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gespeeld
-
“人们对于身体的重视,也升级为对于公民资质的要求之一。如果你有一具不良的身体,就直接意味着你是一个不良的公民;古雅典在人类情欲和意识的深处打下了一个古希腊文的,有关美和政治的标记。”
在艺术史学者张宇凌的视野中,古希腊雅典的雕塑隐含着城邦政治的内在权力逻辑,它激情而固执地将“个人的欲望和身体置于公共政治的关照之下”。
身体、性与体制的结合在今人看来,也是疯狂却有力的手段。
她的作品《竹不如肉》去年出版,书中借以独特的视角——“权力与身体”探讨着西方艺术史上的众多著名作品,如古埃及《纳芙蒂蒂王后胸像》、古雅典《握手言别》雕像、古罗马《忧郁的罗马人》雕像,中世纪的《夫人与独角兽》壁毯、文艺复兴时期的耶稣造像等等。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张宇凌,和我们一起聊聊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与身体。
嘉宾:
张宇凌,艺术史学者
主持:
郝汉,新周刊编辑
叶倩雯,媒体人
本期你将听到:
06:38 古代艺术品在国内比现、当代艺术品更受欢迎
08:38 欧洲各国的博物馆都在争夺古典艺术的解释权
11:00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背后的意识形态
16:15 在中世纪艺术里,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
22:20 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基督教文明是理解西方艺术品的两个关键
29:06 如今的艺术研究,不再局限于艺术赏析范围之内了
42:30 贾科梅蒂的雕塑看起来或许没有人体的美,但他强调的是视觉的真实
配乐:
BBC Band - Exodus
金伶- 斯卡布罗集市(英)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_ Emmy Verhey _ Eduardo Marturet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郝汉
协同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管薇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可能是被社交网络塑造得最“彻底”的两个词。当我们越来越自主,并且越来越有“寻找自我”的需求时,社交网络上的各类泛心理学账号也随之兴起。
另一种关于“心理咨询”的塑造则来自于各类影视。主角们坐在沙发上,对面则是一位看起来让人放松的心理咨询师。两人的对话似乎有特殊的魔力,主角面对的困境似乎在一来一去的对话中,逐渐被解决……
那实际上的心理学和心理医生是怎样的?
在一个非常无聊的工作日午后,我翻开了一本我以为会是非常无趣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是一位名叫洛莉·戈特利布的心理咨询师所写的非虚构作品,在翻开书之前,我以为会是一部“心灵鸡汤”,但我错了,我想在这本书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老师也为这本书写了一篇非常动人的序言,在序言里李老师说:“出来了,一切都没有变,当然不会变,一秒前和一秒后世界还是一样,咨询室没有变,钟表还在滴答滴答,咨询师还坐在沙发上看着你微笑,你看着自己。所有的痛苦也都还在,但你知道这样有些改变就已经发生了。”
这本书,以及这篇序言又激起了我对心理咨询的极大兴趣,我们和李松蔚老师聊了聊,他是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以及抑郁症以及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等等。
嘉宾:
李松蔚,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潘文捷,文化记者
本期你将听到:
02:49 因为第一志愿没考上,才念了北大心理学
05:04 心理学是一个广阔的专业,系统式的家庭咨询很重要
09:39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区别。“心理咨询”是一件奢侈的事儿
13:18 这本《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为什么能打动人?
18:13 心理咨询师会害怕过多地暴露自己吗?
19:12 和客户/病人接触的时候,也在丰富我自己的人生
22:32 我们最终能做的事情,就是找个人聊聊
29:53 对抑郁症,不该有不切实际的“治愈”期望
35:02 《正午之魔》为什么是关于抑郁症的“必读书”?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39:41 原生家庭和孩子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音乐:
李翎君-萍聚
得田真裕-父母之爱
glassmoon-雨伞哭泣之日
akogare-京都艺术大学演奏曲
kururi-奇迹。
gonchichi-朝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钟毅
协同策划:郝汉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思想可以成为产品吗?内容创业与商业的界限是否模糊不清?知识能否做到高效率地交付?观念如何落地,并以方法论的面貌导向行动与改变?
从早期偏重思想、历史选题的《罗辑思维》,到如今涉及所有知识领域的终身学习企业,这些问题乃至争议贯穿了“得到”这家公司初创、成长与探索的始终。
今年,得到CEO脱不花出版了新书《沟通的方法》。在这部可以随时查阅的职场沟通方法论背后,潜藏的仍是这家成功的知识服务企业所认可的元逻辑——知识的交付,最终是在于人的改变与行动。
本期节目里,围绕“有用”这个关键词,脱不花给出了她关于工作,关于人生的诚恳回应。
嘉宾:
脱不花,得到联合创始人&CEO
主持:
郝汉,新周刊编辑
叶倩雯,媒体人
本期你将听到:
05:11《沟通的方法》最早的定位,是职场
13:09如果听道理就能过得好,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一定过得最好
23:00知识服务,交付比炫技重要
25:21商业、市场、技术的力量如何完成对人的“点亮”
30:27未来所有的组织模式,可能都会是“To S”
34:57“70后”都有自我工具化倾向,担心自己没用,也想证明自己有用
46:55有的人想奔事业,有的人想搞钱,管理者需要针对性地给员工创造意义感
53:21我看到有上进心、想干事儿的年轻人,会特别愿意给他/她机会
配乐:
同伴的力量-陈致毅
青春啊青春-关贵敏
Romance-苇蒲由纪
Motor Mouth-濑川英史
French accordion-La java va bien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郝汉
协同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提到历史,我们总有一种“宏大叙事”的本能。战争、政治、外交似乎是历史学“天然的朋友”,而文化、社会等微观层面,则全无我们印象里属于历史的那份恢弘。
前段时间,有一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关注,也引起了我们对文化史研究的思考。这本书意大利学者卡洛·金茨堡的《奶酪与蛆虫》。在历史学界,这本书是微观史研究的典范之作,是新文化史研究不能绕开的一本“基础读物”。这本书的主角是16世纪的磨坊主,他“不相信基督救赎,怀疑圣经文本,讥讽洗礼等诸圣事不过是一桩生意。他说上帝是一缕空气,视众天使为奶酪中的蛆虫”。
但意外的是,这本看似注定曲高和寡的新书,和很多非历史专业的读者产生了共鸣。在这个小人物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细节,金茨堡递给了我们一个放大镜,在他的放大镜之下,16世纪的意大利小城的细节被一一还原。它也激起了我们的思考,比如历史中的大众,真的无足轻重吗?比如精英和大众文化之间,真的无法沟通吗?再比如为什么国别史和全球史会如此割裂?
我们请到了历史学者段志强和知名译者陆大鹏,借着这本异常动人的新文化史著作,聊一聊他们的思考。
嘉宾:
段志强,历史学者、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陆大鹏,知名译者,译有“地中海三部曲”、《金雀花王朝》等
主持:
Nelly,媒体人
钟毅,新周刊编辑
本期你将听到:
02:22 学历史,主要还是对人感兴趣
07:00 宗教裁判所,也有程序正义
08:25 为什么《奶酪与蛆虫》如此动人?
18:55 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不能互相理解吗?
32:26 新文化史没有落潮,它已经无处不在了
49:58 庞贝的妓女,比恺撒更不重要吗?
52:51 强调大人物和大历史,是一种傲慢
66:12 政治史关注的是冲突,所以我们需要微观史找到人类共同之处
配乐:
Ezio's family-Jesper Kyd
高木庸旬-海战
佐藤直纪-Okamochi&Jersey
高木庸旬-新大陆的城镇
陈致逸-谨慎的探索
陈致逸-破晓前的流光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钟毅
协同策划:郝汉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即使出道三十多年之后的今天,伊能静在真人秀综艺节目的表现,音乐节LIVE演出,以及关于女性、家庭与爱情的想法,依然频频引来关注,围绕她的话题总是久久不绝。
这些讨论既带来了“流量”,也不免有许多争议,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自己终于抵达了“人生中被黑的巅峰”。伊能静曾经说,自己能够走到今天靠得是“反省力”,而她的高关注度恐怕也与此有关。毕竟念稿式回答常常安全但乏味,一个常常自省的明星多少会看上去像是娱乐圈的“叛逆者”,从而引人注目。
作为少女偶像,伊能静回忆自己也曾是“讨好型”人格,因为早早地进到一个商业价值体系里,她深知 “被喜欢”是最重要的。而如今,在历经千帆之后,她更在意的则是由内而外的自我检视。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伊能静,听听她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
嘉宾:
伊能静,艺人
主持:
郝汉,新周刊编辑
余雅琴,影评人
本期你将听到:
5:11 我当时选择回归家庭的时候,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已经感觉到倦怠了,工作不再热情
6:46 “事业和家庭怎么平衡”是个伪问题,男人不该成为“诈尸型爸爸”
8:34 “你工作太拼,不顾小孩”“你怎么能当全职妈妈”这两种指责,我都经历过
12:00 我上节目用了之前在家中舒适圈的方式跟人说话,忽视了界限感
22:03 在漫长的三十几年,我的过去就像一个真人秀,像一个“楚门的世界”
24:55 “要白、要瘦,才好看。”我承认参与过制造女性焦虑
28:44 年轻的时候,我喜欢反省世界,但现在更多会从内心去检视自己
30:45 在商业价值体系里,被喜欢是最重要的
40:06 我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在那里,我既不是媳妇,也不是妈妈
配乐:
关不住- 伊能静
Dancing Snowflakes - Peter Jeremias
19岁的最后一天- 伊能静
Aquarelle Sur Bois - Bruno Sanfilippo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郝汉
协同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林星妤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电影诞生不过短短百年,它仍是一个充满活力、变动不居的新兴事物,而“从女性视角看待世界”同样是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创生的新发明。
“女性的,从不只是女人的”,在各种意义上,“女性”都意味着新生与能量,它像电影一样赋予了人类一扇洞向世界的窗口。
作为当今电影研究领域最著名的女性,作为中国最早的女性主义者之一,戴锦华已然成为了 任何关涉“女性电影”的话语场里,人们必然遭遇的对象。
今年秋天,在“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先导论坛“山一说”上,她重申了自己在“女性电影”上的立场。借由“赛博格”中“反本质主义”的主题,她认为,当我们要定义“女性电影”时,我们需要根本性地回答“何为女性”“何为电影”,而这恰恰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戴锦华,谈谈最新思考。
嘉宾: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主持:
郝汉,新周刊编辑
叶倩雯,媒体人
本期你将听到:
05:10 我们没办法本质性地定义“女性”与“电影”
07:39 “女性”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发明
11:38 说到女性电影,应该特别关注女性电影人的状态
14:24 在阶级议题覆盖一切的时期,性别议题是被压抑的
17:00 有些作品是立场的展演,而不是迷人的电影
17:54 今天的荧幕不再赋予小人物以道德的高度,他们消失了
23:09 整个女性议题都笼罩在现代性的规划内部
26:20 我每次看《三块广告牌》都会笑出声来
30:50 研究者与创作者的友谊,需要建筑于作品认同,而非情感与道义责任
32:45 相比网友,有时候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反而特别表面化
配乐:
山里过堂风- 虎啸春
他坐在哪里- 林生祥
Ascended Vibrations - ¿Téo?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郝汉
协同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林星妤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