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刻,在今年,《反向逃离》一共制作了20期节目,讨论阅读了40本书籍,这是一期总结节目,我们试图用3个问题来通过阅读标注2024.

    感谢三联中读电子刊合作:

    《三联生活周刊》国内Top发行量文化媒体,洞察个体的内外困境,回应时代的真实问题。现在从节目专属链接订阅【三联中读数字刊年会员】,限时优惠!

    新闻热点、产业变革、人文历史,个人成长……听读一体!你关心的一切,这里都有。

    在本期节目评论区或者听友群参与讨论,还将抽取【三联数字刊.会员月卡】

    订阅链接:

    💰【活动价低至】232.00元💰【非活动价】388.00 元👉 立刻去抢购:反向逃离 https://j.youzan.com/UzI2Lg

    海外用户在应用商店搜索“三联中读”,下载完成后使用【微信】或者【微博】注册账号,即可使用账号在App内订阅三联数字刊

    本期书籍:

    《大象的国度》[英]约翰·吉姆雷特 / 赵美园 / 商务印书馆 / 2023

    《走过兴都库什山》[英]埃里克 ·纽比 / 李越 / 商务印书馆 / 2021

    《地球尽头的温室》[韩]金草叶 / 胡椒筒 / 花城出版社 / 2023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韩] 金草叶 / 春喜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2

    《带上查理去旅行》[美] 约翰·斯坦贝克 / 栾奇 / 商务印书馆 / 2024

    《被判死刑之后》唐泰斯, 何俊义/微信读书出品/2024

    《野蛮进化》[美]蒂姆•S. 格罗弗/ 莎莉• 莱塞• 温克 / 尘间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14

    本期提到的往期节目链接: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cdc2d842dab1535b55843a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6895d97ddc68408318b06f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30dd47657335ea208cd6c8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32dadd31aeb0012dbc2a481

    时间线:

    00:04:00 如果用一本书作为2024年的总结,你会选择哪一本?

    《大象的国度》: 浓墨重彩的心灵享受

    《走过兴都库什山》:不靠谱的自己和草台班子的世界和解,在gap year发现新的career之旅

    00:18:00 年度作者

    金草叶: 治愈系科幻

    《地球尽头的温室》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斯坦贝克: 情绪跌宕的阅读

    《带上查理去旅行》

    00:25:30 今年读到书里有趣的但是没有在播客里提及的

    《被判死刑之后》极端情况下的人性

    《野蛮进化》给内耗者的一剂内服药

    关注合作

    如果你喜欢《反向逃离》,欢迎订阅,转发,留言,或者直接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交流!

    也欢迎大家在Apple podcast, Spotify, 网易云为我们评分!

    商务联系:[email protected]

  • 在大叙事如潮水般退去的时代,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也同时面对着意义的匮乏。

    在每天都是与死对峙的日常中,想象力能否帮助我们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方案?

    虽然抱着了解二次元文化,了解日本的二次元文化这样轻松的想法出发,也是没有想到宇野常宽的《00年代的想象力》是如此严谨的文艺批评。

    宇野常宽通过对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御宅族文化的批评,以及对东浩纪的《动物化的后现代》的批判,建立了自己的体系。

    虽然都是抱着给御宅族正名的信念,东浩纪坚定的认为,人是可以去政治化,逃避即正义。

    而宇野常宽则犀利的提出,人无法摆脱政治而存在。

    碇真嗣无法阻止夜神月。

    本期书籍:

    《00年代的想象力》,宇野常宽 / 2024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动物化的后现代》,东浩纪 / 2024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时间线:

    00:01:30 通过二次元创作观察理解时代的可能性

    第一部分:最大的感悟?

    00:05:00东浩纪&宇野常宽,两位宅男的隔空对峙

    去政治化 vs 小区政治

    00:20:00 数据库理论

    角色 or 叙事

    第二部分,从世界系到决断主义,谁能阻止夜神月?

    00:28:00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想象力,家里蹲的正义性

    做什么都没有用的话,那我就什么都不做吧。

    00:35:00 在大逃杀中诞生的决断主义

    00:45:00 新的想象力克服决断主义的尝试

    当大叙事退场,小叙事的重要性

    可选择的叙事和成长性的自我

    即便爱情,也是可以替代

    第三部分,暴论和金句

    01:00:00 一些缺点 & 想法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如果背弃了妻子,我的全部哲学都毫无意义

    专业性上说,雅斯贝斯算不得一流的哲学家,但是如果按照人品和言行一致的程度排名,雅斯贝斯是第一流。

    可以说,雅斯贝斯的为人增加了他哲学的可信度。

    从1933年纳粹成为德国的执政党,到1945年纳粹下台的12年间,雅斯贝斯上来就因为妻子是犹太人丢了大学的教职,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在最终解决方案里,雅斯贝斯和妻子被安排在4月14号送去集中营,4月1号,盟军攻占了海德堡,才算是解决了这一危机。

    战后的雅斯贝斯致力于重建“德意志”,他试图通过对罪责的讨论来清算纳粹思想,拔出德意志民族中的毒瘤重塑一个统一的德国。

    所以,现在呢,

    雅斯贝斯提出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和他对德国某些人的讽刺,是否可以拿来用在我们的某些日常讨论中,比如针对真人秀综艺《再见爱人》引起的轩然大波,相较于节目里的任何一位嘉宾,似乎躲藏在后面的平台以及观察室才是最应被探讨的过错方。

    希望这一本看上去比较严肃的小书能带来一些启发。

    本期书籍

    《罪责论》【德】雅斯贝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

    时间线:

    00:00:30 雅斯贝斯《罪责论》介绍

    通过讨论罪责来区分民众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和纳粹清算,构建一个新的德意志

    四种罪责:法律罪责,政治罪责,道德罪责,灵魂罪责

    00:13:30 雅斯贝斯介绍

    奥尔登堡的望门,从医转哲学

    汉娜阿伦特的博士导师

    00:24:05 历史背景

    纽伦堡审判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平庸之恶”

    《朗读者》里的道德

    00:50:00 当下时代阅读雅斯贝斯还有用吗?

    社会讨论的必要性

    深化对社会冲突的理解

    用雅斯贝斯的方法论讨论真人秀的道德问题

    《再见爱人》的讨论中隐身的平台&观察室

    一些可以参考的金句,吵架的时候参考哲学家是顶好的。

  • 这是一期讨论阅读能否(划掉)如何能帮助我们不被“懂王病毒”植入的一期播客,随着热播综艺《再见爱人4》的火爆,有些话不吐不快。也许有一天,谈论过《再见爱人》会成为本播客的赛博案底。但是不谈呢,又极其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就有了这么一期节目。

    懂王让人厌烦的是爹味十足的外壳,但是内核的价值观的不一致,和对他人的工具化,可能才是让人本能反感的原因。

    如何,通过方法论和实践让自己识别懂王,并且远离懂王?

    方法论来自古希腊的柏拉图,不经考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不经思考锻炼的大脑也轻易会被懂王欺骗;

    案例一则,一种是如何炫富但是不令人生厌,真诚是必杀技,而我们理应保持愤怒保持批判,才能原理懂王病毒侵入

    实操两种,既然都喜欢聊古典文化,我们就真的聊聊正经历史,中华起源。

    最后一种,让我们熟悉下感知,在人工智能越发接近人类的今天,我们和AI的最大区别,也许就来自于感官和复杂的感官体验。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互动,交流,也欢迎加入听友群,添加微信号ExodusPodcast添加小助理拉群。

    本期书籍:

    《不经考察的生活不值得过》,[美]理查德•克劳特,中信出版社,2015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商务印书馆,2020

    《克拉克森的农场 : 田园生活从开始到放弃(划掉)》[英]杰里米·克拉克森 ,台海出版社 ,2023

    《克拉克森的农场2:我的牛又不见了》[英]杰里米·克拉克森 ,译林出版社,2024

    《克拉克森的农场3:我的猪会飞》[英]杰里米·克拉克森 ,译林出版社,2024

    《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

    《世界之门》[英]阿什利·沃德,九州出版社 , 2024

    时间线:

    00:00:44 这是一期试图用阅读去防止懂王病毒植入的节目

    懂王价值观的内核为何令人厌烦:工具化个体和虚无化的价值观

    懂王是对外展示的皮肤

    00:04:25 方法论:道理应该怎么讲?

    道理的一致性&原则的一致性

    如何区分杠精和哲学家?

    00:18:48 如何正确凡尔赛但不油腻?

    兰博基尼拖拉机vs加长悍马

    自我嘲讽是炫耀的最佳伴侣

    保持愤怒,保持批判,真诚才是必杀技

    00:35:30 考古不识张光直,基本功有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古代中国

    中国文明起源,靠技术拓展的文明和靠关系拓展的文明

    00:47:00 讲点科学

    当科学家开始讲段子……

    某一种为了孩子(孢子)努力奋斗的(真菌)

    不喜欢香菜?这是基因决定的

    体味,狐臭?别说,男女大不同

  • 学习文科是否真的无用?

    如果没有文科世界会变得更加简单吗?

    从一则乌龙新闻开始,东京大学副校长吉见俊哉在《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这本书里提出了自己关于大学,人生,文科的种种看法。

    不管是时间维度的有用和无用区分,还是一生三次入大学的建议,还是对“大学”的意义的非常理想主义的阐述,都展示出吉见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发展的关心和思考。

    文科可以有用,理科也可能无用,我们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是成为自己,而非一件顺手的工具。做一只快乐的猴子好过一根威武的金箍棒。

    希望在冬至这一天上架的本期节目,可以伴随你的晚餐,不管是汤圆,饺子还是米线,馒头,或者小牛肉干(主播叛逆)

    本期书籍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日]吉见俊哉,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个偷工减料的时间线:

    我们讨论了

    (1)《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这本书的大概框架,如何由一则乌龙的消息衍生出日本社会的集体讨论

    (2)大学生真的过剩了吗?从中日韩三国数据对比了解

    (3)有用or 无用

    a. 也许不是文科理科差异,而是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差异

    b. 大学的目的和意义

    c. 文科是不是真的无用,没有文科,世界就会变得率真简单吗?

    (4)把大学当作自己人生的一个阶段

    一生三次入大学

    (5)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用,但是没人希望自己只是有用而已

    (6)我们人生中意识到文科有用的时刻

  • 新闻里欧美地区社会公共议题的讨论,总是热闹的很,然而热闹是他们的,我却不时产生疑惑,这问题为什么值得如此兴师动众?

    死刑,同婚,堕胎,东西方社会规范为何如此不同?

    借着林垚的《空谈》,我们一起讨论下西方社会时下的热门话题,捋捋这背后的上帝之手。

    对我来说,这本书多少有点距离感,一是中西方的距离,一是精英阶级和普通人的距离,中西方的距离,我们正好读来了解,至于精英和普通人的距离嘛?我如果读不懂,就是他写的不够好,就这么决定了。

    本期书籍

    《空谈》,林垚,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

    相关节目

    08 《彻悟:印度朝圣之旅》当扫地机器人旅居印度,会需要信仰吗?

    时间线

    00:03:00 中美的巨大差异(1)社会制度(2)基督教

    00:06:30 废死:死刑,犯罪和正义

    为什么这件事情如此重要

    死刑的威慑力:边际效益递减

    现性社会法律并不是基于同态报复

    死刑判决的正义和道德性

    这背后的世界观大不同

    00:33:30 道德滑坡论证:为什么赞同同性婚姻不会导致赞同人可以和鼠标结婚

    滑坡谬论

    同意权

    并且,本质问题是,滑坡谬论对异性恋婚姻也是可行的

    1v1的婚姻还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契约

    00:49:00 堕胎为何在美国可以因此如此大的讨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v.s 生命来源于上帝

    00:54:00 罪恶问题 :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

    托马斯·阿奎纳,“五个证明的方法”(quinquae viae)

    伊比鸠鲁悖论,~300 BCE

    01:10:00 为了社会变得更好,我们需要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去

    老年人的主动医疗&被动医疗

    01:14:00 《空谈》的写法的学术性

    01:18:00 论抬杠的必要性

    没有在公共空间中好好讨论过的问题,会造成运动式的进步和穿越式的退后

  • 如果把“恋爱”当作一件商品,近20年,这一商品在人群中的渗透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年轻人群,这一期,我们就针对“恋爱”,以日本市场为例,研究下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恋爱了?

    牛窪惠在10年前的调查是否和当下中国的情况符合,为什么东亚文化圈在单身数据上均在世界前列?

    这一期节目,就让我们轻松的讨论这个不轻松的话题

    你可以在以下平台收听订阅《反向逃离》

    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Apple Podcast,Spotify,豆瓣

    本期书籍:

    《不谈恋爱的年轻人》,[日] 牛窪惠,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06

    参考书籍:

    《愛無能的世代》,[德] 米夏埃爾‧納斯特,天下雜誌,2017


    时间线&笔记

    00:00:30 单身时代来临,从结婚率谈起

    结婚率确实下降了,《2023中国婚姻家庭报告》显示,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2年结婚率下降到4.8‰。

    相对于日本,我=国普婚特征较为明显。

    2020 年,中国男性的终身不婚率为 3.25%,女性的终身不婚率为 0.24%。
    而日本已经进入了“婚姻冰河期”——2020 年,男性终身不婚率高达 14.1%,女性终身不婚率也有 7.71%。
    00:05:00 年轻人真的不恋爱了吗?

    2015年,德国专栏作家Michael Nast一篇博文爱无能的世代,上线当晚被点爆

    日本年轻人确实进入了恋爱冷感

    不只是日本,近年中国的调查也呈现类似趋势

    00:14:30 不恋爱的理由No. 1 超信息化社会

    恋爱不再是不可或缺的的必需品,恋爱的可替代性变强了,社交平台和偶像都是恋爱的竞品。

    信息世代的“时保联”挤压私人时间

    00:29:00 不恋爱的理由No.2 男女平等社会 与 男女不平等恋爱间的差距和困境

    心理年龄差距&婚姻年龄的差距

    恋爱中期待的男子气概?

    00:41:00 不恋爱的理由No. 3 东亚原罪,超恋父母

    宽松世代和父母关系

    两代人的恋爱观:勇者斗恶龙 和 精灵宝可梦

    00:54:00 不谈恋爱的理由No.4 恋爱的风险

    跟踪狂,偷窥,性骚扰等等危险

    不良负债:离婚&贫穷

    01:03:00不谈恋爱的理由No.5 泡沫经济崩坏和长期萧条导致的恋爱格差社会

    低欲望社会

    就业和财产对恋爱的影响

    在萧条时期,人的风险偏好降低,所以婚恋对象也需要保证自己的社会地位不下滑

    01:18:00 作为舶来品的恋爱尚未能融入传统的儒家文化,也是东亚婚恋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

  • 93年出生的金草叶已经成为韩国科幻文学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这本短篇小说集,通过7篇短文,给我们展示了7个金草叶严重未来的切面。

    这里面有,

    孤身一人,在宇宙的某个未知角落

    偶遇的智慧生命,使用一种无法解读的语言文字系统

    回到地球之后,你会如何讲述这一场境遇?

    ---《光谱》

    也有,

    柳德米拉·马尔科夫有一段记忆,关于一个她从未去过的地方。

    她创作的作品,也提醒着人们某种久远而渺茫的东西,关于放弃,关于离别。

    ---《共生假说》

    这一期,我们就借此来讨论一下一些未来的日常切片,以及模模糊糊的韩国印象。

    本期书籍: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韩] 金草叶

    时间线:

    00:00:00 金草叶介绍

    00:07:38 《光谱》以他者的视角观察主体意识的延续

    (剧透预警)

    意识的同一性?昨天之我和今日之我?

    意识的延续

    如果无法通过语言沟通理解,是否就不能判断为生命?

    00:27:30 《共生假说》自持的客居共生体

    (剧透预警)

    含蓄的东亚美感,当爱已经逝去

    00:39:10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最后的理想旅行

    00:49:50

    《情绪实体》 新奇的商品

    《我的太空英雄》任性的姨妈

    《馆内遗失》消失的母亲

    01:06:00 金草叶,韩国,科幻,女性

    如果必须选择一个标签?

  • 无论是吉尔曼还是这一本《她乡》都算得上是冷门,甚至,说是从图书馆的灰尘里发掘出来也不算过分。

    更何况,这本科幻小说时代感浓重,甚至可以归类为历史读物。

    但是,在试图探究为何这一本由上世纪初期的女性主义先锋作家吉尔曼带来的作品会出现莫名的落后的感觉,比如对母职的重视,对生育的强调的过程中,一副百年前美国女性生活困境逐渐跃然眼前,没有职业,没有社交,完全的困囿在家庭之内, 那些对今天的我们属于与生俱来的“初始设定”,是几代人奋力拼搏的结果。

    从科幻读到历史,又从历史回到现实,前人努力获得的,需要后人努力坚守,希望听完这一期的你,不要轻易放弃。

    朱迪思·罗丁​

    “我们这代人曾奋力抗争,以求给你们有选择一切的自由。我们也相信你们的选择,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选择了离职" ​

    本期书籍

    《她乡》/《她的国》[美] 夏绿蒂·柏金斯·吉尔曼

    本期提到的书籍

    《黄色墙纸》夏绿蒂·柏金斯·吉尔曼​

    《正义论》约翰·罗尔斯

    《向前一步》谢丽尔•桑德伯格

    《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人物介绍:

    ​夏绿蒂·柏金斯·吉尔曼,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中的重要作家、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女权主义者之一。吉尔曼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包括被妇女运动视为“圣经”的《妇女与经济》,“乌托邦三部曲”等。

    图:1929年中文版《妇女与经济》


    玛格丽特·桑格(1879-1966),早年从事护士工作。在工作中,她看到很多妇女因多生子女而造成自身的痛苦,多子女家庭负担过重而生活艰难和有的妇女因私自打胎而造成种种不幸。生活现实使玛格丽特·桑格深有感触,她终身致力于倡导计划生育,1950年,70多岁的桑格向平卡斯提供研发基金,资助了世界上第一款口服避孕药的研发。

    她是美国计划生育运动创始人,计划生育运动的国际领袖。作品有《母亲须知》等。

    时间线

    00:00:15 如果一个国家只有女性,会怎样?
    闲话一些刻板印象

    00:03:17 全女乌托邦科幻《她乡》和故事简介

    00:05:47 作者简介和我们对这本书的初印象

    时代感,缺乏科技感?

    对故事情节的缺失和对男性角色的形象描述

    00:15:45 什么?只生5个是时代的进步?

    在1915年,一口气生20个孩子也不够上新闻

    桑格和她艰难的推动女性健康活动

    反派:居然是美国邮政

    00:30:15 当我们谈论生育,我们在谈论什么

    生育,鼓励生育,节育,要的其实只是女性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

    都自主了,那人口数据谁来负责?

    00:35:12 总有人还幻想着回到过去

    讨论人口问题的人,多一半没生过孩子呀!

    握在手里的权利从没有那么天然,一些精神"辜鸿铭“

    00:39:30 “那我就晚一天再做女士国的国王吧”

    当男人进入女儿国

    本书写的最惟妙惟肖的人物特写

    00:48:00 为什么在“她国”母职如此重要?

    构建社会的必须 & 作者的时代局限性

    00:52:33 在这之后,主播自我放飞,男性勿入

    01:00:00 为什么读这本“落后”的小说

    ​​

  • 科学怪人诞生于玛丽·雪莱的小说中,至今,仍旧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继续活跃在各种文艺作品中,200年来仍旧生机勃勃,也带来了关于科学哲学,身份认同,宗教和科学等诸多议题的讨论, 在虚构领域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议题和内容,而现实中的弗兰肯斯坦至今仍旧禁锢在日内瓦,破碎,痛苦,充满挣扎,一如玛丽·雪莱在小说里敲响的关于科学道德的困境和人与人之间无法理解死局仍旧在现实困扰着人类。


    今天我们就从弗兰肯斯坦开启,我们的女性科幻系列。

    书籍

    《弗兰肯斯坦》,[英]玛丽·雪莱

    时间线

    00:02:50 《弗兰肯斯坦》故事介绍

    00:06:00 玛丽·雪莱的父母及父母感情故事

    00:18:00 《弗兰肯斯坦》灵感故事

    00:22:00 为什么说《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

    - 科学道德or科学寓言

    - 科学家所面临的困境

    - 什么是生命,能否创造出生命?

    00:40:00 我即怪物,复仇的两段论

    我是怪物

    还是弗兰肯斯坦

    “异类”的窘境,永远无法彼此信任

    01:09:00 女性作家的作品是否一定带着女性标签

  • 这是一期夏季特辑,是我们两人在《反向逃离》之外的各自阅读分享。

    今年的北方天气热到爆炸,唯有依靠书籍和运动来抵御瞌睡侵袭。


    本期书籍: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韩] 金草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06

    《地球尽头的温室》[韩] 金草叶,花城出版社,2023.06

    《跑步穿过阴云密布》[英]菲尔·休伊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

    《时间贫穷》[英]凯茜·霍姆斯, 中信出版社, 2023

    《苦命天子》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

    时间线:

    00:01:50 《当我们不能以光速前行》&《地球尽头的温室》

    让人惊喜的女性科幻作者,终于女性不再是符号化的功能化的存在;温柔的书写者,一个允许英雄同时也是有可以被接受的瑕疵的凡人的故事。

    另外一种乌托邦的构想,如果没人要成为领袖,世界会怎样

    00:16:00 《跑步穿过阴云密布》

    当倒霉蛋如何通过跑步重启人生

    如果你在夏天实在动不起来,可以来听听别人的故事

    我和这本书之间,只差一个马拉松

    00:24:00 《时间贫穷》

    究竟是一本福泽众人的自我管理新指南还是一本充满了特权和歧视的书籍?

    如果你只用1小时,那就还好。

    评价很高,但是为什么说它有受众局限?

    我贫穷的不只是时间……

    另外,为什么老板都喜欢讨论“幸福”

    00:47:00 《苦命天子》

    一本写给普通人的历史书, 言语犀利,直击要害的有趣的历史书

    为什么说咸丰是一个窝囊废皇帝,并且留下了怎样的遗产(老婆),如何害死自己,也断送了国家命运

    一些野史八卦也可以给你的阅读增加调料

    最后,是否要因为作者私德问题而放弃阅读?

  • 并不是我们规划旅行,而是旅行主导我们

    为了应对写作和人生的瓶颈,58岁的斯坦贝克踏上了一场再次发现美国的旅程,在75天的中,驾车行驶16,000多公里,跨越美国34个州。这本《带上查理去旅行》就是对一行程的记录,其中查理,是作者养的一只法国贵宾犬,也是本次旅行里房车中唯一的旅伴。

    斯坦贝克和沿途遇到的军人,政客,警察,农场主,各色人等对话,旅途中小事故频发,笑声不断,通过这样一组“独幕剧”串联出一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纪实”。

    优秀的作家一定敏锐,却未必诚实,作为虚构作品高手,斯坦贝克大概用了一些桥接,糅合的手法,虚构并没有损害它的真实性,反而增加了几分故事性,可以看作是一段斯坦贝克滤镜下的美国影像。

    这也是斯坦贝克的一趟生命之旅,他试图用这趟旅程重建自己和这个不再愤怒的世界的联系,他观察,思考,必要的时刻也和查理进行深刻的对话,在旅行接近尾声,他逐渐意识到,我们对旅行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自己可以主导旅行 ,尤其是生命这趟旅程。

    时代变幻,当加州边境上的一家农民欢乐的开着马铃薯派对,属于愤怒的葡萄的时代结束了,虽然悲哀,却是对愤怒最美好的回应。

    在新奥尔良,斯坦贝克破坏了坚持了一路的绅士形象,将种族主义者赶下驽骍难得,即便这个国家的农民不再愤怒,可是还有其他的葡萄,被压榨,在愤怒的边缘。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流行情绪日新月异,摆烂,卷,emo,焦虑……让人应接不暇,倒是不如轻松一点,不再掩盖自己身上来自过去时代的印记,whatever.

    本期书籍

    《带上查理去旅行》,【美】约翰·斯坦贝克,商务印书馆,2024

    时间线:

    00:02:08 斯坦贝克,斯坦贝克家族的一些八卦

    00:09:00 斯坦贝克的出发路线简介&装备介绍,关心定制房车等设备党来这里

    00:15:40 写作风格和我们最喜欢的段落

    - 旅馆小剧场,虚构作家的炫技

    - 黄石公园的查理大战熊,以及斯坦贝克落荒而逃

    - 虚构的真实性,真相是一定是建立在事实之上吗?

    00:43:00 在欢快故事下隐藏的一点不和谐的音符

    长日将尽

    时代物换星移, 葡萄不再愤怒,这是一个好的结局,也是对斯坦贝克残忍的结局

    衰老已至

    回不去的故乡

    01:00:00 德州,新奥尔良群像

    不好招惹的老头,i人社交全靠狗

  • 我们每个人都在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做以回应,出版于1966年的《嫉妒与社会》是舍克对20中期世界的回答。

    舍克认为,嫉妒感和被嫉妒感是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一,嫉妒充满破坏性却无法消除,嫉妒者是孤独而隐秘的存在,却影响着世界的形态。

    为了对嫉妒对社会的影响一探究竟,他在古今中外搜寻嫉妒的尾巴,给嫉妒对社会的影响这样一个宏观抽象的问题找到了一个围观的具体的切口。

    这本《嫉妒与社会》可以看作是针对“嫉妒”的一本百科全书,嫉妒招来灾祸,即便在如此强调自我的世代,面对嫉妒的目光,大部分人仍旧会感觉到不适和恐惧,了解嫉妒,识别嫉妒,可以让我们远离嫉妒造成的破坏,更加自在的成为自我。

    虽然舍克对乌托邦的激烈反对具有极强的时代因素,在当下,重新阅读这本半个世纪前的大部头,对某些社会议题会产生一些不同的视角的观察和反思,也许可以在我们这个“水多了加面”的时代去借鉴“面多了加水”的时代经验。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一下,如何阅读一本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大部头

    本期书籍:

    《嫉妒与社会》,[德] 赫尔穆特·舍克,上海三联书店,2024-3

    参考书籍:

    《嫉妒与社会》,[奥地利] 赫·舍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

    时间线:

    00:01:07 作者简介和版本介绍

    00:02:31书籍介绍

    00:04:04 如何读这本书

    00:10:05 本书逻辑框架

    00:15:37 如何阅读一本不熟悉的书籍

    00:18:59 对嫉妒的定义和嫉妒的三个特征

    00:25:55 为什么嫉妒狠可怕

    通过嫉妒了解他人和自己
    00:30:40 嫉妒的人际距离

    00:36:15 在宗教概念之前,“内疚”是对嫉妒的防御机制

    00:43:00 之后,‘嫉妒’开始得以被演说和对嫉妒的应对

    - 政治家对嫉妒的利用,民粹,追星,代际关系及其他

    - 为什么绝对平等的乌托邦无法持续

    01:11:43 是从乌托邦到嫉妒,还是从嫉妒到乌托邦

    好像,舍克说的没错,嫉妒可以解释一些无法理解的敌意

    01:21:30 对本书的一些疑问

    讲所有复杂的情绪都归因到嫉妒,是否合适?

    能否量化嫉妒和嫉妒的研究?

    对平等的渴求是否仅仅来⾃于害怕被嫉妒造就的恐怖平衡

    人无法抵抗对乌托邦的向往,在全民竞争和平等社会中间,大概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过程

  • Anu Partanen的家庭迁徙,仿佛是一次仰卧起坐,躺平,卷起,再躺平

    从芬兰移民到美国,再举家搬回芬兰。

    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面对市场化的医疗,社保和教育,从措手不及到惊恐万分

    甚至,在美国星巴克点单都比芬兰报税要复杂

    美国的生活对芬兰人可谓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为什么生活不能简单一点?

    在个体,雇主和国家的三角关系里,美国选择高度依赖雇主和国家对抗,而芬兰人则坚信国家会保护个体独立不受雇主和家庭的捆绑,如果存在选择,你会更赞同哪一种社会契约呢?

    收听地址: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Apple podcast, Spotify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本期书籍

    《北欧向左,美国向右》,作者: [芬] 阿努·帕塔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参考书籍

    The Swedish Theory of Love,Henrik Berggren / Lars Trägårdh,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斯里兰卡有一种颠覆良知的奇怪方式,我有时候会想,是不是有一台巨型情感应答机深埋在这座岛上,扰乱了所有的信号。

    斯里兰卡是物产丰饶的人间天堂,也是久未走出内战阴霾的苦难岛屿

    拥有着长年盘踞旅游榜单前排的胜地美景,也被标记为“暴力骚乱可能在短时间发生”的危险地带,

    这里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名女性总理,也生存着大量失去故乡被社会忽视的“茶农泰米尔”女工

    也许是上天所有的恩赐都有一份报价单,而斯里兰卡人收货却尚未偿清欠款

    又或者这颗印度洋上的珍珠有自己的想法

    一如岛上大象,遵循着自古以来的“道”,固执的坚持着起点和终点

    这一期,我们来跟随英国旅游文学作家吉姆雷特奔赴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进行一场时空之旅,也许遥远南亚的远古记忆我们日常并无关联,但是,万一你正好想去开启一场旅行呢?抑或,就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假期增加一份异域色彩也不错。

    请教大家:

    请问僧伽罗的正确发音应该是伽利略的Jia,还是伽蓝寺的qie,或者社是伽马射线的ga?

    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研究,但是遗憾都不是相关专业,所以缺乏判断可信度的知识储备,如果念错,会在这里进行更正。

    本期书籍

    《大象的国度》【英】约翰·吉姆雷特,商务印书馆,2023

    参考:

    一个关于斯里兰卡的vlog 油管@bensadventure

    作者的网站

    www.johngimlette.com/index.html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Spotify,豆瓣

    或者运气好的话,这里也有

    apple podcast

    Podnotes

    00:00:00 一些废话

    00:00:51 本期书籍和作者简介

    吉姆雷特:(擅长民事诉讼的)大律师/(偏爱历史悠久的欠发达国家的)旅行文学作家

    00:06:35 斯里兰卡

    一些简单的历史介绍,僧伽罗&泰米尔

    00:13:00 此处求助:僧伽罗Jia 还是 qie

    00:15:00 大概开始聊阅读这本书的整体感受

    可以参考的一些视频资料在这里

    百度地图斯里兰卡

    00:20:00 旅行写作的次序

    00:23:00 正文介绍 之 从英国图庭出发

    斯里兰卡的内战在英国伦敦的图庭仿佛仍旧没有结束?

    大象之路

    00:30:12 科伦坡的大象- 一本针对斯里兰卡的“菜谱”

    SWRD 班达拉奈克家族

    00:36:00 黄金时代

    00:39:40 传说故事1,斯里兰卡人的缘起

    传说故事2,佛教的兴起,斯里兰卡版赵氏孤儿

    传说故事3 狮子岩

    00:50:00 殖民时期-葡萄牙

    肉桂和珍珠

    00:55:00 殖民时期- 荷兰

    礼物拉拢 & 喝酒误事的典故

    00:59:12 殖民时期- 英国

    这里私心请问,真的可以去华清池洗手吗?

    康提!

    01:09:20 茶园茶叶

    01:18:00 内战阶段

  • 这是一期春季特辑+加更,是我们两人在《反向逃离》之外的各自阅读分享。

    其实在制作前有讨论了一阵子,要不要做这一期节目,这样私人化无主题的阅读分享是否合适,既然没有答案,不妨权且一试,如果你喜欢这样的节目,欢迎给我们互动留言,或者提出建议意见,也欢迎安利书籍电影或者配乐,配乐真的是一大苦恼。

    两周后见!

    题目里的6个名词涵盖了我们本期讨论的7本书的关键词。

    分别是:

    《超速学习》斯考特·杨 方智出版社 2020/ 《超级学习者》斯科特·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

    《运动改造大脑》 [美] 约翰•瑞迪(John Ratey) / 埃里克•哈格曼(Eric Hagerman)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控糖革命》[法]杰西·安佐斯佩(Jessie Inchauspé) / 2024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秋园》杨本芬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0

    《奥本海默传 : 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美] 凯·伯德 / [美] 马丁·J.舍温 / 汪冰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3

    《维特根斯坦传 : 天才之为责任》[英] 瑞·蒙克 / 王宇光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1

    《鱼翅与花椒》[英] 扶霞·邓洛普 / 何雨珈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

    配乐

    Fellowship by Stellarnaut

    时间线:

    00:01:03 《超速学习》 ,对快速学习方法感兴趣,进入这里

    00:16:30 《运动改造大脑》,有氧还是无氧?运动真的可以抗衰老?在这里

    00:34:00 《控糖革命》,现在是饮食调节部分

    00:51:09 《秋园》,妈妈写外婆的故事

    01:05:00《奥本海默传》和《维特根斯坦传》可爱的学者,虽然情商不一定高

    01:15:00 《鱼翅与花椒》我们来研究一下中华美食

  • 荷兰,每个人都知道一点,但是没有人知道全部的地方。

    如果非要给荷兰下一个标签,可能是风车之国,可能是郁金香产地,也可能是极度自由的欧洲国家,毕竟,如果一个国家连大麻和性交易都被允许,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历史上的荷兰有辉煌的黄金时代,也有被纳粹统治下的阴暗时光,荷兰的自由源自于历史上长期的拉锯和融合,而时代进入到当下,当源自欧洲之外的文化逐步侵入荷兰社会,包容一切的荷兰也被迫重新反思,在被允许的事情之外,什么是应当被禁止。

    荷兰,究竟哪儿不一样,带着这样的疑惑,跟随来自英国的荷兰赘婿Ben Coats踏上一趟荷兰体验之旅,会逐渐发现在一切皆可的之外,荷兰社会也存在着不可,不可闯红灯,不可不整齐,不可……

    本期书籍:

    Why Dutch are different, by Ben Coats/ 2015 /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荷兰共和国》 作者: (英) 乔纳森·伊斯雷尔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2023.

    配乐

    British Folk Song- The Low Low Lands of Holland by Nesrality

    时间线:

    00:01:30 书籍介绍和作者介绍,顺便补充关于中国人在荷兰的数据

    00:07:30 水,水,水,海洋对荷兰的影响

    景点介绍,马士郎大坝,金德代克和风车

    景点不介绍,ark

    00:23:00 宗教,荷兰的南北分割线

    嘉年华

    柱形社会

    00:36:00 17世纪,荷兰的黄金时代

    第一任 日不落帝国

    航海发展和贸易

    17世纪的金拱门:东印度公司

    荷兰的皇帝签署的英国权力法案?

    荷兰人对橙色热爱的原因?

    00:46:00 纳粹占据时代

    为什么荷兰新警察在当时乐意给纳粹工作?

    他们还有自行车军团,没错,一战之后呢!

    01:25:00 现代荷兰

    足球,移民来考察国民性

    以及我们为什么阅读旅游文学

  • 新春伊始,Let’s推塔Let's魔法。刚刚过去的春节里,我们酣畅淋漓的读了最近风很大的《巴别塔》,欲罢不能。
    不得不说,不愧是2023年星云奖获奖小说,银条+翻译的设定惊为天人。用这么一个小而微具象的法术,给了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对东方的技术征服、文化统治,所有大到无形的宏论一个扎实的落点。巴别塔的倒掉象征着时代洪流里所有被压迫人民必然走上暴力革命的道路。
    作者不光聪明过人,也很有写作的野心。夹杂在刻字银条和主角团探险的故事线中,还铺陈了对身份性别认同的思索,对19世纪工人运动的观察以及对殖民主义的批判等等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话题。
    无一错过,我们都来聊一聊。不管是写的好的地方,还是尚有欠缺,令人意犹未尽的地方。
    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小说?
    读过的朋友,想和你分享我们阅读之后激动雀跃的心情。
    还没读过的朋友,希望能激起你的阅读兴趣。

    最后要提示一句:本书有林则徐!

    配乐:Magic in the Air by geoffharvey

    书籍:《巴别塔》[美] 匡灵秀,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

  • 这一期,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韩炳哲和这本《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剪辑完之后,我在想,这可能是我们目前内容完成度最高的几期节目之一。
    本来是想随大流的讨论一下韩炳哲之所以流行的原因,厘清他对无所事事的定义,以及韩炳哲哲学应用上的局限,但是在录制过程中,我们忽然解答了阅读过程中的疑问,“韩炳哲为何会对行动的哲学进行了坚定的批判?”

    以及,真的可以心安理得的不行动吗?

    在春节假期之前,让我们一起重温传统假日的休闲本意,度过属于自己的神圣的休闲。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听到,
    - 关于韩炳哲的一日生活介绍
    - 韩炳哲的现象学背景对他的影响,和一些关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科普101
    - 韩炳哲哲学中内在的东方属性
    - 反对行动的正当性

    书籍:《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德]韩炳哲 / 2023 / 中信出版集团

    配乐:愉快的摸鱼 by Joyque

    提到的其他书籍:

    《倦怠社会》,[德]韩炳哲 / 2019 / 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的节目在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喜马拉雅都有上架。

    欢迎订阅,和我们互动。

  • “人到中年,好似夜里远眺,成熟的桃。”

    作为一个独身未婚未育的东亚女性,进入人生的第六个十年之后的人生在衰老,独身,女性身份三重buff叠加下过着怎样的生活?

    上野千鹤子老师的这一本自传体散文可能会带给你一些画面的启发。
    她不是谁的妻子,也不是谁的母亲,独身一人飙车,滑雪,追逐夕阳。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了解一个B面的上野千鹤子,关于她和原生家庭,她的爱好兴趣,以及她当下和即将的生活。

    作为一名社会学者,上野千鹤子不只是研究女性主义,对老年和老后生活也是她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想关注的新话题。

    藉由这本书,我们也讨论了,母女,父女关系,成长中的对立与和解;什么才是最好的年纪,如果人生重来,你会怎样选择;还有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失声等现象。希望从这里开始,让我们更加关注老年人和老年时段,毕竟,如果顺利的话,你我都将步入自己的老年和晚年,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

    最后,由于某种原因,这一期节目变成了无厘头贱货认真版的“我要问上野千鹤子”

    于是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蛮有趣的问题质量参差的问题,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问题,不妨来评论区一战。

    虽然有些戏谑,提问是真的,所以,希望有机会,可以提问上野老师。

    书籍:

    《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日]上野千鹤子 / 2023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配乐:

    《温暖的摸鱼时光》by joyque

    Podnotes

    00:00:00 关于上野千鹤子的介绍 & 和我们对这一本书的理解

    00:13:00 上野千鹤子的童年时光

    母女,注定的敌人,和解

    父亲和原生家庭

    00:30:00 从小的爱好,一部分永远年轻的上野千鹤子

    40岁开始滑雪
    飙车

    追逐夕阳

    书架和个人隐私

    00:36:00 我要问上野老师(一)

    老师,要听KPOP吗

    请问,什么是“人到中年,仿佛夜里远眺,成熟的桃”

    请问,如果有机会,再次和母亲交流,会和解吗?或者,会继续吵架吗?

    00:44:00 20岁是最糟糕的年纪?
    00:51:00 正月,单身人士的真空时段

    01:01:00 我要问上野千鹤子(二)

    根据老师的观察,如果丧偶,在30岁,40岁,50岁,60岁丧偶有什么不同吗

    如果可以《重启人生》会选择做人吗?

    00:06:00 一个人的老后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过去的我才早就了现在的我,老年人不是过去的躯壳

    殡仪馆最大的震撼

    01:14:00 我要问上野千鹤子(三)

    上野老师是如何看待容貌焦虑?自己在75岁的时候仍旧会染发,并且很美,是为了什么吗?

    老年人在参与社会争取自己的权利方面有没有可以突破的空间?

    上野老师如何看待北欧五国,这种高福利的国家?

    如果重生,会选择成为日本人吗?还是其他国家的?

    01:20:00 老年人也很重要,这也是一种世代平等,以及为什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