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在今集討論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梵蒂岡宗座檔案館」的神秘面紗,特別是歷史愛好者對有關UFO和驅魔檔案的特別關注。隨著前美國空軍官員的爆料,聲稱梵蒂岡藏有UFO墜毀的檔案紀錄,這一話題再次引起了全球的關注。我們會討論這類檔案解密開放的可能性。
此外,我們也會探討驅魔類檔案。驅魔儀式在天主教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官方的驅魔儀式可以追溯到1614年,並在1999年進行了修訂,詳細規定了驅魔的程序和要求。這些檔案是否能揭示驅魔儀式背後的真相?
在這一集裡,讓我們一起看看未來是否有一天我們能夠翻開「梵蒂岡宗座檔案館」藏著的這些歷史懸疑。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
由二戰有關梵蒂岡的檔案,到教廷UFO files——梵蒂岡宗座檔案館一直係全球最大嘅「歷史謎團寶庫」。
今集我哋同你大膽「問如果」,如果新教宗真係解封所有機密文件,歷史學家最想揭開邊啲塵封檔案?一齊入嚟,聽吓史上最神秘嘅檔案究竟藏住咩秘密?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當年嘅隊員、調查人員,點解至今三緘其口?
🗂️ 如果真相永遠被掩埋,彭加木嘅失蹤會唔會成為近代最懸疑嘅「開放式結局」?一齊揭開「Confidential Files討論」背後嘅層層迷霧!
🎧 立即收聽「彭加木離奇失蹤案」最終回(解密檔案篇),一探究竟!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嘉賓:著名才女、文化人 李默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
1980年,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喺羅布泊神秘失蹤,官方調查後聲稱佢係「自願離隊找水」而遇難,但民間一直流傳陰謀論——甚至傳聞佢嘅失蹤同超自然現象有關。多年嚟,案件嘅「真相檔案」究竟存唔存在?如果存在,入面會唔會記載咗不為人知嘅內幕?定抑或,呢份檔案從來都只係一個傳說?
🔥 今個星期,《圍爐問如果》團隊抽絲剝繭,一連幾集深入討論「彭加木事件」最矛盾嘅謎團⋯⋯ 你傾向相信邊個版本?留言同我哋一齊推理!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嘉賓:著名才女、文化人 李默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
「彭加木離奇失蹤案」點解至今仍有人堅信係他殺?
如果證據指向他殺⋯⋯ 點解圈內專家仲有咁多爭議?
真相,到底被遺留喺羅布泊荒漠——定係受到掩蓋?
🔥 今個星期,《圍爐問如果》團隊抽絲剝繭,一連幾集深入討論「彭加木事件」最矛盾嘅謎團⋯⋯ 你傾向相信邊個版本?留言同我哋一齊推理!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嘉賓:著名才女、文化人 李默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
喺上集節目中提到嘅「奇怪字條」,其實係彭加木失蹤前留下嘅最後關鍵線索——
1980年6月17日,考察隊喺羅布泊庫木庫都克附近紮營時,彭加木獨自離開營地,只係留低一張手寫字條:
「我往東去找水井。彭 17/6 10:30」
但係呢張字條就暗藏多個疑團:
彭加木點解咁執着要去東邊搵水井?佢點解覺得向東行一定有水呢?
彭加木喺羅布泊神秘失蹤前留低嘅字條,會唔會被改動?對比彭加木平日工整嘅筆跡,亦有人認為呢張字條嘅筆畫扭曲顫抖。
呢張根本會唔會就唔係搵水井嘅字條?
一轉眼,下星期一已經係彭加木100歲冥壽。呢宗中國史上最離奇嘅失蹤案依然冇答案!今集我哋繼續深入探索「彭加木失蹤事件」嘅唔同可能性!
🔥 今個星期,《圍爐問如果》團隊一連幾集一齊探索、思考「彭加木離奇失蹤案」⋯⋯ 你又相信邊個版本?留言話俾我哋知!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嘉賓:著名才女、文化人 李默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
1980年,中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喺新疆羅布泊(人稱「死亡之海」)進行科學考察時,突然神秘消失!解放軍出動大批官兵、直升機,展開當時史上最大規模嘅地毯式搜索,但係⋯⋯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更詭異嘅係,彭加木嘅腳印突然中斷,周圍完全冇掙扎痕跡,彷彿被某種力量瞬間帶走!當時嘅隊友甚至懷疑:「會唔會被間諜飛機接走?」 多年來一直仲有傳聞話,天外來客、食人猛獸,甚至超自然力量先係真相?
一轉眼,下星期一已是彭加木100歲冥壽。呢單中國史上最離奇失蹤案依然冇答案!今集我哋一齊深入 羅布泊禁地,進入彭加木失蹤事件嘅「問如果」!
🔥 今個星期,《圍爐問如果》團隊一連幾集一齊探索、思考「彭加木離奇失蹤案」⋯⋯ 你又相信邊個版本?留言話俾我哋知!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嘉賓:著名才女、文化人 李默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由葛量洪年代開咪,到柏立基時期商台未啓播已入行——朱雪梅點解可以對住支咪,半世紀熱情不減?
她嘅「老角」聲線,係呢個城市一代人嘅集體回憶:由《十八樓C座》嘅「祥嫂」被叫足30年「懵婆」,到聲音演活無數角色——梅姨把聲,就係香港廣播史嘅聲音標記。
「一放學就攬實麗的呼聲,乜都唔理!」童年已迷上話劇同收音機嘅佢,由玩票做到商台開台元老,同金剛(周老闆)並列最資深播音員。「我未做過第二行㗎,哈哈!」
「如果」香港從未有廣播劇⋯⋯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嘉賓:資深廣播劇播音員「懵婆祥嫂」朱雪梅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他是誰?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嘉賓:資深廣播劇播音員「懵婆祥嫂」朱雪梅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穿便服錄廣播劇難入戲?朱雪梅如何真正「忘我」投入角色?
梅姨為何不喜歡用電腦聲效製作廣播劇?AI聲效技術明明更高效,她卻說少了「靈魂」?
自認「演技零分」的朱福強,這次竟破天荒接受挑戰!與梅姨同台試戲,初嘗廣播劇滋味—— 「驚嚇」還是「驚喜」?希望大家不會直接關機啊!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嘉賓:資深廣播劇播音員「懵婆祥嫂」朱雪梅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在《18樓C座》中被周老闆稱為「懵婆」的正是人稱梅姨的朱雪梅。梅姨在廣播劇中涉獵各行各業,但她自言:「我未做過第二行,哈哈。」朱雪梅和飾演周老闆的金剛同樣是商台最資深的播音員,自1959年開台以來一直效力至今。
今個星期,我們一起邀請「衰鬼祥嫂」,共同探索香港廣播劇的歷史時空,問問如果。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 朱福強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嘉賓:資深廣播劇播音員「懵婆祥嫂」朱雪梅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你又會有好橋嗎?
另外,今日一齊又聽聽資深電台台長、寶麗金前高層麥之華嘅「四點方案」。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薛梅方案 x 李家豪方案 x 麥之華方案
💡你又會buy邊個?
#潘宗明 #林嘉華 #小薯茄 #新血 #oldblood
-
Another BIG what if... 假如由你來做 AM1430 加拿大中文電台台長,你會有咩好橋?
齊齊 BRAINSTORM!由麥之華評分,最正嘅 idea 有絕版禮物一份!💭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如題。
大家又有無答案呢?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這幾天大家可能最常提到的片,是俞琤在《虎毒不》映後的感言。聽說不少年輕人在聽完 YT 的感言後,立刻去約父母吃飯,真是感人。
本週的《圍爐問如果》正是探索俞琤的「What If」。
如果俞琤做廣播處長⋯ 會好過張敏儀嗎?YT 又是否局限了廣東歌發展?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張純如的《被遺忘的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 不僅是一本揭露歷史真相的書,更是一本改變了國際社會對二戰認知的書。歷史創傷的「第一發聲者」往往定義了該事件在公眾記憶中的形象。若非張純如,而是另一位不同背景的作者,南京大屠殺在西方世界的認知度會如何不同?
張純如的書不僅改變了歷史的記憶,也改變了她個人的命運,成為後人繼續追尋歷史真相的動力。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特別嘉賓:「亞太和平博物館」 執行總監 劉美玲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Digital Age 的歷史記憶傳播方式與張純如 (Iris Chang) 著書時大不相同。今天,類似的歷史可能通過何種方式被記錄和傳播?博物館與社交媒體會對歷史敘事產生什麼影響?
在多倫多,最近剛揭幕的「亞太和平博物館」(Asia Pacific Peace Museum) 又如何激發身在北美的Gen Z 繼續追尋歷史真相的動力?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特別嘉賓:「亞太和平博物館」 執行總監 劉美玲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張純如 (Iris Chang) 的著作《被遺忘的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 剛剛出版時,她29歲。當時的外國書評都認為,張純如將個人證詞與情感敘事結合,使歷史事件更具人性化面貌。若無此書,南京大屠殺的敘述是否會更加偏向冷冰冰的數據和政治化表述?
有人認為,即使沒有張純如,其他歷史學者或作家也會揭露這段歷史。這種說法是否合理?張純如的獨特貢獻在於什麼?
張純如又如何改變西方社會對二戰的整體認知?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特別嘉賓:「亞太和平博物館」 執行總監 劉美玲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不少人認為,張純如 (Iris Chang) 因寫《被遺忘的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 這本書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最終導致她於2004年自殺。她的抑鬱症和自殺是否與有關?
也有一些人認為,張純如的抑鬱症和最終自殺與她對這段二戰歷史的深入挖掘無關,而是由其他因素導致的。這種觀點是否有足夠的證據支持?
張純如之死有真相嗎?
🎙️ 今個星期圍爐組合:
美國南加州大學高級歷史學人 李家豪
香港廣播界一代Diva 麥之華
資深音樂文化節目主持 薛梅
特別嘉賓:「亞太和平博物館」 執行總監 劉美玲
🕰️ 《圍爐問如果》問出歷史嘅另一個可能
whatif2046.com
- Laat meer z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