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纵观杜聿明掌戎之途,前后有多番与外国军队打交道的经历。或师夷长技,或互为盟友。世界潮流,浩浩汤汤,碰撞融合,大势所趋,杜聿明受激流缔造,思想先进,举措超前,老谋却少壮,自尊而气盛,在国民党对外的军事交流中,影响力匪浅。
进入40年代,带领第五军创下昆仑关大捷的杜聿明获得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二战的全面爆发也在促成世界打碎重组。1936年在洋人的指导下摸索装甲部队建设的无名小卒杜聿明,1940年已是国军精锐第五军的杜军长。而后赴东南亚考察,中英军事同盟成立,国民党派远征军出国作战,1942年,杜聿明任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兼(代)任前线总指挥。前方是风云际会的国际视野,脚下是积弊难返的战争泥潭,国民党的援缅之战,因不恰当的时机、因混乱的人事体系、因各怀鬼胎的英美盟军、因尸位素餐的指挥官长彻底走成一盘死棋。本期节目要讲述的,是棋盘上与杜聿明既合作又相持的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
事关远征军这段历史,现今互联网存在不少针对杜聿明的片面、扁平的论调,具体的辨伪求证,编译处会考虑出一次这个主题。但本期节目中,电台难以将完整始末道尽,所以如果各位听众朋友有兴趣,可在“节目详情”栏找到我们的同名公众号,移步并阅览相关。
节目内容时间轴:
00:00:54 讨论:杜聿明对罗卓英的态度,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00:09:11 讨论:黄埔系和蒋的关系中有什么问题?
00:14:571942年一路军撤退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要去印度的罗卓英到底面对了什么情况?罗卓英入印的影响
这一段中,主播说罗卓英坐飞机去印度的说辞,只是在某些文章中的表述,并没有确实的依据,其实根据电文和后续的记录来看,罗卓英其实是率领的一路军长官部600余名官兵西进吗,向缅印边境的燕飞尔前进,并没有乘坐飞机独自逃跑,播客中所讲的蒋命令杜聿明多次派人阻止罗卓英赴印,确为事实。
00:22:51 总结:史、罗与杜聿明的冲突,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蒋而发生的,其实对于杜聿明来讲,与史、罗的关系不重要,与蒋的关系才是主要矛盾
-
纵观杜聿明掌戎之途,前后有多番与外国军队打交道的经历。或师夷长技,或互为盟友。世界潮流,浩浩汤汤,碰撞融合,大势所趋,杜聿明受激流缔造,思想先进,举措超前,老谋却少壮,自尊而气盛,在国民党对外的军事交流中,影响力匪浅。
进入40年代,带领第五军创下昆仑关大捷的杜聿明获得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二战的全面爆发也在促成世界打碎重组。1936年在洋人的指导下摸索装甲部队建设的无名小卒杜聿明,1940年已是国军精锐第五军的杜军长。而后赴东南亚考察,中英军事同盟成立,国民党派远征军出国作战,1942年,杜聿明任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兼(代)任前线总指挥。前方是风云际会的国际视野,脚下是积弊难返的战争泥潭,国民党的援缅之战,因不恰当的时机、因混乱的人事体系、因各怀鬼胎的英美盟军、因尸位素餐的指挥官长彻底走成一盘死棋。本期节目要讲述的,是棋盘上与杜聿明既合作又相持的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
事关远征军这段历史,现今互联网存在不少针对杜聿明的片面、扁平的论调,具体的辨伪求证,编译处会考虑出一次这个主题。但本期节目中,电台难以将完整始末道尽,所以如果各位听众朋友有兴趣,可在“节目详情”栏找到我们的同名公众号,移步并阅览相关。
节目内容时间轴:
00:00:15 引入1-2-1:本期节目主人公是——史迪威&罗卓英
00:00:23 介绍史迪威
00:02:24 史迪威和杜聿明对彼此的评价变化
00:05:55 一路军入缅作战之前:杜聿明对于远征作战的期望以及英军对日的绥靖政策
00:10:39 同古战役期间杜聿明与史迪威的争端
同古战役(东吁保卫战):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在戴安澜将军率领下,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孤军死守同古12天(3月18日-29日),抗击日军第55师团及增援部队的猛攻。战役初期,远征军凭借工事和夜袭战术重创日军;后期因英军未按计划掩护侧翼、日军切断补给线,200师陷入重围。最终因援军受阻,奉命突围撤退。此役歼敌5000余人,挫败日军速胜计划,为盟军战略部署赢得时间,被日军称为“缅战以来最艰苦之战”00:22:05 同古会战结束后:罗卓英被任命为远征军一路军司令
罗卓英(1896年3月19日—1961年11月6日),字尤青,号慈威,广东大埔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1938年任武汉警备副总司令、总司令,参加武汉保卫战。1939年调任第19集团军总司令。后调任中国缅甸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6月奉命撤回。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行辕副主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1948年任东南军政副长官。全国大陆解放前夕随蒋介石逃到台湾。此后曾担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职。00:25:57 讨论42年一路军指挥系统的混乱情况以及成因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一步一涟漪,一步一年轮,时间来到1939年,抗日守土进行到战略相持阶段,新的风暴眼正在酝酿。杜聿明升任第五军军长,伺机攫取的目光一刻未曾停歇,徐庭瑶为自己这名得意门生守着指挥主官之位。而部队一线的杜聿明正在施展拳脚,破土的耘获只待淬炼检验。杜聿明与恩师长官的代际传承将在昆仑关大战后圆满落幕。
我们电台节目的第一期到这里也就结束啦,感谢听众朋友四个月以来的守候与支持。主播们也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感想各异的反馈,每一条评论都看得很开心。横跨秋冬的第一期,秋收冬藏,第一次做亭学电台的宝贵经历也势必成为新一轮春生夏长的养分与支撑。《杜聿明与他的长官们》这个专题完结后,编译处将开放选题投票,敬请期待吧。
即将迎来的第二期中,杜聿明的军事生涯完全展开了新局面。疾趋、稳固、上升、起伏,位高,责重,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也自然是我们栏目连载的另一方当事人——杜聿明的长官们。诸位新上司中,有可齐心合力的小诸葛白崇禧、也有杜聿明一生为数不多的死对头史迪威和陈诚、还有跟出风头的杜聿明维持表面和气的熊式辉。换一个角度,从杜聿明同上司的反向合作来看,更有被席卷进杜聿明政治行动的非我派系龙云、副职杜聿明负责前敌指挥时的正职卫立煌刘峙等人。
本节更新综述一期,会将杜聿明和上述人物的关系做一个大略说明,也是第二期正片的先导环节。欢迎来到杜聿明的40年代!
-
徐庭瑶这个名字早在我们第四期节目中已经出现,彼时杜光亭行事不济,相对于同期生而言上升较慢,却在短暂的共事中获得了徐庭瑶的青眼。仕途与命运的飞腾在这一刻埋下了伏笔。
1934年,徐庭瑶受命前往欧美考察军事,同年,国民党辎重兵学校和交通兵学校筹备处合并,成立陆军交辎学校,徐庭瑶兼任教育长。组建中国自己的机械化军队,徐庭瑶的战略眼光开始打量全军上下,他需要一个有热情、强执行力、接受能力优异的少壮派来共同担起创制的重任,和接棒传承的使命。
从后来的视角看杜光亭,诚然我们可以发现他拥有且不止前文所述的过人之处。然而在他人微言轻的当年,面对这样先进而精深的领域,国民党内也不乏留洋归来的人才,杜聿明脱颖而出,被任为战车战术班学员队队长。离家奔赴的愿景随交辎学校开花结果,杜光亭先后长装甲兵团、机械化200师、机械化第5军、又衍生出另外名声响亮的主力部队,千里之途,杜光亭始终同行。徐庭瑶对杜光亭的提携托举,杜光亭对徐庭瑶的辅助事奉,家国之事担扶个人前程,时代如山不掩二人伟岸。伯乐与良驹,青出于蓝胜于蓝,如此美谈也成为我们本期节目的蓝本。
鸿翔鸾起,杜聿明如何借力上青云;润物无声,徐庭瑶又如何影响杜聿明运筹手腕。详情尽在本期节目,试看铁马雄狮风起时。
感谢大家的收听!请大家期待后面的故事!
-
上期节目我们讲到,杜聿明逢遇贵人徐庭瑶,尽管初时两人还未能达成共鸣般的上下级关系,但融洽与真诚贯穿了杜聿明同这位老长官相交的数十载,甚至在徐庭瑶的传记中,拥有相当篇幅关于杜聿明的叙述。
凭力东风,杜聿明行事持重有方,练兵实战皆有成绩,在部队中扎下脚跟。入局的过程具象成一把双刃剑,自古有之代代不绝的弊病还是在任何成型的体系中滋生,明确的层级结构原本应该是上升通道,却被一部分人异化成倾轧的手段;规则和程序原本应该要保证运作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却在某些人手中沦为排挤的由头。这一阶段,杜聿明的上司在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型体制内注入过多个人情感与偏见,且杜聿明尚无力撼动这个逐渐僵化的团体。是诤骨为其所不容,或是才干与同期生的资历使其产生危机感,大化到派系之争乃至历史遗留原因造成的地域歧视。总之,柳暗花明的坦途又障碍横生,杜聿明在这个时期面临的是有功不奖、明升暗降等重重瓶颈。
关麟征因其公私不分的恶意,堪称杜聿明历任领导中最难缠的一位,甚至杜聿明自己的势力队伍中,数位主要将领都曾经受关麟征趋同封建之带兵作风的压迫。所以,杜聿明陷在关麟征处如何破局,一如杜聿明过往一次次化险为夷,诀窍都在电光石火间,杜聿明擅长捕捉一闪而过的机会,变现资源助推逆境为顺境。在关麟征麾下,杜聿明能够保持正直本性,不卑不亢,暗中积累提升自我,更能在后期扶摇直上齐平老上司地位后,仍旧对关麟征以礼相待。这段低谷,也是杜聿明终生的微缩写照,是杜长官人格魅力的纵览。
本期节目时长翻倍,主播尝勉思力,解构杜聿明这场人事纠葛。
00:37 第一部分 25师的构成和成立经过以及关杜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背景
02:54 第二部分 关麟征打压杜聿明的具体案例
03:39 案例一:杜聿明被明升暗降:担任25师的副师长
04:55 案例二:杜聿明担任副师长时期的日常生态
07:00 案例三:长城抗战时期,杜聿明作为代理师长指挥古北口抗战,战后却没有任何军功
讨论:为什么杜聿明和关麟征的关系会如此恶劣?
09:21 话题1:杜聿明什么时候有了离开关麟征领导的想法?
11:38 话题2:杜聿明不满于关麟征的拉踩行为
13:38 话题3:关麟征那糟糕的人际关系
13:58 案例一:关麟征怒骂郑洞国导致郑洞国不接电话事件
18:00 案例二:关麟征和戴安澜的一个冲突
22:32 案例三:关麟征当众大骂陈诚导致陈诚胃出血住院事件
26:24 第三部分 关麟征和杜聿明之间到底为什么如此恶劣?为什么关麟征会针对杜聿明?
27:00 讨论(1):刻板印象论——陕北和关中的固有矛盾
28:28 讨论(2):两个人的观念逻辑不一样:封建主公vs企业高管(?)
32:13 讨论(3):一个巴掌拍不响!杜聿明的存在就是一种威胁(?)
33:50 案例一:长城抗战中,杜聿明当着东北军的面反对关麟征的要求
37:31 案例二:早年中央军侵占霍邱县的战斗中,杜聿明抢了关麟征的风头
40:52 讨论(4):杜聿明本身可能就与关麟征存在竞争关系
46:03 讨论(5):1945年,关杜两人battle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职务
47:28 讨论(6):师建立初期,关杜两个人的争端可能包含了上层的斗法,但是这个时期两个人没有真撕破脸。
53:18 第四部分 作为下属,杜聿明从关麟征这里继承到了什么
53:49 结论1:两个人都性格强势
54:38 结论2:改变投掷手榴弹的方法
56:17 结论3:杜聿明后来也在搞明升暗降的操作,关麟征没有杀死杜聿明的操作最终杀到了邱清泉
61:01 第五部分 这是杜聿明第一次和上司互掐斗法
感谢大家的收听!
本期节目包含了播主的个人臆测和观点,也有很多玩笑调侃,仅是一家之言,讲出来搏大家一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
前三期节目中,我们借由第三方和“杜长官的长官们”的视角,将杜聿明平和却不失波折迭生的青少年历程梳理了一遍。这样乍听不相干的关联,却真实地发生在杜聿明身上。他从地瘠民贫的陕北小资地主家庭走出,去往动荡而富于机遇的南方;受长辈指派的传统管家者转变为当时具备一定先进性的军队兵生、士官。以维护既有利益为目标的先行锻炼是救国安民军旅生涯的起点,当革命思潮已经漫上硷畔,杜聿明完成了这轮再造更替,却似乎无法彻底融入一支新生的党军,每次调试变迁落到杜聿明身上都是当头一击。迎风逆风,销铄委伏。
20世纪20年代的尾端,对于杜聿明来说是一个浓墨般的节点,往后是困顿难为的有志青年,往前是遇知己明主的青云之士。骨子里的严明和几年来经事后的稳重调和成了笃慎专诚,成为杜聿明终生的行事准则,也助他摆脱眼前的失序逐渐步入正轨。先受张治中提携,杜聿明在部队中的任免终于稳定下来,此时杜聿明不过二十四五岁,一阵来自皖乡的东风向他吹回了蹉跎的年华,风中有属于江南的饱满水汽,却在杜聿明身上激荡出留名近代历史的火燎。
至此,我们的主题节目将会随着杜聿明的新征程而别开生面,本期请看名为长官实作良师,杜聿明与他的一大伯乐——徐庭瑶。
01:02介绍徐庭瑶在第四师基本情况以及杜聿明的工作情况
02:30讨论杜聿明面对长官的特点:工作上比较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尽量不选择站队
03:38漫无边际的小发散:
1、杜聿明到底是不是“老好人”
2、为什么杜聿明会好面子——“服蒋役”09:59
12:36总结:杜聿明面对具体领导的时候,他会做一个技术型官僚
感谢大家的收听!
下一期将会给大家带来一小时长篇,仔细盘一盘杜聿明与关麟征的关系!欢迎大家收听!
本期节目包含了播主的个人臆测和观点,也有很多玩笑调侃,仅是一家之言,讲出来搏大家一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
上期节目尾声,我们的讲述随着杜聿明的脚步停在了江城武汉。
时也命也,身处又一个变局的漩涡与风眼,杜聿明再度受到冲击。著脚不牢,未为坦道,然而杜聿明总是能为自己打开一条出路的。可以说三次牢狱之灾也三次越狱,杜聿明称得上一个幸运儿,却绕不开他自身的功劳。杜聿明会以旺盛的行动力展现出他的坚锐不挠,无论青涩、盛年、垂暮,内强于心,外刚于行,这种品质伴随他跌宕的一生。
不人道的说,如果不是杜聿明早期如此坎坷的经历,我们播客这版选题的素材丰富度可能会大打折扣。在同窗们各自有所作为时,杜聿明尚辗转于不同麾旗之下,始终没有真正一展拳脚的机会。前两期论述的少年管家、后勤及宣传队工作都算是杜聿明的牛刀小试,也有他扎进地主军阀之流的明珠暗投,总之无奈蹉跎。但若我们以一种旁观全局的视角看待杜聿明的行止事业,何尝不是一句“凡事发生皆利于我”。所以,当我们谈谈杜聿明时,我们在说什么呢,我们能看到什么,是横跨七十载时事对一个人的试炼,是他的成败得失,是杜聿明的魅力与独到之处。
本期节目中,我们将领略杜聿明云浮仕进的第一程,这里有挈领杜聿明步上正轨的第一位“奶妈”:张治中。
00:06 回应上一期评论区
04:31杜聿明1927~1939年职级变化综述
08:12回归革命军后的第一份工作
08:12面试邓演达失败:被爱豆嫌弃的职场开端 10:37面试张治中成功:被黄埔生闲散学生再就业办公室主任认可,担任学兵团连长 12:15杜家主公:关于养门徒,培养个人势力16:32在这里提到了起义将领韩梅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韩梅村的生平:
韩梅村(1901年——1996年),字雪庵,湖南省华容县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生。1933年3月,韩梅村率部随师长关麟征、73旅旅长杜聿明参加了长城抗战,在古北口一带阻击由西义一率领的日军第八师团的进攻。1941年同师长覃异之一起,在岳阳新墙河战场奋勇迎击日寇第11军稻叶四郎第6师团的进攻,最后协助部队取得了第一次长沙抗战的胜利,战斗结束后离开军队,常住广西桂林。1944年,桂林沦陷,杜聿明邀请韩梅村赴昆明担任第五集团军少将高参,负责干部教育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杜聿明北上,接收东北,被老上级杜聿明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部直属机关少将指挥官、阜新市市长、东北保安第三支队司令官 。1947年凌源举行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获二级解放勋章。 先后任东北人民解放军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6师师长 ,第四野战军48军161师师长,并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后任江西省浮梁军分区司令员、江西省农垦厅副厅长、江西省政协常委。18:11杜聿明在宁汉分流的过程中,被左派人士送入监狱。
19:05杜聿明进监狱的原因
23:40 南下失业后再就业
23:40杜聿明越狱成功,从武汉逃到南京,再被张治中安排工作,担任黄埔军校校阅委员会中校委员
24:58阶段性总结:杜聿明没怎么打仗但是官儿升的很快——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他
26:26开头回收:何应钦逼迫蒋介石下野导致杜聿明失业!
30:50失业黄埔生再就业:陆军学校第四中队中(fu)队(dao)长(yuan)
33:09阶段性总结:杜聿明有点命硬克领导
33:44 下期引入:简单介绍一下徐庭瑶
感谢大家的收听!
下一期内容将会进入杜聿明人生中重要的发展期,我们也会接触到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伯乐:徐庭瑶。
本期节目包含了播主的个人臆测和观点,也有很多玩笑调侃,仅是一家之言,讲出来搏大家一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
上期节目中,传统地主阶级出身的杜聿明年纪轻轻就被赋予了一种雇佣关系,这来自他的父亲,杜聿明得到的报酬是将来军队职务上加以运用的宝贵经验。数年后他如愿成为一名学生兵,自身的实践与省悟,军校同学的带领和启发,杜聿明的姿态愈发娴熟。
而我们本期的节目就要从杜聿明这份在同期生手下的宣传队工作讲起。欣慨交心也并肩作战,志不同道难合,唯有一份共同的革命救国的念力永存心间。当杜聿明为了心中隐晦深微的主义跋涉华北川陆时,政党军阀、内忧外患、暴乱战争,甚嚣尘上地填满了一寸寸国土。时代大观瞬息万变,早已将他推向立于洪流中的高台。
一、开端:奉命北上
00:19 梦开始的地方:淡水城攻坚后,身患疥疮,回广东医治,痊愈后,国民党党代表廖仲恺先生派杜聿明和杜聿昌、杜聿鑫及杨启春北上,前往开封帮胡景翼办军官学校,杜光亭在个人采访中,并没有提及他生病一事,只是说他是在政治研究班毕业后,才被廖仲恺派去前往国民二军工作。
二、北上的过程
01:03 北上第一站:面见孙中山,胡景翼的突然去世改变了杜聿明的命运
02:15 背景扩展:为什么会有黄埔生北上办军校这个事情?为什么是杜聿明他们在和胡接触?
07:53 有一个叫姓杜的大少爷决定回家,回家之后却忽然觉醒了军阀的血脉
三、陕北军阀高桂滋和杜大少爷的荒唐岁月
16:15 新任务get:守陵,但是荒唐
18:05 顿悟!!不能再继续了!!意识到自己登徒子行径多么离谱,痛定思痛,怒而南下
20:22 高桂滋和杜家的缘分:只有高桂滋受伤的世界诞生了
四、即兴讨论:这一段时期的经历对杜聿明的影响
21:45 阶段性总结:杜聿明走上社会的初体验,一个被家里保护得很好的善良的少爷走向了世界
25:28 在此之前,杜聿明可能对三民主义的认知不深,只是认为强军可以救国,但是这几年在军阀部队中的蹉跎,见识了世界,让杜光亭坚定了要追随“主义”的心
29:50 这是杜聿明作为相对“底层小人物”体验了世界,更直接地面对了当时的家国罹难和民间疾苦,最后才确立救国救世的责任感
34:17 一个不成熟的观点,不太好总结(流泪)
这一期我们停在了杜聿明痛定思痛决心,南下返回革命军的时间点。
南下的旅程并不顺利,他甚至在南京被孙传芳的部队抓获,再次蹲了监狱,但是好在这时候杜聿明南下决心坚定,最终找到机会,成功越狱,到达武汉。
在这之后杜聿明将会在哪些长官手底下做事,又要发生什么故事呢?
让我们下一期继续!
感谢朋友们的收听!
本期节目包含了播主的个人臆测和观点,仅是一家之言,讲出来搏大家一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
“最听话的学生”?“愚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真的吗?
Let's 看看都有谁当过杜聿明的长官呢?他们的关系又是怎么变化的,这些关系又给杜聿明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大多数人在讨论黄埔系的时候总是用上面这些话将所有人一棒子打死,但是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我们认为,剖析这个变化的过程,或许比直接玩梗更有趣!
希望我们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故事!
一、电台介绍:关于“亭学 00:00
(一)叠甲01:02
1、非科普,可能出现常识性错误,如果发现会立刻更正;
2、博客内容仅表达个人观点;
3、尊重历史,尊重每一个创造历史的人
(二) 未来播客内容选题 02:35
影视形象,人际关系,具体战役
二、 第一期话题引出:杜聿明和他的“老板”03:02
(一)简单介绍杜聿明的生平05:16
(二)介绍选题原因
1、和打工人朋友聊天有感而发;06:18
2、剑走偏锋,试图从新的角度来梳理人物生平故事;08:09
3、重点:拒绝互联网烂梗流传,反对那些说杜聿明是“最听话的学生”“愚忠”的论调,试图反对这样的刻板印象。11:17
(三)介绍话题阐发的框架 12:37
1、1924~1939年 13:00
2、1939~1949年 14:12
3、专题:常凯申和杜聿明的关系(about 具体的大爹和抽象的大爹)15:09
三、正式内容 21:38
杜聿明的童年和在黄埔军校读书的故事
22:05 关于杜聿明平生第一个老板是他爹这件事儿
24:07 关于杜聿明在黄埔的那些事儿
这是讨论杜聿明第一期的第一集,停在了杜聿明即将离开广州,踏上新旅途之前!
后续内容还在加紧制作中!请大家持续关注!
欢迎多多评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