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節目邀訪現年43歲的吳登興是北港德義堂第五代傳人,也是全球僅存的龍鳳獅陣傳人,更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年輕獲登錄兩項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者。 龍鳳獅陣是北港德義堂獨特的藝陣,最早出現於1894年的雲林北港,流行於雲林、嘉義、臺南、高雄等地的迎神賽會與民俗體育活動。出陣時由隊員打扮成龍、鳳、獅三種神獸,配合傳統樂器對陣鬥藝,與坊間常有跳躍、蹬高動作的廣東獅不同,龍鳳獅除舞獅之外,既有龍的威武,也有鳳的柔和,展現剛柔並濟之美,形成臺灣特有的藝陣文化。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上集為聽眾介紹有關北港藝閣遶境文化的由來及演變,接著來深入認識嘉年華主角藝閣車、服裝設計的精湛技藝,節目邀訪本身是寺廟畫師的黃志偉及太太陳綵璘,黃志偉因對古典藝術的專業被藝閣公司禮聘,為藝閣做美術創作,其創作的閣臺和道具佈景屢獲好評,因此得到多家藝閣公司的邀請。黃志偉起初只做硬體設計,直到他成為北港傳統工藝文創發展協會與北港豆干舖金津順傳藝媽祖的爐主後,有鑑於現今北港藝閣流於形式,為改變現狀,便邀請太太陳綵璘在服裝造型的專業上投身加入,盼恢複傳統藝閣的古典美,努力在服裝、彩妝上做出改變,更加入音樂、舞蹈、演唱,或依照閣的主題來群演橋段,盼北港藝閣能躍上國際。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節目邀訪來賓是出生於雲林北港的陳瑜詩,兒時最期待的就是每年農曆3月19日至23日的北港媽生日,因為藝閣車上總會撒下各式糖果餅乾,令她心滿意足。基於以上因素,在臺師大歷史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時,就以藝閣爲論文題目,因此對藝閣有更深入的了解。 她期盼透過自身的論文研究,能讓更多人認識藝閣文化,於是在2014與2023年,擔任北港朝天宮-北港迎媽祖遶境體驗營的藝閣文化講師,將北港藝閣的魅力推廣出去。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水族陣是由人背各種水中的魚、蝦、龜、蚌等生物的形狀而做一種表演的陣頭,演出的內容是以海龍王在操兵練將,而由龍王三公主職掌兵符,負責督陣的故事作一整體的設計,成為文武兼備的型態演出。 有鑑於曾風行南臺灣的水族陣失傳已久,由藝人舞者及劇場工作者組成的女王駕到舞團,藝術總監林羽黎在參與媽祖進香/遶境過程中發現,近年廟會陣頭不斷創新改變,動了自組陣頭的念頭,加上其對海上女神-媽祖的信仰,在與傳統民俗專家楊子逸討論並分析後,決定號召舞團成員復刻水族陣,並讓團員們發揮所長,在不悖離傳統根基中加入嶄新元素,找回水族陣的榮光。本集節目邀請藝術總監林羽黎、編舞老師陳培帆,一起來暢談水族陣傳統雜藝之文化。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活絡於宗教禮俗與臺灣文學界的溫宗翰,為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民俗亂彈」主編、豐饒文化社總編輯、臺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長期關注臺灣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發展等議題, 也曾參與多部地方志編纂、口述歷史訪談、民俗調查研究等相關工作,並以「史學皮肉、民俗骨、文學心」比喻自己的研究心靈。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邀請金聲武道館館長吳正旭介紹武學藝術,該武道館於第十七屆高雄全國港都盃國武術錦標賽,榮獲國術團體總成績第一名,也參與過許多演出及國內外比賽,曾至總統府前廣場表演,表演場次已達260多場,比賽獎盃、獎牌數則有5000多面。 金聲武道館以教授南少林拳的洪家拳為主,另有刀、槍、劍、棍、扇子、雨傘等奇門兵器之教學。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介紹傳統音樂邀請到臺灣笛簫協會理事長、笛簫演奏家陳中申,分享笛簫傳統音樂之美及文化傳承,2019年成立以來,籌辦過各類笛簫藝術活動,包含笛簫入門研習、絲竹合奏團練、笛簫專場音樂會等,提供愛好音樂的民眾賞析及學習,該協會曾於全臺北中南東四地巡演,推廣笛簫藝術。 陳中申為笛界大師,已出版超過十張笛簫專輯 ,多次獲得金鼎獎、金曲獎的最佳專輯獎、演奏獎、作曲獎、兒童音樂等獎項。因個人音樂成就,於1992年獲選為臺灣十大傑出青年、1998年中興文藝獎音樂獎、2019年第21屆國家文藝獎。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絲竹空爵士樂團由一群極具開創性的爵士樂和國樂音樂家組成,令人驚艷的獨特配器與樂風,不僅贏得多項金曲奬、金音獎,更讓該樂團成為臺灣文創品牌的典範之一。 節目邀情到樂團演奏家吳政君演奏最溫柔的民族之歌,給予傳統音樂不同的詮釋方式,絲竹空2005 年成立以來,幾乎連年舉辦公演,也受邀參與國內外重要音樂節,至今公演近400場,精湛技巧及充滿張力的演出,每每獲得熱烈迴響。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有別一般對「學音樂」的印象,鳳鳴齋國樂團團長法比走出自己的路,深耕臺灣廟會祭典,將廟會文化與傳統國樂結合成為另種新的詮釋方式,節目邀請到團長法比來介紹鳳鳴齋推廣的新國樂美學。 鳳鳴齋國樂團創立於2016年,2022年及2023年獲頒雲林縣傑出演藝團隊、第十九屆雲林文化藝術獎,並在與聯豐龍獅戰鼓團合作下,奪得「鬥陣菁英杯」戰鼓類首獎殊榮,更於2023年5月獲中國大陸莆田媽祖文化學院-媽祖官祭音樂團隊認證。而該團隊現為霹靂布袋戲配樂樂團之一,為新傳統美學國樂,以延續臺灣本土藝術為核心價值,推廣在地傳統傳承與保存,發揮創意與創新,落實文化生活化,充滿創意的客製化內容,廣受好評。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歌仔戲是臺灣唯一土生土長的傳統戲曲,是目前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每一劇團發展及創新方式不同,本集特別安排成立38年、深根南部的在地知名劇團秀琴歌劇團,由團長張秀琴談談想傳承的歌仔戲文化,該劇團近年除期許能走向國際外,也將重心移往傳承、培育與推廣,盼透過深耕本土,為藝術教育盡一份心力。 而張秀琴素有南部歌仔戲天王小生美譽,於2023年獲頒文化部文協獎章、2004及2018年榮獲中興文藝獎─戲劇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地方戲劇類殊榮。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慶美園亂彈劇團成員平均年齡24歲,一起認識這群對亂彈戲充滿熱情的年輕人,他們如何用新世代的思維來演繹傳統藝術。 節目邀請到青年演員胡毓昇、吳代真,他們都是坐科10年以上的專業演員,且慶美園亂彈劇團是臺灣現階段行當最完整的亂彈劇團之一,致力於傳統藝文的教育推廣,為保存及發揚亂彈戲曲,特邀亂彈戲人間國寶潘玉嬌親自傳藝授課,原汁原味復刻經典劇目,把瀕臨失傳的劇碼一套套的演回來,努力將北管戲推廣到校園裡,盼將道地的亂彈戲曲呈現於大眾眼前。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屏東縣滿洲鄉共由八個村組成,滿州民謠協進會成員全來自八村村民,皆是熱愛演唱民謠者以及想要學習民謠演唱與演奏者。 為介紹滿州歌謠,特別邀請滿州民謠協進會藝生張錦桂、藝生黎竹紅到節目中分享,協進會如何以發揚固有傳統文化、推行民謠歌唱與藝術活動,讓全滿州鄉鄉民與旅外鄉親的生活更加樂趣充實、合作和諧。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在北管軒派中,中部地區的北管曲館多以「軒」、「園」命名,兩者皆信仰西秦王爺,雖在唱韻上有所不同,但明顯的外在特徵僅有團名的差異。榮樂軒北管劇團作為軒派代表,符合傳統藝術登錄基準,值得被登錄為彰化縣「傳統藝術」團體,於2009年經由彰化縣文化局登錄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 節目邀請位在彰化市阿夷庄的「榮樂軒北管劇團」,請團長游榮石、王漢章老師、班長鄭淑華來介紹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的曲館,歷經哪些興衰。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節目邀請到美濃竹頭背客家八音團團長鍾兆生,他在攻讀博士班時,認識八音大師鍾雲輝及鍾彩祥,便一頭栽進客家八音的世界,從研究者身分轉變為八音演奏者。2012年鍾兆生為保存美濃傳統客家八音的完整性,提出客家八音傳統藝術保存計畫,成立美濃竹頭背八音團,起初聘請鍾彩祥教授傳統客家八音,包含二弦、胡弦及鑼鼓技藝,2016年更邀請鍾雲輝指導嗩吶演奏技藝及曲目合奏的演譯方式。 鍾兆生目前依循民族音樂學者吳榮順提出的「回歸傳統生態的保存傳習理念」,來推廣及保存客家傳統音樂,進行客家傳統音樂的調查、研究、保存及傳承工作。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傳統皮影戲技藝逐漸失傳,由蕭如訓先生創立的影子傳奇劇團,保留傳統皮影戲精隨,並以創新手法做演出,使觀眾和小孩找到共鳴,希望臺灣皮影戲文化能持續傳承,節目邀請到團長蕭孟通到節目受訪,分享團隊宗旨「教育傳承工程」,從幼稚園的啟蒙,到國中小學成立皮影戲社團,透過慢慢薰陶保留傳統皮影戲的精髓。 該劇團將戲偶演譯與多元藝術結合,它們能是傳統劇目也可是新創故事,用不同風格和材料的戲偶,透過細膩的動作和表情傳達故事情節,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可讓觀眾享受戲劇的魅力,同時欣賞傳統戲偶藝術的精湛技巧。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崑劇是中國大陸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的表演體系,風城崑劇團是臺灣最早立案於臺北以外的崑劇團,本集邀請到團長鍾艾蒨、行政總監鍾廷采到節目中,暢談校園推廣崑劇遇到的挑戰,像是現在小孩從未看過真人戲曲演出,對於崑劇的裝扮、唱腔充滿了好奇。 風城崑劇團兼顧傳統與創新,除經常展演崑劇經典劇目,同時也注重崑劇新編劇目的創作,藉由校園巡迴演出,推廣崑曲藝術,提昇藝文風氣。該劇團於2015年及2017年分別以新編崑劇《風城奇緣》及《大地之淚》,榮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優選劇本。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豫劇在臺灣舞臺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臺灣豫劇團是中華民國國家級的豫劇表演團體,也是臺灣目前僅有的豫劇團隊。 為介紹現代豫劇發展演變的脈絡及特色,特別邀請臺灣豫劇團旦角演員謝文琪、樂師范揚賢受訪解說,該劇團常應邀海外巡演,包括韓國、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新加坡、香港及中國大陸等地,並積極舉辦兩岸文化交流聯演與論壇。2002年起連續五度榮獲行政院陸委會「兩岸文化交流績優獎」殊榮。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南管音樂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音樂之一,節目邀請和美雅樂齋團長王聖閔、許宜茜老師分享,中部南管音樂的特色與文化演變,王聖閔出身音樂世家,在家風的薰陶下,從小專攻笛藝,隨後投身音樂事業,成立聖銘國樂團,後來因認識了吹南管的妻子,便在樂團編制內加入絲竹樂,也因妻子曾在鹿港最古老的「雅正齋」學藝,為表示傳承之意,取名「雅月齋」。 雅月齋的演出對象從婚宴、壽宴、廟會、尾牙,甚至還有社團交接活動,演奏曲目從一般民謠到廣東樂曲,甚至還會演奏時下流行音樂,盼透過雅俗共賞的演奏,打破民眾對南管的刻板印象。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台北曲藝團成立於1993年8月,自1998年起連年獲選為行政院文建會「優良扶植團隊」,迄今仍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TAIWAN TOP」團隊,並於2019年榮獲國際青年商會「薪傳獎」。 節目邀請到團長葉怡均、相聲x站立喜劇雙棲演員黃逸豪。台北曲藝團堅持說唱正統傳承,承繼傳統而不泥古,創新發揚而不改制,重視演員基本功養成,更不斷推出新作,盼達到將曲藝根植於臺灣的目標。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南管戲曲因曲高和寡,不符合臺灣廟會鑼鼓喧天的需求,目前台灣的南管多屬音樂社團,戲劇表演則僅存少數業餘劇團上能演出,其中包括臺北江之翠。 因此,節目邀請江之翠劇場團長魏美慧暢談南管戲曲的轉變,其創立於1993年,首演作品《南管遊賞》首開風氣之先,將傳統梨園戲結合現代劇場藝術,成功展現古老藝術在現代社會轉化的新契機,為傳統南管注入嶄新迥異的表演質素,成為「轉化傳統藝術,賦予當代精神」的極佳範例。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Laat meer z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