,从国手名家完全原创的《短歌行》,到群鼓齐发震撼古今的《鼓舞心弦》,再到2007年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三国》,经历4年的艰辛历程,终于在国风管弦乐这个市场之中站稳了脚跟。但讽刺的是,真正让瑞鸣在经济上能够站稳的,却是海外音乐发烧友的认可。可以这么说,早期瑞鸣在国外的知名度,远高于国内,在国外获奖的次数也远高于国内。
在其官网我还找到了这样一段话「多年来,瑞鸣音乐创作制作的音乐作品曾多次荣获“美国独立音乐大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百余个奖项。」更是对我上述描述的真实写照。
《三国》这张专辑的诞生很有意思。瑞鸣从成立之初就想打破传统制作的界限,想制作一张中西合璧的大型史诗,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谱写了三国时期的十多个故事演变而来的音乐,凑在一起就形成了这张专辑。而最有意思的是,在演奏的时候,还邀请了中日美三个国家的近百位演奏家共同演绎。所以,一方面是故事里的三国,一方面也是真实的三国。
当时这张专辑的录制轰动了全世界,人数多自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更主要是还得到了当时日本JVC首席母带工程师以及美国著名音乐评论家的的大力支持,才有了这张尽善尽美的作品。
专辑中的作品从“乱”开始,预示着天下三分,群雄并起。对峙征战了数十年,最终在司马氏手下一统江山,于是,专辑终曲被命名为“三分归一统”。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事难料,自有天机。
下面,我们就选其中几首作品为大家说道说道。
第一首,“乱”。此曲为整张专辑的序曲,用宏大气势来表现穿越时空的历史感和哀鸿遍野的乱世图景。
曲子开篇采用大编制的管乐加定音鼓描绘了恢弘的气势感。在1分29秒处才加入了唢呐,一下子就将这种气势感融入了强烈的中国风。
因为是一首序曲,所以曲子不长,2分钟左右,旋律也较为简单。但毕竟是组曲的开篇之作,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引出后面的作品,所以也没更多可讲的,我们就直接进入第二首吧!
第二首,长坂坡。《长坂坡》讲述的是赵子龙单骑救主奋力苦战的故事。故事大家很熟悉了,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孤身救出少主,成就了一番君臣佳话。此曲节奏明快,刻意描绘了一人一马面对千军万马时的那种危机场面。
主要乐器是琵琶,辅以大编制,有一些协奏曲的味道,但不纯粹,整体听感给人一种完美的中西合璧之感。琵琶本身在乐曲之中不仅承担着赵云形象的塑造,有时候还要模拟战马的嘶鸣,体现战争的残酷,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值得大家反复聆听。
第三首,三顾茅庐。这次的主角是诸葛亮。周有姜子牙,三国有诸葛亮,都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在成就人生巅峰之前,似乎与普通人并无二致。我们不妨一下诸葛亮在《出师表》之中自述的片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该曲目也正是如此,用清新明亮的音符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开篇就是笛子营造出来的小清新质感,描述了一幅农家田园之美。
随后画风一转,古琴代表着身份崇高的帝王刘备,而箫则代表着躬耕南阳的诸葛亮。二者相互唱和,形成对谈之势。
经过一番交谈之后,终于,随着一阵悦耳的箫声,诸葛亮终于同意出山,成为辅佐刘备最得力的干将。
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小段的首尾呼应,似乎也和《出师表》最后的几个字完美结合在了一起,正所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好了,因为篇幅的原因,我们今天先介绍到这儿,下周我们接着来聊这张百听不厌的大型史诗音乐专辑《三国》,喜欢的朋友还请记得订阅我的专辑,下周见! -
今天我想借助最近这段时间比较火热的电视剧《风起陇西》来开篇,谈一谈国产电视剧的现状,然后也讲一讲片尾那首不搭调的主题曲。最后再延伸一下,谈一谈2007年那张轰动全国的纯音乐专辑《三国》。因为在我看来,如果这部电视剧能够用上《三国》这张专辑哪怕其中的一首曲子,都将会成为可以载入电视剧教科书的作品,但很遗憾,《风起陇西》再次成为了不太注重原声配乐的电视剧作品,走回到了以前的老路上。
好,言归正传,我们先从电视剧《风起陇西》说起。
4月底,正是上海疫情闹得最是人心惶惶的时候,《风起陇西》的开播总算是或多或少转移了一点点人们的注意力,也将那股子肃杀的味道稍微扭转过来一些,让人们茶余饭后终于有了别的谈资。
其实早在该片的宣传阶段我就看过预告片,精致的服化道,演员也不错,类似电影的色调,一下子就进入了我的必看片单。记得上一次看到类似的片子,那还得是《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但那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三年啊,期间充斥了多少拿不上台面的电视剧和电影。
早些年的国产剧可真不是现在这个局面。从我有印象的国产电视剧那时起,似乎每年都会有好的作品诞生。历史的有《老三国》《老水浒》以及三部清宫帝王剧。现代的有《黑冰》《黑洞》等等。再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打开了美剧的潘多拉盒子,一发而不可收拾。似乎就没再关注过国产剧集,但偶尔通过各大网络平台也还是关注着国产剧的发展动态。确实在那段时日里,更多的国产剧走的都是流量密码这条路。什么意思呢?就是请来的主角,清一色都是当红炸子鸡,无论会不会演戏,编剧有没有逻辑硬伤,服化道到底符不符合历史。这些问题似乎在明星闪耀的星光面前一切都不是问题。所以,大多数作品也都是些毫无逻辑可言,纯粹博年轻人眼球的东西。当然,除此之外,剩下的还有一个永不衰败的大热门,那就是抗日神剧,但此类作品我提都不想提,纯粹侮辱智商。
直到2019年的《长安十二时辰》让我刮目相看,我才想起,一晃眼竟已经快10多年没看过国产剧了。而这样一部好的作品给了我足够的震撼之外,也促使我努力去翻找是否还有类似的佳作,但很遗憾,除了那些我实在不爱看的讲述家长里短,婆媳恩怨的作品,我真没找到几部看得下去的作品。掰着手指头也就数出了《大明1566》《鹤唳华亭》这两部。
于是我发现,整个国产剧呈现出了一个完美的金字塔形状。最庞大的底部是大投资但粗制滥造的偶像剧;金字塔的中间是占据着各大卫视黄金时段的无脑神剧;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一小部分才是这些无论演技和投资双在线的好作品。但奈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注定会有什么样的作品。你以为那些拍无脑神剧的导演和编剧真的很傻么?其实完全不是,而是他们明白只有这么拍才有最佳的票房或者收视率,也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最大化。不是么?
说回到《风起陇西》,从目前的评分来看,确实算得上三年以来的最佳。豆瓣仅差0.1分就可以上到8分这个档次。我粗看了一下评价,依然是两个极端都很多。这其中排除掉那些非常刻意的低分和高分,我认为至少7.5分是可以得到的。其中很多给了三星的朋友主要是有些受不了古装剧之中的现代口语成分。剧中经常会存在诸如:开晨会、出外勤、抓活的这类型的现代口语,甚至连“干货”这个网络词汇都出现过,确实让观众觉得挺意外,有出戏感。一时间会闹不清楚到底是古装剧还是一帮现代人在玩Cosplay。
但其实从我的角度出发, 我倒觉得无伤大雅。毕竟全片都是文绉绉的古文就真的好么?遥想一下当年看《老三国》的情形吧!那时候我大约上初中,喜欢三国是从街上的电子游戏开始的。但看着三国演义里边儿那些大篇幅的文言文,实在很劝退。甚至一度造成了我对古文的恐慌。高中时候面对着诸葛亮的《出师表》可谓是心情极其复杂。当老师要求我们要对《出师表》全文背诵的时候,你更加可以想象我当时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瞬间奔过了一万匹那什么马。
所以,我其实并不排斥古装剧可以将语言尽量地口语化,而且,说实话,真正的古代,也大多都是讲白话,只有当需要写成书面文字的时候,才会用官话,也就是文言文记载下来。而且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格调高,而是为了节约宝贵的竹简或者绢帛。
直到明清时期纸张大量普及之后,白话本小说自然也就成为了民间的主流。能用白话写,干嘛还非得写成大家看不懂的文言文呢?您说是吧!
那么,《风起陇西》这部还算不错的剧集,原声音乐又如何呢?说实话,很一般,氛围音乐居多,没什么能让我有深刻印象的作品。倒是片尾那首毫不搭调的主题曲让我印象颇深。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这首作品吧!
歌曲名字叫做《我不要熄灭在风中》,由新裤子乐队演绎。曲调和歌词都是励志类型,旋律简单,节奏非常动感,朗朗上口,随便听上一两遍就可以跟着哼唱。单独听确实还不错,但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一部制作那么精良的古装剧为何要选用这样一首摇滚歌曲来当主题曲?二者在风格上实在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也许这就是导演的反叛精神的另一个体现吧,就和那些出戏的现代口语一样。
曲子一开始用吉他做不插电弹奏,配合着一个忧郁的男声完成了第一段的演唱。听感尚可,没有激情,显得比较慵懒。但随之而来就是插电摇滚的节奏,加上激情澎湃的演唱。有些声嘶力竭,但也充满着力量感,将歌词之中的励志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全曲我觉得最舒服的地方是在2分06秒开始的间奏部分。一种有着遥远距离感的哼唱混杂着稳定而有力的节奏。让曲子的高潮逐渐回落,回归到了不插电的吉他部分,首尾呼应做得很好。
但本期节目除了这首歌曲,我还用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音乐,想必大家都已经听出来了。这些音乐并非来自《风起陇西》,而是2007年由瑞鸣音乐出品的大型史诗《三国》,但碍于篇幅,这部分引申的内容请允许我单开一期来讲述,那么我们就下周再见吧! -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法国反差乐队的探戈专辑。上一期我们欣赏了专辑中的两首曲子,都是阿斯特·皮阿佐拉的杰作。
而且,越当我开始详细了解这张专辑的曲目之时,我就越加发现这个名字似乎和专辑有着相当强烈的关系。但就是这样一位探戈天才在他某一段时期差点就抛弃了探戈,甚至还一度以写作探戈音乐为耻。那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最终改变了他的想法,让他最终成为了最著名的探戈大师?下面,我们就走进皮阿佐拉传奇的一生。
阿斯特·皮阿佐拉1921年诞生于探戈之乡阿根廷。幼年的时候跟随父母举家搬迁到了纽约,纽约在他的人生中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上一期我们也有提到过那首“再见诺尼诺”就是在纽约写作的,为了纪念他的父亲,这一写就写成了一首闻名世界的佳作。
皮阿佐拉在纽约的时候,接触到了大量的音乐风格,几岁就学会了演奏班多钮手风琴,13岁时获得了一个和探戈有关的电影配角的演出机会,从此,皮阿佐拉就与探戈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7年,皮阿佐拉家族迁回阿根廷,已经有了相当音乐基础的皮阿佐拉和专业音乐人士有了更多的机会,并展露了作为手风琴演奏家的惊人才能。不过这时候皮阿佐拉对古典音乐,特别是古典钢琴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刚好那时候世界级钢琴演奏家阿图尔·鲁宾斯坦也旅居阿根廷了一段时间,皮阿佐拉更加地表现出了对鲁宾斯坦的崇拜,甚至专门为其写作了一首钢琴曲,并当面求教。鲁宾斯坦虽然不认为那是一首成功的作品,但还是看到了年轻人的潜质,推荐皮阿佐拉到正规的音乐学院去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统古典音乐学习之后,皮阿佐拉也确实展现出了他过人的才华,赢得了前往法国巴黎深造的机会。到了欧洲,皮阿佐拉打算隐瞒自己曾作为探戈音乐家活动的经历,认为当一名探戈音乐家是一种耻辱,而想一心投入纯正的古典音乐世界,但这个想法遭到其老师娜迪亚·布朗热(Nadie Boulanger)言辞激越的反对。因为布朗热早就从鲁宾斯坦等人口中得知皮阿佐拉对于探戈音乐有着那种写在基因里的天分,于是打消了皮阿佐拉放弃探戈的想法,热忱地鼓励皮阿佐拉大胆地在探戈的世界中耕耘出一块新的土地。无论对于皮阿佐拉,还是对于探戈音乐艺术,甚至世界音乐史而言,这个后来被证明为富有远见的建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因为正是布朗热向皮阿佐拉证明了音乐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虽然探戈一开始确实诞生于所谓的“社会底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动感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早已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想通了此关节的皮阿佐拉,开始大胆创作,将现代化的古典、爵士等先进音乐技法融入探戈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探戈的激情来构架严肃音乐。”
确实,多种技法共同构建出来的探戈音乐,就如同这两期节目里选用的音乐一样,他们不完全是探戈,也不完全是古典音乐,而是二者相结合出来的美妙混血。这种音乐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不需要正襟危坐面无表情地来听,可以是一种完全放松的姿态,甚至可以随着节奏翩翩起舞。而同时,它又运用了传统古典音乐所独有的小型室内乐队的构成来演奏,让传统的古典爱好者也能产生出足够的兴趣。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反差乐队想要表达的方式。同时也是对皮阿佐拉最好的致敬吧!
皮阿佐拉一生创作了300多部探戈作品,创作高峰期长达30年的时间,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1990年中风之后在宣告结束,并在两年后病逝于故乡阿根廷。
可以说,没有了皮阿佐拉,我们很难想象探戈将会成为一种世界级的音乐,至少也不可能成为一种被社会所有阶层都认可的音乐。这就是他最大的贡献。
好,下面我们接着来说反差乐队的作品。
第一首,contraste,反差。这首作品也是皮阿佐拉的作品,且作品名刚好和反差乐队的名字相同,虽然反差乐队早在2000年就成立,而这张专辑是2009年才录制的,但我绝不认为二者之间没有关联,甚至我直接认为正是这首曲子促成了一帮热爱探戈的古典音乐家凑在一起成了反差乐队。所以,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一首重要的作品。
曲子开篇用掌声混杂着弦乐似乎毫无章法的节奏,紧接着便是小提琴和钢琴的配合,用极具动感的演绎拉开了序章。等序章结束之后,小提琴和钢琴之间交替用协奏曲的思路展开了主旋律。主旋律带有较为浓烈的悲伤氛围,就像是一个失恋的人在回味自己恋爱的整个过程。时而美妙,时而激烈,时而悲伤。整体曲风甚至还带着一些诙谐幽默。让听者无不陶醉其中,跟着高兴,跟着失落。这就是皮阿佐拉的厉害之处。
第二首,La Cumparsita,化装舞会。这首曲子是乌拉圭探戈大师赫拉多·马托斯·罗德里格创作的经典探戈舞曲,相信主旋律一起来大家就都会表示耳熟能详的。该曲目写作于1916年,是马托斯为一个假面狂欢节创作的歌曲,原本是有歌词的,但音符本身就是一门全球通行的语言。所以,纯音乐的版本比演唱的版本更加收到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这首曲子的演绎也很有意思,全部采用弦乐来完成。各种和弦和节奏的掌控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将一个四人室内小乐队的特点充分表现了出来。这张专辑的录制本身也相当出彩,如果我们仔细听的话,能够很明确地感受到不同乐器之间的配合,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就是全部的乐器,但营造出来的复杂程度,丝毫不会输给一个大编制乐团。这首曲子节奏的变化非常丰富,时快时慢的速率就很考验乐手之间的默契程度。
而反差乐队最厉害的就是节奏有着极大默契的同时,还能保证优异的音准,再加上极致的录音和乐器定位,让我们通过立体声的播放设备就能够明确感知到不同的乐器所处的位置,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带好耳机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一段旋律。然后您就会惊讶的发现,整个乐队就位于您的正前方,以一个扇形展开, 小提琴在左前方,中提琴在中间,大提琴在右前方。
怎样,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这就是一张好的专辑带给我们的震撼感受,我们可以从其中获得极佳的旋律,也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让耳朵享受一场饕餮盛宴。
好了, 专辑和作者以及乐队的简介通过两期节目也介绍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靠大家自己去感受和了解吧!本期节目就是这样,我们下周再见! -
#法国“反差”乐团和探戈的激情碰撞「Cafe 1930 Tangos」(2009)
很早的时候就一直想给大家推荐今天要讲的这张专辑,但一直怕和电影没太大的关系而被听众说我不务正业。不过仔细一想,其实我主要讲的本身就是音乐,而电影或者电视剧只是我讲述音乐的一个载体,所以,今天我还是决定隆重地向大家介绍这张我反复聆听过的专辑。
这张专辑的演绎和制作被我一直当作发烧天碟一般的存在,因为乐器的层次表现实在是做到了分毫毕现,这种级别的专辑在我看来,好听的同时,也完全可以作为检验播放设备最好的音源。当然,前提条件是大家都能够收入一张正版的专辑,最不济也得是在正规的音乐平台上用最高音质来播放。当大家用好的器材来播放之时,大小提琴的相互交织的层次感和传说中的那种松香味就会呈现在您的面前。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当初我发现这张专辑的时候,简直是如获至宝!
好,说了这么多,一直都没说到底是哪张专辑。专辑的名字叫做《Cafe 1930 Tangos》,翻译过来就是《1930年代咖啡馆里的探戈》。诚然,这张专辑就是刻意去营造了一种以前老式咖啡馆里的音乐调子。所以,这注定是一个小型乐队,整体的构成就是一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架钢琴,一把吉他。偶尔情况下会加入一点管乐和人声的哼唱,所以最多也不过就是6个人的一个小型室内乐队。如今,这个乐队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存在,他们在2000年前后建立,为自己的乐队起了个有意思的名字,叫做“Ensemble Contraste”,也就是“反差乐队”的意思,目前乐队的大本营在法国西北部加莱地区的哈德洛城堡。他们的宗旨就是将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相互融合,让严肃的古典音乐能够多结合一些现代音乐的活泼氛围。于是,在2009年的时候,这张咖啡探戈的专辑应运而生,成为了跨越时代的经典。
很多朋友可能会担心听不懂这类型古典味道较为浓重的音乐。但其实大可放心,反差乐队早已考虑到了各种听众的感受。所以,这张专辑故意选用了节奏感特别有特点的探戈舞曲。而刚好,探戈这种舞曲的表现形式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在全世界都做过了程度很深的普及的。至少在目前的中国,很多城市都有拉丁舞的培训学校,甚至很多小孩在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到了拉丁舞。所以,从音乐的风格接受度上来说的话,我丝毫不会担心。
下面,我就尝试用专辑中的几首曲子来让大家感受一下整张专辑的制作水准和音乐氛围,相信大家听过之后,也会深深喜欢上这张专辑的。
第一首,Adios Nonino,再见,诺尼诺。1959年由阿根廷探戈大师阿斯特·皮阿佐拉创作于纽约,目的是纪念他的父亲诺尼诺·皮阿佐拉。其实这周曲子早在1954年的时候,阿斯特就已经开始写作,但因为种种原因只写出了其中几段比较诙谐的和弦,但缺乏基础旋律将其串起来。一直到1959年父亲去世之后,悲伤的氛围和父亲在一起的种种浮上心头,才让阿斯特有了灵感。所以,我们在这首曲子之中,能够听到激情澎湃的开篇引子,也能听到温柔至极的基础旋律,当然,曲子中还存在着一些诙谐幽默以及悲伤的氛围,让听者能够很明确感受到来自作者当时面对父亲死亡的那种深切缅怀,但又回想起往日种种的复杂情绪。这就是父亲对孩子的爱,也是孩子对父亲的思念。
而且,在反差乐队的演绎之中,我们通过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共同的配合,相互交织的音符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对话以及那些谆谆教诲和殷切的期盼。
所以,当我们在聆听这首曲子的时候,如果没有了解到这些背景知识的话,可能只会单纯地觉得很好玩,一会儿诙谐幽默,一会儿铿锵有力。但如果了解了之后再来听,就会感受到作者对父亲浓烈的思念和对父亲崇高的敬意。
第二首,cafe 1930。这首曲子也是整张专辑名字的由来。曲子本身也是阿斯特·皮阿佐拉的作品。这首作品原本是一个组曲中的一首,组曲的名字叫做《探戈的历史》,由四首曲子 组成。四首曲子将探戈划定了四个年代,第一个年代叫做世俗的1900年代,第二个叫做咖啡的1930年代,第三个叫做俱乐部的1960年代,第四个叫做探戈的现代,当然,现代特指的是1980年代,也就是这些组曲创作的年代。
我们现在听到的就是组曲的中的第二首,咖啡的1930年代。曲子讲述的是探戈经历了世俗年代之后,开始向小型化乐队发展,也就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4-6人乐队的基本构成。而那时候的咖啡馆也好、剧院也罢,探戈出现的频次是相当的高,人们也更热衷于跟随者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而且这个时期的探戈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欢快旋律,正如这首曲子一样,有时候会充斥着大量的悲伤氛围和浪漫氛围,为舞者刻意在一首曲子里营造出时快时慢的舞蹈节奏,就能够像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一般,让无论舞者还是听者都能够融入到音乐之中,体会到探戈音乐的魅力。
曲子整体比较长,有7分46秒。所以,这首曲子就不能用我们平时说的几段式来做简单的分析。因为,在实际的聆听感受中,我们完全能够找出2-3首曲子的感觉,但作者将这些旋律用优美的过渡将其连接了起来。就让我们有时候徜徉在欢快的节奏之中,有时候又在极其安静的氛围之中寻找爱意的表现。
总之,这就是一首真正可以做到百听不厌的神奇探戈,无论您想要什么样的情绪,都可以在这首曲子之中去尝试寻找,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限于篇幅,对这个极其优异的专辑,今天的介绍只能到这里。下一期,我还会接着来聊这张Cafe 1930。那么,我们就下周再见吧! -
有一种细致叫「清明上河图」,还有一种美叫「千里江山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来自于北宋时期,而且也都是绘制在丝绢之上的绘画作品。
而我们今天要给大家重点介绍的就是千里江山图,这是画家王希孟的作品,王希孟是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画家,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详细记载。后世关于他的记载主要是根据画作上蔡京的题跋而得知。
当然,作为一个画家,其一生不可能只画过一张作品,但仅凭这一张画作就足以傲视群雄,让其成为北宋时期绘画的代表人物,艺术成就与张择端和宋徽宗赵佶本人齐名而享誉天下。
通过画卷上蔡京的题跋我们可以得知,王希孟大约18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宋徽宗的画院生徒,山水画创作曾得徽宗亲自指导,大约是在其23岁去世前两年完成了这幅旷世奇作。所以,这也成为了他唯一传世的作品。
「千里江山图」画用整绢一匹,画山峰起伏、江河浩淼之景,渔村野市间于其中,并描绘了众多的人物活动。用传统青绿法,用笔极为精细,在兰绿色调中寻求变化,为千古青绿之杰作。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我之所以花了点篇幅来介绍这幅千古佳作,正是因为我前段时间玩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游戏,名字叫做《绘真·妙笔千山》,由故宫博物院授权,国内游戏巨头网易制作。游戏开篇就让我感受到了一幅动态的千里江山图,辅以绝美轻盈的古典音乐,一下子就让我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游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通过手指在手机上滑动或着点击即可,主要是解决一些小小的谜题。流程也不长,一口气玩下来也就两个来小时。但关键是我觉得制作团队非常用心,将千里江山图的很多细节和他们想要讲述的故事做到了很精彩地融会贯通,就可以让我们在极其细腻的笔触下,感受来自1000年前的丝绢画之美。也让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绘画的精髓。
这样的创意我真的愿意给满分,无论是画面还是音乐,极致的融合可以让我们的思绪可以跑到1000年前的宋代自由飞翔,借助精美的画面感受北宋时期最开放、艺术成就最高的中华大地。
言归正传,我们来谈谈游戏的原声配乐。记得我之前聊过,游戏的配乐和电影电视剧不一样。电影配乐因为画面长度是固定的,所以音乐长度可以根据画面所需精确到毫秒级。但游戏则不一样,每个玩家在游戏里停留的时间是完全不一致的,那在游戏里展示的音乐就需要表达意境和情绪的同时,也要照顾到旋律本身的衔接。所以,除去头尾的音乐,剩下的大多也肯定都是一些氛围烘托的音符,所以并不具备之前给大家讲的什么三段式四段式的格局,有时候甚至是一小段音符不断的循环播放,直至玩家进入到下一个场景,音乐也才会随之改变。
不过,这样的作品就没啥好听的么?还真未必。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部《妙笔千山》就是真正的用心之作。他的音符在古典气息很浓的同时,又通过和现代乐器配合的表现形式,让我们很容易去欣赏这种古典气质。
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游戏开篇的音乐,叫做居所·碧浔芙蓉调。首先得原谅我不懂中国古典音乐,不知道此段旋律是否有出处,亦或者是游戏的原创音乐。因为遍寻作者,发现该专辑由好几位作者共同创作,难得的是几人的通力合作竟能够让作品整体风格保持一致。这一点可以说作品的前期策划肯定是非常好的,所以才能有着一致的目标和理念。
曲子开篇用琵琶弹奏出一段非常写意的音符,旋律本身很欢快,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春天里踏青的惬意之感。背景中辅以淡淡的空灵氛围作为衬托,让我们在听此曲时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感受。
第二首,舞乐·难觅知音。曲子不长,1分40秒,但将传统乐器琵琶、扬琴和电子音乐结合地非常完美,四三拍的旋律让主题中“舞乐”的概念迅速流转起来,听者无不想跟随节奏翩翩起舞。
特别是在曲子中间部分加入的一小段打击乐更是让整首曲子充满着动感和节奏,而且在那么短的时长里愣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三段式,实属不易。
当然,专辑中更多的音符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氛围音乐,适合在玩过游戏之后再来单独聆听,回想着游戏中绝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脑海中就可以瞬间放飞自我,成就一段和古人思想上产生交集的佳话。
最后,借用一段游戏本身的宣传语来结束今天的节目: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聆听古典雅韵的背景音乐,徜徉一卷卷绘真之中,看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品奇峰异水,世间独绝;享古人志趣,悟画道真谛。 -
很久都没有聊国产电影电视剧了。今天我们来聊一部2018年上映的国产电视剧《将夜》。
《将夜>是一部改编自同名网络长篇小说的电视剧,最初是在起点文学网上一炮而红的作品,作者叫做猫腻,至今已经有很多作品被搬上了荧幕,包括大家很喜欢的《庆余年》。
但相比之下,其实我更喜欢他的穿越类型,而不是玄幻类型。《将夜》刚好属于后者,所以无论是书抑或电视剧我都是没有看过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为何要来给大家讲述关于它的节目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音乐本身。
《将夜》在2018年算得上是一部制作比较精良的电视剧,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都还算不错,甚至有胡军和郑少秋这样的老牌演员加盟,我曾一度动了念头要去观看一番,但一看到奶油般的男主就还是瞬间劝退了。我其实并不是很反感帅气的年轻男演员,因为易烊千玺在《长安十二时辰》之中的表现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无论造型还是气质都令人难忘。反观将夜的男主剧照,又回到了那种很装的范畴里,头发非得有点故作飘逸的刘海,而且皮肤太过白净,和周围的其他演员站一块儿总有种出戏感,始终缺乏真实性。
当然,以上感觉也仅只是我自己的感受,不具备任何代表性,从沉淀至今的豆瓣评分来看,其实还是强过了大多数同类型作品的。毕竟按照目前国内电视剧的水平,能及格就算谢天谢地了,能上7分已然属于优秀级别。所以,对将夜感兴趣的朋友大可不必因为我的这点私人感受而放弃了一部还不错的作品。而那些《将夜》的粉丝也大可不必因此来攻击我,因为接下来我就要开始努力夸他了,当然,我说的是音乐。
负责《将夜》电视剧音乐制作的是国内著名音乐人阿鲲。听过我之前节目的朋友应该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因为今天这期节目已经是我们第三次介绍他的作品了,前两次分别是《舌尖上的中国》和《鹤唳华亭》。《鹤唳华亭》也许有人没看过,但舌尖系列我觉得没人没看过了吧?我觉得舌尖系列恐怕是中国本土最出名且重播次数最高的纪录片了吧!
好,言归正传,阿鲲老师的详情在此就不赘述了,之前的两期都有过介绍,大家可以稍后去翻看之前的节目。我们在这里就着重来讲述他为将夜所创作的原声音乐。
因为《将夜》是一部长达43集的电视剧,而且从原著的篇幅来看,2018年的43集顶多算是第一季,后面按照同样的容量至少还有两到三季,但这就得看制作方的意愿了。
所以如此长度的篇幅,场景又变幻莫测还带有较为浓重的玄幻色彩和民族特点,音乐上的容量自然也得比较丰富。于是,我们看到了阿鲲为《将夜》制作了一张收录了60首曲目的原声专辑。目前这个专辑在各大音乐平台都有,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来聆听。
当然,从我的角度我也不可能将所有曲目全部讲解一遍,特别是其中那些纯粹的氛围音乐。我依然是挑选出了其中的三首最精华的作品来为大家讲解。
第一首,将夜主题曲。这首曲子主要作为电视剧的片头曲来使用。通常来说,片头片尾曲对一部国产电视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和我们国家观众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独特审美有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剧这种表现形式就让大家有了一个不需要走进电影院就能观看到好故事的渠道,而且电视剧对剧情的容量还是往往是电影的几倍到几十倍。常规来说,大家最喜闻乐道的美剧很少会制作时间很长的片头,甚至大多数美剧的片头都是隐藏在片子前四分之一的位置,先靠剧情将人留住,再用片头来强调一次品牌效应。
而我们的国产电视剧,则通过一个篇幅较长的片头来彰显用了什么样的演员,服化道细不细致、导演给不给力,歌曲好不好听的方式来综合引导观众留下观看。
好,回到音乐上来,曲子开篇非常壮阔,这样的音符就是典型的通过气势来拉观众注意力的方式。当然,从旋律本身来看的话,整首曲子是一首三段式的处理方式,先气势磅礴,继而用大提琴和洞箫来交替演绎一段柔情的旋律,体现着男性的力量感和女性柔美的质感。第三段再次恢复到气势上来,营造出来的感觉就如同太极八卦一般,阳中有阴,阴中带阳。
第二首,将夜主题萧变奏。这是一首非常柔美的曲子,整体风格和我们以前给大家讲过的《鹤唳华亭》主题曲“萧”如出一辙,但在旋律的变化上更加优美和地道,更显阿鲲老师的功力。旋律本身很简单,小调为主,356为基础音,但几处高低转折所形成的变奏给整首曲子带来了脱俗的质变,让一首哀伤的小调转变成为了一种飘逸且有仙境氛围的存在。这首曲子被我发现的当时,可谓是如获至宝一般,反复聆听过数万次,这一点是丝毫不夸张的事实。如今,终有想起好东西不能够私藏,于是在这里郑重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聆听曲子中的几处高低转折,实乃天籁之作。
第三首,将夜主题之渭城。这是主题曲的另一首变奏曲,玩的也是气势磅礴的路子,曲子不长,两分钟都不到,但直抒胸臆,再也没有委婉的余地,将气势从头到尾贯穿到底,而且开头的大提琴刻意营造出了一种带有一丝丝悲壮的氛围。等到曲子中部的时候,节奏不紧不慢,将气势拿捏得死死的,将整个渭城的繁华与富庶通过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音乐我觉得只要大场面都可以借鉴使用,特别是在国风的曲子中,难得碰上阿鲲这样优秀的作者,我们终于不用再在日本写的大唐盛世中来感受音乐的魅力,这一点尤为重要!好了,本期就是这样,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下期见! -
上一期我们讲了关于电影之中凡人英雄的落寞,但这一期我想讲讲那些被搬上大荧幕的真正的凡人英雄。
今天的主角来自1970年4月的三位英雄。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指令长吉姆·洛威尔、指令舱驾驶员杰克·斯威格特以及登月舱驾驶员弗莱德·海斯。他们的英雄故事在1995年被拍成了电影,我们先记住这几个名字,然后我们再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他们的英雄事迹。
1960年代,美国在美苏太空竞赛之中逐渐取得了优势,特别是1969年7月20日,当尼尔·阿姆斯特朗首次代表全人类站在了月球表面之后,美国可以说完胜了与苏联的这场竞赛。而且在之后的10年之中,阿波罗系列任务更是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持续进行了若干次登月任务,使得我们真正开始了解我们的这颗卫星,对月球的科研考察还能给我们研究整个太阳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而我们今天的三位主角就是这一系列任务中第三次登月的主要人物。在他们之前,阿波罗11和12号已经圆满完成了两次登月任务。
有朋友可能会好奇,为何第一次登月的任务编号会是11号。那是因为1-10号任务都是为登月做了充足的准备,从近地轨道出仓,一直到绕月飞行,1-10号任务的充分准备为后续任务的成功着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是才有了我们开头提到的1969年7月20日震动全球的壮举。
而阿波罗12号在第一次登月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做到了轻车熟路,完美完成了任务。但到了13号的时候,各种小意外却接连不断地困扰着任务本身。而西方通常也认为13是个不祥的数字,在民间还有着黑色星期五的传言,也就是当一个月的13号与周五重合之时,就会被认定为黑色星期五。关于黑色星期五的由来,还有着这么一个说法,传说耶稣正是在公元33年的4月13日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而那天刚好是一个周五,所以整个西方社会都对这两个重合的概念极其恐惧,认为13是个不祥的数字。但其实经过现在比较科学的判断,公元33年的4月3日那个周五才是真正的耶稣受难日。但以讹传讹了2000年,黑色周五的性质在某些虔诚的信徒心中已经成为了迷信的代名词。所以当阿波罗13号任务确立的时候,NASA,也就是美国航天宇航局也曾郑重考虑过是否要跳过这个数字,特别是任务前的各种小麻烦不断,更是让当时的人们觉得要避开这个不祥的数字。
但最终NASA还是坚持使用了13的代号,毕竟作为当时全球科学界的翘楚,如果在一个数字上都有着迷信的色彩,还怎么给全人类灌输科学思想呢?于是,最终阿波罗13号的任务名称还是确定了下来,大家也就依然按部就班地开展着各种工作,有麻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解决麻烦。于是我们才看到了后续所发生的一切,虽然麻烦越来越大,甚至直接威胁到了三位宇航员的性命。
1970年4月11日,三位宇航员在万众瞩目之下乘坐着阿波罗13号发射升空,直奔月球而去。2天之后,正当飞船离开地球321,860公里时,服务舱的二号氧气罐突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缘起于二号氧气罐的度数异常。此时休斯顿的指令中心要求他们进行“搅动氧气管”的操作,以达到三个氧气罐负载平衡的目的。但就是搅动操作之后,二号氧气罐就发生了爆炸。这次爆炸直接损坏了飞船上的服务舱。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如果爆炸波及到了指令舱的话,三位宇航员就当场殒命了。而如果波及到了登月舱的话,他们也就没有了返航的可能。
所以,当他们发现爆炸发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NASA历史上最著名的第二句话:“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第一著名的话自然是阿姆斯特朗说的那句:“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而当三位宇航员发现面目全非的服务舱之时,便迅速作出了返航的周密部署,此时的登月任务变成了艰巨的返航任务。他们只能抛弃指令舱和损毁的服务舱,将氧气全部集中到完好的登月舱之中,开启了3个人的4天返航之旅。
在这趟旅程中,3个人不仅遭遇了爆炸,更在接下来的返航途中遭遇了生命维持的重重考验,最终在1970年4月17日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
三个人的英勇表现征服了全世界的人们,也因此获得了美国平民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由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总统亲自颁发。
至此,阿波罗13号的任务遗憾结束,但其带给后续阿波罗任务的宝贵经验可以说是挽救了无数宇航员的生命,他们的行动也被历史所铭记,成为了宇航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自救壮举。
1995年,也就是真实阿波罗13号事件发生25周年的时候,好莱坞将这个故事搬上了大银幕,由当时美国最炽手可热的影星汤姆·汉克斯领衔主演,朗·霍华德执导。关于电影有个小细节不得不说,那就是NASA内部的设施因为属于机密,不允许摄制组进场拍摄,导演朗·霍华德就带着道具组的几个人去参观了一次,回来后凭借着超人的记忆力搭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片场来拍摄内部的戏份。等到电影上映之后,NASA当时的主管大发雷霆,质问手下的员工到底是谁放了电影剧组进场拍摄。这个疑问一直到《阿波罗13号》电影的幕后花絮放出才得到平息。原来剧组正是通过场景搭建和大量的绿幕加电脑后期技术才完美还原了电影中我们看到的NASA内部场景,此片的技术运用,也为后来的好莱坞大片指明了一条可供参考的制作道路,所以,后期的很多电影,特别是科幻片就大量运用了这种虚实结合的拍摄手法,而且随着电脑特效的日新月异,我们现在从肉眼的角度已经几乎不可能分辨出这些大制作影片的场景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拟出来的了。影片的原声音乐由好莱坞当红制作人詹姆斯·霍纳负责。我们在此主要讲述他的主题曲部分,选用的版本依然来自由艾瑞克·孔泽尔改编,辛辛那提通俗交响乐团演绎的版本。
之所以选择这个版本,主要是因为原版太长,整整7分钟,而改编的版本在保留最精华的部分之后,时长缩短到了4分36秒。而且配器和录音上更加豪华,整张专辑就叫做《大片》,发行于1997年。专辑中的其他曲目我也会找机会给大家讲述。
曲子开篇非常雄壮,采用打击乐和弦乐来烘托出一个惊艳的开场,随后采用管乐为主的基调打造了一个略微带有军旅色彩的引子。这其实很好理解,NASA虽然是一个科学机构,但担任宇航员的通常都是来自空军的王牌飞行员,这在任何一个具备宇航基础的国家都是一样的。
而且这种类型的旋律非常容易营造出振奋人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能够发现,在这首曲子中,这段旋律通过不同的配器方式重复了好多次,仅在2分钟到2分30秒处刻意柔和了30秒钟。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后面更加雄壮的旋律来铺路。
当然,更加雄壮的旋律背后也需要一段柔情的旋律在做支撑,就像是一个人有骨血,也有肌肤一样,柔中带刚,刚中有柔,这就是一首优秀的音乐带给我们的终极体验。
好了,本周就是这样,我们下期见! -
上一期我们就对本期要做的节目进行了预告,那就是1998年上映的《佐罗的面具》。上一期我们提到过1975年的版本,我在小时候通过露天电影的方式观看过,那时候太小,对电影剧情已经完全忘记,但那种英雄情结却深深植入到了我的内心。当然同时印象深刻的还有佐罗那张面具之下英俊帅气的脸庞。正因如此,也才有了我上一期节目关于人生老病死的思考。
而有意思的是,1998年的《佐罗的面具》给了我们一种关于衰老和传承的最佳诠释。电影通过老佐罗对接班人的培养和传承,让“佐罗”成为了一个代号,一种英雄主义的象征。
这一点我们在007和其他英雄类型的作品之中也有类似的感受,但没有任何一部对传承交代得如此自然和清晰。其他影片但凡有传承,似乎都给人一种要么迫不得已,要么是主角牺牲之后的作为。而《佐罗的面具》则给人一种真正的新老交替,自然过渡之感。而这种传承不仅保留了老佐罗的精神,还增加了新佐罗的率性而为。这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佐罗有着不同的魅力和相同的行侠仗义。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因为这种自然的传承能够给观众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不仅来自于电影全新的故事,还来自于新生代演员独特的气质。
1975年到1998年,足足跨越了23年时间。时代在变化,观众自然也不是20多年前的那一批,精神得以继承的同时,自然也要在表演艺术层面带来新鲜的感受。
于是,我们看到了1998年版的佐罗演员阵容异常强大。安东尼奥·霍普金斯和安东尼奥·班达拉斯两位巨星完成新老两代的交替,而泽塔·琼斯也作为女主角出现。当时的美国电影界,泽塔·琼斯就是女神级别的存在。再加上传奇动作片导演马丁·坎贝尔的执导,全片可谓是阵容极其豪华,也造就了当时高票房的保障。
我们就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待这部电影,也依然觉得美不胜收,画面极其养眼,动作设计也相当到位,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好莱坞动作片。2005年的时候,还是这个阵容,又拍摄了一部续集,叫做《佐罗传奇》。同样有着不错的评分和口碑,但不知道为何在那之后,佐罗系列便淡出了观众的视野。也许正是从那一年开始,漫威宇宙的英雄电影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了好莱坞的王牌,佐罗毕竟是属于旧时代的凡人英雄,没有高科技的加持,在各种花哨技能满天飞的漫威宇宙英雄面前,终究成为了过去。
还是回到《佐罗的面具》这部电影,当时除了演员阵容豪华之外,影片的原声音乐也请了当时好莱坞的大咖詹姆斯·霍纳来操刀制作。原谅我没能找到1975年的原声版本,所以我不知道詹姆斯·霍纳在写作原声音乐的时候是完全独立创作的,还是有可供参考的主旋律。我在此只能按照詹姆斯·霍纳的风格来为大家做赏析,所以如果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告知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此谢过大家!
詹姆斯·霍纳为《佐罗的面具》写下了一个完整的组曲,在电影上映之后也发行了独立的原声专辑。说实话,让詹姆斯·霍纳这个特别擅长写作欧洲大陆色彩音乐的作曲家来制作这种拉丁美洲风格电影的原声音乐,真的有些难为他了。所以我们在原声音乐整张专辑之中,确实能够感受到詹姆斯·霍纳在挣扎过后,还是决定按照自己的风格来写作音乐。
当然,毕竟拉丁美洲风格场景实在太多了,所以也不能说一点特色的元素都不去运用,于是我们在影片开始的那段旋律中就能够感受到浓烈的拉丁氛围,这也是我一直都不敢确定到底《佐罗》系列有没有原声音乐主旋律的疑惑。但这段旋律仅仅维持了1分半钟,就进入了詹姆斯·霍纳自己的旋律风格。后面的很长一段都是为了迎合画面而制作的音符,并没有什么特色。所以我们在这里将音乐切换到一首由辛辛那提通俗交响乐团重新编曲的《佐罗的面具》的主题曲,这个改编将全片之中最好的旋律集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首完整且好听的独立作品。
曲子的开头部分,忠实于影片开头原声音乐的部分,重点突出了拉美风格的旋律,让我们感受到了火辣的阳光,充满激情的人群。
在一分钟左右,进入到全片的主旋律部分。这部分就是詹姆斯·霍纳最拿手的煽情和气势磅礴的体现。这部分还分为了两段,前面一段音量小,配器适中,完全以煽情为主。而后的重复片段则配器豪华,音量充沛,让听者能够感受到足够的气势。
巧妙的是,在这一段的尾部,用小提琴刻意渲染了一段柔情似水的旋律,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英雄背后柔情的一面。在这一段之后则通过首尾呼应的方式再重复了一遍开头火辣热烈的拉美风格音符。这样的改编就把影片之中最好的旋律一次性展示在了我们面前,相当于将整部影片进行了一次压缩,让观看过影片的观众能够在4分多钟的时间内完整地回忆一次电影的情节。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这也是我对艾瑞克·孔泽尔以及辛辛那提通俗交响乐团的作品爱不释手的原因。
第二首,我愿花一辈子来爱你。这是一首影片的片尾曲。由澳洲女歌手蒂娜·艾莲娜和美国歌手马克·安东尼共同合作演绎。这种演唱的片尾曲形式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以前是一种大趋势,无论迪士尼的动画作品还是其他公司的真人系列电影,很多都采用了类似的方式来制作片尾曲。这种方式对于尝试电影和流行音乐的跨界有着极大的帮助。但不知道为何在进入2010之后又逐渐抛弃了这种跨界方式,片尾曲基本上又回归了纯音乐的表现形式。我个人对此的猜测是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浮躁,影片结束之后很少有人愿意观看片尾字幕向制作人员致敬。除非有类似漫威的电影那样的彩蛋,否则基本电影厅灯亮的同时,99%的观众已经起身开始退场了。
曲子的旋律就是片中的主旋律,由两位歌手采用交替演唱和二声部的方式演唱,整体听感很有味道。配器上也比较考究,毕竟是当年如日中天的詹姆斯·霍纳操刀制作的。在大编制的音乐之中加入了流行音乐的配器和元素。所以听感上很豪华,也很有气势,再加上两位歌手很有辨识度的声线,使得这一首作品成为了当年流行音乐榜上常驻的赢家,至今仍旧是《佐罗》系列电影爱好者经常萦绕耳畔的旋律。
好了,本期作品就是这样,喜欢的朋友记得点点关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我们下期见! -
上周因为东航MU5735航班的坠毁让我完全没有了做节目的念头。毕竟始发地是我的家乡,而目的地也是我曾经生活过五年的城市,并且在那五年之中,这个航班我也没少坐过,所以一时间心情无比复杂,难以言表,再加上这种时候还做娱乐节目也确实不妥,索性停更一周。
现在官方宣布了全员遇难,全国都为这场灾难悲痛不已,我也不例外。所以,这期节目的话题或许会比较沉重,诸位可自行选择听或不听,我都是能够理解的。
本期话题沉重的原因在于,我想谈谈死亡。
其实最早有这个想法,还不是因为航班坠毁的缘由,而是因为稍早前看到了阿兰·德龙先生的一则新闻。新闻内容大致是这样说的:86岁的阿兰德龙也到了耄耋之年,越来越习惯于谈论死亡,他说:“我觉得安乐死是最合乎逻辑、最自然的事情。随着一点点变老,我们有权从活着平静地走向地狱。”他的大儿子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证实了父亲的说法,谈到就算这一刻真的到来,他也会守护在父亲的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于是,我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第一次看到有阿兰德龙主演的《佐罗》这部电影,通过露天电影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完全被这个蒙着半边脸的帅气男人吸引住了。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中,我都自己制作了各种材质的面具,模仿着佐罗潇洒的剑术,幻想着自己行侠仗义走天涯的场景。至少在那段时日,佐罗就是我人生的理想。而且最有意思的是,这种小理想并不只是根植于我一个人的内心,而是在整个大院里的所有孩子心中。露天电影嘛,那时候可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接触到外面世界的渠道之一,一年到头也碰不到几次这样的机会。所以,一旦确定了露天电影的时间,那就一定是万人空巷的场面。也正是在那样的现实中,我记住了一句并不好听的俗话:高人看戏矮人吃屁。
是的,露天电影只是在一块平整的场地中搭起来的零时电影院,不可能有正规电影院里阶梯型的座位。所以,要么早早地就得去现场守着,占据最好的座位;要么就是占着自己个头高,才能看到完整的画面。我们那时候作为小孩子,个头不可能占优势,去晚了就真是啥都看不到了。幸好小孩子也有个优势,就是可以耍滑头。只要脸皮厚,就可以拼命往前挤,被挤到的人看到是个孩子,顶多也就骂两句,不会真的怪罪下来。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论去得早晚,孩子们都可以用各种方式占据离画面最近的位置。
但离得近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离得越近,画面就越大,想要看清所有的内容其实很吃力,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院的前几排通常都很少有人买的原因,最佳位置往往是在影院的中间部位。可那时候谁管得了那么多啊,能看到画面为第一原则,所以,看懂了没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仗着自己是个孩子的优势,一定要到最前面去,就像自己才是影片的主角一样。
所以,当1975年版的《佐罗》在上世纪80年代才被小时候的我看到之时,我自然也是不记得到底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的。我能记得的,就是那张极其帅气的脸庞,以及他无比潇洒的击剑技术和打完之后一定要画的那个Z字。
我想这也许是我小时候对英雄崇拜的源起吧!但当我此刻看到当年帅气的佐罗也变成了如此迟暮的老者之时,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是的,人这一生就是由生老病死四个阶段组成的。而生老病死这样的概念其实是来自于佛教经典。我们都知道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是一位王子,过着无比优渥的生活,住着豪华的宫殿,享受着众多仆人的服侍。但他有几次从不同的城门出游时却看到了生老病死的震撼场景。这就让他开始产生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提出了哲学上的终极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死后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于是,释迦摩尼开始追寻当时最好的法师,最好的苦行者来学习,但都没有能够解答他的疑问。最终,他还是通过自己超出常人的智慧,在菩提树下悟得正果,理解了这世间万事万物的起源和归宿,提出了转世轮回和西方极乐世界的理论,成为了真正的佛陀。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故事有着很浓重的虚幻成分,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后世对于佛陀的故事往往都会在口口相传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使得原本的面目产生了很大程度的扭曲,特别是经过了统治阶级的利用之后,宗教往往都会脱离原本的初心,成为愚民的工具。但幸好我们可以抛开现象看本质,我们只需要知道佛陀本人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即可。而且最有意思的就是佛陀与东方的孔子和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哲学家都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大约是公元前500年前后出现的伟大哲学家。而且他们也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那个关于生死的终极问题,所形成的的理论也成为了一直影响着东西方直到现在的精神力量。
无论是最终产生出轮回的说法,还是去往天堂或地狱,其实都给了后世的人们无穷的想象和期望。这很好地让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减低到了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内。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但凡有信仰的民族或国家,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往往都比较积极和乐观,反过来没有信仰的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物欲横流充满了激情,却对死亡有着极端的恐惧。
还是回到阿兰德龙的观点中,在他看来也是这样,无论死后是去天堂还是地狱,他都早已做好了准备,而且,他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选择如何去往。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自由意志的终极体现。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支持这样决定的国家还寥寥可数,能够达成愿望的费用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但有这样的选择,毕竟能够让我们看到当一个人在遭遇着极大病痛折磨的时候,能够有办法结束这种痛苦,我个人觉得真是一种好事,这才是对人性的最大关怀。
我们当然不会同意那种不负责任的因为一点点压力或情感因素就结束自己生命的草率行为。我想强调的只是生老病死这四个过程最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能有一种途径解除人们在这二者之间的痛苦,其实也是一种莫大的功德。
而且今天当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刚好是东航MU5735航班所有成员的头七祭日,但大家听到节目的时候会稍晚几天。我们在已有的信息当中能获知到,他们走的那一瞬间,应该是没有痛苦的。随着救援和调查工作的持续展开,我们期待能够尽早获得空难的真相,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愿逝者在天堂中没有伤痛,没有苦难,在充满光和爱的极乐世界中得到终极的幸福。本文的配乐来自于电影《佐罗的面具》,下一期,我们再来详细讲解。本周就是这样。 -
想当年,《王牌特工》第一部在2014年一经上映,英国绅士的帅气加丝毫不拖泥带水的爽快动作一相加,就引爆了一潭死水一样沉寂已久的动作片市场。时隔三年之后,第二部接踵而至,但加入的大量美式元素就让片子的精致感瞬间打了个巨大的折扣。不过这种尝试未尝不可,同时迎合了欧美两大电影阵营的观众,口碑的精致感下来了一些,但票房却蒸蒸日上,俨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冉冉升起的全新IP。在那时候,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剧本写得好,《王牌特工》是有可能成为继《007》《碟中谍》这种传统谍战片之后的另一种特工电影。
但不知道制片方是怎么想的,在2017年第二部之后,第三部就似乎没有了继续下去的迹象。而正当人们都快要将这个系列遗忘的时候,2022年第三部《王牌特工:源起》又悄悄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结果,不看还好,看过之后很多人都很生气,认为这其中对于历史的意淫简直令人发指。对于这一点,我也基本持相同态度。导演和编剧其实还是读了不少历史资料的,特别是关于斐迪南大公遭遇暗杀导致一战爆发这一段,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场景还原还是暗杀过程的细节还原都算是做到了极致,但令人遗憾的是,偏偏前因后果却又给你东拉西扯,所谓的幕后黑手更是无厘头到了极致。
是的,我们不否认电影本身只是一种娱乐的载体。但如果你在极致的还原过程中却参杂了半真半假的私货,就让很多不明就里的观众容易被误导。不过,我回头仔细想了一下,按照第一二部的编剧水准,其实我相信导演并没有那么傻,他也许只是不得不跟随目前好莱坞非常突出的政治正确的标准。目前西方左派当道,各种意识形态化的东西,做得甚至比我们上世纪70年代还过分。这种过分倒不是体现在阶级迫害上面,而是一种近乎白痴般的盲从。比如变性人教育部长,缺失的大法官一定要一位黑人女性来填补,能力高低无所谓,要的必须就是那四个字“政治正确”。
好莱坞不知道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极致的盲从,比如我们在《复仇者联盟4》结尾中就明确得知,美国队长将衣钵传承给了一位壮硕的黑人。这也罢了,但《007:无暇赴死》之中也明确表示今后的007将是一位黑人女性我就再也受不了了。要知道詹姆斯·邦德和007是紧密结合的,007这个代号只能是这个名字,这一点无论是原著还是几十年的电影,男主角换了那么多都没打破过,凭什么好莱坞突然往左走几步,就什么都得变了?
到了《王牌特工》之中,这种情况也有着极致的体现。各种黑人崛起、同性恋的常规左派意识思维我就不说了,应有尽有。而其中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对别国政治的极度弱智化。片中几乎所有的国家首脑都是脑残,被一个不得志的英国二流军人耍得团团转,搞得全世界似乎只有英国是最清醒的国家,是全人类的希望一样。就连最亲密的盟友美国都被黑得一塌糊涂。从这一点来看,英国人的幽默精神倒是发挥到了极致。但,凡事都得有个度。英式幽默和极端的政治正确碰撞在一起之后,就产生了《王牌特工:源起》这类影视界的怪物,成为了影视行业的笑柄,以及观众心中的垃圾。
不过,凡事我们也还得看到其存在的两面性。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糟粕之外,其实我们也得承认,片子中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闪光点的。影片精良的制作自不必说,我一开始就提到过,编剧和导演其实是认真研究过一战之中很多关键节点的,甚至他们在电影中做到了一些场景的极致还原。这包括了斐迪南大公遇刺的场景,妖僧拉斯普丁的容貌、以催眠术蛊惑沙俄政权以及最终被三枪毙命等细节都是符合历史的。
片中对于一战战争场景的刻画也是比较到位的,场面相当震撼,完美刻画了战争的残酷性,只是可惜篇幅较低。而这些仅存的亮点,其实反过来让我看到了整个片子的主旨其实正是:反对战争。
没错,正是因为片中的各种脑残对于战争的儿戏态度,才更加凸显了导演对于战争残酷现实的强烈对比。大家仔细想想,不是么?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在骂一部电影的时候,很容易被带节奏而忽略了自己去独立思考。豆瓣上大量打低分的基本都是一边倒的观点,如果不会自己思考,那自然就会极度认同那些同质化的观点。但一旦学会了独立思考,我们就很容易找到那些同质化言论中的缺陷。因为,他们除了反复嘲笑别人的意识形态和那些对于历史的意淫之外,完全没有看到导演对于战争的厌恶和憎恨。如果导演和编剧能够抛弃“政治正确”和闹剧的元素,其实这部电影完全可以拍成一部真正的英式特工片,而且丝毫不会输给007系列。
好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再写下去就成了一篇彻彻底底的影评了。我们毕竟是一档音乐节目,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是来赏析一下电影的原声音乐吧。
比较遗憾的是,由于上述提到的那些原因,《源起》并未引入国内,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述第二部《黄金圈》的原声音乐。
早在第一部的时候,王牌特工的原声音乐就已经有了个大致的雏形,包括主旋律的基调和全片的篇章质感都有所体现。但在第二部《黄金圈》之中,摒弃了第一部的电子音乐部分,音乐质感得到了大编制的加持,所以无论是豪华程度和音乐本身的细腻度在第二部之中都得到了大幅度加强。
电影的原声音乐由两位作者合作创作而成,分别是亨利·杰克曼和马修·玛杰森。这两位严格来说在原声领域可能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但起音乐风格却很成熟,很有大家风范,甚至有较强烈的篇章质感。听者就会奇怪,这样的成熟作品,不该是两位名气不大的音乐人该有的表现啊,但如果我说他们二人其实都是来自于汉斯·季默工作室的人才您是不是一瞬间就明白了。
没错,二人虽然在听众层面知名度不是很大,但在好莱坞业界却绝非素人。二者和汉斯季默共同创作的电影原声音乐包括了《达芬奇密码》《黑暗骑士》《加勒比海盗》系列、《辛普森一家》等等。马修·玛杰森更是配合做过《变形金刚》系列的原声音乐。所以,二人在制作这类复杂场面的电影原声音乐之时,算是比较得心应手。虽然通常来说,动作片的原声音乐都会比较中规中矩,不过我在《黄金圈》之中还是找到了几首好听的可以分享给大家的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吧!
第一首,Eggsy Is Back。严格来说,这算不得一首主题曲,但其中包含了整个《王牌特工》的基础旋律。开篇用的是苏格兰风笛这种能够表现纯正大不列颠特色的乐器,演奏的却是美国传统民谣“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这一点很好地表明了这部电影英国和美国相结合的特点。
在一段充满军旅特色的过渡旋律之后,《王牌特工》的主旋律加入进来。这段旋律很好听,朗朗上口,充满了动感,弦乐负责基础节奏,管乐负责旋律的变化,整体四四拍在很快的音符流转中体现着特工片应有的节奏感。
在2分10秒左右突然转入了很长一段纯粹的背景音乐,这一段很明显主要是为了配合画面使用,所以我在这里将这段剪去,带着大家去欣赏最后的一个部分。
最后的这个部分从较快的节奏中逐渐舒缓开来,用了一段很明显的螺旋上升的音符来将主旋律再次引出。此段主旋律在配器上相较第一次出现之时更加饱满豪华,刻意彰显了“王牌特工”们帅气的英伦外表和勃发的英姿。
快到曲终之时,旋律更是完全舒缓下来,和前面紧张的氛围完全剥离,似乎营造了一种特工们自豪自信的心理状态。
所以,整体来说,此曲除了中间有一段紧张的配合画面的音符之外,完成度还是很高的,是一首ABCA的格式作品,听起来很带感,能够让看过电影的观众瞬间就回忆起影片中各种帅气的主角和紧张的情节。
第二首,Memories of Harry,哈利的回忆。这是一首需要安静下来欣赏的小品,整首曲子非常温馨。曲调之中充满了柔情,吉他和弦乐的配合非常自然,属于那种一听就内心之中充满了阳光的氛围,特别是中后部分有一小段钢琴和吉他的配合更是如沐春风之感。
在曲子的最后部分,也是刻意迎合了一小段主旋律,让曲子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明确表示了这是一首来自《王牌特工》的系列音乐。
第三首,Not In Vain,没有白费。这首曲子的曲调是对“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的改编作品。这首曲子原本是一首美国传统民谣,由约翰·丹弗演唱。在美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所以在这里运用,是一种美国文化的象征。但曲调却没有运用原本的乡村音乐风味,而是做了大编制的改编。使得整首曲子的氛围有了雄壮质感,特别是苏格兰风笛加入进来的一小段,让本身一首田园诗意的歌曲,成为了英雄回归故里的场景。
从这一点来说,我个人是很喜欢这个改编的,特别是结合着最近不断升级的俄乌冲突,我更加希望战争的双方都能听到这样的旋律,保持克制,不要再往残酷的深渊之中迈进哪怕一小步。因为,现代战争能够获取的利益在代价面前实在无法相提并论,真诚地希望每一个战士都能毫发无伤荣归故里,这是战士的心愿,妻子的心愿,母亲的心愿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所有人的心愿。 -
今天这期节目,原本想做一期《王牌特工:源起》的原声赏析,刚好其中也有部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场景,结合着最近俄乌冲突,我就想聊一聊关于战争的一些思考。所以,《王牌特工》的音乐赏析我们就放到下周再来给大家详细说。
最近世界确实不太平,看似简单的一个俄乌冲突,但折射出来的却是东西方在地缘政治上以及文化差异上的巨大不同。很多朋友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赤裸裸的侵略,亦或者这是在北约东扩下不得不采取的极端措施。乍一看两边儿都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又似乎都有问题,毕竟你所站的立场不同,所得到的的结论也许也会完全相反。于是,我们就看到在关于俄乌冲突的任意一条消息的评论区,都有着所持立场不同的激烈碰撞。
有这样的讨论其实本身是一件好事,这标志着我们国家对于大是大非问题所秉持的中立原则,以及越来越开放的包容精神和态度。但有时候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些无脑调侃,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愚蠢言论。这同样也说明,我们的国民素质还亟待提升,对于五千年文明所传承的仁义礼智信继承得还不够。不过,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一定会再次成为全世界道德的典范,文明的中心。
那么说到文化自信,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影视作品,特别是关于战争的影视作品,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前几年特别流行的神剧就是个典型代表,且不说各种无厘头的剧情,就单单说这些糟粕作品对于战争的态度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
战争不是儿戏,就连最小规模的冲突消耗的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很多人更愿意去计算什么武器多少价值,比如一枚毒刺导弹3.8w美元,打下来的一架直升机价值600w美元。但我奇怪的是,他怎么不去想想一条鲜活的人命值多少钱?一个飞行员的训练成本又值多少钱?
如果大家对于战争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哪边人多哪边就厉害”这种理论基础上,那其实您就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时候对于战争的观念了,或者至少也是冷战时期的思维。现代战争其实早就不是人多人少或者国土面积有多大就能决定胜负的概念了。现代战争,更加凸显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概念。而且,这里面的黄金万两,还是收支两条线都囊括在内。所谓收支,即收入和支出。支出很好理解,每一发子弹,每一颗炮弹、导弹都是钱。战争一旦开打,所消耗的武器、军需品和保障品都是天文数字,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从古至今都这样。俄罗斯这次开打之前,早早地就做好了各种部署,在乌克兰边境上陈兵10来万人就是做足了准备工作。而作为收入来说,每一次战争,都是对已存在的武器性能最好的检验,所有的军工企业对每一场战争的关注度无疑也是最高的。他们会通过战争对武器性能的检验,发展出自己全新的换代武器,至少也会对存在的缺陷进行修复和弥补。而新的武器在战时和战后同样也会成为政府层面极大的开支,成为军工企业收入的来源。
但真正打起来我们就发现,实际上就算准备工作做得再充分,也得看防守方的意志。孙子兵法说过,骄兵必败而哀兵必胜。这其中,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俄罗斯占尽天时,但地利和人和从目前来看没有尝到丝毫甜头,所以原本预计的闪电战打成了目前比较焦灼的态势。如果接下来的两周内没有办法取得突破的话,那么,“骄兵必败而哀兵必胜”就将再一次成为亘古不变的道理。
而且,在我看来,现代战争之所以不再讲究“人海战术”的根本原因,是人权和人性得到极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每一个士兵都是爹妈所生养,国家之栋梁。每一条生命都值得敬重,并且每一条生命都不可重来。所以,战争这种最无奈的国家分歧解决方式,发展到现在,也在尽可能地以少损失生命为第一原则,宁可花费的金钱比以往的战争高出数倍,也要尽可能地保存生命。因为只有保护了更多的生命,国家的意志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回到音乐这个主题上来。我们做过很多期关于战争的电影原声音乐。但凡军旅题材的,其实都会有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但同时也有着更多的悲壮氛围。诸如我们讲过的《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以及讲过多次的《辛德勒的名单》,这些影视剧的原声音乐,特别是主题曲往往都是悲壮色彩最为浓烈的。因为战争无论输赢,付出的都是生命的代价,所以,从人性上来说,悲壮的色彩一定是会浓过胜利所带来的喜悦。
经过了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战争也许曾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在那样的年代,强者就是可以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让弱者臣服。战争也可以让强者一方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因为那时候的人性决定了人命就是一种商品,一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商品,所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是那个年月的代名词。而到了现在,战争,永远都应该只是最后才走的一步棋,只有当完全没有了别的问题解决途径之时,才能走的一步棋。所以,无论这次俄乌冲突所谓的战争理由有多充分,对主权领土的侵略已经成为事实,同时,也已经付出了足够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生命数量。发动战争是可耻的,惟愿早日结束,让战区的每一个生命都得以喘息,感受到来自春天的温暖。 -
欢迎来到《电影留声机》栏目,今天我们继续讲解“电影小夜曲”专辑中的曲目,最后三首曲目之中,其实有两首我已经是做过节目的了。但经过了这段时间之后再次聆听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借此机会,我也想把这些新的感受与大家进行分享。而且,三首曲子我还打算分做两期节目来讲。一方面是因为一期节目讲述两首曲子从时间长度上来说相对比较合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专辑的压轴曲目实在太过于经典,且每次聆听都会不自觉地被它所感动和震撼,所以那首曲子我打算单做一期,同时也稍微花一点时间对整个专辑进行一个我自己的总结。好了,废话不多说,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两首曲目的赏析。
今天的第一首曲目来自1959年的巴西电影《黑人奥菲尔》,曲子是电影的主题曲叫做《清晨嘉年华》,由巴西著名作曲家、巴西三大吉他天神路易斯·邦法创作。该曲目开创了音乐取得的成就远大于电影本身奇迹的先河。这首曲子的诞生,直接确立了Bossa Nova这种巴西音乐风格被全球所认可,成为了正儿八经的时代经典。
电影本身我没看过,也不打算去看,因为查了一下评分确实不高,也就刚及格的水平,但这片子居然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算是一个令我感到惊奇的地方。不过这首曲子也确实在我接触到“电影小夜曲”这张专辑之前就听过。虽然我努力回想也无法记起到底是在何时何地听过这首曲子,但旋律本身的熟悉程度明白无误地告诉我,我还不止一次听过这段优美的旋律。当然,因为其优美但颇具动感的旋律和曲风,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在酒吧或者咖啡吧里听到过。
确实,因为这首曲子实在是很优美,有着桑巴的节奏,美国冷爵士和前卫的欧洲古典和声于一体。采用的吉他在风格上还有着西班牙吉他的味道。可以说正是这样大胆和前卫的风格直接开创了Bossa Nova的先河。这种Bossa Nova相较于之前巴西音乐的所有风格都更加柔和一些,少了一些热情似火,多了几分柔情似水。就使得这种风格成为了一种很完美的展示爱恋的舞曲。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Bossa Nova这种音乐风格也许是在天气极度热辣的巴西竟自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征兆,在电影上映短短5年之后,就有音乐人坦言说Bossa Nova已经没有了发展的前途。对比1959年这首《清晨嘉年华》在欧美大红大紫的时候,1964年的音乐市场之中,Bossa Nova几乎都快被人所遗忘了。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之后,带电乐器的兴起以及摇滚音乐的流行,更是直接将Bossa Nova这种轻爵士风格的音乐抛到了九霄云外。但幸好上世纪80年代Bossa Nova又迎来了一次春天。关于这一次Bossa Nova的复兴,还得感谢一位日本女歌手,名字叫做小野丽莎。
好巧不巧,小野丽莎1962年出生在巴西的圣保罗,从小就是在巴西音乐氛围下长大的,儿时的那几年,刚好也是Bossa Nova最流行的那几年。到了1989年,她回到日本发展,发行了一张Bossa Nova风格的专辑,将这种风格带到了日本,并一举成名,从此开始一步步走上了成为“首席Bossa Nova女王”的道路。
1959年原版的原声音乐我无法找到,但找到了小野丽莎演唱的版本。这个版本发行于1997年,收录在《Amigos》这张专辑之中。歌曲的演唱和节奏在我看来没有任何问题,但其中管乐的配器和演奏总让我觉得略显怪异。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刻意营造了一种阴冷的氛围,而且歌曲在1分30秒处完全停顿了两秒钟,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首超级短的曲子,但还没等你反应过来,那种阴冷的管乐重奏又充斥在你的耳朵里,整体听感并不是很好。
所以,当我们回到“小夜曲”专辑中的演绎后,配器以及和弦的运用一下子就让人非常舒服。特别是和小提琴相伴而行的西班牙吉他的演绎贯穿全曲,产生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化学反应。要知道,吉他和小提琴在一起演绎的机会真的不大,我们平时最常碰到的重奏组合是钢琴和小提琴,因为二者同属于管弦乐的常规配置。而且从演绎风格上来说,小提琴更擅长表现一些柔美婉转的风格,而西班牙吉他更擅长表现热情奔放的主题。所以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之后,所产生出来的那种即奔放又温婉的曲风直接可以让耳朵怀孕。
当然,这次“小夜曲”的改编还是带来了一点点的遗憾,那就是Bossa Nova的风格有些被遮盖住了,虽然管弦乐在中后期也有加入这一风格的演奏,但因为整体氛围的改变,使得Bossa Nova的风格基本体现不出来,只有在2分钟后有一段吉他的solo部分有较强烈的表现,但后面小提琴的再次加入,Bossa Nova风格也再次变弱。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整首曲子对于情绪的理解和表达,依然可以算作是非常经典的曲目。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第二首曲目来自1993年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这首曲子我专门做过一期节目。当时也引用过这个版本,关于曲子的构成和情绪我在以前的节目中已经做过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今天只打算再次从不同的角度来讲一下这首曲子。
我在前几期节目中提到过,约翰·威廉姆斯自从谱写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主题曲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对进行曲有着谜一般的热情,这其中包括了《星球大战》系列、《大地雄心》和《夺宝奇兵》等主题曲都有着浓烈的进行曲风格,在配器和演绎上或多或少也都有着奥运会主题曲的影子。但在1993年的《辛德勒名单》配乐上,威廉姆斯却一反常态用慢板的形式写作了这一首传世的经典。这其中有两种可能,一是威廉姆斯自己都觉察到了这10年来自己音乐创作风格的单一化,需要有一种新的风格或者方式来让自己的创作得到升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本身所包含的悲壮氛围也实在不太适合进行曲的曲风。
《辛德勒的名单》并非缺乏大场面大制作的电影,但其中的每一个大场面画面都不是给人惊心动魄的感受,而是一种让人不忍直视的凄苦和惨烈。所以,威廉姆斯针对着这些画面将每一个音符都化作了一颗泪水,然后将其串在了一起,最终形成了一首高低起伏,如歌如泣的悲情诗篇。
正如我以前说过的,人生之中充满了喜剧、闹剧和荒诞剧,但最终都将归于悲剧。《辛德勒的名单》就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悲剧,悲伤到无以复加,以至于许多人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从头到尾眼睛都是模糊的。这种眼睛的持续模糊是人类内心深处的良知被彻底震撼到的表现,也是对人世间一切残酷和暴虐所厌恶的表现。自从这部电影上映以来,就直接树立了一座不可逾越的巅峰。因为这种直击心灵最深处关于痛苦的记忆有一部就足够了,他足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人们痛恨和反思战争这种全世界最残酷的问题解决方式。但凡人们有所遗忘,就应该将这部电影拿出来重新观看一次,让自己的每一个细胞都铭记战争对整个世界的伤害会有多大。
而威廉姆斯创作的这一首主题曲,在听觉层面也浓缩了这种痛苦和悲壮的记忆,让他在长达10多年的隐忍之后,同电影一起,攀上了那座不可逾越的巅峰。所以,如果只能用一首作品代表他的话,那么我个人认为就必须是这一首,对此,我不接受任何反驳。
而且,如果说要我自己挑一首我最喜欢的曲子,我也百分之百会选这首,因为这段慢板构成的咏叹调,已经成为了整部电影所概括的那段历史的一个高度浓缩的总结,只要听一遍,电影中或者历史中的那些最悲惨最残酷的画面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很多电影看过也就忘了,有时候再看的时候就像在看一部新片一样,但唯独《辛德勒的名单》除外。这是一部不敢多看的电影,看过一次之后,再听曲子就能够感受到电影所要表达的全部,对我来说,这已经足够警醒。
但我希望的是,能有更多的人看过这部电影和听懂这些音乐,因为在和平年代的现在,还总有那么一批人在鼓吹战争,渴望战争。如果说大家都没有直接接触过战争的残酷,但至少我们还有这样的影视作品可以让我们间接地感受一下,但凡有点良知的人,我认为都不至于在看过之后还会渴望战争这种人世间最大的悲剧。真的,但愿如此! -
大家好,欢迎来到《电影留声机》栏目,今天我们接着来聊“电影小夜曲”专辑之中的两首曲目,分别是电影《龙凤配》的主题曲以及《走出非洲》的农场主题配乐。
电影《龙凤配》上映于1954年,对于这个中文译名我实在是无力吐槽。不过,想想毕竟已经是快70年前的作品,都快有我两个那么老了,所以对于那时候翻译之中带有的这种土气也就相对很好理解了。电影的英文原名其是就只是单纯女主角的名字,如果按照今天的音译标准来翻译的话,可以译作《萨宾娜》或者《萨布丽娜》。我在之前的节目中解释过欧美关于书或者电影等作品名称的命名问题,他们在这上面并不喜欢太多的弯弯绕绕,直接采用人名或者事物来命名的片子不在少数,比如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以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单看名字都足够普通,却都是一些传世的佳作。但一些能够点题的或者有好的创意的,自然也会用一些文绉绉的词汇来形容,比如《乱世佳人》的英文“Gone with the wind”,直译的话是“随风而逝”,也挺好。这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枪战片,诸如《太阳泪》的英文“Tears of the sun”,名字都比较文艺,所以,完全不是有些人故意抹黑人家,说欧美因为词汇的匮乏,起不出什么好名字,这种论调看看笑笑就好,千万不要当真,否则,你就成了井里的青蛙,被人忽悠瘸了都不知道。
刚才提过,电影是1954年的作品,是《电影小夜曲》整张专辑之中选取的最老的一部作品。而专辑本身是1997年的作品,如此一来,整张专辑的时间跨度就长达40余年,接近了半个世纪,可以这么说,这张专辑总结和囊括了半个世纪的电影之中,最优美最动听,当然也必须是最适合改成小提琴协奏曲的那些曲目。这份总结实至名归,堪称电影原声音乐的一座巅峰。
而到我现在来讲述这张专辑,又过去20多年。专辑中的许多电影按照现在的角度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去观看的话,会有非常明确的时代观感。这又是另一种关于时间的错觉。要知道,如果放在封建时期,那么可能只要不跨越大的朝代,比如明朝到清朝这样的跨度,那么,几十年上百年的社会变化也许都是非常小的。只有当工业革命之后所逐渐形成的现代科技开始蓬勃发展之后,整个社会形态就开始以指数级的方式在发生着改变,“日新月异”这个词才真正成为了现实。于是,到了现在,每过10年这个社会的无论人们的穿着打扮、路上的车辆、甚至于一个城市的建筑和格局都有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当我们回看70年前的电影作品时,真的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当然,70年对于像电影的女主角奥黛丽·赫本来说,也足够将其从风华正茂转变为垂暮老人。幸好那时候已经有电影这样的媒介可以让我们一睹她当年的动人风采。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对于中国古典四大美人的样貌只能进行很随意的猜测,以至于如果有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的话,总会有人说,里面的四大美女根本不美。其是不是不美,只是没有符合您的审美而已。正应了那句老话: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像奥黛丽·赫本这样符合世界审美标准的美人儿本身就不多见,还刚好被那个时代的影音设备记录了下来,也算是一桩幸事。
《龙凤配》这部电影的内容按照现今来看,当然无非就是另一个灰姑娘的爱情故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综合评分并不是特别高。但至少在那个年代,演员的演绎是相当的精彩,男的帅女的美,真的可谓是赏心悦目,配合着浓浓的时代气息,让我们可以好好领略一下什么叫做贵族的优雅,以及时间穿越的错觉。
是的,时间穿越到1995年,新版的《龙凤配》上映了,哈里森·福特和朱莉娅·奥蒙德重新演绎了半个世纪前的那段炽热的爱情。因为故事本身就那样,所以口碑依然也就那样,二者的评分仅相差0.1,自然还是老版本险胜。不过因为“小夜曲”专辑中选取的音乐是1995年的音乐版本,所以在这里也无法回避,也就只能一并推荐给大家去看看吧!
至于为何选取了1995年的音乐版本,这个自然也是约翰·威廉姆斯的私心在作祟啦,因为正是他本人创作了1995年版《新龙凤配》的原声音乐,那么,将其选用到专辑之中,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要说电影本身的影响力而言,还是1954年的版本受众更加广泛。特别是那种黑白色调下的美女俊男以及独特的光影运用,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种象征性符号。
回到音乐上来,威廉姆斯为电影写作的原声音乐也是很符合电影原本情感纠缠的意境。所以,这首曲子在曲调上就充分展示了威廉姆斯高超的古典音乐艺术技巧,将高低音的衔接和转换几乎做到了极致,同时将多个声部的运用也发挥到了极致。
该曲目还运用了四三拍圆舞曲的方式来写作,所以在这些高低音和谐的转换过程中,就会给人一种流转自如,行云如水般的感受。该抒情的地方温柔至极,该有力量的地方也毫不含糊。所以,听罢全曲,听众的整个身心都会跟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一起转圈圈,一会儿体味出憧憬爱恋的无限美好,一会儿又体味出在两个爱情面前摇摆不定的纠结之感。
该曲目因为我并没有找到原声的版本,所以这里就只能单独讲解帕尔曼的版本,算是个小小的遗憾,但并不会妨碍我们聆听曲子的美好和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情绪。
今天要讲的第二部影片是1985年上映的《走出非洲》,影片改编自一位丹麦女作家的自传式同名小说。所以从故事上来看就属于典型的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而我以前就说过,但凡是真人真事改编的作品,往往评分就比较高,《走出非洲》这部电影同样也在当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到现在依然保持着一个8.6的高分。该片在1986年的第58届奥斯卡上也荣获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在内7项大奖,是当年最大的赢家。
故事本身其实不复杂,和上面提到的《龙凤配》一样,也是讲述一个富家女在非洲经营庄园和邂逅浪漫爱情的故事。然而不同的是,《龙凤配》是灰姑娘的华丽转身,《走出非洲》则是化茧成蝶的蜕变。一个是虚构的理想主义,一个则是优美的真人真事。所以获得的口碑也有所不同。
《走出非洲》的原声音乐来自拿过4次奥斯卡小金人的好莱坞著名音乐大师约翰·巴里。我在之前的节目中曾两次介绍过这位大师,分别是《007》和《与狼共舞》那两期节目,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稍后去翻看。
约翰·巴里的音乐风格也是和约翰·威廉姆斯比较相近,二者都有着良好的古典音乐教育经历,所以所谱写的电影原声音乐往往也都有着较为明确的篇章质感,也就是说,整个专辑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有抒情的调子,也有叙事的章节。一些优美动听的旋律本身还会成为咏叹调一般的存在,让音乐本身在电影当中无法被忽视,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和画面融为一体。当然,作为专辑的部分,我在今后找机会再给大家详细说,今天我们也只能按照“小夜曲”之中的选择,单独讲这首《我有一个农场》的主题曲。
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影片中的原声版本。曲子开篇用一段管乐和弦乐相互交织的方式打开了整个非洲壮美的场景。给人一种大草原上日出的浓烈感受。主旋律进来的时候,阳光已经洒满了整个世界,视野也一下子开阔起来,从远景的太阳转换到了脚下广袤的草原。调子本身也是135为主的大调谱写,所以就给人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
全曲两次重复了主旋律的部分,但重复之前用很柔和的管乐做了一点过渡,这时候就不光是在描绘整个场景,而是把人物也带入到了场景之中。让这幅壮美的景色,增加了一点生命的色彩,以及这些生命在这个场景中所带来的和谐与美好。
回到小夜曲的版本,小夜曲的版本改编得很少,开头的引子部分完全照搬,只是把从主旋律开始的大编制改成了小提琴协奏。这样的改编让音乐本身所要传递的情绪上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小提琴本身的音色上。帕尔曼的演绎方式我们以前已经说过,情绪和氛围是他最拿手的好戏。所以在该曲目的改编上,他所营造的氛围从一开始就是女主角的咏叹调。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原版的这首曲子只是一个宏大篇章中的一首序曲,但帕尔曼的版本则可以理解为整个乐章的浓缩和精华。用一首曲子就完整地讲述了整个故事。无论是完整度上和情绪表达上,我个人认为对于看过电影的朋友都应该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而对于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则可以按我所说的,带入到电影中去试着理解看看。当然,我所说的,也仅仅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您在看过听过之后,也许会对我的说法深以为然,也许也会嗤之以鼻,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您已经通过我的讲解,有了自己的理解。
好了,本期节目就是这样,感谢各位听众听我讲述关于电影关于音乐的故事,喜欢的话不妨顺手关注一下,或者点个赞留个言再走,那将是对我最好的支持。我们下周见! -
大家好,欢迎来到《电影留声机》栏目。今天我们继续讲述“电影小夜曲”中的两首曲目。
今天的两首曲目都来自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很遗憾我都没有看过,不过通过一定的资料查阅,以及我对音乐本身的理解,我相信我依然能够为大家讲述本期节目,但如果因为资料不够详实或者错误的地方导致我的讲述也出现了错误,还请大家在评论区予以指正。
第一首曲目I Will Wait For You,来自1964年的法国浪漫歌舞电影《瑟堡的雨伞》,片子讲述的是两个年轻人相识相恋但被战争所分离的故事。等到战后各自都拥有了自己的家庭,两人却又再次不期而遇,短暂的重聚让两人心中再次泛起波澜,回想过往的种种,彼此都明白在对方心中的位置。但家庭的道德和责任又让双方都无法放飞自我,最后男主也只得在大雪纷飞中目送女主离开。
回到题目上,瑟堡是一个法国地名,没什么好讲的,这只是单纯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方,而雨伞二字却有两层含义,从电影海报我们不难看出,彩色的雨伞代表的正是男女主角青春靓丽的年华。但雨伞本身的功能却是在下雨下雪这样糟糕的天气时才会使用的东西。不难看出不管是小说的原作者还是电影本身,用雨伞就是一种包含双重意思的隐喻,也就是初看甜美,实则悲剧的故事。
说道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我之前做过的一期《爱乐之城》的节目,里面提到电影上映之后,导演曾说过在2016年用最传统的好莱坞手法拍摄一部毫无电脑特效的《爱乐之城》就是在向经典致敬,也直到此刻我才反应过来,其所谓的经典,也许就是今天我们聊的这一部《瑟堡的雨伞》吧!因为二者虽然年代不同,故事也有偏差,但其核心思想和情节走向却几乎一致,也同样采用了歌舞剧的方式来呈现,要说这是巧合我还真的不大相信。
回到音乐上来。现在大家听到的版本来自2005年艾瑞克·孔泽尔指挥,辛辛那提通俗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是最贴近电影原声的版本。真正的电影原声版本因为年代久远,我搜遍整个网络都没找到相应的资源,所以在这里采用了孔泽尔的版本。
曲子由法国著名导演、作曲家米歇尔·勒格朗创作,“电影小夜曲”第二期中《杨朵》的原声音乐也是他的作品。《瑟堡的雨伞》原声音乐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的三项提名,但最终都没能捧得小金人。最佳配乐输给了《日瓦戈医生》,最佳配乐改编输给了《音乐之声》,这个没办法,《音乐之声》是当年最大的赢家,受众太广泛了。但最佳歌曲输给了《春风无限恨》就有点不够意思,我仔细对比过两首曲子,估计评委毕竟是好莱坞的,对美国电影还是做了一定的倾斜。所以转头在欧洲的第18届戛纳电影节上,《瑟堡的雨伞》就一举斩获了4个大奖,这还真是自家孩子自家疼啊!
原声版本的曲子前半段用管乐凸显了女主对男主的思念,弦乐重复这一旋律的时候也异常轻柔,似乎代表着女主的无限柔情。此曲最有意思的就是整首曲子几乎都是同一段旋律做了各种配器的堆叠,用了渐强的处理。所以中后部我们能听到同样的旋律在所有乐器都加入进来之后,从柔美的风格就逐渐转化成了一种极其悲壮的氛围。从而预示了女主的这份感情由极度的思念转变为悲愤的可能,也带动了剧情的后续发展。
而到了“电影小夜曲”之中,曲子自然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不变的自然是旋律,但氛围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一种悲剧的情感。帕尔曼用他的小提琴将女主的心事转化成了一种一个人的独白,如歌如诉,高低起伏,仿佛一个受到伤害,楚楚可怜的女主在昏暗的月光下倾诉自己的遭遇。直到中后段的一段小高潮之后,曲调迅速变得不再哀伤,成为了一种另类的平和,此刻给人的感觉其实就是哀莫大于心死。我只能说帕尔曼一定是看过了电影才来演绎的这一段刻骨铭心的旋律,他用琴声将女主的浪漫升华成了悲剧。
第二首曲目是1962年电影《启示录四骑士》的主题曲。有的小伙伴一看这个片名可能会认为是一部宗教题材的电影,但其实不是,电影改编自一本1918年的同名小说,1921年就搬上过大荧幕,讲述的是阿根廷一个富足的农场主认为自己的农场就是地球上的天堂,因为那里有最美丽的景色和富足的生活,同时他还拥有四个令他自豪的子女。但随着儿女的长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在欧洲爆发,四个子女也和当时的法国德国产生了各种交集,代表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和阵营,最终,农场这个人间天堂也变成了人间炼狱。
1962年的翻拍版本在故事情节上相较于1921年版本改动不大,但把故事背景从一战改成了二战,更加贴近当时人们的认知,所以一经上映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片名的宗教色彩过于强烈,对非欧美国家的观众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我在这里稍微普及一点相对应的知识,可以方便大家理解片名之中的隐喻。
启示录四骑士,又称之为天启四骑士。是《圣经》中关于世界末日预言的一个部分。讲述的是先知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看到的异象,按顺序从天而降了四位骑士,分别骑白马、红马、黑马和灰马。按照从原文含糊的意境来看,人们理解的白马骑士对应的是瘟疫;红马骑士对应的是战争;黑马骑士对应的是饥荒,而灰马骑士对应的是死亡。
也就是说,所谓的世界末日到来之前,先会发生瘟疫,继而战争和饥荒,最后便是全人类的死亡。从顺序上来看这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因为原文并未给出最直接的字眼,所以至今对于《启示录》的解读仍然存有争议,有积极乐观的学者解读出来的四骑士所对应的启示分别是精神、道义、仁义和虚妄。不管如何,其实我们本身所需要注意的是把《启示录》当作是一种警示,而不是结果就好。
电影之所以采用这个名字,可能也是因为其子女在时代浪潮中的选择有关,从可爱的四个孩子,变成了战争中的四种苦难。所以,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依然是悲剧,这一点我们从音乐之中也依然能够感受得到。现在大家听到的是电影的原声版本,曲子由德国作曲家安德列·普列文创作。曲子开篇就是管弦乐渲染出来的一种恬静优美的氛围,将农场优美和谐的环境展露无疑,但高潮之后却用小提琴展现了一段隐忧的旋律,预示着后续悲剧的大致走向,算是一种铺垫。
在“电影小夜曲”之中,改编的程度不大,因为原作本身就已经有了协奏曲的味道,“小夜曲”只是加强了这一手法。氛围上也和原作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前面优美,后面隐忧的格局。
曲子的创作和改编本身也很有古典音乐的风格,估计这也是约翰·威廉姆斯将其收录到专辑之中的原因。威廉姆斯本身就是一个古典派的音乐家,遇上这种能够打动他内心的曲目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所以无论是从忠实于原作还是适当的改编上来看,“小夜曲”的这个版本都可以堪称重新演绎的典范和巅峰。
今天的两部电影和曲子我们讲的都是悲剧,此刻我的脑海里突然想到了一句不知道是哪位哲学大师说的话:人生之中充满了喜剧、闹剧和荒诞剧,但最终都将归于悲剧。这句话可能不准确,我也不知道是谁说的,但却真的饱含哲理,人的一生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此谓佛家八苦,最终都是悲剧收场。但哲学太直白,太无奈,用最简单的词汇告诉你最根本的结果你反而不容易接受,所以人类才会发明电影来讲故事,用故事来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来让你明白一些其实你早已知道的人生哲理。这也许也正是人生的意义,为每一个哲理添加上自己的注解,为每一个赤裸的真理插上彩色的羽毛。
好了,本期节目我们就聊到这儿,下期见! -
儿子讲述他学习到的春节,以及他自己亲手做的菜。给大家拜个晚年!
-
本周因为春节的缘故,节目提前于周一发布,下周仍然恢复到周三发布。恭祝大家新春快乐!大家好,欢迎来到《电影留声机》栏目,今天我们继续讲解“电影小夜曲”的曲目。
今天讲解的第一首曲目来自1993年的美国电影《纯真年代》。这是一部描绘19世纪纽约上层社会年轻人关于爱情和阶级规则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当时的纽约上流社会为自己制造了一系列的规则,看似儒雅,实则繁琐,吃饭的餐具十多种,参加什么活动就需要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这一切本来都是男主从小到大一直遵循的习惯。直到门当户对的未婚妻家里来了个从欧洲返回的亲戚,其散发出来的年轻活力和无拘无束的性格让男主顿感眼前一亮,但这种追求自我的作风却不被上流社会接纳和允许。两个人虽然相互爱慕和尊重彼此的个性,最终却还是因为男主早有婚约而选择放手。影片通过用沉闷的规则和活力四射的个性之间的强烈对比来试图告诉观众一个道理:如果一生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礼数为体面活着,人生将是多么得空虚和苍白。
我相信这样的故事肯定也激发了另一位导演的创作热情。于是,在2年后的1995年,我们惊喜的发现《廊桥遗梦》这部电影也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当然,在《廊桥遗梦》之中没有那么明显的阶级对立,两位主人公只是城市浪漫主义的代表和乡村平静生活的代表。但相同的是,两人经历了一场浪漫的邂逅,也彼此爱慕,但最终也是因为不愿伤害彼此的家庭而选择放手。
所以,我想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一句话评价:《纯真年代》是19世纪版的《廊桥遗梦》,而《廊桥遗梦》则是20世纪版的《纯真年代》。如若不信,您大可自己去观看一下两部影片,尝试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再来品位一下我这句话。我相信有人会对这句话若有所思,也会有人对这句话嗤之以鼻。其实这都无所谓,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见解,这才是最重要的。
《纯真年代》的原声音乐来自埃尔默·伯恩斯坦。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进入美国电影界,由他作曲、配乐的影片已经不下一百部,他早在1967年就获得了第40届奥斯卡的小金人。《纯真年代》的配乐也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的最佳音乐提名,但最终败给了《辛德勒的名单》,这个输的不冤枉,我们后面讲到《辛德勒名单》主题曲的时候会详细讲。
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纯真年代》影片原版的主题音乐。采用了大编制的管弦乐来铺陈,整体听下来有一种纯古典音乐的氛围感,用四三拍圆舞曲的风格来写作,编曲上显得很豪华,但节奏比较舒缓,处处都体现着所谓的上流社会的那种风度翩翩和繁文缛节。
曲子为ABCA四段式,中间的C段副歌部分不是很好听,也就是现在大家听到的部分,这部分是典型的旁白型配乐,是为了剧情发展而存在的部分。所以在《电影小夜曲》的改编中约翰威廉姆斯和帕尔曼重新对副歌部分进行了调整,去掉了C段,改写了B段,使其成为了ABA的三段式,更加适合单独聆听。
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电影小夜曲》的版本。编曲上没得说,肯定是改成了协奏曲的形式。虽然同样也使用了大编制,但为了突出小提琴的声音,管弦乐被压制了音量。而且这么一改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本一成不变教条式的豪华感成为了无拘无束的小提琴在抒情。所传递的情感上,似乎原来的版本代表是上流社会,而“小夜曲”的版本所代表的则是女主那样的天真浪漫。至于哪个更讨人喜欢,我个人是更加倾向于后者的。不过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我只是抛砖引玉,大家自己理解的才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第二首曲子来自1992年的美国电影《大地雄心》。很有意思的是,这同样也是一部讲述19世纪两个跨越阶级的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不同的是,这次不是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阶级跨越。而是两个人在阴差阳错之下,分别都抛弃的自己的阶级,前往遥远的异国他乡,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并种下爱的因果。所以,从立意上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是想让人们思考阶级固化对社会深层次的影响,而更像是一部鼓励人们通过奋斗而实现阶级突破的励志影片。所以,中文片名的《大地雄心》只是点明了其励志的主题。对于英文原名《Far And Away》从字面意思来看,这三个单词学过小学英语的都认识,就是遥远和离别的意思,当然,电影里两位主人公确实这么做了,两个人都离开了自己的故乡爱尔兰,前往遥远的美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过请注意,这三个单词组合在一起除了遥远离别的意思之外,还凑成了一个俚语,所谓俚语就是英语中的俗话说。“Far And Away”,这句俚语还有个意思是“毫无疑问”。而从影片中两人离开故土之后所遭遇的一切挫折和苦难但却坚定不移,绝不回头的故事来看,这种对于梦想的坚持以及最终萌生爱情的可贵,这“毫无疑问”才是影片最大的主旨。所以,片名一语双关,把背井离乡的艰辛和追逐梦想的坚定都表达了出来,用得非常巧妙。有时候,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学习外语的真正动力,在每种语言之中,那些有着特殊用法或者深层次含义的语句,翻译是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的,唯有去看懂原文,才能体会到其精妙之处。
扯远了,回到音乐上来。《大地雄心》的原声音乐作者,就是约翰·威廉姆斯本人,关于作者我就不多叙述了,讲过很多次。原声的版本取自片尾曲的后半部分,曲风为典型的进行曲风格,节奏很快。这种曲风是威廉姆斯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主题曲之后就形成的专属风格。你在听这首曲子的某些部分一定也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奥运风。威廉姆斯对打击乐和管乐的喜爱程度要远超同时期的所有其他音乐创作者。所以在音乐中大量使用了军鼓、定音鼓和长号等乐器,以突出音乐的力量感。当然,从影片的立意来看,这种力量感和励志的故事本身也是相匹配的。
在《电影小夜曲》之中,威廉姆斯自然也针对协奏曲的方式进行了改编。前半部分依然采用了进行曲的原本风貌,但将大提琴合奏的部分改成了帕尔曼一个人的炫技。此曲也是整张专辑之中,唯一的一首充满了小提琴炫技的曲子。你所有能想到的小提琴的炫技方式在这首曲子中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我还是那句话,帕尔曼的音准不是世界第一,但作为全球公认的大师,你还真在这首曲子里挑不出什么毛病。
曲子的后半段一改进行曲的风格,恢复到了小夜曲的曲风,毕竟专辑名字就叫做小夜曲,不朝这个方向改编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在这部分,我们又回到了和前面所有曲子一样熟悉的抒情调子上。帕尔曼也是再次充分抒发了自己对于这首曲子情感上的理解。以至于我反复将原版和此曲放在一起对比听过之后,愣是有了一种出戏的感觉。因为,两首曲子的风味实在大相径庭,要不是音符还是那些音符,我甚至一度会认为那是毫不相干的两首作品。也许这种感觉就像是我们有时候盯着一个字仔细看,时间久了就会发觉这个字正在一步步变得陌生,以至于有那么一刹那我们会怀疑自己这个字到底是个啥。但过一会儿再来看,字依然还是那样,但那种感觉却瞬间消失了。音乐也是如此,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偶尔也会浮现出来,让我们产生出了一种对于真实的怀疑,此刻的你其实不必惊慌,因为恰恰这种时候,正是佛家所说的入定,只有非常专注的时候才会有这样怀疑一切的能力,如果大家也有类似的经历,那么恭喜你,长此以往,也许即将打开通往精神世界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关于此类情况的经历。
好了,本期节目就是这样,恭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虎年行大运。 -
欢迎来到电影留声机栏目。今天我们继续上一期的《电影小夜曲》音乐赏析,为大家讲解这个专辑之中的其他曲目。第一次听我节目的小伙伴请记得点点关注,今后就不会错过最新的节目了。
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专辑中的第三首曲目:爸爸,你能听到吗?这是一首来自1983年的电影《杨朵》之中的插曲,话说“杨朵”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过于中文化,甚至包含有一丝丝的乡土气息,以至于很多人初次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都会以为这是一部国产电影。所以在后来也有翻译成《燕特尔》的,这样无论在发音上还是避免产生误会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电影讲述的是犹太女子杨朵在二十世纪初的东欧为了追求梦想而女扮男装求学的故事。
电影由美国著名女星芭芭拉·史翠珊自编自导自演,包括其中的这首插曲演唱也是她亲自完成的。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电影的原声版本。曲子由法国著名导演、作曲家米歇尔·勒格朗写作。该曲目获得了第56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原创歌曲提名,但最终惜败给了一部叫做《闪电舞》的电影同名插曲,不过那部电影我从未看过,曲子也没听过,所以在此无法做出相应的对比。我们只是单纯从这首插曲的风格之中能够明确地感受到女主将自己心中所有的苦闷都通过一首歌的方式宣泄了出来。
而到了1997年的《电影小夜曲》这张专辑之中,曲子自然完全重新做了编曲,去掉了人声,用小提琴取而代之,然后重新写作了开头女主用讲述来倾诉和祷告的部分。改成了一段小提琴的solo,但凡只要看过电影或者听过原版歌曲的朋友,我相信都会认同这段solo的改编可谓是相当精彩。该段solo持续大约1分09秒左右,其旋律实际上就是取自主旋律的一部分,但把主人公那种渴望倾诉,但又无人可以倾诉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等到管弦乐加入到曲子中的时候,与原版歌曲开始演唱的部分相吻合。此段在原版演唱中是用了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倾诉的渴望。毕竟作为常人来说,心情苦闷的时候谁都不会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吧,这其实是用歌剧的形式来融入到电影之中。当然,一些纯粹的音乐电影也会采用类似的方式来展现剧情。
而在专辑中纯粹用小提琴协奏曲演绎的方式,对我这样的更喜欢写实主义的观众而言,也许用这样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而镜头中只用台词来表演的方式也许更加符合我的口味。
编曲上,管弦乐的背景音乐部分和原版几乎一致,没有什么差异。但小提琴相较于史翠珊的歌声,我毫无疑问会更喜欢小提琴的版本。这不仅仅只是帕尔曼近乎完美的演绎,还因为我觉得小提琴这种柔美至极的音色似乎更加能够突出曲目所想要表达的情绪。
也许在电影之中,演唱的存在是一种将台词和歌曲巧妙融合的方式,不仅能让观众听到好听的旋律,还可以用歌词推动剧情的发展。但作为单独聆听的存在,帕尔曼的演绎更加能够打动我的内心,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一种悲情的氛围,一种被聆听的渴望,以及一种由内而外的畅意抒发。这种对于情感的精确把控,正是帕尔曼的琴声能够打动全世界的根本之所在。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二首曲目是1994年意大利电影《邮差》的主题曲。一提到意大利,大家自然会想到浪漫主义。确实,《邮差》就是一部关于诗歌,关于爱情,也关于死亡的浪漫主义电影。有人也许会说,死亡为何会与浪漫有关?其实这正是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如果人生处处都只有顺风顺水的惬意,也许,悲剧也就悄悄临近了。电影中的主人公喜欢诗歌,也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自己崇拜的流放诗人,并通过诗人赠与的诗歌获得了美女的芳心。对于一个曾经口舌笨拙且事业毫无进展的人来说,认识诗人之后的生活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最终的结局也让人颇为出乎意料,带有一丝浪漫地悲剧色彩,至于具体是什么还请各位听众自己到电影中去寻找答案吧!
影片的原声音乐来自阿根廷裔作曲家路易斯·巴卡洛夫,他为电影创作的原声音乐获得了1996年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的殊荣。不过他在原版配乐中大多采用的是小型室内乐队的编曲风格,现在大家听到的就是原版的主题曲。其中采用了手风琴、钢琴、贝斯、打击乐等元素,制造了一种地中海风格的浪漫情怀,情绪表达上还带有一丝飘逸和诙谐幽默的氛围,让曲目更加符合影片剧情的走向。
当然,作为影片的主题曲,在影片之中也曾多次出现,所以在编曲上也有着多样化的表现,比如现在大家听到的是西班牙吉他和手风琴合奏的版本。同样的旋律,在这里却表现出了些许悲情的意味。当然,这也暗示着整个片子最后有些悲剧的走向。但音乐的张力却丝毫没有将浪漫二字落下,仍然将意大利这个不会悲伤的国度在音符中深刻地刻画着。
回到《电影小夜曲》中来,开头的引子部分忠实于原版主题曲。但乐器的主角换成了小提琴,其他乐器也被管弦乐所取代,但仍然在背景之中加入了手风琴和吉他的元素。只不过戏份被大幅削弱,给小提琴的表演增加了厚度。
曲子的中后部也重新改编了旋律,写成了一首完整的ABA三段式的曲子。其中的第一段和第三段都是小提琴作为主角,而在第二段的过渡之中,管弦乐将主角取而代之,声场一下子加大了好几倍,成就了一段改编得很牛的副歌部分。在第三段之中,小提琴提升了一个八度进行的演绎将曲目带到了高潮,完美展现了原本旋律的优雅和浪漫,当然,如此一来,其中的悲情元素基本就消失殆尽。不过作为重新编曲单独聆听的曲子,这样的改编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甚至作为一个看过电影的人而言,这样的改编更加能够唤醒他当初看电影时的那些记忆,从而感受到曲子带给他的温暖和时间的跨度。
帕尔曼先生在该曲目的演绎中,同样也没有使用过多的技巧,甚至比刚才介绍的上一首用得还少,但同样在情绪的把控上做到了尽善尽美,音准也是专辑之中超水平的发挥。那些从低音到高音的迅速转换,无不体现着大师的专业程度,让整首曲子都洋溢着一种流淌的幸福之感。
好了, 今天的节目,我们就先欣赏到这里。下一期,我们继续讲述《电影小夜曲》之中的其他作品,下周不见不散。 - Laat meer z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