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嘉宾 - 赵开放
主播 - 伊利 Eelly
失踪节目回归!
这次采到的是武汉「读幕剧」的发起人赵开放,作为“博览群剧”的一位“老师”,老赵曾经赠送过我一摞戏剧理论相关的书籍,他也是我经常在看戏之后骚扰的对象。这期播客从读剧活动的角度一窥老赵海量的读剧储量。
除此之外,我也在和老赵商量做一档特别栏目。有关这档神秘栏目的详细企划,会在相关节目上线时揭晓。
——10 Qs——
Q. 为什么选择读剧这种形式?
Q. 读剧本、看演出和读书有什么区别?
Q. 参加读剧活动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Q. 怎样挑选读剧活动的剧本?
Q. 如何阅读一个剧本?
Q. 阅读之后,怎样欣赏演出?
Q. 读剧如何打开更广的审美维度?
Q. 读剧怎样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Q. 快问快答,用 10 个关键词来推荐的剧本。
Q. 赵开放的三个剧场关键词?
——Footnotes——
读剧 - 一种多人聚众进行文本大声朗读、并在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属于比较小众的范畴;
独幕剧 - 赵开放先生成立的进行读剧活动的组织;
戏剧奥林匹克 - 据悉,是有铃木忠志、罗伯特·威尔逊、特佐普洛斯等人发起的一项剧场届盛事,曾行至北京,详细可参考:豆瓣文章「戏剧奥林匹克如何“花落”北京」(石鸣,2017.4.12);
戏文专业 - 一种以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等等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李英男 - 一位神秘人物,将现身未来某期节目;
读书会 - 一种日渐流行的活动,(不限于)以参与者共同阅读某一选定文本并对其进行(不限于)思想和感受上的分享和交流为主;
二度创作 - 一般是指在剧本创作之后,以导演和演员为主要参与者的创作活动,在这一阶段,参与者会对剧本的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新梳理,最终以(不限于)舞台表演(也可能是演后谈)的形式呈现;
辙韵 - 从声乐角度,根据汉字音节的韵母归纳为十三韵,称为十三韵辙(摘自百度百科);
荒谬派 - 也成荒诞派,20 世纪的一种戏剧流派;
歌剧 - 一种以展现音乐(器乐和声乐)之美为重要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
现代舞 (Modern Dance) - 一种以肢体为主要呈现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常与当代舞 (Contemporary Dance) 混淆。
由于本期播客提到了太多导演、剧作家和作品,在此仅简略列举出所提到的名字,部分内容给出必要信息:
《时间之线》// 彼得·布鲁克 (Peter Brook) // 刘晓义 // “行者悟空” // “一桌二椅” // 梅耶荷德 (Meyerhold) //《暴风雨计划》(Tempest Project) //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 易卜生 (Henrik Ibsen) // 契诃夫 (Anton Chekhov) // 哈罗德·品特 (Harold Pinter)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 Konstantin Stanislavski)// 王晓鹰 //《哥本哈根》("Copenhagen" by Michael Frayn) //《全家福》(叶广苓、王志安编剧,任鸣导演)// 格洛托夫斯基 (Jerzy Grotowski) // 罗伯特·威尔逊 (Robert Wilson) // 贝克特 (Samuel Beckett) //《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Krapp's Last Tape" by Samuel Beckett) // 尤金尼奥·巴尔巴 (Eugenio Barba) // 特佐普洛斯 (Theodoros Terzopoulos) //《建筑师》("Bygmester Solness" by Henrik Ibsen) //《当我们死人醒来》("Når vi døde vågner" by Henrik Ibsen) //《玩偶之家》("Et dukkehjem" by Henrik Ibsen) // 曹禺 // 约恩·福瑟 (Jon Fosse) //《牡丹亭》(汤显祖著)//《李清照》(郭启宏编剧)// 王骥德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中国戏剧出版社)// 梅兰芳 // 程砚秋 // 王瑶卿 // 朱生豪 // 孙大雨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by William Shakespeare) //《哈姆雷特》("Hamlet" by William Shakespeare) //《暗恋桃花源》(台湾「表演工作坊」作品,赖声川编导)//《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原著,罗大军编剧,田沁鑫导演)// 孟京辉 //《青蛇》(田沁鑫编导)// 张爱玲 //《西游》(司徒慧焯导演,顾雷、王昊然编剧)//《雷雨》(曹禺编剧)//《兄弟姐妹》("Братья и сестры", 列夫·朵金 (Lev Dodin) 导演,根据前苏联作家阿勃拉莫夫 (Fyodor Abramov) 的长篇巨著《普里亚斯林一家》("Пряслины") 改编)//《奥涅金》("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 普希金 (Alexander Pushkin) 原著,有歌剧和音乐剧版本)//《蝴蝶君》("M. Butterfly" 黄哲伦(美籍华裔)编剧)//《戏剧的毒药》//《下鲁城》(京剧)//《忒拜城》(以河北梆子排演的古希腊悲剧,忒拜城即 “Thebes”)//《安娜·卡列尼娜》("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音乐剧,Alina Chevik 导演,Leo Tolstoy 编剧)
10 个关键词推荐的剧本
“人性” -《萨勒姆的女巫》(阿瑟·米勒)"The Crucible" by Arthur Miller
“衰老” -《父亲》(佛罗莱恩·泽勒)"The Father" by Florian Zeller
“动物” -《犀牛》(尤金•尤涅斯库)"Rhinoceros" by Eugène Ionesco,《恋爱的犀牛》(廖一梅),《青蛇》(田沁鑫)
“战争” -《纪念碑》(考琳·魏格纳)"The Monument" byColleen Wagner,《野兔的嘴唇》(法比奥·鲁本诺·奥尔荟拉)"Labio de Liebre" by Fabio Rubiano Orjuela
“儿童” -《被埋葬的孩子》(塞缪尔·谢泼德)"Buried Child" by Samuel Shepard Rogers III,《安魂曲》(契诃夫)"The Requiem" by Anton Chekhov
“梦” -《朱莉小姐》(奥古斯特·斯特林堡)"Miss Julie" by August Strindberg,《一出梦的戏剧》(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 Dream Play" by August Strindber
“蓝色” -《欲望号街车》(田纳西·威廉)"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by Tennessee Williams,《玻璃动物园》(田纳西·威廉)"The Glass Menagerie" by Tennessee Williams
“眼镜” - 老赵提到的是契诃夫戴脸上那深入人心的眼镜,后来他补齐了这一条:《万尼亚舅舅》(契诃夫)"Uncle Vanya" by Anton Chekhov
“游荡” -《雅克和他的主人》(米兰·昆德拉)"Jacques and his Master" by Milan Kundera
“富足” -《在家在动物园》(爱德华·阿尔比)"At Home At the Zoo" by Edward Albee,《山羊》(爱德华·阿尔比)"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 by Edward Albee
——Music List——
剧场拾问主题曲 作曲 郭秉真
以色列话剧《安魂曲》汉诺赫·列文 ("Requiem" by Hanoch Levin) 录像(下载自 B 站 up 主 “agodl”,0:34:27-0:37:14,原视频来源为腾讯视频)
-
嘉宾 - 贺玥珩(新加坡)
主播 - 伊利 Eelly
六月的时候玥珩回到上海,我们就着初夏的夜色喝酒、聊天。喝嗨了以后,她一如既往作为我的“小白鼠”,和我录制了第一期「剧场拾问」。从录音中完全可以听出这个人的记性有多堪忧….以及我在她面前多么放松——和这些老朋友在一起,我总是很安心。
拖欠了半年了,我总算把这一期剪辑、发布了出来。回听的时候发现整个录制有很多稚嫩、不成熟的地方,就像是我们曾经合作的那些作品,那些她陪着我做的实验、尝试和创作。
认识玥珩就快 11 年了,她是我创作路上的第一个女主角;在我的剧场之旅中,她总是那个陪着我疯、无条件支持我、给我很多勇气的人。高中的时候我承诺会让她在我的舞台上演一个真正的女主角,直到现在,我一直觉得还欠着她。
年少时认识的创作伙伴,幸运的是大多都没走散,他们在我生命中的分量真的是好重。借此机会谢谢玥珩,也谢谢在中正和海城时认识的伙伴们,谢谢你们。
——10 Qs——
Q. 在表演中最注意的点是什么?
Q. 是如何帮助自己“入戏”的?
Q. 演出后如何看待观众的评论?
Q. 如果有机会,想尝试什么样的角色?
Q. 回顾这些年做过的集体创作,感受是什么?
Q. 集体创作中最难的是什么?
Q. 作为演员,更喜欢演成型的剧本还是进行集体创作?
Q. 玥珩的三个剧场关键词?
Q. 剧场带来的最大收获?
Q. 剧场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Footnotes——
Actoria - 一个神秘的组织,时不时会在朋友圈冒泡,进行一些奇怪的活动,具体表现为一群忙于生计的人为了一些不产生具体收益的事彻夜激辩、手舞足蹈;
“北京” - Actoria 在 2017 年夏天的一场行动代号,据考证,在此次行动中,组织成员的感情在一瓶瓶假酒中得到了升华;
Body X - 新加坡华语剧场的一系列悬疑风格的沉浸式演出,场地常是旧国会大厦;
Girl Scouts - 女童子军,嘉宾说是“军训一样的存在”,其实是一群梳着法式辫子、穿着制服的小姑娘,在新加坡的太阳下进行规范化活动的一个社团;
Goodman Art Center - 位于新加坡的神秘建筑,只有好人才能进入;
海城 - 新加坡维多利亚初级学院 (Victoria Junior College) 每年组织的全岛级别大型中国人交际活动,以高质量剧场演出为主,掺杂高声喊口号、合影、送花等群体行为,据说近几年逐渐没落了;
谦班 (Modesty) - 几种传统美德是中正中学用来命名班级的方式,也是同学们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双语表达的实用方式;
SYF (Singapore Youth Festival) - 新加坡青年节,两年一次的全国级别青少年表演艺术大比拼,优胜 (distinction) 将会得到中考级别的分数加成。
——Music List——
剧场拾问主题曲 作曲 郭秉真
Singin' in the Rain by Gene Kelly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嘉宾 - 卓桂枝 Doreen Toh - 新加坡剧场演员、影视演员、戏剧教育者
主播 - 伊利 Eelly
和卓老师的对谈是通过钉钉会议录制的,因为设备和网络原因,中间有的地方音质实在欠佳,非常遗憾,也非常抱歉。
卓老师是我的戏剧启蒙老师之一,很多我受用至今的肢体训练最初都是由卓老师教的。从 2013 年认识卓老师,至今十年了,幸运的是我们到现在仍然保持联系,甚至前两年我们还在一个项目中做了同学 ;)
对于我来说,请卓老师作为第一期的嘉宾意义非凡,也是因为这次对谈,让我知道了很多做学生的时候不曾了解的事。感恩。
——10 Qs——
Q. 一开始为什么想做老师,戏剧教育能够给小朋友们带来什么?
Q. 教中学生和小小朋友的区别是什么?
Q. 做老师印象最深刻的瞬间,或者觉得最干不下去的瞬间?
Q. 为什么之前迟迟不进入影视?剧场和影视表演的核心区别在哪里?哪一个更爽?
Q. 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上工作方法的异同?进入角色的方法,建构和创造人物的方法?
Q. 在表演上的追求?最想饰演的角色?
Q. 现在更关注的话题是什么?
Q. 最得意的作品是什么?
Q. 最好的作品是什么样的?在看戏时会关注什么?
Q. 卓老师的三个剧场关键词?
——卓老师的影视作品(可播放)——
《中年情》(Love at Fifty dir. Tan Wei T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ynmRho0r0&ab_channel=OGS
《一万八》(CA$H dir. Tan Wei T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eaxjEnHOtY&ab_channel=OGS
——Footnotes——
初级学院 (Junior College) - 新加坡初中毕业后可以进入的两年制高中,一般以剑桥 A 水准为课纲,少量学校实行国际 IB 系统,新加坡各初院之间邦交复杂,这在体育赛事、文艺活动等各种软硬实力碰撞的场合均有体现,初院结业后也可升入大学;
CCA (Co-Curriculum Activities) - 新加坡的学校社团活动,在中学阶段会计入成绩;
「电力站」- 近代新加坡重要的文化地标;
Grotowski - 格洛托夫斯基;
郭宝崑 - 新加坡戏剧之父,其剧作不仅在新加坡职业剧团常排常新,也是新加坡众多学生剧场人酷爱搬上舞台的对象;当然,作为先驱性的人物,其贡献远不止几个铅字,respect;
国大 (新加坡国立大学), LASALLE (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 NAFA (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 均为新加坡的著名高校,当然,通俗来讲,前者在亚洲世界略有名气一些;
洪艺冰 - 新加坡资深剧场人、导演、演员;
Kampong - (马来语) 乡村,新加坡还有很多该词汇的变形;
刘晓义 - 新加坡的著名文化艺术 figure,在 Eelly 的朋友圈中属于现象级人物;
Meyerhold (梅耶荷德) - 已作古的前苏联著名戏剧人物,据年轻时留存的照片可以看出其人非常帅;
Poly (Polytechnic) - 新加坡初中毕业后可以进入的三年制学校,以培养各方面技术人才为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业闻名,结业后也可升入大学;
TOY肥料厂、实践剧场、戏剧盒 - 都是新加坡著名的剧团;
William Teo - https://www.centre42.sg/archive/profiles/1503/william-teo/;
中正 (Chung Cheng High School Main) - 新加坡中正中学,小有名气的华校,招收中一至中四的少男少女,华语是必修课;
《追寻-白兔记》- TOY肥料厂艺术总监吴文德于今年 (2023) 创作的舞台剧,结合福建戏曲,带入当代新加坡的现实背景。
——Music List——
剧场拾问主题曲 作曲 郭秉真
Thank You For Hearing Me by Sinéad O’Con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