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你真的以為這不會發生在台灣? 「我媽媽打電話給另外一個城市的妹妹說, 俄軍在街上性侵別人、因為好玩而殺人, 但她妹妹卻不相信,說:你在騙我,他們是來解放我們的。」 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烏克蘭正在發生的事。 Rudi,一位住在台灣六年的烏克蘭人, 他親身經歷戰爭、與家人失聯、被中共監視下的審查與恐懼, 也親眼看著家人從「相信俄羅斯」到「家園被炸毀」的痛苦轉變。 而這一切,跟他現在在台灣看到的狀況—— 「太像了,真的太像了。」 在來自台灣的女友英綺鼓勵下, 他選擇在 4/19「守護台灣,拒絕統戰」遊行中站上街頭, 也來到節目中,講出那些他最不想回憶的過去。 只為了提醒台灣人,不要重蹈烏克蘭的覆轍。 不要失去現在擁有的一切才來後悔! 這集超級超級重要,請大家廣傳給所有你在乎的人! 📺 本集有畫面和字幕,歡迎到Youtube 收看,也特別感謝英綺協助翻譯! You really think this can’t happen in Taiwan? “My mom called her sister in another city. She told her, ‘Russian soldiers are raping women in the streets, killing people for fun.’ But her sister didn’t believe her. She said, ‘You’re lying. They came to liberate us.’” This isn’t a movie. This is what’s happening in Ukraine — right now. Rudi, a Ukrainian who has lived in Taiwan for six years, has experienced war, lost contact with his family, and faced surveillance and censorship under the CCP. He witnessed firsthand how people who once believed in the Russians… watched them bomb their homes. And what he sees in Taiwan today? “It’s so similar — almost the exact same situation.” Encouraged by his Taiwanese girlfriend Ying-Chi, They joined the April 19 “Defend Taiwan, Reject United Front” protest. Now, he’s here on this show — sharing the memories he least wants to relive, because he hopes Taiwan won’t repeat Ukraine’s mistakes. Don’t wait until everything you have is gone. This episode is incredibly important. Please share it with everyone you care about. 📺 With video and subtitles available on YouTube. 🙏 Special thanks to Ying-Chi for providing live interpretation. 本集重點: ‧從烏克蘭到台灣街頭:為什麼選擇站出來? ‧地緣政治的難題,烏克蘭的兩本護照 ‧共產黨在哪都一樣:審查、監控、扭曲事實 ‧和平協議,沒有和平 ;只有血腥鎮壓,國有器官 ‧不願回憶起的過去,曾經相信俄羅斯的我們,後來呢? ‧你以為你有選擇,但在獨裁國家,沒有選擇 ‧要等到共產黨侵門踏戶,你才要清醒嗎? ・From Ukraine to the streets of Taiwan: Why did he choose to speak out? ・The geopolitical dilemma: Ukraine’s two-passport reality ・The Communist Party is the same everywhere: surveillance, censorship, distortion ・Peace agreements bring no peace—only bloodshed and state-owned organs ・A past too painful to recall: We once trusted the communists—what happened next? ・You think you have a choice, but in a dictatorship, choice doesn’t exist ・Do you really need them at your doorstep before you wake up? 本集來賓 Guests of this episode: ‧Ruslan Lysenko (Rudi) Rudi,一位在台灣居住六年的烏克蘭人、「台灣烏克蘭陣線 Taiwan Stands With Ukraine」成員之一,他親眼見證了烏克蘭如何從親俄政權,逐步轉變為全球自由的象徵。 A Ukrainian that lives in Taiwan for 6 years, a Taiwan Stand With Ukraine activist, and remembers how Ukraine was transitioning from a pro-russian state into the world's voice of freedom. ‧英綺 (Ying-chi) 來自台南的台獨頑固份子,熱愛excel的資料分析師。相信善的循環,認為科技應該服務權利,而不是為權力服務。 A girl from Tainan who strongly supports Taiwan independence. A data analyst fascinated by Excel. A believer in the virtuous cycle. Also believes that "tech should serve the right, not be a servant of power. 延伸閱讀 Further reading: ‧台灣烏克蘭陣線 Taiwan Stand With Ukraine (TSWU) 我們是一個在台灣支持烏克蘭的自由團體,由在台灣的烏克蘭社群、國際友人、台籍志工組成。 We are a free group in Taiwan that supports Ukraine. We are composed of the Ukrainian community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friends, and Taiwanese volunteers.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Hi, this is "NEXTable," and I'm your host, 10. Just like those moments in a noisy restaurant when you catch fragments of a conversation from the table next to you — some words might make you laugh, others might inspire you. Here, my friends and I talk about the things we care about. If any of these conversations happen to help you too, then that’s wonderful.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你以為大罷免只是藍綠對決? 但真正走進現場才發現: 這場運動沒有黨徽、沒有總指揮,沒有英雄, 只有一群人,為了所愛、為了不再恐懼,用行動站出來。 本集我們繼續與「板橋大刪元罷免團隊」的莫莉與小e對談, 談照顧者的困境、預算凍結後對弱勢家庭的衝擊、 還有他們在街頭遇到的真實故事:挑釁、誤解、支持。 這場運動跟過去的公民行動有何不同? 為何大罷免不會讓台灣變得獨裁,而是更平等? 這場行動沒有英雄,你,就是改變的主角。 一起見證台灣民主轉骨升級的起點。 📍 4/19(五)14:00~18:30 凱道見!守護台灣,拒絕統戰大遊行 請大家一起為了自己的所愛!站出來。 大罷免,救台灣。 本集重點: ・預算被凍結後,照顧家庭怎麼撐下去? ・去中心化的公民運動,沒有英雄,人人都是勇者。 ・地方派系長期盤據=地方永遠不能重生 ・你想交給中國人來幫你訂法律嗎? ・不要把權力交給讓你恐懼的人 ・焦慮就來當志工。想脫單?來「戀愛罷」 ・有樂團的罷免團隊:大罷Band ・大罷免,見證台灣民主升級的轉骨時刻 本集來賓: ・莫莉,板橋大刪元(罷免葉元之團隊)發言人 ・小e,板橋大刪元(罷免葉元之團隊)志工 【板橋大刪元團隊】罷免板橋東區立委葉元之的罷免公民團體。 由一群板橋選民與附近台北、土城、樹林等各地公民一起組成,在大罷免浪潮興起的時候,負責板橋東區罷免連署書的徵集造冊與送案。 大刪元團隊組成多為35~50歲的青壯年世代,上有需要長照照顧的父母,下有需要幼托教育的孩子,三明治世代佔多數的志工們,深感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在國會中為謀求政黨私利與報復執政黨,拿民眾的社會福利與民生福祉作為惡鬥執政黨的籌碼,立違憲惡法、刪除重要社福預算,更大量凍刪國家安全重要建置的預算,這種將政黨利益優先於全民福祉的在野黨,已喪失代表民意的資格,國民黨一眾立法委員亦是黨意機器與共犯成員。 只有罷免本屆國民黨黨意立委,修正國會結構,國會恢復正常,國家才能重回正軌。 【板橋大刪元團隊官方社群】 官方lineOA:https://lin.ee/oX1eRXg 官方討論社群:https://linktr.ee/banqiaobigsanyuan 官方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banqiao_east_recall 官方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76948311366589/?ref=share&mibextid=NSMWBT 節目製作/主持:《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你是不是也曾想過——政治太亂了,不如別碰? 我就是。 直到這一年多來,我看見了立法院的各種亂象: 國會擴權、憲法法庭被癱瘓,還有預算遭到刪凍,直接影響到長照、育兒、社福補助⋯⋯ 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政治從來不是遙遠的口水戰。 它其實就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當我們選擇不在乎,最終付出代價的,就是我們自己。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板橋大刪元—罷免葉元之」的公民團隊, 由發言人莫莉與第一線志工小e,帶大家一起走進街頭。 邀請你一起思考:當公民站出來,會發生什麼事? 本集重點: ・為什麼要大罷免?罷團都是綠營側翼嗎? ・長照、社福、育兒預算被藍白刪凍,民眾怎麼看? ・中共想建設「兩岸器官移植平台」,離島建設條例成國安破口? ・拿連署書站在街頭的志工,他們遇到了什麼? ・面對反對者與挑釁,如何保持冷靜又堅定? ・中國用錢也買不到台灣特有的「社會的普遍信任」 ・罷免連署怎麼參加?還來得及嗎? ・這是我的國家,我要決定它的未來! 本集來賓: ・莫莉,板橋大刪元(罷免葉元之團隊)發言人 ・小e,板橋大刪元(罷免葉元之團隊)志工 【板橋大刪元團隊】罷免板橋東區立委葉元之的罷免公民團體。 由一群板橋選民與附近台北、土城、樹林等各地公民一起組成,在大罷免浪潮興起的時候,負責板橋東區罷免連署書的徵集造冊與送案。 大刪元團隊組成多為35~50歲的青壯年世代,上有需要長照照顧的父母,下有需要幼托教育的孩子,三明治世代佔多數的志工們,深感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在國會中為謀求政黨私利與報復執政黨,拿民眾的社會福利與民生福祉作為惡鬥執政黨的籌碼,立違憲惡法、刪除重要社福預算,更大量凍刪國家安全重要建置的預算,這種將政黨利益優先於全民福祉的在野黨,已喪失代表民意的資格,國民黨一眾立法委員亦是黨意機器與共犯成員。 只有罷免本屆國民黨黨意立委,修正國會結構,國會恢復正常,國家才能重回正軌。 【板橋大刪元團隊官方社群】 官方lineOA:https://lin.ee/oX1eRXg 官方討論社群:https://linktr.ee/banqiaobigsanyuan 官方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banqiao_east_recall 官方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76948311366589/?ref=share&mibextid=NSMWBT 節目製作/主持:《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高雄美術特區3-4房全新落成,《惟美術》輕軌C22站散步即到家,近鄰青海商圈,卡位明星學區,徜徉萬坪綠海。 住近美術館,擁抱優雅日常,盡現驕傲風範!美術東四路29號 07-553-3838https://sofm.pse.is/7eusms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你知道嗎? 傳統癌症檢查,往往得等腫瘤長到一公分以上才能被發現,這時體內可能已累積上百億顆癌細胞。 但 CTC(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正在改寫這個時間差。 它有機會在癌細胞「剛出逃」進入血液時,就先一步被揪出! 本集邀請三位重量級來賓: ・林忠葦醫師(彰化秀傳紀念醫院 醫療副院長) ・林志鵬博士(榮文生醫 商務拓展暨生物資訊部協理) ・郭于誠醫師(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 理事長) 從臨床實務、技術研發到醫療政策趨勢, 帶你一次認識這項在早期篩檢與癌後追蹤都極具潛力的創新工具! 本集重點: ・為什麼定期健檢很重要?現在健檢進步到什麼程度? ・什麼是 CTC?和傳統篩檢有什麼差別? ・CTC 如何幫助癌症早期發現、追蹤復發風險,甚至調整治療策略? ・臨床醫師怎麼解讀 CTC 數值?怎樣才算異常? ・做了 CTC 就不用再做其他檢查了嗎? ・CTC技術如何減少病人不必要的檢查與治療負擔 ・健檢選擇這麼多,該如何避免過度篩檢與陷入過度醫療誤區? 本集來賓: ・林忠葦醫師,彰化秀傳紀念醫院 醫療副院長,秀傳癌醫中心 副院長,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IRCAD-TAIWAN) 執行副院長,彰化秀傳健康管理中心 副院長。 ・林志鵬博士,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醫療電子事業部協理,榮文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務拓展暨生物資訊部協理, 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郭于誠醫生,《對話對畫》、《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年輕不需健檢?預防勝於治療!彰化秀傳醫院醫療副院長林忠葦告訴你該怎麼做健檢 https://tw.news.yahoo.com/年輕不需健檢-預防勝於治療-彰化秀傳醫院醫療副院長林忠葦告訴你該怎麼做健檢-035000157.html ・英業達與榮文生醫合作開發的全球第一台「負篩癌細胞檢測儀」,獲醫學中心採用:https://innoaward.taiwan-healthcare.org/photo_detail.php?REFDOCTYPID=0ln4xj1fff5sadsy&REFDOCID=0qpoypgyevsrl81e ・《對話對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3166?srsltid=AfmBOoo_72RlACHpOtWLujNxavxuKW9E8pqaeMhxZLs_1Gap6usBd1b8 ・本集節目由桌友 張麗華女士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特別感謝: 榮文生醫提供本集所需的技術資料與協助。 本節目僅就公開資訊進行探討與分享,與榮文生醫無任何商業合作或利益關係。 節目製作/主持:《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變老,最令人畏懼的,或許不是年歲增長,而是失能、失智,甚至成為他人的負擔。 久病臥床的恐懼,不僅是患者的難題,也成為照顧者無法承受的壓力。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洪流中,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讓長者安養晚年,而非受困於病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課題。 本集「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邀請到《不被束縛的晚年》新書的兩位作者—朱為民醫師(台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金立執行長(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長泰老學堂),分享他們在第一線照顧現場的觀察,並探討如何翻轉高齡照護的傳統框架。 如果拿掉約束帶、拘禁、尿布,是否能在可控範圍內,協助長者重拾自主,甚至避免臥床? 最重要的是,如何讓每一位長者,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回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讓我們聽聽他們的分享,一起找回老後的自由與尊嚴。 本集重點: ・一本寫了六年的書!《不被束縛的晚年》 ・當你變成長輩後,真的會想要被人綁/關起來嗎? ・對於失去表達能力的長輩,如何察覺他們內心的渴望? ・什麼是「自立支援照護」?與傳統照護模式有何不同? ・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長輩維持自主? ・一般家庭如何怎麼循序漸進地幫助長輩重建生活能力? ・如何面對失智長輩的攻擊與躁動行為? ・日本「葵照護」模式—從被照顧者成為照顧者 ・AI與科技如何進入到未來照顧領域? ・不只要「預立醫療決定」,也要「預作照顧準備」 本集來賓: ・朱為民醫師,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國立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助理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臺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副祕書長。2016 TEDxTaipei 講者,2024臺中市醫師公會青年醫師獎、退輔會優良醫師獎得主。喜愛閱讀、音樂、電影及戲劇,多元關注臺灣高齡化及善終議題。 FB粉絲專頁: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 部落格:熟齡人生。朱為民醫師 Youtube頻道:民醫晚安 相關著作:《走過道謝、道歉,可以無憾道愛、道別——我在電影中看見的老年照顧與安寧療護》《人生的最後期末考——生命自主,為自己預立醫療決定》……等多本著作。 ・林金立執行長,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與長泰老學堂理事長、財團法人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董事長、臺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臺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常務監事、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系學門講座教授,並擔任政府政策諮詢委員。從事老人社會工作30年,經歷臺灣各階段照顧發展。2011年於雲林實證日本「自立支援照顧」,開創臺灣的照顧革命浪潮。 FB粉絲專頁:林金立的自立支援聊天茶坊 Youtube、Podcast頻道:金立旺盛 延伸閱讀: 《不被束縛的晚年——自立支援照顧,讓長者脫離臥床、自理生活、自由行動,減輕照顧者負擔,實踐高品質的長照》 ・本集節目由 呂益成 先生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節目製作/主持:《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現在保險的項目越來越多元,好像怎麼保也保不完,如何用最少的錢,撐起全家的保護傘? 不做這些準備,小病也可能壓垮一家人! 我們邀請到擁有保險證照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陳嘉雯醫師,陪我們從實際的醫療理賠經驗,深入淺出地探討保險各個層面不同的問題,從投資到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對民眾的影響。 陳嘉雯醫師結合多年醫療現場經驗,提供一系列在保險規劃時需思考的關鍵問題,一起學會為家人量身訂做保單,省下不必要的保險支出,有效降低疾病帶來的經濟衝擊。 誰說保險很複雜?聽完這集,保證讓你秒懂! 本集重點: ・麻醉科醫師為何要考取保險證照?從臨床經驗看保險的重要性 ・保險保得越多越好?如何精準布局? ・資源有限該選保險還是投資? ・不同年齡層如何安排適合的保險? ・哪一個風險是我承受不起的?哪一個是我不想承受的風險? ・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對你的影響理賠規則有什麼變化 ・門診治療成趨勢,實支實付還有那麼好用嗎? ・保單也需要健檢?如何檢視所保的項目是否足夠? 本集來賓: ・陳嘉雯醫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擁有保險證照,專精臨床麻醉與重症加護治療。多年在手術室見證生死,深刻體會保險對治療選擇的重要性。她以實務經驗為基礎,親身考取保險證照,結合醫療與保險知識,成為少數兼具專業的醫師。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 怕一人罹癌全家垮 保險怎麼買CP值最高?哪些選項可申請給付?有保險證照的醫師解惑 https://cancer.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0 ‧ 有保險證照的醫生,如何幫全家買對買足癌症險、重大傷病險? https://cancer.commonhealth.com.tw/article/591 ‧《對話對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3166?srsltid=AfmBOoqVoX-3l7b8vdPTfdnquOYhgDBlqC_iShymtAD_PIg7eRKKO4Oi ・本集節目由 呂益成 先生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節目製作/主持:《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UL.OS,來自日本大塚製藥 男人系健膚專家獨家保濕成分 AMP,全天候滋潤你的肌膚,讓你從 AM 到 PM 都狀態滿分,健康又有型!各大藥妝店與網購平台,熱賣中!https://bit.ly/3DdDJLu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你聽過硼中子捕獲放射治療(BNCT)嗎?在抗癌治療中,我們最害怕的是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傷害正常細胞並引發強烈副作用。而BNCT這項創新技術,能精準殺死癌細胞,同時避免傷害正常細胞,帶來更少副作用。 在本集中,我們將透過清華大學的周鳳英教授、臺北榮總陳一瑋醫師的分享,深入了解台灣如何與日本合作,推動BNCT的臨床應用,並成為全球唯二實施這項精準療法的國家之一。 台灣在推動BNCT治療過程中遇到哪些挑戰?他們如何突破這些困難,為更多癌症患者帶來希望?患者又能如何接受這項治療呢?讓我們一同聽聽他們的故事。 本集重點: ・用救人當國民外交!清華大學與臺北榮總合作,為患者們赴日取經 ・什麼是硼中子捕獲放射治療(BNCT)? ・核能跟你想的不一樣,清大的原子爐成救命神器 ・BNCT對癌症病人有哪些好處? ・治療過多少病人?成效如何? ・哪些癌症適用?如何接受BNCT的治療? ・一個新療法要上臨床有多難?什麼是恩慈療法? 本集來賓: ・周鳳英教授,清華大學的BNCT專家,與陳一瑋醫師合作推動此技術在台灣的實施,並積極參與台日合作,推動癌症治療創新發展。 ・陳一瑋醫師,臺北榮總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為台灣BNCT先驅,學習自日本京都大學小野公二教授,成功將BNCT技術引進台灣,並積極推動其臨床應用,為癌症病人帶來希望。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全球唯一技術!清大BNCT治療腦癌 瑞士作家跨海求治:「就像睡了半小時好覺」 https://cancer.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94 ・什麼是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我適合BNCT療法嗎?精準治癌專業醫師現身解答 https://youtu.be/0x9wxz3InNE?si=cW-dgxXhEWG07bpa ‧《對話對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3166?srsltid=AfmBOoqVoX-3l7b8vdPTfdnquOYhgDBlqC_iShymtAD_PIg7eRKKO4Oi ‧「對話對畫-陪伴生命長出力量」線上共讀 12/9起每月一場共讀,作者陪你一起對話畫畫 詳情請見FB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19575943738619 ‧本集節目由 呂益成 先生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節目製作/主持:《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仔細聽! 科技聚落大利多!左營市心,台積電特區,巨蛋高鐵一瞬間【華友聯 NeXT21】校園首排、永久棟距、3房加平車1688萬起全新完工,即刻預約 07-322-2121https://bit.ly/4fkQmBM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這集的特別來賓是桌長10的先生Leo。 因為之前在限動分享我們在開家庭會議,沒想到引來不少朋友的好奇與詢問,夫妻之間到底該如何談財務規劃? 發現很多伴侶在溝通價值觀跟金錢觀這些事情上,好像有點不知道從何下手。 既然這是兩個人的事,不如就一起來聊聊吧! 我們將會分享我們各自是怎麼從人生規劃開始,從興趣到理財,透過家庭會議來跨越這些差異並找到平衡。 這不是所謂的正確解答或標準答案,只是希望透過我們的經驗,可以為大家帶來一些靈感! 也歡迎大家聽完跟我們分享你們的看法或做法呦 :D 本集重點: ・為什麼要開家庭會議?讓溝通成為關係的助力 ・人生目標:如何將夢想化為可落實的行動計劃 ・不同價值觀與需求的兩個人如何磨合? ・從共同理想生活願景打造短中長期的生活計劃 ・婚前 vs 婚後有落差嗎? ・討論是為了讓感情更好而不是傷害對方 本集來賓: ・Leo:工程師出身,擅長數字與系統化思考,同時也是一位溫暖且執行力強大的伴侶。 節目製作/主持:《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高雄美術特區2-4房全新落成,《惟美術》輕軌C22站散步即到家,近鄰青海商圈,卡位明星學區,徜徉萬坪綠海。 住近美術館,擁抱優雅日常,盡現驕傲風範!美術東四路X青海路 07-553-3838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郭醫師的第二本新書《對話對畫》正式出版了!本集節目特別邀請到這本書的共同作者—王心佑老師,以及她的先生 David,一位正在努力與腎細胞癌對抗的病友,與我們一同分享這本書的創作歷程與背後的故事。 節目中David 將分享他在癌症旅程中的心路歷程,從初次確診的震驚與恐懼,到如何找到內在力量,走出癌症的陰霾,重建新的人生。而心佑老師則會以照顧者的視角,談談她如何在陪伴 David 抗癌的過程中,運用藝術療癒技巧實現自我關懷,並從中獲得情感支持。 節目中將深入探討: 1. 患者如何自我拯救,從癌症的挑戰中找到生命的重生契機。 2. 照顧者如何透過藝術療癒,實現內在平衡與情緒支持。 此外我們也將分享《對話對畫》這本以春夏秋冬四季為架構,融合醫療與藝術療癒的新書,用輕鬆的日常文字與溫暖畫作帶來全新的療癒視角。無論是在面對生命困境或日常生活中,《對話對畫》都希望成為您的陪伴者,隨時輕鬆翻閱,與自己展開一場深刻而溫柔的內在對話。 本集重點: ・想寫一本讓癌症病人笑的書—《對話對畫》 ・壯年罹癌的衝擊與自救之道 ・如何妥善做好保險和財務規劃來保障治療選擇權 ・負面的情緒比毒品還毒;罹癌後,我活出一個新的自己 ・如何在變動的生活中,為自己留一點餘裕 ・面子不重要,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生命不一定到八九十歲,現在就去做想做的事 本集來賓: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王心佑,心內畫創辦人.心內畫藝術療癒課程講師 ,台灣藝術心潛能協會理事長 ,推廣用藝術療癒內心,讓生命活出潛能。2014年辭去公職創業至今帶領超過10,000名以上3到80歲的學員以心內畫轉化情緒及提升活力。 ・David,心佑老師的先生,外商銀行資深經理,同時為罕見腎細胞癌患者。 延伸閱讀: ‧《對話對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3166?srsltid=AfmBOoqVoX-3l7b8vdPTfdnquOYhgDBlqC_iShymtAD_PIg7eRKKO4Oi ‧「對話對畫-陪伴生命長出力量」線上共讀 12/9起每月一場共讀,作者陪你一起對話畫畫 詳情請見FB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19575943738619 ・本集節目由 探碳咖啡館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節目製作/主持:《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高雄美術特區2-4房全新落成,《惟美術》輕軌C22站散步即到家,近鄰青海商圈,卡位明星學區,徜徉萬坪綠海。 住近美術館,擁抱優雅日常,盡現驕傲風範!美術東四路X青海路 07-553-3838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他一生都要這樣糟蹋我,連現在要走了,越糟蹋越嚴重,到死前都不放過我(台語)。」謝宛婷醫師說,這是她時常在末期病人的家屬口中聽到的無奈抱怨。 漫畫家米奧老師也分享,她的父親在過世前,性情大變,變得冷漠、易怒,甚至像對待仇人一樣對待她,讓她感到心碎。 這種令人心力交瘁的情況,源於重症或末期病患身上的「譫妄」現象,進而對照顧者表現出不受控的情緒和行為,常令照顧者感到無助與挫敗。 但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病人的身體裡正在發生什麼變化?面對這樣的「糟蹋」行為,照顧者們該如何應對? 本集節目邀請到《我是照顧者》漫畫家米奧老師、謝宛婷醫師和郭于誠醫師,透過他們的觀察與經驗,帶領聽眾深入了解譫妄的成因與症狀。 節目中將提供實用的照護技巧,幫助病人和家屬在面對疾病和死亡時能找到平靜,並學會用更從容的心態迎接人生的種種挑戰。 本集重點: ・我已經做很多了,為什麼病人還要這樣糟蹋我? ・什麼是譫妄?為什麼會出現瞻妄? ・照顧者該如何面對和照顧瞻妄的病人? ・譫妄病人和照顧者都需要被理解和支持 ・透過適當的照顧和陪伴,減輕譫妄病人的痛苦 ・譫妄是可以修煉的?如何幫助自己或家人祥和地迎向生命終點 本集來賓: ・米奧,漫畫家,《我是照顧者》系列作者,在米奧經歷父母相繼逝世後,決定透過畫筆對摯愛親人傳達最終的告別。本系列於米奧本人粉絲專頁連載時獲得極大的回響,並讓「照顧者」議題獲得重視。 ・謝宛婷醫生,《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作者,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緩和醫療病房)主任,曾獲頒院內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的終身獎。目前就讀成大法律研究所,正力行成為法律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轉譯者。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我是照顧者—成為照顧者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6111?sloc=main ・《我是照顧者—與摯愛親人告別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8144?sloc=main ・米奧的素描簿 www.facebook.com/miewwcomic ・《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5816 ・謝醫師的「版本書店SüRüM Bookstore」 https://www.facebook.com/SURUMTAINAN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991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8940083613826 ・**本集節目由 *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節目製作/主持:《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你是否也正身處照顧家人的水深火熱之中,感到疲憊、無助,甚至迷失了自我? 本集節目將與你一起探討照顧者的種種挑戰,並尋找解方。 節目邀請到《我是照顧者》的作者,漫畫家米奧老師,分享她成為跨國照顧者的辛酸歷程。當父母親在馬來西亞相繼病倒,米奧老師毅然決然放下台灣的工作,返回家鄉照顧雙親。身為自由工作者的她,時間看似彈性,卻也因此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照顧人選。 節目中,米奧老師將透過自身故事,揭開照顧者不為人知的辛酸和壓力。 長時間的照顧工作,不僅耗費了她的時間和精力,也讓她身心俱疲,甚至一度「忘了我是誰」。 此外,我們還邀請了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的謝宛婷醫師,從專業的角度剖析照顧者的困境,並探討她在安寧病房中的觀察與支持方式。 謝醫師提到,照顧者的角色面貌多元,在照顧場域中尤以女性居多,展現出堅韌、包容與超乎常人的生命力。 當女性照顧者也罹病時,常常並沒有因此脫離照顧者的角色。然而當接納照顧者綿延反覆的絮叨、焦慮、過度想像、執念、牽腸掛肚、怨懟與不甘願、盤根錯節的固執與自我畫限並提供協助與引導後,我們得以見到在不甘願中仍然放下、在氣力耗盡後仍能追求新知、在彷彿咒箍般的叨念中隱藏包容、與在脫離生命沉重壓力後出人意料的善活身影。 我們將透過分享彼此的自身經驗,探討如何透過家庭會議,讓家人共同分擔照顧責任,減輕主要照顧者的壓力。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照顧的困境, 或想要了解如何支持身邊的照顧者,千萬別錯過本集節目! 本集重點: ・一間陪你談生論死的書店—版本書店 ・當僑生意外成為了台灣的漫畫家:跨國照顧的挑戰和辛酸 ・當自由工作者的「彈性」成為照顧者角色的必然? ・學習如何辨識照顧者的壓力和需求;學習自然介入的支持方式 ・「忘了我是誰」:迷失在照顧壓力下如何重新找回自我 ・如何透過家庭會議盤點資源,共同分擔照顧壓力? 本集來賓: ・謝宛婷醫生,《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作者,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緩和醫療病房)主任,曾獲頒院內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的終身獎。目前就讀成大法律研究所,正力行成為法律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轉譯者。 ・米奧,漫畫家,《我是照顧者》系列作者,在米奧經歷父母相繼逝世後,決定透過畫筆對摯愛親人傳達最終的告別。本系列於米奧本人粉絲專頁連載時獲得極大的回響,並讓「照顧者」議題獲得重視。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製作暨主持人: ・陳亦琳(10), 《NEXTable 隔壁的桌子》創辦人,因母親罹癌而決定開始製作 Podcast 節目分享照顧者心聲,邀請病患、照顧者及醫護人員一同來分享他們的故事,陪伴同樣在治療過程中的病友及家屬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延伸閱讀: ・《我是照顧者—成為照顧者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6111?sloc=main ・《我是照顧者—與摯愛親人告別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8144?sloc=main ・米奧的素描簿 www.facebook.com/miewwcomic ・《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5816 ・謝醫師的「版本書店SüRüM Bookstore」 https://www.facebook.com/SURUMTAINAN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991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8940083613826 ・本集節目由 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 請我們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五星好評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高雄美術特區2-4房全新落成,《惟美術》輕軌C22站散步即到家,近鄰青海商圈,卡位明星學區,徜徉萬坪綠海。 住近美術館,擁抱優雅日常,盡現驕傲風範!美術東四路X青海路 07-553-3838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姜水傳先生與林素梅女士,他們一年多前經歷失去了年僅30出頭歲、罹患腦幹瘤的兒子亭宇離世,他們如何調適自我,重新拾回自己的生活方向? 本集重點: ‧亭宇過世一年後,家裡生活有什麼樣的轉變? ‧透過園藝、藝術、養寵物重新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 ‧不預設立場,反而意外療癒了自己 ‧親人離世後的遺物怎麼處理? ‧如果家人還在世,會希望看見我們怎麼做? ·放手,是因為愛 ·給同樣失去所愛的人:祂的離開不是任何人的錯 本集來賓: ‧腦幹腫瘤患者姜亭宇的父親姜水傳,剛要從科技業退休下來,就面臨了他人生另外一個重大的挑戰。 ‧亭宇的媽媽,林素梅,從事幼教工作已將近40年,現在仍在擔任專業保母的工作,是一位超級褓姆。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 ‧陳亦琳,Podcast《隔壁的桌子》製作人暨主持人,因母親罹癌而決定開始製作 Podcast 節目分享照顧者的心聲,陪伴同樣在治療過程中的病友及家屬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延伸閱讀: ‧EP10. 當孩子說「我生病都是你害的」(上)用愛跨越心中的坎,雖然不捨但不留遺憾 ft. 亭宇爸爸、郭于誠醫師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e121bfd1-be17-4de2-9049-2162cb740a63 ‧EP11. 當孩子說「我生病都是你害的」(下)除了流淚還可以做的事 ft. 亭宇爸爸、郭于誠醫師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a50dc9f7-5df7-45da-9eb9-5c6ac318ea2c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bookstw.link/69eksu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pse.is/69ektb ‧本集節目由瓦里安、優補達人、新動力公關公司、三點一刻 贊助播出。 「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reurl.cc/ez02Zm 【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實體論壇】2024.09.21 (六) 14:00 - 17:00 (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 1001廳 ) ‧活動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uydizn 沒有人是自願成為病人/照顧者的,但「生老病死」卻是我們每個人遲早必須面對的課題。在人生最徬徨無助的時候,不用害怕,讓我們為彼此的黑夜點亮,互相引路,找到希望的光。 ‧癌症問康健|陪伴不知所措的病患與家屬,「引路人」助找回內心安定、重新掌握人生主導權 https://pse.is/69ektg ‧經濟日報|9月21日下午二點 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不同醫學領域的專家跨業開講 https://pse.is/69ekty ‧迅雷雲|「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中醫大新竹附醫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醫師:學習面對生命中的課題 https://pse.is/69ekuf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明明已經學了這麼多方法,無數次地自我調適,為什麼憂鬱和低潮仍然反覆發生?為什麼這些情緒依然會影響生活? 明明很在乎對方,卻在生氣的時候口不擇言?為了爭一口氣,犧牲的卻是彼此的信任與感情。 不要說小孩了,連大人在情緒管理上,都未必可以做得好,甚至連描述自己的狀態都很困難,我們又該如何去教養跟陪伴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大人? 如果以上這些話,你也有所共鳴,那你一定要收聽本集節目。 在跟正念講師陳群玉(小玉)與正向教養講師曹宇棠(Spring),聊天的過程中,她們不斷地提醒著:「情緒是來幫助我們的,不是我們的敵人。有問題的不是情緒,而是情緒下選擇的行為」。 跟我們分享了許多如何使用正念與正向教養的力量,幫助我們按下情緒的「暫停鍵」,停止無謂的自責,並清楚地區分情緒與自我。 透過本集,你將學到如何運用正念與正向教養的技巧,在親密關係中調節情緒,無論是與伴侶還是孩子的溝通,都能透過這些方法贏得彼此的理解與心! 未來,當情緒再次襲來時,儘管你不可能毫無波瀾,但至少可以控制自己,不讓情緒成了傷人的理由。 本集重點: ‧把自己穩定下來,才有餘力照顧他人 ‧冥想跟正念有什麼不同? ‧如何自我快速覺察與調適? ‧區分情緒跟自我界線:憂鬱不等於我,我不等於憂鬱 ‧暫停的力量:為自己按一個暫停鍵,回到當下的呼吸 ‧區分自己的需求與他人的期待,練習正確自我表達 ‧無法控制反覆發生的負面情緒該怎麼辦? ‧關係是幸福感的關鍵:溝通不為贏過對方而是贏得對方的心 ‧正向教養如何幫助失控的孩子處理情緒? ‧正念冥想練習:透過三口呼吸幫助自己回到當下 本集來賓: ‧陳群玉(小玉),衝鋒陷陣但內心柔軟的前企業高管,除了是正念減壓 MBSR 認證師資、企業正念講師,也是希塔療癒美國官方認證療癒師、一對一企業顧問。 ‧曹宇棠(Spring),正向教養協會認證講師、想想廣告總監、唱片作詞人。因成為單親家庭而開始接觸正向教養,希望透過這個工具幫助自己與更多人拉近親子關係。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 ‧陳亦琳,Podcast《隔壁的桌子》製作人暨主持人,因母親罹癌而決定開始製作 Podcast 節目分享照顧者的心聲,陪伴同樣在治療過程中的病友及家屬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延伸閱讀: ‧(陳群玉FB粉專)靈魂遇所Viola says Soul:https://www.facebook.com/ViolasaysSoul ‧(曹宇棠FB粉專)思普林一直beta: https://www.facebook.com/BetaSpring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bookstw.link/69eksu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pse.is/69ektb ‧本集節目由瓦里安、優補達人、新動力公關公司、三點一刻 贊助播出。 「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reurl.cc/ez02Zm 【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實體論壇】2024.09.21 (六) 14:00 - 17:00 (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 1001廳 ) ‧活動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uydizn 沒有人是自願成為病人/照顧者的,但「生老病死」卻是我們每個人遲早必須面對的課題。在人生最徬徨無助的時候,不用害怕,讓我們為彼此的黑夜點亮,互相引路,找到希望的光。 ‧癌症問康健|陪伴不知所措的病患與家屬,「引路人」助找回內心安定、重新掌握人生主導權 https://pse.is/69ektg ‧經濟日報|9月21日下午二點 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不同醫學領域的專家跨業開講 https://pse.is/69ekty ‧迅雷雲|「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中醫大新竹附醫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醫師:學習面對生命中的課題 https://pse.is/69ekuf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城揚建設新推出的「陽明第一廳」緊鄰三民區的明星學府-陽明國中 46~52坪,每層四戶兩部電梯 最適合有換屋與置產需求的你讓生活中充滿書香、運動風,滿足食衣住行的消費需求城揚建設 陽明第一廳 07-384-2888https://bit.ly/3T8t49U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0多年前Kiki為了愛跳舞卻不幸罹癌的妹妹,尋覓能讓她盡情跳舞的空間,卻意外開了朵蕾咖啡館,創建了一個支持癌友的友善交流空間和社群。 秉持著「就算生病,我也可以助人」的信念,朵蕾不僅提供咖啡,還教肚皮舞、舉辦音樂會、辦講座,甚至帶癌友參加比賽和做志工。每位來到這裡的人都無私地分享與奉獻,重新找到生命的價值。 本集重點: ・一間帶給癌友希望的咖啡館,圓罹癌的妹妹跳舞心願 ・眾志成城當志工,帶團延續咖啡館生命 ・帶領癌友參加舞蹈比賽,讓自己的生命是有價值的 ・「就算生病了一樣可以去幫助別人」啟發癌友做志工 ・醫院外的交流空間,建立新醫病關係 ・偏鄉服務、陪伴盲生……讓朵蕾精神遍地開花 本集來賓: ・Kiki,朵蕾咖啡館店長(經營10年現已歇業),帶團29年,為了罹癌的妹妹開設了一家能讓她教跳舞的咖啡館,舉辦各式交流活動,成為病友們互相支持、學習的空間,讓病友們重新看見自己生命的價值。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 ・陳亦琳,Podcast《隔壁的桌子》製作人暨主持人,因母親罹癌而決定開始製作 Podcast 節目分享照顧者的心聲,陪伴同樣在治療過程中的病友及家屬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延伸閱讀: ・朵蕾咖啡館 Donate CAFÉ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onateCafe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bookstw.link/69eksu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pse.is/69ektb 【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實體論壇】2024.09.21 (六) 14:00 - 17:00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uydizn 沒有人是自願成為病人/照顧者的,但「生老病死」卻是我們每個人遲早必須面對的課題。在人生最徬徨無助的時候,不用害怕,讓我們為彼此的黑夜點亮,互相引路,找到希望的光。 ・癌症問康健|陪伴不知所措的病患與家屬,「引路人」助找回內心安定、重新掌握人生主導權 https://pse.is/69ektg ・經濟日報|9月21日下午二點 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不同醫學領域的專家跨業開講 https://pse.is/69ekty ・迅雷雲|「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中醫大新竹附醫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醫師:學習面對生命中的課題 https://pse.is/69ekuf ・本集節目由瓦里安、優補達人、新動力公關公司、三點一刻 贊助播出。 「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reurl.cc/ez02Zm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高雄美術特區2-4房全新落成,《惟美術》輕軌C22站散步即到家,近鄰青海商圈,卡位明星學區,徜徉萬坪綠海。 住近美術館,擁抱優雅日常,盡現驕傲風範!美術東四路X青海路 07-553-3838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本集重點: ・兒童最常見的癌症—兒童白血病 ・不知道會更害怕,如何跟孩子解釋他生的病? ・病房裡不同家庭分享的愛,挺過最脆弱的時刻 ・痊癒率高達八九成?!治療方式是什麼? ・我們打勾勾,大人小孩都不用裝堅強 ・癌症醫藥費很貴?健保+保險 Cover 你 ・目標治癒成榜樣,創粉專建頻道分享治療路 ・生病被誤會享特權,被同學排擠怎麼辦? ・癌後還能恢復正常生活嗎?有什麼特別注意事項? ・如果重來一次,我還是要當你的孩子/爸爸 本集來賓: ・陳廷宇(兔寶爸),做過法務、業務主管,後轉職改作錢少事多的社福主管,卻放下名片當起家庭主夫與奶爸。在女兒生病後成立「兔寶KO ALL兒童白血病日記」粉絲團,打造病友互相支持社群,凝聚癌友家庭。 ・陳繹安(兔寶),現年12歲,在小一升小二的暑假,意外發現罹患兒童白血病,而開始有了新的冒險。自創Youtube頻道「奇異果兔兔」,用孩子的眼睛介紹兒童白血病給其他癌童,分享自身經驗,為其他癌友家庭帶來希望。 ・盧孟佑醫生,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兒癌醫師不只醫治孩子的病,孩子的家庭處境也要考慮在內。選擇兒癌的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幫助生病的孩子健康長大。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 ・陳亦琳,Podcast《隔壁的桌子》製作人暨主持人,因母親罹癌而決定開始製作 Podcast 節目分享照顧者的心聲,陪伴同樣在治療過程中的病友及家屬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延伸閱讀: ・《最漫長的暑假 兔寶KO ALL兒童白血病日記》https://bookstw.link/69ekr9 ・兔寶KO ALL兒童白血病 粉專 https://pse.is/69ekpx ・奇異果兔兔 Kiwi Bunny YouTube頻道 https://pse.is/69eksg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bookstw.link/69eksu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pse.is/69ektb 【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實體論壇】2024.09.21 (六) 14:00 - 17:00 (台大集思會議中心 國際會議廳 )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uydizn 沒有人是自願成為病人/照顧者的,但「生老病死」卻是我們每個人遲早必須面對的課題。在人生最徬徨無助的時候,不用害怕,讓我們為彼此的黑夜點亮,互相引路,找到希望的光。 ・癌症問康健|陪伴不知所措的病患與家屬,「引路人」助找回內心安定、重新掌握人生主導權 https://pse.is/69ektg ・經濟日報|9月21日下午二點 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不同醫學領域的專家跨業開講 https://pse.is/69ekty ・迅雷雲|「走入永夜的引路人」 中醫大新竹附醫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醫師:學習面對生命中的課題 https://pse.is/69ekuf ・本集節目由瓦里安、優補達人、新動力公關公司、三點一刻 贊助播出。 「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reurl.cc/ez02Zm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以下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城揚建設新推出的「陽明第一廳」緊鄰三民區的明星學府-陽明國中 46~52坪,每層四戶兩部電梯 最適合有換屋與置產需求的你讓生活中充滿書香、運動風,滿足食衣住行的消費需求城揚建設 陽明第一廳 07-384-2888https://bit.ly/3YvDjc7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2023年12月2日我們受到瓦里安Varian的邀請,於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舉辦現場版的《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我們除了分享癌症治療中的多科際合作,也回答了很多現場聽眾的問題,說不定也有你好奇的問題喔!一起來聊天吧。 ・本集節目由 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本集重點大綱: ・什麼是《隔壁的桌子》? ・為什麼會製作「本日休診」單元? ・癌症多科際合作是什麼?對於病患有什麼好處? ・聽眾QA 本集來賓: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 ・陳亦琳,台灣深度旅遊團隊「歐北來」共同創辦人之一,發起「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經營與開發台灣各地深度旅遊,有豐富的跨領域合作與交流整合的經驗,並出版《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這個島嶼教我的事》,推播「裏台灣」的美。現為 Podcast《隔壁的桌子》製作人暨主持人,因母親罹癌而決定開始製作 Podcast 節目分享照顧者的心聲,陪伴同樣在治療過程中的病友及家屬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本集Youtube 影像版: https://youtu.be/lyJSC6-pKIU?si=3UPG6Q0Jclw8KGIN 延伸閱讀: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991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8940083613826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每週上新!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有人說記憶是痛苦的根源,但如果什麼都不記得,真的就不痛苦了嗎?在本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前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鄭秋豫教授,與我們分享她退休後全職照顧失智症先生的故事。 2013年,鄭老師的先生開始出現失智症的症狀。2018年,為了全時照顧先生,鄭老師提早退休,開始了四年的在宅照顧生活。她見證了先生從短期記憶喪失,逐漸對原本的興趣和活動失去熱情,直到最終失語。如今,已經70多歲的鄭老師,逐漸無法承擔起這樣的照顧重擔。與女兒商量後,她決定將先生送進長照機構。 鄭老師將這一路的辛苦和心路歷程記錄成冊,今年由寶瓶出版社出版了《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這本感人至深的書。 我相信,只要家中有病患需要長期照顧的人,讀了這本書都會深有共鳴。 目前,台灣的失智症人口已超過三十萬,加上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像鄭老師這樣面臨「老老照顧」的情況絕對不會是個案。 因此,我們透過鄭老師的經驗,除了照顧者的心聲外,一同探討我們如何為自己的晚年做好準備。 本集節目由 *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本集重點大綱: ‧高社經地位的知識份子罹患失智症更難發覺? ‧如何跟失智症的親友溝通、鼓勵就診? ‧高齡化社會中老老照顧的困難 ‧照顧者的難題:1.旁人的流言蜚語 2.失去自我的痛苦 3. 無法放手的照顧 ‧安排自己與家人的老後照顧,打造自己的照顧後援小組! ‧不想麻煩別人,更要懂得「求救」 ‧送安養機構不等於拋棄 ‧在關係中有足夠的信賴,才有足夠的回收! ‧他只是病了,並不是見不得人;他忘記了,我們可以幫他記得 本集來賓: ‧鄭秋豫教授,前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前特聘研究員。從事語音學與語音科技開發跨學科研究近四十年,並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服務工作。在口語韻律(Speech Prosody)研究方面,無論是研究方法或研究結果,皆成果豐碩且屢有創見,並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為國際語音學界、語音科技學界及語料庫語言學學界所熟知。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 ・陳亦琳,台灣深度旅遊團隊「歐北來」共同創辦人之一,發起「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經營與開發台灣各地深度旅遊,有豐富的跨領域合作與交流整合的經驗,並出版《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這個島嶼教我的事》,推播「裏台灣」的美。現為 Podcast《隔壁的桌子》製作人暨主持人,因母親罹癌而決定開始製作 Podcast 節目分享照顧者的心聲,陪伴同樣在治療過程中的病友及家屬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延伸閱讀: ‧ 《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位語言學學者與她失智、失語的摯愛丈夫》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8147?sloc=main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991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8940083613826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每週上新!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本集重點: ・一張機票來台找老婆?我的模里西斯爸爸 ・突然被帶到天堂般的小島長大,是福還是禍? ・從想逃跑到返鄉創業,為什麼? ・什麼是地接社?可以滿足各類旅人的模里西斯! ・在地人私心最愛景點 ・邊完成父親的遺願時如何定位自己並繼續堅持? ・幕後:寫書寫到進警局?睽違28年重逢國中班導? 本集來賓: ・Cindy Koon,出生於台北,父親來自模里西斯,奶奶則是印度裔。在台灣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十四歲時回模里西斯念書,從而展開了充滿文化衝擊和多重語言挑戰的新人生篇章。成年後離家十年,因父親突然病逝再度返回模里西斯,在不經意間踏上了「熱愛分享家鄉」的父親遺願之路。擅長中文、台語、英文、法文和模里西斯克里歐語,開設臉書專頁「模里西斯我的家」,希望透過推廣活動和社交媒體分享,讓更多人認識擁有多元文化的家鄉。 主持人: ・陳亦琳,台灣深度旅遊團隊「歐北來」共同創辦人之一,發起「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經營與開發台灣各地深度旅遊,有豐富的跨領域合作與交流整合的經驗,並出版《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這個島嶼教我的事》,推播「裏台灣」的美。現為 Podcast《隔壁的桌子》製作人暨主持人。 延伸閱讀: ・《模里西斯我的家:揭開神祕面紗!天堂島嶼的81個夢幻美景與文化趣聞》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3371 ・FB:模里西斯我的家 ・IG:cindymauritius ・網站:cindymauritius.com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請隔壁桌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b5bc7209-6a00-4f9a-875f-20ff251b9c51 ・歡迎在Apple podcast留下五星好評和留言給我們呦!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我這麼努力地照顧罹癌的爸爸……但是他卻繼續抽菸喝酒,一點都不愛惜自己,我卻要花自己寶貴的時間陪病?這樣下去到底有什麼意義?」 這是在照顧現場,時常遇到的矛盾和衝突。 照顧者覺得為了恢復健康,生病的家人應該要立刻改掉各種壞習慣,但偏偏患者卻想,我可能沒剩下多少時間了,就想照著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餘日。 兩者的觀念大相徑庭,導致紛爭不斷,讓原本的善意變成折磨,彼此累積更多壓力與怨懟。到底類似的情況之下,我們該如何自處,又如何與觀念不同的家人溝通呢? 讓癌症心理師來跟我們分享吧! 本集重點: ‧原來醫院裡有「癌症心理師」? ‧我們可以透過什麼管道找癌症心理師來協助? ‧美國的癌症醫療團隊與台灣編制大不同? ‧他不愛惜身體,我卻要花時間陪病?談照顧現場的心理界線 ‧不能對病友說加油,我還能說什麼? ‧那些癌症病患教我的事 ‧本集節目由桌友 新動力公共關係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本集來賓: ·商沛宇(臨床心理師),《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作者,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並擔任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心理腫瘤與安寧療護發展委員會」執行祕書。曾任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臨床心理師。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 ・陳亦琳,台灣深度旅遊團隊「歐北來」共同創辦人之一,發起「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經營與開發台灣各地深度旅遊,有豐富的跨領域合作與交流整合的經驗,並出版《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這個島嶼教我的事》,推播「裏台灣」的美。現為 Podcast《隔壁的桌子》製作人暨主持人,因母親罹癌而決定開始製作 Podcast 節目分享照顧者的心聲,陪伴同樣在治療過程中的病友及家屬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延伸閱讀: ·《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0330 ·面對癌症,我該怎麼做?(抗癌幸福提案.線上學院):classevent.canceraway.org.tw/OnlineClass0522.html ·臉書粉絲專頁【醫院裡的心裡事】:https://www.facebook.com/taigisiaulian?locale=zh_TW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991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8940083613826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請隔壁桌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b5bc7209-6a00-4f9a-875f-20ff251b9c51 ‧歡迎在Apple podcast留下五星好評和留言給我們呦!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也許在這不好的世界裡面,我們可以好好的活著,就是最好的事情。」 在疫情最嚴峻、所有資金卡住、完全無法進行拍攝的時候,萬念俱灰的魏德聖導演,卻在最低潮的情況下寫出了這部關於兒童癌症的電影—《BIG》。 「現實中做不到的事,我們就在電影中去幫這些病房中的孩子們圓夢。」魏德聖導演說。 原本想透過電影療癒他人的他,意外的是,反而在這個過程中被深深療癒了。 剛結束在北美巡迴放映的魏導,到底遇到了哪些令他印象深刻,難以忘懷的人事物? 準備好你的爆米花,一起來聽魏導說故事囉! 本集重點: ‧想拍一部療癒人的電影,但意外被拯救的是自己 ‧透過電影讓癌童做個奢侈的夢,安慰患者與家屬們 ‧這些故事不單是存在電影裡,而是許多家庭正在經歷的現實 ‧頂尖團隊打造熱血動畫:癌童們是值得驕傲的勇士,不需要憐憫 ‧導演走訪台灣與北美巡迴播映《BIG》,連監獄都要去? ‧好好活著是多少幸運累積而成?不要再浪費你的幸運了! ‧電影播映結束了……《BIG》下一步會是? ‧本集節目由桌友 星醫美學、油順精密股份有限公司、唯賀國際餐飲有限公司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本集來賓: ‧魏德聖導演,果子電影創辦人。於2008年執導首部電影《海角七號》獲得過億票房佳績,2011年電影《賽德克•巴萊》獲得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新作品《BIG》在台累計包廳場次超過上千場,創造下檔後重返戲院上映的歷史紀錄!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 ・陳亦琳,台灣深度旅遊團隊「歐北來」共同創辦人之一,發起「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經營與開發台灣各地深度旅遊,有豐富的跨領域合作與交流整合的經驗,並出版《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這個島嶼教我的事》,推播「裏台灣」的美。現為 Podcast《隔壁的桌子》製作人暨主持人,因母親罹癌而決定開始製作 Podcast 節目分享照顧者的心聲,陪伴同樣在治療過程中的病友及家屬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延伸閱讀: ‧《BIG- 讓孩子拯救世界!》 big816.taiwantrilogy.com ‧《BIG》合作聯繫:米倉影業電話 02-2545-1823 或 米倉影業官方LINE帳號 @307fiude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991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8940083613826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每週上新!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請隔壁桌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b5bc7209-6a00-4f9a-875f-20ff251b9c51 ‧歡迎在Apple podcast留下五星好評和留言給我們呦!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Laat meer z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