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我们都看见了,阳明先生在己方势力不足的情况下,平宁王之乱时,偷家南昌,然后决战鄱阳湖的赫赫战功。 我们也看见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借东风的“神机妙算”。
    孔圣人在系辞中说的“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意思就是古时候那些大牛之人,能这么牛逼,就是因为能在心中的天上俯视的角度,观这个用神在心中造的“物”,而进行操作”
    别看阳明先生也好,诸葛亮也罢,我们看见的他们决定性的一战,无论是阳明先生偷家决战鄱阳湖,还是诸葛亮赤壁之战借东风后跑路,这仅仅是他们培育他们心中之物,随天时变化而变化的最后一次变化,结果了,而已。
    就像自然界中果树从发芽,长枝叶,成长成大树,再到开花,最后结果,无不是随着四季的变,在一次一次的变化之中,最终完成最后一次变化开出果实。
    圣人在心中培育事物的时候,也是从刚接触事物,获取星星点点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汇聚起来一起来看,得出事情的大概样子,接着再在这个轮廓的基础上,继续一点一点的推进,直到心中的事物逐渐壮大,完善,清晰,再完成最后的一次变化,收获果实。
    这就是易经中,圣人是如何法天则地,培育事物的底层规律, 当然,今天咱们不聊观物,而是借易经中的《屯卦》聊聊观物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准备培育一件事物的时候,该如何开始。
    通常我们在内求一件事物推进的时候,会有一个围绕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刚,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内求时候,和这个刚相关的事物,全部会在心中以“神”的形势汇聚而来,在心中共同构建成一个事物之本,被我们给“看见”,但是因为事物刚开始培育之初,我们对事物掌握的信息并不够,所以内求观物的时候,这个“物”在心中并不成型,换句话说,我们在心中“造物”,却没有材料,这就是孔圣人在“屯卦”彖传中说的,“刚柔始交而难生”,刚有了,但是柔不够,则心中能观的初始之物则难生,无法看见,无法来观,自然无法培育壮大至开花结果。
    这个时候怎么办,当然是要收集造物的素材了,孔圣人接着在彖传中说“动乎险,中”,动,我们以前聊过,这个动主要是心中一念起,让我们要做什么,这个就是动,就像洗碗的时候,站在厨房之中,我们不急着动手,闭上眼睛,静静的感受自己内心,自会有意识出来,是让我们洗盘子,还是让我们打洗洁精,这个感觉就是动, 动来了,我们谨慎的将这个“动”给落实出来,要有着不小心,我们动会伤害周围环境,他人,然后被别人反伤害的觉悟,而将动给落实出来,这就是动乎险,“雷雨之”雷先动,雨来润这个动,在心中之物成型可观之前,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动,来收集可以观的素材,这就是彖传中说的“动满盈”。
    当我们事物培育之初,通过多次动,并落实出来之后,再放在心中的天上综合来一起观,就能看见这个心中事物的雏形了,故孔圣人在彖传中说“天造草昧” ,这里的天是我们心中御神观物的那片,虚无,大无边际的空间,我们将多次“动”,收集到的材料,在心中的天上汇聚起来,就是“天造”了,和乾卦九五中的“大人造龙”,一样的造法, 这汇聚而来的心中可观的事物雏形,就是草昧了,任何大树在种子刚萌芽阶段都和一颗草一般,不太好识别,但又能隐约识别出,这就是“草昧”,屯卦的屯也由此而来,甲骨文画的也是一颗刚冒头的草。
    屯卦主要说的就是通过自然界的造物,来喻我们心中是如何开始从零培育事物的,虽然是我们人通过双手在推进事情,但又何尝不是将心内之物在外的延伸呢,好的匠人雕琢一块独一无二的玉器,也只是心中先要有这“玉器”,然后随心中“玉器”的变化,而一点一点雕琢手中的玉器。

  • 心中有个念头来了,而且这个念头让我们做什么事,仿佛这个事一定要做,那么我们要不要做呢。
    通常这个念头不是平白无故的,有可能是因为走神儿而来,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思考事情而来,也有可能是因为周围的环境变化而来。
    这个一念起,就是“动”。
    故孔圣人在“无妄卦”的彖传中说:“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像前面举的例子中,导致我们这“一动而来”的外部环境,就是外, 我们因为外部环境,内心自会有相应的一“动”去应对。只是这个动可能是参杂了我们情绪私欲的恶动,也可能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天命之动。
    举个例子,我们夜晚在回顾白天发生的种种事情的时候,白天发生的一切,在心中历历在目,突然发现对方说的话,结合当时的环境,发现他原来表达的是另外一层意思,他原来在担忧什么啊。
    这个时候我们内心中可能会有三种动。
    第一种动:他担忧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
    第二种动:给他说什么事,不用明说,以打消对方的担忧即可。
    第三种动:原来你担心这个啊,你平时趾高气昂的,我趁这个机会报仇,继续添把火。
    可以看出,第二种动也好,第三种动也好,都是在第一种动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实际应对方向了。

    六三卦辞中“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如行人紧紧牵着一头牛,走在城镇中,这头牛平时很温顺,突然事来了,情绪等各方位影响,然后猛然乱冲,整个周围的人全部是受害者,这说的主要就是第三种动。
    而六二爻的“不耕获,不葘畬,则利有攸往。” 事情这一步推进,不要 想着一步到位,就是不耕获, 水平不够,却想谋大事,就是不葘畬,如果没有这两种情况,则可以推进,这说的主要就是第二种动。

    而无论第二种动还是第三种动,我们能逆回去,找到这两种动的源头处,这个源头处就是第一种动,也就是刚了,围绕这个刚看清楚环境,内求如何推进,就是刚中了,这个第一种动,这个刚,就是天命,随物而需我们去合适应对的那一动。

    但就算是天命,如果我们不看清楚路上的环境,而盲目出手,就像我们要过马路对面去,而不注意看车流,天桥,红绿灯等一切环境因素,也会在半路被车撞,而有凶,到不了目标。

    前面部分,心中随外物应对的“动”来了,而无妄,然后随这个动,在心中看清环境,看清原因,再围绕动的源头,继续内求的这个过程就是“动而健”。

    当被情绪,私欲等感染而“动”了,就是匪,匪就是不正之意。
    虽然心因外物“动”了,但是若内求不出合适的,事物的推进路线,就是“眚”,眚就是蘙病,白内障就是蘙病的一种,喻的是心中看不清路,故若发现这个“动”要么因为情绪私欲干扰不正,要么因为内求不出合适的推进计划,则不建议落实出来, 故“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现在大环境不好,甚至每况愈下,千万别指望任何外力能改变这个环境, 重庆的长江大桥上居然诞生了守桥人,虽然治标不治本,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呢。
    鸡汤和小作文虽然能短暂引起情感的宣泄和共鸣,但是宣泄后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你此刻正在痛苦之中,在麻烦事的漩涡之中,一切学过的知识,方法,已经无计可施,没有路了,甚至濒临崩溃,有轻生的念头了。
    不妨给自己最后一个机会,感受一下自己内心中的那一“动”,然后随这个“动”,笃行下去,这个“动”一定会带着我们逢山开路,逢水搭桥的。
    当时阳明先生,在龙场向死而生,悟到的心即理,就是这格去情绪,私欲的“妥善一动”。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临的甲骨文画的就是一个人弯着腰,从上俯视着下面的事物。
    临卦也正是此意,圣人在心中的天上俯视着百姓做事,既能观到他正在做什么,又能观到他为什么这么做,而且能观到他下一步准备怎么做,并且在他人这么做的思路上,及时给予帮助。
    故孔圣人在彖传中说,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
    这里的刚,就是他人内心真实欲做之事,圣人并不会直接告诉他结果,这个事一定要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就像地上有一滩水,圣人丢一把泥土上去,水自会跟着泥土的缝隙而往上浸透,这就是刚浸而长。
    他人事情的主角,依然是他们自己,他们在推进自己事情的时候,每一步都会因为是他们自己,内求出来的结果而推进事情,因向目标靠近,甚至事情顺利做成,而喜悦,以此更加坚信自己内求的力量,顺自己的本心,而不会盲目的被外界的环境左右自己的判断,这就是悦而顺,顺就是顺自己内心,内求出来的步骤。

    举个例子,我四岁的孩子在玩游戏时候,他的玩具掉进了沙发脚,我们不会直接帮助他将玩具给他捡出来,而是让他自己想办法,听听他的想法,他就会围绕这个事情开始思考,告诉我想用一个衣架来试试,哪怕我们知道衣架可能够不着,但是绝对不会干预他,会帮她找个衣架,让他自己来尝试,如果发现不行,再引导他想办法,直到找到合适的工具或者合适的方法,将这个玩具给拿到手, 全程都是他自己在思考,自己在操作,我们全程做的仅仅是观她的思路,在她的思路上,帮助她实现他做不到的事,例如衣架在高处挂着,他够不着,我们帮他拿下来, 这就是孔圣人在“彖传”中说的“刚中”,刚中而观,这个事是他的刚,我们在他的刚上来观这个事。

    这就是“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以我正,来将他的所作所为,放在我们心中进行亨饪,如在天上俯视般,既能看见他的动,又能通过动看见他的因,又能通过他的因结合他的动和他周围的环境,给予实时的帮助。

    故孔圣人接着在彖传中说“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农历八月就是正值秋天丰收结果的时节,原本万事万物都会经历春天发芽,夏天,枝繁叶茂,开花,并在秋天迎来结果的变化,这是自然界事物,随四时变化而变化的底层规律,事物顺着天时变化,一定会长大,一定会结果,事物一定会成。

    若我们直接给予了他结果。相当于剥离了他合道生长的权利,那当然必须凶,故“有凶”有凶的原因就是道消而不久。

    就像前面的例子中,若我孩子的玩具掉沙发下面了,我直接给他捡起来,若我孩子想画画了,但是画笔没墨水了,我直接买新的,这不就是变相的将我的孩子至于八月,
    现在可能还不觉得,一旦他长大了,进入社会了,将会面临什么,这里不用我说,想必朋友们一定都感同身受吧。
    故孔圣人在象传中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什么是教,修道之谓教,能随事情变化而变化进行应对,就是在道上,只要在道上,无论遇见大事,小事,难事,都能思而有出路,不会穷尽,这就是“君子以教,思无穷。”

    现在社会,最大的毒害就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后代最大的影响就是,从来不关心孩子在做什么,因为什么做, 因为自己的喜好而禁锢孩子的思想,什么事情一定要用什么方式来做,会打压孩子以此彰显自己的高大。
    这就是原生家庭的最大危害,这帮受害者在孩子时候就是失道状态,进入社会后,社会的价值观依然在宣扬着方法论,宣扬着“男人爱女人的表现就是给他钱”这类的鸡汤文, 这鸡汤就给了那些本来就在原生家庭中“失道”长大,自己没有目标的孩子,给了一个“歧路”的目标,才有了胖猫的悲剧。
    胖猫的热度甚至一度掩盖了高速塌陷的热度, 你以为看的是胖猫吗,只是通过胖猫看见了“失道”的自己罢了。
    这个社会病了,是经过几十年沉淀,积累起来的疾病。

  • 最近再捋周易和阳明心学的时候,也有和以前不一样的体会。 周易中常提到的“动”这个字,基本代表着“知”起,然后围绕这个“知”已经有了具体的执行计划,这个才是“动”, 就好比一个“意”起,“我要打他的右脸”其实这个“我要打他右脸”已经是随“我要打他”这个知而形成的操作计划了, 这个就是“动”, 这个“动”对应的就是阳明心学中的“已发”,对应的就是乾卦九三中“知至至之,知终终之”的“知终”。
    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说的,为善去恶是格物,主要说的还是这个“动”,心中动了,有计划我要干嘛了,意识到了,若没有不合适,就可以去落实。
    我当初也是这里谨慎做功夫开始的,慢慢熟练了,才有了“知”的体会, 这个“知”就是孔圣人在系辞中说的“几者,动之微”。也就是“动”前的那个几。
    所以咱们要入门,还是得先从这个念“动”能止,判断这个动合不合适,若没有不合适则坚决执行,从这里下手,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才有机会体会到“知”几。

    我谨慎不妄动,谨慎到一言一行皆内求合适后在落实,将谨慎培养成习惯,以此一秒不间断,坚持做了5年功夫,最清楚不过了。
    这关的实修积累,逃不掉,避不开,得实打实的做,空想也不行,只有这么做才能有机会积累起来体会到“知”,接着进阶围绕“知”的刚中到能大观,再接着才能“在天上无为大行” 。

    可能有的朋友听见五年,会感觉时间很长,我是时还没到,就先在喜马拉雅上分享一些体会,希望帮助一些困境中的人,说实话,现在大环境,并不好,大家都挺难的,甚至在水生火热之中,迷茫没有方向。
    其实周易中对于“功夫”多久成熟,在未济卦中的九四爻说过“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只要时时保持恐惧谨慎,不放过一个不合适的念头,在心念动上,做为善去恶功夫,积累起来了,三年,必道大成,而立大功,有赏于大国。
    当然这里主要说的是为道水平,能不能立功,也要看时到没到。

  • 易经的易到底是什么?
    孔圣人在《系辞》中说: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说易前,咱们先聊聊走神,这个走神大家都体会过,可以借走神更加方便体会易到底是何物。

    有没有过一个体会,咱们没事的时候往那一坐,心中各种思绪来了,白天同事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看不起我,接着思绪跳转,上周末怀疑被人针对,接着思绪继续跳转小时候某件事,等等。此时思绪完全是不可控的状态,这就是走神,短则几分钟,长则个把小时。
    说完无事时候的走神,咱们又说说有事时候的走神, 明天要准备个比较重要的会议,我们在思考怎么布置会场,结果想到某个同事,思绪自动跳转到某个同事的小孩前两天发烧可能是流感,接着思绪继续跳转自家小孩会不会接触传染源,同样短则几分钟,长则个把小时,这就是有事时候的走神。

    有了走神的体会,咱们再来说何为易,就好体会了。
    有事时候,我们在内求事情该怎么推进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的设定个框架,这个事一定要从哪个方向做,这个事一定要用什么方法做,这个事一定要用什么思路来做,这就是“无思”也。
    随思绪在心中扩散开来,看见不好的,不需要刻意针对,不需要限制它,这些与事情无关的思绪,自不会影响到我们走神。而无拘束的思绪,也自会引导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看清这个事情,这就是“无为”也。

    当能做到“无思”“无为”的在心中综合来观事物的时候,这些事物会有一些“隐藏”属性,例如观到某个人今天一起吃饭没有用筷子,会不会有隐情,这就是“感”,接着围绕这“感”继续深入,相关的信息会自动汇聚而来,他说了什么话,他今天其他反常举动等,都会因为这个“感”而汇聚而来,从而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由“感”汇聚而来的事物,一起来观,就会得出结果,原来他手指不小心被烫伤了,从而方便我们判断如何应对,理他或者不理他都根据实际情况而应对。

    这就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先综合来观的时候,自会有感,我们可以自行判断,这个感和我们要做的事是否相关,若相关,则继续遂这个感而深入,若不相关,这个感则止,他影响不了我们。
    所以走神儿和易是相似的,只是走神是不可控的,而易则是可控的,通过神,让我们在全局看清楚事情的全貌,从而做出合适妥当的判断。

    一切的应对都是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的基础上产生的。

    例如,无事时候,感而遂,观到隐情了,真实所需了,我们合理的满足他,就是“咸”卦。

    有事时候,感,发现隐情了,但是他的真实所需和我现在要内求的事,完全不相关,属于支线任务,我们可以不理他,这就是“姤”卦。

    有事时候,感,发现隐情了,而且这个人在关键位置,和我们目标还重叠,那就制定计划的时候,把他的真实目标和我们的目标一起打包,借对方之手来推进,这就是“随”卦。

    无事时候,但是却身处尊位,除了要时刻不停的观天下形势,在落实时候也要照顾下级官员,以及百姓想法,这就是“大有卦”

    上位者观事情,该往哪个方向推进,下发任务时候,下位者执行任务时候,也要充分观清楚相关百姓的各种隐藏情况,从而将命令不受阻碍的执行下去,避免一刀切,这就是“巽”。

    上位者安排事情了,下位执行人没有观清楚上位者这个命令的真实目标,执行时候,有其形,但是完全没用,就像做了一把木头腐朽的拖把那般,有其形状,但是一用就断,这就是“剥”卦。
    这里就举这几个例子了,64卦就不一一举例了,感兴趣可以回去看。
    64卦都是“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
    所以荀子才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你都已经能通过易,将事物看清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推进了,就像走在马路上,我们已经看见前面有个没有井盖的井了,是百分百不会踩上去的,这就是“常”了。
    无论阳明先生,还是孔子,周文王这些圣人,他们一辈子做功夫的目标就是这个“用易通天下的光明”

  • 今天清明节,就聊聊清明的起源和清明之意吧。
    清明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逃亡的时候,饿晕过去了,有个叫介子推的人为救他,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给晋文公吃。
    后晋文公当了君主后,想去感谢介子推,但听信谗言,想用放火把介子推给逼出来,结果介子推活活被烧死,留下一首诗,其中开篇一句“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通过历史车轮的运转,现在的清明由此而来,但此清明早已非彼清明了。

    “清”主要是喻的水清,水清则能看清楚水中石头,小鱼,水草一切东西,若水浑浊则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常人常态就是遇事情易被情绪,臆想,走神,等一切因素影响,变成内耗,从而遇见事情更是容易盲目应对,我们心中此时就是浑水状态,就像在浑水中摸虾米一般,看不见目标和方向,更别说抓到了。

    而“明”则是在“清”的基础上而来,“看到”石头了,还能“看到”石头下面可能的螃蟹,看到“水草”了,还能“看到”水草下面可能的乌龟,或者螺蛳,不仅能“看见”明面上的“阳之物”,又能“看见”隐藏起来但是有关联的“阴之物”,这就是昼夜之道,日月合而明。
    周易《贲卦》中的天下文明,正式如此,先要清才能在心中看见天下之文,事物在心中汇聚被我们“观到”而成文,然后才能将这文给明了,以找到合适的推进路线,既能顺天,又能应人。

    所以推子介愿晋文公“常清明”正是如此,正,才能常清,清才不被外物扰乱内心而看清天下,在看清天下之后而明于天下,自然外能平天下,内能心有百姓而治好国。

  • 今天咱们借蒙卦聊聊这事,先说说蒙是啥,我们心里面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事,轮流或者综合,呈现在我们心中,被我们看见,这一些杂乱无章的事的混合体,就是蒙了。
    常人遇见难事了,因为容易被私欲给干扰,而事情在私欲的发酵下,变成现在常说的内耗,内耗积累多了,就变成了很多的事,多到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最初的那个遇见的难事了,心理健康就出现了状况了,甚至做出一些迁怒,或者让自己后悔的事。
    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子去咨询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和心理咨询师的交流中,这个女孩子说她觉得自己做事总是犹豫不决,说小时候去买自己觉得好看的衣服,却总是被母亲说不好看,说自己的父母太强势,说自己小时候对旁人明明是好心,却总是被误会,还给自己贴上了一个太在意别人眼光的标签,等等,这一系列事,就是蒙了。
    这些蒙,因圣人和求助者的交流而来,但圣人的做法可不是给寻求帮助的人,开个十几天的咨询疗程,而是当下就解决了,我们看圣人是如何操作的。
    孔圣人在彖传中说:“匪,我求童蒙” 匪就是不正的意思,刚才提到的内耗,抑郁,情绪,甚至因为情绪原因,产生出一些迁怒他人,报复社会的想法”都是属于匪而不正的范畴。
    初九卦辞中说的“发蒙,利用刑人”就是先用法律砍头等事,先将他这些不正的想法止住,回归到事情本身上来。
    彖传中的“我求童蒙”就是我求,求助者内心真实欲做之事,也就是那个隐藏起来的“刚”到底是什么,我围绕这个目标而求,在求的过程中和求助者交流,求助者因此而见蒙,故我求童蒙,前面举的例子中,那一系列“内耗的事”就是因为我求,而对方见的蒙。
    这个时候圣人的做法就是将对方的蒙,也就是这些内耗出来的所有事,放在心中综合来观,则能看见她这一切内耗的源头,原来是昨天,寝室的六个女生,准备一起买一套统一的闺蜜装,还把选什么款式这重任,交给了求助者,
    结果六个女生的想法都不相同,她为此难做了,并因此联想到了小时候,母亲不喜欢她选衣服的眼光,觉得父母强势,觉得自己太在意别人眼光,等等一系列的让自己内耗的蒙。
    圣人找出了求助者隐藏内心深处的真正难事了,然后和求助者确认,求助者接着思考了一下这事,和这些“蒙”。最终确认了,原来自己困惑,抑郁的症结在这,于是问圣人该怎么办。
    这就是孔圣人彖传中“我求童蒙”的后半句“童蒙求我”了,求助者见蒙了,确认了自己的真正症结点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来求我。 故孔圣人说“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志就是欲做之事,志是内求一件事的目标,志立起来了,才能不内耗,开始有了围绕事情如何推进的基础。
    圣人在面对帮助求助者找到了“内耗”背后真正的难事了,只需帮他取一卦,然后将卦象告知对方,对方自会根据卦象,并结合自己擦拭开“内耗”后,得到的真实欲做之事,自己内求该如何解决。
    故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筮就是卜筮的筮。
    易经的作用,正是如此,先帮助心理困扰,不正之人,听他们倾述,然后通过他们的倾述,找到根源,找到他们近期真正遇见的难事,然后在这个难事上,取一卦,帮助他们自己内求,自己看清自己的事,从而在根源处解决他们的困惑。
    故孔圣人在彖传中说“蒙以养正,圣功也”
    这里说句题外话,这不21年的时候,国家推出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一直到23年底,通过我的多方搜寻资料,其实这个目标落实的很不顺利,特别是社区这块太多了,若每个社区都让心理咨询机构入驻,那高达300块起一个小时的治疗费,就会劝退大部分人,若每个社区都安排一个人出来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大家基层工作人员都很繁忙,也实在不能尽心做这事。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用蒙卦的“蒙以养正”来帮助大家,费用低,见效快,但是实际和一些部门交流过后,用易在心中观了一下整体情况,发现最大的难点,就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功力,能在心中综合观他人之蒙,找到根本原因的” 。
    而现在参加的心理培训,都是偏向于“术”方面的沟通,并不是在“道”的层次,以找到求助者内心真实难事为原点的,所以这关达不到,后面的“送卦”就没有了任何效果,只能说天时未到吧,我也会留意相关的消息,当发现现阶段的培训,能解决挖根本问题的时候,我再去继续推进围绕“根本原因”送卦这事,
    另外因为目前的我天时没到,还很贫穷,还有家要养,所以可能又要停更一段时间了,我们有缘再见。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和“恶”是什么样的体会。
    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是善吗,它是也并不是,它也许是别人眼中的善,但并不是真正的善。
    善只是一个妥当合适,就像尿急,若想就地解决,这一念起,在城市中,咱们自然知道不合适,这就是不善, 若在荒郊野外,随地大小便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善。

    念来了,凡不是不善的,全部都是善,都给落实出来,就是在进德修业了,这个就是“常” 也就是“致知”了
    圣学功夫的核心就这二字。 但若是不刻意去致知,那么心念起了,我们很容易随我们习惯,在不知不觉间就将这个念头落实了,这个时候往往是善恶掺半的。
    恶不断的积累,才有了看的见的痛苦,毁誉得失,也就是所谓的业障。

    恶的感觉千变万化,善的感觉只有一种,我们只有反复的,去在一念起上,刻意的为善去恶,去反复的感受这个“善”的感觉, 自会不知不觉间顺天道变化而变化,所有问题都能引刃而解。

    就像假钱千千万,但是真钱的感觉只有一种,我们只有反复的摸真钱,假钱一过手,立马就知道真伪。

  • 安排的事情,下面的人心不在焉,想当然推进,推进的结果和目标相差甚远,圣人是如何应对的。

    咱们借剥卦来聊聊这事,先说说什么是剥,咱们以前厕所的木门,或者老式的木棍拖把,放在潮湿的地方,久了,会腐朽,腐朽后的拖把,有拖把之形,但是完全不能用,一碰就碎,这就是剥之意,故孔圣人在“彖传”中说,剥,剥也。
    剥卦中的象中、上位之人给下位之人安排一个任务,让下位之人做一张床,但是下位之人,想当然的做了一张“剥”床,一张腐朽的床,只有床的形,但是完全不能用来睡。
    故孔圣人在彖传中说“柔变刚也”,上位者安排下位者做张床这事,本意是用来睡觉,这个才是上位者内心要做的事情, 但是下位者只想当然做床,结果做出来的床是“剥床”,完全不能睡,上位者的“刚”早以变,故“柔变刚”。
    下位做“剥床的人,没有得中内求,想当然的推进,是典型的小人,故“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事情不利有攸往。
    举个例子,七八年前我在国企上班的时候,一次外面出差,那时候我是一个标准的小人,当时我在酒店玩着游戏,领导让我去买一袋大苹果,还特地交代,杨总要来,他喜欢大苹果,一定要那种特别大的, 于是我心中想着游戏,想当然的去买了一袋,我觉得大的苹果,结果和领导的目标,也就是那个“刚”相差太远了,我买来的这袋,脱离了整体情况,我自以为大的苹果,就是剥卦中我做的“剥床”了,有其形,但是刚已变,没法用。
    其实就是当时心中想着游戏这事,没把买苹果这事,当成事来做,才做出了“剥床”
    遇见这种情况,若上位之人,完全不给面子一脚将这个“剥床”给踢开,百分百有凶,故初六卦辞“剥床以足,蔑,贞凶”
    遇见这种办事不利的小人在下位, 我们看圣人是如何操作的,九五爻辞“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
    鱼是在湖中隐藏之物,平时不可见,得用钓,或者其他方式才能获得,鱼喻的就是,下位办事的小人的,内心深处,真实所需之物,“贯鱼,以宫人宠,”就是将他内心深处的,所想要之物,绑定在安排给他的具体事情上,事情完成后有赏。
    举个例子,前面做“剥床”的小人,圣人通过心中的天上,综合观,该下位之人的整体情况,他的言行举止,近期做的事,发现他想要一台苹果14, 于是将这个“鱼”绑定进安排中 。“交代你个事,你帮我做个床,这个事做好了,赏一台苹果14。 这个下位的小人,自会将这事当成事,谨慎考虑清楚后再做,是百分百不会做出“剥床”的,这就是“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了。
    孔圣人在彖转中说的“顺而止之,观象也” 顺就是上位之人要安排人落实前,顺如何推进这事的那个方向,那个一念“知”来,然后以这个“知”为原点,观到下位人的心中,真实所想要的那条鱼,等一切情况,则终止内求,止于推进计划成形,故观象也,观天象。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出自“系辞”中孔圣人对“解卦”的评价。

    解卦的象中,下位的六三,有需求不能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诉求,采取了极端的方式。 而上位的九四傲慢,面对下位极端的方式,也选择极端的方式进行镇压,就在冲突发生前,上六的圣人通过心中观物,看到了这边的情况, 并将这个即将发生的冲突事件的应对之法,通过君王得以实现,以解了这个即将发生的危机,导致危机没有发生。
    其中这个针对冲突事件的应对之法,就是“器” 了,是圣人为这个事件,专门制定的,以进行应对的器。

    器是在道的基础上,针对性制作而来。
    例如我们下班从单位开车回家,我们常有一条固定的,自认为好走的路线,每天都这么开,这条不变的路线就是器。
    而我们若随时掌握交通路况,心中有单位到家这块地方的整个地图,自然会随着路况,随时变换我们的路线,这也是器。
    只是不同的是,前者的器是死的,是所谓的“经验” ,而后者的“器”则是活的,随时根据“时”随时在变的。
    孔圣人在“论语”中说的“君子不器,主要说的就是后者,君子在看清楚所有情况的基础上,随时制“器”以进行应对,而不执著于“器”。

  • 今天就借履卦来聊聊这事。
    商周时期的官员体系和现在咱们的体系虽然很多不同,但是有一个地方是不变的,就是上位和下位。
    上位主要是考察上位公务员看事情的能力,能否在心中综合看事情,将事情的原因、变化、内情,发展方向等全部看清楚,从而在战略上,做出合道的推进方向,也就是考察“明”的能力。
    下位主要是考察下位公务员执行事情的能力,能否把控清楚,上位公务员的真实目标,并在心中结合目标和下面具体的实际情况,妥当的进行落实。
    只有上位和下位水平足够,才能很好的把尊位君王,顺天而来的“知”给执行,落实下去,真正的下济于民。
    只有下位和上位水平够了,君王在帝位才能更好的顺天道而下济天下,故孔圣人在彖传中说,“履帝位而不咎,光,明也”履是谨慎而行,光是下位能光,明是上位能明,只有如此,才能履帝王之位而不会有咎。
    我们看看,圣人是如何考察上下位公务员公务员水平的,靠外求学习,和写报告可搞不定,因为外求学习会容易变成形式主义,写报告则会做假。
    卦辞中“履,虎尾” 正是圣人顺天,用来考察上下位公务员真实能力的手段。
    假如咱们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面,此刻我们和一只老虎呆在一起,老虎趴在那,好像睡着了,我们不知道老虎在干嘛,但是老虎尾巴一直在我们身边动,我们能怎么办,只能随老虎尾巴动,而动我们的身体,因为我们躲又躲不掉,要是让老虎尾巴不爽了,那老虎可能会醒来把我们给吃掉。
    虎喻的就是君王,而虎尾就是君王身边的人,君王故意派了个身边的人到下位和上位之间,各种找事情,大家遇见这个人就像履虎尾一般,躲又躲不掉,如临大敌,而这个人也根据这些人应对的表现做出评价,反馈给君王。
    故孔圣人在彖传中说“柔履刚也,悦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什么是柔履刚 ?举个例子,结过婚的应该都深有体会,我老婆叫我拿抹布,但是她要把桌子上撒的牛奶整理干净,才是他真正想做的的事,也就是那个刚,我围绕她这个刚,去拿抹布也好,去拿报纸也好,接着再去把牛奶给擦干净,她自会悦,否则会喋喋不休,一直埋怨。
    再举个例子,我老婆叫我拿鱿鱼给她,但实际她要做的事情,是烤鱿鱼,这个才是她真正想做的事,她的“刚”。我除了要拿鱿鱼,还要围绕这个刚,准备好炭火,准备好生抽,准备好芥末蘸碟,然后让她烤。 若叫我拿鱿鱼,我就拿鱿鱼,那百分百又会被埋怨一顿 。
    亦或者,我老婆突然对孩子说要多喝水,虽然不是对我说的,实际她想做的事,也就是她的刚,是让孩子喝水。哪怕当时手机游戏中已经“推到高地了”,,也该第一时间放下手机,围绕这个刚,把孩子的水壶拿过来,打开检查一下水还热不热,若不热了,加点热水,然后递给孩子喝。但若是我觉得,她不是对我说的,坐着看手机完全不动,亦或者等手上事情忙完再动,肯定又会被埋怨。
    这就是柔履刚,履虎尾了,我自觉结婚后,我老婆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处的人,还自我感觉自己非常好,所以难就是难在这里,逃不掉,还必须妥当应对。
    毫不夸张的说,我从一个标准小人到现在心中能观物,和老婆的难相处,有很大的关系。
    周文王同样也是放一个,避无可避的“老婆”进来炸鱼塘,应对不好还会被骂,由于是君王的人,被骂了,你还不能喷,喷了,肯定有凶,这就是“不咥人”。
    这样做,既可以考察上下位公务员的看事情,落实事情的实际能力,该调整岗位的就调整,也可以整体提升,上下位公务员的,落实事情,看事情的能力。

  • 正常推进事情,知来了,顺知内求推进,这就是“往”,推进后会有新的变化,而来给我们综合来观事物,这就是“来”,“往来不穷”就是一来一往不断变化,就是通了,事情也能合道的顺利推进,逐渐培育壮大。
    而“往”而“不来”,就是“痞”了,“痞”就是不通,有阻塞。
    今天就聊聊“痞卦”的象,周文王在卦辞中,说的“大往小来” 就是推进事情,各方面都考虑周到了,大而往,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来。
    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圣人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君王下达了一个命令,上位国级的领导需要将这个命令,给分发到下位落实下去,结果这个上位的领导本身不正,是个小人,不能得中内求推进事情,在执行君王命令的时候,脱离了实际情况来计划,孔圣人在彖传中说的“内柔外刚”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举个例子,某个亲戚要来我们这来,他的计划是为了便宜一点,凌晨6点的飞机落地,然后让我们这个点必须到机场去接他,完全不考虑我们早上是否有其他事,是否有孩子,是否方便等各种情况,在他的计划中,将自己的利益都考虑进去了,却唯独不考虑执行时候周围的情况,这就是“内柔外刚”了。
    当这个计划推进的时候,下位的有心人,自会根据这个,“小人领导”的计划,在心中观到他内心真正想做的事。
    这个时候下位就有两类人,一类是君子,一类是小人,小人会根据他的内心真实推进方向,然后将敛财,等私欲一起绑定进去。
    孔圣人在彖传中说的“内阴外阳”正是如此,举个例子,我四岁的孩子想和他哥哥玩一个“龙卷风”的游戏,但是他哥哥此刻正在看电视, 我孩子会跟他哥哥说,看电视太久了对眼睛不好,不能一直看电视,这就是“内阴外阳”了,自己的计划在内,在外用大环境,大趋势来修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假公济私”,这是小人的常用伎俩,当然我不是在说我孩子坏话,凡是只看到眼前的,都是小人,只是“内阴外阳,内柔外刚”这些小人的常规操作,容易为了一己之私,伤害到他人,所以被冠上了“恶名”
    下位的小人和上位的,“小人领导”紧紧绑定在一起了,自然君子的推进计划,哪怕考虑的再周到,都进不来了,故周文王在卦辞中说“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正是如此,这就是形成“痞”的原因。
    我们看君子是如何操作的,六二爻辞说的“包,承小人吉,大人痞亨。”
    包的甲骨文画的就是母亲肚子里面的孩子,将这个孩子包在肚子里面,就是包,包以喻君子将推进计划,“痞”而不通这事,和“小人领导”的所有言行举止放在心中来观,就像母亲包着肚子里的孩子这么上心一般,就会看见“痞”的原因,就是下位的小人和这个“小人领导”已经绑定在一起了, 这个时候不适合强行推自己的计划,反而要将这个小人给推到前面,故“承小人吉”,顺水推舟则为吉。
    若看不清形势,发牢骚,到处乱说,强行推进,那肯定百分百有凶的。

  • 当一个国家,百姓生存困难,用现在的话说失业率高,就业困难,而且百姓的生意也在艰难中求生,地方执行命令的时候,更是一刀切,百姓苦不堪言, 所谓的明君,就是心中的天上随时根据大臣们汇报的事情,来大观着天下苍生,观到百姓难处了,观到下面执行偏差了,及时安排大臣处理进行应对,这就是贞观,唐朝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正由此而来。如云在天上飘,飘到哪,观到哪,施雨恩泽到哪。
    而昏君,则是君王心中的太阳不再照天下,享受着地方汇报上来的“太平盛世”,百姓们却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艰难活着,正如明夷卦中孔圣人在彖传中说的:“明入地中,明夷” 。明入入地中是一国之君的明已入地中,天黑了,黑到月亮都没有,自然照不了天下,而明夷,则是若劝君王明,则会有伤。
    面对这种情况,周文王是怎么应对的呢。
    周文王在心中的天上,观现在国内民间发生的事,这些事成为文,在心中综合来看,则明,产生这些文的根本原因就在君王已经不明了,故“文明”了。
    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呢,咱们普通人常规操作应该会指着对方骂,叫对方明就行了吧,但殊不知对方可是君王,若直接指责,可是会有伤而杀头的。
    周文王的操作,则是先百分百顺从纣王,然后将民间的疾苦,一点一点的隐晦的展示给昏君看,当纣王看多了,自己意识到问题了而自己明。
    故“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就像卦辞中“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一般, 周文王随纣王去参加南狩打猎活动,然后随便找一个百姓问问看“你一个月工资多少,够生活吗,满意的工作好找吗”
    然后又随便找个摊贩问问看“最近钱庄存钱方不方便,生意好不好做” 等等。
    这些百姓难处的事情,一点一点的给纣王埋下种子,当这些事情一点一点汇聚起来后,纣王自会好好思考一下这些事,而无需直接叫纣王明。
    “顺以蒙大难”中的顺就是顺的纣王,这些星星点点集中起来,让纣王看的事情就是蒙了, 以这些蒙来让纣王自己大观百姓之难。

  • “天圆地方”大家都听说过吧,记得以前读小学的时候,教科书里面说古人由于科技不发达,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真的是这样吗?
    有弟子问曾子“天圆而地方”是啥意思,曾子就引用过以前孔圣人说过的话“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什么意思,这里就不以经解经绕大家了,纯粹分享我做功夫得到的体会。
    我们用易在心中观事物天象的时候,是围绕着这个所观的事物,任神自由扩散的,神会在可控的力度内一点一点的将与这个事物相关的所有事物显现出来,直到在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所有信息的基础上以天道俯视的视角,看清这个事物全貌。
    就像我们拿出一张白纸,接着准备一根棉线和一个图钉一支铅笔,棉线一头绑在图钉上固定在白纸的中间,棉线的另外一头绑在铅笔上,接着我们开始自由的用笔乱画,中间不变的图钉就是用易在天成象围绕观的事物,而铅笔的每一次画出来的笔迹,就是我们用易显现出来的与这个事物相关的事物,最终我们会得到一个由无数笔画构成的实心的圆形,这就是天圆地方中天圆的部分,这所有的笔迹构筑而成的整体就是天象,承载这个天象的空间就是圆形的,故天圆。
    若天圆是在围绕一个事物大观时候看清事情的全貌,那么地方,则是随四象变化的区域性的调整,就像冬天12月份的时候我们需要对照天时加衣服,但是同样是12月份,海南确是温度暖和一件短袖就搞定了,这就是自然界中的两个地方对应不同的天时变化,人,法天则地就是在天圆的基础上,人为的在天象变化的地方进行区域性的操作,这就是方。
    根据天象变化我们需要操作哪里,就划定出一个需要变化的地方,接着在这块地方继续深入进行加工做出成品,并落实出来,已完成这个由天象而来的知。
    方就是在天圆的基础上,相应的地上的一个顺天变而变的区域,以及这个变化方向相关的所有具体事物

  • 孔圣人,周文王他们几千年前是如何追女生的呢,周易中的咸卦来告诉你,咱们先简单说一下刚柔,无论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一念来,先有一个目标,这个就是刚,接着是围绕这个刚来思考如何达到,这个就是柔,刚柔相推则为一件事情的一次推动。
    就像一个女孩子正在找抹布,却始终找不到,找抹布这事看似是刚,其实已经是柔,这个女孩子真正念起的目标是将桌子上洒的牛奶给擦干净,所以这个女孩子找抹布,其实已经是在她刚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柔了。
    我们以前学生时代,特别是我们这种原生家庭出生的,遇见喜欢的女孩子,她要找抹布找不到,我们也去找抹布,接着找半天依然找不到,看似一副真心的样子,女孩子也不为所动,自己还很委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舔狗了。
    我们看孔圣人,周文王他们是怎么做的。
    孔圣人在咸卦的彖传中说“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悦,男下女”
    前面的例子中,女孩子找抹布,已经是她针对具体事情,某个刚而产生的应对方法了,也就是柔了, 我们将她的柔,放在我们心中的天上来结合周围的环境一起来观,自动就能观到她产生这个柔前面的刚,也就是她的真实所需,然后围绕她的刚,在下继续落地实施以推进,故柔上而刚下。
    观到了她心中的刚,为擦桌子上的牛奶,接下来就围绕这个刚,如何达到来制定计划了,我们可以用纸,可以用破衣服,等一百种方法,随便选一个身边就有材料,合适的方法来做,应对方法制作好以后,就停止内求,将方法执行出来,这个女孩子的心中真实问题当然能解决了,她自然会非常喜悦而愿意和我们有交集,故“应以相与,止而悦,男下女”了。
    周文王在卦辞中说“取女”吉, 正是如此,当然,用道来取女的心,搞定女生,只是周文王的一个比喻,我们用感,不止能取女心,也能取男心,可取儿女心,还能取万物之心,故孔圣人在彖传中还说:“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 我们先说说文,再说天文, 跟着我先平复一下心情,闭上眼睛,然后想一想今天下午吃饭的场景, 注意“看到”就行了,点到为止就收,不然容易走神,这个时候我们在心中看见的画面就是这个事物的“文”了。

    接着我们再借周易中的贲卦,来说说天文,孔圣人在贲卦的彖传中,就将天文说的很到位。
    我们在观事物的时候,有一个需要观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刚,开头的例子中,我让大家想一想今天下午吃饭这事,这事就是刚。
    接着我们在心中看见的“画面”就是柔了,这个柔因“刚”这个目标而来,被我们在心中看见,所以彖传中说“柔来而文刚,故亨”

    当我们看见这个“画面”后,可能会发现今天老婆好像一口都没有夹某一盘菜,是什么原因呢? 接着去了解什么原因,又成为新的刚,接着围绕这个刚继续观,或者去了解清楚,故孔圣人在彖传中接着说“分刚,上而文柔” 老婆有盘菜为什么一口没夹这事就是分刚,当看清楚后,又将这个新的画面和最开始的观下午吃饭的画面一起来观,就是“上而文柔”了。
    这里的上,就是天上,在天上来文前面的“柔”。当然,这个天,不是现在咱们理解的蓝天白云的天,而是我们在心中的高处,御神观物的,这片 虚空,大无边际的空间。
    所以天文,就是在天上看见的文。

    接着孔圣人在彖传中说“天文也,文明以止”文明,就是将这个文看清楚,以及将后面延伸出的多个“分刚”也看清楚,看清楚后就止,点到为止。最后,所有的文,明后,合起来得出的成品,就是这个事物的天象了。

    观天文,能让我们在战略上看清事情的推进方向,观人文则能让我们在这个方向继续推进落实的时候,看清推进路线上的其他人的真实立场,需求,处境等人文,从而顺利无阻碍的将事情推进下去。
    故孔圣人在彖传中说“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阳谋都不陌生,但你真的知道阳谋如何谋吗?
    周易的随卦中恰好说的和阳谋有关,但阳谋仅仅是随卦中的一个分支,因为随天时自成阳谋,而非为了用阳谋而谋。
    举个例子,曾经有个厂家项目,他们在采购,我们准备供点对应东西进去,管这个项目的领导直接将选品这事交给了下面的一个刚入职的办事员。
    我相信大家的常规操作,就是去找办事员吃饭,去找领导吃饭,喝酒,唱歌,然后提反钱等,各种让他们爽了,然后拿下订单吧。
    但实际操作并不是这样,我们在心中的天上,大观事情该如何推进的时候,则观到这个事情中,这个实际的基层办事员其实并不懂,他真实想做的就是把这个事情不出差错的做完,其他,他根本想都不敢想,但是因为不懂而不知道如何推进,我们其实只要帮他把这个事情给规划好,随他想做的事,顺带着把我们的东西给带进去就行了。
    故孔圣人在彖传中说:刚来而下,柔动而悦
    这个刚来,就是这个办事员真正的目标,他的这个“刚”因我们在心中观这事而来,若上为在心中的天上大观,下则是在心中的地,观而如何达到这个刚,将这个事物培育出来,故刚来而下。
    我们在帮他规划这个事情如何达到刚的时候,会观到,这个事情中,涉及到的法律,三家竞争规则,以及单位里面的评选流程,采购流程,等等一系列不能触碰的地方,接着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将我们的设备参数、尺寸、涉及到的零件等,全部无缝加入这个推进计划中。 并将这个计划完整的告诉这个办事员,这个计划能帮他将这个事情在不会各种碰壁的基础上合理推进,以达到他的刚,完成他的任务。
    这就是“柔动而悦”,以柔不碰线,妥当而动,当事人因此而悦。
    这个事情中,他当然知道我们在借他手,供我们的东西,但是这是在他做他的事情上必须得有这个环节的,他的事能顺利推进,故“无咎”
    所以,关于阳谋,不是为了用阳谋而谋,而是德要先够厚,能在心中的天上将事情看清楚后,根据天时推进自然而然成阳谋,只是一个随天时而已,假如那个办事员,自己有计划,那我们还为了用“阳谋”去给他计划,这不就变成了否定他的计划,教他做事了,反而有凶了嘛。

  • 今天开始会重新录一遍周易六十四卦的简易版,简易版就不说六四卦的六爻变化了,主要围绕孔圣人对六十四卦注解的彖转,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的例子来说。
    这一年来,自己功夫也有显著的进步,所以内容,以及对卦象的理解,在部分地方会与原来的卦象有一些细微区别之处。
    因为彖转是孔圣人对六爻变化的一个浓缩的总结,我再在这个总结的基础上用生活中的例子来举例,平均一个卦尽量控制时长在3分钟以内,相信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有难事的人,及时的找到自己难事的根源,从而在根源处解决自己的问题。

  • 最近有点体悟,关于运气的,分享给大家
    我们跑网约车,会经常因为接到大单而开心, 会因为接到小单,甚至到很窄的巷道里面接乘客而难过。
    接到大单是运气好吗,是也不是,从那一秒来看,接到大单确实是运气好,但若是从一整天来看,我们若不遇见乘客放鸽子,若不去巷道里面接乘客,而因此改变路线,我们也百分百接不到后面的大单,从一整天中来看,接到大单又是一种必然。
    就像我们生命旅程之中,会遇见困难的事,遇见恶心的事,遇见贫穷,这就像遇见去巷道里面接乘客这种很麻烦的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许并接受他的发生,去面对,妥当的处理好这些困难的事,恶心的事,不让我们的命运支线发生偏移,妥当处理好这些事,命运自会将我们推到我们该去的位置。

    就像这几年我处处不顺,项目缺钱停滞,到等项目付款,而将近两年没有工作,却又在这两年里面把周易64卦观出来了,再到恰当的时候危机爆发,又在危机中跟着知开起了网约车,又跟着知将64卦做成了刮刮卡,来送给迷茫中的乘客,帮助乘客解惑,我对每个想取卦的乘客说:“我的卦不预测,不算命,也不求财,只看事情的吉凶,所以取卦前,要心中先想一下自己的事。 若暂时没有,可以将卦拿回去,等将来遇见过不去的坎了,再刮开涂层取卦”
    正如蒙卦所说,“志应也” 困扰之人唯有想着所困之事,心中才有这件事的志,才有内求的根在,志有了,才能和卦中的象相呼应,从而看清自己事情的吉凶。
    感觉这一切的时间点都刚刚好,是命运的大手通过危机,通过知来推着我做这些事,最近新的危机又来了,这不,今天给自己卜了一卦,卜到了坎卦。

    孔圣人彖传中说 “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 天险不可升也 地险,山川丘陵也 坎之时用大矣哉。
    坎卦详细的就不在这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对应的章节。 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坎卦的象。
    水源源不断的流,我就像身处这流动的水中,我不知道水从哪里来,我也不知道水要留到哪里去, 但是我身处这个流动的水中,我必须时刻感受水情,适应水情,跟着水中力道动我的身体,才能保证我在水中不会沉下去而溺亡, 这源源不断的沉下去溺亡的险,就是重险了, 我身处重险之中,紧紧用心感受险,应对险,不溺亡,水流自会将我推到一个该去的地方,故“行有尚,往有功也”。


  • 各位朋友好,到目前为止,周易的64卦已经更新完毕了,从开始更第一个卦姤卦到目前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时间,我也仍然一刻不停的走着中道,做着知至至知,知终终知的功夫,这一年的时间我自己的功夫提升,自己也是能看得见的,像前面更新的卦中,小畜卦以前的,从姤卦开始、同人卦、随卦、大过卦、小过卦、困卦、否卦、明夷卦、履卦、谦卦、复卦、恒卦、损卦、益卦、井卦、巽卦共16个卦,至少目前的我已经看不下去了,去年录的这16个卦,六爻之间的互动倒是问题不大,主要还是互动之间的细节,现在比以前看的更清晰,所以也是计划乾坤二卦更完后,将这16个卦重新录一下,相信一定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