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在二戰的血與火之中,有一場鮮為人知的戰爭。 它沒有坦克,沒有戰艦,也沒有軍樂隊送行。 只有地圖、推演、棋子與紙張。 但正是這場戰爭,讓成千上萬條生命得以生還。 他們用智力贏得勝利, 在桌子上,用邏輯摧毀了鐵與血。 這就是吉爾伯特·羅伯茨的故事。 也是「鹪鹩們」無聲的戰歌。 一場兵棋,改變了世界。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反潛戰術設計師吉爾伯特·羅伯茨和德國潛艇部隊總指揮卡爾·鄧尼茨這對宿敵的故事。 他們在戰後意外相遇的情景,並回溯了兩人在大西洋上運用兵棋遊戲設計和測試戰術,進行生死對抗的過程。 人物的簡介: 羅伯茨上校 (Colonel Roberts / Gilbert Roberts):一位英國上校。他疲憊於持續五年的戰爭艱辛、食物配給以及城市居民每晚經歷的轟炸。 沃克林 (Walklin / Heinz Walklin):一名前U型潛艇艇長。 科林 (Colin):一名11歲的男孩。他正在搭乘郵輪跨越大西洋。他將旅行想像成好萊塢和牛仔,並對紐約這個「大蘋果」應有盡有的美食感到興奮 科林的父親 (Colin's Father):科林的父親。他是一位富有的出庭律師。 奧托·克雷齊默爾 (Otto Kretschmer):德國U型潛艇王牌艇長。 吉恩·萊德勞 (Jean Laidlaw):前「海上遊俠」「金鹿」小隊成員。她生於蘇格蘭,因家庭財務困難搬到倫敦。她在倫敦獨自生活,在同性戀被視為違法的年代,通過「海上遊俠」結交了朋友,並吸引了其他女性。她是羅伯茨最得力的助手,被他稱為「整場戰爭期間我的頭號幹將」。 巴恩斯 (Barnes / Maggie Barnes):從女子服務隊總部被派往格林威治的年輕隊員。她在那裡接受培訓成為譯電員。 羅克珊·休斯頓 (Roxanne Houston):新招募的女子服務隊隊員。她在利物浦見識了前往直布羅陀的「鷦鷯」處理密電的速度後,感到驚訝。她與伊莎貝爾·米爾恩·霍姆建立了深厚友誼。 派特裡夏·安妮·帕金 (Patricia Anne Parkin):德比之家的戰術研究員。她在值班時收到哥哥米頓犧牲的消息,但仍繼續工作。 米頓 (Minton):派特裡夏·安妮·帕金的哥哥。他在戰役中犧牲 約翰·“傑克”·布魯姆上尉 (Captain John "Jack" Broome):前潛艇艇長。他是勞頓·馬修斯回憶錄中提到的,繪製「樹莓」戰術和其他行動指南插圖的人。 麗茲·德雷克 (Liz Drake / Elizabeth Drake):女子服務隊隊員。她曾是橋牌玩家,本以為會做打字員。她是負責移動棋子的人之一。 奧凱爾 (O'Kell):羅伯茨戰術小組的「鷦鷯」之一。她曾是橋牌玩家。她在兵棋遊戲中扮演護衛艦艦長(「沃爾克艦長」的角色)。她負責在地板上移動兵棋棋子。 沃爾克艦長 (Captain Walker):皇家海軍的一位艦長。他的反擊模式在兵棋遊戲中顯示出成效。羅伯茨和萊德勞研究了可以替代他戰術的方法。 馬克斯·霍頓上將 (Admiral Max Horton):潛艇部隊的王牌將軍。羅伯茨曾與他通話,他的態度影響了諾貝爾爵士對戰術小組的看法。 鄧肯 (Duncan):藝術家。她在德比之家感到掙紮,不像其他「鷦鷯」感到活力注入。她寫日記稱「恨透了在女子服務隊工作的每一分鐘」。她具有藝術家氣質和模特般的神情,這使她與其他女性區分開來。她曾收到男觀眾的紙條,戰後成為頂級時裝模特。羅伯茨勸說她加入戲劇社和合唱團,她在其中找到了活力。 音樂來源:musopen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今天我們要一同穿越時空,來到那座橫跨歐亞、寫滿傳奇的城市伊斯坦堡。 提到伊斯坦堡,你會想到什麼?是宏偉的清真寺,還是熱鬧的巴扎(大市集)? 是輝煌的鄂圖曼帝國,還是古老的拜占庭遺韻? 這座城市,經歷了無數的名字更迭與帝國興衰,是名副其實的「首都之都」。 它的故事,就像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海水一樣,深邃而充滿波瀾。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巴黎,就這樣,在戰火廢墟中,重新綻放成為世界的藝術首都。 她從來不是因為完美而迷人, 而是因為她經歷過破碎,卻選擇一次次,美麗地重生。 今天我們要一起搭乘時光機,飛越千百年,來到一個充滿浪漫、藝術,同時又經歷了無數風暴與轉折的城市, 就是法國的首都,巴黎! 大家是不是一聽到巴黎,腦中就浮現艾菲爾鐵塔、塞納河畔、羅浮宮這些畫面呢?巴黎不只是一個美麗的旅遊景點,它的歷史就像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有古老的起源,有輝煌的時刻,也有充滿血淚的低谷。 巴黎這個名字的第一次出現,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2、3世紀的時候。不過在羅馬時代,巴黎其實不叫巴黎,它當時有個名字叫做「盧泰提亞」。 那時候,入主這片土地的羅馬人選擇塞納河上的西堤島作為根據地,在那裡建立了城市。各位如果去過巴黎,應該知道西堤島就在塞納河中央,聖母院就在上面,地理位置超級特別。 羅馬人很厲害,他們不只佔據了島,還搭建了連接東西兩岸的大橋,這樣就擴大了他們的統治範圍。想想看,一座城市從河流中央的小島開始發展,然後靠著橋樑向兩岸延伸,是不是很有意思?這也決定了後來巴黎發展的很多特徵,直到現在,巴黎很多著名的地標建築,都還是坐落在塞納河畔呢。 巴黎的行政區劃也很有特色,它由20個行政區組成。如果你看巴黎的行政地圖,會發現它是以塞納河畔的第一區為中心,然後像一個漩渦一樣,按照順時針方向向外延伸到第20區。這種規劃方式,也跟它從島中心向外發展的歷史有關。 從地理位置來看,巴黎的最高點是海拔130米的蒙馬特高地。最低點當然就是海拔35米的塞納河河岸了。所以你在巴黎,不管身處哪一邊,只要往低處走,終點幾乎都會是塞納河岸。 塞納河這條河流,起源於法國東北部的朗格勒高原。它的河流水量非常充裕,而且一年四季變化不大。這樣穩定的水源,簡直是發展商業文明的溫床!所以,沿岸就孕育了繁榮的商業活動。可以說,塞納河就像是整個高盧地區的一條大動脈。而巴黎呢,就恰好位於塞納河的中游地段。這真是個享盡地利的好位置! 從塞納河中的小島開始,到羅馬時期的盧泰提亞,經歷聖丹尼主教的傳說,成為法蘭西強大的卡佩王朝的首都,在拉丁區點燃歐洲學術自由的火苗,挺過百年戰爭的血淚和市民起義,見證王權的興衰與大革命的風暴,浴火重生於奧斯曼男爵的改造之手,最終在二戰的硝煙中,因人民的抵抗而奇蹟般地倖存。巴黎的歷史,就像塞納河水一樣,蜿蜒流淌,經歷了無數的彎曲、跌宕,但始終充滿了生機與故事。 現在,當你走在巴黎寬闊的林蔭大道上,坐在塞納河畔 欣賞風景,或是在拉丁區 的咖啡館裡感受學術氣息,甚至登上蒙馬特高地 俯瞰全城時,希望你腦中能浮現今天我們分享的這些故事。這座城市的美,不只是外在的建築和風景,更是它背後厚重的歷史,是無數人在這裡生活、奮鬥、抗爭、創造所留下的印記。 延伸閱聽 EP47:鐘樓怪人的愛與痛:聖母院的鐘聲如何敲響歷史 EP30:燃燒的信仰:聖女貞德的呼喚與最後戰役 EP24:華服與斷頭台:「時尚女王」瑪麗.安東尼的顛覆與最後華麗 EP21:革命的火焰:法國大革命的自由與毀滅,從1789到1799年法國動盪的十年 EP07:征服歐洲的拿破崙:戰場與愛情的雙重奏 (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吃什麼?) #拿破崙系列之2 # 時間軸 在公元前4世紀後半葉之前,聖丹尼(Saint-Denis)在蒙馬特丘陵(Montmartre)被視為宗教異端而斬首殉教,「蒙馬特」一詞也有「殉教者」的意思 。 羅馬帝國時期,尤利安大帝(Julian the Apostate)在公元361年之前統治高盧地區四年 。 更早之前,君士坦丁大帝遷都時也曾從德國西南地區帶走人才,這些人才流失削弱了羅馬帝國在西部地區的統治 。 公元5世紀時,法蘭克族取代羅馬帝國征服了高盧全域。 公元481年至511年,撒利部族首領克洛維(Clovis)建立了梅洛文王朝,統治德國西部和法國全境 。 公元506年,克洛維建都巴黎(Paris),法蘭克王國就此誕生。 在公元7世紀中葉之後,宮相丕平趁機篡位,成立了加洛林王朝 ; 另外的來源提到加洛林王朝在公元8世紀(751年)取代了梅洛文王朝 …。 到了8世紀末,查理大帝(Charlemagne)將國都從巴黎遷到了德國城市亞琛(Aachen),巴黎由「巴黎伯爵」(Count of Paris)接管,繁盛程度略遜於從前 。 公元885年,維京人戰船圍攻巴黎,時任巴黎伯爵的厄德(Eudes)率領軍民擊退了維京人的攻擊 。 公元987年,厄德家族的雨果·卡佩(Hugh Capet)在巴黎登基,建立了卡佩王朝(Capetian Dynasty) 卡佩王朝血脈斷絕後,王位交接給瓦盧瓦王朝(Valois Dynasty)。 公元1337年,「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拉開序幕 。 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 I)曾下令將查理五世時代的盧浮城堡改建為皇家宮殿,這項改建工作歷經數個朝代,直至拿破崙三世時期才正式竣工 。 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從義大利嫁到巴黎時,帶來了義大利的名廚,法國料理的創始人是她當年的隨行廚師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不只是歷史故事,也是商業帝國的擴張和競爭的故事。 這是根據2016年出版的貝佐斯傳所撰寫的,因此他的淨資產是根據2016年的資料。 貝佐斯是一個讓大家又愛又恨的人物——他不是電影裡的超級英雄,但卻打造了一個比超級英雄還要無所不在的「帝國」:Amazon。 而這個帝國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 說到貝佐斯,大家腦中浮現的可能是那個如今戴著墨鏡、搭私人飛機的全球巨擘。但他其實是從一個窩在車庫裡、靠一張 60 美元木門當書桌的創業者起步的。我們常說創業維艱,但對貝佐斯來說,這條路不只是難,簡直是踩著一整座「火山」的熔岩走過來的。這故事不只勵志,它也血淋淋、很瘋狂,更讓你看到一個人如何從「我要賣書」一步步走向「我要統治地球上的每一個家庭、每一筆交易」。 今天的節目,我們就要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個網路才剛冒出頭的 90 年代,揭開貝佐斯和亞馬遜崛起的神秘面紗。準備好了嗎? 請繫好安全帶,我們的歷史故事 就要開始了! 有話想對我說,[email protected] 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們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 章節摘要 一:從華爾街金童到車庫創業者 二:一個無聊的名字,和亞馬遜河的野心 三:史詩般的狂潮與混亂 四:Day One 信仰與長期主義 五:網路泡沫與「股價不是我」 六:瘋狂的飛輪效應 七:Prime 會員服務與客戶體驗的極致 八:意外挖到的金礦——AWS 九:Kindle 與閱讀的數位化 十:Echo 與無所不在的語音助理 十一:前進實體零售——Amazon Go 十二:中國市場的挫敗 十三:擁抱科技,快速試錯——收購《華盛頓郵報》 十四:進軍好萊塢——Amazon 影業 十五:無敵盔甲上的輕微凹陷——工作環境批評 十六:反壟斷的清算 十七:高速增長與巨大挑戰 十八:貝佐斯的下一步——藍色起源與太空夢 十九:從英雄到霸權代表?形象的兩極化 二十:這一切,是好事嗎? # 音樂 Kevin MacLeod創作的「Air Prelude」是依據 創用 CC (姓名標示) 4.0 授權使用。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來源: 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37 藝人: http://incompetech.com/ Chris Zabriskie創作的「Cylinder Eight」是依據 創用 CC (姓名標示) 4.0 授權使用。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來源: http://chriszabriskie.com/cylinders/ 藝人: http://chriszabriskie.com/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片頭曲:動力火車的忠孝東路攔九遍(UBER搭車的廣告曲) 中間敲鐘聲:美國華爾街股市上市之鐘聲 今天我們要來講一個轟轟烈烈、充滿戲劇性,而且保證讓你聽了會「嘖嘖稱奇」膽子比天大、野心也跟著膨脹的傢伙, 他帶領一間公司,像一陣旋風一樣席捲全球,但也因為他太「衝」、太「敢」,最後卻落得一個被自己創辦的公司趕下台的下場。 這位傳奇人物,就是優步(Uber)的創辦人——崔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們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我(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今天,我們要一起坐上時光機,飛往一個黑白老照片裡的時代,一個人們排著長長隊伍領麵包、一張紙鈔不如一根麵包值錢的年代—— 沒錯,就是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那個時候的世界,就像骨牌一樣,一張張倒下。而其中,一道關鍵的推手,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關稅壁壘。 故事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你想像一下1918年的歐洲,槍砲聲剛剛平息,城市焦土、道路斷裂,歐洲各國就像打完架的重傷者,喘著氣扶著牆站起來。而彼岸的美國,卻像個旁觀者,一邊賺錢、一邊數鈔票。 當時的美國,透過提供物資、貸款支援盟國,在戰爭中成了名副其實的金主爸爸。但戰爭一結束,這些錢要怎麼收回來?歐洲國家債台高築,自顧不暇,美國人轉頭對盟國說:「去跟德國要!」 於是就有了巴黎和會和《凡爾賽條約》——一紙條約把戰爭罪責全推給了德國,要求他賠償1320億金馬克,約合當時330億美元,相當於4萬7千噸黃金。是的,你沒聽錯,這已經不是天文數字了,是天外飛來的數字。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 故事裡的斯巴達,可參閱EP27:血戰溫泉關:300壯士的榮耀戰歌,斯巴達的末路傳奇 # 故事裡的亞歷山大,可參閱EP26:軍事天賦與瘋狂:亞歷山大大帝如何征服了世界,卻無法征服自己?(撲克牌的梅花老K) 今天呢,我要帶大家搭乘一台「時光電梯」,回到那個充滿哲學家、雕像、還有可能穿著涼鞋跑馬拉松的古希臘時代! 欸,說到這「電梯」,這可不是我隨便亂講的。我最近讀了一本很有趣的書,叫做《電梯裡的古希臘》。作者西奧多羅斯·帕帕科斯達斯博士,他本人就是一位考古學家 。 你沒聽錯,就是那種拿著小刷子,在土堆裡小心翼翼挖寶藏的酷炫人士!他很有創意地設定了兩個主角,一個是對希臘歷史瞭若指掌的考古學家,另一個呢,就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對古希臘的印象可能就停留在「宙斯很花心」、「奧林匹克運動會」這種程度。 這兩個人啊,很不幸地被困在電梯裡了!在等待救援的漫長時光中,考古學家就開始滔滔不絕地向這位「歷史小白」講解起古希臘的浩瀚歷史。 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它把幾百萬年的歷史濃縮在短短的電梯共處時間裡,透過生動的對話,讓我們這些讀者也能身歷其境,彷彿也跟著困在電梯裡,聽著一場精彩的古希臘歷史速成班! 今天呢,我就要借用這個有趣的設定,帶大家一起來體驗一趟「電梯裡的古希臘」之旅。 # 音樂來源:MUSOPEN # 古希臘歷史事件時間軸(細節請參考FB歷史就在你身邊的粉絲專頁) 史前時期:希臘世界的開端 (距今數千年前) 黑暗時代 (約公元前 1100 年 - 公元前 800 年) 古風時期 (Archaic Period,約公元前 800 年 - 公元前 500 年) 古典黃金時代 (約公元前 5 世紀 - 公元前 4 世紀 伯羅奔尼撒戰爭 (公元前 431 年 - 公元前 404 年) 馬其頓王國的崛起與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 (公元前 4 世紀末) 希臘化時代 (公元前 323 年 - 公元前 30 年) 羅馬時期 (公元前 146 年起) # 古希臘歷史人物 宙斯 (Zeus): 波塞頓 (Poseidon): 哈迪斯 (Hades): 赫拉克勒斯 (Heracles): 雅典娜 (Athena): 費迪亞斯 (Phidias): 米隆 (Myron): 蘇格拉底 (Socrates): 柏拉圖 (Plato):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 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腓力二世 (Philip II): 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歐幾里得 (Euclid): 阿基米德 (Archimedes): 塞內卡 (Seneca): 愛比克泰德 (Epictetus): 馬可·奧理略 (Marcus Aurelius):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 故事裡所提到莎士比亞的朋友參與女王政變的部分可參考 EP37:女王與伯爵:權力與愛情的交響曲(埃塞克斯與伊麗莎白一世是愛情還是權力遊戲?) 今天,我們要聊聊一位影響全世界的傳奇人物——威廉·莎士比亞! 他的名字,無論你有沒有看過他的戲劇,肯定聽過。他被譽為「英國文學之父」, 但奇怪的是——我們對他的生活了解得少得可憐! 試想一下:這位創作出 《哈姆雷特》、《羅密歐與茱麗葉》、《馬克白》 的男人,居然沒有留下半封信,沒有日記,甚至沒有人知道他的長相!他的肖像畫,全都是死後畫的。 而且,他人生有七年是「失蹤」的! 他去了哪裡?做了什麼?他怎麼從一個小鎮少年變成世界最偉大的劇作家? 今天,我們就要帶你穿越回16世紀的英格蘭,揭開莎士比亞的神秘人生!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今天,我要帶大家走進一個既熟悉又神秘的世界——柬埔寨,以及它那令人驚嘆的瑰寶——吳哥窟。 提到柬埔寨,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吳哥窟。這座宏偉的古廟已成為柬埔寨的象徵,甚至被描繪在國旗上,足見其重要性。然而,當我們深入了解這個國家時,會發現柬埔寨與吳哥窟之間存在著截然不同的兩種世界。 現代的柬埔寨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首都金邊高樓林立,街道上車水馬龍,充滿了邁向現代都市的氣息。同時,傳統的市場、寺廟和民俗活動依然在城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展現出一種新舊交融的獨特風貌。 與此同時,位於暹粒省的吳哥窟則彷彿是一座時光凝固的城市。走進這片古老的遺址,仿佛踏入了中世紀的高棉帝國。宏偉的石雕、精緻的浮雕,以及縱橫交錯的寺廟群,無不訴說著昔日帝國的輝煌。這裡的每一塊石頭、每一座塔樓,都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與文化。 我自己也與家人造訪過吳哥窟,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時,那種震撼與敬畏至今難以忘懷。 # 本集章節摘要 探索柬埔寨與吳哥窟 探險家亨利·穆奧的生平與東南亞探險 穆奧的發現及其對世界的影響 吳哥帝國的起源:闍耶跋摩二世的崛起 帝國初期的挑戰:內憂外患 吳哥帝國的黃金時代與吳哥窟的建造:蘇利耶跋摩二世 帝國的擴張與文化成就 吳哥帝國的衰落:外敵與內憂 帝國的轉型:宗教與首都的變遷 吳哥帝國的終結與穆奧的重新發現 吳哥帝國的現代意義與柬埔寨的現況 Facebook 粉絲頁:搜尋「歷史就在你身邊」有《吳哥窟》事件詳細時間軸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本集章節摘要 節目引言與《蒙娜麗莎》的背景 本期節目的主題——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作《蒙娜麗莎》,並提出探討其魅力、神秘微笑以及成為傳世經典的真正秘密。 《蒙娜麗莎》的故事置於 500多年前的義大利佛羅倫斯,當時這裡是歐洲最繁華的文化與藝術中心之一,匯聚了貴族、藝術家、科學家、銀行家和商人,孕育了文藝復興的輝煌時代 。 故事的主角麗莎·格拉迪尼(蒙娜麗莎)的丈夫喬孔多先生是佛羅倫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委託當時最有名的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為妻子畫一幅肖像作為家族珍藏。 李奧納多·達文西及其創作的延遲 達文西這位被譽為天才的人物,他不僅是畫家,還在飛行器、軍事武器、人體解剖等領域有研究,充滿新奇的想法。然而,達文西在當時的畫壇卻以「拖延」聞名,他是一位完美主義者,經常反覆修改畫作。 喬孔多先生最終並未如願收到《蒙娜麗莎》,這幅畫一直跟隨著達·芬奇,從義大利到法國,直到他去世。這引發了關於達文西為何不交付畫作的疑問,包括是否對作品不滿,或者對麗莎抱有特殊情感,甚至有人猜測畫中人並非喬孔多的妻子。 《蒙娜麗莎》成為偉大藝術品的關鍵:達文西的畫技 達文西的招牌技法——「暈塗法」(Sfumato),這是一種通過反覆塗上極薄的顏料,使人物輪廓柔和無邊界,彷彿栩栩如生的技巧 。科學檢測顯示達文西至少塗了 20層顏色,這種細膩的處理使得蒙娜麗莎的微笑變幻莫測。畫作的背景被描述為一種超越時空的「理想風景」,並非佛羅倫斯的真實景色,而是達文西創造的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夢幻世界。 蒙娜麗莎的眼神也充滿魔力,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感覺她正在注視著你,這是達·芬奇利用**「透視法」與「光影變化」**創造出的「視線追隨現象」。 《蒙娜麗莎》的流傳與聲名大起 《蒙娜麗莎》在達文西生前並未廣為人知,但他一直將其留在身邊。後來,達文西應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請前往法國,這幅畫也隨之來到了昂布瓦斯城堡。 真正使《蒙娜麗莎》成為無可爭議的經典,是一起發生在 1911年的驚天大竊案。 一名義大利工匠將畫作從羅浮宮偷走,意圖將其「歸還祖國」,這起事件引發全球媒體的瘋狂報導,使原本名氣不如今日的《蒙娜麗莎》一躍成為全球焦點。兩年後,畫作被找回,從此奠定了其無可撼動的地位 。 《蒙娜麗莎》背後的謎團 節目繼續探討《蒙娜麗莎》的更多謎團,首先是畫中女子的身份之謎。儘管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她是麗莎·喬孔多,但也有其他理論認為可能是達文西的母親卡特琳娜,甚至是他的女性自畫像。還有研究指出背景可能受到達文西前往米蘭途中阿爾卑斯山風景的啟發 。 Facebook 粉絲頁:搜尋「歷史就在你身邊」有《蒙娜麗莎》事件詳細時間軸和人物介紹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從貴族的天堂,到武士的戰場,再到幕末的槍林彈雨,京都從沒得閒!應仁之亂、織田信長的野心、豐臣秀吉的帝國夢、新選組的腥風血雨……這座城市為何總是日本歷史的主戰場? 今天,我們不只講歷史,而是要帶你們一邊走、一邊聽,穿梭在京都的大街小巷。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這座城市不僅是日本的古都,更是一座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 本集介紹景點 金閣寺祇園 (花街)二條城建仁寺六波羅蜜寺京都御所東寺 (教王護國寺)白河上皇的法勝寺遺址壇之浦戰場遺址花之御所 (足利義滿的將軍府)銀閣寺西本願寺本能寺遺址聚樂第 (豐臣秀吉的居所與政治中心)方廣寺南蛮寺遺址壬生寺 (新選組駐紮地)池田屋 (暗殺事件地點,現僅存紀念碑於河原町三條附近)近江屋遺址 (坂本龍馬遇刺地點)寺田屋遺址 (坂本龍馬相關地點)鳥羽伏見 (戰役地點,位於京都南方)琵琶湖 (疏水源頭)京都大學 提到京都,你可能會想到清水寺的晨鐘暮鼓、金閣寺的閃耀金光,或是祇 ㄑㄧˊ 園花街的舞袖翩翩。但你知道嗎?這些地方不僅是京都的名片,更是日本歷史的見證者。京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794年,當時桓武天皇將都城從奈良遷至京都,建立了平安京。從那時起,京都便成為了日本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歷經千年風雨,見證了無數的歷史變遷。你可能已經去過京都,被那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寺廟、紅葉滿山的楓景所迷倒;又或者你正準備出發,滿心期待著抹茶、和服、還有神社裡叮叮咚咚的繪馬聲。但你知道嗎?這些風景不只是『美』而已,它們其實藏著很多驚天動地的歷史故事!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場『歷史X旅遊』的雙重體驗!讓你不只是在走馬看花,而是聽見那些建築、街道、神社在耳邊低語~準備好了嗎? 現在,就讓我們從京都的歷史講起,一起走進這座城市的靈魂深處。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們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有話對我說,請寫信至: [email protected] 內容大綱 1.平安京的誕生——走進京都御所 介紹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的歷史背景。 說明京都御所在當時的地位,帶出今日仍可參觀的御所遺跡 2. 戰國風雲——二條城與德川家康 16世紀末德川家康建造二條城,象徵幕府統治的開始。 3. 幕末風雲與坂本龍馬——寺田屋的故事 坂本龍馬在寺田屋遭遇伏擊,如何影響明治維新。 4.現代京都 京都歷史事件時間軸: 西元794年: 桓武天皇遷都至平安京,京都成為日本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710-794年: 奈良時代,佛教勢力強大,干涉朝廷事務。794年後: 平安京建立,貴族文化興盛。《源氏物語》、《枕草子》等文學作品問世。12世紀: 天皇權威衰落,院政開始,上皇和法皇掌握實權。白河上皇開創院政。平安時代中期至安土桃山時代: 武裝僧兵出現。院政時期: 武士勢力崛起,被貴族雇用作為私人護衛。平氏和源氏兩大家族開始壯大。平氏崛起時期: 平清盛崛起,從海盜成為京都掌權者,開發六波羅,與宋朝貿易,提升京都經濟實力。1185年: 源氏在壇之浦之戰擊敗平氏,平清盛子孫與安德天皇跳海自盡,平氏政權終結。源賴朝成為全國最有權勢的武士領袖。1185年: 源賴朝消滅平氏,建立鎌倉幕府,將權力中心轉移至鎌倉。設立六波羅探題監視京都。 鎌倉幕府時期: 在京都及全國各地設立守護與地頭制度。武士文化興起,禪宗受到推崇,建仁寺成為重要禪宗寺院。16世紀: 豐臣秀吉對茶道推崇備至,在建仁寺建造茶室。14世紀: 鎌倉幕府面臨內部問題(北條氏專權)和外部壓力(元朝入侵)。1321年: 後醍醐天皇決心奪回實權,發動元弘之亂,但失敗被流放。1333年: 足利尊氏背叛幕府,攻破六波羅探題,鎌倉幕府滅亡。後醍醐天皇建立建武新政。1335年: 中先代之亂爆發,足利尊氏受命鎮壓。1336年: 足利尊氏自九州率軍東征,攻入京都,後醍醐天皇逃往吉野,成立南朝,足利尊氏擁立光明天皇,建立北朝,南北朝時代開始。1336年: 足利尊氏擊敗後醍醐天皇,奪取政權,建立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時期: 足利義滿建立花之御所,強化幕府統治。 1358-1408年: 足利義滿統治時期,與明朝建立日明貿易,京都成為國際化大都會。 1397年: 足利義滿興建金閣寺。 15世紀中葉: 足利義政時期,幕府內鬥加劇。 1467年: 應仁之亂爆發,京都成為戰場,花之御所被毀。 1477年: 應仁之亂結束,京都陷入戰亂,進入戰國時代。 1568年: 織田信長進入京都,開始改革和重建。 1582年: 明智光秀在本能寺發動叛亂,織田信長自刎。 豐臣秀吉時期: 豐臣秀吉重建京都,修復文化遺產,建設聚樂第和方廣寺大佛。 1600年: 關原之戰,德川家康獲勝。 1603年: 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將政治中心遷往江戶(東京),在京都建立二条城。 江戶幕府時期: 設立京都所司代監視天皇和公家。西陣織繁榮,茶道和藝伎文化興起,出版業發展。1614年: 德川家康頒布禁教令,取締基督教活動。1867年: 最後一位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在二条城宣布大政奉還。19世紀中葉: 日本面臨西方列強威脅,爆發尊王攘夷運動。新選組成立,鎮壓反幕勢力。1864年: 池田屋事件。1867年: 坂本龍馬在京都近江屋遇刺。1868年: 鳥羽伏見之戰,幕府軍戰敗,幕府滅亡,明治維新開始。1868年: 明治維新展開,天皇遷都東京。1871年: 廢藩置縣。 明治時期: 開挖琵琶湖疏水,振興京都經濟。1897年: 設立京都帝國大學(京都大學)。1945年: 京都奇蹟般躲過二戰空襲。 戰後: 京都重建文化和旅遊業。1994年: 京都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21世紀: 京都發展成為融合傳統與科技的現代都市。 人物介紹: 桓武天皇:(737-806年)日本第50代天皇。他將都城從奈良遷至平安京(京都),開啟了平安時代,奠定了京都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紫式部:(約978-1014或1031年)平安時代的女性作家,著有《源氏物語》,是日本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清少納言:(約966-1017年)平安時代的女性作家,著有隨筆集《枕草子》,展現了當時貴族的生活和文化。白河上皇:(1053-1129年)日本第72代天皇,退位後實行院政,掌握政治實權,對京都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平清盛:(1118-1181年)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士,平氏家族的首領,曾掌握朝廷大權,對京都的六波羅地區進行開發,並推動與宋朝的貿易。安德天皇:(1178-1185年)日本第81代天皇,平清盛之孫,在壇之浦之戰與平氏一同投海自盡。源義朝:(1123-1160年)源氏家族重要人物,源賴朝之父,在平治之亂中兵敗被殺。源賴朝:(1147-1199年)鎌倉幕府的開創者,擊敗平氏,建立了武士政權,對日本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源義經:(1159-1189年)源賴朝之弟,是源平合戰中的重要將領,戰功顯赫。後醍醐天皇:(1288-1339年)日本第96代天皇,試圖擺脫幕府的控制,恢復天皇的權力,發動了元弘之亂,建立了短暫的建武新政。足利尊氏:(1305-1358年)室町幕府的開創者,原為幕府將領,後背叛幕府,擁立光明天皇,建立北朝,與後醍醐天皇的南朝對立。楠木正成:(1294-1336年)後醍醐天皇的忠臣,在推翻鎌倉幕府和建武新政期間表現出色,被視為日本歷史上的忠臣代表。新田義貞:(1301-1338年)鎌倉時代末期至南北朝時代的武將,與楠木正成同為後醍醐天皇手下的討幕功臣。足利義滿:(1358-1408年)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強化幕府統治,推動與明朝的貿易,興建金閣寺,是室町時代的重要統治者。足利義政:(1436-1490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對政治缺乏興趣,導致幕府內鬥加劇,引發了應仁之亂。細川勝元: 應仁之亂中,細川家的家主,是其中一方勢力的代表人物。山名宗全: 應仁之亂中,山名家的家主,與細川勝元對立,是另一方勢力的代表人物。織田信長:(1534-1582年)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武將,進入京都,開始改革和重建,為統一日本奠定基礎。明智光秀:(1528-1582年)織田信長的家臣,發動本能寺之變,殺害織田信長,但很快被豐臣秀吉擊敗。豐臣秀吉:(1537-1598年)織田信長的繼承者,統一日本,重建京都,修建聚樂第和方廣寺大佛。德川家康:(1543-1616年)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在關原之戰中獲勝,建立江戶幕府,將政治中心遷往江戶(東京),並在京都建立二条城。德川慶喜:(1837-1913年)江戶幕府最後一位將軍,在二条城宣布大政奉還,結束了幕府時代。近藤勇:(1834-1868年)新選組的局長,是新選組的靈魂人物,負責維持京都的治安。土方歲三:(1835-1869年)新選組的副長,以嚴厲的紀律聞名,被稱為「鬼之副長」。沖田總司:(1842或1844-1868年)新選組的一番隊長,是天才劍士,但英年早逝。坂本龍馬:(1836-1867年)幕末時期的重要人物,推動薩摩藩和長州藩的聯盟,對幕府的崩潰產生重要影響,但在京都近江屋遇刺。亨利·史汀生:(1867-1950年)二戰時期美國的國防部長,據說他曾阻止美軍轟炸京都,保護了京都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守護:是以令治國為單位所設置的軍事指揮官、行政官。負責地方治安,確保當地武士效忠幕府。 地頭:下級官吏。主要職責為維護地方治安。 聚樂第:是豐臣秀吉於京都內興建的城郭兼邸第。 新選組——幕府的京都「特務警察」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今天的節目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埃及王子一個人分飾兩角。一個是跨越時空的旅人,一個是年老、充滿無限回憶的老海盜,來為各位聽眾講述一段海盜的千年歷史,希望這個實驗你們能夠喜歡。 還記得幾年前,索馬利亞海盜劫持貨輪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嗎? 那些頭戴彩色頭巾,手持AK-47,在印度洋上神出鬼沒的身影,成了許多人對海盜的既定印象。 但今天,我想帶大家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帆船時代,去探尋一段更加驚心動魄,也充滿人性光輝的海盜傳奇。 這裡是廣闊無垠的大海,波濤洶湧,風暴肆虐,卻也孕育了世間最令人著迷的傳奇——海盜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有話對我說,請寫信: [email protected] 海盜,他們是海上的無冕之王,也是歷史長河中最神秘的身影。 當你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的,是否是一位披著長風衣、戴著三角帽的人物,手持長劍,站在甲板上迎著夕陽微笑? 又或者,你想到的是那些驚心動魄的劫掠場景,槍聲大作,船隻猛烈碰撞,財寶從沉沒的船艙漂浮到湛藍的海面? 然而,真實的海盜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複雜。 今天,我們將展開一場驚險刺激的航程,探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海盜團夥,從維京人的長船到加勒比的劫掠,再到現代索馬里海盜的槍火交鋒,這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旅程,一段鮮血與黃金交織的歷史。 準備好一起出航了嗎? 那麼,我們起錨!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你是不是認為黃仁勳就是個愛逛夜市的好好先生,其實他的脾氣比你想像的還要 ??? #火爆CEO #愛逛夜市 #破產邊緣 #AI帝國 #GPU革命 #遊戲顯卡改變世界 #輝達(NVIDIA) 丹尼餐廳(Denny's)「超級鳥」(Super Bird) 今天講完黃仁勳的故事,我只想說—— 唉唷我的媽呀! 這集真的讓我大腦過熱,滿滿的科技名詞、電腦名詞、遊戲名詞,每個都像是來考我英文發音的! 而且老實說,我根本不打遊戲,為了做這集,我真的傷透腦筋,狂翻網路資料,甚至還跑去 YouTube 偷看別人怎麼唸,一個字一個字跟著學! 所以,如果我有哪裡念錯、發音怪、甚至唸得亂七八糟,拜託大家鞭小力一點,我真的盡力了! 不過話說回來,黃仁勳的故事真的很傳奇,這集雖然讓我嘴巴打結,但也讓我對科技界多了一點敬畏(和恐懼)。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今天的開場音樂是 Lady Gaga 的《捍衛戰士:獨行俠》主題曲?這背後可有個有趣的小插曲——而且還跟我們今天的主角黃仁勳有關! 時間回到 2022 年的亞洲規模最盛大的電競嘉年華 WirForce 開幕夜,黃仁勳來到 BYOC 區,熱情地與現場玩家互動。當他走到場外時,意外發現兩位女歌手——李以樂和李欣庭——正在準備開唱。他先是在一旁觀望,直到兩位歌手熱情邀請他點歌,他才笑著入鏡,好奇地問:「現在是在電視上嗎?」 當得知這是一場直播後,他不僅沒有害羞,反而更興奮了起來,直接點了兩首歌——而且全都是 Lady Gaga!他首選的就是這首《捍衛戰士:獨行俠》主題曲,但兩位歌手對這首歌似乎不太熟悉,於是他又推薦了《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他說:「這首歌真的很美,妳們可以試試看!」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的開場是這首歌——因為黃仁勳,他就是這麼一個既熱愛科技,又帶點搖滾精神的人! 現在我們要聊的是科技界的一位傳奇人物——黃仁勳,還有他一手創辦的輝達(NVIDIA)。 這家公司從當年的一個小小遊戲顯卡公司,一路變成現在全球 AI 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科技巨頭。聽起來是不是很傳奇?但你知道嗎?輝達的成功之路,可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充滿了波折、挑戰,甚至有不少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但在開始之前,我得先解釋一個問題——為什麼 EP52 之後,我沒有馬上推出 AI 的第二集呢? 其實,這跟市場的動盪有關。大家應該還記得,輝達(NVDA-US)的股價在 11 月 21 日創下 152.89 美元的歷史新高,但接下來的一個月卻突然掉頭向下,累積下跌了 17%。 在市場混亂的時候,我不想急著談 AI,因為有些事情需要時間來發酵。所以,我選擇等一等,讓子彈飛一會兒,等局勢沉澱下來,再來聊這個話題才更有意思! 這其實也跟我的個性有關—— 我做廣播從來不大肆宣傳,只有少數幾位好朋友知道。因為喜歡聽故事的你們,自然會繼續追蹤;不喜歡的,也不需要勉強。這算是靠實力嗎?呵呵,我也不知道!😂 準備好迎接這場穿越時空的精彩冒險了嗎?讓我們一起揭開今天這位傳奇人物的序幕吧!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們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有話對我說,請寫信至: [email protected] 黃仁勳時間線 早期:黃仁勳童年時期在台灣生活。學年中途,黃仁勳和哥哥傑夫移民到美國肯塔基州的奧奈達。黃仁勳進入奧奈達小學就讀六年級,在那裡他受到霸凌,但結交了朋友本·貝斯。黃仁勳在丹尼餐廳工作,快速體驗了美式料理的魅力。高中畢業時,黃仁勳跳級,成為全國比賽的運動員,成績接近滿分。黃仁勳進入奧勒岡州立大學就讀。黃仁勳與洛麗結婚並在 LSI Logic 工作。 1980 年代:黃仁勳在 LSI Logic 工作期間,與克里斯·霍斯特曼成為好友。霍斯特曼介紹了一位朋友給黃仁勳,那位朋友在20世紀80年代經營著一家精釀啤酒廠。黃仁勳當時對此感到非常驚訝。1988 年,黃仁勳與洛麗搬到聖荷西東部。黃仁勳在史丹佛大學夜校攻讀電機工程碩士。 1990 年代:1990 年,黃仁勳的兒子黃勝斌出生。1991 年,女兒黃敏珊出生。洛麗辭去在矽圖公司的工作,專心在家照顧孩子。霍斯特曼被選為黃仁勳兩個孩子的教父。1992 年,克帝斯·普林和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邀請黃仁勳加入他們的初創公司,專注於消費級電子遊戲晶片。1993 年,黃仁勳與普林和馬拉科夫斯基在丹尼餐廳商議創立 NVIDIA。NVIDIA 成立兩個月後,《侏羅紀公園》上映。NVIDIA 獲得紅杉資本和薩特·希爾資本負責人的會面機會,但推介會並不順利。輝達圍繞NV1的後續迭代建立了整條供應鏈,後NV1項目慘敗。1996年,戴維·柯克加入 NVIDIA。當時 NVIDIA 瀕臨破產。輝達放棄NV1架構,轉而與微軟合作。為了節省成本,黃仁勳購買了一台晶片仿真器。迪克斯負責日班操作,而柯克則在夜間接管。黃仁勳以世嘉的支票購買了仿真器。1998年,黃仁勳與普林爆發激烈爭吵,導致普林拒絕與黃仁勳交流。輝達推出 Riva 顯卡。黃仁勳與台積電建立合作關係。 2000 年代:2001 年,約翰·霍普森描述了遊戲的“上癮循環”。2002 年,黃仁勳重返乒乓球賽場。2003 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推出了一種名為“Brook”的開源編程語言。2006 年末,CUDA 公開發布。2007 年,柯克因為厭倦了長途通勤,決定離開輝達。黃仁勳提倡言簡意赅,因此常於深夜裡隨機查閱這些郵件,每天寫數百封電子郵件與員工交流。 2010 年代:2011 年,NVIDIA 斥資 3.67 億美元收購了 Icera,引發 Starboard Value 的批評。2012 年,Starboard Value 造訪了輝達總部,敦促黃仁勳集中精力。黃仁勳放棄了調製解調器市場。2013 年中,黃仁勳告知卡坦扎羅,自己視 cuDNN 為公司 20 年歷程中最重要的項目。2018 年,在超級計算大會上的演講中,黃仁勳就提出人工智能正在掀起科學革命。 2020 年代:黃敏珊在 2020 年被輝達聘為市場總監。黃勝斌在 2022 年加入了輝達的機器人研究小組。2023 年 ChatGPT 3.5 橫空出世。--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影集:幕府將軍 #忍耐與等待 #蕎麥麵 #蒲燒鰻魚 #壽司 #關東煮 #天婦羅 如果你是一位哈日族,想必對東京的魅力早已如數家珍了吧?東京鐵塔的璀璨燈光、淺草寺的古樸風情、澀谷十字路口的繁忙人潮……還有滿街的拉麵店、動漫周邊和超高科技的現代化設施。 但你知道嗎?幾百年前的東京,還只是個名為「江戶」的小漁村。 而讓它從默默無聞的漁村華麗變身為日本心臟的,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德川家康! 說到德川家康,最近超火的影集《幕府將軍》你們看了嗎?這部劇以其深刻的角色刻畫和對歷史細節的重塑與改寫,讓觀眾彷彿穿越到了17世紀的日本。劇中,真田廣之飾演的「吉井虎永」將軍,簡直就是德川家康的翻版——沉穩、睿智,還帶著一點點腹黑。 該劇以160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一名英國航海家在日本的冒險經歷,並深入探討了當時日本與外國勢力之間的微妙互動。 今天,我們就帶你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故事要從德川家康這位傳奇人物開始,看看他是如何將一個小漁村打造成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江戶城,也就是現在的東京。 看德川家康是如何「賺」到東京這塊寶地的!準備好了嗎?我們的故事,正式開始! 首先,江戶這個名字,意為「入海之門」,位於隅田川的入海口。15世紀末,這裡還只是一個安靜的漁村,村民們以打漁為生。接著,讓我們來認識德川家康!他可是日本歷史上最會「忍」的男人,堪稱戰國時代的「職場求生大師」。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嗨,各位聽眾,歡迎來到今天的節目! 片頭曲是來自A-ha合唱團的經典作品《Take On Me》。聽到這熟悉的電子旋律,是不是瞬間覺得時光倒流了呢?這首歌不僅是80年代的經典,流行的時間也剛好與我們今天的主角出生的年代相吻合!所以,用這種充滿電子風格、帶點復古未來感的曲調,簡直是太適合今天的故事了。 最近,台灣科技界熱鬧非凡。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先生親臨台北,參加了多家公司的尾牙活動。在緯創的尾牙上,他驚喜現身,與員工們熱情互動,展現了他一貫的親民作風。隨後,他趕赴輝達台灣分公司的尾牙,員工們高唱「台灣尚勇」,高喊「Team Taiwan」迎接他的到來,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這讓我聯想到另一位在人工智慧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山姆·奧特曼。他是OpenAI的創始人,被譽為「ChatGPT之父」。在人工智慧的浪潮中,黃仁勳與山姆·奧特曼這兩位領袖,分別在硬體與軟體領域引領風騷。他們的努力,讓人工智慧從實驗室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山姆的一生,充滿了挑戰與掙扎。他曾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無數質疑與壓力,但他從未忘記他的初衷——用人工智慧改變世界。他的初心和那份對夢想的堅持,成就了今天的他,也啟發了無數像我一樣的普通人。 或許,今天的故事,不僅僅是關於山姆的,也是關於我們每一個人。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山姆·奧特曼的故事,看看他如何從一名年輕的創業者,成為引領AI時代的掌舵人。 準備好迎接這場穿越時空的精彩冒險了嗎?讓我們一起揭開今天這位傳奇人物的序幕吧!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們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有話對我說,請寫信至: [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這一集我自己說著說著, 說到中間,都覺得好感動, 希望你也喜歡 更正讀音:南唐的開國皇帝:李 昪ㄅㄧㄢˋ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定都金陵府,歷時38年, 有烈祖李昪ㄅㄧㄢˋ、元宗李璟和後主李煜三位君主。 「大家好!最近有人問我:為什麼一些亡國之君,反而能成為千古流芳的藝術家? 這個問題,我想到了一個人——南唐後主李煜。他不是個好皇帝,但他卻是個絕世詩人。 李煜的一生,彷彿用一首首詞,寫出了家國興衰、愛恨情仇的交響詩。而最悲涼的是,他用生命寫下的千古絕唱,竟成了他的催命符!他的人生跌宕,簡直就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時代劇。當我們說『人生如夢』的時候,他早就把這句話活成了現實版。」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亡國詩帝’,看他如何從皇帝變成一個寄人籬下的詞人,又如何因一首詞而喪命。 讓我們把時光的指針轉回到西元937年,那是金陵城(現在的南京) 一個溫暖的七夕夜晚。街巷之間張燈結彩,少女們穿著精緻的衣裳,手捧花燈,在河畔祈願愛情與幸福。而就在這個充滿浪漫色彩的夜晚,南唐皇室中誕生了一個不尋常的嬰兒——李煜。 這個新生的皇子來得並不張揚,沒有天降異象,也沒有祥瑞降臨。可是在那寧靜的夜空下,滿月如玉盤高懸,清風攜著河畔的花香,似乎在預示著這位皇子的命運將會如詩般婉轉動人。 可以想像,金陵城內的宮殿裡,夜色朦朧中燭光搖曳,隨著嬰兒的第一聲啼哭,皇室的未來在這一刻悄然改寫。而誰也無法預料,這個降生在繁華金陵的孩子,將來會成為一位才華橫溢卻命運多舛的亡國之君。 然而,傳說中的重瞳卻讓他的出生更加傳奇。李煜的雙眼各有兩個瞳孔,欸,別急著驚呼,這不是什麼超能力,這在古人眼中象徵著帝王之相。儘管現代醫學認為這是一種罕見的眼科疾病,但在當時的南唐宮廷裡,這無疑被視為一種吉兆。據說五代十國的北漢劉崇、西楚霸王項羽就是雙瞳 南唐後主李煜堪稱詞壇聖手,一代文豪,但他又是一個沉迷聲色、生活奢華、治國無術的亡國之君。他初名從嘉,字重光,江蘇徐州人。其祖父是南唐開國皇帝李昪,其父是南唐中主李璟,而他則是南唐的第三位皇帝,世稱「李後主」。 李煜的父親李璟,是南唐第二任皇帝,治國尚算有道;而他的母親周宗元妃,則是一位溫婉而充滿文藝氣質的女子。或許正因為如此,李煜自幼便對詩詞和音樂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們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我(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有話對我說,請寫信: [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今天,我們將穿越回19世紀初的英國,走進那段充滿華麗與矛盾的攝政時期,與一位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喬治四世,一同探尋他如何成為那個時代的焦點人物。 說到攝政時期,你可能會聯想到華麗的宮廷、精緻的時尚、宏偉的建築和繁華的社交圈。沒錯,這是個讓人一邊嘆為觀止、一邊又忍不住翻白眼的時代。當時的英國,既有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變革,也有拿破崙戰爭的陰影籠罩。社會上,從貴族到市井小民,人人都在見證這個國家如何在動盪中奮力前行。而此時,掌握大權的攝政王喬治四世,卻與這股「變革與奮鬥」的精神背道而馳。他沉迷奢華,追逐享樂,被人稱為「英格蘭第一紳士」。但,這位「紳士」的風度與行徑,究竟是在塑造一個新時代,還是在揮霍王朝的威望? 您是否曾想過,一個國王的奢靡生活、荒唐行徑,竟能對一個國家的未來方向產生深遠影響?不妨想像一下,如果將喬治四世放到現代,他可能就是那種「霸占新聞版面」的名人,從豪車豪宅到時尚品味都引領潮流,但同時也會因為種種爭議遭網友炎上! 今天,我們將揭開這段歷史的帷幕,看看這位被譽為「英格蘭第一紳士」的攝政王,是如何成為那個時代精神的象徵,甚至留下了讓後世褒貶不一的話題與遺產。 故事的開端,來自一封帶著哀嘆的信件。1811年,喬治三世的私人醫生在日記中記載了一段令人心碎的對話……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們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我(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有話對我說,請寫信: [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時刻改變了世界的走向,有些人物的崛起,重塑了文明的進程。 無論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啟,還是歐洲宗教改革的發生,甚至全球化的萌芽,塞利姆一世都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歷史是一面鏡子,照亮過去,也照見未來。 今天,我們的故事將帶你穿越時空,回到十五世紀末期,一個帝國崛起的時代——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如何在塞利姆一世的領導下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霸主。這是一個充滿權力鬥爭、戰爭與陰謀的故事,更是一段塑造現代世界的歷史。 讓我們從一個充滿震撼的時刻開始——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第七任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領軍隊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千年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宣告了歐洲的一個時代結束,也開啟了另一個新紀元。 1453年5月29日清晨,陽光透過濃密的雲層灑落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上,這座城市的命運即將迎來終結的一天。城內的居民早已筋疲力盡,連續兩個月的圍城戰讓每一個人都飽受折磨。他們祈禱奇蹟出現,等待援軍到來,但心中的希望早已隨著每一次城牆的震動而消散。 城外,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列隊整齊,戰士們的目光中流露著堅定的決心。他們的領袖穆罕默德二世身披鎧甲,騎在戰馬上,冷靜地注視著這座千年古城。 他知道,今天將是改寫歷史的一天。 圍城戰持續了將近兩個月,這場戰役堪稱一場技術與意志的對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軍隊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火砲技術,尤其是由匈牙利工匠烏爾班設計的巨型火砲,摧毀了君士坦丁堡厚實的城牆。每一聲砲響都如雷霆般震撼,不僅摧毀了城牆,也撕裂了守軍的士氣。 最終,在黎明時分,最後一道防線被突破。奧斯曼軍隊湧入城內,街道上充滿了嘶喊與哭泣聲。這座曾經屹立千年的城市陷入混亂與絕望。然而,在混亂之中,穆罕默德二世進入了聖索菲亞大教堂,俯瞰著這座基督教世界的象徵。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複雜的情感,既有征服的喜悅,也有對未來的期許。 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勝利,更是奧斯曼帝國崛起的象徵。在穆罕默德二世的命令下,君士坦丁堡被重新命名為『伊斯坦布爾』,並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一個新時代由此展開。」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對歐洲造成了巨大的震動。基督教世界失去了東方的堡壘,而奧斯曼帝國則從此開始了對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擴張之路。 我們的故事要往前推進大約半個世紀,來到16世紀初。在這段時間裡,奧斯曼帝國雖然取得了一些擴張的成果,但整體上仍然是一個以巴爾幹和安納托利亞為主體的中等國家。國內的統治也不穩定,政治鬥爭不斷,而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1512年。 這一年,奧斯曼帝國迎來了第九任蘇丹——塞利姆一世,一位注定要改變帝國命運的男人。 塞利姆一世是穆罕默德二世的孫子,但他的崛起並非一帆風順。他的父親巴耶濟德二世更青睞他的哥哥艾哈邁德,按照奧斯曼的傳統,皇位通常由長子繼承。但塞利姆從小展現出過人的野心與智慧,他深知,如果按照傳統,他將永無機會問鼎帝位。 故事要從塞利姆的少年時期說起。他從小便顯得與眾不同,對於宮廷內外的政治鬥爭有著敏銳的直覺。他不是那種只懂得享受榮華富貴的皇子,他的眼中,燃燒著對權力的渴望。 準備好了嗎? 讓我們一起展開這場穿越歷史的冒險!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們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我(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有話對我說,請寫信: [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 給正在失意的你,只要堅持總有翻身的機會。 在清末動盪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位人物以堅韌和毅力書寫了他的傳奇人生——他就是曾國藩。 提到曾國藩,許多人腦海中會浮現一個儒雅又剛毅的形象。 他是清朝晚期的重臣,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被後人尊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他創建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為清朝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提倡洋務運動,推動近代化,是中國近代工業的奠基者之一。 他的治軍哲學、修身之道和文學造詣,也讓他成為無數後人學習的典範。 蒋中正將他的《曾胡治兵語錄》當成軍中教材,毛澤東更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意思是說:對於身邊的現代人,我常常感到不以為然,唯獨對曾國藩我由衷佩服 然而,在成為「中興名臣」之前,他的人生其實充滿了失敗與絕望,甚至一度被視為「無能」的象徵。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曾國藩一生中竟然歷經了五次驚心動魄的生死關頭。 這些生死局,不僅考驗了他的智慧和膽識,更讓他展現出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堅韌與豁達。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曾國藩的故事,揭開這位傳奇人物如何在逆境中成就自己,如何在絕境中化險為夷,又如何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不朽的身影。 準備好了嗎? 讓我們一起展開這場穿越歷史的冒險!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們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我(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有話對我說,請寫信: [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本集曲目 1.Le Temps des cathedrales(大教堂時代) 2.Luciano Pavarotti - Ave Maria 3迪士尼 鐘樓怪人曲目: God help the outcast 神幫助被遺棄的人. 本集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巴黎聖母院的歷史 第二部分:鐘樓怪人的故事介紹 片頭曲的大教堂,敘述的就是巴黎聖母院,那座矗立在塞納河畔的哥德式大教堂,是信仰與藝術的象徵。巴黎聖母院2019年大火焚毀後,經過5年重建和翻新,已在2024年12月7日重新開放,法國文化瑰寶再次回到世人眼前,見證這座百年建築的重生。隔天的12月8日巴黎聖母院內舉行了重建後的第一次天主教彌撒,空氣中瀰漫著乳香氣息,這一刻超越了宗教意義,成為巴黎韌性的強大象徵。 對天主教徒而言,這是幾世紀以來培育信仰的地方,也標誌著巴黎這座城市精神中心的復興; 對世界而言,聖母院重啟是全球最著名文化遺產之一的重生。同時象徵著這座大教堂重回巴黎市民的生活中。 然而跟這則新聞完相關的是:2025的3月15日,埃及王子即將走進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親身感受音樂劇《鐘樓怪人》的震撼魅力。那是一個跨越世紀的故事,也是一次深刻的人性反思。 巴黎聖母院的鐘聲,或許不再僅僅是教堂的回音,更是一段關於愛、慾望與救贖的啟示。」 巴黎聖母院,光聽名字就充滿了浪漫和信仰的味道。它就像一個資深網紅,站在塞納河的西堤島上,不管歷史怎麼翻轉,它總能穩穩霸佔法國景點熱搜榜第一名。 但你知道嗎?這座聖母院其實有個「真正的法國心臟」之稱,因為在它門前的廣場上,有一個小小的「零起點」(Point Zéro)。這個標記看起來不起眼,就像被人隨便刻在地上的金屬片,但它其實是法國所有里程測量的起點——巴黎到法國各地的距離,都從這裡開始算。其法文原名中的「Notre Dame」原意為「我們的女士」,指的是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 原點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當時的法國人腦洞大開:既然巴黎是法國的中心,那麼我們得找個地方來當「萬里歸宗」的原點!於是他們就把聖母院門前這片地定為「起點」,這裡成了法國地理版圖的起源點,也成了無數遊客打卡的必訪地之一。 更有趣的是,這地方還衍生了一個超浪漫的都市傳說:據說只要你在這個零起點上繞三圈,還要一邊默念「巴黎,我還會回來」,那麼十年內你一定會再度踏上這片浪漫的土地。 當然,我當年也不甘人後,在聖母院門前興奮地轉了三圈——還沒忘記擺出標準的朝聖表情,生怕巴黎人不把我當真。朋友還在旁邊起哄說:「轉慢點,不然GPS信號接收不好!」 轉完那三圈,我心裡暗想:「十年內,我一定會再來巴黎喝咖啡、吃馬馬卡龍!」 結果,十年過去了,結果到現在還沒回去,可能是我轉得不夠真誠,或是我輩導遊給唬了?! 歡迎訂閱、分享,並給我的節目 **歷史就在你身邊 **五星好評 你們的五星好評和推薦,是我(埃及王子)前進的動力。 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8154191016&locale=zh_TW 有話對我說,請寫信: [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