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手作萬歲 _設德蘭群島上居民的地方創生與生活職志,以及準備時程提醒
極簡生活的主理人Rachel說起了設計師Donna Smith 和設德蘭群島的人們的生活。他們運用地方上的天然資源和文化技藝的傳承,發展出保存遺產,又能互助共生的區域生態,這樣的地方創生,是不是很有意義?
近年來,主題旅遊很熱門,愛編織的朋友們,建議可以考慮在設德蘭羊毛周的時候,安排一趟設德蘭群島的參訪旅遊。Rachel建議如果想參與羊毛周的盛會,要在今年羊毛周結束時,就立刻先搶訂住房,設德蘭群島的旅客吸納量有限喔!確認有了住宿的地方後,再來就是準備費爾島編織的衣物和來年四月份的主題帽,七月上官網搶開幕活動和各個工作坊開課的票,接下來,訂機票船票。
一趟遙遠的大西洋北海的旅程,需要一年的準備時間,是個令人興奮的期待,妳心動了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手作萬歲 _SWW主題帽和行程分享
每年羊毛周都有個主題帽,Rachel說起了這個令編織圈興奮期待的主題設計。
設德蘭羊毛周的工作坊課程很多,都需要事先選好課,付費後才算預約完成。
Rachel分享她參加工作坊的經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
#手作萬歲 _設德蘭羊毛周SWW 源起及相關介紹
極簡生活主理人的Rachel帶我們認識編織圈裡的年度盛事:設德蘭羊毛周。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用線材編織是喜愛手作的朋友,幾乎都會接觸到、玩到的一項⸢手藝⸥,一旦開始玩,幾乎都停不下來,而且啊!是想戒都戒不掉的,它不僅僅是手工藝,更是休閒、嗜好,甚至是整理思緒、安撫情緒的好工具。
透過編織,可以專注、建立邏輯概念,一段不需看織圖的上針下針,機械性的操作,也能讓腦子裡的眾多訊息,借這個時段,得以爬梳、回看。
手作萬歲專題,今天想來介紹一位華裔女孩的作品,以及訪問極簡生活的主理人Rachel,聊聊位在蘇格蘭北方的設德蘭群島,一年一度的Sheltland Wool Week 設德蘭羊毛周。
#手作萬歲 _極簡生活的初心與蔚倩的訪談
我在山城裡,認識了成立線材工作室的Rachel和她的先生楊爸,關注他們的臉書,知道他們為了尋找喜歡的線材,不辭千里之遠,飛到歐洲,尋訪洽談合作的供貨線商,有大廠,也有個人工作室,我們一起來聽聽Rachel的理由。
在接近極圈的加拿大北國區域,有個華裔女孩,她的名字是蔚倩,三十出頭,出了她個人的織圖專書,名為Arctic Knits 北極編織,她在書的扉頁裡寫:在我的小天地裡,冬天持續半年多,我透過編織我的羊毛衣物,找到了慰藉。
封底寫著編輯的推薦,說這本編織書是a modern guide to knitted life in the far north.一本關於極北地區針織生活的現代指南。
這本書裡,不僅僅是毛衣帽子手套的設計織圖,還是蔚倩在接近極圈的加拿大北方的生活記錄。她住在北冰洋旁邊,極地氣候惡劣變化很大,這樣的環境交會她哪些事情?
Rachel和蔚倩聯繫上,並且在粉絲頁裡呼朋引伴,團購蔚倩的編織書,支持華裔女孩的設計和夢想,三月底,她來台灣,Rachel特地為她辦了場簽書會,現場來了四十多位的編織愛好者,人手一書,害羞的蔚倩,謙虛地為每個人簽名合照。
我們來聽一小段現場的訪談錄音。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心藝嚮往 _歷史的結舌(4)_作品介紹與結語
《樓梯平台》的碎片,與《保險庫》裡的沉默,共同織成了一場關於文明的悲歌。
它們讓我們明白,保存文化遺產,不只是為了展覽或炫耀,而是為了尊重那些曾經存在的生命、那些穿越時間仍願與我們對話的靈魂。而我們,又該以多大的謙卑、多深的敬意,去守護它們?
《氣球》是一個溫柔的提醒。或許,影子雖然不完美,卻是最接近真相的真相。
德曼選擇「造假」,但他的假,不是為了欺騙,而是為了提醒我們:
你看到的那一刻,歷史早已沉默。語言,也結舌了。
他的作品像禪宗的棒喝,問你一句:你所認為的現實,是不是你願意相信的幻象?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心藝嚮往 _歷史的結舌(3)_作品介紹
在托瑪斯・德曼的作品中,《專室》《房間》《避難所》三件看似分屬不同年代、背景的重建場景,卻共同指向一個隱微而深刻的主題——人類在極限狀態下的避難欲望與存在脆弱。若把這三件作品放在一起看,可以發現德曼筆下的「空間」,不只是物理空間,更是心理空間。它們構成一條從歷史災難、思想操控到科技監禁的隱形路徑。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都試圖尋找庇護所,卻又無可避免地成為新的困境中囚徒。
與大自然有關的作品:《森中空地》與《石窟》是在叩問人造自然的虛實邊界,《控制室》和《太平洋豔陽號》,則直指自然本身的不確定性,以及人在災變面前的無力。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心藝嚮往 _歷史的結舌(2)_作品介紹
《檔案》是封存納粹時期為納粹喉舌的電影膠捲,是秩序的象徵;是歷史被封存的沉默。《辦公室》則是東德秘密警察辦公室撤離後的景象,是崩潰的瞬間;是歷史試圖自我清除的痕跡。
它們共同描繪出德國二十世紀歷史的一條隱形軌跡,在歷史的洪流中為自己保留一小塊不被吞沒的角落。
《工作室》、《辦公室》、《文件夾》三件作品,三種紙張的命運——創作的紀錄、監控的證據、政治的布景。紙雖輕薄,卻能承載千鈞之重。它或被裁剪、或被書寫、或被掩蓋;它可記憶、可欺瞞、可消逝。德曼讓我們看見,歷史不只存在於事件之中,更藏身於那些看似無聲的日常物件。而紙,是最沉靜、也最喧嘩的證人。
《英雄管風琴》與《悼念》分別代表了兩種哀悼形式:一種來自制度與紀念建築的安排,一種來自平民自發的情感匯聚。但它們有個共通點:都訴說著我們無法承受的失去,與仍願記住的決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心藝嚮往 _歷史的結舌(1)_擬真場景重現與拍攝
托瑪斯・德曼挑選的主題往往來自媒體報導——政治、災難、陰謀、名人醜聞——這些曾轟動一時的瞬間,被他一一重建、攝影,然後像新聞被翻篇一樣的「摧毀」。他不提供評論,只留下空無一人的場景,讓觀看者自行面對那份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這樣的影像,不是對歷史的證實,而是對記憶與再現的懷疑。這些影像沒有畫面中的人物,卻都指向「曾經有過的人」。站在那些照片前面,彷彿進入犯罪現場、災難過後的殘破或悼念的現場,沒有血,但有傷;沒有聲音,但有回音。
瑪斯・德曼的作品,從表面看似在重建歷史現場,然而真正吸引人駐足的,是那種宛如夢境般的「不在場感」。
德曼不斷提醒我們:
「你所見,不是事實本身,而是事實的倒影。」
「你所記得,不是歷史本身,而是歷史的一次又一次敘述。」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心藝嚮往 _導演李振棠專訪(4)_紀錄片的音樂視覺設計和太魯閣對台灣的意義
導演李振棠說起他的音樂和視覺設計,不用版權音樂,而是邀請知名作曲家為紀錄片做了二十多首曲子。
同為種籽實小的畢業生家長,導演李振棠定義有意義的事是多做些有益於孩子學習成長,有利於社會良性發展的事,太魯閣是台灣的縮影,我們都是生態環境的一份子,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呀!
訪談的時候,大冠鷲頻頻來訪,在窗外的樹冠上飛來飛去的,結束訪談離開時,好像從大冠鷲的家,回家。而太魯閣的回家之路,雖然遙遠,還是期待並且祝福。節目最後,一起來聽這首由太魯閣族的古調吟唱改編的 #再見太魯閣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KtJoaXyCKg&t=791s
鋪底音樂: 美麗山河/李振棠提供並授權使用
片尾音樂:再見太魯閣/李振棠提供並授權使用
#方舟太魯閣 #再見太魯閣 #美麗山河 #立霧溪 #砂卡礑步道 #白楊步道 #天祥 #花蓮
#旅宿業 #降遷 #山椒魚 #太魯閣特有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心藝嚮往 _導演李振棠專訪(3)_拍攝的發現與原住民協作的趣事
導演李振棠分享兩年多來深入紀錄的發現與趣事。
為了拍攝南湖圈谷的南湖山椒魚,跟著研究團隊蹲點翻找六天,只找到二隻南湖山椒魚,他說這是進山熱最直接的生態影響。物種保護和山林休憩的衝突與共好,真的需要良好的規劃,更需要登山的人的主動守護才行。
導演李振棠和他的團隊長時間進入國家公園裡拍攝,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陡峭的岩壁上積了些水,引來許多鳥種前來喝水洗澡,蹲點多日才取得幾分鐘珍貴的畫面。
此外,登山拍攝時,會請太魯閣族的獵人協作,合作中有哪些‘’眉角‘’?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心藝嚮往 _導演李振棠專訪(2)_0403大地震後的拍攝和這一年來的觀察省思
在0403大地震後,導演李振棠和攝影師決定進入災區拍攝,他說起當天的狀況和這一年來,對花蓮和太魯閣的生態和產業生計觀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心藝嚮往 _導演李振棠專訪(1)_方舟太魯閣的命名與拍攝的準備和執行
方舟太魯閣的導演李說明方舟太魯閣命名的思考: TAROKO,ARK TOO !
太魯閣是變動中的活地理教室,板塊擠壓抬起,立霧溪不斷下切,陡峭的峽谷地形影響物種的演化,有如諾亞方舟般,珍貴物種被保留下來。
導演在出機拍攝前大量閱讀和理解研究文獻,做足事前準備;在拍攝現場,對大自然生態具有高度敏感度,並時時保持高度警覺和機動,才能成就這部獲獎無數的生態紀錄片。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靜默生花時 _視障姑娘林佳箴(4)_跨足不同社服領域和未來計畫
林佳箴在申請Keep Walking 圓夢計畫時,曾經得到華山文創董事長王榮文先生的支持承諾,佳箴去尋求兌現了嗎?她是怎麼思考面對這樣的橄欖枝?
林佳箴談起目前的工作和對未來的計畫。訪談最後,佳箴說方法絕對比困難、問題多!
佳箴非常真誠的認真的看待每一次的機會,多年來的冷暖,心知肚明,也看得很開。
就如同紀錄片的片名:沒那麼多時間難過,唯有自己的努力開路,才能獲得看見,進而被重視。不斷地思考、探索,尋找各種可能性,經過實踐和碰撞,視力障礙不影響林佳箴走跳出她的精彩人生,而我,也深受啟發!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51909
#林佳箴 #圓夢計畫 #沒那麼多時間難過 #澳門紀錄片 #余志雲 #智邦科技
#視障咖啡博覽會 #視障咖啡師 #華山文創 #王榮文 #視障姑娘的甜裡開始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靜默生花時 _視障女孩林佳箴(3)_圓夢計畫申請面試和後續執行
林佳箴分享她申請Keep Walking 圓夢計畫時的評審面試經過和後續的執行成果。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靜默生花時 _視障姑娘林佳箴(2)_紀錄片拍攝與圓夢計畫申請
媒體披露了林佳箴獨立創業開咖啡廳的消息後,開始被關注,有了到啟明學校演講機會,使命感驅使她學習進步,拿到台灣視障人士第一張英國國際咖啡師證照,為了提供視障朋友的就業實習機會,她又開了第二家店,之後又有什麼轉折呢?
Keep Walking 圓夢計畫申請的因緣又是什麼?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生活,生活,每一天的時間流動,有什麼會引起你的好奇,而想去探究?
我最想分享的是藝術、自然生態和人們認真過生活的故事。
不過,由於有些人物的故事並不符合我當初的節目單元設定,所以只能放在心裡默默關注。今年我有不一樣的想法了。既然看見努力的人的故事,想分享就去做呀!不要受限於自己畫的圈圈。所以,再訂一個新單元,名為《靜默生花時》。
有些花,不在喧嘩中爭豔,只在靜默裡扎根。 這個單元,獻給那些在無聲歲月中悄然醞釀的生命—
有人如苔蘚,用十年光陰爬上陰濕的牆角,織就一片柔軟綠意;
有人似沙漠玫瑰,在乾涸的日常裡攢聚勇氣,終在裂縫中綻出嫣紅;
更有人像冬眠的種子,埋藏半生等待,只為對的季節吐露芬芳。
我們走進他們的寂靜長夜,聆聽時光如何將孤獨釀成詩,讓困頓的土壤長出意想不到的風景。
這裡的故事沒有鎂光燈,只有一盞暖黃的燈, 照亮那些安靜卻倔強的生長軌跡—
因為最動人的綻放,往往始於無人知曉的黑暗。
今天靜默生花時就要來介紹一位視障朋友林佳箴。一起來聽聽她的黑暗社會走跳人生。
我和佳箴相約在台大的校園裡邊走邊聊,也坐在階梯上享受午後的風和陽光,風聲和學生上下課的來來去去,也會在我們的訪談中出現喔!
#靜默生花時 _視障姑娘林佳箴(1)_勢力急遽衰退後的決定與創業
因為兩次的意外導致佳箴的視力受損,戴著厚重的眼鏡求學成長,直到18歲,佳箴發現自己的視力開始惡化,視神經萎縮,醫生說她的視力可能只能撐到40歲。現在一隻眼睛只能感受到白光,一隻眼睛視力大約0.01。花樣年華的女孩,毅然決然的離開當時所學的專業,佳箴是怎麼下這個決定的?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山居歲月 _訪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4)_eBird和Merlin的使用方法說明
中華鳥會秘書長仔細解說賞鳥的App使用。目前eBird資料庫裡,台灣上傳資料是亞東地區第一,亞洲第二,全世界排名第七,可見台灣觀察記錄鳥類的動能非常強。呂翊維提醒使用eBird時,請就你所在的時間、地理位置來記錄鳥訊,不要走太遠。每換一個地點,最好就開一個新的記錄單。距離跨太遠,清單看起來豐富,但無法精確反應一個地方的鳥況。eBirdg是需要有效數據的。我們也可以把自己錄到的鳥音,剪輯後上傳eBird,協助建立更完善的資料庫。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山居歲月 _訪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3)_鳥類地圖大調查
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另外再提到另一個專案:鳥類地圖計畫Taiwan Bird Atlas,除了說明做法外,也談到和新年數鳥NYBC、BBS的區別。
鳥類地圖大調查要看的不是趨勢,而是分布。想成為大調查的調查員的門檻較高,必須有相當成熟的賞鳥經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鳥會的youtube裡,進行線上學習,同時,跟隨各地鳥會進行實地學習。
此項調查有台積電的支持,相當符合企業ESG作為。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山居歲月 _訪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2)_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
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說明鳥會正在進行的另一項專案工作: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Taiwan Breeding Bird Survey, 簡稱BBS。這個專案是從2009年開始,由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中華鳥會、和台大生物演化所共同合作推動公民科學計畫。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山居歲月 _訪中華鳥會秘書長呂翊維(1) _新年數鳥嘉年華NYBC
秘書長呂翊維說明鳥會的歷史和工作範疇,並深入介紹新年數鳥嘉年華的專案活動和十一年來的觀察。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Laat meer z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