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嘉賓:王道維教授(台灣清華大學)

    Q: AI 時代,教會如何更新福音策略?

    A:在後現代社會中,人們是透過互動的經驗來認識真理,傳統單向的佈道效果逐漸減弱。然而 AI 客製化的互動性,啟發我們將福音策略從單向轉為雙向:先聆聽同理,再依個別需求給予適切的回應。如此,我們更能在對話和陪伴中,展現道成肉身的接納,在互動中建立真實的關係,引導人認識並經歷福音的大能。

    Q:教會如何負責任地使用 AI 工具?

    A:在 AI 工具提升事工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要負責任地使用 AI,王道維教授提醒我們要兼顧信仰的價值倫理。

    1. 分辨虛擬知識,操練批判性思考

    AI 生成的虛擬知識並非絕對真理。我們的門徒訓練需培養分辨資訊真偽的能力、操練批判性思考。如此,我們才能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善用 AI 工具。

    2. 參與 AI 公共化,讓科技成為公共祝福

    教會在訓練 AI 工具時,需確保資料來源的多元,避免產生排他性;也可在網路上公開講道稿或研經材料等,供 AI 爬取,成為公共的資源。同時,我們投入資源在相對缺乏的社福領域等,開發新工具以提升效率,讓科技能真正造福到弱勢群體。

    我們帶著盼望且負責任地運用 AI 工具,兼顧倫理與實務,有效活出教會的使命。

    👍董牧師提問💬

    聽完本集的訪談,除了提升教會自身的事工效率,您認為教會還能在哪些社會議題中,透過 AI 成為公共祝福呢?您認為教會是否有責任主動參與 AI 公共化,並如何藉此實現更多的社會關懷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NAurVzcKRukYWdnV9

    📚延伸資源💡

    1. 〈AI 時代的門徒訓練應更強化思辨與包容〉,王道維,基督教論壇報

    🔗 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81522122

    2. AI 時代的教會──從神學反思、信仰實踐到公共參與,王道維,濟南長老教會演講之投影片與影片

    🔗 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81218752

    3. AI 革命下的福音使命與挑戰,王道維,宇宙光「福音與文化」講座之錄影與投影片

    🔗 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80718533

    4. AI 末世論?──從盼望神學看 AI 公共化與教會的角色〉,王道維,發表於2024「上帝與世界」年會

    🔗 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80406595

    5. 〈道可道,非神道?──從基督信仰看能言善道的 ChatGPT 與其對教會的挑戰〉,王道維,《舉目》雜誌

    🔗 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78590221

    6. 〈關於「ChatGPT 與基督信仰」常見的問題與回應〉,王道維

    🔗 https://blog.udn.com/dawweiwang/179259856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吳國安老師(台灣神學院)

    Q:華人教會如何超越基要主義的侷限?

    A:基要主義如同華人教會的家族史,值得我們深入理解其歷史背景與貢獻。在持守聖經權威及核心信仰的同時,我們也認識上帝在多元處境中的工作,並珍惜不同視角的神學反思。當我們積極聆聽並參與文化對話、尋求與彼此合作的可能時,就能跳脫基要主義反智、分離主義的侷限,在世俗化的社會中,見證神國的影響力!

    Q:為什麼今日的教會需要歷史神學?

    A:歷史不僅是回顧過去,更是深化牧養與講台信息的重要資源。學習歷史神學能幫助我們連結信仰根基,找到前行方向。

    1.⁠ ⁠連結千年傳統,深化講台信息

    歷史神學將堂會歷史置於基督信仰的千年傳統中,幫助我們接續脈絡,根植於不斷演進的教義與歷代教會的實踐智慧,避免斷章取義,使信息更具深度和歷史厚度。

    2.⁠ ⁠以歷史智慧洞悉時代,澆灌牧養現場

    歷史神學引導我們在歷代的神學資源中學習,理解信仰如何在文化與時代中被詮釋;這不僅能建立我們洞悉時代的能力,還提供我們應對後現代處境的方向,幫助我們將歷久彌新的智慧活用於牧養現場。

    歷史神學是帶領教會應對當代挑戰的重要資源,能幫助我們深化牧養與講台,連結信仰傳統,在變遷時代中穩步前行。

    👍董牧師提問💬

    你是否曾好奇,你所參與的堂會是如何在歷史的脈絡中發展至今?這樣的歷史背景,又如何影響著你今天的服事和信仰呢?聽完今天的訪談,你對歷史神學或華人教會的發展,還有哪些疑問或好奇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NAurVzcKRukYWdnV9

    📚延伸資源💡

    1.⁠ 《什麼是歷史神學:從歷史視角理解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塑造》(Historical Theology Explained: The Evolution of Early Christian Doctrines), 吳國安 著,校園書房出版社

    🔗 https://shop.campus.org.tw/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000604543

    Support the show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嘉賓:戴永富老師(創欣神學院)

    Q:教會如何擺脫人情壓力,活出恩典?

    A:華人教會中,人情壓力常使服事變質。要活出合乎聖經的恩典觀、避免功利交換的思維,戴老師提供了兩帖良方。

    1. 恩典源頭在神,而非人際回報

    上帝的恩典如活水,白白從祂而來,經我們服事流向他人,最終回歸祂。以榮耀神為動力的恩典循環,超越了人際回報的期待,釋放我們自由服事、回應上帝的愛。

    2. 實踐恩賜團契:共享與款待

    教會是恩典的家,恩賜是共享資源;當我們接納不同世代與背景的成員,並以款待文化在屬靈、物質及情感上彼此支持時,資源更能有效分配、恩典從內流動向外。當我們實踐共享與款待時,教會就成為了無人缺乏、甚至有餘的恩賜團契

    我們以神為中心、互相服事,實踐恩典循環,讓教會成為恩典湧流的恩賜團契。

    Q: 教會如何在世俗化社會中忠心見證?

    A:戴老師指出,教會要在世俗化社會中活出忠實見證,首先要以款待與服事取代奪取權力的對抗。我們的門訓需緊扣福音敘事,才能幫助彼此認識恩賜,並以愛心發揮,慷慨地服事鄰舍。如此見證能避開強勢征服與同流合污的陷阱,且更能展現多元且合一的團契本質,在撕裂社會中如鹽調和有味,以基督的馨香吸引人歸主。

    👍董牧師提問💬

    在當前世俗化與內部挑戰並存的時代,教會應如何同時實踐『恩賜團契』,既在內部擺脫人情壓力,又向外活出忠心見證?您認為這需要哪些關鍵的改變與行動?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NAurVzcKRukYWdnV9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李泉老師(愛丁堡大學)

    Q:如何面對教會內部的衝突與分裂?

    A:教會分裂常源於資源不均、神學分歧或缺乏對話空間...李泉老師帶領我們以基督為中心與哀歌的視角,回應衝突根源。

    1. 動力:以基督為中心的和解視角

    衝突的根源或許複雜,但和解的基礎卻很單純:基督已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解大工。這意味,處理分裂的我們並非孤軍奮戰,而是參與到基督已經完成的工作中。

    2. 修復:與民同在的「中保哀歌」

    哀歌是在苦難中與上帝對話,如同耶穌受苦中保的形象,一手牽著上帝,一邊陪伴受苦百姓,向神代求,這也是我們實踐和解的方向。同時,我們也學習更宏觀地洞察教會內部問題與社會不公義間的關聯。

    透過以基督為中心、效法中保的服事,我們可以在修復裂痕的過程中,見證並經歷到基督已成就的合一。

    Q: 該如何實踐「文化宣教」?

    A:文化宣教的核心是基督信仰與文化的雙向溝通。李泉老師指出,當我們放下單向的批判,帶著與神的相遇的經驗與建立關係的期待,聆聽並參與在公共領域的對話中時,基督信仰尤能為我們身處的文化帶來生命境界的提升,不僅展現信仰中獨特的救贖視角,更讓參與在跨文化溝通中每個人,都有機會被恩典的生命力轉化。

    👍董牧師提問💬

    面對你所在的教會或社會環境中的衝突與張力,今天的訪談是否啟發你開始思考「和解」的可能性?基督信仰如何幫助你在修復關係或與文化對話中找到行動的方向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NAurVzcKRukYWdnV9

    📚延伸資源💡

    1.⁠ 〈漢語神學運動中的文化宣教實踐〉,李泉老師專文

    🔗 https://shorturl.at/Bhkw8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陳劍光牧師(香港基督教中華傳道會)

    Q: 如何在忙碌的事奉中找回靈命活力?

    A:現代教會強調事工成效,但忙碌常使我們與上帝的關係疏離。陳牧師提醒我們重拾沙漠教父的靈修智慧:靈修並非逃避世界,而是進入內心,面對老我與黑暗面。即使忙碌,我們仍可將日常經歷帶入禱告,並安排獨處時間進行內在反思,與上帝進行真實的對話。透過適合的方式、恆心的操練,我們可以找回屬靈的活力!

    Q:領袖的靈命塑造如何影響教會發展?

    A:在教會的發展過程中,領袖的靈命塑造至關重要。陳牧師指出,教會的成長與穩定往往來自於領袖靈命的成熟度。

    1. 領袖的「心胸」決定教會的發展空間

    教會的成長與突破並非單靠人為的策略或工具,成熟的領袖能放下過去的成功模式,勇於嘗試新事物,在過程中善用資源與工具應對挑戰,促進教會的健康發展。

    2. 放下恐懼,抵禦權力和利益的試探

    為了將人領到神面前,靈命成熟的領袖願意放下對改變的恐懼,信任聖靈的工作,勇於嘗試新的事工或牧養方式。而當我們面臨權力和利益試探時,穩固的靈修能幫助我們回到主面前省察內心,持守正直。

    我們願意在靈命上扎根、抵禦試探,信任聖靈的引導、嘗試新的牧養方式,忠心使用資源和工具,帶領教會健康地成長。

    👍董牧師提問💬

    在事工繁忙中,你如何維持靈命的操練與健康?聽完陳牧師分享沙漠教父的靈修智慧與巨型教會的經驗後,你覺得可以如何調整你的事奉方式,讓靈命與事工更均衡而長遠地發展?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NAurVzcKRukYWdnV9

    ⭐️ 邀請您以奉獻參與華福運動⭐️
    ⬆️點選此文字⬆️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何偉強牧師(香港播道會恩福元朗堂)

    Q:如何在逆境中帶領教會穩定增長?

    A:逆境是挑戰,也是使命的契機。何牧師在社會動盪和疫情中,從零開拓植堂到 500 人,他的核心信念與實踐是...

    1. 「教會本身即為宣教」的核心理念

    宣教是教會存在的本質,而非附加事工。恩福元朗堂不僅融入本地社區,更鼓勵弟兄姐妹積極參與跨文化行動,拓展隨走隨傳的福音視野,帶感動回家,投入服事。

    2. 領袖榜樣與全員參與的文化

    何牧師以「忠心、火熱、吃苦」的建道精神,活出僕人領袖的榜樣,激勵信徒投入事工。在元朗堂,高達 70%-80% 的會眾積極服事,自然醞釀出溫暖合一的教會氛圍,吸引著新朋友的加入與長駐。

    當我們以宣教為核心使命,並以僕人的姿態與彼此一同面對逆境時,教會能在跨文化與本地的見證中,健康、穩定地成長。

    Q:如何從社區關懷開始,培育門徒?

    A:以「愛鄰舍如同自己」為核心,元朗堂透過免費福音車、課輔和關懷弱勢群體等行動,與本地和少數民族社區建立信任。不止於物質幫助,更重視關係建立,用溫馨的款待讓受助者感受到家的溫暖,同時邀請參與教會聚會,逐步融入門徒訓練。當我們以實際的關懷活出信仰時,就能慢慢實現「從關懷到門徒」的轉化。

    👍董牧師提問💬

    聽完何牧師如何在挑戰中帶領教會兼顧「宣教使命」與「愛鄰舍」的實踐,你認為在你的教會中,有哪些神學信念可以化為具體行動,從而在困難中見證基督的愛?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NAurVzcKRukYWdnV9

    📚延伸資源💡

    1.⁠ 《不甘心做鹹魚:18 間香港教會活化的經驗》,葉松茂 著,宣道出版社

    🔗 https://www.logos.com.hk/bf/acms/content.asp?site=logosbf&op=show&type=product&code=9789888642106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應仁祥弟兄(校園書房出版社)

    Q:如何讓門徒培育更貼近生活?

    A:應仁祥弟兄與我們一同反思,門徒培育不僅是堂會內的訓練,更關乎我們如何在教會外的實際生活中改變與成長。

    1. 從堂會走向生活

    門徒培育旨在幫助信徒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整全的生命,不僅限於堂會內的服事角色,也涵蓋職場見證,面對人際挑戰,處理情緒,甚至在挫折中成長等真實情境。

    2. 看見人性的豐富與可能性

    門徒培育需要在神論與人論之間找到平衡。我們持守上帝的主權,也不忽略人性能反映上帝的形象,例如能夠建造社會與文化的語言能力,還有創造力、思考力和情感等豐富特質。當我們挖掘實踐這些特質,就能在各領域活出豐盛的生命見證。

    門徒培育不僅是信仰知識的傳遞,更要幫助我們面對實際生活,活出整全的生命。

    Q:出版社如何透過出版資源支持牧養?

    A:應仁祥弟兄指出,校園書房出版社堅持聖經權威,卻不局限於單一神學聲音,讓讀者有機會在多元視角中深化信仰。

    1. 多元神學聲音的引介

    出版社挑選不同神學家的作品,即便存在某些爭議,仍對華人教會具有啟發性。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資源拓展視野,深入認識當代所面臨的倫理、文化與信仰挑戰。

    2. 聖經研究的生活化

    校園出版社近期推出的 Future 書系,例如《時間神學》和《遊戲的神》等書,致力於將聖經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地應用於現代生活,引導我們將神學概念轉化為生活智慧,使信仰更加務實且有意義。

    透過多元神學資源的引介與生活化的聖經研究,校園出版社正與我們一起堅守核心信仰,並尋找應對當代挑戰的平衡之道。

    👍董牧師提問💬

    您覺得文字事工可以如何幫助教會,讓門徒培育更貼近生活,並應對信仰與文化的挑戰?您最期待哪些出版資源?告訴我們吧!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NAurVzcKRukYWdnV9

    📚延伸資源💡

    1.⁠ 《阿祥養書場》Podcast:深入探索閱讀的力量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9%98%BF%E7%A5%A5%E9%A4%8A%E6%9B%B8%E5%A0%B4/id1723957864

    2. 《時間神學:承繼過去、盼望未來、信實地回應此刻》(How to inhabit time : understanding the past, facing the future, living faithfully), 蘇明思(James K.A. Smith)著/ 謝佩知 譯,校園書房出版社

    🔗 https://shop.campus.org.tw/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000604086

    3. 《遊戲的神:和父、子、聖靈玩在一起的靈性與生活》(The God Who Plays: A Playful Approach to Theology and Spirituality),柯羅奇(Andy Crouch)著/ 羅吉希 譯,校園書房出版社

    🔗 https://shop.campus.org.tw/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000604093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陳培倫牧師(Petra 健身房教會 & iM 行動教會)

    Q:為何鍛鍊身體是件屬靈的事?

    A:鍛鍊身體不僅是為了健康,還直接影響我們的靈命成長。若要忠心回應神的呼召,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開始操練:

    1.⁠⁠看重身體,整全看待靈命塑造

    上帝創造了我們的身、心、靈,三者密不可分。當我們平衡鍛鍊身體時,能提升抗壓力,幫助我們應對生活與服事中的挑戰,以更高的品質、持久地事奉神。

    2.⁠⁠忠心事主,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

    我們常說願意為主放下生命,但真正的順服,往往體現在改變飲食和作息等細微習慣上。為了榮耀神,我們選擇健康的食物、進行規律運動,因為這正是對神忠心的具體表現。

    鍛鍊身體是對神美好創造的回應,我們透過訓練與改變生活習慣來操練敬虔,提升抗壓力與事奉品質,將榮耀歸給神。

    Q:健身如何成為新型牧養與福音策略?

    A:當健身房作為「無牆教會」,打破了傳統教會的空間限制,無論參與者是否為基督徒,都能透過共同面對身體的挑戰與突破,建立深厚的「革命情感」。這樣與彼此的連結,能讓參與者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自然接觸福音,我們可以在健身過程中安排信仰分享和禱告,讓人們在追求身體健康的同時,心靈也從神得到滿足。

    👍董牧師提問💬

    Kristopher 牧師的「健身房教會」以及「無牆教會」的概念,是否啟發了你?在你的教會或社群中,你會如何具體運用健身或其他你所熱愛的事物,自然地接觸身邊的人、建立更深的連結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nSffkPSZ5t7QxFq88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蔡怡庭(Christianity Today 今日基督教)

    Q:如何融合多重身份,忠心事奉?

    A:蔡傳道受到奧古斯丁的啟發,指出基督徒蒙召在「地上之城」參與公共生活,同時要心懷「上帝之城」的永恆價值。因此,無論是教會事工,還是多元的職場角色,不同的身份並非彼此衝突,而是侍奉的不同面向。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職場、家庭和社會,關愛鄰舍時,就是在忠心地回應並見證基督的愛。

    Q: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公共神學?

    A:不同於「聖俗二分」的觀念,蔡傳道認為神學不應停在抽象思考,而要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每個決定。因此,我們不僅在教會內虔誠,更可以從聆聽開始,積極參與公共領域並持續自我反思。當我們以基督的教導來省思和調整自己的動機與生活方式時,將更有勇氣與溫柔去連結不同群體,回應當代的挑戰。

    Q:從媒體解讀,華人教會在關注什麼?

    A:根據在 Christianity Today (今日基督教) 的工作經驗和後台數據,蔡怡庭傳道觀察到簡體中文讀者更關注苦難、受迫害和弱勢群體相關的議題,而繁體讀者則更關注性別、倫理(尤其家暴、婚姻、LGBTQ+)等議題。然而,無論地域或語言,華人教會都高度關注教會醜聞與權力結構,我們需要正視並回應這些挑戰。

    👍董牧師提問💬

    聽完蔡怡庭傳道的分享後,你是否重新思考了『呼召』的意義?在你的職場、家庭或社會角色中,你如何實踐你的信仰,具體回應上帝的呼召?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6p4MQBHtxok5TSw9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郭偉聯教授(香港浸會大學 宗教與哲學系)

    Q:如何在撕裂的世代中「栽種和平」?

    A:當社會充滿對立,郭老師提出,我們可以透過「減法」與「加法」創造一個安全的對話空間。減法旨在減少衝突中的傷害,緩解並協助受傷者重建自我;加法則是培育社群資產,提供機會與培訓,支持人們成長並自立。同時,靈性操練幫助我們將傷痛交託給上帝,與彼此同行、重建信任,在和平的實踐中見證上帝的工作。

    Q:華福運動如何在悔改中尋求更新?

    A:華福運動在過去曾成功地服事華人教會,但如今正面臨挑戰。郭老師的研究發現,引導我們在悔改中尋求更新:

    1.⁠ ⁠悔改的起點:認識過去的活力與成功

    早期的華福運動充滿年輕活力、勇於突破傳統,成功地跨越宗派藩籬、化解群體間的對立,然而,隨著華福成為高層領袖的象徵,年輕一代的參與度逐漸流失。

    2.⁠ ⁠更新的契機:重回福音、找尋定位

    今日的華福運動必須回歸福音,重新思考我們的使命定位。因我們不僅是連結的平臺,而是要成為一個活出使命的群體。具體來說,我們需要為年輕世代創造參與的空間,在實踐中推動跨代的合作與對話。

    悔改與更新密不可分,華福運動的未來取決於我們能否一起悔改,並在其中實踐重新定位的異象,回應當代的挑戰。

    👍董牧師提問💬

    在面對當前社會的撕裂與教會的挑戰,你認為如何在實際事工中「栽種和平」?同時,就你而言,華福運動該如何重新定位以迎接未來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6p4MQBHtxok5TSw9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徐西面博士(英國愛丁堡大學)

    Q:為何 AI 令人焦慮?它反映了什麼?

    A:人工智能( AI )不只是工具,徐博士帶領我們探討其本質,並歸納了以下兩點:

    1. 人工智能反映了人類的需求與慾望

    人工智能的本質是一面鏡子,反映了人類的多重需求。從開發商利益、設計者理念和使用者需求,AI 匯集了人類的慾望與期待。我們需要意識到 AI 不僅是工具,更是人類價值觀、需求和慾望的投射。

    2. 令人焦慮的原因:AI 的不透明性

    AI 的運作過程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個「黑箱」,我們無法掌握它是如何作出決策,這樣的不透明性可能讓人感到不安,加上 AI 強大的運算能力可能讓我們擔心自己某些功能會被取代,進一步加劇了焦慮。

    AI 既反映了我們的需求與慾望,其不透明性與高效能,更引發了人類被取代的擔憂,是我們今日需要正視並應對的挑戰。

    Q:在 AI 時代,如何理解上帝的形象?

    A:在 AI 時代,若人的價值僅限於效率和功能,我們將如同資本主義所驅動的科技發展般,逐漸被取代。然而,人是按著上帝的形象被造,是整全的存在,包括身體和靈魂,這是 AI 無法複製的。我們需要擁抱自身的獨特並承認有限,才能在與他人真實的互動和團契中,如徐教授提到的「聖徒肉身相通」,活出上帝的形象。

    👍董牧師提問💬

    在 AI 時代,許多人擔心人類會被機器取代。聽完本集關於『上帝的形象』的分享後,您對『人』的價值和意義有什麼新的思考?這對您的生活和教會參與有什麼啟發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6p4MQBHtxok5TSw9

    📚延伸資源

    1.⁠ Ximian Xu, Digitalized Image of God. Routledge, 2024.
    🔗 https://www.amazon.com/-/zh_TW/Ximian-Xu/dp/1032397837
    󠀠
    2. Shannon Vallor, The AI Mirror: Reframing Humanity in 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4.
    🔗 https://www.amazon.com/AI-Mirror-Reclaim-Humanity-Thinking/dp/01977590
    󠀠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高亞雯姐妹(Logos 聖經軟體)

    Q: 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提升事奉效率?

    A:在繁忙的事奉中,科技能幫助我們有效節省時間。透過數位工具,我們可以快速檢索原文資料、查閱工具書,AI 技術更能摘要書籍、生成講章大綱,大幅提升研經和講道預備的效率。同時,雲端同步功能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研究,靈活利用零散時間,使事奉更具彈性。

    Q:如何兼顧屬靈反思,平衡使用 AI ?

    A:我們知道在 AI 時代,科技雖然能輔助事奉,也能節省時間,但它不能取代我們在神面前的屬靈反思。解經與講章的深度仍取決於我們的禱告、默想與研究。因此,我們可以將科技節省的時間用於靈修,同時保持批判性思維,才能平衡科技應用與屬靈深度。

    👍董牧師提問💬

    聽完訪談後,您會如何看待 AI 對研經效率的提升?同時,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依賴 AI ,保持屬靈的敏銳度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6p4MQBHtxok5TSw9

    📚延伸資源💡

    1.⁠ ⁠ Logos 聖經軟體中文官方網站
    🔗 https://tc.logos.com/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彭盛有老師(台灣浸信會神學院)

    Q:為何教會需要重新發現「美」的價值?

    A:神學美學的核心不僅限於藝術表現,而是上帝藉由「美」來啟示自己。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重新發現「美」的價值:

    1. 美,上帝的自我啟示

    上帝的啟示超越文字教義,更在創造、藝術與五感中彰顯。基督的十架看似醜陋,卻恢復了秩序與美善、重新定義了美,並讓我們感知到神的臨在,是至美的救贖。

    2. 美,活化深層的信仰連結

    上帝透過「美」與我們建立深層連結,美的經驗開啟我們的心,使我們進入禱告並回應祂的呼召。同時,「美」如同一座橋樑,其公共性讓我們能與他人展開對話,引導我們見證上帝的真善美。

    重新發現「美」將幫助教會更新敬拜、禱告和傳福音的方式,激發更深的靈性渴望,促使我們更深刻地經歷上帝的臨在。

    Q: 為何「美」是門徒訓練中重要的一環?

    A:原來「美」不只是知識傳遞的輔助,彭盛有老師指出,神學美學正是門徒訓練本身。因為美能增強信徒對上帝啟示的感知力,開啟愛與禱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美能培養信徒的分辨力,在複雜的世界中辨別真理與美善,並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將「美」融入門徒訓練,能促進我們的全人發展,活出基督美善的樣式。

    👍董牧師提問💬

    聽完這集訪談,你對「美」與信仰的關係有什麼新的體會或反思? 你覺得在門徒訓練中,可以怎麼培養對「美」的感知力,進而活出基督的生命?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6p4MQBHtxok5TSw9

    📚延伸資源💡

    1. 《美麗的神:教會美學八堂課》(For the Beauty of the Church:Casting a Vision for the Arts),大衛・泰勒(W. David O. Taylor)編/ 劉如菁 譯,校園書房出版社

    🔗 https://shop.campus.org.tw/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000582964

    2. 《深邃又美麗的福音》(The Magnificent Story: Uncovering a Gospel of Beauty, Goodness & Truth),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著/ 張韞 譯,校園書房出版社

    🔗 https://shop.campus.org.tw/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000481595

    3. 《創造文化:世界潮流中的福音新呼召》(Culture Making: Recovering Our Creative Calling),柯羅奇(Andy Crouch)著/ 陳逸茹,盧筱芸譯,校園書房出版社

    🔗 https://shop.campus.org.tw/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000515023

    4. Balthasar, Hans Urs von. The Glory of the Lord: A Theological Aesthetics. 7 volumes. Ed. Joseph Fessio and John Riches. Trans. Andrew Louth, Francis McDonagh, Brian McNeil, et al. San Francisco: Ignatius, 1982/1989.

    🔗 https://www.amazon.com/Glory-Lord-Vol-2nd-Ed/dp/1586173219

    5. Hart, David Bentley. The Beauty of the Infinite: The Aesthetics of Christian Truth.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2003.

    🔗 https://www.amazon.com/Beauty-Infinite-Aesthetics-Christian-Truth/dp/080282921X

    6. De Gruchy, John W. Christianity, Art and Transformation: Theological Aesthetics in the Struggle for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https://www.amazon.com/Christianity-Art-Transformation-Theological-Aesthetics/dp/0521772052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呂慶雄博士(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Q:如何跨越世代,健康傳承?

    A:面對思維和學習方式截然不同的年輕世代,呂慶雄博士提醒我們,世代間的領導與傳承其實是一種跨文化的挑戰。以下兩點可以幫助我們健康地領導與傳承:

    1. 整合 ( integration ),而非發號施令

    領導者應該專注於整合,我們透過聆聽來理解各代成員的特質,從而創造機會,賦權讓年輕人展現優勢,參與決策與成長。

    2. 透過長期陪伴的「師徒關係」傳承

    傳承不僅是職位交接,更是關係的延續。透過長期的陪伴與引導,我們一起反思領導中的挑戰與機會,讓交接建立在共同成長的經驗上。同時重視那些看似隱藏的資深信徒,他們在教會中擁有長期的影響力和信任關係,可以與年輕領袖同心同行。

    我們謙卑地聆聽彼此,透過反思落實賦權,讓陪伴的關係成為共同成長的基礎。

    Q:如何避免家長式領導的偶像化?

    A:為了避免領袖被偶像化,我們需要反思自己是否過於依賴職位或外在的肯定,錯置了自身的價值感。呂慶雄博士提出,領袖可以學習「退居幕後」,避免自己的影響力成為下一代的負擔。當我們放下控制,聆聽並賦權年輕一代,並更多扮演「生命導師」(Mentor)的角色,才能真正幫助彼此成長,促進教會的健康發展。

    👍董牧師提問💬

    聽完訪談後,你對自己所在教會的領導傳承模式有什麼新的想法?在華人文化的背景下,你覺得如何落實「整合」和「師徒關係」,同時避免家長式領導的困境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6p4MQBHtxok5TSw9

    📚延伸資源💡

    1.⁠ 《文化地圖》(The Culture Map),Erin Meyer著/ 李康莉,唐岱蘭譯,好優文化出版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1206?srsltid=AfmBOooda8KJbBkRY7pxkvc14qva-ruNarx-yP6WsQqa7vwizeSga1Gq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黃偉仁牧師(馬來西亞神學院)

    Q:為什麼我們需要「使命型教會」?

    A:後疫情時代,如何讓教會重拾影響力?單靠活動吸引人來聚會,效果有限。黃牧師指出,「使命型教會」並非取代傳統教會,而是裝備信徒在多元社會中活出「整全福音」,不只在意靈魂得救,更回應全人的需要。透過裝備和賦權,讓每位基督徒都能在職場、家庭、社群中,成為福音的見證,為了神的使命而散、而聚!

    Q:如何透過社會關懷,活出整全福音?

    A:傳統的社會關懷,往往只有少數人參與。使命型教會則是讓每位信徒都參與在服事中。就像黃牧師的長輩小組,每月固定探訪戒毒中心,學習陪伴和聆聽,讓原本封閉的邊緣人漸漸感受到溫暖與接納,願意敞開分享、建立關係。當我們真實地關懷他人需要,福音能為彼此的生命帶來更新的火花,門訓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董牧師提問💬

    黃偉仁牧師提到,使命型教會強調信徒參與、社會關懷、以及活出整全福音。在聽完他的分享後,您有什麼啟發?您會想在自己的教會中嘗試哪些改變,讓福音的影響力,從教會走進社群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6p4MQBHtxok5TSw9

    📚延伸資源💡

    1.⁠《海星與蜘蛛》(The Starfish and the Spider),Ori Brafman、Rod A. Beckstrom著/ 洪懿妍譯,遠流出版社出版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68125?srsltid=AfmBOorAb4L4CQoebxfefG46q_McfcH86KEPKpRKJ_aIRlDUIdXVIsmz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林日璇教授(台灣政治大學)

    Q:什麼是「中介的真實」?

    A:「中介的真實」(Mediated Reality) 指的是,科技並非否定真實,而是提供另一種體驗和互動的方式。例如視訊會議、虛擬實境,這些科技中介的體驗同樣真實,並影響我們的認知和行為。虛擬世界是真實世界的延伸,科技能幫助我們更接近真實,例如透過虛擬實境,體驗聖經場景或不同文化,增進信仰理解和同理心。

    Q:科技如何促進心理幸福感?

    A:真正的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不同於易受環境影響的情緒感受,更強調個人成長、生命意義,以及與上帝的關係。科技可以幫助我們:

    1.⁠⁠突破限制,創造連結

    線上聚會雖然無法取代實體聚會的溫度,卻能連結因各種原因無法參與實體聚會的人,透過科技保持聯繫,增進歸屬感。

    2.⁠⁠促進成長和學習

    在虛擬環境中互動、克服挑戰、完成任務,能增進「勝任感」。透過虛擬身份的扮演,探索不同的角色、可能性與文化,能更深入地認識自己,甚至增進同理心。

    善用科技時,這些中介能刺激我們持續學習、累積生命體驗,形成穩定持久的心理幸福感,讓我們在追尋生命意義的信仰路上,與彼此和上帝建立更深刻的關係。

    👍董牧師提問💬

    林教授分享「中介的真實」與「心理幸福感」,這對您的牧養和信仰實踐有什麼啟發?我們又如何在數位時代應用科技,促進信徒靈命成長,並在其中經歷上帝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6p4MQBHtxok5TSw9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洪繼育牧師(印尼基督教衛斯理教會)

    Q:為何印尼華人教會要在傳統中創新?

    A:隨著政府開放華語教學,印尼的年輕一代開始學習中文,但教會領導層卻普遍不諳中文,語言隔閡和傳統牧養模式難以吸引年輕人。此外,大量中國移民湧入印尼,帶著不同文化背景和需求,成為新的牧養對象。因此,印尼華人教會極需在傳統中創新,才能有效牧養這些群體。

    Q:如何在團隊中建立信任坦承的文化?

    A:印尼 Cornerstone 教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建立了信任坦承的團隊文化:

    1. 用宣教精神實作本地植堂

    在傳統中創新的核心是「宣教精神」。當母堂以宣教意識裝備植堂團隊,新團隊便能放下限制,不再複製過往經驗,開始根據年輕一代的文化和需求進行創新。

    2. 塑造信任敞開的團隊文化

    " Trust and Openness " 的原則,強調團隊成員之間的彼此信任,坦誠溝通,保持資訊的公開透明。決議時不使用投票表決,而採用團隊決策,透過溝通和討論達成共識,這有助於團隊的團結和穩定。

    我們看見,傳統教會可以透過裝備宣教思維,在創新植堂的過程中,建立信任、坦承的團隊文化,不斷擴展福音的影響力!

    👍董牧師提問💬

    洪牧師分享了印尼華人教會的經驗,特別是他們如何在語言隔閡、新移民湧入等挑戰下,以「宣教精神」和「信任坦承的團隊文化」為基礎,開展創新植堂。關於這些,哪一點最觸動你?它如何挑戰你對傳統教會的理解,或帶給你哪些關於教會更新的啟發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 https://forms.gle/R6p4MQBHtxok5TSw9

    📚延伸資源💡

    1.⁠ ⁠ 《Corner Stone》 官網

    🔗 https://msha.ke/cornerstone.jog

    2. 《Corner Stone》 Instagram專頁
    🔗 https://www.instagram.com/cornerstone.jog?utm_source=ig_web_button_share_sheet&igsh=ZDNlZDc0MzIxNw==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林恆志牧師(芝加哥華人基督徒宣道團)

    Q:移民教會如何突破增長瓶頸?

    A:當移民潮減緩,增長不穩定、第二代流失嚴重,移民教會的未來在哪裡?林牧師點出「移民心態」將安全感建立在文化同質性上的局限,並指出提升「文化商數」是關鍵。當教會開始培養文化跨越的能力,就能將自身的多元優勢轉化為宣教助力,不僅扎根本地社區、重新連結新世代,更能使教會多元發展,邁向未來!

    Q:如何讓「宣教」成為教會事工的核心?

    A:林牧師強調「教會是宣教的主體」,每個成員都應當參與其中!讓我們用全員參與的心態,重新想像教會的可能性:

    1.⁠ 兒童主日學:宣教士的搖籃

    兒童主日學不是托兒所,而是孕育宣教心志的沃土,當宣教士故事和為萬國的禱告成為主日學課程的常態,我們的孩子就有機會從小培養「傳揚福音」的渴慕!

    2.⁠ ⁠主日講道與門訓:深挖宣教信息

    整本聖經都在訴說上帝宣教的心意,當我們用心挖掘經文中的宣教信息,不論是在講臺,還是門徒訓練中,更可以配搭短宣的實踐,逐步醞釀出「以教會為本」的宣教,讓宣教成為教會的DNA。

    宣教不是少數人的專利,當我們正視宣教是教會的核心使命時,大小事工便開始聚焦。移民教會成為使命教會,指日可待!

    👍董牧師提問💬

    在這個全球人口不斷遷徙的時代,林牧師提醒我們把握「散聚宣教」的契機。請問在你的教會和個人生活中,看見了哪些可以回應這個呼召的機會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https://forms.gle/R6p4MQBHtxok5TSw9

    📚延伸資源💡

    1.⁠ ⁠《芝加哥華人基督徒宣道團》官網
    🔗 https://cccmforhim.org/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鄭路加老師(國際歐華神學院)

    Q:如何從「歷史」看待當代議題?

    A:面對當代議題,鄭老師提醒我們別輕易斷言「因為 A,所以 B」這種簡化的推論,因為歷史事件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舉如東方的五胡亂華、維京人向南入侵,政府失能固然是個因素,但氣候變遷才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因此,唯有拉長時間軸,宏觀且多層地分析,才能梳理出事件的發展脈絡,找到適切的回應之道。

    Q:如何為歐洲華人教會預備未來?

    A:面對歷史底蘊薄弱、世代傳承困難和移民身份認同模糊的壓力,歐洲華人教會迫切需要能貼近在地處境的教會領袖。歐華神學院正採取以下策略,積極回應:

    1.⁠ ⁠三育並重,實踐、學習並進

    透過靈修、服事和學識等三育並重,神學院設計出了學習與實習地圖,讓學生逐步發展出落地服事的僕人品格,有效牧養。

    2.⁠ ⁠強化在地連結,培育未來師資

    神學院老師不只在課堂上教學,更要以身作則,透過實際服事參與在地教會、了解本地需要,同時投入資源培育本地師資,讓熟悉在地語言、文化和教會處境的下一代,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神學院主要師資。

    透過神學教育與實際服事,我們願意以史為鑒、承擔呼召,用福音價值觀回應各議題,栽培下一代在各領域成為神國人才。

    👍董牧師提問💬

    路加老師以歷史的眼光,分析了氣候變遷、科技發展等議題對教會的影響。請問在您的牧養經驗或其他經歷中,有哪些議題或是現象是教會需要關注並回應的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https://forms.gle/5xPWh5Ee8M3fk2kZ6

    📚延伸資源💡

    1.⁠ 《宫堡基厅》
    (鄭老師為了教會歷史教學而開始的Youtube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aihelukezheng

    Support the show

  • 🎙️嘉賓:劉育仁牧師(馬來西亞新山 Oasis JB )

    Q:門徒訓練為什麼需要「客製化」?

    A:面對多元時代的需求,劉牧師提醒我們,今日的門徒訓練需要「客製化」,才能夠面對未來的挑戰。

    1. 效法耶穌生活化的門訓,不盲目複製

    耶穌的門訓不侷限於課程與活動,也沒有複製所謂的「成功模式」,反而,祂帶領門徒學習與不同背景的人吃飯、相處,將信仰量身訂做地活在門徒的生活情境中。

    2. 主動接觸未信者,自然地發揮影嚮力

    「客製化」的門徒訓練關注門徒的全人發展,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在生活中與不同背景的未信者互動,並在各領域發揮恩賜、活出信仰,進而影響社會。

    為了迎向神國度的未來,我們用心陪伴,不再追求單一的標準答案,而是看重陪伴門徒在生活與信仰中經歷成長和蛻變。發展出量身訂做、生活化的門徒培育。

    Q:教會要如何成為所在城市的祝福?

    A: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和資源,但同時也存在著文化缺口,我們可以積極發掘並填補這些缺口。就像綠洲教會看到了當地缺乏戲劇藝術資源,開始與不同領域連結合作,積極推動藝術教育。當我們面向未來,嘗試以創新而適切的方式服事人群,就能為城市帶來新的可能性。

    👍董牧師提問💬

    聽完劉牧師的分享,我們可以反思:在現今世代,我們是否需要調整既有的門徒培育模式,發展出更「客製化」的門訓方式呢?

    此外,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需要,我們的教會可以如何回應?是否可以嘗試一些創新的策略,讓教會成為當地人的祝福呢?

    歡迎你透過以下連結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或提問喔!

    🔗https://forms.gle/5xPWh5Ee8M3fk2kZ6

    Support the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