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最近我的思绪一直绕不开马克•罗斯科,因为两周前我看了一场话剧叫《红色》。某天夜里我因忘记关掉播客而入睡,夜里不知凌晨几时,我在梦里听到了马克•罗斯科的名字而瞬间清醒。我听到播客里温柔的声音在念着一首诗,叫做《马克·罗斯科和我--二月的死亡》。我在半梦半醒中听完了这首诗,在黑暗的房间与朦胧的深夜里心里荡起了涟漪。从那晚至今,我听了这首诗歌无数次,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巧合的是,我看见了马克罗斯科自杀死亡时的戏剧化再现,就在话剧《红色》里。

    Timeline

    1:25 正文开始,话剧《红色》与艺术家马克·罗斯科对我产生着持续的吸引力

    2:50 韩国女性艺术家韩江的诗《马克·罗斯科和我--二月的死亡》&《马克·罗斯科和我2》

    6:00 话剧《红色》中令我哭到撕心裂肺的场景:马克·罗斯科的死亡

    11:33 对话剧中涉及到的马克·罗斯科的艺术哲思、艺术理念与艺术信仰的解读

    16:31 对马克·罗斯科选择在画室自杀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

    18:44 话剧《红色》演出结束后,导演进行演后谈的现场录音片段

    以下为马克·罗斯科的红色绘画作品


    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苹果podcast订阅收听,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对马克罗斯科与话剧《红色》的感想与思考。如果对本节目有更好的想法与建议,也可以发送我的邮箱,你们的订阅点赞与评论都是我极大的动力,非常感谢!Frida与《敏感正好》播客节目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

    下期见!



  • 几天前,我看了崔雪莉的纪录片《Clean island》。整部片子较长,我花了两天时间看完。在采访时崔雪莉忍不住地流泪,屏幕外的我和她一起哭。我们隔着屏幕隔着时间隔着现实与虚无,一起哭泣。

    最近也看过一篇文章,叫做为什么崔雪莉让你不舒服?不禁感叹,这标题取得可太好了,直白地问出了很多谩骂者、造谣者、旁观者、不理解者的底层内心逻辑。是啊,她为什么让你不舒服?她哪里让你不舒服?是她咬手指让你不舒服吗?是她用舌头给樱桃梗打结让你不舒服吗?是她谈恋爱让你不舒服吗?是她穿比基尼让你不舒服吗?是她出演男女主角亲密戏份较多的影片让你不舒服吗?(其实在这里应该用像大尺度、露骨等词语来形容,但我不喜欢这些词语,他们它们都是由男性定义的),是她no bra,不穿内衣凸点让你不舒服吗?是她作为偶像,有这样的行为让你觉得不应该而不舒服吗?还是因为她不符合你的刻板期待让你不舒服呢?好,发问到此为止。我知道一旦抛出问题,就必有回答。可这些回答有多少是真实出自雪莉本意,又有多少是披着照片视频的外衣恶意揣测、引申而成的呢?


    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订阅收听,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对雪莉的想法与感受。如果对本节目有更好的想法与建议,也可以发送我的邮箱,你们的订阅点赞与评论都是我极大的动力,非常感谢!Frida与《敏感正好》播客节目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

    下期见!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这期节目来和大家聊一聊:敏感性人格与艺术之间的奇妙化学反应。

    作为一个疯狂的艺术爱好者,我想从个人视角出发,为大家分享敏感特质赋予我在艺术方面的难以想象的力量,同时破除大家对于“艺术”同频者的刻板印象。

    其实这种化学反应一点也不神秘,说白了就是当我在面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它的视觉语言会对我产生心理与精神层面的强烈刺激,让我能看到作品本身与脱离作品之外的源于自我联想的丰富表达,我的脑海在那一瞬间也会闪现出无数想法,这些想法或关联创作者、或关联自我、或关联他人。同时这些想法又触碰到了我的情感神经,令我或哭或喜或平静或惆怅。再说简单一点,就是看得细、想得多、且感知与共情能力强。

    就像马尔库塞指出,人类应该摒弃依赖技术性的感知方式,以更为感性的艺术化的审美感知来认识我们的世界。敏感就是感性的艺术化审美的来源。它让我,让我们可以与艺术离得无穷近,与艺术同频共振!

    Timeline

    01:20 进入本期正题:敏感与艺术之间的化学反应

    03:24 很多人对“搞艺术的”都有一种误解,且形成了刻板印象

    04:28 敏感性人格与艺术之间的化学反应到底是什么

    06:09 由于敏感,蒙克的作品《呐喊》成为了我自我支持与依靠的心理窗口和视觉媒介,治愈了我的黑暗时期

    08:04 琼·米歇尔的抽象表现主义作品使我在展厅里心跳加速、热泪盈眶,被震撼得站立不稳

    12:15 我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泰康美术馆三次见到耿建翌老师的作品《灯光下的两个人》拥有的奇妙感受

    14:59 在中国美术馆看明清山水画展的我,因感受到深植血脉的精神文化连结而动情落泪

    17:16 敏感瞬间:从不运动的我忽然间对运动“上瘾”的近期经历,秘诀与感受分享!


    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订阅收听,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与艺术的故事与瞬间。如果对本节目有更好的想法与建议,也可以发送我的邮箱,你们的订阅点赞与评论都是我极大的动力,非常感谢!Frida与《敏感正好》播客节目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

    下期见!




  • “嗨~欢迎来到《敏感正好》,我是Frida。从此刻开始,我带你一起逃离现实,只关注自我、关注内心世界,进入短暂的精神梦境瞬间。”


    敏感、易哭、情绪化,这些都是极为传统意义上对女性身份的刻板定义,它们应被破除。但从另一角度看,赋予在女性身上的标签也是我们独有的力量。我就是被定义群体中极端突出的一个个例,我也感受着它们带给我的惊喜与莫大的力量。这档播客将讲述这些刻板特质于我、于其他女性的意义,以及它们令我感受到精神高潮的无数奇妙瞬间。


    第一期播客,我想要聊一聊关于“哭”的话题。长期以来,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总是身处在压抑哭泣、以哭为耻的文化语境下,每个人都很有可能成为“哭泣羞耻症”患者。

    作为哭泣羞耻症的克星,我从不觉得在人前哭是失态难堪的表现,每一次“哭”我都为自己感到骄傲!


    Timeline

    00:00 节目及初衷介绍

    01:23 进入正题,我自己的哭哭感受

    03:24 大多数人对于“哭”抱有偏见,却总是毫无察觉

    04:57 精华部分:我对“在人前哭“不仅不感到羞耻,反而感到骄傲的原因

    12:57 敏感瞬间分享部分:过去发生在我身上令我时常回想的两次与“哭”相关的浪漫敏感瞬间


    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订阅收听,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哭哭经历与瞬间。如果对本节目有更好的想法与建议,也可以发送节目邮箱,你们的订阅点赞与评论都是我极大的动力,非常感谢!Frida与《敏感正好》播客节目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