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19日
    【体坛观澜】塑造强健体魄 创造美好未来
    作者:徽言

      塑造强健体魄,不仅是为了通过测验、获得证书,更是为了长久地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努力让自己身体康健、意志坚强,是年轻一代的责任,更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

      不久前,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给毕业生颁发的一张证书引发广泛关注。该证的标准名称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证书”,在校生3年体测总评成绩超80分方可获得。这本证书由学校党委书记签发,被视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高度认可,拿到证书的学生感慨“很有荣誉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围绕大学生体质的话题热度不减,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忽视健身锻炼,身体素质转差。塑造强健体魄,不仅是为了通过测验、获得证书,更是为了长久地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拥有健康的体魄,是走向工作岗位的加分项。进入毕业季,在一众技能证书当中,“身体健康证”格外抢眼,毕业生手持该证求职,受到不少用人单位的青睐。3年体测达到优良水平,足见学生坚持锻炼的毅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本“含金量”满满的证书,直接反映了持证者的健康与自律水平。

      重视体育、鼓励学生主动锻炼,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体质健康。颁发“身体健康证”就是一种激励措施。还有不少学校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将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体育课,有的因地制宜组建龙舟队……丰富的校园体育活动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健身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将受益一辈子。事实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还有助于培养团队意识,扩大人际交往,促进全面发展。

      青年强则国家强,身体健康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努力让自己身体康健、意志坚强,是年轻一代的责任,更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

  •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11日

    【体坛观澜】从暖心瞬间汲取体育力量

    作者:唐天奕


      人们为竞技场上的暖心瞬间所感动,也在生活中把关爱传递给更多人。这些温暖的画面,凝聚真情,彰显关爱,让更多人从中汲取体育力量,为创造美好生活增添动力


      日前,一场中超比赛赛后出现动人一幕。成都蓉城队在主场赢下比赛,俱乐部邀请场地保洁人员和球员一起出场向观众致意,全场观众高呼“谢谢阿姨”,保洁人员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温馨画面让人难忘。


      俱乐部为什么设置这个环节?每逢赛前,场地维护人员都要整修场地、修剪草坪、打扫卫生,为比赛提供安全、整洁的环境。一场精彩的比赛,得益于球员的拼搏、教练的指挥,也离不开许许多多幕后人员在各自岗位上的辛勤付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全明星赛曾发布短片,向司机、替补球员、陪练、队医等幕后工作者致敬,他们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与场上队员和教练共同书写竞技场上的动人故事。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也希望他们的付出被更多人铭记。


      近两届全运会上,获奖运动员与教练一起登台领奖,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名场面”,激烈较量的竞技场由此多了一份温馨。赛事的经典瞬间不只在参赛选手的比拼中,团队的齐心协力、选手之间的交流激励、选手与观众的暖心互动同样动人。北京冬奥会上,外国选手在中国选手徐梦桃夺冠后与她热烈拥抱表示祝贺;成都大运会上,观众为各代表团选手加油鼓劲、送上掌声……超越胜负的友谊,让竞技舞台绽放更多光芒,也让体育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人们为竞技场上的暖心瞬间所感动,也在生活中把关爱传递给更多人。在广西一家羽毛球馆,一个小女孩每晚都陪着在场馆里兼职的妈妈上班。人们注意到这个懂事的孩子,球馆的经营者特地教她打球。如今,小女孩喜欢上了羽毛球运动,还结识了一些小球友,性格也变得开朗。学打羽毛球让她的童年充满乐趣,人们的关爱也将成为她的美好回忆。


      从高水平竞技赛场到大众健身领域,这些温暖的画面,凝聚真情,彰显关爱,让更多人从中汲取体育力量,为创造美好生活增添动力。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09日
    【体坛观澜】感受传统体育文化魅力
    作者:范佳元

      八段锦受到年轻人喜爱,彰显传统与时尚、健康与文化的融合,映射出年轻一代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健康、传统体育文化和自我提升方面的追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大众健身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八段锦似乎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健身方式。如今在公园、广场,甚至在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媒体上,很多年轻人纷纷参与到八段锦练习之中。这一现象,彰显传统与时尚、健康与文化的融合。

      运动科技平台Keep发布的《2023国民健身趋势趣读》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传统健身方式因其动作舒缓、容易学习的特点受到年轻人青睐。2023年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慢健身”课程的总人数较2022年增长7.93%,较2021年增长46.1%。

      年轻人爱上八段锦,首先源于对身体健康的追求。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许多年轻人身体趋于亚健康状态。通过健身改善身体状况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而简便易学、能有效缓解疲劳的运动方式成为首选。“练习之后更有精神了,注意力更集中,身体状况改善了”,随着这样的体验不断增多,八段锦因此流行起来。

      其次,八段锦受到青睐,也是年轻一代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接触多元文化的同时,更加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练八段锦不仅有健身功用,也是一种体育文化传承。年轻人在习练八段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网络传播也起到了助推作用。Keep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其出品的八段锦系列课程有超过500万人次跟练过,太极拳系列课程有近200万人次跟练过。许多年轻人在网上分享自己习练八段锦的心得,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线上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浓厚的健身氛围,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八段锦的魅力。

      年轻人爱上八段锦,映射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健康、传统体育文化和自我提升方面的追求。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方式受到欢迎的现象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挖掘,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在服务全民健身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绽放迷人光彩。

  •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08日
    【体坛观澜】握紧“接力棒” 创造新精彩
    作者:季芳

      突破与传承,犹如一场场接力赛,推动着中国体育不断迈上更广阔的舞台,瞄向更高远的目标

      随着巴黎奥运会日益临近,国家射击队教练葛宏砖格外忙碌,他带的两名00后选手黄雨婷、韩佳予将首次登上奥运赛场。3年前,杨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东京奥运会首金,作为主管教练的葛宏砖当时迅速平复激动的心情,对比赛过程及时进行总结,为迎接下一次挑战做准备。

      射击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传统优势项目,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枚奥运金牌,取得了突破。此后,中国射击队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为中国体育增添色彩。陶璐娜、朱启南、易思玲等优秀运动员在退役后依旧在赛场内外为项目发展贡献力量。运动员、教练们接续奋斗,创造了中国射击队的佳绩,推动着中国射击运动不断攀登新高峰。

      这样的传承故事还有很多。曾获得两届奥运会冠军的钟天使将以教练员身份参加巴黎奥运会,东京奥运会上,她与年轻选手鲍珊菊搭档,在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成功卫冕。如今,钟天使踏上新“赛道”,也拥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希望能培养出奥运冠军。”她期待将中国自行车运动的“接力棒”传下去。

      在传承中接续奋斗,为取得突破积蓄能量,彰显体育健儿对梦想的不懈追求。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花样游泳队已成长为国际赛场上的一支劲旅: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首次获得奥运会奖牌,登上领奖台,此后3届奥运会,队伍均收获银牌,激励着年轻一代继续刻苦训练,向着梦想进发。

      赛场上的点滴突破、赛场外的传承奋斗,中国体育健儿用自己的拼搏进取,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动人篇章。突破与传承,犹如一场场接力赛,推动着中国体育不断迈上更广阔的舞台,瞄向更高远的目标。

      又一届奥运会即将拉开大幕,期待中国体育健儿发扬优良传统,以昂扬姿态踏上赛场,展现风采,勇于超越,创造更多精彩。

  •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05日
    【体坛观澜】为奥运梦想积蓄力量
    作者:李硕

      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已不到一个月,运动员们正分秒必争,继续补短板、强信心,为奥运梦想积蓄力量

      近日举行的巴黎奥运会七人制橄榄球落选赛上,中国女子橄榄球队以6场全胜的成绩夺冠,收获该项目最后一个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去年11月在亚洲区资格赛失利无缘直通奥运会后,中国女橄振奋精神,全力以赴准备本次比赛。怀着坚定的信念,她们争取到了机会。

      奥运会是盛大的体育舞台。对橄榄球项目来说,亮相奥运会有助于更多人了解这项运动并吸引更多人参与。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橄首次参加奥运会就获得第七名,为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注入新活力。

      奥运梦想,催人奋进。今年1至5月,中国女橄连续参加3站世界七人制橄榄球系列赛挑战者赛,全部夺冠。为了心中的梦想,女橄姑娘们不断挑战自我、以赛带练,争取技战术再完善一些、团队配合再默契一些。每一场比赛,她们牢记只有拼尽全力才能不留遗憾,集体荣誉感激励着每一个人出色发挥。

      追梦路上,拼搏不息。高尔夫球运动员窦泽成即将首次登上奥运赛场。2014年南京青奥会,17岁的窦泽成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并成为开幕式执旗手。他从奥运冠军手中接过五环旗,折射出奥林匹克精神代代相传。从青奥会到奥运会,梦想的种子不断生长。巴黎奥运会高尔夫球项目,将有男子、女子各60名选手参赛。为了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窦泽成努力争取世界积分,最终以第五十九名入围。确认资格后,窦泽成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分享消息,难掩激动之情。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体坛,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是对运动员的充分肯定,其中艰辛自不待言。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已不到一个月,运动员们正分秒必争,继续补短板、强信心,为奥运梦想积蓄力量。期待他们在奥运赛场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勇创佳绩、展现风采。

  •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04日
    【体坛观澜】从山里娃到亚运冠军
    作者:高佶

      只要向着梦想勇敢攀登,不放弃、不退缩,生活就会更加多彩,人生也将更加闪耀

      日前,攀岩运动员汪生艳向巴黎奥运会参赛席位发起挑战,虽然最终遗憾落选,但近年来她的亮眼表现,让不少人认识了这个不断向上攀登的云南姑娘。

      向上攀登的故事,书写着奋斗的精彩。汪生艳在大山里长大,爬坡上坎的上学路让她练就了灵活的身姿、强健的身体。练习攀岩运动后,汪生艳更是加倍努力,面对高强度训练从不退缩。在去年举办的杭州亚运会上,她夺得攀岩项目女子团体速度接力赛冠军。从山里娃到亚运冠军,攀岩运动为汪生艳打开一扇窗,通过刻苦训练,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向上攀登的故事,诠释着梦想的力量。汪生艳从小喜欢体育,为了成为职业运动员而不断努力,最终实现梦想。还有很多和她一样的年轻人,怀揣运动梦想,书写精彩故事。在陕西西安,一家拥有专业场地设施的滑板公园颇受滑板爱好者欢迎,出资者之一高群翔,曾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摘得滑板项目男子街式赛金牌。也正是在那场决赛中,当时未满20岁的他受伤暂别赛场。养伤期间,高群翔拿出积蓄投入滑板公园,期待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从自己追逐梦想到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高群翔在赛场之外寻得更大舞台。

      向上攀登的故事,凝聚着社会的关爱。在汪生艳的成长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为她后来的运动生涯打下基础。近年来,山里娃追逐体育梦想的故事不断涌现,备受关注的“背篓少年”王发,登上国际网球赛场;东西部协作和教育援青,帮助青海的足球小将驰骋绿茵场;航模运动在江西省萍乡市赤山镇中心小学火热开展,让赣西山区的孩子在全国赛场上收获佳绩、放飞希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山里娃,在体育运动中培养了兴趣、开阔了眼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体育为人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脱颖而出走向更高水平赛场的佼佼者,还是坚守岗位传递体育梦想的教师和教练,抑或是养成运动习惯的普通人,只要向着梦想勇敢攀登,不放弃、不退缩,生活就会更加多彩,人生也将更加闪耀。

  •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01日
    【体坛观澜】让“健身去哪儿”不再成为难题
    作者:厉衍飞

      随处可见的运动场景,反映了健身条件持续改善、体育运动渐成风尚的生动变化,也折射出各地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懈努力

      湖北十堰,网红打卡地十堰健康步道人流如织。自去年10月开放以来,该步道广受欢迎,成为市民亲近自然、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十堰的健康步道、厦门的山海健康步道、武汉的空中骑行绿道……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群众健身热情不断高涨,各地积极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想方设法打通群众健身的“最后一公里”。

      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要不断扩大健身场地供给。经过持续努力,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增加。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体育场地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0.7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9平方米,提前实现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2.6平方米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目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增加,让更多人得以通过运动促进健康。

      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要将健身场地建到群众身边。《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等健身设施,加强乡镇、街道健身场地器材配备,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将健身场地建到群众身边,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随着人转、跟着人走,有利于提高群众健身的便利度,从而帮助更多人养成运动习惯、享受运动乐趣。

      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要将健身场地建在群众心里。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健身场地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设施好不好用、服务是否到位,影响着人们的健身热情。一键预约、扫脸支付、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大赛事活动供给……各地多措并举推动健身场地从“有”向“优”转变,场地的服务更好了,群众的满意度更高了。

      如今,运动健身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随处可见的运动场景,反映了健身条件持续改善、体育运动渐成风尚的生动变化,也折射出各地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懈努力。期待更多举措落地生根,让“健身去哪儿”不再成为难题。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体育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全民健身事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8日
    【体坛观澜】让品牌赛事助力地方发展
    作者:陶相安

      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底蕴和体育特色,打造文体旅融合品牌赛事,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到山东青岛,无论是在海边绿道慢跑、骑行,还是在沙滩上打排球、玩飞盘,都可以感受这座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第二届中国飞盘联赛近日在青岛举办,飞盘运动与滨海风光相映成趣,给参赛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来,“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诸多游客与体育爱好者的共同选择。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底蕴和体育特色,打造文体旅融合品牌赛事,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体旅融合为地方形象打造新展台。沈北蒲河女子半程马拉松路线在设计上别具匠心,融合了辽宁沈阳市沈北新区特色夜光跑道、冬奥主题通道、蒲河生态廊道等资源,增加了参赛者的体验感;龙舟节、露营文化节以及雪地村超等体育活动,展示了当地风土人情,带动更多人锻炼健身。当体育赛事与旅游资源相匹配,城市为赛事增色,赛事为城市添彩。

      文体旅融合为地方发展创造新契机。地处江西上饶市婺源县西南部的珍珠山乡,依托秀丽的山水景色,打造了一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功能齐全的体育场馆、景色宜人的健身步道,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也引来多项赛事在此落地。以赛事为契机,当地村民积极开办民宿、展销农产品,景区人气越来越旺,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据统计,当地每年接待运动员及游客10万余人次,民宿经营者年均收入大幅增长。

      文体旅融合为地方文化展示增添新窗口。赛牦牛、抱石头……近日,拉萨首届农牧民运动会上,各种贴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项目设置被人们津津乐道。以赛事为媒,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传承,群众更是以技会友,收获了快乐、增进了情谊。前来观赛的游客纷纷表示大开眼界,对旅游目的地增加了了解。

      人人共享体育,体育造福人人。今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的通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将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地从体育场馆扩展至具备条件的景区、度假区、体育公园、商业中心、步行街等区域。当运动场景逐渐丰富,越来越多人参与体育运动,体育对各地发展的价值将进一步发挥,各地的“新名片”也将更加闪亮。

  •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7日
    【体坛观澜】展现中国青年的昂扬风貌
    作者:丁雅诵

      从掌握技能到养成习惯,从强身健体到塑造人格,体育锻炼不仅为莘莘学子的校园生活增光添彩,也传递着拼搏奋进的人生态度

      日前,首都师范大学启动新一期“奔跑计划”,鼓励学生跑步打卡,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晨光熹微,学生们身姿矫健,校园里洋溢着青春气息。

      近年来,体教融合深入推进、校园体育赛事不断丰富,我国学校体育蓬勃发展。在去年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和第一届学青会上,学生选手在比赛中顽强拼搏、追梦圆梦。随着“以体育人”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体育教育、提升大学生体质水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不妨从创新体育课程入手,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一些高校在教学中打破原有模式,以学生兴趣和需求为导向,构建更具特色的体育课程。例如,北京大学开设骑行课,师生一同骑行打卡北京地标建筑;中国人民大学的体育课增加棒垒球、龙舟、跆拳道等新项目……注重因材施教,增强体育课的综合性、趣味性,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提升大学生体质水平,一方面要完善考试评价办法,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阶段相衔接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考评、加强过程性评价,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持之以恒;另一方面要带动学生广泛参与,促进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共同发力,通过共享资源等方式,让大学生得到多样化的体育指导,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氛围。

      从掌握技能到养成习惯,从强身健体到塑造人格,体育锻炼不仅为莘莘学子的校园生活增光添彩,也传递着拼搏奋进的人生态度。随着大学体育教育不断完善,大学生们将进一步成长成才,展现中国青年的昂扬风貌。

  •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5日
    【体坛观澜】让传统体育焕发新光彩
    作者:王亮

      发展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也能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300余名毽球爱好者汇聚在山西省忻州市古城广场前,参与2024年全国毽球公益推广大篷车万里行活动。白毽在空中上下翻飞,旁观者大饱眼福。据了解,30余辆大篷车将在6个月时间里,穿行大江南北,全程2万余公里。毽球这项备受喜爱的传统体育运动,将走近更多人的身边。

      推动传统体育发展,要发挥赛事的带动作用。近年来,毽球、风筝、舞狮等项目深受大众喜爱。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登上全运会赛场,展现出其独特魅力。日前,2024年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系列活动开幕。与此前相比,今年活动增加了两个项目,参与者近3000人。各地越来越重视搭建传统体育赛事平台,既为参与者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推动了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发展。

      推动传统体育发展,要注重挖掘其多元价值。每逢端午,与龙舟有关的话题常常登上热搜榜。竞技之外,龙舟竞渡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氛围。此外,传统体育还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结合,获得创新发展的契机。各地通过多种创新做法,让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焕发新光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传播与传承,传统体育项目展现强大生命力。

      推动传统体育发展,还要持续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浙江景宁作为畲族自治县,连续多年举办传统体育节,设置抄杠、押加等比赛,颇受群众喜爱。这些源自生产生活实践的传统体育项目能够流传至今,凝结着群众的智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是长久以来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体现。文化交流、特色活动、节日庆典、教育实践等方式,可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发展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也能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让传统体育走近更多人的身边,必将为体育强国建设汇聚更多力量。

  •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4日
    【体坛观澜】摘取属于自己的“金牌”
    作者:郑轶

      追随奥林匹克的脚步,奋力朝着梦想奔跑,体育带给人们的馈赠将越来越多

      6月23日,一年一度的奥林匹克日。

      1894年的这一天,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成立。百余年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不断前行。“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汇聚人心,见证一个个为梦想拼搏的动人故事。

      与奥林匹克一路同行,中国体育写下一页页华彩篇章。从1979年新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精彩落幕,中国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坚定的参与者、奥林匹克精神积极的践行者,一次次完成令世界惊叹的跨越。

      眼下,巴黎奥运会即将迎来倒计时一个月。中国体育代表团各支队伍正厉兵秣马,全力备赛,力争在巴黎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祖国再添荣光。运动健儿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生动诠释和不懈追求,将体育力量传递给更多人,以奋斗姿态面对挑战,用积极行动迎接未来。

      奥林匹克精神不只闪耀在竞技赛场,也激励着每一个普通人。当初设立奥林匹克日,希望鼓励所有人,不分性别、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伴随着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神州大地充满跃动的身影,铺展开一幅幅“我运动,我快乐”的幸福画卷。

      今年奥林匹克日到来之际,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乡村,各类主题活动蓬勃开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运动健儿的支持,转化为参与体育锻炼的满满热情,在畅快运动中收获快乐与健康。当奥林匹克之光照亮生活,每个人都能摘取属于自己的“金牌”。

      奥林匹克并不遥远,就在你我身边。乐观向上的态度、奋斗不息的动力、团结一致的信念……奥林匹克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早已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积极影响。追随奥林匹克的脚步,奋力朝着梦想奔跑,体育带给人们的馈赠将越来越多。

  •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17日
    【体坛观澜】创新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力源泉
    作者:刘硕阳

      6月7日至16日,2024现代五项世锦赛与激光跑世锦赛在河南郑州奥体中心举行。两个世锦赛同步进行,大批世界顶尖选手前来争取奥运会参赛资格,吸引了大量观众到现场观赛。

      现代五项在1912年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奥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00余年后,这项历史悠久的项目产生了变化,比赛时长压缩、跑步和射击两项结合为激光跑,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起,障碍跑也将取代马术成为5个项目的“新成员”。

      无论是主动求变,还是被动升级,现代五项的变化,都与近年来奥运会整体改革发展的趋势契合。随着《奥林匹克2020议程》和《奥林匹克2020+5议程》相继实施,提升赛事可持续性、精简项目赛程、吸引年轻人参与等成为奥运会设项、办赛的主基调。因此,面对挑战,跟上奥运会改革的步伐,探寻自身在控制办赛成本、增强比赛观赏性等方面的解决之道,是所有奥运项目的“必答题”。

      不只是现代五项,很多体育项目也在自身改革中大胆创新。田径大项设置了42.195公里这一马拉松距离的竞走混合接力,取代原有的男子50公里竞走。篮球项目中的三人篮球分项经过3届青奥会的尝试,列入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广受欢迎。大项设置方面的变革则更进一步,东京奥运会上,滑板、攀岩、冲浪登上奥运舞台,霹雳舞列为巴黎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奥运资格系列赛上,上述4个项目让观众充分感受到新兴项目的青春活力,系列赛下一站的比赛地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校园里。这些举措彰显了国际奥委会吸引年轻人群体关注的决心。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让这项运动更受年轻人的喜爱。”国际现代五项联盟主席舒曼的感慨,也能引起其他各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共鸣。奥林匹克运动改革的步伐加快,持续创新的奥运会不断写下新的篇章。跟上时代的脚步,奥林匹克运动才能保持活力。

  • 《人民日报》2024年04月02日
    【体坛观澜】在赛事中融入更多巧思
    作者:王亮

      想要持续推动体育赛事活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提升群众赛事的参赛体验,在内容设置上融入更多巧思

      近日,在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车迷健身节活动中,5000多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在油菜花丛间骑行穿梭,享受运动乐趣。成都是2024世园会、2025年世界运动会举办地,健身节主办方还通过设置展台和体验区的方式,让参与者提前感受世园会氛围、了解世运会项目,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近年来,大众健身热情高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展现出蓬勃活力。想要持续推动体育赛事活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提升群众赛事的参赛体验,在内容设置上融入更多巧思。

      推动群众赛事发展,要注重品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地举办的赛事活动日益增多,健身爱好者的选择空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对赛事活动的专业性、体验性等方面也有了更高要求。提升赛事品质、丰富赛事内容,将更好满足群众愈发多元的参赛需求,培育品牌美誉度。

      提升群众赛事影响力,要拓宽思路。近年来,多个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不仅得到健身爱好者的喜爱,还不断“破圈”,辐射更多群体。各主办方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推陈出新。比赛不只涵盖竞技,旅行、社交、休闲等功能也被充分发掘。趣味嘉年华、露营聚会、后备箱集市……如今,越来越多休闲和体验项目成为赛事“标配”,家人、朋友、同事组团参赛成为新潮流。

      丰富群众参赛体验,重在打磨细节。这就需要赛事活动主办方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在组织和运营上下足“绣花”功夫。奖牌设计融入地方特色,满足特殊群体的参赛需求……多年来,凡是反响较好的赛事活动,大多是“细节控”。提升细节,有助于选手获得更好的参赛体验,也有助于擦亮赛事招牌。

      随着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内涵不断延伸,赛事活动日益丰富,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期待未来有更多精品赛事活动大放异彩,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增添助力。

  • 《人民日报》2024年03月29日
    【体坛观澜】为全民健身搭建更广阔平台
    作者:唐天奕

      春日融融,大众赛事活动激发了人们的运动热情,为全民健身搭建更广阔平台,为城市发展注入勃勃生机,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随着天气转暖,越来越多人来到户外,享受运动乐趣。近日,路跑、骑行、徒步、登山等大众赛事活动再掀热潮。在湖北武汉,马拉松赛事举办地恰逢樱花绽放,选手在奔跑中感受美好春色;在安徽歙县,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与山水风光交织,选手在骑行中领略当地特色文化;在云南昆明,一场健身徒步活动在滇池之畔进行,选手用脚步丈量春天。

      大众赛事活动火热开展,展现了体育产业在供需两端的增长。日益丰富的赛事活动为爱好者搭建起广阔平台,回应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随着市场扩张,提升赛事服务质量、优化选手参赛体验也成为各主办方的“必修课”,进一步激发大众的体育热情。

      既要在服务保障方面增强“硬实力”,如优化赛道设计、提升医疗服务、增加补给,也要在细节处下功夫,让选手赛得更安心、更舒心。例如,江苏无锡阳山半程马拉松在奖牌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桃花、牌楼等特色元素,得到诸多点赞;将要举办的河北石家庄马拉松,计划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参赛选手生成参赛“纪录片”,留存美好记忆;广东广州举行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揭幕站比赛,沿途设计多项游戏活动,吸引亲子组选手参与。

      当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抱”赛事活动,也为各地文体旅产业融合增添了活力,带动“春日经济”持续升温。以办赛为机遇,各地因地制宜推介当地文化:重庆铜梁区的龙灯龙舞、浙江杭州临平区的竹马表演,借助赛事平台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山东日照将骑行赛事的赛道与旅游景点巧妙串联,吸引更多人“打卡”山海风光。此外,不少地方以举办大众赛事活动为契机,推出旅游景点门票优惠、农产品展销等活动,拉动消费,助力地方发展。

      春日融融,大众赛事活动激发了人们的运动热情,为全民健身搭建更广阔平台,为城市发展注入勃勃生机,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 《人民日报》2024年03月28日
    【体坛观澜】让运动康复惠及更多人
    作者:白光迪

      打球、跑步、滑雪、冲浪……近年来,参加体育运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人们在运动中感受快乐、增强体质。随着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多,期待越来越高,从专业运动员到体育爱好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既包含运动损伤修复、运动体能保障等,也包括通过运动锻炼的方式来改善身体机能、缓解疼痛症状,帮助人们科学健身,提升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走进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诸多运动康复方面的新技术、新应用引人关注。例如,电子脉冲片通过发出电信号,刺激肌肉神经,缓解疼痛;等速肌力测试仪能精准捕捉使用者的关节、肌肉信息,进行受力分析,使康复进度量化可控。

      运动康复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折射出体育产业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运动健身、健康康复等机构近年来迅速增多,多地开办体育健康或运动康复医院。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花钱做康复”成为不少人的消费选择,人们对运动装备、运动康复等配套服务产业越发重视。总的来看,体育产业在提升国民体育参与意识、推动健康关口前移等方面作用明显。

      让运动康复惠及更多人,要着力提升产业的发展质量,建立严格的行业规范。运动康复产业涉及医学、运动学等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较高。人才短缺、良莠不齐是当前限制该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从业人员职业认定、建立针对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库。

      近年来,《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提出,推动体卫融合,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随着运动康复产业不断发展,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将有力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 《人民日报》2024年03月26日
    【体坛观澜】推动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洋

      推动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拓展思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光无限好,运动正当时。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总决赛阶段的比赛拉开帷幕。比赛现场,露天看台坐满了观众;线上直播,同样吸引了诸多网友关注。此外,在安徽、广西、宁夏等地,丰富多彩的乡村体育活动既“接地气”又“聚人气”,展现蓬勃活力。

      近年来,一大批乡村赛事备受关注,体现了群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彰显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前景。红红火火的乡村体育,为人们带来丰富的文体享受,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体育元素。

      2023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5年在全国培育100项以上‘最美乡村体育赛事’”。

      推动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拓展思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展乡村体育,要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在各方努力下,近年来,健身场地短缺、体育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得到改善。以榕江县为例,当地拥有25块足球场地,近5万人会踢足球。随着人们的健身需求不断增长,农村健身场地设施还要从“有”向“优”转变。同时,需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把科学健身知识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应植根于当地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从广西的“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动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锡尼河杯”足球赛,再到宁夏西海固的乡村篮球赛,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项目,为乡村发展集聚更多能量。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不断丰富政策供给,调动社会合力,引导更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充分挖掘农村特色资源,健全产业链,打造新引擎,推动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各地行动起来,必能让群众体育的魅力在广袤大地生动展现,共绘和美乡村的新画卷。

  • 《人民日报》2024年03月25日
    【体坛观澜】热爱奔跑,超越自我
    作者:刘硕阳

      从专业选手到大众跑者,有越来越多人奔跑在“更快、更高、更强”的路上,享受运动快乐,共同绘就全民健身的活力画卷

      中国马拉松跑入“206”时代!3月24日,2024无锡马拉松,25岁的宁夏选手何杰以2小时06分57秒的成绩获得第四名,将男子马拉松的全国纪录又提升了12秒。这位杭州亚运会冠军的新成绩,让热爱跑步运动的人们倍感振奋。

      刻苦而专注的训练,是提升成绩的基石。无锡马拉松比赛前不久,何杰和队友们才刚刚结束在肯尼亚的冬训回到国内。70多天的训练、超过1000公里的月跑量,进一步夯实了何杰的实力,也更磨砺了他的意志。在教练的安排下,何杰在训练中锻炼了后程“孤独”奔跑的能力,这为他在无锡马拉松最后阶段破风奠定了基础。

      彼此激励和相互“较劲”,激发选手们不断挑战自我。何杰撞线29秒后,来自云南的跑步名将杨绍辉抵达终点,重演了2023年同一条赛道上的精彩画面。不到一年时间,何杰和杨绍辉三次刷新全国纪录,令人惊叹。各方政策的支持、运动设施不断完善、“国人竞速”计划的奖励、选手间的你追我赶……诸多因素汇聚成为助推中国马拉松成绩不断提升的动力。“强大的对手让我变得更强!”何杰的感言鼓舞人心。

      对奔跑的执着和热爱,让无数跑者一往无前。“你还要跑多久?”31岁的杨绍辉时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或许35岁、40岁,跑到无能为力为止。”他给出了坚定的回答。去年底刷新全国纪录时,杨绍辉便已过而立之年。而同样在无锡马拉松赛场上,37岁的董国建跑出了2小时10分39秒的佳绩。正是热爱,推动着他们在超越自我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这份热爱,也不断传递给更多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的无锡马拉松共有3423人全程马拉松完赛成绩在3小时以内,刷新了国内马拉松赛事纪录。去年全年,共有11897人“破三”,创近年来新高。从专业选手到大众跑者,有越来越多人奔跑在“更快、更高、更强”的路上,享受运动快乐,共同绘就全民健身的活力画卷。

  • 《人民日报》2024年03月19日
    【体坛观澜】借力赛事推动项目普及
    作者:孙龙飞

      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出色表现,助力运动项目普及推广,为项目发展注入活力。以赛事为媒介,激励和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热爱体育,是竞技运动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3月17日,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新加坡大满贯赛结束,中国乒乓球队包揽5个项目金牌,展现了实力。作为WTT旗下高级别赛事,比赛为运动员提供了竞技舞台,同时对推广普及乒乓球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加坡大满贯赛创办3年以来,中国队获得了全部比赛金牌,成绩优异。进入备赛巴黎奥运会的冲刺阶段,各协会选手格外珍惜锻炼机会,积极调整状态,不少比赛过程跌宕起伏。名将奋力拼搏,新锐展现风采,运动员在比赛中每球必争,很多场次比赛胜负悬念保持至最后一刻,让人感受到乒乓球运动的魅力。

      本次赛事期间,残疾人比赛同步举行,残疾人运动员为实现运动梦想努力拼搏的画面令人感动。扩大赛事覆盖面,为残疾人比赛提供奖金,这些举措有利于乒乓球运动的推广。中国队选手林高远在训练结束后,欣然接受意大利残疾人运动员合练邀请,传递了体育的温暖。

      场上扣人心弦的较量与场下热情友好的交流,汇聚成体育赛事的精彩。赛场上的运动员对所从事的项目怀有深深的热爱,他们也是项目发展的“宣传大使”。本次赛事期间,中国队、匈牙利队、斯洛文尼亚队等队伍的选手走进新加坡青少年乒乓球训练营,与小队员分享训练心得、比赛经验。中国队选手孙颖莎、林诗栋在比赛结束后与球迷热情互动,展现了中国运动员阳光自信的青春风采。

      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出色表现,助力运动项目普及推广,为项目发展注入活力。以赛事为媒介,激励和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热爱体育,是竞技运动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从提供高水准的观赛体验,到激励更多人参与运动、服务全民健身,乒乓球运动带给人们快乐和健康,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添彩。

  • 《人民日报》2024年03月18日
    【体坛观澜】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升级
    作者:艾伦

      期待更丰富的运动选项、更接地气的赛事活动带动更多人主动参与锻炼,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为生活添彩

      日前,重庆市巴南区举办了“体育指导员来了”系列活动。活动采用服务“菜单”形式,由居民依据需求“点单”,健身科学指导、趣味体育挑战赛、健身知识课堂等多项内容按需送到居民身边,带动了更多人科学锻炼。

      如今,人们的健身需求日趋细化,全民健身不断衍生新场景。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多便利。

      “健身去哪儿”备受关注。各地着力解决健身场地短缺、体育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公共体育场馆实现免费开放,城市的边角地块被改造成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陆续建成……这些惠民工程,不仅拓展了群众的健身空间,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更是体育部门主动作为的生动体现。

      各地加大力度,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让群众的健身选项更多。这个雪季,各种冰雪赛事活动火热开展,冰雪旅游持续升温,更多人在运动中感受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飞盘、桨板、攀岩等新兴项目走进大众视野,各地通过办赛,不断提升人们的运动体验。

      随着“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健身科学指导的需求增加。多地体育部门顺势而为,推出了一系列健身指导短视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在带动群众参与锻炼、科学健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大众个性化的健身需求,体育部门不断开拓思路,提高服务标准,既持续保证“量的供给”,又力求“质的提升”。

      随处可见的运动场景,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反映出健身条件持续改善、体育运动渐成时尚的生动变化,也折射出各地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懈努力。努力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升级,从“更多”向“更好”转变,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期待更丰富的运动选项、更接地气的赛事活动带动更多人主动参与锻炼,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为生活添彩。

  • 《人民日报》2024年03月15日
    【体坛观澜】发展赛事经济 扩大体育消费
    作者:范佳元

      着力发展赛事经济,扩大体育消费,应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体育消费新场景,完善健身场地设施服务

      随着天气转暖,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在多地火热开展:穿上跑鞋,奔跑在上海半程女子马拉松的赛道,收获运动乐趣的同时饱览城市风貌;叫上朋友,到四川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看一场新赛季中超比赛,享受为球队加油的快意,顺便在周边游玩……体育搭台、文旅助阵,发展赛事经济,扩大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体育赛事活动,尤其是高水平赛事观赏性强,不仅能满足群众观赛需求,同时搭建起体育消费新场景,对扩大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市体育局联合上海体育大学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2023年上海共举办了118项赛事,带动相关消费37.13亿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时尚,为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契机。过去一段时间,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第一届全国学青会、“十四冬”举办期间,四川成都、浙江杭州、广西南宁、内蒙古呼伦贝尔实现体育及相关消费超过1300亿元。

      体育搭台,产业赋能。体育赛事活动是体育产业的主要业态,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活动,深化文体旅产业融合。越来越多的乡村体育赛事凭借特有的乡土气息,吸引人们的关注,带动了赛事经济壮大。

      着力发展赛事经济,扩大体育消费,应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体育消费新场景,完善健身场地设施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消费的潜力持续释放,赛事经济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体育产业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