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这是一期串台节目,老六年前去了「万物生长FM」,跟「玉米老师」聊了关于过去10年的科普历程,包括对女性健康方面的一些感悟,以及一些简单的观察。

    在以往的节目中,我或多或少的讲过相关内容,但这样完整的梳理还是第一次,还有一些以往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女性健康的趋势、内容形式,以及AI带来的挑战等等,我和玉米老师一起探讨这些问题,聊的很开心。

    对我个人来说,10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希望这些年的经验和思考,给想从事科普事业的人,提供一些参考。或许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投身于女性健康事业,来帮助更多女性更好的生活。

    PS:新一期的音频征集开始啦~详情看节目公告!

    收听指南

    04:07 老六是如何发现人生北极星的?

    12:30 迎合流量会忽视女性复杂的真实处境

    19:32 泰然自若的「大医生」是老六曾经想成为的样子

    22:52 在临床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其实在做科普?

    30:40 从写小纸条到网上做科普,中间经历了哪些阶段?

    36:00 把事儿给大家讲明白的冲动,是科普的动力

    40:15 医生会希望患者在看病之前对疾病有所了解吗?

    46:08 建议大家线上问诊的时候不要发照片

    54:01 视频与图文在创作逻辑上有哪些区别?

    56:40 从图文转视频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

    1:00:46 为什么想以六层楼这个人跟外界交流?

    1:05:10 这10年的女性健康科普有哪些变化或趋势?

    1:15:04 对女性健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能是HPV疫苗

    1:26:34 会因为AI的发展有危机吗?

    1:31:46 会迎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创造内容吗?

    相关节目

    对话河森堡、Steve:科普只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vol.86

    对话自己:现在由过去构成,而未来逐渐清晰…… | vol.72

    vol.46 关于HPV,这几乎是最全面的科普了……

    制作团队

    主播| 张红亮-玉米

    嘉宾| 老六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是一期串台节目,老六去了好朋友咪仔的播客「人间布洛芬」,认识了肖刷刷跟小T两位老师,聊了很多关于女性健康的内容,有些是以往播客未曾涉及过的,比如女性的性体验,如何审视女性在性上的话语权,以及性的主体性问题等等。

    这几个问题背后都有一些结构性问题,需要更多的科普或交流让大家重新认识性这件事情,很多人对性的认知都是被过去的信息「塑造」出来的,其中有很多谬误的地方,如果不重新梳理的话,可能会在生活中不断困扰着我们,我觉得很多人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总之,我们四个人聊的非常愉快,我跟咪仔老师见过几次,但跟另外两位老师是第一次见面,没想到大家能聊的这么开心和深入,很开心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对话中,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

    收听指南

    06:48 宫颈息肉手术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13:08 阴道里没有神经,会影响性体验码?

    15:22 性快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17:21 G点注射靠谱吗?

    21:48 前戏这个说法,是根据男性的性反应特征

    23:23 很多女性在事前事后都有亲密需求

    25:49 有没有被尊重,女性的身体会有反应

    28:35 如果性体验不舒适,怎么才能体面的结束?

    30:02 很多女性都在体恤别人,牺牲自己

    30:30 学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是个缓慢的过程

    33:12 偷偷玩小玩具是对另一半的不尊重吗?

    35:11 医学上男性的性能力从30岁开始下滑

    36:49 戴套不仅能避孕也能预防性传播疾病

    38:12 产后女性的性体验还能回到从前吗?

    43:07 孕期女性能不能有性生活?

    48:40 男性在性生活的认知上有很多误区

    53:15 性可以成为家庭的一个常规议题

    54:24 HPV不应该被附加上道德审判

    1:00:08 男性打HPV疫苗可以降低病毒传播概率

    1:04:17 医生的不当言论需要患者的「较真儿」去改变

    1:05:46 鸭嘴钳是可以兼顾治病和舒适感的

    1:11:14 宫颈硬,生孩子就要受苦吗?

    1:15:35 孕期饮食没那么多条条框框

    相关节目

    「生理性喜欢」是性与爱的分离吗?| vol.88

    接触性之前,请先借给我100分钟……| vol.67

    制作团队

    主播| 咪仔、小T、肖刷刷

    嘉宾| 老六

    后期| 璐璐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大家好呀,欢迎收听第100期(下)!这期节目我们总共收到了15位嘉宾的音频,ta们都曾参与过节目的录制,是「当个事儿」的老朋友。

    仔细想想,大家也有日子没见了,这次听到了声音,心里的喜悦难以言喻,就像久别重逢,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知道了彼此都很好,都在发生着变化,对未来仍然存着期待,心里暖暖的,也会被ta们的话鼓舞着。

    最后,希望大家在2025年一切顺利,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

    收听指南

    03:44 黄执中

    18:04王磬

    31:57 大牛&老李

    38:44 口口医生

    44:06 刘旸教主

    54:30 喜丽

    1:04:07肖一丁

    1:06:39 刘文利教授

    1:16:43 老薛

    1:26:26 唐唐

    1:35:33 天天

    1:48:29 简里里&brofeng

    1:53:48 Steve

    2:05:40 姗姗

    2:10:17 妮娜

    相关节目

    如果被爱仍然是你的心愿,那至少允许自己爱自己 | Vol.100(上)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大家好呀,欢迎来到「当个事儿」第100期特别节目!之前我们发布了征集大家声音的公告,截止到1月1日24点,我们共收到了「18位听友」的邮件,这期节目就是围绕着这「18个音频」所做的。

    这很像是一场老朋友的会面,我们和即将听到节目的大家,一起聆听18位听友在2024年的喜怒哀乐,以及对2025年的很多期待。虽然大家都是不曾接触过的陌生人,但在这期节目里,却更像是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在听的过程中,也许你能感受到温暖、理解、默契、关心在彼此间延绵不绝地流动。

    这期节目持续3个小时左右,可能时间有点长,但如果能和18位好朋友一起聊聊,也许不失为一件幸福的事。话不多说,希望大家都能享受这趟旅程吧。

    预告:第100期(下),是我们搜集的嘉宾的声音(参与录制过节目),敬请大家期待~

    收听指南

    06:33 小痘

    15:00 大黑

    27:48 小骆驼

    37:57 Jolly

    44:40 思思

    59:20 清昶

    1:08:32 阿鸽

    1:19:55 小叶子

    1:27:37 Guo Ying

    1:35:46 10g

    1:44:18 广东奥利奥

    1:52:39 xjyz

    2:01:25 Murphy

    2:11:42 北京Annie

    2:22:51 繁解

    2:31:09 南京毛毛

    2:39:58 秀秀

    2:49:41 探野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老六邀请了朱萧木老师一起来聊聊「保健品的原罪」这个事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身边的人都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保健品骗局」,轻则丢钱,重则伤身。

    尤其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往往要操心所有家庭成员的健康,因此上当受骗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包括我们之前节目聊过的针对女性的健康谣言,所谓各种治疗妇科病的保健品让很多女性「踩坑」;还有针对女性无处不在的差别定价等等。

    正因如此,我们会认为保健品是有原罪的,大家对保健品的质疑主要有几点,一个是价格虚高,加价数十倍是业内常态;一个是营销手段诡诈,让人防不胜防;还有就是成分不明,你不知道里面有哪些成分,这些成分是不是真的有用,甚至有害。

    但隐藏在骗局之下的「健康需求」不应该被忽视,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能够改善健康,延长寿命,保证生活质量的方法,不管是吃保健品,还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所以,我们录了这期播客,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相关信息

    营养工厂是国内专业营养补剂品牌,致力于为大家提供高品质、工厂价的营养补剂,总共有30多款,绝大多数产品一个月的量,价格都在两位数,比如鱼油、辅酶Q10。大家可以到微信小程序购买哦!

    如何购买?

    点击进入➡️营养工厂微信小程序,享受新人专属优惠 下单记得备注暗号“当个事儿”,获取双倍积分,积分可以当钱花,还能兑换更多健康实用产品 🎁别忘了参加互动抽奖活动!评论区发送你的订单号,我们会抽取两位听友各免单一瓶 NMN!下单的朋友们记得来多多互动!

    收听指南

    14:07 保健品行业是一个腐朽的行业吗?

    17:58 保健品行业有哪些原罪?

    24:27 保健品的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

    29:31 大家普遍存在着对保健品成分的质疑

    37:48 保健品骗的多是老年人和孩子

    44:17 女性会遇到哪些保健品骗局?

    49:07 大家买东西很多时候是在买「价值观认同」

    50:51 女性在家里扮演的是健康核心的角色

    52:32 对女性的差别定价无处不在

    59:55 对女性好的东西应该是什么样的?

    1:03:07 为啥保健品的价格可以降低这么多?

    1:09:07 如何破解对保健品成分的质疑?

    1:17:03 如何打消大家对「新型保健品」的顾虑?

    1:27:33 保健品有原罪是因为创业门槛太低了

    1:33:09 大家的健康需求不应该被忽视

    1:34:18 保健品行业应该有哪些变化?

    1:41:49 活得足够久的话,人生态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朱萧木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是老六的单人solo,也是一次综合性的答疑,涉及的问题是之前参加活动的时候,老六在现场收到的,因为当时能够回答的数量有限,所以他就把剩下的问题都带回来了,并且专门做了这期播客进行答疑。

    在录制的时候,老六是随机抽取问题回答的,所以对于大家来讲,可能你不会知道下个问题是什么,但同样,老六也不知道,总之,一切都充满了未知,那我们就开启这段奇妙的旅程吧。

    Tips:如果大家有健康问题想要提问的话,可以发送到邮箱:malvyin@aksorvice.com,也许未来我们会定期做一些答疑播客,统一回答大家的问题。

    收听指南

    02:01 纳入式性行为中阴道内部偶尔疼痛,正常吗?

    04:11 男性接种HPV会降低女性感染的概率吗?

    10:34 严格自律的减肥会导致卵巢早衰吗?

    17:30 排卵针一次排出正常一年的量,会影响正常排卵及月经吗?

    24:27 多年的多囊有治疗的必要吗?

    30:36 性教育、女性健康科普是精英才能享受的教育吗?

    44:37 美容院的艾灸,腹部按摩这些项目对暖宫有用吗?

    50:40 一次性内裤或者每天换洗,哪种更健康?

    52:58 未婚女性想要孕育孩子,需要哪些健康方面的准备?

    55:36 乳腺结节怎么避免?做过微创的纤维腺瘤还会复发吗?

    59:58 回答医生只与同性有性生活,医生是怎么理解的?

    1:08:37 没有性生活为啥也会发生子宫内膜息肉?

    1:12:35 公立医院白带常规检查的费用范围是多少?

    1:14:25 近5年或近10年没有性生活,有必要打九价吗?

    相关节目

    如果你担心尿床,那就尿一次 | vol.84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是老六去「好好吃饭~」串门,跟卤煮小肠、小堵车车车两位老师一起录了关于经前综合征(PMS)的内容。

    其实之前「当个事儿」发过一期关于PMS的内容,但这期节目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和探讨,包括更全面的症状表现,日常如何缓解症状,如何理解自己的身体,看见自己的不适,还有如何就医的问题;在节目的最后,三位老师还回答了一些困扰女性的具体问题。

    总之,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看见和重视PMS,帮助自己在经前和经期调整到一个更为舒适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经前综合征可能出现的症状

    收听指南

    05:11 经前综合征(PMS)的症状因人而异

    15:16 女性身体上的不舒服,需要被看见

    18:20 大约40%~70%的女性都有PMS

    19:50 小腹坠痛、便秘、手脚冰凉可能和PMS有关

    25:29 食欲旺盛是正常的身体波动,与自制力无关

    31:06 负面情绪产生的基础是身体的不适

    35:04 短效避孕药也许能帮助我们调整PMS

    36:24 PMS有更明确的检测指标吗?

    39:43 PMS是身体的正常波动,不是矫情

    42:11 比起外在评价,或许我们更应该向内观察

    44:00 PMS什么情况下应该就医?如何就医?

    45:34 如何自我缓解PMS?

    51:43 经期前总觉得自己精力运动能力下降了,正常吗?

    52:37 经前期总是失眠,怎么缓解?

    54:58 不爱长痘的人,经前期下巴疯狂长痘?

    56:13 经前期偏头痛怎么缓解?

    57:35 总会担心自己的经期不正常怎么办?

    1:01:38 经期吃多了不长肉,是真的吗?

    1:03:59 经期有需要避免或者少吃的食物种类吗?

    1:06:41 种子循环真的有用吗?

    1:13:10 男生做什么能帮女朋友缓解PMS?

    相关节目

    经前综合征的我:累了,世界毁灭吧! | vol.60

    制作团队

    主播| 卤煮小肠、小堵车车车

    嘉宾| 老六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大家好呀~

    在2024年末,《当个事儿》也即将迎来第100期节目,回首这一年历程,大家的支持和陪伴让我们时常感动,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第100期节目,我们希望能用与往常不同的形式,小小的「庆祝一下」,以往大家总是在听我们的声音,第100期我们希望听听大家的声音!

    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录制,并发送到我们的邮箱,我们会把大家的声音剪辑在一起,在第100期进行分享~

    形式:音频

    时长:3-5分钟

    内容结构:自我介绍+2024年的变化+2025年的期待

    发送邮箱:malvyin@aksorvice.com

    截止日期:2025年1月1日24点

  • 大家好,我是猫力。这期节目是纯女性对谈,我邀请了同事姗姗一起聊聊生育孩子前后,我们的心态、身体的变化,作为新手妈妈面临的挑战以及一路走来的复杂感受。

    老六因为工作安排,没有参与到这期节目,所以这期节目更侧重于我和姗姗两个人的经历,但我们也只是众多妈妈中两个小小的样本,无法涵盖更多妈妈的独特体验。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养育孩子其实也是在重新养育自己,我们曾经的缺憾,承受的痛苦,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直在弥补和修正,我们想要给予他们最好的一切,却不知道这是否是他们需要的,所以当孩子并不如期待中那样亲密的时候,我们内心的难过和挣扎也会更加的汹涌。

    收听指南

    02:08 不想要孩子/想要孩子的情况下,怀孕分别是什么体验?

    11:22 孩子到来之后,妈妈的态度会有什么变化?

    13:30 母乳亲喂的孩子会跟妈妈更亲吗?

    19:11 孕期和产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33:15 养育孩子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48:41 两代人可能会有哪些育儿矛盾?

    54:33 长辈总觉得新手爸妈缺乏育儿经验

    1:00:38 「看不见」可能是解决育儿矛盾一个重要的点

    1:05:02 丈夫在婆媳矛盾中的作用很重要

    1:14:19 两代人的磨合有时候比带娃还累

    1:19:18 妈妈可能会跟其他人争夺孩子的关注

    1:23:56 养育孩子也是在重新养育小时候的自己

    1:31:14 超快顺产是如何达成的?

    1:36:15 跟孩子的早接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相关节目

    关于生育损伤,我们需要看见的不止这些…… | vol.55

    制作团队

    主播| 猫力

    嘉宾| 姗姗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我们聊聊《出走的决心》。虽然很早就知道了苏敏阿姨的故事,但因为机缘巧合,最近才看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以苏敏阿姨为原型,讲的是一名叫李红的女性从压抑逼仄的家庭中出走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但我们却从李红的身上,看到了许许多多女性的影子,包括最近种完麦子往南走的「麦子阿姨」,她们中可能有我们的母亲、阿姨、婶子、姑姑,她们一直在被亏欠、被辜负、被无视,一直在隐忍和付出。

    她们心中也有温热的「向往」,却一直在等待父母、丈夫、儿女的允许,终有一天,她们决定不再等了,因为没有人会允许。所以,她们「出走」了,这一次,她们终于不再为了别人,而是选了自己。

    收听指南

    01:08 李红身上有很多女性的影子

    03:37 出走的决心是怎么形成的?

    06:18 李红是原生家庭中的付出者和牺牲者

    14:45 失去话语权的妈妈会让女儿的处境更艰难

    17:51 永远算不清楚的「人情账」

    25:31 原生家庭太痛苦,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就能摆脱吗?

    28:09 有些人生来就是要打破规则的

    31:45 保持生命力的秘诀在于找到自己的位置

    36:13 经济实力是一个女性在家庭中的底气

    39:02 厨房的玻璃是所有人对李红处境的不理解

    40:59 女性不仅要处理烂摊子,功劳也是别人的

    45:57 伸手要钱有时候是一场公开的羞辱

    50:47 明事理本质上是要遵循老公的「私理」

    54:08 孙大勇一直在对李红做「服从性测试」

    56:03 家庭中只允许一部分人有私心

    57:30 母亲没有从家庭出走的重要因素是子女

    1:00:52 女儿也在不断索取着母亲的付出

    1:03:06 有些男性用「无能」避免了很多劳动

    1:08:52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要求的标准不同

    1:11:51 对李红出走推波助澜的其他人

    1:17:16 负面的声音对人生没那么重要

    1:22:05 对女性的评价模板是为了让你奉献和牺牲

    1:23:34 家里的隐形结构和规则可能会代代相传

    1:26:01 婚姻中的低位者才会需要「出走的决心」

    1:32:20 除了出走还有别的「路」吗?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我想跟大家聊聊之前去爱丁堡参加IPVC大会(国际乳头瘤病毒大会),在会议中收获的关于HPV、宫颈癌、宫颈病变的一些内容,也是我之前没有涉及到或者没有详细了解过的内容。

    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PVC是专门针对HPV的一个国际性学术会议,今年是第36届,大概有100多个国家,近2000多名的专家、学者、医生参加了会议,其中有94个国家围绕着HPV、宫颈癌、宫颈病变等相关研究,提交了近1500篇论文摘要,是IPVC历史上最多的一次。

    作为国内唯一被邀请的自媒体,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大会,之前我大话说希望能够看到人类消灭宫颈癌,能够为消灭宫颈癌出份力量,这次大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这样的想法。

    在参加完大会之后,我实在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所以在回来的第二天就趁热打铁,录制了这期播客,当中存在一些我因为太激动,或者大脑一下涌入太多信息所带来的小混乱,尤其是一些表述上可能还会有些磕绊,总之,希望大家谅解,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

    收听指南

    01:03 很荣幸能够参加国际乳头瘤病毒大会(IPVC)

    04:42 在旅游方面对爱丁堡感受一般

    09:04 IPVC大会的目标:90-70-90分别是什么?

    12:10 大会中的一张PPT让我印象深刻

    14:26 中低收入国家接种疫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17:12 参会人员在消灭宫颈癌上众志成城

    19:50 国家把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会有哪些阻力?

    25:02 为啥不直接在学校打HPV疫苗?

    29:31 HPV疫苗单剂次接种也能获得较理想的免疫保护

    33:35 免疫规划关系到疫苗接种的公平性问题

    37:20 男性接种对于宫颈癌也有很好的防控作用

    39:14 疫苗接种的「小手拉大手」现象

    42:12 疫苗的舆论风险,会让工作推进变得很艰难

    48:07 提升HPV疫苗的覆盖率需要很多人努力

    52:42 只查HPV能够增加筛查的覆盖率

    58:22 运用AI诊断也许能够减少病人的流失

    1:02:20 自采样检测包括哪些种类?

    1:07:05 甲基化检测成本太高,发挥作用不大

    1:10:30 围绕16型、17型出现了治疗性疫苗

    1:11:46 宫颈病变的治疗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15:34 各个国家地区的HPV防治都有各自的情况

    1:18:58 希望大家记住90-70-90这三个数字

    相关节目

    vol.46 关于HPV,这几乎是最全面的科普了……

    vol.43 近些年围绕HPV疫苗产生的5种套路……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我们想要拆解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女性规训,比如「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好女不远嫁」、「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等等这些把女性功能化、物化的俗语,我们试图尽力去捋清楚它们背后的逻辑。

    坦诚地讲,它们的出现不是毫无来由的,有人从中获益,有人为此吃亏,虽然不公平,但它们至今仍然存续。

    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它们对自己的影响,不妨听一听这期节目,想一想你曾经因为这些话无意识的付出过吗?而对于被这些规训所影响的女性,我们又该怎么去重新理解她们的生活和选择呢?

    收听指南

    00:25 社会对于好女儿的形象塑造是「小棉袄」

    10:53 养儿子真的能防老吗?

    15:42 父母更期待女儿对自己的照顾

    19:40 女儿能干好的事,儿子也能干好

    24:10 儿子获得家庭资源,女儿获得一个称号

    25:58 女性从小就要在家庭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28:29 女性会在嫁人后继续证明自己的价值

    31:15 为什么男性参与家务很重要?

    32:28 不要为了塑造「好女儿」而去让女儿做家务

    36:12 「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有哪些隐喻和规训?

    38:20 父母会评估由哪个孩子来承担家庭琐事

    43:44 很多女儿要负责父母情感的宣泄

    54:14 有儿子的家庭,父亲的话语权可能更容易失去

    56:43 女性对于规训要多思考而不要去盲从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是我去上海出差的时候,跟简里里和brofeng两位老师一块儿录的一期播客,我们聊了《再见爱人》这个综艺,录的时候大概是2周前吧,正好是张泉灵老师当节目嘉宾的那一期,所以不排除后面还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反转变化。

    这期我们三个聊的比较放松,里边谈到很多折射到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包括对婚姻关系的一些思考跟探讨,以及对家庭关系的一些探讨,我觉得非常值得分享给大家,所以要过来在《当个事儿》也发一次,供大家参考。

    我很享受跟简里里和brofeng两位老师一块儿聊天的时光,也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没有收获也没关系,有一段陪伴的时光就挺好。

    收听指南

    06:37 先说说《恋爱兄妹》这个综艺

    10:58 为什么大家会骂麦麦?

    15:47 把节目当做镜子,对照出自己的婚姻关系

    19:10 对伴侣的提醒是对对方的幼齿化吗?

    26:12 贬低对方是幼齿化的一个特征

    35:55 《再见爱人》关于金钱观可以探讨哪些话题?

    38:35 麦麦是典型的母亲形象,黄圣依是典型的女儿形象

    42:00 葛夕是在觉醒的一个女性角色

    43:53 社交圈子对女性的影响很大

    48:50 一个优秀的女性是如何被婚姻困住的?

    52:28 女性被教导:爹味重的男性才是优秀的男性

    55:57 「好女儿」对应的是一个「巨型大爹」

    58:00 生长在爹味儿文化里为何没有受到影响?

    1:00:30 「大爹」的内在是一个「破碎的小男孩儿」

    1:10:31 家里有「大爹」,孩子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1:15:49 父母是怎么利用愧疚来管理孩子的?

    1:18:39 父亲在家庭的缺位会让孩子感受到被淹没

    1:23:02 麦麦带入的是妈妈/全职家庭主妇的角色

    1:27:33 中年大爹似乎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

    1:33:53 《再见爱人》是让看得人会心疼的节目

    制作团队

    主播| 简里里、brofeng

    嘉宾| 老六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我们聊聊关于「女性勇气」的话题。当我们遇到阻力的时候,想要冲过去是需要勇气和策略的,而身为女性,无论在专业选择、职业发展,婚姻生育,亲密关系、自我接纳上,受到的阻力和限制都很大,自然也需要更多的勇气和策略去选择想要的生活。

    但是,做选择的勇气和策略是需要练习的,而如何练习,我建议从日常生活开始,比如你可以选择今天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剪什么发型等,但即便是很小的一个选择,背后也有很多原因,动机。当你在做选择的时候,不妨停在那儿感受一下:为什么我最终做了这个选择?当中有哪些因素?哪些是情感冲动?哪些是周围的声音?

    当我们每一次从这样的举动中获得正向反馈,你会感知到勇气带给自己的力量,也会更有能力和策略去理性的运用勇气,这样你既不会被勇气裹挟,也不会在关键时候缺乏勇气。

    收听指南

    03:36 什么是女性勇气?

    08:55 为什么有些孕妇不希望在地铁上被让座?

    13:15 女性接纳自己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儿

    21:09 善意提醒前提是非常真切的了解现实情况

    28:01 女性在选专业和职业发展上需要更多勇气

    33:36 什么情况下的勇气可能会变成莽撞?

    36:55 即使准备充分,抉择时也可能会缺乏勇气

    45:42 职场女性需要更多勇气去站到更高的位置

    54:14 为什么人们会觉得女领导不好相处?

    57:38 职场女性向上攀登的时候需要做很多取舍

    59:34 结婚or不结婚?哪个决定都需要勇气

    1:02:32 有离婚的选项再走入婚姻

    1:05:01 选择生育或者不生育都需要勇气

    1:13:27 如何笃定的回怼催婚?

    1:14:05 如何优雅地回怼催生?

    1:15:08 想要打破规则必须有强大的内核

    1:20:39 做选择的前提是保持心态的平和

    1:24:14 听建议之前要先有自己的主意

    1:25:37 把生活的每一次选择都当做一次练习

    1:35:27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生活

    制作团队

    主播| 老六、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同事妮娜(一位确诊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访谈嘉宾,一起聊聊关于女性抑郁症的心路历程。

    从妮娜的讲述中,我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这句话: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妮娜从小经历过父亲的不负责任,母亲的抛弃,在姑姑家寄宿,一直以来都是前路迷茫,背后无所依仗,她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了「父母并不爱自己」的事实,按照她的话来说:我觉得自己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

    这些经历充斥着被抛弃的恐惧,让妮娜成为了讨好型人格。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只要不被抛弃,她可以毫无底线的包容对方,甚至被NPD男友(自恋型人格障碍)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精神控制和肢体暴力,虽然中间进行过种种尝试,却依然无法逃离。

    直到偶然的机会,与男友长距离分居,妮娜才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并且很快被诊断出了「重度抑郁症」。

    注:我们准备把「邀请嘉宾来做访谈节目」这种形式继续进行下去,所以不管是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或困境的女性,如果准备好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分享给更多人,可以发邮件联系我们:malvyin@aksorvice.com。

    收听指南

    02:43 为什么邀请妮娜聊女性抑郁症这个话题?

    08:17 在确诊抑郁症之前,了解过抑郁症吗?

    11:23 与NPD男友分手后,妮娜意识到可能抑郁了

    13:37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15:04 NPD人格非常擅长侵占他人空间

    17:48 忽冷忽热是NPD人格控制他人的伎俩

    20:08 失去自我之后,对方上升到肢体暴力

    24:07 如果接受了第一次暴力,之后会有很多次

    26:05 NPD人格会有无数的手段证明自己无辜

    28:29 自卑的人在NPD人格面前连分手都无法决定

    30:15 妮娜会被男友攻击的哪些点PUA?

    32:28 抑郁症跟讨好型人格有关系吗?

    37:51 讨好型人格压抑久了会变的有攻击性

    44:25 为什么说抑郁症是一种疾病?

    47:39 抑郁症患者做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过程?

    50:34 妮娜的心理创伤来源于原生家庭

    58:05 被母亲抛弃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创伤

    1:03:03 接受「妈妈不爱自己」需要很长时间

    1:05:12 在精神病院有没有遇到过印象深刻的病友?

    1:07:57 抑郁症患者的幽默来自于破罐子破摔

    1:09:24 妮娜姐姐的精神压力大是患抑郁症的根源

    1:11:50 两个精神病人之间的爱是很有限的

    1:16:17 抑郁症患者会有病耻感吗?

    1:18:21 患病之后什么情况下会感到被冒犯?

    1:18:57 现在回忆之前的事情还会因此痛苦吗?

    1:21:31 一次次地讲述也是一次次地疗愈

    1:26:26 会执念于得到孩子全然的认可吗?

    1:31:46 父母可以不爱孩子,孩子也可以恨父母

    1:32:38 亲子关系可能关系到会不会抑郁

    1:33:40 如何才能离开NPD人格的男友?

    1:38:45 抑郁症前后的自己有哪些变化?

    1:39:41 妮娜会排斥有孩子这个选项吗?

    1:42:03 抑郁症对病情的坦诚需要勇气和力量

    1:47:06 妮娜疗愈抑郁症,公司功不可没

    1:49:10 「没有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

    1:49:24 抑郁症会伴随着躁狂症吗?

    1:51:50 如果有久治不愈的躯体化症状,建议去精神科看看

    1:54:06 要允许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走不出来

    1:57:12 可能对抑郁症患者有效的「MAD策略」

    1:58:52 如果在跟NPD人格的关系中走不出来,不要自责

    2:00:38 谁都有可能患抑郁症,不止是性格悲观的人

    2:01:48 送给大家的四个字:爱咋咋地

    相关推荐

    一位小众病女性的真实处境:在坠落中不断向上| vol.83

    制作团队

    主播| 猫力

    嘉宾| 妮娜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是我去「TIANYU2FM-对谈未知领域」这个播客串台,跟天宇、天域两位老师聊了一次关于女性处境,关于性健康,关于性误区,以及关于女性科普工作的一些思考等比较综合的内容。

    这是非常难得的3个男性谈论女性健康的节目,之前有类似节目邀请的时候,我大多数是拒绝的,因为节目中的女性视角是缺失的,而且大家带着成长过程中的痕迹来聊的话,可能有些女性听起来未必舒服。

    这期之所以我们决定聊女性健康,是因为看到了两位老师不管是制作内容大纲,还是前期沟通,大家是都非常关心女性健康,而且是以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而在我们聊的过程中,大家多少还有些战战兢兢、不知所措,本质上也都是希望不带冒犯的,真诚的去谈论这个话题。

    收听指南

    03:25 老六为什么不会「谈性色变」?

    11:12 为什么说2018-2019年是女性情趣用品的元年?

    17:45 为啥对女性的一些处境感同身受?

    32:16 什么情况下要去医院?什么情况可以再等等?

    37:05 男性在对待女性伴侣时可能有哪些误区?

    46:00 性生活这件事情是没有统一标准的

    55:54 性教育的困境是因为某些大人没担当

    59:15 我们的文化语境里赋予「第一次」很大的价值

    1:05:41 生活中被定义出来的东西,能不能重新思考?

    1:09:13 男性和女性是不是都应该种HPV疫苗?

    1:16:36 男性打HPV疫苗有助于阻断传播吗?

    1:24:00 男性聊女性健康的话题会被人当做异类吗?

    1:29:14 什么问题会让老六停止追求人生目标?

    1:34:23 如何看待自媒体的商业化和团队化的问题?

    1:45:46 追求事业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1:49:09 如何定义女性?

    1:59:56 怎么去理解真诚?如何在内容里表达真诚?

    制作团队

    主播| 天宇、天域

    嘉宾| 六层楼先生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我们想从女性小玩具出发,拆解一下那些被「塑造」的女性消费观:

    第一个想要拆解的是女性在使用小玩具上由「客体」逐渐成为「主体」,这中间的变化来自于女性在性上越来越强的掌控性,即女性在不需要性伴侣的情况下也能自主的满足自己的性需求,性和爱是可以分离开的;

    第二个是想要回答一个问题「女性的钱真的更好挣吗?」,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观念都深入人心,似乎女性在消费上已经成为了「无脑蠢笨」的代称,但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第三个我们想要拆解的是很多针对女性消费的规训,比如「女性应该买什么,应该拥有什么?」不仅未考虑女性的实际需求,甚至以损害女性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女性应该「白瘦幼」,私处应该粉嫩等等,我们想要看看这些规训的背后到底「意欲何为」。

    说实话,我们是没有资格教大家如何消费的,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大家在消费上的决策,但我们很想跟大家分享自己在消费上的理解,以及市场或社会对女性消费上的一系列引导、规训等等,希望能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参考。

    收听指南

    02:50 小玩具的变化记录了女性与性的关系变化

    07:53 小玩具的产生有哪些故事?

    13:44 在「女性友好」和「融入生活」上发力的小玩具

    17:47 女性不谈恋爱不结婚也能满足性需求

    21:11 私密的空间是自由地满足性需求的基础

    24:42 女性的很多消费行为受到了社会规训的约束

    28:22 男女逛超市的乐趣可能不一样

    32:47 女性为什么会在意「智商税」?

    34:18 女人的钱真的就更好挣吗?

    37:43 买东西的决策也是要耗时耗力的

    44:15 市场会针对女性设计营销策略

    51:23 打玻尿酸能让刺激感加强吗?

    52:56 女性性冷淡是件糟糕的事儿吗?

    56:05 如果痛点是被制造出来的,消费就没必要发生

    1:00:57 每个人都在被消费相关的各种声音所裹挟

    1:01:34 买奢侈品想要满足的是哪些需求?

    1:10:34 我们要形成一套在消费上的逻辑

    1:13:09 消费带来的真正快乐是什么?

    1:17:01 如何避免让自己陷入到消费陷阱?

    1:23:16 不只在「性方面」,我们在消费上也要有掌控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节目我们想要聊聊最近很多女性提到的词「生理性喜欢」。从两性来理解的话,这个词是指双方有很强烈的「身体吸引」(即使没有很多的交流或接触),相互间有一种本能的化学反应,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和肾上激素,出现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变化。

    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很像之前出现过「性张力」「性缩力」,或者想跟某个人「生猴子」,或者想「原地排卵」,是对「被对方性吸引」的委婉表达。这似乎也印证了一种现象:长久以来,女性似乎都在寻找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实现对「性」的交流。

    这也许是长久以来对于女性规训「性与爱不可分离」的结果,爱是性的门槛,如果只是直白的表露性,甚至会被荡妇羞辱。而对于男性,社会的包容度会更高,即便是「嫖娼、约炮、出轨」,也会有「男性的性和爱是可以分离的」这样的话来兜底,而类似「只是身体的关系,心还在你这儿」这样的话,不知道迷惑了多少想从「被背叛」的关系中逃离的女性。

    最后我们还是要坦诚地说,想要聊好这个盘根错节的问题并不容易,哪怕我们尽力而为,结果可能也只是差强人意。但我们还是愿意记录下这个阶段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收听指南

    01:20 怎么理解「生理性喜欢」?

    11:36 人们关于「性」的表达在不断发生变化

    17:17 为什么女性会更直白的表达出来要试婚?

    22:49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探讨「随意性行为」?

    30:36 「嫖」为什么是违法行为?

    32:49 所有男性都会嫖吗?

    35:05 男友背着未婚妻嫖娼,该分手吗?

    41:53 男性跟女性都拿着剧本,但女性的更难

    44:38 自己永远是第一选项,其他人都是靠后的选项

    48:59 社会用「性与爱的分离」为男性嫖娼兜底

    51:31 约和嫖娼的区别是双方是否有平等自主的空间

    56:37 能分开「性和爱」的人群是存在的

    58:51 男性约和女性约的动机是不一样的

    1:00:23 社会对女性的规训是要唤起和满足对方性需求

    1:02:44 为什么会有女性在产后主动要求丈夫出轨?

    1:08:18 女性要坚定地正视自己在性方面的主体性

    1:11:13 女性对性的表达上会慢慢趋于开放

    1:17:04 男性在性的解放上开始的比女性更早

    1:21:36 约和嫖娼算是出轨吗?

    1:26:32 男性对于女性的出轨,哪怕是精神上的都接受不了

    1:27:35 女性认为「性和爱不可分离」只是社会的规训

    1:30:26 女性出轨比男性出轨受到的惩罚更大

    1:32:20 哪怕是底层的男性,身边也存在受到伤害的女性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我们聊聊《应得的权利》这本书,作者是康奈尔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凯特·曼恩,内容讲的是在自由平等的表象之下,男性如何仅仅因为性别而获得系统性的优势和特权,从而打压女性应得的权利,并对女性造成在医疗系统、家务劳动、性暴力、职场、认知等多方面的伤害。

    很多朋友给我们推荐过这本书,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被书中的内容所触动。尤其是书中的最后部分,作者以对女儿祝愿的口吻,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女性和男性一样有权得到关注和关心的世界,它是如此的振聋发聩,所以我们在播客的最后朗读了整段内容。

    而对自身处境感到迷茫或者困扰的女性,可以看看这部分,也许会更有力量让自己挣脱一些束缚,把世界往自己期待的方向推动,哪怕只有1mm也没关系。

    注:我们开放的欢迎每一个想要表达,或者想要让大家听见你声音的朋友来参与录制。准备好的朋友可以发邮件联系我们:malvyin@aksorvice.com

    收听指南

    02:28 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应得的权利》

    04:34 有些男性认为满足自己的性需求是应得的权利

    08:24 性侵案件的女性受害者反而会面临更大的指责

    12:27 非自愿单身者认为女性的青睐意味着有魅力

    16:25 男性获得性资源只能通过老老实实谈恋爱吗?

    19:05 有些男性善于用愧疚感对女性进行管控

    22:50 拒绝男性要求的女性可能会受到社会惩罚

    25:02 能不能坦然拒绝对方是亲密关系中面临的考验

    30:21 很多女性在亲密关系中是付出的角色

    38:17 很多观点没有对错,大家只是想法不同

    40:45 女性在表达时更容易遇到“爹味儿说教”

    47:14 不应该把男性不用参与家务作为攀比的方向

    52:25 男性为短剧付费是应得的权利在剧中得到了满足

    56:31 女性付费的内容是为应得的权利而奋斗的过程

    59:03 破除煤气灯效应要笃定自己的真实感受

    1:02:27 女性在获得权利的过程中面临更加严苛的限制

    1:07:22 男性有男性的脚本,女性有女性的脚本

    1:09:31 社会脚本是话语掌握者一笔一笔写下来的

    1:11:57 不合理的社会脚本是一点一点崩解的

    1:16:00 是依靠别人改变,还是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23:35 在应得的权利方面,我希望女儿知道这些

    书籍信息

    《应得的权利》

    往期荐书

    1、在温柔的春天里,一起聊聊这本《所有女生要知道》…… | vol.58

    2、幽默是如何给一名妇产科医生力量的?| vol.62

    3、献给不屈的女性:继续当一个难缠的人 | vol.64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猫力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 这期是我之前在上海参加狂喜播客节的时候,跟河森堡老师(博物馆讲解员和科普作家,播客:堡读诗书)、Steve老师(资深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科普作家,播客:史蒂夫说)一起录制的关于科普创作者心路历程的节目,内容包括在科普过程中体验到的一些快乐,一些收获,一些困难等等。

    希望通过我们的分享,大家能够对于科普博主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不管是你想去做科普,还是身边有愿意做科普的朋友们,我们都希望在这个方向上给大家多一些能量和支持。

    注:新的一期狂喜播客节“一狂+”很快要在11月2号(上海·西岸)进行,我也有幸再次参与,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报名参加,这个是有费用的,大家依据个人情况决定要不要参加,如果感兴趣的话,希望在现场能够见到大家。

    收听指南

    03:13 河森堡、老六、Steve如何走上了科普博主的道路?

    18:50 每个人都有脆弱和不堪,被看到也没关系

    21:28 知识是可以在一个主题下,彼此支撑印证的

    28:58科普的共性是重视与受众和读者的链接

    37:53 足够专业的科普就能被信任吗?

    39:45 输出知识才能成为知识的主人

    40:49 「抬杠」能够推动学习的过程

    43:33 做科普博主能养活自己吗?

    45:53 科普不是百分之百靠热情去推动的行业

    48:26 科普博主这个身份缺乏社会认同

    56:34 科普文章最大受众是其他科普博主

    57:51 人越在痛苦的时候就越不需要科普

    1:09:56 我们都有各自理解世界的方式

    1:12:45 科普离商业收益比较远,因为受众是聪明理性的

    1:15:48 创作的时候应该带着什么心态?

    1:18:58 科普是透露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的

    1:21:00 美好的生活一定需要好的产品,方案、策略

    1:23:05 照顾好自己是做好科普的前提

    1:24:03 科普博主会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收集知识点吗?

    1:25:35 如何改变家人相信网上乱七八糟信息的现状?

    1:26:53 科普人如何心平气和的面对各种反智言论?

    1:29:39 最想让所有人知道专业领域的哪个知识?

    相关节目

    1、从生到死,女性要跨越多少「健康暗礁」?| vol.81

    2、对话自己:现在由过去构成,而未来逐渐清晰…… | vol.72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河森堡、Steve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