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期末复习】八年级上学期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期末考试就快要到了。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们已经一起走过了一个学期。你可能已经发现了,以前每周都更新的,最近空了两周,因为最近我在忙于制作初二下的内容。初二下,内容更难,我做音频课的难度也更大些。但是无论多难,只要时间允许,我还是会坚持做完。应编辑的邀请,新的专辑将会改成收费的精品专辑,音质和内容也会大幅升级。 我打算把下学期的内容制作成3个专辑,力求做得更好,欢迎你继续关注收听。
很多同学在评论里留言,要求我做一个总复习。限于音频的篇幅,10来分钟的时间,我只能在这里帮你提纲挈领地点一下上册的重要知识点,为总复习指个方向。
上册一共六章,涵盖了除了电以外的,力、热、声、光4部分。下面我逐章提示要点:第一章 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否则不给分。时间的测量要会认读停表。
误差不是错误,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针对参照物而言的,没指明参照物是无法说清的,因同一物体相对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状态可能是不同的。
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1,找准研究对象;2,确定参照物;3,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若变化了,就是运动的,若没有变化,就是静止的。
相对静止是指两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彼此的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具体有两物体都静止和两物体同速同向运动两种情况。
“匀速”的含义是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否则就不能断定是匀速。
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只与两者的比值有关。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一段路程内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这段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第二章 声
声包括次声、声音和超声,都得由物体振动而产生,且以波的形式借助介质传播。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一般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真空不能传声。声速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声速增大。
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特性的三要素。频率决定音调,频率高音调高;振幅决定响度,振幅大响度大,另外响度还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分散的程度以及传播远近有关;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色。
声音有乐音和噪声。噪声的危害可大了,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控制噪声。当人们要休息、要学习、要安静时,再优美的乐音也是噪声。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人们靠触觉可以感知到。但感觉往往会出错,因此人们制造了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区别是重点。
固液之间熔化凝固,液气之间汽化液化,固气之间升华凝华六个物态变化,都与吸热、放热,温度高低有关。熔化、汽化、升华要吸热。这样记:烧火、变成气、升上去要吸热。前面记住了,后三个相反,凝固、液化、凝华要放热,这样就好记了。
晶体熔化的条件,熔化的特点及熔化图像,液体沸腾的条件,沸腾的特点及沸腾图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致冷的应用这些都是重点,必须整得清楚明白。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只能升华、凝华。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这些数字都是要记住的。
第四章 光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影子、小孔成像,既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又可证实光沿直线传播。日食是在地球上留下月亮的影子,月食是在月亮上留下地球的影子。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与物相似,与孔的形状无关。
除开黑洞,其它所有物体都有反射光的能力。光的反射定律不仅要记牢,而且要会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路可逆在所有的光现象中都成立。
光路图一定要作规范。平面镜有两个应用:改变光路和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成像作图要熟练掌握。
光的折射发生的条件:光斜射到两种不同的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或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斜射到交界面上。光的折射所成的像一般都是升高了的虚像。
光的折射规律要记清,无论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空气中的角最大,水中的角次之,玻璃中的角最小。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并不是单一颜色的光,而是由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后来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原色。获得白光的方法;一是将七种颜色的光均匀混合,再是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把品红、黄、青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是黑色。红外线、紫外线虽然看不见,但用处很多,得记一记。
第五章 透镜
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必须会画,即通过光心的、通过焦点的、平行于主光轴的,这三条线。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要记清。凸透镜成像规律把我讲的顺口溜记准,会用就可以了。照相方法记住“进伸,退缩”,按此操作没错。人的眼睛就像神奇的可变焦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镜头,也就是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是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戴凹透镜;远视眼是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戴凸透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物镜的工作原理和投影仪一样,目镜是放大镜,物镜放大目镜再放大,方能显微。望远镜物镜的工作原理是把远物拉近,目镜再放大。望远镜看到的物体并没有放大,只是视角增大了,因此能望远。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也就是物质的多少,只要多少没变,质量是不会变的。抓住这一点,题就做不错。
密度是物体结构的疏密程度,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示,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决定于物质本身。结构一旦确定,密度与物体的大小多少何干?因为热胀冷缩,温度能改变密度。密度的测量是重点又是难点,必须花力气攻克下来。把我讲的六个妙招整明白了,就不错了。注意做题要看题做题,不要答非所问。比如没问你测量值是偏大或偏小,你就不要管啦,照方抓药准能治好病。另外,水的反常膨胀也要注意。
就讲这多,听完了你还要照着去复习才有用。祝你期末考出好成绩,相信我,你没问题的。考完就可以快乐过春节啦。
让咱们相约在新专辑中再见!
-
【第6.06讲】生活中的密度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人们通常挂在嘴边上的话:
石头比木头重;铁块比铝块重。
用我们学到的物理知识,同学们辨析一下,这两句话对吗?尽管这两句话听者都能明白,可这种说法是错的。应该说:
石头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铁块的密度比铝块的密度大。
密度与温度关系密切。
一般情况下,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时,物体的质量是始终不变的,只有体积随温度变化,由ρ=m/V可知,密度也会随温度而变。温度变化时,气体的体积变动最大,密度变化最明显;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受温度的影响要小些,密度变化没那么明显。在粗略考虑问题时,可以忽略温度变化对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影响。
(1)咱们先说温度对气体密度的影响。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密度增大。也就是说,温度高、密度小的气体会上升,温度低、密度大的气体会从周围过来填补,这就形成了对流。其实,液体一样的道理,也能形成对流。所以,形成对流的条件是:液体或气体下面的温度高,上面的温度低。
当火灾发生时,物品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由于温度很高,密度小上升到高处,所以逃生时应弓着腰行走,尽量呼吸低处的空气。
(2)再来说说,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水在4℃以上时,符合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反常膨胀”,不是热胀冷缩,反而是热缩冷涨。所以一定质量的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又变大,密度变小。所以,表面结冰的湖水,由上至下,其密度是逐渐增大的,温度也是逐渐升高的,湖底的水温可以维持在4℃。
密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典型的应用有:
1. 农业上利用密度的知识选种。
2. 扬场时也是利用物质的密度不同将农作物、砂石、草屑分开的。
3. 工业上利用密度选择合适的材料。
4. 调酒师利用不同饮品的密度差别调制出了分层的鸡尾酒。
5. 计算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也可以计算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6. 利用密度的知识鉴别物质、选矿等。
【思考题】
1. 燃气泄漏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露气体时,会报警。问报警器是安装在高处好,还是安装在低处好?
2. 判断某个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好啦,咱们下一讲再见!
【备课手稿】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第6.05讲】密度测量的6大妙招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这一讲我们讨论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我总结了6大妙招,有此6招,几乎可以将密度测量的难题一网打尽。
测物质的密度有多种方法,以后还会继续谈。今天我们只谈利用密度的定义ρ=m/V来测量密度。由ρ=m/V可知,只要测出某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体积V,就可以算出该物质的密度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这个我们已经学过了,很简单。所以问题就只剩下,如何测体积了。测体积,听起来很简单,具体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
最简单的两种情况,就是液体的体积或者形状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妙招。
液体的体积可以直接用量筒测量。
形状规则的固体。比如一个球形的铁球,或者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木块等等。测它们的体积,只需要量出其边长、直径,然后就可以用相应的体积公式计算出来。
如果是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比如一块小石头,该怎么办呢?
乌鸦喝水的故事,听过吧?乌鸦够不着瓶里的水,就向水里扔石头,石头会把水位抬高。咱们也可以借鉴这个办法。将小石头放到水中,然后看看水的体积增加了多少,石头排开水所增加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啦。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简称为“排水法”。
妙招1:排水法。针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如果能在水中下沉,且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间接的测出其体积。具体做法是:
(1)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2)再将小石头用细线拴住,缓慢地浸没到量筒的水中,读出石头和水的总体积V2;
(3)用V2减去V1,就是石头的体积。
注意:加入量筒中的水要适量,适量的意思就是,水量足以浸没固体,并且固体浸没后,水面又不超过量筒的量程。
如果是在水中漂浮的物体,又怎么办呢?比如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小木块。
妙招2:既然它不沉,那我们就想办法帮助它沉下去。可以用一根很细的针或者铁丝,把木块压到水里去。因为针很细,针占的体积可以忽略,体积计算方法跟刚才讲的“排水法”是一样的。
你还能想到别的什么方法吗?
妙招3:还可以在木块上绑一个重物,比如绑一个铁块,也能帮助它沉到水下去。只是这个时候你需要考虑这个铁块的体积了,具体的做法是:
(1)首先还是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将铁块单独沉入水中,读出水和铁块的体积V1;
(2)取出铁块,将铁块与被测的木块绑在一起,沉入水中,读出此时量筒水位的读数V2;
(3)用V2减去V1,也就是木块的体积。
上面说的方法,都只适合于体积较小,可以放入量筒中的物体,如果是量筒装不下的物体怎么办呢?
妙招4:较大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可以用溢水法。所谓“溢水法”,就是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再将物体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水自然会溢出。我们接住溢出的水,然后用量筒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这个体积就是被测物体的体积啦。
如果你没有溢水杯,用一个倾斜的烧杯装满水,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另外,溢出的水最好能直接流入量筒中,这样可以减少损失,如果由另一容器中转,测出的体积容易偏小。
那如果是吸水的固体,比如一块陶瓷,能不能用排水法呢?
妙招5:吸水材料它的体积应该是,排开水的体积再减去吸收水的体积。如果直接用排水法测体积会使体积测量值偏小,密度的测量值偏大。怎么办呢?如果你测量时动作够快,物体还没来得及吸多少水,就已经测完了,那这点小误差就可以忽略掉了。更精确的做法呢,是先让它吸饱水,再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注意要在它吸水之前,先称出它的质量。
如果可溶于水的物体,比如一块冰糖,又有什么办法呢?
妙招6:物体溶于水会有一个饱和的浓度,达到饱和之后再添加就不会继续溶解了。对于可溶于水的固体,用其饱和溶液来替代水,就可以使用“排水法”了。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面粉或者细砂来代替水,这些变通的办法都可以测出其体积。
【小结一下】
利用ρ=m/V来测量密度,由于质量很容易用天平测量,所以问题转化为如何测量体积的难题。
针对不同的被测物,体积测量有6大妙招,其根本原理都是出自“排水法”,但是需要根据被测物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如果被测物不沉于水,就需要用针压,或者绑重物,帮助其下沉;如果量筒装不下,就用溢水杯代替,同样还是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如果被测物自身能吸水,就让它先吸饱水再测体积;如果被测物能溶于水,就用饱和溶液或者面粉、细砂之类的代替水。总有一招能解决问题。
【思考题】
利用密度的定义式ρ=m/V测密度,如果只有天平,没有量筒,能测出密度吗?
下一讲再见!
【备课手稿】
-
【第6.04讲】认识量筒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前面我们学习了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个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日后你学化学的时候,还会接触到容量瓶、移液管等更多的测液体体积的工具。物理课目前只要掌握量筒就可以了。
量筒一般都是瘦瘦高高的,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子。为什么要把量筒做成这个样子呢?
这是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与量杯或者带刻度的烧杯相比,量筒的精度更高。加入同样多的液体,瘦瘦高高的量筒,它的液面变化更明显。试想,如果你用洗澡盆一样的容器来量液体的体积,加入一点点水是看不出液面起伏变化的。所以瘦瘦高高的量筒,更适合精确测量液体的体积。
根据量程,量筒有大有小,该选用多大的合适呢?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在选择量筒时,要尽量选量程稍大于液体体积的量筒,这样能一次性测出结果,避免分多次测量累积误差。但也不可选择过大的量筒,因为量筒越大,分度值也越大,测量精度也就低了。
使用量筒时,首先要注意看清楚它的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适用温度。
液体的体积通常用升(L)或毫升(mL)表示,所以,量筒上刻度的单位多数是mL。1mL相当于1立方厘米;1L相当于1立方分米,也就是1000mL。
量筒最上面的刻度是该量筒的量程,也就是它能测量的最大的体积。刻度中的每一个小格,表示的是量筒的分度值,也就是它能读出的最小的体积。
注意观察量筒上的标签,每个量筒上都会标注一个温度值,最常见的是20℃,这个温度是量筒的适用温度,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都会加大误差。如果需要测量热的或冰的液体,你需要快速的操作,在量筒自身温度明显被改变之前完成读数。
量筒读数也是有讲究的。
液体装进量筒后,液面一般都不是平面,要么是凹面、要么是凸面。读数时要注意,视线要与凹面的底部或者凸面的顶部相平。否则读数不准。如果俯视,读数会偏大;如果仰视,读数会偏小。
另外还要注意,读数时量筒要放在水平台面上,不能将量筒拿在手上读数。
另外,使用量筒时,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1. 不可将量筒立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因为这样量筒很容易倾倒。如果想测量量筒中液体的质量,需要将液体倒出至烧杯中,然后再用天平称量。
2. 量筒是测量工具,不可用作长期储存的容器。
【小结一下】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使用量筒前应注意其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适用温度。
量筒中液面一般是凹面或凸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相平。
【思考题】
既然已经知道了用烧杯测体积并不精确,那为什么还要在每个烧杯上都刻上表示体积的刻度线呢?好了,下一讲再见!
-
【第6. 3讲】密度还是那个密度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同学们应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同样大小的石头和木头,石头重,木头轻。知道原因吗?原因就是物质结构的疏密程度不同。石头的结构紧密,木头的结构疏松。这样两种相差比较大的物体,一掂量就知道了。如果掂量不出来的时候,又该怎样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呢?
有两种方法:一、体积相同比质量,质量大的结构紧密;二、质量相同比体积,体积小的结构紧密。当质量、体积都不相同时怎么办呢?那就求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比值大的结构紧密,比值小的结构疏松。这种求比值的方法实际就是上述的第一种方法,体积相同比质量。因为体积作除数,得到的就是同样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想想,这种思想方法之前用过没有?在机械运动中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用的就是这种思想方法,没忘记吧。
课本上有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和理论推理是一致的:
1. 同种物质,质量体积比是一定的,即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 不同物质,质量体积比一般是不相等的。
所以,物质的质量体积比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物质结构的疏密程度,即物质的密度。所谓“密度”,“密”是疏密,“度”是程度,疏密程度就叫做“密度”,这种思想方法,似曾相识吧?
由密度的定义可知,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是由质量m的单位和体积V的单位复合而成,是这两个单位的比值。所以密度的单位是:kg/m³或者g/cm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g/cm³ = 1000 kg/m³。这也不用死记,把1kg变成10^3g,1m³变成10^6cm³,然后约分,就可以得到它们之间的互换关系了。
密度的公式,我们要理解它只是“定义公式”,或者叫“测量公式”,千万不能由此生出这样的结论来: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这样的说法就大错特错了!密度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同种物质的密度并不随体积或质量的增减而变化。因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如果质量增大几倍,同时其体积也一定会同样增大几倍,结果两者的比值,也就是密度,仍保持不变。要始终抓住密度是物质结构的疏密程度,这个核心概念,同种物质其结构的疏密程度是一定的,与质量或体积均无关。例如:一大块海绵,它是松松软软的,难道一小块海绵就不是松松软软的了吗?显然,海绵的密度还是那个密度。
课本上的密度表列举了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密度,仔细研究下这些密度值,还可以得出不少知识点:
1.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但是反过来,密度相同的,不一定就是同一种物质。
2. 一般情况下,固体的密度 > 液体的密度 > 气体的密度。
3.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状态有关,比如水变成冰,密度也变小了。
4. 水的密度,你需要背下来。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为1g/cm³,即1000 kg/m³。由此可知:1m³的水,质量是1000kg,也就是1吨。1cm³的水,也就是1mL水,大概2滴左右,它的质量是1g。
【小结一下】
1.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它表示物体结构的疏密程度。
2.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但不能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3. 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为1 g/cm³,即1000 kg/m³。
【思考题】
物质的密度与其温度有关吗?与压力有关吗?
下一讲我们再聊如何测量密度,咱们下一讲再见!
【备课手稿】
-
【第6.02讲】你真的了解天平吗?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我们已经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可这个数量到底是多少,必须经过测量才知道。生活中通常用称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常见的称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等。实验室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等臂天平的原理是,当横梁平衡时,左右两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此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读数之和,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只有横梁处于水平位置,也就是两臂平衡了,才能称出准确的结果,否则测量无效。这也就是天平为什么要叫“天平”了。
调平衡是每次使用天平开始称量前都要做的重要步骤,包括三步:
第1步: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为什么一定要放水平台上呢?若台面是倾斜的,天平横梁水平时指针不在正中,这样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已水平。如果倾斜特别严重的话,还会阻碍横梁的摆动,无法测量。
第2步: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如果没这样做,测量时,粗心的人绝对要犯错,细心的人也多有不便。
第3步: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正中央。
归纳起来就是“一放、二移、三调节”。
调平衡的第3步要求指针停留在分度盘的正中央,一般需要等较长的时间横梁才会静止下来。如果你不想等,也可以在指针摆动时注意观察,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两边摆动的幅度,如果向两边摆动的幅度相等,也可以认为是平衡的。为什么呢?因为,只要两边摆动幅度相等,它停下来以后,指针一定会停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的位置。
此时,如果指针往左摆得多,往右摆得少,应该怎么调平衡螺母啊?这种情况是左边重了,所以要把平衡螺母往右调。反之亦然,如果向右摆得多,则向左调平衡螺母。
需要注意的是,天平调平衡后就不能再移动了。如果非要移动不可,那就要重新调平衡。
调平衡之后就可以开始称量了。那被测物体是放在左盘好,还是放在右盘好?
注意我问的是好与不好,而不是行与不行。我们都知道“左物右码”,也就是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砝码放在右盘中。那是因为标尺的零刻度线在左边,刚才调平衡的时候游码就已经位于标尺的最左侧了。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中添加砝码。所以是“左物右码”。这样,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读数之和才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非要反过来,“左码右物”,你能否称出物体的质量来?其实也可以称得出来。此时 游码的读数 + 物体的质量 = 砝码的质量,所以物体的实际质量就应该是砝码的质量与游码读数之差,用所有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读数才是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跟“左物右码”比,这样太麻烦了。
加减砝码的顺序应该由大到小好,还是由小到大好?
当然是由大到小更好。因为砝码的质量是逐渐接近物体的质量,最后差一点就移动游码。称好后,放回砝码也是由大到小夹进盒子里,这样可以避免天平一直上下摆动。
标尺上的示数是游码左边对齐的刻度。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游码移动到零刻度时就是左边与零刻度对齐的。
如果标尺上1g被分成5等分,每一小格就是0.2g。这个就是天平的感量,也就是说加减0.2g天平有感觉,再少,天平就感觉不出来了。
例如,某一物体质量约28g。称量时,先往右盘夹进一个20g的砝码,注意要轻拿轻放。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啊?这是经常考的题目。20g离28g还差的很远,接下来当然是继续往右盘加砝码,再夹进一个10g的砝码,发现多了,只好退下来,换一个5g的放上,还差一点。又没有更小的砝码了,这时就要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大概移3个大格子,也就是大约3g吧,调节游码至天平平衡就可以读数了。
天平是一种十分精密的仪器,使用时还要再注意几点:
1. 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就是与该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上所标的质量。也都有自己的感量——也就是天平能够测量的最小质量。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否则会损坏天平;也不能低于天平的感量,低于感量是称不出来的。
2. 一定要用镊子。为什么呢?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都不可以直接用手。这是为了避免手上的汗弄到砝码或者游码上,使其生锈。锈了,砝码或游码的质量就不标准了。
3. 不能直接称量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
4. 天平用完后,游码要归零,砝码要放回盒子,两托盘要叠放在一侧。为什么要把托盘叠放在一起呢?如果还是一边一个托盘,天平横梁会上下摇摆,容易损坏天平。叠放在一起,就压住了,不会摇摆。
【小结一下】
咱们用一首打油诗来总结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天平搁置要水平,游码移到标尺零。
左低螺母向右调,平衡指针中央停。
左物右码别放错,取用镊子方可行。
先大后小加砝码,掌握诀窍读数灵。
标尺分度要看清,游码左指刻度明。
湿化慎称不超量,称量完毕复原形。
【思考题】
1. 天平调平衡了,可游码没有归零,能称质量吗?如果能,怎么操作?
2. 天平是好的,可砝码不见了,能称质量吗?如果能,怎么操作?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下一讲再见。
【备课手稿】
-
【第6.01讲】质量知多少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新的物理量——质量,也就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万事万物都有个多少之分。回想一下,生活中我们怎么计量东西的多少?
——买螃蟹的时候,我们会说“来5只螃蟹”。这是通过个数来衡量东西的多少。
——家里用自来水或者天然气,水表或者气表,会显示用了多少立方。这个立方是体积的单位,我们是在用体积来衡量水和气的多少。
——我们有时还会通过长度来衡量布料等材料的多少,比如1尺红头绳,2米蓝布等。
——最常见的,还用“斤”、“两”做单位来衡量东西的多少。这里的“斤”、“两”,就是质量的单位。
你看,衡量东西的多少,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从质量的角度来衡量多少。
质量的“质”是物质;质量的“量”就是数量;合起来,物体所含物质的数量,就是“质量”。好记吧?也好懂。
一个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是会发生改变的,但它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不会改变的。
——比如一支钢笔,宇航员把它带到太空,甚至带到月亮上,这支笔所含物质的多少会变吗?不会。因此这支笔的质量不变。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再比如,一块橡皮泥,你想捏个啥样就是个啥样,只要不损失,它的质量会变吗?当然也不会。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还有,1千克水,假设没有损失,快速冻成冰,冰的质量是多少?仍然是1kg。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同样的,物体的质量也不随温度或其它的环境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综上,物体的质量与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均无关,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
注意,平常老说“提高产品质量”,“这个东西质量真好”,“那个东西质量太差”,跟我们今天所谈的“质量”,完全不是一回事。学了物理以后,要把这两个“质量”区分开。
既然质量有多有少,必然得有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实际中常用到的质量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是: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我们国家市场上的质量单位是:斤、两、钱。1斤=10两,1两=10钱。它们和国际单位的关系是:
1斤=500g=0.5kg,即1kg=2斤,有时也把1kg俗称为1公斤。
生活中人们常说一个人的体重50kg,一个鸡蛋重50g,一袋盐重500g,把这些认为是重量,这是错误的习惯说法,其实统统都是指物体的质量。学到后面就会知道,重量是重力的大小。
【小结一下】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物体的质量与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均无关,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以及斤、两、钱等。
【思考题】
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完全失重是飘的,他们的质量改变没?
这一讲我们到这儿就结束了。下一讲我们再聊质量的测量。下一讲再见! -
【第5章小结】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第5章的内容结束了。至此,咱们初中物理关于光学的内容,全部学完了。光,在“力热声光电”这5个分支中,占的比重比较小,除了声最少,只有一章,其次就是光,两章就讲完了。上一章认识了光,了解了光的基本性质,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这一章介绍了透镜及透镜的应用,重点是凸透镜。
这一章,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
1. 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是凹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焦点。从焦点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焦距可以表征透镜的折光能力,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强。
3. 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典型应用是照相机。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典型应用是投影仪。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典型应用是放大镜。
以上规律总结成四句口诀是: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正,实像倒。虚像大,实像有大也有小。
实像: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
虚像:物远像变大,物近像变小。
4.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都成实像,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成虚像,它的作用是放大物镜所成的实像。
5. 眼睛的光学原理与照相机很相似。
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一定的。要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照相机的方法是:移动镜头,来改变像距。
人的眼睛,像距是一定的。要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的办法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来改变焦距。
通过近视眼镜(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和远视眼镜(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在视网膜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的像,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第6章预告】
“力热声光电”当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力和电。它们是初中物理的重头戏。八年级下整个学期的主要内容都是力。我们现在学的八年级上,作为入门,除了电以外,其它各个分支都涉及一点,也是为了更深入的学习打基础。第1章,我们学习了关于运动的基本知识,下一章我们要学习质量和密度,这些内容都是在为我们下学期深入学习力学做准备。所以学好第6章,是你在初二下学期取得物理好成绩的重要基础。
咱们下一章再见!
-
【第5.06讲】最精密的照相机——眼睛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前面我们聊过了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人们发明的光学仪器结构越来越精密。你觉得最精密的光学结构是什么呢?我觉得世上最精密的莫过于眼睛。无论多么美丽的画面,都得靠眼睛看,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啊。据说,人类通过各种感官所获得的信息中,视觉信息占到百分之七、八十。那眼睛究竟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眼睛的结构。
眼睛的构造极其精密。主要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有: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等。你可以参看课程文稿的图1,这个图比课本上的插图更清晰一些,你一看就明白了。
图1:眼睛的结构
人眼就像一台照相机,而且是一台可变焦的高级相机。
透明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起到凸透镜的作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可以感光。跟照相机一样,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符合“物远像近小”的规律。睫状体有几组肌肉,通过肌肉收缩、放松,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比如,当看近处物体时,物近像远大,像距增大,成像的位置退到视网膜后方去了。怎么办呢?眼球只有那么大,视网膜又不能后退。这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凸,折光能力增强,焦距变短,成像的位置又回到了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近处的景物了。
同样的,看远处的景物时,睫状体就放松,晶状体变得扁平,折光能力减弱,焦距变长。这样,远处的景物也能看清了。
不论看远处还是近处,像距都是一样的,改变的是晶状体的焦距。这就是眼睛大致的光学原理。
你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感受一下眼睛调焦的过程。伸出你的手指,对准远处的山,你能同时看清自己的手指和远山上的细节吗?交替观察的过程,就是你的眼睛调焦的过程。
通过眼睛调焦,能让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但也有一个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也会看不清。这个清晰的范围内最远的点叫做远点,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的眼睛远点在无限远处,近点大约在眼前10cm处。你把手指放在鼻尖处,就无法看清楚,就是因为太近了,超出了近点的范围。正常眼睛看近处景物最轻松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被称为明视距离,也是医生建议你,看书、写字时应该保持的,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如果你不听医生的建议,长期趴在书桌上近距离看书,就会让晶状体长时间处于凸起状态,时间久了,就像拉长了的弹簧一样,回不去了。这个时候,你再想看远处,由于晶状体无法恢复扁平状态,成像位于视网膜的前方,看到的物体就是模糊不清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的某个有限距离处。
这时候,你就需要近视眼镜来帮忙啦。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我们知道,凹透镜能发散光线。它能削弱晶状体的会聚能力,从而纠正视力,看清远处物体。其效果就相当于,正常眼睛看远景时,晶状体自动调节变扁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是晶状体变得过于扁平,凸不起来了,那就成了远视眼,看不清近处。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睫状体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也会出现这种看近处模糊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花眼。远视眼和老花眼都需要戴凸透镜的眼镜,帮助眼睛聚焦。
其实眼睛还有一项调节功能,原理也跟照相机很相似,那就是瞳孔。
它的作用就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能够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从而适应不同亮度的环境。在明亮的阳光下,瞳孔收缩,减少进光量;在昏暗的星光下,瞳孔散大,增加进光量。这样可以保证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不至于太亮、也不至于太暗,我们才能在白天和夜晚都能看得见。
但是,瞳孔的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太过于强烈的光线,还是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比如电焊的火花,阳光下的雪原等等。
【小结一下】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人眼与照相机原理的异同: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一定的。要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照相机的方法是:移动镜头,来改变像距。
人的眼睛,像距是一定的。要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的办法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来改变焦距。
【思考题】
现在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如何避免近视眼,结合这一讲的知识,你能想到哪些对策?好了,下一讲再见!
【备课手稿】
-
【第5.05讲】改变世界的2阶透镜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上一讲,我们谈过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这些被我称为“1阶应用”的设备。今天我们来聊聊更牛的2阶应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这两项发明都是曾经引起轰动的伟大发明。
望远镜的故事起于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16世纪的威尼斯,各种晶莹剔透的玻璃饰品大为流行。在当时,高档玻璃饰品是时尚的象征,也是财富的象征。这推动了玻璃制造工艺的革命。当地的民间杂耍中出现了一种“间谍玻璃”,能让凡人看得更远。这种装备很快被当地一些商人利用,他们得以提前看到货船进港,从而能比别的商人先调整价格。但是这种由两块玻璃片组成的简易装置,效果并不理想。
同在意大利的伽利略,看出了“间谍玻璃”背后更重大的意义。1609年夏天,他改进了“间谍玻璃”,不仅加上了镜筒,看得也更远、更清晰,第一代望远镜就此问世。据说,他将这一技术的独家生产权卖给了威尼斯政府。但他没有止步于此,他将望远镜对准了星空。很快就有了许多重大发现,比如他观测到木星的卫星。这一发现引起了轰动,因为木星的卫星没有像“地心说”描述的那样,围绕地球旋转,而是围绕木星旋转的。
德国的开普勒,也是一个天文学家。听说了伽利略的天文新发现之后,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并且设计出一款新的,可以看得更远的望远镜。在他1611年发表的《折光学》一书中就有记载。这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后来人们把这一类的望远镜都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常用于天文观测。
开普勒式望远镜有一个物镜和一个目镜,两者都是凸透镜。
物镜有拉近距离的作用,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离观察者的距离比物体的实际距离近得多。而目镜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将物镜所成的那个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一个肉眼可观测到的虚像。这里要提醒一点,经过两次成像,望远镜最终所成的像,仍然比物体要小。
那为什么我们通过望远镜观察,感觉看到的景物变大了呢?
这主要是“近大远小”的缘故。还记得欧几里得的故事吗?2千多年前,欧几里得就提出过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伸出的手指与远处山上的神殿柱子,看起来一样长。我们可以用“视角”来衡量一个物体在人眼中看起来的大小。视角也就是从物体进入人眼的光线之间最大的张角。视角越大,物体看起来的感觉就越大。它不仅跟物体本身的实际大小有关,还跟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同样的物体,越近,它的视角也会越大。我们用望远镜,虽然看到的像比实物小,但它离眼睛的距离比实物近得多,所以我们感觉它好像被放大了一样。
无论什么类型的望远镜,它的物镜都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物镜的口径一般都比较大,因为口径越大,进入望远镜的光线就越多,所成的像也越明亮。这有利于在天文观测时看到更暗的星。比如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它的口径有2.4m;被誉为“中国天眼”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口径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00m,是目前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
图1: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望远镜极大地扩展了人类认知的边界,从有限的太阳系,推向了无比辽阔的深空。同样的,显微镜对人类的影响也不小,它开启了人们从未见过的微观世界。你可以想象得到,当人类第一次知道,就在我们身边,还有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小怪物”,在与我们共存,该有多么的震惊!
说到显微镜,不能不提到两位“胡克”,一位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另一位是荷兰的商人、民间科学家列文虎克。
他们俩年龄只差3岁。
列文虎克经营布料生意,需要观察布料的线头,但他不满足于普通放大镜的效果。同时,他还非常热衷于玻璃加工,也认识很多意大利的镜片制造商。这些条件使他成为制作显微镜的高手。列文虎克一生制作了500多个光学镜头,25台不同类型的显微镜,现在存世的有9台,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有275倍。列文虎克用他的显微镜观测了滴虫、肌肉纤维等等。但他一生没有著作,他的所有成果都是通过与皇家学会通信的形式传世的。
图2:胡克画的跳蚤
罗伯特·胡克使用别人造的显微镜来观察。1665年,他出版了一本专著《显微图片》,其中有很多他用显微镜或望远镜观察到的图像,手绘的图片非常精细。他还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了细胞的概念。罗伯特·胡克的成就,还远不止于此,比如高中会学到关于弹力的“胡克定律”,也是他提出的。
我们知道,用一个凸透镜就可以放大微小的物体。但是,一个凸透镜能够放大的倍数毕竟有限。列文虎克的办法是,用两组凸透镜,两次放大就更大了。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假如物镜能放大10倍,目镜又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放大10倍,结果就放大了100倍。注意,这里是乘积关系。物镜就像幻灯机镜头,光线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就像放大镜,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成放大的虚像。
需要注意的是,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使物体放大,但成像原理不同。物镜的焦距短,物体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位于2倍焦距之外。目镜的焦距长,物体位于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物镜和目镜是不能随意互换的。
现代显微镜,在载物台下面,还有一个反光镜,它可以是平面镜、也可以是凹面镜,主要作用是将光线反射到标本上,让视野更明亮。也可以用聚光灯代替反光镜。为了让光线容易穿透标本,制作标本时需要将样品切成很薄的切片。
【小结一下】
无论望远镜还是显微镜,物镜都成实像,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无论望远镜还是显微镜,目镜都成虚像,它的作用是放大物镜所成的实像。
【思考题】
物镜所成的实像不需要一个光屏来承接吗?
今天就到这儿,咱们下一讲再见!
【补充资料】
显微镜究竟是谁第一个发明的?
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多数人认为,是一位名叫德雷贝尔的工程师,荷兰人。因为有人在游记中记载,1619年就见过他造的显微镜。又有记载说,伽利略在改造望远镜的过程中,也造出了一种有放大效果的装置,可能比德雷贝尔更早。后来伽利略于1624年见到了德雷贝尔的显微镜,又做了一些改进。
【备课手稿】
-
【第5.04讲】凸透镜成像1阶应用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我们已经知道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些规律在生活中都有应用吗?这一讲我们就来谈谈它们的应用。
我们先来聊聊放大镜。
放大镜的结构很简单,就是一个凸透镜。上一讲我们已经知道,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u < f。所以它适用“物远像变大,物近像变小”的规律。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成像越小;离物体越远,成像越大。但是,如果离得太远,达到或超过焦距,就看不到像了。为了方便使用,放大镜一般选用焦距比较大的凸透镜。
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照相机的原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所用的照相机变得越来越小。最开始只有照相馆里有,那个照相机有一个箱子那么大,还要藏在一块黑布底下。后来逐渐普及了胶卷,相机变成可随身携带的物件,可以塞进旅行背包里。现在几乎人人都是摄影师,每个人的手机几乎都有照相功能,其中的摄像头等模块大概只有指甲盖那么大一点。
不论相机是大还是小,它们都有一个镜头和一个感光元件。镜头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可能是一个透镜,也可能是为了照片更完美,而精心搭配的一组透镜。感光元件的作用相当于光屏,胶片机用的可以感光的底片作为感光元件,数码相机用的是电子元件来感光。
镜头到感光元件的距离是像距,被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显然,物距比像距要大得多,物体的尺寸也比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得多。所以,照相机的原理适用“物远像近小”这一规律。物距u>2f,像距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我们使用相机的时候,看到的像往往并不是倒立的,那是因为相机并没让我们直接观看镜头所成的像,而是被加工成正立的图像再给我们看的。
一般相机中的胶片或电子感光元件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它不像我们做实验时的光屏,可以前后移动。那相机是如何调整像距,以适应远近不同的各种景物的呢?胶片是死的,人脑是活的呀。让镜头移动不也一样可以嘛。摄影中所说的“调焦”,实际就是前后移动镜头,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如果拍摄一个人的特写,都希望像大一点,这时你需要拿着相机前进,离被拍的人更近一些,“物近”才“像远大”嘛。像是大了,可也变远了。没关系,重新调焦,把镜头往前伸,就可以得到清晰的照片了。一“进”、一“伸”,两个动作搞定。
不过,你要知道,单人特写的像是大了,突出了个人,同时,照片包含的景物可就少了。
拍近处的景物,与拍单人特写同理,“进伸”就可以了。
如果是拍集体照,人多,范围大。这时你就要拿着相机后退,离被拍的人远些,否则会有人拍不进画面。可“物远像近小”哇,像也近了。因此,还得将镜头向后缩。这样就得到了清晰的照片。也是两个动作:“退”、“缩”。
这里“小”的意思,不是说照片变小了,而是照片中每个人的像很小,而且人越多,个人的像就越小。没办法,事情就是这样的,有得必有失。
拍远处的景物,与拍集体照同理同法,“退”、“缩”就是了。
再来,我们说说投影仪和幻灯机。
在投影仪流行之前,常用幻灯机,有时也叫投影仪。跟我们现在用的投影仪不同,幻灯机需要用幻灯片。幻灯片就像相机的底片一样,是一种透明的胶片,光线透过这种胶片可以呈现出图像。幻灯机的作用,就是用一束强光将幻灯片的图像投影到幕布上。每看完一张幻灯片,需要手动取下来,再换一张放上去。为了方便操作,很多幻灯机被造成水平放置幻灯片,光线向上投射。但是我们不能都去看天花板,于是又加一块平面镜,改变光路,让光线投射到墙上。
同样的,幻灯机也有一个凸透镜,它能把幻灯片的图像放大,在幕布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幕布距离凸透镜比幻灯片远得多。因此幻灯机的成像原理是物距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距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为实像是倒立的,所以我们需要把幻灯片倒过来放,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正的图像了。若想成像更大一点,就将凸透镜向下调,减小物距,“物近像远大”,像就变大了,同时还要搬动幻灯机,退远一点,因为像变大的同时,像距也增大了。反之,若要成像小一些,就反其道而行之。
现在常用的投影仪,幻灯片是数字化的,通过与电脑相连,将电脑中的图像投影到幕布上。但是其成像的原理也大同小异。还有包括电影放映机,也是类似的原理。虽然现在老式的幻灯机已经被淘汰了,但是考试还会考到这个内容,为了应试,你还是要掌握幻灯机的原理。
【小结一下】
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这三个实例,正好对应凸透镜成像的三种阶段的成像规律。
放大镜: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投影仪:f < u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照相机: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思考题】
观众正在观看幻灯机投射的一个人物的照片,如果将幻灯片向人物的左手方向移动,墙上的投影会向哪个方向移动?
这一讲我们聊的都是单一凸透镜成像,即便是相机镜头那样透镜组,其原理也可以等效为一个凸透镜。如果我们暂且给这种应用取个名字,叫“1阶应用”的话。那么,下一讲,我们要聊的就是,2阶应用甚至多阶应用,以显微镜和望远镜为代表,它们由多个透镜接续成像,实现了更牛的功能。而且,无论是显微镜还是望远镜的发明,它们都曾经改变过历史。
咱们下一讲再见!
【备课手稿】
-
【第5.03讲】为什么你的凸透镜不成像?
上一讲,我们一起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实验,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实验。有的同学做实验时,老是不成功,成不了清晰的像。我总结了实验中容易导致失败的地方,有这么3点注意事项。
1.高度问题。
光具座上凸透镜是放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要调节到同一高度。否则,如果烛焰太高,它在光屏上的像就太低,甚至有可能超出光屏的范围。
随着蜡烛逐渐燃烧,会慢慢变短,烛焰的高度也越来越低,在光屏上的像则越来越高,也有可能超出光屏之外去。这时,要注意适当调节高度。可以调高光屏,也可以换一根长蜡烛,还可以降低凸透镜的高度,使像回到光屏中央位置。想一想,这么调节的道理何在?
2.物距。
可能是蜡烛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位置,或者位于焦点以内。将蜡烛再放远一点试试。
3.器材不合适。
有可能是光具座的总长度小于4倍焦距。也可能是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太长或者太短。
还要提醒一点,像的大小与透镜的大小没有关系。
只要物体上有光射到凸透镜上,无论透镜大小,都能成完整的像。即便是磨损了一半的透镜,或者是用纸板遮挡半边透镜,也完全不改变所成的像。只是,像没有原来那么亮了,因为通过透镜的光线少了。
【思考题】
凸透镜成实像是倒立的,这说的是像与物比较,上下颠倒。你有没有想过,它的左右是否颠倒呢?这个话题,就聊这么多。
下一讲,我们开始运用前面学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说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一讲再见!
-
【第5.02讲】凸透镜成像的10级秘籍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上一讲我们了解了透镜对光线的会聚或发散作用。那透镜能成像吗?当然可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可不像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只成一种像,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而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所以规律也比较复杂一点,具体有哪些规律,课堂上都做过实验了。为了帮助记忆,有一些口诀。理解并记住这些口诀,这一章你可以练成7级功夫。如何才能达到10级呢?想要10级,需要你胸中有图像,腹有诗书气自华。随时能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光路图,才算是深刻理解了规律,这样掌握的知识你总也不会忘。
先回顾一下我们前一章聊到的实像与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结合发散和会聚,什么样的光线能成实像,什么样的光线能成虚像呢?
首先说,平行光肯定是不能成像的,因为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
再来说,会聚的光线,它必然相交于某一点,所以一定成实像。
最后,发散的光线,它的实际光线无法相交,但反向延长线相交于某一点,所以发散的光线能成虚像。
总之就是:平行光不成像,会聚光线成实像,发散光线成虚像。
我们将这个规律,用于凸透镜的成像。
无论是点光源,还是漫反射的物体,所射出的光线都是发散的。而凸透镜有会聚作用。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它就能将发散的光线聚拢,变成会聚光线,形成一个实像。所谓“条件”,关键就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u。
如果物体特别特别远,比如像太阳那么远,射到透镜上的光线,近似于平行光。我们知道,将平行光聚拢成一点,对于凸透镜来说,那是小菜一碟,很轻松的事儿,相交的点就是透镜另一侧的焦点。
如果物距逐渐变小,射到透镜上的光线就越来越散开,任务也就越来越难了。但还是可以相交于某一点的,只是那个交点离透镜越来越远,透镜需要花更长的距离才能完成聚线成点的任务,也就是像距越来越大。物距减小的极限就是等于焦距,因为焦点处发出的光线刚好只能被聚拢成平行光,相当于像距无穷大。
如果继续再靠近,连变成平行光都做不到了,折射之后还是发散光线,那就成虚像。
通过凸透镜的会聚能力这个思路,我们初步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大概规律。通过实验,我们还能了解到更多的细节。
下面,我们由远及近,逐步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蜡烛特别远,物距超过2倍焦距,也就是u>2f时,凸透镜很轻松就可以让光线相交于一点,而且这一点的位置落在了凸透镜另一侧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画图时,我们只要抓住两条关键的光线就可以了,一条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它折射后经过焦点;另一条是经过光心的光线,它不改变方向。这两条线的相交的点,就是像点。随着物距的变化,第一条线的方向是不变的,只有第二条线的方向随之在改变。
图1:烛焰位于2倍焦距以外
当蜡烛从极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也会跟着往远处退。因为物距越小,聚线成点的任务越难,凸透镜需要花更长的距离才能将光线聚成点。像与物,就像在跳双人舞的一对情侣,你进我退。同时,像一边退一边还在慢慢变大。直到烛焰正好位于2倍焦距的位置时,像与物等距、等大。
图2:烛焰位于2倍焦距处
如果蜡烛再继续靠近凸透镜,当烛焰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也就是f,像退到了2倍焦距之外,已经变得比物更大了。看来,像与物它们俩,是谁站的远,谁就强势啊。也就是所谓的: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
图3:烛焰位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2倍焦距这个位置很关键,你看,它是实像大小的分界点。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实像;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只要不小于1倍焦距,则成放大的实像。有一句口诀,叫作:二焦分大小。
当烛焰位于焦点位置时,也就是u=f时,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线无法成像,光屏上只会出现一个模糊的光斑。
图4:烛焰位于焦点处
当蜡烛继续再靠近凸透镜,也就是u,凸透镜已经无法将光线聚成点了,经过透镜的光线还是发散的,发散光线成虚像。这也就是放大镜的原理。此时所成的像与蜡烛在透镜的同侧,到透镜的距离也比蜡烛更远,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你可以回忆下用放大镜看书的经验,要想把字放得更大一点是怎么做的?让镜子离书本更远一点,对吧。也就是说,在1倍焦距以内,物距增大,像也变大。口诀就是:物远像变大,物近像变小。
图5:烛焰位于焦点以内
物体位于1倍焦距以内则成虚像,1倍焦距以外则成实像,正好位于焦点处则不成像。所以,1倍焦距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这叫作:一焦分虚实。
我还可以告诉你一点:在凸透镜成像当中,虚像总是放大的、正立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却总是倒立的。这就是:虚像正,实像倒。虚像大,实像有大也有小。
【小结一下】
口诀总结起来一共有四句: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正,实像倒。虚像大,实像有大也有小。
实像: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
虚像:物远像变大,物近像变小。
【思考题】
你能否从几何角度证明:从2倍焦距处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一定相交于凸透镜另一侧的2倍焦距处。好了,下一讲再见!
【备课手稿】
-
【第5.01讲】光的聚散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今天我们进入第5章,这一章我们专门讨论透镜。
说起凸透镜,你最熟悉的一定是放大镜。对,由于凸透镜能够放大图像,生活中“放大镜”一词几乎成了“凸透镜”的代名词。但是,凸透镜可不仅仅只有放大图像这一个功能。它的威力可大了。
《淮南万毕术》是我国西汉时期所著的,一本记录奇异变化的书,其中就记载了一种有趣的取火方法: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它说,把冰块削成一定的圆弧形,向着太阳举起,再将艾草放在它所形成的光影下,就起火了。冰火两重天,以冰取火,在两千多年前的先人看来,是一则匪夷所思的奇闻趣事。今天看来,不过是利用冰制的透镜聚光而已。
我猜,你肯定也试过用放大镜点火,在太阳下用凸透镜将阳光会聚到一点,形成一个很亮的光斑,在这个光斑处如果放些易燃物,很容易就起火了。这种点火方法,在野外没有其它点火装置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但同时,如果不注意,也会酿成大祸。
据报道,2015年2月26日上午10点多,大连市高新区某小区的房子突然失火,消防官兵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扑救,才将火扑灭。事后调查发现,起火原因竟是阳台上放的一个装饰品,它是一个篮球大小的玻璃球。阳光通过这个玻璃球,聚焦在屋内的纸制品上,引发了大火。
你知道吗,在山林中,被随手乱扔的饮料瓶也会成为森林火灾的隐患。装了水的饮料瓶就是一个凸透镜,如果碰上合适角度的阳光,很容易点燃地上的枯树叶。
透镜有凸透镜,还有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是凹透镜。
说到凹透镜,你又会想到什么呢?很多同学戴的近视眼镜就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透镜的作用,本质还是光的折射。光线射入透镜发生一次折射,从透镜中射出时又发生一次折射,再结合透镜表面的弧度,两次折射的结果就能让光线会聚或发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这里的“作用”二字要细细琢磨,它是相对于入射光,比较而言的。以会聚作用为例,只要折射光比入射光更聚拢,它就是起到了会聚作用。但这不等于说,折射光一定聚集于某一点。请看课程文稿的图1,图中的几种情况都属于会聚作用。光线经过凸透镜,有可能会聚于某一点,也有可能是平行光,还可能是发散的光束。
同样的,发散作用也是相对于入射光比较而言的。
图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光说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还是太粗放了。如何定量描述会聚或发散作用呢?如果有两个透镜,如何比较它们的会聚或发散能力,谁更强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先明确几个概念:
1.薄透镜:厚度远小于球面半径的透镜。
2.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作主光轴,简称主轴。如果作图,就是垂直于透镜的一条直线,常用点划线表示。
2.光心: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经过这个点的光线不会被透镜改变方向,这一点就是光心。通常薄透镜的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
3.焦点:凸透镜能将沿主光轴方向的平行光会聚于某一点,这一点也在主光轴上,被称为焦点。
图2:凸透镜的焦距
有了上述知识,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不同的凸透镜了。用比较短的距离就能将平行光会聚成一点的,会聚能力更强。那些需要更长的距离才能会聚成一点的凸透镜,会聚能力更弱。这个距离,也就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我们称为焦距,常用英文字母f表示。焦距代表了一个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强。
一般来说,凸透镜中间凸出得越厉害,会聚能力就越强,焦距越短。
现在,我提一个问题:如果在焦点处放一个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怎么变化呢?
我们前面学过“光路可逆”,在透镜中光路依然可逆。既然平行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焦点,那么焦点处发出的光线,就会反过来,变成平行光。有些探照灯或汽车大灯,在光源前安装一套凸透镜,就可以使发散的光线变成平行光。
图3:凸透镜的光路
那么,凹透镜有没有焦距呢?
也有的,凹透镜的焦点是平行光线被发散后,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同样,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凹透镜的焦距。关于凹透镜的焦距,大纲上没有要求,你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图4:凹透镜的焦距
【小结一下】
这一讲,我们了解到:1.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是凹透镜。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表征透镜的折光能力,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强。
3.与主光轴平行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焦点。从焦点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
【思考题】
透镜的表面,一定要是球面吗?好了,咱们下一讲再见!
【备课手稿】
-
【第4章小结】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第4章,我们初步认识了光,人类认识光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光确实很奇妙,明明能看得见,却又抓不住、摸不着,而且还有很多令人费解的特性。我们介绍过从欧几里得到阿尔哈森,经历上千年才理解光的传播方向;还介绍了关于光的色彩,牛顿与笛卡尔的不同见解。牛顿之后,人类是不是就已经把光研究透了呢?并没有。直到19世纪,爱因斯坦还在为世间是否存在一种光的传播介质“以太”而辩论。可见,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需要一代一代的智者和勇士不断的努力,才能推动科学螺旋上升。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
1.什么是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2.光怎么传播?
光既可以通过空气、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E8 m/s。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或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3.光如何反射?
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会发生反射。
反射的规律是: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三线”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两角”是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是入射光线、发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平面镜如何成像?
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正立等大,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实像与虚像有哪些异同?
①实像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能用光屏承接,是倒立的。
②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是正立的。
③实像和虚像都能被眼睛看见。
6.光如何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叫做折射。
空气、水、玻璃三种介质,不论入射角还是折射角,空气中的夹角最大、玻璃中的夹角最小、水次之,即空气>水>玻璃。记住这个,你就不用费心去记不同介质间光线往哪边折射了。这个顺序与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的顺序是一样的,你还可以联系起来一起记。
不论反射还是折射,光路可逆。
7.色彩是怎么来的?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可以依次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色光。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彩的光。
可见光谱之外,还有红外线、紫外线等人眼看不见的光。【第5章预告】
我们不但要认识光,还要利用光。人类利用光最有效的工具就是镜子,镜子分面镜和透镜,面镜我们已经在第4章中探讨过了,接下来,第5章我们就要着重探讨透镜。了解了透镜,你就可以懂得许多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设备的道理,比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显微镜等等。
咱们下一章再见!
-
【第4.05讲扩展知识】看不见的光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我们知道有听不见的声,超声和次声人耳听不见。那你觉得,有没有看不见的光呢?
三棱镜形成的彩色光带,我们也称为光谱。我们所看到的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只是光谱的一部分,称为可见光谱。图1:光谱图
在红光区域外侧,还有红外线。
将阳光分散成彩色光谱后,如果拿一支灵敏的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处,会发现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阳光中所携带着能量,各种颜色的光都带有能量。有人做实验,把温度计置于红光之外的区域,这一块儿看似没有光,但温度计却显示温度有明显升高,这里的能量甚至比看得见的地方更高!这说明红光之外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人们称其为红外线。
红外线的热效应比其他光线更明显。冬天,我们站在太阳底下,觉得身上暖洋洋的,主要就是红外线的功劳。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我们可以用它来加热物体,比如用电炉烹调食物,电炉丝的热量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辐射到锅底的。如果在电炉结构中再加一层电热涂层,还能将更多的热辐射转变成红外线辐射,热效率会更高。
所有的物体都会不断的向外辐射红外线。而且不同温度的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也不同。这个特点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红外夜视仪、勘探用的热谱图等。
红外线还可以作为信号载体,用于传递信号。家里电视、空调等设备的遥控器,很多都是用红外线信号来工作的。
人体接受适当的红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医学发现有一部分红外线对活化细胞组织、促进血液循环有很好的作用,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所以,医疗中也利用红外线治疗法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如果接受的红外线过量,也不好,会形成红外斑。
在光谱的紫光区域之外,也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被称为紫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日光光谱的紫光区以外,看似黑暗的部分竟也能使照相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之前许多物理学家,用灵敏的温度计测试这一区域,都没有收获。里特转而用化学方法,即用感光底片做试验,取得了成功。
我们常见医院病房里有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可以杀菌。太阳是天然的紫外线辐射源,我们平常在家晒被子,除了干燥的目的之外,也是为了减少细菌滋生。
人体少量的接收紫外线有利于合成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生长、避免骨质疏松。但过量的紫外线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轻者造成眼痛、流泪、皮肤老化、黑斑,重者可发展为皮肤癌。所以你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还要注意擦防晒霜,或者穿戴遮阳的衣帽。
大气高空中的臭氧层,对紫外线都有很强的吸收作用,能吸收掉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使它们免受紫外线伤害。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的臭氧层,免遭工业废气的破坏。另外,普通玻璃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其实也很好。
紫外线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能激发荧光。老式的荧光灯,在灯管内壁覆盖了一层磷光材料,它能吸收紫外光并发出可见光。验钞机也利用了紫外线,在钞票中藏有荧光防伪标记,在验钞机的紫外线照射下,就可以看到这些防伪标记了。
好了,看不见的光,就介绍到这里,咱们下一讲再见!
-
【第4.05讲】光的色彩之谜:牛顿与笛卡尔之争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本章第一讲我们介绍了光的方向之谜,从欧几里得到阿尔哈森,经历了上千年,才树立起对光的方向的正确认识。今天我们要再讲两个故事,分别是笛卡尔和牛顿的故事,他们对光的色彩之谜有完全不同的见解。到底谁是谁非呢?
你的课本上有三棱镜的实验,课堂上老师都会演示,白色的光束射入三棱镜,射出的是七彩的光带,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17世纪以前,很多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来自于教会,比如教会认为彩虹是连接信徒与上帝的桥梁。笛卡尔是16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也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关于光的色彩,他跟当时的主流观点一样,认为白光是最纯净的。笛卡尔对三棱镜将白光变成彩色光的实验,是这样解释的:光是不停旋转的粒子构成的,白光的粒子经过棱镜,转速被改变,不同的转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而使白光变成了彩色的光。也就是说,是棱镜改变了光的颜色。
英国的牛顿比笛卡尔小47岁,他也对光的色彩非常着迷,但他并不认同笛卡尔的解释。为此,他甚至拿自己做实验,长时间凝视太阳,还用筷子戳自己的眼睛,只为了研究压力对视觉的影响。终于,有一个最关键的实验,让他得以彻底推翻笛卡尔的理论。他先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在纸板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光带。然后在纸板上红色光的位置钻一个小孔,这样只有红光能通过纸板,牛顿得到了一束红光。他让这束红光再通过一个三棱镜。如果真如笛卡尔所言,三棱镜能使光变色,那么这束红光应该再次变成其它的颜色。然而事实是,红光通过第二个棱镜后,还是红光。这就证明棱镜并不能改变颜色。笛卡尔错了!
那么棱镜到底在实验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牛顿认为,白光并不“纯净”。相反,红光、蓝光等色光才是纯净的单色光;而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棱镜并不能改变颜色,只是将复合的颜色分离开。所以,已经是单色光的红光,通过棱镜颜色不变。牛顿的这套完全不同于笛卡尔的解释,很快被世人接受,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色散理论。
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各种色光通过棱镜时被折射的程度不同,从而使各种色光按一定顺序分散开来。其中,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它们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彩虹也是太阳光色散的产物,空中的小水滴起到了相当于三棱镜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色彩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不用七种,只需要三种色光——红、绿、蓝,它们相互混合也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红、绿混合可以得到黄;红、蓝混合得品红;蓝、绿混合得青色;红、绿、蓝3种光混合就是白光。但是,红、绿、蓝这三种光,是无法合成的。这三种颜色就被称为“三原色”。
彩色电视机就利用了三原色的原理。电视屏幕上有许多微小的发光单元,这些发光单元有3种,分别发红光、绿光、蓝色,它们相互组合就可以形成色彩斑斓的电视画面。
以上是光的三原色。
印染行业常用另外一套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用黄、品红、青3种颜料可以在白纸上混合出各种颜色来。彩色印刷一般用CMYK四种颜色的墨,其中除了黑色K以外,另外三种就是颜料的三原色:C青色,M品红,Y黄色。
图1: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张亮同学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颜料的三原色,与光的三原色不同?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光的三原色只适用于光源,色光显色是不同的单色光叠加而来,这是“加色法”,所有的色光加到一起是白光。
而颜料则相反,我们看到的物体本身并不发光,只是在白光的照射下能够反射某种颜色的光,什么颜色的物体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同时吸收掉其它颜色的光。所以颜料配色是用的“减色法”。如果把三原色的颜料都混在一起,它能把白光中所有的颜色都吸收掉,就是黑色。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在白纸上写一个红色的字,用白光照射,纸是白色的,字是红色的;用红光照射,纸是红色的,字看不见了,因为纸和字都成为红色的,分辨不出来。用绿光照射,纸是绿色的,字是黑色的。因为红色的字只反射红光,而不能反射绿光,入射光全部被吸收了,所以是黑色的。
刚才说的都是反射光,那透明物体的颜色又是怎么样的呢?
也是,什么颜色的物体就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
【小结一下】
1.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色散。白光并非单色光,而是由色光混合而成的。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用这三种色光就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的光。颜料的三原色是与之相反的另一套颜色。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思考题】
为什么海水和天空都是蓝色的?我们下一讲再见!
【备课手稿】
-
【第4.04讲扩展知识】奇妙的折射现象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光的折射,今天我们聊聊生活中奇妙的折射现象。作为扩展知识,我们将介绍海市蜃楼和利用光学现象的魔术。
海市蜃楼,你可能听说过,但不一定见过。
其实早在汉代,《史记》中就记载过海市蜃楼。传说渤海不远处有三座神山,分别叫蓬莱、方丈和瀛洲。还传说神山上有长生不老药,山上的动物都是白色的,而宫殿都是用黄金白银所建。然而被派去找神山的人,回来是这样描述的:船还没到的时候,“望之如云”,看起来像朵云一样飘着;等船行至附近,“三神山反居水下”,三座神山看起来又好像在水底下;再靠近,船就被风吹引离去,总也到达不了。
现在看来,这很可能是古人看到海市蜃楼之后的演绎,渤海一带确实是海市蜃楼现象多发的区域。海市蜃楼其实就是一种普通的折射现象,由于某些特殊的地貌,导致空气不均匀,光线穿过不均匀的空气发生偏折,走弧线进入观察者的眼睛。人们逆着光线看去,还以为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就看到了一个虚像。不同的条件下, 光线偏折的方向不同,海市蜃楼的出现的形式也不一样,比如上现蜃景和下现蜃景。
图1:海上出现的海市蜃楼
上现蜃景多见于海洋、冰原等环境,靠近地表的空气温度低,远离地表的地方温度高。这样的环境,导致光线在空气中传播时向下偏折。你可以看看文稿中的插图2。岸上的人逆着光线看过去,就看到一个悬浮在空中的景物,仿佛仙境一般。
图2:上现蜃景的原理
如果是在沙漠之类的环境中,情况就正好相反,靠近地表的空气温度很高,远离地表的地方温度低。光线在这样的空气中传播,会向上偏折。人逆着光线看去,会看到跟水中倒影一样的景象,从而会产生错觉,以为前方有一片水面。
图3:下现蜃景的原理
图4: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类似的场景,我们在城市中也能看到,夏天被晒得很烫的马路,也会发生这种折射现象。非常干燥的路面,远看却好像有很多积水一样,能看到车辆的倒影。你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夏天很容易看到的。
图5:高温路面上的折射现象
课本上介绍过一个利用折射现象的小魔术——碗底现硬币。在碗底放一枚硬币,调整碗的位置到你刚好看不见硬币为止。然后慢慢向碗里注水,随着水面的升高,本来看不见的硬币也出现了。
这个小魔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它的原理跟很多惊心动魄的大型魔术是一样的。我们都见过,插在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像是被折断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坐在一个透明的泳池里,你也会看来像是身首异处了。把铅笔换成人,效果就很惊悚了。
舞台魔术中也经常利用厚玻璃砖、大平面镜等道具,造成视觉上的错位,给观众呈现出震撼的景象。关键是要用心装饰好玻璃的边缘,只要看不出来玻璃的边缘,观众就不容易发现秘密,很容易信以为真。当然,这些手法在近景魔术中可能不太好用,观众如果凑近了看就很容易露馅了。
你还知道什么别的利用光学现象的魔术吗?
好了,咱们下一讲再见!
-
【第4.04讲】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我们常说“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可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折射的规律。
如果你留心生活,就会发现插在水中的筷子或铅笔,看起来像是被折断了一样。这也是折射现象引起的。我们已经知道当光传播到两种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被吸收,一部分光会反射,还有一部分光会穿透界面,进入另一种介质中继续传播。透过去的这部分光,方向会发生偏折。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就叫做光的折射。
要注意,光发生折射是有条件的:光要斜射到界面上。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并不发生改变。
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先明确几个概念。
1.法线:过入射点作界面的垂线,即为法线。
2.折射光线:进入另一介质中的光线叫做折射光线。
3.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4.入射角:自然就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图1:光的折射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入射角。
跟反射定律一样: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三线”共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在法线两侧。跟反射定律不一样的是:输入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在界面的两侧。
光线如果垂直入射,入射角0°,折射角也是0°,“三线”合一,传播方向不变,不发生折射。
关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我们现在只需要知道,在几种常见介质中它们谁大谁小,就可以了。更准确的计算方法,等到高中再学,它需要用到更深的数学知识。
空气、水、玻璃这三种介质,无论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空气中的夹角>水中的夹角>玻璃中的夹角。它们的大小关系和这三种介质中的光速排序是一致的:空气中的光速>水中的光速>玻璃中的光速。你可以把这两组关系结合在一起记,就不容易忘了。
如果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简单地说,光的折射规律就是:三线共面,法线、界面居中,两角随大随小。
光的反射能形成一个对称的虚像,那光的折射是否也能成像?
当然也能成像,并且成的也是虚像,一般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高。比如刚才讲到的例子,铅笔插入水中,我们看到铅笔浸在水中的那一截被折弯了。实际上就是看到了折射所形成的虚像,像的位置比铅笔实际的位置更高。同样的道理,在河里用鱼叉叉鱼,你看到的也是鱼的虚像,鱼在水中的真实位置并没有你看到的那么高,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就会瞄准鱼下方的位置去叉。
还有一种情况,当光斜射入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也会发生偏折。
不均匀的介质,可以把它分解,看成很多均匀的薄层拼接而成,光线经过每一层的界面都要发生折射,所以光经过不均匀介质时,会走出一道弧线。
我们地表的大气层就是一个不均匀的透明介质,高空大气稀薄、地表空气稠密。早晨第一缕曙光进入大气层后,由于折射,光线沿弧线传播,到达地表。结果是,你看到太阳起山老高了,实际上太阳的位置还在地平线以下呢。人眼逆着光线看过去,提前看见了太阳,以为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实际上,他看到的只是折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同样的道理,黄昏时太阳落山,其实我们看到的也是已经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
图2:日出的折射现象
咱们再回到开头的问题,一滴水这么小,为什么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因为阳光在水滴的表面发生折射,射入水滴时折射一次,射出水滴时又一次折射,经过两次折射,阳光被水滴汇聚,其结果就像放大镜一样。更详细的知识我们会在后面关于透镜的章节中继续讨论。
【小结一下】
这一节,我们初步了解了折射,有这3个要点你需要记住的:
1. 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就叫做光的折射。要注意: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不发生折射。
2. 折射光线偏折的方向: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空气>水>玻璃。这个顺序与这几种介质中光速的排序是一样的。
3. 折射成像:折射成虚像,如果是从上向下看水中的像,一般会高于实际位置。另外,不均匀的介质也为发生连续折射,形成虚像。
【思考题】
用激光射水里的鱼,该瞄准什么方位呢?
下一讲,我还会聊更多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咱们下一讲再见!
【备课手稿】
-
【习题课】6个例题搞懂平面镜成像作图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光学的部分,作图是常考点也是难点。因此我把作图题单独拿出来讲解,今天我们聊聊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我精选了6个典型例题,代表了6种类型,搞懂这6个题,有关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题基本都不用怕了。
这一讲需要边听边看课程文稿中的插图。
例1. 平面镜前一发光点 S,其中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 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
如果从光源S出发,盲目地尝试画一条光线,要想正好能反射到P点,有点大海捞针的感觉。换换思路,利用平面镜的对称关系,先根据S点和平面镜找出S点的像S’。我们知道,反射光线看起来,就像是从光源在镜中的像点射出来的一样,所以从S’到P连线的方向,就是反射光线的方向。这样,光路图很轻松就画出来了。
例2. 如图的两条光线,是同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同一平面镜上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发光点的位置。
这道题,已知反射光线、平面镜,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别作法线,然后画出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就是发光点S的位置。
不过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还是利用对称。既然,反射光线就像是从发光点的像发出来的一样,那我们可以先找出像S’的位置。如果能找到S’,再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就简单了。S’的位置好不好找呢?太简单了,只要反向延长两条已知光线就可以了。例3. 已知物体AB和其平面镜中的像A’B’,请作图补充平面镜。
这题已知物和像,抓住两个要点可以找出平面镜:1.物和像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2.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根据以上两点,平面镜一定经过物、像连线的中点,并且与该连线垂直。所以,只要作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就能找到平面镜的位置了。
【小结1】
刚才讲的3个例题可以归为一类。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有三种元素:1是平面镜;2是光线,包括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3是物和像。例1~例3,分别从这三种元素中抽去了一部分,要求补充。例1是补充光线,例2是要补充物,例3是补充平面镜。不论是要补充哪一类元素,我们只要抓住对称的关系,先从已知找可知,再从可知推未知,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例4. 自行车尾灯由许多直角的反光面构成,请画图解释,为什么这种结构的尾灯特别醒目?
自行车的尾灯,主要是为了夜间更容易被汽车司机发现。如图,汽车的车灯照向自行车尾灯,光线经过直角镜面的两次反射,会沿同样的方向被反射回去。我们可以通过几何关系证明,不论光线从什么角度射入这个直角镜面,都会沿原方向返回。一般来说,观察者和光源是在同一个方位,所以观察者就会觉得这样的尾灯特别醒目。相反,如果不在光源同一方位的人,看这种尾灯,反而格外暗淡。
下面我们一起来证明,光线沿原方向返回的几何原理。要证明这一点,实际上就是要证明,最初的入射光线与最终的反射光线,是两条平行线。我们做出两次反射的法线,由于两个镜面成直角,那么两条法线之间也互相垂直,它们就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2和∠4是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所以∠2+∠4=90°。又根据光的反射定律,∠1=∠2,∠5=∠4。所以,∠1+∠2+∠4+∠5=180°,即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得证。
【小结2】
这个题是关于平面镜改变光路的应用,其中要用到几何知识,推导过程中注意,要充分利用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法线与平面镜垂直等条件。
例5. 穿衣镜要照出人的全身像,最小的高度只需要人身高的一半。请作图说明为什么。
这道题的关键,是要将“看见自己的全身像”这个生活中的条件,转换成光路的条件。想要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就是要让头顶和脚尖的光线,都能反射进入照镜子人的眼睛。假设人的身高是L,她在镜中的像身高肯定也是L。分别连接A’E和B’E,两条连线之间所夹的范围,就是穿衣镜至少需要覆盖的长度。很容易看出来,MN是△A’B’E的中位线,它的长度正好是L/2。
例6. 如图是一间舞蹈教室的布局图,教室中间有隔墙,将教室分为内外两间,北面墙上有块大镜子。请作图说明,老师推门进来后,站在图中的位置,能看见哪些同学?
这道题,要画出老师所能看见的视野,也就是要找出能够进入老师眼睛的光线有哪些。同样利用对称关系,如果反射光线经过老师,那么入射光线的延长线一定会经过老师在镜中的像。所以我们先画出老师的像点,然后向障碍物或镜子的边界点画直线,就画出了视野的边界,也就是图中红色的区域。但是不要忘记,除了看镜子,老师还可以直接看到墙后的一些区域,就是图中蓝色的区域。所以图中红色和蓝色色块覆盖的地方,都是老师能看得见的地方。同学乙和丙能被看见。
【小结3】
例题5和例题6都是关于视野的问题,要善于转换命题。关于视野的问题,要看到什么,就是要被观察物所发出光线能够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可能是直接射入眼睛,也可能是经过反射后再进入人眼。
- Laat meer z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