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大部分業務員只看到 #客戶現在的價值,沒看到 #客戶的終身價值 ,否則他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就會不一樣。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品牌忠誠
    #終身價值
    #客戶終身價值
    #CLV
    #保險行銷第三週課程

  • 《你提供的是“服務”還是“勞務”?》
    今天備課時,看到當年上課寫的一句話,依然超級有感。
    「勞務」容易被取代
    「服務」相對不容易
    但面對chatGPT等AI的發展
    你提供的服務有與時俱進嗎?
    #保險行銷
    #服務與勞務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透天厝的陷阱!
    這是中南部的朋友最常踩到的雷!
    日前有學生詢問透天厝火險問題,為了解說方便,我略微修改問題如下:
    提問:「透天厝的一樓是自助餐,二樓以上是住家,一樓保商業火險,二樓以上保住宅火險,如果發生火災可否理賠?」
    這是許多透天厝會發生的情形,如果是同一個門牌,樓梯在屋內的透天厝,一樓無論是自己營業,或出租給別人營業,#整棟 都要投保 #商業火災保險,否則不會理賠。
    找一個稍微久一點的新聞給大家參考:《房子租人賣早餐燒毀!控保火險竟不理賠》【新聞貼在留言】
    上述新聞事件就是我所說的情形,至於保戶可不可以或有沒有跟業務員求償呢?我認為可以,但我沒找到後續的判決。
    在《住宅火災保險參考條款》中明文約定「建築物:指定著於土地作為 #住宅使用 之 #獨棟式建築物 或 #整棟建築物中之一層或一間。」且在第25條不保之建築物中約定如下:
    「本保險契約所承保之 #建築物 須 #作為住宅使用,凡 #全部 或 #一部分 供辦公、加工、製造或 #營業用 之建築物,不在本保險承保範圍以內。本公司對其發生之損失,#不負賠償責任。」
    條款寫的很清楚、法院見解也沒有懸念,所以,大家自己務必要注意。
    摘錄法院判決如下:
    『原告主張之事實,雖據其提出保險契約、火災照片等為證。惟查:依系爭保險契約條款第三條明定:「建築物:指定著於土地作為住宅使用之獨棟式建築物……。」第二十五條:「本保險契約所承保之建築物須作為住宅使用,凡全部或一部分供辦公、加工、製作或營業用之建築物,不在本保險承保範圍。本公司對其發生的損失,不負賠償責任。」而系爭房屋為 #三層樓透天獨棟建築物,#一樓部分由原告作為營業使用,此為兩造所不爭執。則揆諸上述之保險條款,系爭房屋既已一部供營業之用,而非全部作為住宅使用,即 #非作為住宅使用之獨棟式建築物,自 #不得為系爭保險契約之標的物,縱其發生火災,亦非系爭保險契約承保範圍,被告不負賠償之責,無待多言。故原告之主張顯有違保險契約之約定,應以被告之抗辯為可採。』
    詢問的學生表示,產險公司窗口說可以一樓投保商業火險就好了,二樓以上另外投保住宅火險,他們都是這樣做的。但是這絕對會有問題,除非是一層一個門牌、樓梯在外的公寓式建築,否則傳統透天厝是不能這樣投保的。
    那如果一樓買商火,二樓以上買住宅火災地震基本保險,地震全倒呢?會不會賠?

    【#火災保險 #免費課程影片 我貼在留言處】
    #從新聞看保險
    #住宅火災保險
    #商業火災保險
    #透天厝

  • 今天上午從四面八方的 #牙醫 客戶湧入一樣的訊息
    ,原本一個、一個在回覆,後來實在來不及
    ,所以乾脆來寫一篇文章,等一下也可以轉貼。
    個案的情形是牙醫師在診所在進行
    #舒眠療法
    時,發生了患者感染肺炎的狀況,進而產生的
    #醫療糾紛

    雖然醫師認為患者感染肺炎跟治療並沒有關係,但是還是申請了醫責險的出險,然而保險公司說,因為沒有附加舒眠療法的條款,所以不能啟動理賠。
    話說跟這家保險公司往來醫責險,我的經驗都不是太OK
    ,什麼理由都有,我已經領教過了。
    所以我立刻去找了市面上,結果的確也只有這家公司有相關的條款,再看了一下條款的內容,其實並不是很OK
    ,就算這個個案有加這個條款,依照這家公司的條款,也應該不會賠。
    反倒是原本沒有加的狀況下,我認為無論是麻醉醫師、或者牙醫師的醫責險保險公司都必須出來處理,當然最後很難理賠的原因,是因為
    #醫生根本沒有責任
    ,而不是
    #不在承保範圍內
    ,這是不一樣的事情。
    大家在詢問的這個 #附加條款內容 節錄如下:
    第二條 用詞定義
    本附加條款用詞定義如下:
    一、麻醉科醫師:經醫師考試及格並依本法領有麻醉科專科醫師證書者。
    二、舒眠麻醉:由麻醉科醫師全程在場情況下,控制鎮靜藥物的濃度、控制輸液幫浦給予適當的藥物劑量,經靜脈注射注入患者體內,讓患者在放鬆、鎮靜的狀態下完成治療。
    三、#直接造成患者體傷或死亡:於 #舒眠麻醉 情況下之 #牙醫業務行為,與患者 #體傷或死亡 間 #有直接因果關係。
    ----
    #保障範圍「直接造成患者體傷或死亡」
    如果「直接死亡」,麻醉科醫師的醫責會出險,因為通常不是牙科造成。
    如果「受傷」通常是牙科,牙科醫責應該要啟動。
    個案是肺炎…..是生病,而且很難證明因果關係。
    但是,這件醫療糾紛無法出險,其實不是保險的問題,是 #保險從業人員的問題。
    我的經驗,大部分的醫師或診所是找壽險公司或者是做壽險的業務員,請他們順便幫診所做醫責險的規劃,這幾年的經驗下來,以壽險為主的業務員,在產險上面的專業知識相對較薄弱,所以有時候遇到產險公司錯誤或者無理的說法,沒有能力抵抗。
    大部分的人在買保險時,挑都是 #商品,可是要看醫生的時候,選的都是 #醫生 不是 #藥品,好的醫生,自然會幫你開正確的處方箋、找到對的藥品,至於這個藥是哪個藥廠,其實比較次要。
    好的保險業務員或經紀人才是重點,找到對的保險輔助人,自然會幫你做出正確的規劃,你只要相信他的專業就好。
    不要一直拿網路上的資訊來比較或質疑,相信大部分的醫師在看診的時候,應該也很討厭遇到患者一直說「網路上說什麼病不是應該吃什麼藥嗎?」
    前述的個案診所,可以試試 #醫療機構責任險 出險,您們應該有投保才對。
    突然覺得我好像可以工商服務一下我的產險課程,3/31跟4/11的責任險課程,剛好就會談到醫師責任險與醫療機關責任險,但已經額滿
    ,最近沒再另外開課了

  • 「注意唷~你要記得呼吸唷!」
    講師在課堂講到這句話時,我心裡震了一下。
    上週我們公會舉辦了兩天的在職訓練,第一天上午四小時的課程,主題是關於「保險犯罪防治」,下午則是「保險犯罪調查」。
    上午的講師,從全球「反貪腐」一路談到金融環境的「永續發展」,還談論了「倫理道德」。
    在談全球都開始推動「金融永續發展的作為與綱要」時,講師說了上面那句話「注意唷~你要記得呼吸唷!」,然後問我們「你們會這樣跟別人說嗎?」
    不會!當然不會!因為沒有人會忘記呼吸啊!
    所以,當全世界都開始不斷倡導「金融永續發展」的重要性,甚至列出明確的遵循綱要,是不是代表「有什麼東西」不見了?所以要特別提醒?
    認識我久一點的人,應該知道我對於法令遵循、不當招攬、保險犯罪等議題十分重視,除了舉辦相關的課程、寫文章、錄影片,就是希望大家可以重視這個議題,我突然發現,為什麼我要一直講呢?是不是「有什麼東西」不見了?
    記得剛做保險時,所謂的要保書只是一張A4紙而已,一個要保人簽名欄位、一個被保險人簽名以及一個業務員簽名欄位。
    現在呢?一本本的要保「書」,不斷增加的聲明書、報告書、告知書與確認書,加上無數的簽名,結果呢?消費者權益有受到更好的保護嗎?並沒有。
    為什麼要簽這麼多名字?是不是「有什麼東西」不見了呢?
    你去餐廳吃午餐時,會跟服務生說「你等等給我的餐點,確定有煮熟吧?食材沒過期吧?」,又或者是店員會跟你說「你吃完會付錢吧?」大部分的人應該都不會這樣做,那是一種信任。
    所以,當有一些店家,發生過幾次客人沒結帳就離開的情形後,店家可能就會在送上餐點時要求「先結帳」,因為「信任」不見了。
    我們的保險業,有沒有什麼「不見了」?!
    為什麼保險公司核保這麼嚴?為什麼理賠這麼刁難?為什麼客戶這麼不信任保險?
    為什麼我要在這邊寫這篇文章?
    第一天的課程結束,我看著公會的工作人員協助台大校方人員整理階梯教室時,地上大概有七、八處的明顯垃圾,如同電影散場時一樣。
    其中一位工作人員說「講了一上午的倫理道德,似乎也沒什麼用,因為有些人的道德值已經到頂了。」
    第二天我特別注意了一下,在每一節下課都在走道走動,果然地上開始有人掉(丟)了垃圾或紙屑,當事人也許有意無意、知情或不知情,旁邊的人有人撿起、有人視若無睹。
    我需要去提醒他嗎?我心裡在想。
    「我是來上課的,你管我這麼多?」我如果做了,他們心裡可能這樣想吧。
    第二天結束,工作人員依然清理著環境。
    一邊清理,大家又開起「道德值」達到上限的玩笑,講著如同電玩角色般,每個角色的能力值屬性不同,有些角色的「道德值」設定原本就很低的笑話。
    換個場景,來到坊間英文補習班的教室。
    中小學生下課後,三三兩兩的來到補習班準備補習英文,幾個國小學生打打鬧鬧甚至罵起三字經,吵到旁邊正在準備考試的國中生。
    老師說「同學們,安靜一點,你們吵到其他人了!而且,怎麼可以罵三字經!」,同學們摸摸鼻子靜下來,窸窸窣窣的碎念著「管那麼多?罵三字經又怎麼樣了?我們英文成績超好!」
    身為一個英文補習班老師,把英文教好就好了嗎?需要管到小朋友的生活常規嗎?小朋友會聽嗎?是不是多此一舉?
    再回到我自己的課堂。
    課堂學員們都是來學習保險及相關的專業,身為一個老師,除了教授保險的專業,當看到一些不妥當的言行舉止,我需不需要提醒他們呢?他們想聽嗎?他們會聽嗎?我會不會交淺言深、多此一舉呢?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但「講師」跟「老師」,一樣嗎?
    「專業知識教授」與「道德價值建立」,我認為後者難多了。
    雖然在我公司內部非常注重專業的學習,但伙伴們也都知道我花更多的心力在道德價值觀的建立。
    很難嗎?說起來也沒什麼,其實只有一句話。
    『多幫別人想一想』
    如果你用心幫別人想
    每個明天都會充滿希望
    把所有封閉和冷漠的心擺在一旁
    和我們一起歡唱
    多幫別人想一想~
    這句話,要做到透徹,還真不容易,我也還在學習中。
    大家一起為保險業的永續發展環境努力,試著多幫別人想一想。
    對,沒錯,我說的是「大家」。
    我為什麼要一直說?
    是不是「有什麼東西」不見了?

  • 《施工造成鄰屋倒塌,工程保險會不會理賠?》
    晚餐時,看到一個因為 #施工不當,造成鄰屋 #百年老宅倒塌 的新聞,一人死亡。(新聞貼在留言處)
    教學養成的習慣,常常要準備一些新聞事件及案例,這樣在解釋保險條款時搭配新聞事件,同學印象可以更深刻,也更容易理解。
    搜尋到新聞連結、找到相關影片,正在存檔的時候,剛好一位同學發了 #工程險條款 過來,瞄了一眼就回傳了新聞影片截圖,果然被我猜中了

    這位同學就是要詢問這個新聞事件的相關保險規劃應該怎麼做。
    附上一張今年初承做的
    #工程保險要保書
    來說明,狀況跟這個新聞事件有點像。
    這兩個個案看起來都是 #老屋改建,在這種透天厝或老屋改建的狀況,如果前後左右有相鄰的房子,建議要幫客戶加保第三人建築物龜裂、倒塌責任險附加保險。
    如果單純投保 #營造綜合保險,#鄰屋龜裂跟倒塌 是在 #除外不保 的事項中,並不會理賠。
    工程保險另外一個重點是在多如牛毛的各種附加險及附加條款,許多時候附加條款的名字跟大家想的內容根本不一樣,甚至是相反的。
    例如,加保了「#竊盜損失附加條款」,一般的小型室內裝修工程通常就 #賠不到竊盜 了!
    -----
    【條款節錄】如下:
    加保竊盜損失附加條款(以下簡稱本附加條款),於本附加條款有效期間內,#被保險人遵守下列約定 為本公司對竊盜所致毀損滅失 #負責賠償之先決條件:
    1.工程材料、半成品組件及設備集中置存設有安全圍籬之處所,整捲之電纜、電線及尚未裝設之衛浴設備、五金器材、機械或電子設備等,應置放於 #加鎖之倉庫/房間,並 #派專人管理。
    2.#派員駐守並經常巡視儲存處所,保留 #巡場紀錄。
    3.遇有竊盜損失應即通知治安機關,取得載有失竊清單之報案證明文件,並立即提供本公司施工日報表、失竊物進貨證明文件、相關資料及發票。
    ------
    一般住宅裝修工程,是不是很難理賠呢?
    再舉例:
    加保「#消防附加條款」,一般小型的室內裝修工程,通常 #火災就不會賠 了!
    -------
    【條款節錄】如下:
    要保人於投保本公司營造綜合保險(以下簡稱主保險契約)後,投保本「消防附加條款」 (以下簡稱本附加條款),於本附加條款有效期間內, #被保險人應確實執行下列安全措施,否則本公司對於直接或間接因火災或爆炸所致之任何毀損滅失 #不負賠償責任:
    一、施工處所應配合工程進度設置有效之消防設備,且各層樓地板面積每二百平方公尺(含未滿)至少應設置一具滅火器,固定放置於取用方便之明顯處所,並應定期檢測,以保持堪用狀態。 被保險人應指派適當數量之施工人員 #接受操作前項消防設備之完整訓練,並有適當數量人員可隨時擔任消防工作。
    三、#廢棄物應定期清理;從事室內裝修之樓層,#每日收工前應將可燃性廢棄物清除。
    四、從事任何產生火花或熱量之工作,#應採事先書面核准,未取得書面核准前不得進行。 前項所稱工作 #包括但不限於:
    (一)研磨、切割、熔接或焊接。
    (二)使用噴燈或氣炬。
    (三)熱瀝青之施工。
    上述工作之作業現場至少須指派曾受消防訓練人員一名,#配備滅火設備監視應變,並於工作結束後立即對作業區域進行檢查。
    ------
    是不是也很多限制啊!
    但是許多朋友在投保或規劃工程保險時,基本上無法去了解到這麼細節的條款內容,這是要特別注意的。
    #從新聞看保險
    #工程險
    #鄰屋倒塌

  • 考榜首,需要的是《運氣》!
    昨天晚上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後來發現,原來是跟《鴿糞》比較有關。
    昨天晚上,小朋友在看每週日更新的《藍色監獄》動畫,昨天是第23集,這是我會跟著看的動畫,帶給我許多思考,昨天剛好提到《運氣》與《鴿糞》的關係。
    剛好昨天白天考照班上課的時候,特別邀請幾位優秀的學長姐跟同學分享怎麼準備考試,大家準備的方式不盡相同,希望同學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但也有人提到了考試的《運氣》。
    分享者有榜首、有榜眼、有選擇題超高分但申論題很低分的人,有人現場分享、有人錄影播出。
    其中一位分享者,連續兩年保經、保代四張證照,兩張是榜首、一張是榜眼。
    她分享時,就提到考榜首,是「運氣好」。
    我這幾年一直也這樣認為。
    但昨天的「藍色監獄」,把《運氣》這件事說明的非常清楚,有興趣的人可以追一下這齣動畫。(以下有雷,不喜勿入)
    --------
    昨天第23集提到,大家可能都有過不小心被鴿糞或鳥大便滴到身上的經驗,會覺得是自己《運氣》不好!
    但是抬頭看一下,你所在的地方,頭上有電線、站著一排鴿子,再往下看,地上都是鳥大便,你站在這樣的位置,還能怪你被鳥屎滴到,是運氣不好嗎?
    倒過來說,昨天播出的一個關鍵射門,如果不是這個球員做好萬全的準備、在極不可能贏的狀況下,仍然衝到了一個可以射門位置 (其他幾位球員認為應該已經輸定了,就沒有往球門跑,而是待在原地不動),這個球員就不會因為球「碰巧」彈到他前面、讓可以踢進關鍵的射門,贏得比賽。
    他也許需要一點點巧合跟運氣,但是,有沒有想盡辦法把自己放在「當運氣來臨時」就可以得分的位置,是他做的事情。
    最後那球,有可能「碰巧」彈到任何一個位置,如果他站的位置是無法射門的死角,就算球「碰巧」彈到他前面,他也不能射門得分。
    我們平常的工作,是不是總是想盡辦法把自己放在最容易射門得分、準備好的位置呢?當運氣來的時候、碰巧發生了,就可以得分呢?
    很多時候,《運氣》與《巧合》不斷從我們身邊溜走,我們根本無感吧?!
    我相信這些考榜首、榜眼的同學,一定看過大量的書,把老師上課教的、上課提到的各種的書籍、可能的考試範圍,都盡可能做好準備了!
    讓自己處在最容易射門得分的位置,當考試的時候,運氣來了,《碰巧》出的題目在他讀過的範圍,他當然就可以寫得很好!
    但是,你為了考試準備的範圍有多廣、讀了多少的書、多少花的時間,你做了多少的準備,讓運氣來的時候,你可以剛好成為榜首呢?!
    你有沒有總是「想盡辦法」把自己擺在最容易得分的位置呢?在準備考試、在工作、在人生上?!當運氣來臨時,是得分?還是不知不覺?
    有人說,越努力的人,越幸運。
    是一樣的道理吧!
    #藍色監獄
    #運氣
    #鴿糞
    #榜首
    #國家考試
    #人生險精
    #保險老爹
    #保險浠思維
    #保險小當家

  • 同校校車對撞、車險賠不賠?
    前兩天在吃飯的時候,看到某間學校兩台校車對撞的新聞,老婆大人立刻說:「我知道!這個車險不會賠!」(新聞貼在留言)
    她接著說,這跟前幾天有人問你「兩台警車車禍」的情形一樣,因為是 #同一個法人,所以不會賠。(這個新聞也貼在留言)
    我心裡想,未免也太專業了吧!
    ---------
    但是,事情不是憨人所想那麼簡單!

    第一、要看你講的車險,是
    #車體險
    、#第三人責任險 還是 #強制險?
    #強制險 當然沒有問題,會賠校車上學生受傷的部份。
    如果是 #第三人責任險,雖然在 #不保事項 有明文除外『被保險人、使用或管理被保險汽車之人、駕駛被保險汽車之人、被保險人或駕駛人之家長、家屬及其執行職務中之受僱人《所有、使用、租用、保管或管理之財物》受有損害所致之賠償責任』。
    簡單的說,車子撞到【被保險人自己的財產】所致的賠償責任是除外不保的。
    但更上位的概念是,同一法人的不同車輛,根本不在第三人責任險的承保範圍,因為不是第三人的車輛。
    而同一分局的兩台警車追撞事故,在討論的是第三人責任險,所以不會賠。
    而 #車體險 則沒有類似的約定,所以車體險正常是會賠的,至於賠完能否代位?又是另一件事了。
    保險法53條第2項規定,第三人為被保險人的受僱人,保險公司是不能代位的。(除非故意行為)
    第二、要確定同校的校車,是否也是同一家客運業者,有可能不是。
    這個校車案例,因為兩台校車 #分屬不同路線,是不同的運輸業者的車,基本上就像一般的交通事故一樣,所以如果有第三人責任險其實是會賠的!

    #從新聞看保險
    #校車對撞
    #警車車禍
    #車險
    #汽車保險
    #李來居保險經紀人

  • 學員詢問,#電梯夾死人,#電梯責任險 會不會賠呢?
    這則新聞是電梯故障夾死人的意外事故,產險課程的學員詢問電梯責任險是否會理賠?(新聞貼在留言處)
    首先,這個新聞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地方,一到六樓是同一個屋主,而電梯是 #違法 私自設置 的,電梯有定時保養,二月剛剛保養過。
    #私設電梯,會不會影響保險理賠?
    廠商保養,若有過失,有保險可賠?
    我們分三部分來看這個事件與保險的關係:
    第一、「#公共意外責任保險電梯責任附加條款」的承保範圍與除外責任:
    前述附加條款 #承保範圍 為:
    『被保險人於本附加條款有效期間內,因所有、使用、管理「經營業務處所之電梯」,發生意外事故致第三人體傷、死亡或財物損害,依法應由被保險人負賠償責任而受賠償請求時,本公司就超過自負額部分之損失,於保險金額範圍內依約定對被保險人負賠償之責。』
    #除外責任 為:
    『一、因電梯發生損壞或故障未經修復或經政府主管機關命令停止使用而仍繼續使用發生之賠償責任。 二、因裝載重量或乘坐人數超過該電梯之負荷量所發生之賠償責任。』
    電梯責任附加條款雖然並沒有提到 #私設電梯 會被除外,但因為是附加在 #公共意外責任險 的附加條款, 所以承保範圍有明確提到,要被保險人對第三人的賠償責任,才在承保範圍內,本案 #並非是第三人傷亡,而是老闆娘(同時也是屋主)。
    第二、如果是投保單獨的「#電梯意外責任保險」呢?承保範圍及除外責任又是如何?
    #承保範圍:
    被保險人因所有、使用或管理被保險電梯在保險期間內發生意外事故,致乘坐或出入被保險電梯之人體傷或財物受有損失,依法應負賠償責任,而受賠償請求時,本公司依本保險契約之約定對被保險人負賠償之責。
    但前項所稱乘坐或出入被保險電梯之人,#不包括 #被保險人 或 #操作人員 在內。
    所以,一樣不會理賠。
    但在 #除外責任 有一點跟前述條款不同的地方要注意,『被保險人 #未依「建築物昇降設備設置及檢查管理辦法」委請專業廠商進行維護保養及安全檢查所致之損失。』
    假設有在承保範圍內的事故發生,而被保險人 #未依規定維護保養電梯,一樣是不會理賠的。
    第三、如果廠商 #維護保養有過失,又怎麼辦?
    假設是廠商的過失,是否有責任險可以理賠呢?有的,依照目前升降設備管理相關辦法的規定,廠商 #必須投保 一定額度以上的責任保險,專業廠商依規定投保意外責任保險之最低保險金額如下:
    每一個人身體傷亡:新臺幣三百萬元。
    每一事故身體傷亡:新臺幣三千萬元。
    每一事故財產損失:新臺幣二百萬元。
    保險期間總保險金額:新臺幣六千四百萬元。
    但本案是違法私設電梯,所以極有可能也沒有前述的保險,通常依法設置電梯、取得許可証的電梯才會依法投保,大家也可以在政府的網站上查詢自己的辦公室、住家電梯,是否合規(圖二:是我公司大樓電梯的查詢結果),有社區名稱或大樓名稱都可以查,#查詢網址 如下:
    https://cpabm.cpami.gov.tw/wwwpakMgr/preQueryformAction.do
    合格的電梯,大家如果有注意到,應該都會有使用許可證。(圖三:我剛剛坐電梯拍的使用許可證)
    根據以上三點,這個新聞事件中的電梯,因為不是合法設置,沒有許可証,初步看來應該沒有任何的保險可以理賠。
    #從新聞看保險
    #電梯責任險
    #私設電梯
    #公共意外責任險

  • 來談一下今天的新聞,美國預計要提高舉債上限的事。【[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490676">美國觸及債務上限!歷史經驗曝玄機](< )】】>)其實,重點都在我前年寫的文章,我們只要持續追蹤下去就好。以下是我2021寫的文章,連結。--------昨晚到看這個新聞,想起2008年到處在辦講座的事(驚~竟然是13年前了!!!),當時預測的事,幾乎都發生了。我常跟同事講,一件事是一個「點」,你持續關注,經過一段時間,「點」會連成「線」,當不同的線交織起來,就變成「面」,最後加上深度,才會「立體」。談事情,不要只看一個點,如果能從很多面向談,才會有「深度」。我把之前的PPT檔找出來看,發現了幾件事……1. 以前做的PPT真醜、美感有問題2. 看到好久不見的 IE 6 (喂~~~不是重點啦)在當年,我就講了,美國國債(其實不只美國)會持續增加,舉債上限不斷的上修,經過十多年,果然從8兆、10兆、12兆、14兆到28兆,會產生什麼影響呢?大家繼續看下去吧~~~2021年的新聞《參院封殺預算案 美政府恐關門》聯合報這篇是我2020年寫的《關於自費醫材上限》,這些事都有關聯,連結一樣放在留言。

  • N年沒用的帳戶,今天心血來潮拿本子去刷,補登資料,竟然發現 #有錢默默的跑進來!再看一下備註,竟然是 #保險公司退還保費!
    但我跟這家保險公司的往來,應該是民國100年左右的事情啊!後來就沒有往來了啊!怎麼會事隔10年後,退還我一筆錢呢?
    後來,腦中一閃!這個時間點該保險公司好像發生了一件事情,再去查證,果然時間點對上了!原來如此,實在是太有趣了

    假日散步也是有收穫的

    其實這個事件及新聞我有分享過,就是跟銀行貸款買房、順便投保火險的問題,其實就像買車直接向車廠買保險一樣,因為
    #客戶介入不深
    ,隱藏不少弊端,只是大部分的消費者並不知情,我以前也不知道

    這個案件是
    #金管會保險局
    在查核的時候發現
    #富邦產險
    在承做 #富邦銀行 #房貸客戶#火險 時,都擅自把火災保險的保額算成房屋重置成本的145%,富邦銀行及富邦產險的說法是,多出的45%,是房子的裝潢費用,當然保費也變高了,可是這個投保金額並沒有經過消費者的同意。
    結果是銀行及保險公司都 #各自被罰600萬,而且保險局要求 #清查民國97年至110年(長達13年啊!)這段期間火險客戶有上述情形的,#一律退還保費(所以我就默默有錢入帳了
    ),同時富邦產險還要向富邦銀行 #追回佣金…….(金管會保險局全文連結貼在留言處)
    其實這樣的情形到處都是,只是民眾並不知情,我在留言處再多貼一些其他銀行及保險公司的裁罰案讓大家知道發生什麼事

    上面那幾年,有在富邦銀行貸款的朋友,記得去刷一下本子

  • 《要五毛給一塊?車險理賠詐保亂象!》
    明明沒修那麼多錢,結果保險公司多理賠60%給修車廠,到底為什麼?
    相信大家最近應該對於商業保險 #越來越貴 和 #越來越難 投保很有感覺,不論你是業務員或者是消費者。
    台灣保險業界長年的 #理賠亂象,除了在汽車保險的理賠詐保、早期的精神疾病日間住院、傷害醫療實支實付,以及近幾年的住院實支實付與防疫險詐保,這些都是少數不肖份子在破壞保險這個良善制度。
    圖中的情形是這樣的,客戶發生事故去車廠維修,車廠請客戶簽名確認 #維修項目 與 #維修金額 ,因為這是一個法律背景的客戶,非常細心,所以客戶同時把他出險的項目跟金額 #通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說會接手處理後續的理賠。
    在幾個月後,客戶收到保險公司理賠結案的通知書,上面寫的 #結案金額 與客戶通知保險公司的不同,所以客戶問我該如何處理。
    其實大部份的時候,我相信這個名字根本都不是客戶本人簽的,所以發生什麼事,沒有人知道。
    #兩個金額不一樣,中間的 #差額跑去哪裡 了,我相信大家自己想就知道。
    任何制度都有洞可鑽,但是如果每個人都用這樣的態度跟心態,最後這個制度就會崩壞,崩壞以後影響的是更多的人,也許包含我們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甚至是我們的孩子。
    如同一位 #犯罪防治心理學 博士跟我說的:「這些事情從制度面是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出在大家的教育,#倫理教育。大家是否能分辨什麼是該做的?什麼不該做?打從心裡知道。」
    我經常說,一個人一輩子有多少錢是註定的,你在不該拿的地方拿了,就會在別的地方還會去,如果你沒還,就是你的孩子幫你還。如果你沒有孩子,就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
    用一些道德勸說方式,繼續講著,希望有一天能改變一點點的人。
    -----------
    對了,順便工商服務一下,前面提到的 #犯罪心理學博士,是經紀人公會4/18、4/19在職訓練的講師之一;另外還邀請到 #承辦許多保險犯罪的檢察官,包含 #禾馨事件,以及 #政大葉啟洲教授,這位不用介紹大家都認識吧!有興趣可以搜尋 中華民國保險經紀人公會 粉專,有相關訊息。
    #汽車保險
    #詐保
    #倫理
    #保險犯罪

  • 夜間開車撞到樹,車輛毀損誰該負責?
    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內容是一位夜間開車的駕駛,在山路突然有一棵大樹被強風吹斷,在他眼前倒下,駕駛沒有時間反應、車子撞上去幾乎全毀,幸運的是人沒有受傷,在新聞影片的最後,記者說了一句「接下來車主不知道要向誰求償?」
    今天就聊聊這個話題。

  • 最近可能是因為在外面教授財產保險的課程時間比較長,所以剛好有幾位同學問了類似的問題,在這邊一起跟大家分享。在建築物租賃的狀況下,常常會有房東、房客不同人,規劃保險時要怎麼規劃的問題,特別在商業火災保險中有許多要注意的事情,本集簡單分享一些基礎的概念。

  • 今天跟大家聊的是人工智慧遇到保險的話題,最近如果大家有接觸很熱門的 chatGPT AI 的人工對話軟體,想必應該都受到很大的衝擊,簡單跟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 春節看到小朋友在看一部足球的動畫片,名叫做《藍色監獄》,十分特別。剛好看到其中一集有一些體會,結合先前世界盃足球賽的心得感想,跟大家分享。

  • 從日常生活中買沙發的事件,談論一些有趣的思考 。一樣順手錄音,沒有剪接、沒有草稿、沒有後製、沒有音效,就像聊天一樣,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 簡單說明這個節目的緣起,還有內容及呈現的方式,與其說是節目,不如說是平常談話的錄音,就是一個完全沒有限制、不打草稿、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就錄音,不剪接、不後置、不定時更新。
    唯一有限制的就是話題一定跟保險有關係,僅此而已。希望透過聊天的內容,讓大家對這個行業、對保險有更多的思考,或許有那麼一點點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