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elateerd aan
-
-
-
-
-
-
-
-
-
-
佛教经典总集简称为藏经(佛教或道教的经典曰“藏”),又称为一切经,梵语:Tripitaka。有很多个版本,比如乾隆藏、嘉兴藏等,按使用文字可分为汉文、藏文、巴利语三大体系,这些大藏经又被翻译成西夏文、日文、蒙文、满文等。
“汉文大藏经”共记26部,本音频专辑包含其中“经集部”的大部分内容。其余长篇部分,在主播主页的独立专辑内。本专辑收录经集部经文四百余部,预计更新三千八百集,每日更新五集。
音频标题为:〖原文〗……
代表该条音频内容为经文原文。
音频标题为:【直译】……
代表该条音频内容为直译白话文。专辑收录经文列表:
-
楞严经原文,由主播西陌诵读!自此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从而不受迷惑、不入歧途;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后广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
六祖坛经,本土唯一被称为经的佛教典籍。六祖慧能大师!
-
汇集了四十二部佛经中关于菩萨行门的内容,总计六十六条,全面阐述了菩萨修行的各个方面。
在修行方法上,涵盖了六波罗蜜等多种行门,如《象腋经》中提到菩萨应行六波罗蜜空行,于六道中救度众生;《海慧菩萨所说经》讲述了菩萨虽犯戒但能成就六波罗蜜的特殊情况。菩萨发心方面,如《维摩诘所问经》解释了佛种性因,指出烦恼是佛种性;《说妙法决定业障经》强调善知识对菩萨修行的重要性,以及大乘的诸多名号。菩萨戒行方面,包括《胜义谛品经》中提到的十种戒行及应远离的退道迷路,《决定毗尼经》对声闻和菩萨如何授教戒行的阐释等。此外,还涉及菩萨与声闻的区别与比较,如《方广如来智经》指出菩萨不应与声闻同居,《宝积经》等对比了菩萨与声闻的道行。同时,也讲述了菩萨修行中的各种魔障及应对方法,如《虚空藏菩萨所问经》提到的四十五种魔障,以及菩萨如何通过智慧超度四魔等。本书为修行者提供了丰富且系统的菩萨修行指导,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实践菩萨道。预计更新96集,日更2集。
-
-
-
-
楞伽经(梵语:लंकावतारसूत्र,罗马化:Lankāvatāra-sūtra),汉译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本经说明清净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是禅宗以及法相宗(唯识宗)的重要经典之一,中观学派论师清辩亦援引本经解释中观空义。在印度、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存最早译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又称‘宋译’,以散文与诗句相互交叉应用,最能表现此经的原始形态,流行也最广,传说禅宗祖师达摩以此译本授于二祖慧可,并云:“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以后慧可弟子有持此经以修持者,主张“专唯念慧,不在话言”,世称楞伽师,其唯心论、禅法、顿、渐之法,成为禅宗开宗的基石,《传灯录》记载五祖曾在墙壁上画有楞伽修定图。预计更新74集,日更2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