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吃大腸麵線、肉羹湯都會灑在上面的香菜,還有最家常番茄炒飯的番茄,冬天盛產的水果柑橘類和莓果類等,都是能夠幫助對抗高血壓的好食材,不妨皆這些食物適當在三餐或點心中食用。
-
🚗全台最多人使用的停車 APP — uTagGo !🌟歡慶會員突破400萬,權益再升級!只要用 uTagGo 停車代扣,繳全台路邊停車費,完成登錄參加「用得對,365天路邊停車都免費!」活動了解詳情👉https://sofm.pse.is/7lax7q ----以上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5月過後,氣溫日漸升高、陽光越來越強,紫外線指數常常飆破表,如果忽略防曬,不僅會曬黑、曬傷,還可能埋下長期的健康隱憂。皮膚科專科醫師徐嘉琪提醒,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是累積性的,長期曝曬卻不防護的話,不只讓人膚色變黑,更會導致肌膚提早老化;這是因為紫外線會破壞皮膚中的膠原蛋白,造成鬆弛、細紋與暗沉,使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顯老。 此外,敏感性肌膚的人更要小心,即使短時間接觸陽光,也可能出現紅腫、刺痛、脫皮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引發光過敏或水泡;這些皮膚反應雖不如曬黑明顯,卻往往被忽視,實際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可能更大。 也可以用看的 https://www.ttvc.com.tw/a-47606.html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三得利頂級琴酒「六ROKU GIN」200ml 輕巧包裝,在 7-ELEVEN 與全家都買得到!隨時隨地享受優雅風味:https://sofm.pse.is/7l4dyb ----以上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根據國健署資料,台灣19歲以上女性中,有52.9%的腰圍已超標,其中45至64歲族群超標率達59%,而64至74歲女性更高達75%,等於近8成女性腰圍過粗,健康亮起紅燈。更年期後,因體內雌激素驟降,加上活動量減少、飲食控制不當,腹部脂肪更容易堆積,平均體重會增加約3.4公斤,腰圍也會擴增約5.7公分。不僅如此,更年期後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明顯上升,需特別留意體態與健康管理。今天特別請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醫師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議題。
-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平均每35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許多女性因對乳癌認識不足,甚至抱持錯誤觀念,錯失了早期發現與治療的黃金機會。隨著乳癌發生率逐年攀升,社會上也充斥各種迷思與誤解;今天特別邀請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醫師,帶領大家正確認識乳癌,破解迷思,把握自我健康管理的關鍵。
-
眼睛忽然閉不起來?喝水竟然吞不下去?這些看似小毛病,其實可能是「重症肌無力」正在發出警訊!目前全台約有6,000位患者,其中約8成可以透過類固醇等標準療法有效控制病情。不過,還有約2成屬於「難治型重症肌無力」,即使經歷多種治療,病情仍反覆發作、難以穩定,對患者生活造成極大影響。今天特別邀請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葉建宏來跟大家分享重症肌無力這個議題。
-
在南投羅娜部落與雙龍部落,台灣世界展望會在這裡看到許多經濟弱勢家庭的需求,發展出當地適用的家庭培力計劃「原鄉蔬菜箱」服務,今天我們要從原住民特色蔬菜的角度,來分享原民文化裡,獨有的特色蔬菜,像是路蕎、輪胎苦瓜,這些都是非常少見的蔬菜,他們各有什麼功能,對健康有什麼好處呢?今天特別邀請雙龍部落蔬菜班班長秋香媽媽、阿彩媽媽來跟大家分享。
-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會慢慢惡化的神經退化疾病,主要會影響記憶力和認知功能,與大腦中「β-類澱粉蛋白」異常堆積有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於延緩病情惡化,但過去診斷多靠腦脊髓液檢查或正子斷層掃描,不但侵入性高,費用也很昂貴,因此不容易普及。
現在臺北榮總失智症團隊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要抽血,就能有效篩出阿茲海默症的高風險族群,而且早期診斷的準確率高達93%!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傅中玲怎麼說。 -
拇指外翻,是指趾的大拇指向外偏離腳的中軸線,常會伴隨著腳部疼痛與腫脹,關於這一個常見的足部問題,存在不少迷思與誤解;了解這些迷思背後的真相,有助於我們採取更全面的預防與治療策略,進而能夠提高足部健康與生活品質。所以,今天特別來和國泰醫院骨科陳奕志醫師聊一聊。
-
皮膚疾病五花八門,由於現今科技發達,許多人遇到問題的第一步是上網找答案,只要搜尋關鍵字,就能找到大量資料。但是,這些資訊的真實性往往難以判斷,若沒有經過查證,便可能會誤信錯誤的內容,進而形成錯誤觀念,甚至延誤病情。今天特別來和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醫師,針對常見的皮膚疾病迷思,幫助大家在遇到相關情況時,能更冷靜面對,避免過度擔憂或走向錯誤的方向。
-
在南投羅娜部落與雙龍部落,台灣世界展望會在這裡看到許多經濟弱勢家庭的需求,因此發展出適合當地的家庭培力計劃「原鄉蔬菜箱」的服務。將很多位採用友善耕作方式種植新鮮蔬菜的農人,將原本種植給自己與家人食用,同時也供應給蔬菜行的蔬菜,集結成箱送到台灣各地的愛心捐款人家裡,這一集特別邀請南投羅娜部落的志堅班長與蔬菜班成員凱君媽媽,一起來聊一聊什麼是友善農法,而結合永續與環境共存的方式種植的蔬菜,除了減少農藥汙染之外,還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險因子,也是全球疾病負擔排名的首位。根據統計,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全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而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因此,控制血壓成為全民應有的共識。但是如果吃了降血壓藥,血壓還是降不下來怎辦?今天來和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聊一聊。
-
台灣成人每2人就有1人體重超標,推估超過1千萬名成人有體重問題,醫師呼籲,肥胖恐提高超過200種疾病風險,甚至導致全因死亡率上升!今天特別來和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醫師聊一聊。
-
我們常在新聞中聽到OHCA、葉克膜、猝死等醫療名詞,但許多人對其真正含義感到困惑,甚至誤以為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等同於死亡,事實真是如此嗎?哪些情況或族群需要葉克膜來搶救生命?今天特別邀請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徐展陽,深入解析這些專業術語,並帶大家了解葉克膜在急救中的關鍵角色!
-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目前台灣約有25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而且5年內恐直逼300萬人!隨著人口老化和現代生活方式的不健康趨勢,糖尿病的發生率有持續上升的趨勢,這對公共衛生和醫療資源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今天特別邀請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暨成大醫院內科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歐弘毅來跟我們聊一聊糖尿病的最新趨勢和治療。
-
眼睛乾乾澀澀的,眼皮常感到緊繃、沉重,甚至眼睛老是很疲累,有可能是乾眼症作祟,過去,大多數人都以為乾眼症是老年人的疾病,其實,空氣污染、3C產品盛行,都降低了乾眼症的好發年齡。今天特別來跟萬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建良聊一聊乾眼症這個議題。
-
許多人對中醫與西醫的差異感到困惑,甚至認為中醫包治百病、療程緩慢,或是中醫與西醫是無法並行的。針對這些迷思,我們特別邀請中醫師林佩臻將詳解中醫的特色、治療方式及適應症,幫助大家正確認識中醫。
-
大家都很熟悉成人推拿,是中醫傳統療法之一,透過對人體經絡、穴位進行按摩、按壓、推動等操作,來調節身體的功能,達到治療或保健的效果;但卻很少聽過兒童推拿,小孩子可以推拿嗎?會不會影響發育呢?今天特別來和台灣推拿保健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文戎醫師聊一聊。
-
聽眾朋友們,新年快樂!
農曆新年美食佳餚琳瑯滿目,讓人難以抗拒,但對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而言,如何在品味美食的同時兼顧健康,是一門重要的學問。為此,我們特別邀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黃晨祐,來跟大家分享過年期間三高患者的健康生活和飲食的秘訣,幫助您安心過好年! -
UL.OS,來自日本大塚製藥 男人系健膚專家獨家保濕成分 AMP,全天候滋潤你的肌膚,讓你從 AM 到 PM 都狀態滿分,健康又有型!各大藥妝店與網購平台,熱賣中!https://bit.ly/3DdDJLu ----以上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新的一年才剛開始,你的工作狀態是活力滿檔,還是就像「烤吐司」一樣,看似金黃香噴噴的,但其實只差一步就要便得焦黑,你可能就是所謂的吐司症候群,什麼是吐司症候群? 伴隨而來的風險有哪些?哪些人是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呢?今年有9天的年假,假期間大家總會放鬆大吃大喝,怎麼才能不發胖呢?今天特別來請教高敏敏營養師。
-
現代人關注養生,許多民眾喜歡找中醫師調理身體,但卻對中醫的療效存在不少誤解或是錯誤的認知,尤其是在用藥方面和飲食的禁忌,所以今天特別來和鄭鴻強中醫師聊一聊,常見的中藥與飲食禁忌和迷思。
- Laat meer z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