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本期嘉宾】

    张卫东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地民俗研究者
    侯磊 @青年作家,著有《北京烟树》《北京繁华录》等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是我们春节特辑的最后一期,我们将聊聊喜庆堂会的重头堂会戏是怎么演的。堂会都会演什么戏?什么是开场戏、中轴戏、大轴戏、送客戏?谭鑫培、余叔岩、马连良等名家演堂会戏有什么故事?八角鼓等曲艺形式如何演堂会戏?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学是唱出来的?

    【你将听到】

    Part One 现在我们要开始唱堂会戏啦!
    00:31 办堂会需要什么样的角色?戏提调、管事、来手、大了,谁是堂会的舞台监督?谁在京剧届干来手赫赫有名?
    06:07 堂会戏都怎么请角儿?请哪些演员来演?
    08:33 老年间新戏台如何破台?什么是跳灵官、跳加官、摆门?
    13:35 吉祥戏一般唱什么戏?
    14:50 昆曲和京剧开场戏分别唱什么戏?

    Part Two 堂会掌故:那些堂会里的京昆名家们
    19:35 录音技术对于京剧流派的影响,为什么说余叔岩和言菊朋的唱片百听不厌?
    23:50 杨小楼的现场到底有多好?杨派武生今何在?
    26:06 堂会戏挑演员名字?郝寿臣可太受欢迎了!郝寿臣学《山门》掌故
    28:03 中轴戏一般会演哪类戏?
    33:54 说说《红楼梦》中的堂会戏
    37:12 开场戏还能变成大轴戏?大轴一般演什么戏?什么是送客戏?
    41:16 为什么有时候一出戏会有很多个名字?如何根据请堂会的本家选择不同的戏?

    Part Three 堂会文化今何在?
    45:55 八角鼓堂会戏唱什么?如何安排曲目?
    48:27 戏曲和曲艺形式为什么不能在同一个堂会里出现?
    52:51 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学是唱出来的?
    56:00 堂会是如何衰弱的?如今的堂会以什么形式存在?
    59:30 堂会的未来:北京中轴线,会馆文化将会如何影响堂会戏的发展?

    【本期延伸】

    余玉琴:(1867-1939)京剧花旦,曾用艺名余庄儿,祖籍安徽潜山余家湖,行二。余玉琴是擅演武净的名演员余顺成幼子,随父练功学武旦,后拜夏天喜为师习花旦戏。光绪十二年(1886),入都搭入四喜班,与谭鑫培、时小幅、孙菊仙、王九龄、刘赶三、罗百岁等同台。擅演《泗州城》《取金陵》《盗仙草》《青石山》《华春苑》《翠屏山》《虹霓关》《铁弓缘》《刺巴杰》《珍珠衫》《十粒金丹》《醉酒》等。

    余玉琴与杨小楼合演《青石山》

    王瑶卿:(1881-1954),京剧演员、戏曲教育家。被京剧同仁称为「百科全书」和「通天教主」。师从田宝琳学青衣。又拜谢双寿为师。16岁进入「福寿班」。1949年,被任命为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戏曲实验学校教授。1951年,担任中国戏曲学校的校长。王瑶卿为京剧培养了众多的人才,他打破不收女弟子的陈规。另外,四大名旦也都曾在他的门下受业。王瑶卿不仅青衣、刀马旦兼演,而且文武昆乱不挡。

    《棋盘山》王瑶卿饰演窦仙童

    《彩楼记》:许多剧种都有的剧目,它源王实甫《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杂剧。其中的一折《评雪辨踪》为各版本之重点场次。情节写宋朝宰相刘懋之女月娥,在彩楼抛球招婿时,选中了寒儒吕蒙正。刘懋嫌吕贫穷,逼女退亲,月娥不从,与蒙正同被逐出相府,苦居寒窑。一日,蒙正从木兰寺赶斋回家,发现窑前雪地上有男女足迹,疑妻不贞,便对月娥冷嘲热讽。后蒙正知足迹乃刘夫人差院公和丫环送银米所致,乃与月娥言归于好。不久,刘夫人亲探寒窑劝女归家,月娥宁受清苦而不从。后蒙正赴考高中,刘懋要接他们回府,亦遭拒绝。

    《彩楼记·评雪辨踪》沈传芷饰演吕蒙正,蔡瑶铣饰演刘翠屏 @微博 戏者戏也Ken

    七块白:过去武老生行有「五块白」之说,即《镇潭州》之岳飞,《凤鸣关》之赵云,《太平桥》之史敬思,《截江夺斗》之赵云,《武昭关》之伍子胥等五个穿白靠的角色。按翁偶虹先生的记载则是「七块白」:《小夜战》之马超,《山海关》之吴三桂,《锤换带》之杨衮,《凤鸣关》之赵云,《过巴州》之严颜,《南阳关》之伍云召,《武昭关》之伍子胥,后来又有补文《太平桥》之史敬思也属此列。但是不知道会把哪出戏替下去,不然就是「八块白」了。@一尘阁夜语 《皮黄闲扯之二十〈镇潭州〉》

    言菊朋:(1890-1942),蒙古正蓝旗世家子弟,姓玛拉特,名延锡,号仰山。「延」 「言」谐音,遂取以为汉姓。因嗜戏曲,诩为梨园友,乃自名菊朋。京剧演员,工老生,言派老生创始人。曾就读于清陆军学堂,毕业进入理藩部任录事。闲暇时间参与票房活动。1913年,首次登台演出;同年,拜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为师。1925年参加北平第一舞台义务戏,正式下海。言菊朋对「四声」的运用有深刻的研究,他认为音韵、声腔是老生表演的重点,主张「腔由字生,字正而腔圆」。他的唱腔婉转,音正味醇,跌宕起伏,别有风味。他以其独有的流派唱腔,开创了「言派」老生艺术,影响深远。

    《定军山》言菊朋饰演黄忠

    余叔岩:(1890-1943),谱名第祺,字小云,官名叔巌,巌与岩通,所以常用「岩」代替。京剧演员,工老生。余叔岩9岁以「小小余三胜」艺名出演于天津下天仙戏院。1908年,因倒仓辞班。1913年,任李直绳宅堂会提调,并演唱了京剧剧目《空城计》。1915年,拜谭鑫培为师。1918年10月17日,在北平吉祥园正式重返舞台,演出剧目《盗宗卷》。1919年,正式加入喜群社。1920年2月,与杨小楼合组中兴社,两人开始合作演出。1928年11月21日,在演完《失空斩》后散班,不再演营业戏。1931年5月,与梅兰芳作为发起人,在北平成立了国剧学会。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鑫培)派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巧对谭派艺术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

    余叔岩与张伯驹合摄《四郎探母》

    张伯驹:(1898-1982)原名张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自称「中州张伯驹」。中国近现代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其主要收藏品有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书法作品《平复帖》,隋代画家展子虔绘画作品《游春图》,唐代诗人杜牧书法作品《张好好诗》等。1928年,正式拜余叔岩为师,学习、研究京剧。

    朱家溍:(1914-2003),著名的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字季黄,浙江萧山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孙。朱家溍先生的父亲朱文钧先生(号翼盦)是著名金石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院藏古代书画碑帖。朱家溍自幼酷嗜戏曲,早年师事范福泰、迟月亭、陈少武、刘砚芳、曹心泉、钱宝森等名家。1950至1961年,他兼任梅兰芳的艺术顾问,参加整理了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三集)。梅兰芳逝世后,他为梅编写了年谱,并出版了《梅兰芳舞台艺术》(上下集)。朱家溍对杨小楼的表演艺术研究有素,造诣颇深,是举世公认的杨派艺术大家。朱家溍年逾八旬之后,尚能登台演出昆曲《单刀会》《浣沙记》《鸣凤记》《铁冠图》《卸甲封王》,京剧《连环套》《湘江会》等武戏。

    朱家溍与张卫东 @微博 贵雍书会

    杨小楼:(1878-1938),名三元,安徽怀宁人,中国京剧武生演员、京剧武生杨派创始人。代表作品有《连环套》《长坂坡》《挑滑车》。幼时,入小荣椿社学艺,师从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学武生。十七岁出科,在京津两地搭班表演。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寿、张淇林、牛松山等人指点,拜俞菊笙为师。二十四岁,进入宝胜和班,以「小杨猴子」之名露演。二十九岁时,入升平署为外学民籍学生,与谭鑫培、陈德霖、王瑶卿、黄润甫、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高庆奎、余叔岩、郝寿臣等人合作,先后组建陶咏、桐馨、中兴、崇林、双胜、永胜等戏班,声誉鹊起。杨小楼在艺术上继承家学,师法俞菊笙、杨隆寿,同时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杨派」。杨小楼的嗓音清脆洪亮,唱念均遵「奎派」风范,咬字清楚真切,间有京音,行腔朴直无华,武打步法准确灵敏,无空招废式,更能恰当贴切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着力体现意境,追求神似,也即「武戏文唱」的杨派特点。

    杨小楼《青石山》

    郝寿臣:(1886-1961),原名万通,京剧演员,工架子花脸。原籍河北香河,幼年随父迁京,唱皮影戏,后拜师李连仲正式学习架子花脸,23岁时加入北京三乐社科班。从师吕福善、唐永常、朱子久、阎宝恒等学艺。历经数十春秋的艰苦奋斗,终于融金秀山铜锤与黄润甫架子两家艺术于一炉,唱念上自成一格,创成被誉为「架子花脸铜锤唱」的郝派艺术,以气魄取胜,唱念韵味浑厚,工架凝练,表演浑然一体。

    《醉打山门》郝寿臣饰演鲁智深 @微博 听香楼主

    《取成都》:一名《让成都》,又名《石伏岩》。见《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川剧、汉剧、同州梆子、湘剧、徽剧、滇剧、豫剧均有此剧目,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有《让成都》。马超降刘备后,助攻刘璋,刘璋知大势已去,恐百姓再受兵灾,乃议出降;王累苦谏不从,坠城自尽。刘备入成都,安置刘璋于公安,自领益州牧。

    《取成都》郭仲衡饰演刘璋

    本期音乐:
    王瑶卿说戏《玉堂春》 @中国唱片 1961
    昆曲吹打曲牌《将军令》
    余叔岩《沙桥饯别》 @国乐唱片 1940
    高腔《斩将封神》 @张卫东
    郭仲衡《取成都》 @高亭唱片 1929
    昆曲《天官赐福》【水仙子】@张卫东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张卫东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地民俗研究者
    侯磊 @青年作家,著有《北京烟树》《北京繁华录》等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仍然是我们的春节特别节目,我们将分上下两期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喜庆堂会。你听说过堂会吗?什么是堂会?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请堂会?堂会戏有多少种艺术形式?不同人家都会请什么样的堂会?欢迎来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什么是堂会?你还见过堂会吗?
    01:02 现代的楼房也能办堂会?
    02:28 什么是堂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因为什么事由会请堂会?
    05:00 什么是弥月堂会?弥月堂会都演什么戏?
    10:04 入学也要请堂会?入学堂会唱什么戏?
    12:10 婚礼反而不办堂会?现在的婚礼和以前的婚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Part Two 堂会都有什么形制?没钱也能请堂会?
    14:31 有钱大办怎么办?昆弋大戏唱什么?
    17:29 小康家庭请什么样的堂会?贫穷家庭也能请堂会?
    21:05 生日怎么过?什么叫明过、暗过、挑着过?
    24:28 听堂会还得做功课?为什么说书的叫先生?
    31:00 唱堂会戏有打广告的作用?堂会戏还能捅大篓子?
    36:53 四十以后怎么过生日?过着生日选寿材?
    42:03 什么是酬神堂会?酬神堂会都唱什么戏?
    44:50 什么是什不闲莲花落?

    Part Three 堂会该如何办?
    48:08 礼仪和钱财,办堂会讲究什么?
    50:07 什么叫巷闾文化,巷闾文化对堂会有什么影响?
    51:49 醇亲王府、恭亲王府和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有什么关系?
    56:26 醇亲王府和恭亲王府家班,为北京昆曲留下了什么?
    59:26 普通宅门如何唱堂会?没有戏台如何随搭随唱?

    【本期延伸】

    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一字均斋,号叔平,又号瓶生,晚号松禅老人,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收藏家。翁同龢是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及第。他曾充当同治帝和光绪帝的师傅,并两入军机处,参与内政外交的决策。他尤其在甲午战争中坚决主战,被视为「帝党」的代表、晚清清流派中「后清流」的领袖。

    《满床笏》:清代传奇剧目,大致产生于康熙年间。说的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床头。后来这个主题被画成画,编成戏剧,写入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至明清两代,《满床笏》成了从官场到民间的重头戏。

    《邯郸记》:明朝汤显祖所作昆曲传统剧目。讲述的是吕洞宾度卢生而使其经历荣辱梦幻的故事,共三十出。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

    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1877-1952),字后斋(一作厚斋),号西园。京剧名票(票友),别号红豆馆主,「民国四公子」之一。父爱新觉罗·载治,乃乾隆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之曾孙,过继于道光长子隐志郡王奕纬为嗣,世袭镇国将军、辅国公,兼理民政部总理大臣。溥侗自幼在上书房按部就班地读经史,学作诗文,钻研琴、棋、书、画,收藏金石、碑帖,精于治印,酷爱剧艺。对于昆、京艺术,生、旦、净、末、丑兼工,并对戏剧音乐如笛,二胡、弦子、琵琶等无所不通。世人尊称为「侗五爷」,溥侗精于古典文学和文物鉴赏,并通晓词章音律。

    《琵琶记》:元末戏曲作家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此剧叙写东汉时期书生蔡伯喈离别父母、妻子进京赴试,经年不归,造成家庭悲剧,最终光宗耀祖的故事。

    《张协状元》:宋元南戏作品。南宋时温州九山书会才人编撰。载于明《永乐大典》第13991卷,今存全本。是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南宋戏文,也是中国迄今所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戏曲剧本。书生张协赴考遇盗,得贫女相救,后结为夫妇。张协中状元后,虽拒绝枢密使王德用的招赘,但贫女寻夫至京,嫌她「貌陋身卑,家贫世薄」,不肯相认,竟于赴任路上剑劈贫女。后贫女为王德用收为义女,终于重圆。

    《绣襦记》:明代徐霖撰(另有薛近兖、郑若庸撰两说)。书生郑元和,奉父命上京应试。在京城结识了妓女李亚仙,双方爱上了。后来郑元和床头金尽,鸨母设计甩开了他。郑元和贫病交迫,幸被东肆主所收容,教他学唱挽歌。一日,东西两凶肆比赛挽歌,郑元和登台歌唱,恰被他上京任职的父亲认出。郑父憎恨元和的堕落,把他打至气绝,抛尸郊外,被路过的乞儿救活,于是沦为乞丐。在偶然的机会里,李亚仙认出了郑元和,十分悲恸。她不顾鸨母的阻挠,把郑元和迎回家里,尽心调养,又激励他发奋读书,结果考上状元。郑父知道了李亚仙对郑元和的态度,也很感动,不以妓女为嫌,娶她为媳。

    婺剧《绣襦记》 @微博 青的白_

    《一捧雪》:明末李玉所作昆曲传统剧目。明朝奸相严嵩向莫怀古索取其家藏玉杯「一捧雪」。莫再三踌躇后,请巧匠制一赝品上献严嵩。事情败露后,严嵩命校尉至莫府搜杯。仆人莫成藏杯逃。莫怀古逃亡途中被抓,交由戚继光收管。莫成因相貌与主人相似,替受刑。戚继光斩莫成复命,帮助莫怀古潜逃。又有京剧《一捧雪》,《审头刺汤》为其中一折。

    马连良、张君秋、马富禄《一捧雪》 @微博 戏者戏也Ken

    陆素娟:女,京剧旦角,原籍苏州。初从方宝泉学须生,以票友身份演出。旋觉须生不太对工,乃改习青衣,向程玉菁问业,不久遂专学梅派。后虽得到梅氏门墙,主要还是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为之说戏。北平盐业银行经理王绍贤,对她极为赏识,揄扬支持,不遗余力。于是素娟就组班下海,正式当了京剧演员。

    陆素娟《霸王别姬》 @微博 栖寒

    吴承仕:(1884-1939),字絸斋,检斋,桥斋,号展成,又号济安,安徽歙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辛亥革命后任司法部佥事。曾受业于章太炎门下,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及经学。与黄侃、钱玄同并称章门三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任教。在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任教授、系主任多年。与在南京大学任教的黄侃有「北吴南黄」两大经学大师之称。晚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韩世昌:(1897-1976) 中国北方昆曲演员,工旦。河北高阳人 。幼年搭庆长班从白云亭、王益友学艺,初习武生,后改正旦、贴旦及小旦。1917年在北京组荣庆社,拜吴梅、赵子敬为师,也曾师从吴畹卿。擅演《闹学》《游园惊梦》《思凡》《胖姑》等戏。

    道情:亦称「竹琴」「渔鼓」,是中国传统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在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曾广泛流传,是道士抒发情感胸怀布道的一种「道曲」和「道歌」,内容大多宣传一些贴近民众生活的因果报应、离尘绝俗、劝世行善等,由游方道士或道情艺人在各地演唱。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太康道情、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曹心泉:(1864-1938),昆曲音乐家。字心(沁)泉,安徽怀宁人。父曹春山,为清代同治间四喜班著名昆曲老生;祖曹凤志,嘉庆时著名昆曲小生。心泉幼承家学,从陆炳云学昆生,后又拜徐小香为师。因喜败改习场面,得三庆班曲师钱青望真传,善吹笛,兼工月琴,精音律,致力于戏曲音乐的研究及制谱。在清光绪年间曾随民间戏班入宫承应演出。民国以后,历任礼制馆乐律主任、南京戏曲音乐院北平分院特约研究员、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歌剧系主任、北京国剧学会昆曲研究会会长等职。

    陈德霖:(1862-1930),名鋆璋,号漱云,小名石头,人称「老夫子」,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京剧表演艺术家。幼年先后入全福昆班和三庆班坐科,习昆旦、京剧青衣兼刀马旦。以唱功著名。主要作品有《祭江》。

    陈德霖饰演《雁门关》萧太后 @微博 听香楼主

    钱金福 :(1862-1937) ,字绍卿,京剧武净演员。昆曲正旦,后改架子花脸,1878年光绪四年(戊寅)生人。为“日新堂”殷采芝弟子,是道光、咸丰、同治时的著名昆曲正旦。幼入全福昆曲科班、四箴堂科班,从于双寿、祟富贵学戏,工武净。1883年带艺入三庆班,后又入春台、小长庆、玉成等班。1904年选为内廷供奉。1911年入同庆班,与谭鑫培同台合作,为谭配演,极受谭倚重。晚年从事教学工作,表演艺术自成一家。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王瑶卿等均得其教益。

    钱金福、杨小楼《长坂坡》@微博 听香楼主

    陈富瑞:(1904-1971),中国京剧净角演员。9岁习丑,12岁入富连成社富字科习艺,工净行。出科后搭斌庆社,为李万春、王少楼配戏。曾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净行教师。1951年至华东戏曲学校授艺。1952年入上海京剧院。1955年调上海戏曲学校昆曲班任教。

    陈富瑞《芦花荡》 @微博 戏者戏也Ken

    袁励准:(1876-1935),字珏生,号中州,别署恐高寒斋主,河北宛平人。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进士。袁励准授翰林院编修,会试同考官。民国后任清史馆编纂,辅仁大学教授。工书画。行楷宗米元章,篆学李杨冰,文静典雅,甚得时誉。画学马远,亦有高致。收藏驰名于世。曾是清代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老师。

    本期音乐:
    【大清江引】昆曲《邯郸记·仙圆》
    【小清江引】昆曲《邯郸记·仙圆》
    《斩将封神》高腔 @张卫东
    《戏剧与方言》 相声 @侯宝林 郭全宝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本期嘉宾】

    张卫东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地民俗研究者
    侯磊 @青年作家,著有《北京烟树》《北京繁华录》等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上期我们和张卫东、侯磊两位老师从腊八聊到了年三十儿,这期我们从除夕聊到元宵节,接着往下聊。一起聊聊除夕守岁怎么守?大年初一开始拜年怎么拜?老北京庙会都有哪些?元宵如何过?「十三堂花会」你听说过吗?欢迎继续收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没有春晚如何守岁?
    00:00:31 为什么要守岁?
    00:06:50 贴门神、贴对子、摆盆景儿、供鲜花、挂灯笼,过年家里怎么布置?
    00:16:32 年夜饭怎么吃?什么叫踩岁? 守岁的娱乐活动有哪些?
    00:21:00 过去放鞭炮都在哪些时点放?

    Part Two 从初一开始如何拜年?
    00:22:20 初一拜至亲,五公里以内走着去。我的压岁钱又飞了
    00:27:15 初二祭财神怎么祭?今儿咱们回娘家!
    00:28:51 初三初四拜挚友,咱喝点小酒吧
    00:30:52 厂甸庙会在哪里?咱们也去热闹热闹。除了厂甸还有哪些地方可逛?现在大热的雍和宫祈福,旧时节雍和宫怎么活动?
    00:36:08 零点敲钟是什么时候的习俗?
    00:38:18 民国还有不让过春节的时候?

    Part Three 元宵灯节活动也太丰富了吧!
    00:42:11 包元宵、摇元宵、炸元宵、打元宵,你都吃过什么样的元宵?
    00:48:56 约会、逛灯、打灯谜,元宵的活动都怎么玩儿?
    00:54:44 元宵花灯演戏都演什么?上哪儿看戏去?
    00:56:38 耍狮子、踩高跷、耍双石这是什么活动?什么叫乡会,幡鼓十三档?

    【本期延伸】

    1861年,咸丰十一年北京全图 @知乎北京死宅

    郁垒神荼:汉族民间信奉的两位门神。神荼一般位于左边门扇上,身着斑斓战甲,面容威严,姿态神武,手执金色战戟;而郁垒则位于右边门扇上,一袭黑色战袍,神情显得闲自适,两手并无神兵或利器,只是探出一掌,轻抚着坐立在他身旁巨大的金眼白虎,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纬书《河图括地象》:「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饲不祥之鬼、禽奇之属。将旦,日照金鸡,鸡则大鸣,于是天下众鸡悉从而鸣。金鸡飞下,食诸恶鬼。鬼畏金鸡,皆走之矣也。」

    隆安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白桥大街南里3号,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建 。隆安寺坐北朝南,南北长,东西窄,占地约1万平方米,共分为四进院落,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第一进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现已无存)组成,第二进由主殿和戏楼组成,第三进为大雄宝殿,第四进为后殿。各院主殿两侧均建有配殿及配房 。

    北京隆安寺 @小红书Fay

    长椿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9号,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明神宗之母孝定李太后下令敕建,神宗赐额「长椿」,寓意祝愿其母健康长寿。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建,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

    北京长椿寺 @小红书Ulla就是乌拉

    天宁寺塔:天宁寺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一座辽代古塔,始建于辽天庆九年(公元1119年),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这座塔不仅是北京城区最古老的地面建筑,而且也是北京作为辽都南京时代留下的珍贵遗存。天宁寺塔是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57.8米,坐落在三层须弥座平台上,塔身四面设半圆形券门,门两旁浮雕金刚力士、菩萨、天部,砖柱上浮雕升降龙。外形体现了辽金时期的建筑风格,是契丹和汉族工匠合力创造的结晶。

    诗钟:诗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限时吟诗文字游戏,大约出现在嘉庆、道光年间的福建八闽地区。诗钟限一炷香作成一联或多联,香尽鸣钟,所以叫做「诗钟」。诗钟吟成,再作为核心联句各补缀成一首律诗,游戏结束。诗钟多半限定内容(诗题)、文字和种格,比如诗钟分咏,限「来、去」,即上联必须有「来」,对下联的「去」字。诗钟比一般对联要求格律更工整,内容更含蓄,甚至类似谜语才好。

    燕九节:是道教全真道掌教——丘处机的诞辰为元月十九日,别称「烟九」「筵九」「宴九」「宴邱」。明清时期,丘处机画像及雕塑往往面白无须。相传丘处机在磻溪、龙门修炼期间,为除去心魔、炼心去欲,曾经自行阉割,因而明清太监多奉丘处机为祖师爷。另有道士丘玄清(邱元靖)自宫也在元月十九日,此节清末在北京仍极盛,人们清晨在白云观附近寻找相貌清秀如女孩的男童,指为丘玄清转世。

    本期音乐:「旧都新春」演唱@张卫东 三弦@马岐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张卫东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地民俗研究者
    侯磊 @青年作家,著有《北京烟树》《北京繁华录》等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请到了两位史地民俗研究者,同时也是老北京人,说说老年间的年俗,是怎么从腊八过到正月十五的。我们将分为上下两期,本期主要会讲三十儿以前的年俗,包括了腊八、祭灶、小年、年货的吃食等等。欢迎收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打今儿起咱们就是年了
    00:02:04 过年跟着要账走?老北京过年从几号算起过到什么时候?
    00:05:51 为什么腊八节算是过年的开始?腊八粥是怎么做的,都有哪些食材?腊八庙里为什么舍粥?潭柘寺为什么是北京有名舍粥的庙?
    00:14:28 腊八这天为什么做腊八蒜?腊八蒜怎么做,怎么吃?

    Part Two 祭神、祭祖,祭和吃的关系
    00:16:28 芥末墩、卞萝卜、蔓菁疙瘩、素咸食……腊月二十三左右还备哪些菜?
    00:18:10 「二十三,糖瓜粘」什么是糖瓜?为什么要祭灶王爷?祭灶怎么祭?
    00:27:21 老年间都吃哪几种糖?都是由什么作物做的?
    00:31:52 小年是什么时候过?为什么南北方日子不一样?为什么祭灶的同时要祭祖?
    00:37:53 什么情况下,这年不过了?

    Part Three 年货吃食大起底,主食、肉、菜、点心样样不落
    00:41:21 过年的肉货都有哪些?腊肉、腌肉、炸贡、酥鱼、肉冻儿……
    00:59:04 主食面食都有哪些?花糕、饺子、馒头的一万种做法
    01:06:47 年菜里面都有哪些蔬菜?哪五种萝卜赶上过年?
    01:13:04 老北京点心铺为什么叫饽饽铺?过年都吃哪些点心?为什么老点心铺后来式微了?

    【本期延伸】

    旧都新春:单弦牌子曲《旧都新春》由著名学者、词作家溥叔明先生于1947年创作。经过首都师范大学吴光辉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陈祖荫教授,包会申老师的策划组织,在京城各大票房负责人和众位曲艺票友的支持下,得以搬上舞台。作品描写的是老北京农历新年期间的民俗风情。全篇除曲头、曲尾外,共使用十四个曲牌,每个曲牌叙述一项民俗活动,每个曲牌换用一个辙韵,包括了十三道大辙和两道小辙。作品生活气息浓厚,是研究老北京风俗历史和人情的宝贵资料。

    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文人根据数九绘制的一幅图。九九消寒图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冬至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至23日,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推算「九九」八十一天,即是在公历3月下旬(春分前后)便「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

    请家堂:分请老家堂和请小家堂。请老家堂,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摆好家堂轴子,摆好各色酒菜,焚香烧纸,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请小家堂,是一个家庭中的大事,过程和老家堂相似,只是把当年或近三年逝去的长辈,于大年三十请回家一起过年。都是将祖宗和已去逝亲人的亡灵请回家来,与家人一起过年。请家堂共分三个步骤,一是迎家堂,二是守家堂,三是送家堂。

    本期音乐:「旧都新春」演唱@张卫东 三弦@马岐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韩宇华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南开大学数学博士
    杨云鬯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请到了两位资深的游戏玩家,同时也是游戏研究者,一起来聊聊对于电子游戏的游玩体验和本体思考。从街机到小霸王到PC到御三家,你都玩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游戏?角色扮演、射击、解谜、策略……你都喜欢玩哪些类型的游戏?什么样的游戏让你彻夜不眠,旰到天亮?游戏作为新兴的艺术媒介,和文字、电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欢迎来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游戏玩家VS游戏研究者
    00:52 从小霸王到PC到御三家,一个游戏老鸟的养成
    04:05 美系游戏和日系游戏,哪个对我们的影响更深?
    07:18 学习机&游戏机?爸妈觉得隔壁把马里奥玩到飞起的孩子可太棒了!
    12:05 什么是3A游戏?赶上3A游戏黄金时代的游戏体验
    15:05 从游戏到文学到游戏,是什么让我反复横跳?
    17:36 快感、避难、社交、哲学……游戏带给我们什么?
    23:24 《三国志》《太阁立志传》《信长之野望》我在游戏学历史

    Part Two 如何理解电子游戏
    26:54 电子游戏都有哪些类型?
    31:09 电子游戏类型纯血和非纯血之争
    35:32 与文学、电影相较,电子游戏作为艺术媒介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41:49 你愿意在游戏里看电影吗?
    44:44 如何理解游戏、文学、电影的互动性?
    49:20 游戏在什么意义上能成为好的艺术?文本或是PLAY
    56:01 如果要给入门选手和高玩推荐一款游戏的话……

    【本期延伸】

    RPG游戏:角色扮演游戏(Role-playing game),在游戏中,玩家扮演虚拟世界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角色进行游戏,玩家通过操控游戏角色与敌人战斗,提升等级、收集装备和完成游戏设置的任务,并体验剧情。通常这类游戏都是由玩家扮演角色在游戏世界中漫游,而一路上的各种遭遇(如战斗、交谈、会见重要人物等)则是玩家人物成长及游戏进行的重要关键所在。

    ARPG游戏:动作角色扮演游戏(Action Role Playing Game),在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中,角色的动作(特别是攻击动作)一般与操作(如点击鼠标等)相关。从游戏发展来看,ARPG是从RPG发展出来的分支。

    RTS游戏:即时战略游戏(Real-Time Strategy Game)。是策略游戏(Strategy Game)的一种。游戏是即时进行的,而不是策略游戏多见的回合制。

    魂系游戏:(Soulslike)(类魂、魂类)是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的子类型之一,通常发生于黑暗奇幻背景下,以高操作难度和强调环境背景与叙事结合而著称。系描述《恶魔之魂》、《黑暗之魂》之魂系列游戏以及受其主题与游戏机制所影响游戏作品的类型。

    3A游戏:(AAA游戏)的说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游戏领域中的「3A」通常是指:大量的金钱(A lot of money),大量的资源(A lot of resources),大量的时间(A lot of time)。常由大型游戏公司或知名工作室开发,往往拥有庞大的制作团队,开发资金可能高达数百万甚至数亿美元,开发周期也通常为数年,以确保在图形、音效、剧情等各方面达到极高的水准。代表着巅峰的制作质量、顶级的技术和巨大的市场影响力。

    Jonathan Blow:知名独立游戏制作人、软件工程师。其主要作品是独立游戏《Braid(时空幻境)》和《The Witness(见证者)》。

    【本期提到游戏】

    拳皇|超级马里奥|冒险岛|俄罗斯方块|魂斗罗|双截龙|反恐精英|魔兽世界|传奇|仙剑奇侠传|仙境RO|宠物小精灵|龙与地下城|黑神话悟空|死或生6|质量效应2|半条命2|传送门|侠盗猎车手|最后生还者|赛博朋克2077|见证者|古剑奇谭|三国志系列|信长之野望|仁王|只狼|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怪物猎人|太阁立志传|真·三国无双|红色警戒|文明6|Pokemon GO|动物森友会|时空幻境|Rush Hour|史蒂芬的香肠卷|艾迪芬奇的记忆|江南百景图

    片尾音乐:「American Patrol 《马戏团》BGM」@コナミ矩形波倶楽部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李昊玥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生
    王佳琪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生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请到了两位做中国古典文学的朋友,一起来玩玩红楼游戏。关于《红楼梦》相信各位听众也多少都熟悉一些,如果我们进入红楼世界,我们是谁,我们又想和哪些人物产生不同的联系呢?一起来玩~

    【你将听到】

    00:01:26 No.1 你最想和红楼里的谁谈恋爱?
    00:12:46 No.2 你最想和红楼里的谁结婚?
    00:16:46 No.3 你觉得红楼里的谁最有性吸引力?
    00:26:19 No.4 你最想和红楼里的谁成为闺蜜或兄弟?
    00:29:18 No.5 你最想和红楼里的谁成为狐朋狗友?
    00:32:22 No.6 你最想和红楼里的谁合伙创业,成为事业搭子?
    00:43:05 No.7 你最像红楼里的谁?
    00:55:44 No.8 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你希望Ta像谁?

    【红楼人物MBTI参照表】

    片尾音乐:「归彼大荒」@江苏大剧院红楼梦舞剧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张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
    苟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科学史博士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请到了两位做青铜器研究的朋友,一起聊聊如何读懂一件青铜器。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和青铜时代是什么关系?各种各样的青铜器都是用来干什么的?青铜器是怎么做出来的?青铜器上的文字都说了什么内容?青铜器是如何用于祭祀和随葬的?欢迎来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青铜器与青铜时代
    00:01:24 什么是青铜器?
    00:03:08 什么是青铜时代?青铜器和青铜时代的关系是什么?
    00:10:00 青铜器的分期大概是怎样的?
    00:11:48 东周以后为什么青铜器好像就衰弱了?
    00:16:31 青铜器的地域分布是怎样的?

    Part Two 如何观看一件青铜器?
    00:22:38 青铜器从功用上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00:26:54 青铜器都有哪些纹饰,纹饰反映出了怎样的铸造技术?
    00:36:20 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怎样的演进过程?
    00:42:41 青铜器上的文字是什么文字?主要会写什么内容?

    Part Three 青铜器如何带我们回到商周?
    00:45:21 什么样身份的人可以使用青铜器?
    00:52:19 青铜器是如何被运用到祭祀和随葬当中的?
    00:59:51 青铜器展陈哪家强?推荐几个看青铜器不能错过的博物馆

    【本期延伸】

    青铜器分类 @小红书 博物纹学君

    商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炭河里遗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商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据考古学者分析,商四羊青铜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

    四羊青铜方尊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8月25日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莲鹤方壶为一对两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

    莲鹤方壶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小臣卣:商朝后期的文物,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整器端庄厚重, 花纹虽未饰当时流行的云雷纹作地纹,但由于上下龙纹、鸟纹、兽面纹分布与搭配有序,且用高浮雕的装饰方法,使整体装饰既简朴粗放,又不失神秘庄重。方卣的盖内和器底各铸铭文十五字,记王赏赐了小臣,于是小臣铸此方卣祭祀他的先祖乙。小臣是商代的官名,为君王近臣,掌传达王命之职,也可参与辅政,地位颇尊。

    小臣方卣 @小红书 商周考古

    战国铜冰鉴:战国时期青铜酒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国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

    曾侯乙冰鉴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说),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西周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西周中期青铜器,于清朝光绪中期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鼎立耳,口沿下饰变形兽面纹,中又饰小兽面纹,并有觚棱凸棱,整个造型庄严厚重。腹内铸铭文290字,铭文行间皆有线相隔,笔势圆润。铭文内容则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和官制的重要资料。

    曾侯乙冰鉴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晋侯鸟尊:西周晋侯鸟尊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 ,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该鸟尊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器物的整体造型是一只伫立回眸的凤鸟,凤鸟的尾部下弯成一象首,象鼻与凤鸟双腿形成三点支撑。 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杏眼突起,长鼻撑地,末端内卷上扬,象鼻与鸟的双爪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

    晋侯鸟尊 @小红书 (MUS)缪斯星球编辑部

    片尾音乐:「屈原问渡」@曾侯乙编钟与乐队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姚晨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
    许瀚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方向博士后,康奈尔大学作曲与声音研究博士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请到了两位作曲家朋友,一起聊聊当代古典音乐家的工作。我们如何欣赏古典音乐?有的古典音乐作品为什么「难听」?古典音乐的听众有什么特点和变化?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的工作是怎么样的?作曲家如何获得创作灵感?欢迎来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当代也能有古典音乐作曲家吗?
    00:00:39 古典如何当代?如何理解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
    00:02:16 古典音乐作曲家会遵循哪些规范和标准?
    00:05:34 什么是严肃音乐?古典音乐等于严肃音乐吗?
    00:09:12 为什么有的严肃音乐被人认为「难听」?

    Part Two 谁在听古典音乐?作曲家和听友的关系
    00:11:01 古典音乐的听众基础是怎样的?
    00:17:52 谁在听当代古典作曲家的音乐作品?
    00:20:01 作曲家能像演奏家一样成为全民音乐家吗?
    00:24:56 听众是否会影响作曲家的创作?收到负评怎么办?
    00:29:18 当代音乐的乐评机制是怎样的?

    Part Three 聊聊音乐创作全过程
    00:32:05 中国元素的运用,从贴标签、撕标签到没有标签
    00:35:43 作曲家是如何从灵感到作品的?创作需要来点挑战
    00:44:11 音乐家对于声音材料的运用有哪些可能性?
    00:48:06 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00:59:26 中西融合的创作体验是怎样的?聊聊和戏曲、古琴融合的音乐创作

    【本期延伸】

    广义古典音乐:从西方中世纪开始、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的全部时期。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在地理上,这些音乐主要创作于欧洲和美洲,这是相对于非西方音乐而言的。

    狭义古典音乐:指1730年—1820年间的欧洲主流音乐。流派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是在维也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时期,因此被人们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其音乐作品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

    埃德加·瓦雷兹:20世纪著名的先锋派作曲家,在序列音乐,噪音音乐,电子音乐和微分音的运用上都有很大贡献,大大开发了音乐的表现力,被尊为「电子音乐之父」。

    无标题音乐:指不借助任何文字性的手段,只是以音乐自身来抒发情感的「纯」音乐形式。相对于标题音乐来说,无标题音乐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明确的标题性文字,如《第几交响曲》《第几奏鸣曲》《第几弦乐四重奏》等,这些曲名与内容并无直接的联系,因此,人们称这些音乐作品为无标题音乐。

    本期音乐:
    「奥菲欧的恳请」@姚晨
    「琵琶弹戏」@姚晨
    「思凡」@姚晨
    「琴歌四首《云·山·风·松》」@姚晨
    「3 Romances,Op.11:No.2 in G Minor」@Clara Schumann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威威 @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
    小雪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和两位做校园戏剧的老友,一起聊聊在学校做戏剧的酸甜苦辣。我们为什么会爱上戏剧?在学校有哪些机会可以接触到戏剧?做戏的过程中有哪些爆笑经历,又有哪些苦水要倒?校园戏剧可以走向商业戏剧吗?欢迎来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爱上戏剧的一百种理由
    00:01:12 相声、小品、主持、芭蕾,为什么就不让我演戏剧?
    00:04:21 我想考北影,奈何成绩太好…
    00:06:51 《暗恋桃花源》为什么是好的启蒙戏剧?

    Part Two 校园戏剧,哭过笑过吵过爱过
    00:09:46 在北大有哪些机会可以接触到戏剧?
    00:13:22 为什么我想从演员变成导演?当导演需要哪些特质?
    00:23:29 北大剧社是如何传帮带的?
    00:27:06 在剧社和剧星做戏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戏剧作为一种社团活动和作为一种校园比赛的不同
    00:35:17 做戏的苦,够我吐血三升:那些说不完的幺蛾子和令人爆笑的舞台事故
    00:46:28 戏剧在校园内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难获得资金支持的原因是什么?
    00:52:07 校园戏剧生涯中,我还有哪些遗憾?

    Part Three 校园戏剧如何走出去
    00:55:20 校园戏剧和商业戏剧相比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01:00:03 九人:从北大走出的戏剧团队是怎么做到今天的?
    01:08:08 九人和南大戏剧可复制吗?戏剧市场靠质量还是靠体量?
    01:16:34 乌镇戏剧节和《戏剧新生活》给戏剧市场带来了什么?
    01:18:34 离开校园之后,我和戏剧的关系将会如何?

    【本期提到剧目】

    《暗恋桃花源》:赖声川导演戏剧,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和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暗恋桃花源》一剧以奇特的戏剧结构和悲喜交错的观看效果闻名于世,被称为【表演工作坊】的“镇团之宝”。

    《操场》:邹静之编剧作品,以一个高校的操场为背景,讲述了高校教师老迟在操场上一天中的经历。今夜,大学的操场,白色的裁判员铁架上就坐着那个叫老迟的教授。操场上上演着思想者的疼痛,爱与不释。男女主人公的默默相视中酝酿着情欲的挣扎与痛楚的回望。

    《五号桥墩》:杨梦媛编剧、威威导演作品。七十年代,川渝地区。工程师楚翘被埋进正在浇筑的五号桥墩。多年以后,一对罹患精神疾病的母子,在无限循环的大脑神经网络迷宫中,轮番拆解“楚翘之死”的疑团。

    《四张机》:九人出品话剧,朱虹璇导演,朱虹璇、叶紫铃编剧。民国八年,风云激荡。三位秉性各异的北大教授,古鹤箴、卢泊安、求三野,负责主持当年的北大文科招生会议。是夜,四张意想不到的答卷被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录取,还是不录取?夏蝉躁动不安,三位教授也陷入了一场关于治世求学和乱世成人的辩论。四张试卷摆在桌前,是三个教授要回答的难题。四张卷子的背后,四位青年人的命运之匙也在被慢慢转动。

    《春逝》:九人出品话剧,朱虹璇编导。民国二十四年,暮春初夏。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唯一的女研究员顾静薇,迎来了脾气颇难对付的助理瞿健雄。正值科研朝不保夕的乱世穷途,旧者已破,然新者未成。这一对年轻的物理学双姝携手抗拒随波浮沉,也在短短一年的共度时光里,影响了彼此的一生……

    《恋爱的犀牛》:孟京辉导演作品,廖一梅编剧。讲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为了她作了一个人能所作的一切,剧中的主角马路是别人眼中的偏执狂,如他朋友所说过分夸大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之间的差别,在人人都都懂得明智选择的今天,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实属异类。所谓“明智”,便是不去做不可能、不合逻辑和吃力不讨好的事。没有偏执就没有新的创举,就没有新的境界,就没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新的开始。

    《鸡兔同笼》:刘添祺编导作品。讲述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探监狱中的父亲,在向父亲问数学题的同时,也透露出了母亲另有新欢并将把她们带到美国的消息。用一道孩子解不开的数学题,带出了两个人生活中各自的困惑和难题。

    片尾音乐:「听雨」@普布扎西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郑翌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
    周真如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将和两位古建专业出身的朋友聊聊山西元代古建永乐宫。永乐宫精美的壁画画的是什么?永乐宫的建筑有什么特色?永乐宫和道教不得不说的故事都有什么?永乐宫的搬迁史和兴衰史是怎样的?一起来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为什么说「地上建筑看山西」?
    01:25 为什么是山西留存有如此众多的古代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
    03:20 山西古建的大致区域分布是怎样的?
    05:00 从唐宋到明清,山西留存有哪些标志性古建?

    Part Two 永乐宫为什么要搬家?
    08:50 永乐宫原址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11:36 为什么要兴建永乐宫?永乐宫和道教的关系
    13:10 永乐宫为什么要搬迁,搬迁的过程是怎样的?
    19:51 搬迁后的永乐宫留下了什么?

    Part Three 永乐宫为什么是寺观壁画的巅峰?
    24:50 三清殿的壁画是如何分布的,都画了些什么?
    28:20 纯阳殿和重阳殿的连环壁画讲了什么故事?壁画的观看顺序是怎样的?
    41:52 永乐宫壁画的画师是什么人?
    43:22 永乐宫所代表的元代建筑有什么建筑特色?
    52:53 三清殿的藻井有什么特色?

    Part Four 永乐宫的余韵
    58:45 道观和佛寺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01:01:40 永乐宫的兴衰历程
    01:05:27 去永乐宫游玩的一些小建议

    【本期延伸】

    《营造法式》:北宋时期将作监李诫组织编撰的由官方颁行的一部建筑设计学著作,首次刊行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清政府颁布的关于清代官式建筑通行的标准设计规范,原书封面书名为《工程做法则例》,而中缝书名为《工程做法》,由于是由清朝工部颁布,所以也称《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全书共七十四卷,刊行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继宋代《营造法式》之后官方颁布的又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建筑工程专业图书。建筑学家梁思成将此二部建筑典籍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四大(三大)唐构: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山西省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山西省芮城广仁王庙、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天台庵(现一般认为五代)。

    材分制度:《宋代营造法式》规定以材为祖,材分八等,将材、栔、分作为尺度标准,其中一等材最大,一二用于大殿、三到五用于厅堂、五到八用于小殿、亭榭。

    斗口制度:清工部《工程做法》规定有斗拱的大木作一律以平身科斗拱安装头翘的卯口宽度(1斗口)作为模数,来衡量建筑的面阔、进深、大木构件及斗拱构件等尺度。

    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登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十二边行密檐式砖塔。

    全真教三大祖庭:陕西重阳宫、山西永乐宫、北京白云观。

    《梓人遗制》:元代薛景石撰写。“梓人”是古时对木匠的称呼,这是一部由木工自行编撰、绘图而成的著作。记述了木制机具和建筑上小木作构件形制、尺寸、用料和功限。

    曲阳北岳庙: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500-508年),是汉代至清代帝王遥祭北岳恒山的地方。

    永乐宫平面图 @刘科《金元道教信仰与图像表现》

    永乐宫俯瞰图 @小红书榛子弋游记

    三清殿 @小红书榛子弋游记

    无极门、纯阳殿、重阳殿 @小红书榛子弋游记

    三清殿平面图及壁画分布 @乐观人文

    三清殿壁画东南壁

    三清殿壁画东壁

    三清殿壁画东北壁

    三清殿壁画西北壁

    三清殿壁画西壁

    三清殿壁画西南壁

    永乐宫三清殿天花藻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与纯阳殿建筑测绘》

    三清殿内部图 @小红书乌鱼呀哈

    三清殿藻井图 @小红书乌鱼呀哈

    三清殿拱眼壁图 @小红书乌鱼呀哈

    三清殿救苦天尊 @小红书蓝精灵

    纯阳殿东壁壁画及拱眼壁 @《永乐宫壁画全集》

    纯阳殿北壁壁画 @《永乐宫壁画全集》

    纯阳殿西壁壁画 @《永乐宫壁画全集》

    纯阳殿神龛背壁《钟吕论道图》

    重阳殿西壁壁画 @《永乐宫壁画全集》

    重阳殿东壁壁画 @《永乐宫壁画全集》

    抹角梁示意图

    片尾音乐:「玄帝宫」@聲無哀樂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一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一宝妈妈
    楠楠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二宝妈妈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读博期间养娃,且顺利拿到博士学位的宝妈,一起聊聊一边读博一遍养娃的心路历程。读博期间要孩子会不会影响学业呢?一边读博一边养娃需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养娃和读博的双重压力是否能承担?一起听两位博士宝妈是怎么说的吧~

    【你将听到】

    Part One 读博和生娃二者不可兼得?
    01:13 作为美国留子的我,为啥读博期间不考虑结婚生娃
    05:15 我是如何在博士期间「英年早婚」的?
    09:00 孩子到来的时候,我准备好了吗?
    15:50 博士期间养娃必延毕?我的学位还能顺利拿到吗?
    19:02 养娃会影响我博士毕业后的出路吗?

    Part Two 伴侣、父母、娃、自我,我怎么平衡?
    23:34 缺觉、哺乳、精力分配……养娃到底会吃什么苦?
    29:57 我和伴侣如何分配带娃的工作?
    32:48 如果可以,我希望孩子的爸爸……
    36:37 我们和双方父母出现养育观念不同,如何处理?
    39:20 我会是一个「虎妈」还是「猫妈」?

    Part Three 养娃带给我的成长
    49:43 养娃的高光时刻,那一刻我的爱有回馈
    53:53 养娃让我获得了什么成长?
    58:46 养了娃以后,我居然和我的导师共情了!
    01:01:31  给犹豫要不要博士期间生娃的朋友一些建议,做好什么准备你可以考虑要一个娃

    片尾音乐:「妈妈的歌谣」@莫西子诗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陈奕名 @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明艺术」创始人、视频号「奕名明艺」主理人
    王健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硕士、视频号「王健的读画录」主理人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艺术行业多年从业者,一起聊聊做艺术类自媒体那些事儿。做艺术类自媒体如何定位?如何获取用户?选择什么平台?艺术类自媒体到底能挣钱吗?

    【你将听到】

    Part One 挣钱、表达、交流?我为什么要下场艺术类自媒体?
    00:52 当过记者,卷过大厂,归来我为什么想搞艺术媒体?
    10:32 在顶级拍卖行工作十几年是怎么样的经历?
    15:45 为什么要干一个艺术类自媒体?

    Part Two 定位、平台、受众,什么样的内容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18:55 B站、抖音、小红书、视频号……那么多平台,我选哪个下场?
    21:27 如何定位自己要做的内容?
    26:21 我喜欢的和受众喜欢的内容错位,如何应对?为什么清初四僧自带流量
    31:19 如何锚定自己的受众?
    36:21 评论会影响创作吗?差评来了怎么办?
    41:55 自媒体内容是作品还是商品?做自媒体内容需要倾注真情实感吗?
    51:32 出镜意味着表演,你准备好了吗?
    54:15 需要考虑找个合伙人一起干吗?
    57:19 要不要参考已火大号的风格?那些艺术类的大IP都是怎么火的?说说意公子和阿敏谈艺录

    Part Three 艺术类自媒体给艺术圈生态带来了什么变化?
    01:05:03 自媒体领域形成的艺术批评会对艺术行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01:10:02 自媒体领域如何影响艺术拍卖行业?
    01:15:31 小红书如何影响新锐艺术家的创作力和藏家的购买
    01:19:15 做艺术类自媒体如何变现 ?

    片尾音乐:「起卦」@裁缝铺
    封面设计:煜瑾@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魏怡冉 @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
    郭欣然 @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 小红书 @北大怡然学心理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心理咨询师好朋友一起聊聊大热的离婚综艺《再见爱人4》,看看从心理学的视角如何理解三对嘉宾的关系和人格。

    【你将听到】

    Part One 如何看待离婚综艺?
    00:56 心理咨询师怎么看待离婚综艺
    07:42 《再见爱人》到底有剧本吗?

    Part Two 如何看待三对伴侣的关系和问题?
    09:38 黄圣依✖️杨子:老板和艺人?控制与被控制?
    14:10 NPD人格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8:42 控制我的经济,绑住我的手脚
    22:35 消失的父亲到底在想什么?

    25:22 李行亮✖️麦琳:母亲和儿子?麦琳到底在委屈些什么?
    32:25 麦琳对自我的认知偏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矛盾?
    37:32 李行亮对麦琳的需要有多大?

    41:20 刘爽✖️葛夕:教练和学员?婚姻中两个人发展的错位
    44:12 刘爽和葛夕之间还有几分爱
    51:25 说好的夫妻共同财产,你却拿去打水漂?

    Part Three 到底有没有好的离婚?
    55:55 为什么旅行可以检验一段关系?
    58:12 离婚是一件失败的事吗?
    01:06:40 有多少人会愿意做婚姻咨询,离婚需要梳理清楚哪些问题

    片尾音乐:「百年孤寂」@还在想她嘛cover王菲
    封面设计:煜瑾@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 【本期嘉宾】
    镜子@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
    司令@德国图宾根大学医学博士

    【主理人】
    思煜@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本期是「你才博士」播客的第一期啦~
    我们集合了中国、欧洲、北美的博士和大家一起聊聊读博和读博后的出路问题。

    【你将听到】

    Part One 我说说你听听再想当初,我为什么要读这个博士?
    04:50 当初我是因为什么让我想读这个博士的?
    14:37 硕士和博士阶段有什么不一样?
    20:50 中国、美国、欧洲,到底去哪儿读博好?

    Part Two 读博我都经历了些什么?
    30:45 你读博士抑郁吗?
    38:42 如何选到一个好导师?

    Part Three 博士毕业后我为什么不想搞学术了?
    53:00 博士毕业后,有多少人会选择进入学术界?
    55:18 博后是个学位还是个工作?
    58:52 博士毕业后如何进入高校找到教职的路径是?
    1:04:09 青椒待遇让人望而却步?
    1:08:38 踩在35岁线上的我压力山大?
    1:17:00 花人生三到七年黄金时间读博值得吗?
    1:20:50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

    片尾音乐:「王生赶考」@衣湿乐队
    封面设计:煜瑾@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