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everingen

  • 《水論》 004

    第三頌就是鼓勵聽聞,鼓勵具有智慧的人好好地聽聞。

    「染香潔淨水,供養或洗滌,灑水皆良妙,格言遍莊嚴。」


    「染香潔淨水」把潔淨的水加上了紅花、檀香等,就成為可當作為供養三寶的香水、如八供中的頭兩杯供水,我們一般都會加上紅花。加上紅花的淨水亦當作灑淨的水。不管用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地好。

    同樣道理,現在貢唐大師要講的「格言」,不管誰來聽都很適合。不管只是為了暫時的安樂,或為了究竟的安樂,只要有這樣的追求者,都可以來聽聞、學習。

    正如加了紅花等做成的香水,這種淨水用途非常廣泛,可當作供養水、濯足水、灑淨水…,應用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地好。與此比喻一樣,在兩個規矩方面: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講解,這個論典本身的運用亦非常廣泛,只要是追求世間的安樂、出世間的安樂,任何人士來聽聞都非常好。

    第四頌:

    「二規知取捨,成辦久暫事,如同善思察,舵手之入海。」

    這本書的內容是兩個規矩,即世間法的善惡取捨應該怎樣做,與及出世間法的善惡取捨應該怎樣做。如果能瞭解兩個規矩如何取捨,便會有「成辦久暫事」的好處。

    也就是於輪迴之中的世俗事能夠達成,解脫方面的究竟之事也能成辦。依靠著貢唐大師的教導,知道好壞取捨,世、出世間之事也能成辦。

    例如「舵手入海」,這裏舵手的意思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船長,他非常精通於海上航行,應該走什麼地方,哪裡會發生危險等等,他非常擅巧、謹慎地觀察分析, 當我們倚靠這樣的一位船長入海,他會很順利地帶領我們到目的地,不會發生危險或障礙。


    因為古代沒有雷達探測儀器等,當時若要穿過大海到某地,便要找一個非常有經驗的船長,能夠觀察分析大海中哪個地方有危險,何處的風浪較大,哪裡有礁石、急流等。在大海中,大家的生命都完全在船長手上,所以船長是否專精非常重要。假如有一位非常有經驗的船長,那麼,我們想要到什麼目的地都很順利,並沒有危險。

    同樣的,若能通達了解世俗與解脫兩方面的善惡取捨,那麼不管是世間事我所希求的目
    標,或出世間事我所希求的目標,都比較容易成辦。


  • 《水論》 003

    昨天的第一頌是恭敬讚嘆,今日是第二頌稱為「立誓頌」。

    「離污濁淨水,息眾生躁熱,新格言甘露,慰藉聰慧者。」

    「離污濁淨水」,已離開污垢以及混濁的清澈的淨水,因為這水很乾淨、清澈,就能使眾生的熱惱能夠止息。

    這也是一個比喻,用能令眾生熱惱止息的淨水,來比喻貢唐大師他即將要講說的格言,這些新的格言就像甘露一樣,能令聰慧者得到離開各種的痛苦,得到休息的機會。

    所謂「新的格言」,就是貢唐大師即將正確無誤地,把世、出世的兩個善惡取捨道理講解出來。這個正確無誤的內容,再用一個具體的比喻,就是「甘露」,傳說人喝了甘露之後,什麼疾病都就能治好。同樣道理,現在這個新格言的甘露,能使聰明的人離開各種痛苦憂惱,得到心性的休息。

    「新的格言」就是以前沒有的,在暫時的安樂、究竟安樂兩方面,透過這個新格言,我要讓這些有身情眾生、聰明的行者都能得到,所以立誓要寫一個新的格言,就是貢唐大師發誓要撰寫《水論》這本書。


    立誓的必要性何在?

    因為高雅之士不會多承諾。譬如有些人做了很多承諾,可是大部分承諾的事情都沒有做完。但高雅之士不是這樣,他不多承諾,凡是承諾過的事情,沒有徹底達成之前不會放棄,不管再怎麼辛苦、勞累、危險,都不會放棄。

    所以,高雅之士的承諾如石頭上的雕刻。石刻經歷風吹雨打,還是一樣不會改變的;高雅之士的允諾就像這樣。

    一般來講,在承諾者方面可以分上、中、下,一般用三個比喻來說。上等者的承諾,如石頭上的雕刻。中等者的承諾如沙泥上畫圖。如果是下等者的承諾,就像是水面上的畫圖一樣,寫了就馬上消失,出現了就馬上消失掉。所以,下等者所做的承諾,往往會莫視承諾或出爾返爾。

    中等者會履行承諾,但沒法很持久,當中間有些特別困難,就會放棄了。

    而高雅之士的承諾,不會輕言放棄,就像石頭上的雕刻一樣。

    因此,立誓頌是發誓要寫這一本書,中間不管辛苦、困難,遇到什麼障礙,非要達成不可。為了要表示如此,所以有立誓頌。


  • Zijn er afleveringen die ontbreken?

    Klik hier om de feed te vernieuwen.

  • 俱舍論378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有是先種性 有後練根得
    四從種性退 五從果非先

    這六種種姓,有的是本來就是那個種姓,也有的是後來練根,慢慢轉到利根。這兩種都有可能。

    練根是指修行者在加行位中,調練其根性,使根性成為勝根。與轉根、增進根同義。即藉由道力,令根相續捨下而得中、捨中而得上,漸次增勝,稱為練根。所以練根只是往上練,不會往下練根而練到退法的,所以退法阿羅漢這個種姓,必定是先有的。

    思法、護法、安住、堪達、不動等五個,有先得,亦有後得。

    意思是有的本來是思法阿羅漢種姓,那是先有的。亦有的是從退法阿羅漢開始,一直練根練上去成就思法阿羅漢。乃至思法阿羅漢再練上去,練到護法阿羅漢。護法阿羅漢再練成安住阿羅漢。安住阿羅漢再練成堪達阿羅漢。堪達阿羅漢再練成不動阿羅漢。先有或後面才練根,兩種都可以有。所以,不動阿羅漢乃至思法阿羅漢一樣,可以是本來有,也可以從退法練上來。

    所謂的退法阿羅漢,不是說他一定會退,非退不可。乃至堪達,堪達阿羅漢,亦不一定練根練到不動阿羅漢,他是有進入不動阿羅漢的可能性,但是也可能就在那裡停住了,達不到不動阿羅漢的境地。所以這些名相,只是根據可能性而安立,並不是一定如此。

    所以六阿羅漢,能通三界,三界皆有。三界裡邊,都有這些六種阿羅漢的根性。假如退法阿羅漢是決定要退法,堪達阿羅漢的決定要達到不動阿羅漢,那麼上界色界、無色界便只有安住、不動兩種阿羅漢的種姓。因為上界不會自害,更不會自殺。也不需要自己「防護」,更不要「練根」。上界生的聖者,不要練根。那其他四種阿羅漢在上界就不會有了。但事實上,因為是「容有」,所以不是決定的,而六種阿羅漢,三界裡邊都會有。

    「四從種姓退」

    要退的有四種。首先,不動性阿羅漢,是利根的不會退的。另外五種,「唯退法一,姓必不退」,退法阿羅漢的種姓不會退,因為下邊再沒有可退的種姓。所以若果以退種姓來說,只有中間四個可以退種姓。亦唯思法等四個有種姓可退。

    「五從果非先」

    但若以退果位的角度而言,便有五種阿羅漢可以從果位上退下。從退法阿羅漢起一直到堪達阿羅漢,都是鈍根,都有退果的可能性,這是退無學果。

    總結一下,思法阿羅漢一直到堪達阿羅漢這四種,種姓退也有,果上退也有。這個果也可以退,種姓也可以退。

    「非先」

    若果他本來的種姓,在有學位的時候是思法,到無學位還是思法阿羅漢,這樣的聖者,果位不退,種姓也不退。

    同樣,在有學位的時候是的種姓安住,無學果的時候也是安住阿羅漢,那種姓不退,果位也不退。

    假使不是原來的種姓,便可以退。原來有學道是這個種姓,無學道也是這個種姓,那他的果位、種姓都不退。

    因為有學道、無學道都是同一個種姓,這兩個無漏道成為非常堅固,不會退。

    假使他在有學道的時候練根,本來是退法阿羅漢,練到思法阿羅漢,或者是護法阿羅漢,乃至堪達阿羅漢。或者本來是思法阿羅漢,練到安住阿羅漢,堪達阿羅漢等等。原來有學的時候,不是這樣的種姓,叫非先。非先的人會退。

    因為練根在無學道練的,這個果只有無學道一個道,不堅固,所以可能退。


    照有部的說法,預流果決定不退,因為他斷的是迷理的惑。所以他的見決定可依據,不會迷惑。無漏的慧已經證到這個道理,必定不會再退。

    有部的說法,見道的惑,理上的道理是可以肯定的,聖慧證到這個道理之後決定是不會退。而事相上的道理,修道時斷的迷事惑,卻不像理那樣可以攪得清楚。

    理相、事相,兩個是相對。這個事相,不是那麼真實。事沒有一定的道理可以依的。講戒律、講原則是很好講的,但事上要去行,卻不是那麼簡單。事跟理要協調很困難。迷事的惑斷後可能會退。

    我們凡夫有的時候正念失掉會退,但初果見理不退,而二、三、四果斷修惑,有可能退。

    這裡牽涉到一個問題,「非先」,先證的果不會退的,但心幻證的要退。假使預流果,第一個果是最初所證的果,是不退的。一來、不還,如果是超越證的,已經斷了六品的惑,一見道就證一來果,那麼這個果不退。

    超越証的第三果也是,先把欲界的九品斷完再見道,第一次一下子證第三果的,這個三果也不退。反過來,如果先得初果,後來再斷欲界六品證二果,這個二果是會退。假使證二果之後,再證三果,這個三果也會退。再證四果,這個四果也會退,這是有部的說法。

    有部的說法不是那麼機械的,預流果不退,二、三果後得的會退。二、三果裡邊,如果是先得的,超越証的也不退。非先又多一層意思,這個意思這裡沒說。

    大眾部的說法,「預流果有退」,預流果會退,而阿羅漢果不退。


    經部的說法,預流果、阿羅漢果都不退。為什麼?這是無漏道證的。預流果是八忍八智最後道類智證的,所以不退。阿羅漢,斷有頂的第九品煩惱,金剛喻定,也不退,都是無漏道證的。中間的兩個果,可以有漏道證,可以退。

    每一部都有它的依據,都有它的體系,都有它的修證,所以,不能混淆。

    超越証,是見道之後無漏道証的,也不退。超越証的二、三果也不退。這個經部、有部有相同之處。

    根據經部宗,阿羅漢退的是現法樂住,不是退果。依經部宗,阿羅漢果,無有部六種者,阿羅漢分六種果是對現法樂住來說的,有退、有不退,但果是不會退的。修四靜慮,離開欲界的五欲之樂,有善法的樂,叫現法樂住,現前受到善法的樂。四靜慮都有現法樂住。定中的那些樂住會退,而果是不會退的。

  • 俱舍論377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阿羅漢有六 謂退至不動
    前五信解生 總名時解脫
    後不時解脫 從前見至生

    於阿羅漢果位中,亦有六種差別,所以說:

    「阿羅漢有六,謂退至不動」

    之前我們亦有提到有六種阿羅漢,而六種阿羅漢的意思,是有六種「根性」不一樣的阿羅漢。

    前面說「不動阿羅漢」是其中一種,他們是根性最利的阿羅漢果,證得盡智後,能生起無生智。所以,「不動阿羅漢」無論遇到什麼因緣來到,他們都不會退轉,他們在證得阿羅漢果之後,心行自在,不為一切煩惱所退轉,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因緣,他們都不會再退轉,是最利根的阿羅漢。

    而另外五種阿羅漢的差別是: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再加上不動,便是六種。

    第一,「退法阿羅漢」,他們在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一旦遇上退轉的因緣,便會忽然生起修惑,那便退失所得之果,如遭遇疾病等,即退失所得之果位。而降至不還果、或一來果、或預流果等,這便是退法阿羅漢,也是最劣之種性。


    第二,「思法阿羅漢」,他們因為怕退失所證之果,所以他們自己恆作是想:「勿遇病等便逆緣」。但由於恆作是想,導致正念有所忘失而欲自殺。也就是因為恐懼所得之果退失,希望由自殺而入無餘涅槃。


    第三,「護法阿羅漢」,在證了阿羅漢之後,於所得果法,為令不退,精進防護。亦於自己所證之法,心生愛樂而常護持。不然,則有退失所得阿羅漢果之恐也。


    第四,「安住法阿羅漢」,假使沒有很厲害的緣,即使不防護,不專門去提高警惕,也不一定會退。也就是指不退也不進,安住其果位者。即若無特別之退緣則不退其所得,若無勝緣則不轉為較優之種性。

    第五,「堪達阿羅漢」,在證了阿羅漢果以後,能安住於所得果法;雖不自防,亦能不退。他們心有堪能性,歡喜練根,很快能夠達到不動阿羅漢的境地。所以又稱為「可進相阿羅漢」,指善修練根能迅速精進,而很快達於不動法者。


    「前五信解生」

    見道的時候稱「隨信行」,修道的時候稱為「信解」,在阿羅漢的時候,有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這五種都是從信解根性轉過來的。

    所以這五種阿羅漢,從退法到堪達,在有學位的時候都是信解根性,也稱為「時解脫」。要有一定的時機因緣才能夠入定,才能夠使心解脫,把煩惱除掉。而「時」有六種」,即要有六種因緣。

    一、「得好衣」,衣服要穿得好。穿得合適,既不太熱,又不太冷。

    二、「得好食」,飲食也要合適,要配胃口,適量,不多不少,這樣子才能夠得定。脹狠了,昏沉,不能入定,不能心解脫﹔餓狠了,要吃東西,也不能入定。

    三、「好臥具」,睡不好也不行。

    四、「得好處」,好的地方,日無人煙,夜無狗吠,無病處是沒有流行病的地方。

    五、「得好說法」,要有善於說法的人來給他說法,他得了啟示之。

    六、「得好同學」,有好的同學,得到幫助。

    得到這些因緣才能夠入定,才能夠解脫,這是時解脫阿羅漢。沒有這些因緣,不能解脫。


    「總名時解脫」

    這五種阿羅漢都稱為時解脫。因為他們得解脫的時候,需要有六個條件。

    「後不時解脫」

    六種阿羅漢中,只有不動阿羅漢這一種稱為不時解脫。不時解脫是相對於時解脫來說,意思是不需要依靠外界條件,只要自己努力,便能證得阿羅漢果。

    要成為果上利根,因上先把自己練成利根。因上是利根,果上也是利根;因上是鈍根,果上也是鈍根。利根的人,不用靠腳些順緣,自己能夠入定。入定之後,心能夠解脫煩惱。這是從過去有學時的見至,那個利根的根性產生的。在有學的時候是見至,到阿羅漢的時候就是不動阿羅漢。


    阿羅漢種類可以很多,除了鈍根、利根,以及現在說的六種阿羅漢,普遍可分為兩大類:

    (1) 慧解脫阿羅漢:依智慧永斷一切有漏煩惱的阿羅漢,然而未能證得滅盡定,由於不能解脫定障,所以有些阿羅漢沒有五通,只有漏盡通。

    (2) 俱解脫阿羅漢:能證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於定、慧都究竟解脫,故能得「三明六通」。

    所以,不是所有的阿羅漢都有神通,在經典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比丘尼,彼一個惡人囚困起來,她沒有神通,逃不出去。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救她,並且教導她修神通。

    解脫是依智慧,並非依神通,也非依禪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會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羅漢都能夠進入初禪,有些阿羅漢沒辦法進入滅盡定,他們被稱為慧解脫羅漢。阿羅漢斷除所有的煩惱,無需再修學,所做已辦,故稱為無學。在經典中又說阿羅漢不受後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來這世間受果報了。

  • 十二緣起 (四十一)

    愛緣起支

    定覺法師

    第七愛緣起支,由有彼三受隨⼀之愛著貪愛,即是為「彼」⼗⼆緣起⽀的愛緣起。

    第八⽀愛緣起支就是要說明,⼗⼆緣起⽀當中的愛⽀緣起。從它的體性來說,就如同下⾯說到:領納三種受與⾃非同⼀重緣起的苦、樂、捨三受隨⼀,⽽與彼(三受隨⼀)愛著之貪愛,即是為彼(⼗⼆緣起⽀的愛緣起)。

    ⼗⼆緣起⽀當中第八⽀愛緣起⽀來說,它也是作為最初潤澤業而成習氣(能投生的識)。也就是⼀開始由無明為「等起」⽽造業,也就是到了「⾏緣起⽀」。

    剛行業滅了之後,在意識之上,留下習氣,這就到了第三⽀識緣起⽀。最初能夠對於在意識之上的習氣留下潤澤的,就是「愛緣起」。所以,在此處所說的第八⽀愛緣起支,它能夠作為最初潤澤意識之上的習氣。

    除此以外,還有如同在此處說到:它能夠領納與⾃「非同⼀重緣起」,即不是同⼀重緣起的三受隨⼀,對於此三受產⽣愛著,符合其體性的內容,就是⼗⼆緣起⽀當中的愛緣起。

    若從⽀分來說,〸二支之中的愛緣起支,可以分為三種: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

    (1)貪著愛,是指對於輪迴有漏樂受產⽣欲得的愛。所以在一般教科書中說到:「初如欲想得樂之愛」。

    (2)壞滅愛,即教科書中說到:「中如欲想離苦之愛」,就是對於輪迴中的各種苦受,產⽣想要脫離、想要遠離此苦的愛,就稱之為「怖畏愛」。

    實際上,這個「壞滅」的意思是「怖畏、恐懼」。它意思是我們皆怖畏痛苦等苦受,不希望得到苦受,所以渴求遠離苦受。對於苦受的想要捨離的⼼,就稱之為「壞滅愛」。

    (3)後有愛:是指對於後有,即對於之後在輪迴中結⽣相續的後有,教科書中說到:「後如欲求後有之愛。」即希求來生繼續能夠再得到樂受。這樣的愛,就是屬於「後有愛」。

    所以,作為十二支之中的第八支愛緣起支是有的,彼蒙受三受隨一而於彼愛著之貪愛,即是為彼。

    而區分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初如欲想得樂之愛,中如欲想離苦之愛,後如欲求後有之愛。

    大家看這個就知道是依照次第的,十二緣起當中的愛是什麼呢?它是透由感受任何三種受,就是滿足、痛苦、中庸三者其中之一的緣故,對它有一種貪著的、眷戀的、貪愛的貪心,或者因為感受到三種感受其中之一而對它去貪著、愛著的貪心,這是所謂十二緣起裡面的愛支。

    所以,區分為: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三種很容易。

    貪著愛就是想要得到快樂的愛樂心。因為我們生起過快樂的感受,而有一種對它的眷戀或一種貪心,希望「不離愛」,這就是所謂的貪著愛。

    壞滅愛是想要離開痛苦的,希望痛苦「歪離」的貪著愛。

    後有愛是什麼呢?就是想要希求後世能夠繼續獲得快樂的貪著愛,這就是對後世「渴寸求」愛,分為這三種。

    如果講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的話,在福稱大師的《決定解》裡會看到:「它是十二緣起裡的第八支,是在一者緣起當中,使著業能變為強而有力的一個貪心,是十二緣起裡面的愛緣起的定義。」

    我再講一遍:它是十二緣起裡面的第八支,在一個緣起來講,它是使著業能變為強而有力的一個貪心,是十二緣起裡面愛緣起的定義。分為貪著愛、壞滅愛、後有愛三種。

    這裡大家要注意的是,從感受是三種受的其中之一而生起的一個愛,它是以三世的十二緣起來講,比如當我這一生,有前世有無明、有第二行業在未來世生起之後,當我結生到後世的有意識的名色隨一、六處生起後,才會生起一個觸心所、受心所;因為有受心所生起,我會跟隨着一個愛取、一個有生起;因為愛取與有的生,又會把以前的業滋潤變成一個有,而才再有生、再有老死,這是以三世的緣起去算,他是比前世的一個緣起,不管造了畜牲、或餓鬼、地獄的無明、行業,與後世這生起的,及未來世的生、老死,有可能是天、人或其他類别的生跟老死,可以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是「領納三種受與⾃非同⼀重緣起的苦、樂、捨三受隨⼀。」

    所以,至尊法幢⼤師的《緣起總義》當中,對這⼀段的解釋說到:「是故,能夠對於與⾃⾮同⼀重緣起之三受隨⼀產⽣貪愛之⾨,此後對於與⾃同⼀重緣起所攝之能引業之習氣,能夠在最初潤澤的貪欲,此是第⼋⽀愛⽀緣起的性相」。

    這就是至尊法幢師在愛⽀緣起的性相當中,有說到:對於與⾃非同⼀重緣起的三受隨⼀貪愛,⽽且他對於與⾃為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之習氣,能夠在最初潤澤的貪欲,具備了這樣的特性,來說明它是⼗⼆緣起第八愛⽀緣起的性相。

    所以,以至尊法幢⼤師的這⼀段定義來說,⼗⼆緣起的第八⽀愛緣起,它就是貪欲。貪欲對什欲呢︖是對於與⾃非同⼀重緣起的三受隨⼀產⽣貪欲。藉由對於三受隨⼀產⽣貪欲之⾨,來潤澤與⾃為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之習氣。


  • 俱舍論376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三依欲後三 由上無見道
    無聞無緣下 無厭及經故


    沙門果分別依什麼界的身體來證得呢?

    「三依欲後三」

    沙門果一共有四個,前三個果必是依欲界身,而第四果阿羅漢果通三界身,所以三界的身都可以證得。

    所以,「三依欲後三」,直接回答「沙門果分別依什麼界的身體來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必定依欲界得,所以稱為「三依欲」。最後極果阿羅漢果,三界都可以證得,所以說「後三」。


    前二果,即預流果跟一來果,欲界的九品修惑沒有斷掉,所以他們肯定還在欲界內,沒有超出欲界,那他們當然不能依上界的身來證這兩個果,這個道理很簡單。

    但是第三果有些不一樣。如果那第三果聖者是先把初禪以上的定得到,然後再見道。這樣子的人,為什麼不是色界的身來得第三果?

    「由上無見道」

    因為見道決定在欲界,上二界沒有見道,所以初、二、三果都在欲界證,到第四果才能夠通三界證。

    因為,就算他能超越證第三果,也必定是先斷欲界煩惱,一定要見道。才能夠繼續斷乃至無所有處的煩惱。

    所以,生在色界、無色界的人不能見道。雖然見道唯依六地,未至、中間、四根本。欲界的人可以修色界定見道,但生在色界的人,不可能見道。所以,生到色界、無色界之後便不能超越證三果,基於色界、無色界不能見道。那為什麼上二界色界、無色界沒有見道呢?

    「無聞無緣下」

    這句是針對無色界天人來說,因為無色界沒有聽聞正法的機會,無色界沒有色法,當然沒有聲處,連聲音也沒有,又怎會有機會聽聞佛法?

    那麼,在欲界講經時,無色界有情他可不可以聽呢?

    不能,因為無色界跟欲界有四個遠,不緣欲界,所以無色界不能見道。

    所以,無色界裡邊沒有聽聞正法的機會,一方面無色界沒有聲處,連聲音也沒有,另一方面,無色界有情亦沒有耳根,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無色界不緣欲界。無色界跟欲界有四個遠,所依遠、所緣遠、行相遠、對治遠等,不緣欲界,所以不能見道。

    見道最起碼兩個要素,一個是要聽聞正法,另一個要觀欲界的苦。苦在欲界最厲害,有三惡道的苦、人間的苦、天界的苦,而色界、無色界的苦相對比較微薄,出離心不強。相反,欲界的苦觀了之後,便能生猛利的出離心。

    所以,世間上的無常、苦要多觀,然後出離心才會強得起來。如沒有這些苦事,出離的心便不夠強。同樣地,以無色界的情況不能見道。


    「無厭及經故」

    而針對色界天人來說,色界厭離心亦是不強。經上有教證,說上二界沒有見道。這是證明色界、無色界都不能見道。

    色界為什麼沒有見道?因為見道需要厭苦,而色界天無厭可苦。色界裡邊有定樂,離生喜樂、定生喜樂、離喜妙樂,這些都有樂,沒有苦,所以厭離心不強,不能見道。

    「及經故」,上界不能見道,經上亦有教證。經雲:「有五補特伽羅,此處通達,彼處究竟」

    有五種補特伽羅,在欲界見道,通達就是見道,彼處究竟就是涅槃。

    四諦道理清楚,便是這樣指的通達。在欲界此處通達見道,然後於彼處色界、無色界。究竟涅槃。經上說有五種補特伽羅,就是五種阿那含,即: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他們都是到上界去般涅槃的,只有現般在欲界證不還果,再在欲界般涅槃。經上這個話也證明上界不能見道,一定要在欲界見道,再往上界涅槃。

    經上只有此處通達,彼處究竟,沒有說彼處通達,彼處究竟。所以只有欲界能見道,上界不能見道。這是經上的教證。

    而初果、二果、三果的人,必定依欲界身。見道是我們整個生命之流最大的一個轉折點,從凡夫轉為聖者,色界、無色界不能見道,所以並不要發願投生那裡。


  • 俱舍論375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


    在傳統的古印度,人們認為大梵天王是最清淨。但是佛教認為,佛才是與無上梵德相應。

    與最高的梵德相應的是佛,大梵天王只不過是相對比下邊的人清淨一些。欲界有男女之相,有男女的淫欲等等,而大梵天王是沒有的,所謂梵天主要是離開男女那些不淨的行為,所以便稱梵。梵天只不過是相對有一點梵的德相,真正的功德還是遠遠不夠,真正達到梵德圓滿,那就是佛。「是故世尊,名真梵王」,所以只有佛世尊是真正的梵王。

    梵是清淨的意思,所以梵輪直接是指「清淨輪」,「清淨輪」唯真梵王所轉,這是清淨的道,斷煩惱的道。這個道是無漏道,無漏道的本質是沙門性。因為無漏道是見道、修道、無學道。所以沙門性,通見道無漏道、修道無漏道、無學道無漏道三個道。


    「於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

    依有部的說法,見道所見證的是指八聖道。能見八支聖道便名為法輪,因為見道也跟輪子一樣,由輻、轂、輞組成。

    輪子中間一個軸上,能套在軸上而轉動的部份稱為「轂」;由輪軸往外延伸的稱為「輻」;在輪子周圍,把輻框住的稱為「輞」。所以八支聖道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正語、正業、正命」,這三個代表戒律。正語,依戒而行的語業;正業,依戒而行的身業;正命,依戒而行的活命。

    戒就好像輪的轂,能令法輪夠快速順利轉動,從戒出發,所以正語等三以戒為體,「戒」也是正見等眾行之所依,正見、正思惟都是靠戒而出來。就像輪中間的「轂」,換句說話,「戒」就是「轂」。

    第二個部分是「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他們好像是法輪的輻,因為「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這四個依戒而轉,所以名為「輻」,所以我們要從轂說起,不是從「正見」說起。


    正見等四支依戒而轉,所以核心肯定是戒,依戒出發的見,才稱為「正見」、依戒出發的思惟,才稱為「正思惟」、依戒的精進,才稱為「正精進」、依戒的念,才稱為「正念」。 這四個依戒而轉,從戒上出發,所以就好像輪輻一樣。正語、正業、正命是戒,是輪轂、軸心。

    最後,正定是「輞」。正見能令前四正不散故,所以正定把其它攝持住,心不散掉,好像一個輞。輞是輪子外一個圓的圈圈,有它箍住,輻不會散掉,如果輞沒有,輻一下子散掉,就剩一個軸。所以正定跟輞一樣可以把正見等攝住不散,故名為「輞」。

    因為見道的八正道,有跟世間的輪子一樣的結構,所以見道又稱為法輪。這是有部把見道叫法輪的兩個理由:一個是功能相像,一個是結構相像。

    有部說認為,經上把見道稱為法輪。當佛陀給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講四聖諦的時候,他們便見道得法眼淨,法眼淨就是見道、開悟。地神、天神很高興,他們展轉傳頌,一直到梵天,佛已經轉法輪。所以見道就是法輪,他們有這個依據。


    另外,有關三轉十二行

    三轉,即三次,宣說三次的意思。第一次是「此苦聖諦」,告訴你這是苦聖諦等等,這是見道。

    知道苦之後要修,苦要遍知,集要斷,滅要證,道要修,這是修道。

    無學道,苦已經遍知,集已經斷完,滅已經證到,道已經修好,這是無學道。

    所謂三轉十二行相法輪,就是見道、修道、無學道,這叫三轉。

    所以每一次轉的時候,個別個別都會生起「眼智明覺」。見道的時候,法忍是眼,法智是智,類忍是明,類智是覺。欲界的忍是眼,欲界的智是智,上二界的忍是明,上二界的智是覺,就是八忍八智的另一個解釋。

    因為,清清楚楚地觀到的是眼;能夠把懷疑都斷除,毫無懷疑決定如此的是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照見是明;經常在觀察、警覺,審察有沒有什麼漏洞是覺。這個解釋,三道裡邊都有「眼智明覺」。

    苦諦三個,集、滅、道諦也分別三個。苦諦三轉,每一轉都有四個行相,眼智明覺,三轉有十二行相,而集、滅、道諦也是三轉十二行相,一共是四十八行相。

    上面是有部的說法。

  • 俱舍論374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所說沙門性 亦名婆羅門
    亦名為梵輪 真梵所轉故
    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


    沙門的本意也是婆羅門,佛教本身也並不排斥這個名字。但佛教認為他們這個婆羅門是不夠格,名不副實,因為佛教認為真正的婆羅門要有沙門性,不論沙門或是婆羅門,都要通向無漏道。


    前面講到淨道沙門性,真沙門性是淨道,我們現在不是真沙門,但正向著真的沙門性修持上去的,是因上的沙門。真正的沙門性是淨道,經裡邊也稱他們為婆羅門。

    所謂婆羅門,又稱淨志。淨志,清除煩惱,清淨志向的意思,跟前面的勤息意思是相通的,真正的婆羅門也是要斷煩惱的。佛教從始到終都是斷煩惱,離開斷煩惱,便不是佛教,是外道。

    所以,如果婆羅門教沒有無漏道,又怎麼稱婆羅門呢?相反,在佛教裡具有沙門性的,也稱作「梵輪婆羅門」。因為「真梵所轉故」,這個法輪是真梵所轉,梵就是清淨,真梵就是指佛,佛所轉動的法輪便是真梵所轉。

    「於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

    以有部來說,只有見道是法輪。

    法輪的輪,原本是阿里安民族的兵器。另外,相傳在人壽八萬歲時,有轉輪聖王出世。由轉輪聖王的福德力所感,自然有千輻金輪寶出現。其輪具眾相圓淨,舒妙光明,旋轉飛行,威伏四方。

    轉輪聖王乃福德之王,因有此輪寶原故,所以稱為轉輪聖王。以此比喻諸佛所說之教法,其威德猶如輪寶,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故諸佛說法名曰轉法輪。一般來說,法輪具有五義:

    一速疾義:如來的智慧生起妙用時,非常的迅速;猶如轉輪聖王之金輪寶,飛行速疾。

    二取捨義:如來所說苦集滅道四聖諦,令諸眾生捨苦諦而取滅諦;猶如輪寶,捨三洲而取南洲出現。

    三降伏義:如來說法,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猶如輪寶,能降伏一切叛亂。

    四鎮伏義:如來智慧能鎮伏一切煩惱,令其不起;猶如輪寶,鎮伏四洲一切臣民,不生擾害。

    五上下轉義:如來智慧不但能斷欲界煩惱,亦復能斷上二界煩惱;猶如輪寶,上下飛行。

    有如是五種義理,是故如來所說言教,名曰法輪。

    另外法輪亦具有四義:

    一圓滿義:佛所說法究竟圓滿;猶如輪寶圓滿。

    二摧壞義:大乘智慧能破盡一切煩惱;猶如輪寶,輾壞一切。

    三鎮攝義:大乘聖道,能攝伏外道二乘;猶如輪寶,威鎮天下。

    四不定義:應機施教,無有定法;猶如輪寶,應時飛至,無有定軌。