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李晓洁,《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也都会思考变老之后的生活。不过,即便我们为老年生活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也可能会被更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打乱。老年,是一个漫长、琐碎而又充满不确定的人生阶段。


    我们好奇的是,老人们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变化?有哪些问题是真的变老之后才会察觉到的?这些问题是衰老的自然规律,还是社会结构变化的结果?此前对于老人与老年生活的认知,是否也需要做出改变?而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外,有哪些社会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过一个更好的老年生活。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那些未曾预想过的“老年困境”,以及在旁观了诸多老人会面对的处境之后,还算年轻的我们,会如何思考自己的变老之后的日子。


    【时间轴】

    01:15 如果你老了,最害怕的事是什么?

    03:29 当一位八十多岁的奶奶摔倒在卫生间

    07:39 未曾设想过的“老年困境”: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求

    13:22 为什么老年人的微信头像都是“岁月静好”?

    17:53 变老的过程,也是被迫重建人生叙事的过程

    21:40 乡村里的“互助式养老”

    26:32 城市的“嵌入社区式”养老实践

    29:10 养老的城乡差别:关于经济成本和专业人员

    36:10 等你父母年纪大了,会送他们去养老院吗?

    45:32 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真的会更大么?

    50:18 曾经相约一起养老的朋友们,都结婚生子了

    57:19 多和年轻人接触,还是接受自己是一个老人?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渡辺俊幸 - 二人の時間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杨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曾庆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拆」新闻——给大家的全年资讯内参》主讲人

    在获得2024年美国大选的胜利后,特朗普于近期宣布了一系列政府要员的提名,其中有两项人事任命非常受关注。其一是他提名现为福克斯新闻电视主持人的皮特·海格塞斯为美国国防部长,其二是宣布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与维维克·拉马斯瓦米将在他就任总统后,共同领导拟成立的“政府效率部”。

    这两项提名都非常“川普”,也让我们有非常多的好奇:为什么一位电视主持人,可以跻身核心决策层?马斯克是真的弃商从政了吗?这个新成立的部门究竟是干啥的?这些决策是真的任性,还是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如此“反传统”的美国政府,会给中美关系带来哪些影响?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曾庆捷老师,分析一下这些操作背后的原因。

    【时间轴】

    02:54 特朗普已经成为“完全掌权”的总统了吗?

    11:28 “忠诚”这件事,对于特朗普来说有多重要?

    19:51 新任期内,特朗普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30:37 为什么特朗普会任命新闻主播做国防部长?

    38:25 让盟友们“交保护费”:是政治考量还是商人思维?

    43:24 马斯克“上岸”:政府效率部究竟是干啥的?

    47:26 未来的某一天,特朗普和马斯克会闹掰吗?

    49:05 新政府的人事安排,会对中美关系带来哪些影响?

    55:51 特朗普重返白宫,可以看出哪些美国民众的真实诉求?


    【参考信息】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得票情况
    特朗普:76433539票(312张选举人票)
    哈里斯:73759465票(226张选举人票)

    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得票情况
    拜登:81268924票(306张选举人票)
    特朗普:74216154票(232张选举人票)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α·Pav - ...Then We Start A New Voyage

    Mark Petrie - Rise Up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嘉宾 | 李开元,历史学者,著有《秦崩》《楚亡》《汉兴》系列

    主播 | 艾江涛,《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司马迁在后世被尊为太史公,《史记》也是今天的我们最为熟悉的历史作品,但在漫长的岁月里,实地踏访,到田野中去,并不为正统史家所看重,司马迁和《史记》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史学传统的“异类”。

    李开元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始转向历史叙事实践的历史学者之一,在他的实践中,地理踏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补全文字资料的缺漏,找到“历史的感觉”的关键路径。这种“地理踏访+历史叙事”的方式,在“历史叙事三部曲”《秦崩》《楚亡》《汉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李开元教授看来,这种方式是对司马迁写史传统的继承,在如今的历史学研究与写作领域,也逐渐成为标配。

    本期Talk三联,我们就和著名历史学者李开元教授一起,聊聊与司马迁有关的故事,以及司马迁笔下浓墨重彩的“后战国时代”。司马迁是如何通过口述材料与实地踏访的方式写就《史记》?楚汉相争的历史,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而在2000年后的我们,又有哪些途径接近那段历史,与司马迁站上同一起跑线?

    【时间轴】

    01:42 原来中国古代史官读完万卷书,并没有行万里路

    09:10 李开元的学术转向:为何要走出书斋,走向田野?

    20:12 每次踏访前,都要做哪些准备?

    24:16 踏访中最兴奋的发现:“扶苏墓”为何出现在陈胜老家?

    33:40 司马迁没参加鸿门宴,如何把现场写得活灵活现?

    41:40 如何在2000年后,指挥兵马俑打一场戏水之战?

    50:43 被抹去的楚国,与漫长的“后战国时代”

    58:14 为何司马迁格外偏爱“历史的失败者”?

    68:23 我们如何与历史共情?

    【书单·李开元“历史叙事三部曲”】

     

    《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4月出版

    《楚亡:从项羽到韩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5月出版

    《汉兴:从吕后到汉文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7月出版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从未养过宠物,假期帮朋友喂过猫

    主播 | 张译丹,Talk三联编辑,家有两只猫的重组家庭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家有两只猫的原生家庭

    嘉宾 | 段弄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有一只人缘超好的哈士奇

    当我们养狗不再是为了看家护院,养猫也不图它能威慑鼠害(甚至祈祷它别叼回来),猫猫狗狗的社会身份,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养宠物的朋友心里,猫猫狗狗就是自己的家人;但对于不养宠物的朋友来说,它们的存在很可能又是一种干扰和麻烦。尤其在人与人关系变得疏离和紧张的大城市,我们该如何与宠物相处,又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宠物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好?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城市里猫猫狗狗的生活,那些围绕它们所进行的“宠物友好”实践,当它们成为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存在,人与宠物的边界该如何重新建立,一种更文明的城市生活,会是怎样的面貌。

    【时间轴】

    00:48 我们各自家里都养了什么小动物?

    02:48 对于养猫狗的人来说,日常会遇到哪些“不方便”?

    10:31 宠物友好,究竟是对谁友好?

    14:20 宠物友好,如何考虑到情感维度的内容?

    17:01 作为人类养宠行为的外延,如何更合理地对待流浪猫狗?

    23:58 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与动物的相处模式?

    29:59 法律与制度的边界:很多事究竟应该谁来管?

    36:05 一个社区里的自发实践:动物文明建设协会

    39:28 当猫狗成为家人:小动物带给人的情感支撑

    45:59 如何站在不养宠人群的角度考虑问题?

    48:37 猫/狗一些行为背后,有更为丰富的情感需求

    52:17 为啥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的猫/狗,都会变胖?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播客《现场!现场!》主理人。长期聚焦社会热点,关注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擅长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分析刻画人物和事件。

    嘉宾 |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知名传播学学者,播客《我有一个朋友》主理人。长期关注数字时代对人际关系、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个体认知的改变,聚焦研究社交平台的算法机制、用户行为模式以及信息流动规律等主题。

    嘉宾 | “张大强的白日梦”,90后青年艺术家,自媒体博主。他常将作品搬上街头,如2023年中秋节在上海街头“搬运月亮”,制作带背带的“巨型月亮”,与路人互动。他也会在上海街头扮成云邀请路人当云,或带透明“垃圾桶”收集秋天。其作品风格独特有创意,充满趣味性,能与观众互动,引发人们对生活的关注,让人们感受美好和温暖,通过独特视角展现生活。


    在当今社会,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生活环境看似便捷,但时间和空间却被急剧压缩,使得我们在真实生活中常常陷入失控、安全感缺失的困境。正如知名社会人类学学者项飙提出的“附近的消失”概念——我们正在与身边的具体事物和人际关系逐渐疏离,人们要通过关注身边的具体事物和人际关系,在无法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找到生活的支点和意义。


    本期播客节目以 “附近” 为核心展开探讨。我们邀请了传播学学者、青年艺术家以及三联资深记者共同参与讨论。节目将深入剖析数字时代中的我们,是如何丢失了“附近” 的?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了我们对真实生活的感知?此外,我们也想试着回答,“附近”是否可以为陷入时代症候中的年轻人提供一种情绪抓手?以及我们又有哪些可以尝试的方式去发现 “附近”,寻找身边的治愈时刻。希望听完节目的你,可以用一种更自然、开放的心态,去感受、参与生活,并最终发现附近的美好和价值,从而更勇敢地面对生活。


    【时间轴】

    00:01:59 项飙老师“消失的附近”,正在都市里蔓延

    00:05:27 街角的炸油条、秋天的桂花香,唤醒了我们对“附近”的体感

    00:09:50 收集落叶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也延长了秋天的赏味期限

    00:17:30 “缺少附近”正在成为一种时代症候?

    00:19:00 加速社会让我们丧失了对真实生活的感知力

    00:25:09 愈来愈多元的网络“同温层”,却加强了我们的孤独感

    00:26:56 互联网是寻找“附近”的权宜之计,它无法替代真实的人际连接

    00:33:38 线下的艺术创作,是一种与观者的相遇,也让他们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00:44:38 对抗加速惯性、坐下抬头看云,或许是发现附近的第一步

    00:54:20 重新走近身边的人与事,也是一种新的奇遇

    01:02:55 院里的桂花、身边的好友、桌上的茶香,都成为见面的美好瞬间

    01:05:11 长出自己的“触角”,和他人产生一点“摩擦力”

    01:07:10 拥有附近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力



    ————

    【节目福利】

    感谢现代东方茶品牌“霸王茶姬”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愈秋会友时,咫尺桂花香,桂馥兰香让馥郁桂花香与独特茶香萦绕唇齿,为你带来更清爽、低负担的健康时令茶饮。桂馥兰香,愈秋同游,希望在这个秋天,你能在“附近”收获难忘的治愈时刻。

    评论区分享你关于秋天的【治愈时刻】,你的故事将有机会呈现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中�我们将为10位入选听友,奉上双杯桂馥兰香,邀你共寻秋日治愈瞬间!

    ————

    【本期节目中出现的相关名词和资料延伸】

    1. 项飙:现为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三联中读《你好,陌生人》播客主理人。项飙老师提出的“附近”,强调的是一种生态性的视角,鼓励人们关注周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不是仅仅追求效率和功能性。通过这种方式,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社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 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哈佛百年纪念奖章获得者,其研究涵盖科技、社会、人工智能、自我、心理等领域。数十年来针对人与技术关系的深入研究为特克尔赢得了“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技术界的良心”等美誉。著有《群体性孤独》《第二自我》《虚拟化身》等作品。

    3. 《群体性孤独》:作者雪莉·特克尔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4. 《重拾交谈》:作者雪莉·特克尔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科技包围的世界,我们时刻都在交流。为了“永远在线”,我们牺牲了面对面的交谈。我们彼此背离,却去亲近手机,我们的心永远都在别处。若要感同身受,要成长,要爱人与被爱,要获得衡量自己或他人的能力,要完全了解并融入周围的世界,我们必须交谈。

    5. ‌加速社会:指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变迁加速的一种状态。‌这种现象在20世纪末以来日益显著,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加速社会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进步,使得信息传播和物质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其中,德国学者、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哈特穆特·罗萨的著作《加速:现代时间结构的变化》具有代表性。

    ————
    编辑/汤伟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DLJ,J'san - The Place;押尾コータロー - Dear








  •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张雷,《三联生活周刊》资深摄影

    从北京或者上海起飞,8个小时左右,你就可以飞抵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前往俄罗斯最常规的方式。

    但如果是坐卡车呢?

    “跟着卡车行中国”的系列报道,今年已经是第三年。这一次除了在国内的运输线路,我们的记者还坐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卡车,近距离体验了这趟穿越西伯利亚冰原的漫长旅程。这条线上的卡车都在运什么?为什么不走火车或者海运?有多少司机在跑这趟线,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应对陌生的语言、交通法规、极端天气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而战争的阴霾,是否也会如影随形?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跟随中俄跨境卡车,从青岛一路开到莫斯科的两位记者,一起来聊聊这趟跨越一万公里、历时近半个月的漫长车程,那些关于风雪、战争、语言的见闻,那些在极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往来奔波的人的故事。

    【时间轴】

    01:02 第三年“跟着卡车行中国”,为何选择去俄罗斯?

    02:40 从青岛运货到莫斯科,要开多久?

    06:27 有火车和海运,为何还要开通卡车运输线?

    08:59 从俄罗斯往回拉的都是什么货物?

    13:01 穿越西伯利亚冰原,需要司机具备哪些技能?

    17:14 在驾驶舱里的第一个不眠之夜

    23:33 俄罗斯版《地理图》:从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方?

    27:25 意料之外的签证问题

    29:40 俄罗斯警察如何检查疲劳驾驶?

    36:13 不懂俄语的好处:使用翻译器也有技巧

    40:44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路况,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43:47 一路上的战争印迹:纪念碑、征兵广告与废弃的装甲车

    48:05 对大车司机来说,一个人上路更轻松

    52:03 怼导航,大车司机的固定节目

    53:21 因加油而起的“小矛盾”,险些导致分道扬镳?

    63:34 逐步适应大车生活的过程,与极限的作息时刻表

    69:34 “一年路过12次贝加尔湖,但从未停下来看看那漂亮的湖水”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叶梦瑶,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GoodbyeLibrary”主理人

    嘉宾 | 权小星,媒体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朝鲜半岛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东亚观察局》主播

    文化输出,一直是人们在讨论韩国时会被反复提及的词语。从早期的流行音乐、综艺节目,到偶像组合、影视剧作,“韩流”的外延与影响力在逐步扩大,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韩国作家韩江摘得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也是这种潮流的进一步印证。

    因而我们会好奇,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推动力?在韩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中,“韩国文学翻译院”起到了怎样的左右?他们如何选择作品、作家与译者,又通过哪些方式扩大韩国文学的影响力?

    当然,我们也会对韩江和她身处的韩国文学及韩国社会有更大的好奇。韩国国内如何看待韩江的获奖?今天韩国的年轻作家在关心哪些话题?女性作家和性别议题,在韩国的文学创作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们对于许多话题的讨论,是否会给韩国社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长期关注韩国文学的图书编辑叶梦瑶,以及媒体人、《东亚观察局》主播权小星,从韩江获奖聊起,分享他们关于韩国文化输出、文学创作与韩国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时间轴】

    02:56 韩江文学创作简史

    04:16 为什么是韩江,而不是呼声很高的诗人高银?

    09:39 在韩剧中看到韩江的书,其实并非偶然?

    13:51 韩国文学翻译院:“文学出海”的重要推手

    23:08 翻译谁的书,有没有选择标准?

    28:47 韩国文学翻译运动背后,是对于正统性确立的需求

    34:03 韩国文学市场的“爱豆周边化”

    36:55 韩国文坛背后的政治角力

    41:05 《少年来了》与韩国人的集体记忆

    54:24 一部电影/小说改变社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64:43 摘得诺奖,是“韩流4.0”的开始吗?

    72:53 了解韩国社会与历史,可以从这些书/电影开始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俞力莎,三联中读内容总监
    嘉宾 | 方建勋,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嘉宾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写毛笔字,似乎是非常古早的事情了。我们当然还会被短视频中,那些“书法博主”笔走龙蛇的画面吸引,但在日常生活里,早已被手机折磨出腱鞘炎的手指,很难再和一根毛笔产生连结。同时,欣赏书法的门槛,几乎变得更高。面对一幅幅被妥帖保存在展柜中的珍迹,我们往往词穷,只好屏息凝视,暗暗赞叹一句“这字真漂亮”。


    今天的我们,该如何走入书法的世界?那些随手写下的小纸条,为何会被后人视若珍宝?我们又该如何回到历史现场,去理解不同时代的那些经典作品?而与高清影像相比,在观看一幅书法真迹时,应该从何处入手,又会获得怎样的独特体验?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和书法有关的故事。在“无纸办公”“提笔忘字”的时代,发现一项似乎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技能的价值,在黑白线条间,找到那种与文化血脉的深沉呼应。


    【时间轴】

    01:53 讲述和书法有关的故事,要从哪里开始?

    07:02 在东方艺术审美体系里,书法处在何种地位?

    10:54 亲近感,是中国人观看书法的共同起点

    16:55 《祭侄文稿》真迹的强大气场

    20:13 面对《丧乱帖》真迹,许多固有认知被击碎了

    22:58 墨色的浓与淡,枯和润,都有什么讲究?

    28:37 自己写字与教别人练字,会有怎样的不同?

    32:57 看一幅字,如何看到它的书写过程?

    45:01 日常书写的必要性:让用惯手机的手指,重新熟悉毛笔

    48:06 为什么写书法都要从临帖开始?

    65:33 书法入门,先练哪种字体比较好?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敏,《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段弄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学术+酒吧,两个看起来并不搭调的词语,而这样一种文化形式,却在今年为许多城市的年轻人所热捧。用不同学科的PPT下酒,似乎格外令人上头。

    我们所好奇的是,这究竟是一种一时兴起的噱头,还是背后有更深层的现实需求?同样的话题,在酒吧做分享与在学校有怎样的区别?是怎样的一群人在组织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他们又渴望在其中,获得什么?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学术酒吧”这种现象出发,聊聊学术讨论的现状与困境,聊聊那些有关公共空间和具身交流的故事。酒精当然是一种氛围的催化剂,而自由、纯粹的交流与思想碰撞,那种对于共享与回应的满足,或许才是更让人们为此“上头”的核心要义。

    【时间轴】

    00:27 学术酒吧究竟是什么?

    03:06 宇宙中心五道口的华清商务会馆

    05:17 哈尔滨的民间学术空间

    09:01 上海乌鲁木齐路上的“街垒”

    12:53 广州的osf

    14:49 在酒吧里开讲座,和校内有什么不一样?

    27:43 声气相求的一场线下放映会

    34:35 为什么校内的气氛变得不再活跃?

    46:18 小群体互动的魅力何在?

    49:23 北京五环外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55:15 那些值得一去的学术空间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苗炜,《三联生活周刊》资深编辑,作家,《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主播

    嘉宾 | 孟凡礼,青年译者,资深编辑,书评人


    继《重读鲁迅》之后,苗师傅完成了第二本“重读”系列的封面故事,这一次的主人公是比鲁迅年长二十七岁的严复。相较于对鲁迅作品和生平的熟稔,我们对于严复是有些陌生的,“重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初读”。不过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感受鲁迅等一代人透过严复古雅非常的译文,读到西方现代观念与思潮时内心的激荡。

    在严复的诸多译作中,《群己权界论》的影响并不如为中国人带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念的《天演论》那般剧烈,但约翰·穆勒这本在今天被译为《论自由》的名著,有着更为持久地价值,也是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读书人如何与现代接轨的路径。新旧观念在交融碰撞中形成的巨大张力,或许是吸引我们重读这些文字的一种缘由。


    本期Talk三联,苗师傅邀请了新版《论自由》的译者孟凡礼,一起聊聊严复和他的翻译,聊聊“自由”这个概念是如何被生产、锤炼,在一代代学者、译者的笔端流淌,成为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语汇与倍加珍视的价值。

    【时间轴】

    00:57 是“约翰·穆勒”还是“约翰·密尔”?

    02:43 Freedom和Liberty所指代的自由,有什么区别?

    06:26 为什么严复要把《论自由》翻译成《群己权界论》?

    11:12 不同译本背后的“鄙视链”与思想气质

    20:05 从《群己权界论》到《政治讲义》

    25:33 《论自由》究竟在探讨什么?

    30:09 严复的翻译,误解了穆勒的“自由主义”吗?

    39:26 《论自由》为何在西方引起了持久地争议?

    44:25 “少数服从多数”真的有道理吗?

    47:35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52:31 穆勒的夫人哈里特作为共同作者,为何没能留下署名?

    56:44 《论自由》更持久的价值何在?

    61:02 翻译者如何看待严复立下的准则“信达雅”?

    62:31 返场:初读《天演论》,“如受电击”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黑麦,《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卡生,《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刘敏,《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侍弄花草的经历,有的人妙手随心,一屋绿植花木充满生机;有的人则会成为“植物杀手”,多么好养的植物,可能都逃不过枯萎衰颓,忍痛丢弃的命运。每当我们抱回一株新鲜的绿植,或者把一粒种子埋进花盆,都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开始。乐趣与苦涩,也就如影随形。


    相比于小动物,植物是更加静态的,似乎也很难与人产生互动,那么养植物的乐趣何在?在自然环境中看到的植物,与室内看到的植物相比,带给人的感受有怎样的不同?一株植物的存在,能带给人怎样不同的生活体验?那些在植物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人们,究竟会在其中获得怎样的愉悦?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和植物有关的话题。那些安静的在房间一角沉默的植物,那些在大自然中鲜活怒放的植物,那些被制作成标本,把漫长的岁月封尘的植物,以及发生在人与植物之间,微妙、充盈而又不可名状的情感与故事。


    【时间轴】

    00:29 那些年我们侍弄过的花花草草

    08:52 植物不说话,但也会试图和你表达

    14:47 作家陈丹燕的“古月季巡礼”

    26:38 如何找回一株月季的名字?

    29:58 八子和他的标本世界

    35:28 植物画,与植物爱好者们的“为爱发电”

    40:22 蒙自菜市场里的“大惊小怪”

    45:32 当地人对动植物的“时间命名法”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小瀬村晶 - Dear Gogh
    出羽良彰 - 白藍色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我们总会听到,一些地方被冠以“XX之都”的美称,其中不乏许多规模不大的小镇。这些我们会感到陌生的地名背后,可以在某个细分产业上,承包下全国的大生意。


    在数据上,这种体感会更加直观。比如,我国的小提琴70%来自江苏黄桥,淡水珍珠80%来自浙江山下湖,羽毛球55%来自浙江江山,工业刷70%来自安徽源潭。一个平均人口2万多的小镇,面对的则是数亿人口的市场。我们会好奇,这种“镇域经济”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是谁为这座小镇带来了第一桶金,又是如何一步步占据庞大的市场份额?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动的今天,他们会遇到哪些机遇和挑战?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去到这些小镇进行深入探访的几位记者,一起聊聊他们在当地的观察与体验,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各自的细分产业上扎下脚跟,“xx之都”的产业小镇,究竟如何炼成。


    【时间轴】

    02:04这几座产业小镇,各有什么不一样?

    05:01 江山:体育局推动的羽毛球产业

    10:38 山下湖:爆火的淡水珍珠产业

    18:33 谁为小镇产业带来了第一桶金?

    37:31 小镇上的特色产业,如何应对困境与挑战?

    43:03 为什么羽毛球产业不会离开江山镇?

    49:00 环保问题对珍珠养殖产业的影响

    54:33 小镇上的企业,一定要做大做强吗?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嘉宾 | 苗千,《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天才,听上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颇有距离,我们也更愿意相信,那种行为孤僻但智力超群的“大神”,只存在于传说之中而非我们身边。


    我们总会对那些有着过人天赋的人抱有好奇,想要弄清楚“为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其实是一种源自本能的兴趣。而把“天才”作为一种研究对象而开拓出的“天才研究”,则是非常晚近才出现的学科。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和各位分享一下有关“天才研究”的故事。这一门学科究竟是什么,在如何研究一个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在研究者看来,他们如何界定“天才”?这种标准发生过怎样的变化?那些拥有过人天赋的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份天资?而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我们为何总会期待,下一个天才的出现?


    【时间轴】

    04:08 我们遇到过的天才什么样?

    06:32 “天才研究”究竟在研究啥?

    10:51 研究天才的两种路径

    22:42 被当作“天才”的那些人,生活过得好吗?

    31:02 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有一线之隔吗?

    34:44 界定天才的标准与背后的资源分配

    37:01 “天才总是成群结队来”

    41:03 我们为什么总在期待下一个天才的出现?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出羽良彰 - 白藍色
    島健 - First Love-In This Life-(TVインストゥルメンタル)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魏倩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覃思,《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王怡然,《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从今年开始,一款美国动画片《小马宝莉:友谊就是魔法》的衍生周边卡牌,在小学生间悄然流行起来。这些色彩鲜艳、印刷精良的“小马宝莉卡”采用盲抽的形式售卖,并有着颇为复杂的等级与版本差别,其中最难抽到的卡被称作最高位卡。某些高位的“小马宝莉卡”,在二手市场已被炒到十余万元。而为了获得高位卡,不断购买、拆包,也是一些孩子花费成千上万元的主要原因。


    或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学生时代流行的卡牌游戏,还是干脆面里的“水浒卡”,或者更“高端”一些的万智牌与“游戏王”卡。只是和“小马宝莉卡”相比,金钱的投入似乎还没有这么极致。而这种卡牌游戏在小学生社交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似乎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小马宝莉卡”聊起,看看今天在小学生中风靡一时的卡牌游戏,究竟是什么来头?在那些被炒到离谱的价格背后,有着何种商业机制?同时,当一种在很多人看来是“拿钱换纸”的游戏,成为填补小学生们社交空白的主流选择时,我们更需要一起思考,这种空白所从何来,以及如何为孩子提供更丰富、轻盈的生活与快乐来源。


    【时间轴】

    02:28 “小马卡”与TCG卡牌游戏

    08:21 我知道SSR,可“小马卡”的LSR、UR、SC都是啥啊?

    13:25 从“哇,这张卡好好看”到“低位卡不要了”

    15:55 “小马卡”如何成为小学生们的MBTI?

    21:33 “小马卡”的“价值”,是如何被制定出来的?

    27:56 焦虑又无奈的家长们

    31:20 群采:孩子和家长们怎么看?

    37:16 游戏的社交功能,掩盖了消费主义的本质

    43:19 课间10分钟,是如何被压缩的?

    45:45 精神世界的空洞,该由谁来填补?

    52:14 当“项目制育儿”成为风潮,如何平等地理解孩子?

    63:47 媒介形式与花钱方式的变化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川田瑠夏 - キリマンジャロだね
    拾光 - 那些美好的小事
    出羽良彰 - 木幡真琴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敏,《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孙雅兰,《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段弄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我们或多或少都在学生时代参加过集体“大合唱”,也会在经过公园的老年合唱团时,暗暗思忖“这会不会就是我的退休时光”?而随着彩虹合唱团的横空出世,近些年,许多城市里都涌现出类似的业余歌唱团体。加入一个合唱团,开始成为年轻人在生活方式上的新选择。


    本期Talk三联,就我们来聊聊合唱团的故事。位于上海的彩虹室内合唱团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记者们也去到了广州、成都和南宁,感受了不同城市里合唱团的氛围与团员们的生活日常。这些合唱团都是如何产生的,他们的“成团”,是否也有着严格的标准?置身其中的直观感受又是怎样的?同时我们也想试着了解,合唱的魅力究竟何在?在强调自我和独立的当下,年轻人投入这种“集体生活”的热忱来于何处?而当一个合唱团从业余爱好的集体走向商业化,它们又该如何处理这其中的平衡,站上更大的舞台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追求自我又担心孤独,想被听见又害怕关注,不妨去找一个称心的合唱团,加入群体的歌唱吧~


    【时间轴】

    01:44 今天风靡的合唱团,和学校里的“大合唱”不太一样

    13:10 一次素人合唱团的试唱体验

    19:17 “合唱”就是大家齐声唱一首歌吗?

    26:47 唱哭很多人的入坑曲:《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

    31:05 听合唱,为什么会把我们听哭?

    35:44 在合唱中形成的身份认同

    47:01 运营一个业余合唱团的琐碎日常

    54:30 作为一种爱好,合唱的粘性为何这么强?

    56:14 合唱是我们对生活的一个小小反抗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小城美食,往往更加多姿多彩与鲜活动人。这是《三联生活周刊》历年的美食寻访中持续关注的一类目标。今年,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有着国际餐饮的小城。一线城市有各国美食并不稀奇,但三四线小城也能汇聚地道的国际风味,就稍显奇幻。这或者来自于华侨归国的特殊背景,又或者和通向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有关。


    这一次,我们去到了浙江义乌、青田和海南兴隆,作为国际商贸聚集的城市,义乌有着大量外商生活于此,也带来了各地的地道美食;而作为侨乡的青田与兴隆,则因为华侨这一群体的存在,使很多异域美食成为了当地人餐桌上的日常。


    本期Talk三联,让我们跟随三位记者的描述,听听他们在这些国际美食浓度极高的小城里,都有怎样的味觉体验,那些印象深刻的菜品与味道,以及在食物背后的情感,那些文化交融与人世变迁的故事。


    【时间轴】

    00:38 夏日美食系列,今年为何选择了这三座小城?

    03:53 对海南兴隆的第一印象:咖啡

    08:16 在义乌,一个中东气息浓郁的十字路口

    12:33 青田西餐初体验:豪客来牛排?

    17:32 兴隆老爸茶店里的七层糕

    22:14 红葱油背后的华侨迁移路径

    24:35 两味独特的食材:“斑斓”与“狡猾”

    27:15 海外美食落地中国,会有哪些口味改良?

    35:16 印尼口味咖喱的秘诀:椰浆,我加了椰浆!

    39:56 青田餐厅的意大利主厨

    46:11 见证兴隆变迁的莲姐和她的山庄

    55:12 美食推荐:那些值得打卡的餐厅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Choro Club,妹尾武 - いつか来た道-other way-
    Foxtail-Grass Studio - 氷だらけのアイスコーヒー
    藤田淳平,藤永龍太郎,藤間仁 - はじまりの朝に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行读图书奖”项目统筹
    嘉宾 | 乔纳森,书评人,译者,“行读图书奖”评委
    嘉宾 | 薛巍,笔名“贝小戎”,《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行读图书奖”项目统筹


    从小学开始,“名人传记”就一直存在于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中。除了在写作文时可以作为丰富文章的素材,这些人的故事,似乎总是和我们的生活有些距离。但也总有一些时刻我们会意识到:原来在相似的年龄、面对类似的问题,这些“伟大”“成功”的人们,也会有同样的困惑。那些相似或者完全不同的心路历程,也会让我们有所触动。


    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去了解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历程?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衡量传记作品的“好坏”?口述、自传、年谱、回忆录等不同形式的文本,与传记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差异?而站在传记写作者的角度,他们又是如何处理与传主的关系?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资深书评人乔纳森和贝小戎,听听他们关于传记的认知与思考。在乔纳森看来,当人们对于世界抱有浓厚的好奇,对生活的每个单元、对于具体的人感兴趣,那么阅读传记是满足这种兴趣的一种方式。在这个夏天,不如挑一本传记来读,发现世界的多元面相。


    【时间轴】

    02:45 我们为什么要读传记?

    08:52 判断一部传记“好坏”,有怎样的标准?

    17:09 “口述”的特殊性何在?

    21:09 为什么给张爱玲写传记,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4:44 传记作者该如何把握传主的灵魂?

    27:50 中国的年谱书写传统

    33:57 发现一个人生命中的“关键时刻”

    41:43 “自传”与“他传”

    44:36 “传记只有佳作,没有神作”

    55:03 传记作者与传主,如何“相爱相杀”?

    56:21 读创作者的传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吗?

    61:26 有没有谁的传记,不可能被写出来?




    《贝小戎·阅读与写作训练营》(第十六期)正在火热开营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第一时间获取新一期开营资讯~

    《西书东藏:中国文化名家的外文藏书》,刘铮/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羽鳥風画 - 思い出の星空
    小瀬村晶 - Hidden Waltz


  • 主播 | 吴淑斌,《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孙晓,《三联生活周刊》实习记者


    如果以上一个时代为坐标轴,大学里现在发生的,跟“关系”相关的变化,正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越来越不愿意背负完整的个人情感,而是以功能性、碎片化的临时关系取而代之。在面对与人建立关系时,我们并不想躬身入局,而是开启了节能模式。


    现在校园中的年轻人,如何处理与身边人的各种关系?大家对于恋爱的热情真的在下降吗?而男生和女生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与认知,有着怎样的差别?同时,一些把情感需求提纯的“虚拟关系”,比如在乙女游戏中与纸片人谈一场恋爱,是否会给到更好的体验?那些存在于真实关系中的失望、下头乃至愤怒,是否也会在虚拟关系中发生?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谈恋爱这件事出发,聊聊今天的年轻人们,尤其是身处大学校园中的朋友们,在处理“关系”时遇到的情况。这些现象可能是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也可能在几代人的生活中持久存在,而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或许更值得我们思考。


    【时间轴】

    00:58 从进入大学到走向社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13:53 大学生们的边界感,变得越来越强了吗?

    18:34 大学阶段要做的事,需要重要性排行吗?

    26:33 这个人和我不同,还有建立连接的可能吗?

    31:02 当网上学会的概念遇到现实问题

    34:52 现在的大学生们,真的不愿意谈恋爱了吗?

    45:13 在一段乙女游戏中,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

    49:05 当你为他人考虑时,才能获得更深入的情感交流

    53:44 和纸片人男友的36天旅行

    59:25 与ChatGPT“谈恋爱”的上头瞬间与下头时刻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Yang,《壮游者 | 人文旅行声音游记》主播

    嘉宾 | 袁越,人称“土摩托”,《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本期是与播客“壮游者”的一期串台,作为土摩托多年读者的“壮游者”主播Yang,终于在北京和土摩托坐在了一起,畅聊他们在南太平洋上的两座传奇岛屿——加拉帕戈斯群岛与复活节岛上的旅行,以及作为两位资深旅行者,如何看待“旅行”这件事在近二十年中的变化。

    这两座远离大陆、孤悬海上的岛屿有何特殊之处?对于生物进化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演变,又有何意义?那些看似神秘的石像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实际功用?复活节岛上发生的故事,又对今天人类的生存路径带来哪些启示?在土摩托和Yang的讲述中,你或许可以找到我们与这两座岛屿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间轴】

    01:18 满腔热情地泼冷水:为什么加拉帕格斯去亏了?

    07:08 土摩托心目中的旅行是怎样的?

    10:40 带着任务去旅行的旅行写作

    17:26 “有知识储备的人,看到的风景都带字幕”

    29:09 为什么说复活节岛是“人类实验场”?

    34:27 复活节岛的基本情况

    46:26 复活节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

    53:38 巨像“摩艾”是怎么出现的?

    1:10:33 复活节岛的崩溃如何发生?

    1:22:39 如何从混乱中恢复秩序?复活节岛的民主实验

    1:33:44 逐渐夏威夷化的复活节岛

    1:37:00 人类社会的庸俗化、算法,与“旅行要趁早”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 主播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敏,《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艾江涛,《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对于很多古建筑爱好者和古迹发烧友来说,晋东南,一直是圣地般的存在。这里有1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现出自唐至清完整的建筑序列。中国半数早期木构建筑聚集于此,数量与密度全国无出其右。而随着开放政策的调整,许多原本并不对外开放的古建筑,也在逐步向普通游客打开大门。


    为何在晋东南地区,会留存下如此密集的早期木构建筑?除了年代高古之外,还有哪些独特的风格与价值?和那些更为成熟、也逐渐“博物馆化”的著名古建单位相比,这些散落山野、藏于乡村市井的古建筑有怎样的独特魅力?它们的存在,与周边环境会产生哪些具体的连结?负责日常看护的“文保员”都是什么人,他们的日常生活又是如何?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前往晋东南地区寻访古建筑的几位记者,听他们聊聊这次踏访之旅的体验。那些古朴沧桑的庙宇依旧具有震人心魄的魅力,而围绕建筑而生活着的人们,让这些穿越时光依旧屹立的建筑,变得更为鲜活可感。


    【时间轴】
    00:30 晋东南古建筑价值何在?
    06:40 为什么晋东南有这么密集的早期木构建筑?
    12:58 散落山野间的古建筑,有哪些独特的魅力?
    18:22 人神共乐:千年古戏台上唱大戏
    24:18 一直被使用的活的建筑
    28:42 访古青莲寺:唐代佛像前的屏息时刻
    34:05 高都镇上的文保员:一路解锁的NPC
    50:14 在一座宋代寺庙的场院里养鹅种菜
    55:10 飞檐之上的猫头鹰
    58:09 为什么今天的塑像不好看了?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多一种生活|岁时茶山记|项飚·你好陌生人|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官网:https://www.lifeweek.com.cn/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